[初階班]ecip20220312蔡木寬老師-台灣野鳥世界-課程心得分享

Filed Under (eci初階班) by 邱鴻麟 on 11-03-2022

以下為課程通知

一、請同學注意以下時程:
0820 量體溫、報到、營隊費用繳交1000、領取手冊。(家長請在校門口接送即可)。
0830 視聽教室(請按照座位表入坐)。
0830-0900 王劭予老師上課(寫作與營隊學習指導)。
0900-1200 蔡木寬老師的台灣野鳥世界課程(每50分鐘休息10分鐘)。

二、本次開放全部學生現場面授。參與面授的同學請務必攜帶口罩,並量體溫,若有身體不適或其他狀況,請務必在家觀看影片學習。若有其他疑慮(如最近接觸疫情高風險的族群),也請自行選擇在家影片學習,並請在本篇下留言。課程不開放家長參與面授聆聽。
面授課程現場報到時間:0820-0830。
三、課程地點:一樓視聽教室(環山路校門口正門進來後,向右轉到底那棟大樓為新忠孝樓。西湖國小新忠孝樓三樓資優班教室為老師辦公室,廁所將開放在操場司令台後之仁愛樓一樓。目前全校封閉,只能在開放時段從大門進出,所以請勿遲到。)

好期待

今天是第一次實體上課,主題是「台灣野鳥世界」,是由蔡木寬老師為我們上課。
老師先告訴先我們鳥類的演化史,鳥類是小型恐龍演化而成的,一開始,小型恐龍進化成了始祖鳥,當時的始祖鳥還有尾巴,也有牙齒後來演變成了孔子鳥,孔子鳥的尾巴就已經像現在的鳥類一樣,是羽毛了,最後,孔子鳥就演化成現在的鳥類了,我覺得生物的演變真的很奇妙,原本在地上的恐龍,最後竟然演化成了在天空飛行的鳥類,不過這也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在什麼狀態下,生物才會開始演變呢?
老師還說,台灣的土地小,鳥的種類卻有很多種,我回家上網查,台灣面積只有大約36000平方公里,就紀錄了大約674種鳥類,鳥類密度排名是世界第二,僅次在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後來老師介紹了不同棲地的鳥類給我們認識,在都市最常見的是「都市三寶」──麻雀、白頭翁和斯氏繡眼(綠繡眼),全年都能在台灣看到的鳥類有約25.1%都是牠們。
老師還有說原本不在台灣,因為一些原因來到台灣的物種稱為「外來種」,對台灣生態造成重大災害的外來種則稱為「外來入侵種」。埃及聖䴉就是一個例子,在30多年前因為颱風的關係有6隻埃及聖䴉從動物園逃出來,牠們並沒有遷徙飛走回到牠們原本生活的地方,反而留在台灣生活、繁衍,由於牠們體型大又沒有天敵,越來越多,曾經達到幾萬隻以上,為了不讓台灣的濕地生態浩劫,政府已經在109年實施清除計畫,幸好現在數量已經受到控制了,外來入侵種對生態的引響真的很大,希望大家不要隨便放生、棄養外來的物種,避免又發生這種事情。
另外,老師有介紹了一個「水鳥新樂園」──許厝港溼地,那裡有很多水鳥,看了老師的照片以後我就很想去看一看,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去那裡走一遭。
其實我原本就很喜歡鳥類,他們種類又很多,棲息地也很多樣化,全身都有著美麗的羽毛,有時會在天空中飛翔,而且牠們羽毛和眼睛有許多種不同的顏色,很漂亮也很特別,總是有一種奇特的魅力吸引著我。今天能學到這多關於鳥類的新知識,我覺得很開心,也謝謝老師的講解!

這一次,我要講的是野鳥【藍孔雀】,藍孔雀一還讓之600元,因為它門是雜食性動物,
不只吃粱子,還吃很多農田重的東西,還讓民眾的生活品質變差,還吃鳥、蛇、蛙……類。
但是還有許多喜愛它們的愛好者。
接下來我要講的是孔子鳥,它們都有今日鳥類特徵。

3/12第三次上課 蔡木寬老師

今天蔡木寬老師給我們上了關於鳥類的生態筆記內容如下:

1.目前研究發現「始祖鳥」(在1861年命名)是最古老的鳥,它的化石是在德國索倫霍芬地區發現的,始祖鳥它的上下頜有尖齒,前肢有3趾,翼爪彎曲,尾部有脊椎骨,這些特徵是爬蟲類動物才有的,而翼上長滿飛羽,後只3趾向,拇指向後方便抓樹枝,這些則是鳥類的特徵。

2.聖賢孔子鳥是在1993年在遼寧四合屯熱河層發現的化石,研究家發現鳥類是從小型獸足類恐龍演化而來,6500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白堊紀就此結束,恐龍滅絕,但它的後代鳥類卻開始繁衍興盛,

3.目前已知,全世界的鳥類約10721種,而台灣(包含:金門、澎湖、馬祖等地區)累積至2022/3/24為止,我們台灣有86科674種鳥類(2020年台灣鳥類名錄,中華明國野鳥類紀錄委員會,2020/3/24)。

心得:今天蔡老師給我們上了豐富的鳥類課程,其中,我最喜歡的鳥類是麻雀(又稱:樹麻雀、照夜……),牠的身形很小,壽命大約3年,麻雀是雜食性動物,最主要的食物為各種植物的種子、果實等。我非常期待下一次蔡老師的講解!

自從前陣子疫情趨緩,我的生態營也從線上教學改成為實體課程。今天,我半是期待,半是緊張地走入了西湖國小的校園,來到視聽教室,為今天蔡木寬老師帶來的「台灣野鳥的世界」課程做準備。
蔡木寬老師為了讓我們了解鳥類的演化過程,特別從好幾億年前的遠古時代說起,從宇宙大霹靂之後,地球變誕生了,還發展出了生命,其中有一種就是鳥的祖先—小型恐龍。
有些小型恐龍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手腳開始長出羽毛,已經可以在天空滑翔(例如:小偷鳥)。後來又演變成可飛行的始祖鳥,始祖鳥再變成孔子鳥,最後,就變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鳥兒了。不過再過幾千,甚至幾萬年後,世界上的鳥類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說到鳥類,我就想起了一首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兩句詩,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吧!而它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上網一查,發現詩裡的「黃鸝」以及「白鷺」在台灣也可以看到牠的蹤跡呢!
黃鸝在台灣屬於一級保育類,前陣子有一對黃鸝曾在台灣校園短暫停留築巢、覓食,其中還有一隻留下來成為留鳥呢!
台灣的白鷺之中,大部分屬於留鳥,不過也有一些是冬、夏候鳥,而其中又分為小白鷺、中白鷺以及大白鷺,但要怎麼分辨呢?通常會以牠們的嘴裂程度及腳趾顏色來分辨。小、中白鷺嘴咧不會超過眼睛,但大白鷺就會。中白鷺和大白鷺的腳趾都是黑色,而小白鷺是黃綠色,還有,也可以依照牠們的嘴吧顏色也可以分辨大、中、小白鷺喔!
那什麼是留鳥、候鳥呢?
留鳥顧名思義,就是留在台灣的鳥類,四季都可看到,最有名的留鳥莫過於「都市三寶」麻雀、白頭翁和斯氏繡眼(綠繡眼)了!而候鳥就是因季節遷徙而進出台灣的鳥類,例如黑面琵鷺。還有過境鳥、迷鳥、海鳥以及逸鳥,蔡老師都鉅細靡遺的講解給我們聽,讓我大開眼界。
此外,老師還講了外來種鳥類的危害、鳥的重要性、鳥的種類、遷徙路線,及介紹許厝港溼地等,都讓我聽得津津有味。
非常謝謝蔡木寬老師的演講,讓我得以探索奇幻的鳥類世界,發現大自然的偉大及奧妙。

西湖第四次上課 心得 {台灣的野鳥世界}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春暖花開的季節,讓人不禁想要出去散步、賞花賞鳥,但你知道關於鳥類的那些事嗎?其實,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成的,事情是從6500萬年前開始的。當時,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當時所導致的塵埃分布到天空中,將唯一提供地球熱能的太陽光給遮住了,形成一次滅絕所有恐龍的冰河時期。在一段時間後,塵埃慢慢消散,萬物復甦,地球又重返了往常的生機,雖然恐龍絕種了,但是有些進化成我們今天的主角 鳥,還出現了猛瑪象等動物。
台灣的鳥類是如何出現的?其實是由一些候鳥在某季節來到台灣,就留在這裡,繁衍下一代,就變成了台灣特有種,目前已知的台灣特有種有三十個,總計:噪眉科8種、稚科4種、鶲科3種、山雀科2種、畫眉科2種、雀科2種,鬚鴷科、鴉科、鵯科、戴菊科、鷦眉科、蝗鶯科、鸚嘴科、繡眼科、鶇科各1種。
在台灣的生態環境裡。其中野生生物最豐富的地方就是海拔700¬¬¬¬-1800公尺的暖溫帶開葉林。在台灣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地方,常常會有台灣藍鵲和可愛小彎嘴,我覺得台灣藍鵲很亮麗,令我感到賞心悅目;在1500-2500公尺,秋高氣爽,有白耳畫眉及冠羽畫眉,非常活潑可愛;在海拔2500公尺以上,鳥類較少,居住在此的有比較耐寒星鴉和岩鷚。
當時在1940年代發明了DDT農藥因可以對抗霍亂等蚊蠅導致的疾病所以大受歡迎,但白頭海鷗等因為食物鏈的關係,吃進了DDT農藥,讓孵出來的蛋殼易碎,繁殖成功率也每況愈下。1962年,瑞秋˙卡森著作的<寂靜的春天>警告世人過度使用,會把生氣勃勃的世界變成一個毫無生機的崩壞星球,我不希望地球會變成這樣,大家也都不希望,所以,美國終於在1972年先禁止了DDT農藥的使用,其他各國也一起加入禁用DDT的行列,DDT也就不再出現了,白頭海鷗瀕臨絕種的危機也就到此解除。
今天的課我吸收了很多知識,也有很多東西令我過目不忘,我覺得這次的講解很深奧,老師直接從最深的地方開始講,一清二楚,還有手冊的重點整理,讓我到現在還是刻骨銘心,也勾起了我的興趣,謝謝老師不吝的賜導。

今天是第一次上西湖生態營隊的實體課,比起線上課,實體課更方便在下課時問老師問題,也沒有網路斷線的麻煩了。
老師的PPT放的眾多鳥類中,雀形目的鳥類大多身材短小,不像白鷺鷥有長長的脖子,也不像鴨子有扁平的嘴,雀形目的鳥類有自己獨特的可愛。我最喜歡的是雪之妖精—銀喉長尾山雀。牠住在寒帶到溫帶的夢幻雪國。等疫情結束,我一定要到北海道一睹史上最萌的飛行麻糬。
今天蔡木寬老師講到斯氏繡眼時,我想起我家樓下以前曾發現過一個斯氏繡眼約棒球大的鳥巣,裏頭有三隻還沒長羽毛的雛鳥。剛看到雛鳥時,實在很難相信那是超萌綠繡眼的幼鳥,直到我發現有親鳥叼著毛毛蟲回來餵雛鳥時,我才確定那是斯氏繡眼的窩。不久之後,我學校有同學發現在一棵櫻花樹上有綠繡眼的巣,隔了幾天,正當我想去拜訪綠繡眼一家時,卻有同學說那個巣連同櫻花樹枝一起消失了!同學說可能是專門在收集小鳥巣然後拿去賣給想養鳥的人拿的。我覺得這種人太惡劣了!那樣不就像是你的家連同周遭土地一起被巨人搬走然後再賣給另一個巨人一樣嗎?真希望這些人能受到制裁。
今天的課程讓我滿載而歸,感謝老師的指導!

今天是第一次到西湖國小上實體課,看到了老師和同學,大家都不認識又在網路上見過,感覺很奇妙。西湖國小的視聽教室很像電影院,比我們福德國小的大很多。
讓我驚奇的是鳥的祖先居然是小型的恐龍,這讓我想到始祖鳥是會飛的恐龍,但真沒想到會演變成現在天空大大小小的的鳥。
台灣藍鵲是我最喜歡的鳥,因為我們學校最常看見,今天上課我認識牠是屬於留鳥,照理說應該一年四季都很常見,但是我覺得冬天就比較少見,網路上說是屬於不常見的留鳥,鳥類的世界真是非常複雜又神秘。
不過最吸引我的是埃及聖䴉,因為牠的體型很大又沒有天敵,怕影響台灣,台灣就進行射殺埃及聖䴉的行動,我查了新聞看到幾天前都還有在花蓮玉里出現蹤跡,所以又進行了射殺,就為了保護台灣的環境,但不知道每射殺一次多久能保持多久的生態,還是會變成固定時間就要射殺。

實體課真的比上線上課舒服多了,在上線上課時,我都看不到對方的臉,在實體課我可以看到我的組員真正的長相,還可以大概知道我身邊的人的個性和界線。在上線上課時,休息時間時,我只能在家裡上個廁所、躺一下而已,但是在上實體課時,在休息時間我可以甩一甩、跑一跑、動一動,而且旁邊有小田園,可以抓到好多瓢蟲。
我覺得蔡木寬老師非常會攝影,最後一小時的時候他給我們看了超多照片,還有超多鳥的叫聲,而且有一半以上都是他拍的!!!他都幾歲了還那麼強!!!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麼靠鳥這麼進的,應該說所有攝影師為什麼都可以這樣???路聲音為什麼也可以這樣???

我很開心,這次終於可以上實體課了!這次我還特別查一些資料記在筆記本裡,這樣子老師上課時,就不會那麼辛苦。
到了當天,我很早就到學校,希望可以站個好位子,不過我發現,位子早就排好了,讓我覺得有點可惜。開始上課!老師讓我們認識同一組的人,不過我都是等到有人來找我時,我才會跟他聊天。這次的主題是台灣的野鳥世界,講師是蔡木寬老師,大家都叫他鳥叔叔,我以為他一開始就會先講野鳥的習性,結果我錯了,他從地球起源開始講……(因為這些上網就查的到,所以我就不講,有興趣自己查)接下來,就是我最喜歡的部分:鳥的身體構造。一開始,先學習始祖鳥,他傭有小型受足類恐龍的特徵,跟鳥類的特徵,恐龍的特徵有牙齒、尾巴、爪子等,而鳥類的有羽毛、爪子等,我很納悶,為甚麼牠爪子的特徵兩個都像,我仔細的看了看講稿,驚訝的發現,恐龍的爪子是有三爪,鳥類則是三指向前、拇指向後,始祖鳥事前肢是恐龍,而後爪是鳥類,難怪牠這麼神奇,是鳥類的祖先。鳥叔叔再來是給我們看一張跟始祖鳥長的差不多的鳥照片,其他同學都覺得很奇怪,為甚麼要在拿一張始祖鳥的照片給我們看,不過我知道,這隻鳥不是始祖鳥,是孔子鳥。之前有上網查過,孔子鳥並不是真的長那個樣子,是因為我們挖到化石後,也找不到他的名稱跟樣子,所以畫了一張圖,是照著化石的樣子畫的所以牠搞不好不長那個樣子。
各位同學,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下課。鳥叔叔說完這句話後,就讓我們下課了。今天很好玩,雖然我對鳥類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不過這堂課還是很精彩,可以嚷我腦裡大激盪,吸收滿滿的知識,我已經等不及要回家分享了。在這裡我有個問題想要問老師:
如果人類的腳變得想鳥類一樣,會需要用跳的嗎?因為麻雀在地上都是用跳的,而有翅膀的鳥早就飛走了,所以我想知道,人類如果沒有翅膀,而叫變成那樣,會發生什麼事。
謝謝老師來幫我們上課,還印了這麼多的資料給我們,之後一定要再來幫我們上課!

第四次上課 2022.03.12
生態筆記及野鳥
這次生態資訊營隊的課程,介紹的是野鳥,主要分為:鳥類的起源、臺灣的野鳥途徑以及臺灣的鳥種。
創作文章:
一隻麻雀正在和綠繡眼鬥嘴,綠繡眼說:你這麼吵,就和臺灣噪眉(金翼白眉)沒兩樣。麻雀說:我們明明就是不同種的鳥類,完全不一樣。綠繡眼:啊不都是鳳凰變來的。麻雀:不不不!我們是恐龍變來的吧。這時候八哥也加了進來湊熱鬧。八哥:沒有啦!我們其實是鱷魚變成的。
於是他們吵成了一團,這時候貓頭鷹來了。牠說:你們說的恐龍說和古鱷說都是正確的,只不過鳥類不是鳳凰變來的,鳳凰是一種虛構的生物並不是鳥的祖先喔!
綠繡眼追問說:那鳥是怎麼從恐龍變出來的呢?貓頭鷹說:恐龍從侏儸紀末期開始有了變化,有的變成會滑翔的恐龍,像是中國鳥龍、小盜龍等等,而另一些則演化成了現在鳥的祖先,也就是始祖鳥。而且後來也在中國找到了孔子鳥,是非常重要的化石喔!
過了幾天,綠繡眼意猶未盡地去找貓頭鷹問說:那像是其他的白頭翁、紅嘴黑鵯是怎麼來到臺灣的呢?明明在恐龍滅絕後臺灣才出現的啊!
貓頭鷹回答說:在冰河時期海面都結冰了,所以造成許多動物遷徙來臺灣,像是臺灣的山椒魚就是冰河時期過來的喔!而冰河期後期,天氣逐漸變暖,冰河也融化了,造成許多生物無法離開臺灣,就成了留鳥,而且也因為臺灣四處環海,也造就了許多的臺灣特有種。
綠繡眼又說:你說的什麼留鳥啊,臺灣特有種啊,我都不知道是什麼。可以解釋給我聽嗎?
貓頭鷹:留鳥是指全年都待在臺灣的鳥類,此外還有夏候鳥、冬候鳥等。夏候鳥會在夏天來臺灣,秋天飛走,而冬候鳥則是在,冬天來臺灣,並在隔年春天飛走。
至於只來一兩天的則稱為過境鳥,另外還有逸鳥,逸鳥是指被帶來觀賞或食用的鳥,是外來種的一種。
而且還有一種外來種稱作歸屬種,像是清朝被引進臺灣的喜鵲,或是已經在臺灣幾十年的白尾八哥和家八哥。都是屬於歸屬種,歸屬種是指在非原生地生活許久,已經適應環境,且不會對環境造成負擔者,稱為歸屬種。
臺灣特有種則是指只有臺灣有的種類,至於與外界動物DNA差別小於2%者稱為特有亞種。目前臺灣已經有30種特有種了喔!
綠繡眼聽了以後,又問貓頭鷹說:那臺灣又多少鳥類呢?貓頭鷹回答說:臺灣一共有155種留鳥,加上候鳥等鳥種後,會達到600多種以上,而世界已知差不多有10720種鳥類。
綠繡眼又說:臺灣的鳥那麼少喔,像是日本都有至少1000種以上。貓頭鷹:其實臺灣的鳥類多樣性比起日本是更豐富的喔!應該說,臺灣的鳥類密度比日本大多了呢。
原來我們野鳥這麼有趣!綠繡眼興奮的說,一天後綠繡眼又去找其他鳥類鬥嘴了。
備註:
綠繡眼:臺灣留鳥
麻雀:臺灣留鳥
八哥:臺灣留鳥(特有亞種二級保育類)
貓頭鷹:是品種而定
白頭翁:臺灣留鳥(特有亞種)
紅嘴黑鵯:臺灣留鳥(特有亞種)
喜鵲:臺灣留鳥(歸屬種)
白尾八哥:外國逸鳥(歸屬種)
家八哥:外國逸鳥(歸屬種)

鱷魚:半水生大型爬蟲類動物
小盜龍:恐龍的一種
中國鳥龍:恐龍的一種
始祖鳥:鳥類最早的祖先
孔子鳥:在中國發現的一種古代鳥類
臺灣山椒魚:臺灣特有的冰河期生物是兩棲類的一種

老師我的作業在GoogleDoc謝謝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JcxkArCbwNVsdFC8TOuGXwqA4aubJ8EBYI4wOjOFljM/edit?usp=sharing

今天終於可以到西湖國小上實體課程了!我帶著興奮的心情來到了視聽教室,等待課程的開始。
你知道嗎?美麗的地球是在45.7億年前誕生的,在1.5億年前始祖鳥出現了,它是第一個有恐龍特徵的鳥,在1.24億年前的孔子鳥的特徵和今日的鳥一模一樣。
平常在公園裡,我只能看到無時無刻都在嘰嘰喳喳的小麻雀和頭頂上戴了一頂黑帽子的黑冠麻鷺,透過今天的課程,我學到了更多種鳥類,其中,我覺得最特別的是小剪尾,它的尾巴很可愛,就像一把剪刀一樣,有時還會開開合合的,好像是在剪什麼東西。鳥類的世界真特別!
謝謝老師!!!

鳥類大哉問
在45.7億年前,地球誕生,於是生命漸漸從海洋冒出,植物最先在陸地發展,最早的哺乳類動物:恐龍在裸子植物時代,才慢慢出現,現左空中飛得鳥類,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鳥的祖先是始祖鳥,在挖掘化石時,時間層顯示他生活於中生代,介於侏羅紀末期和白堊紀初期,始祖鳥的特徵部分像恐龍,但已經有翅膀,全身覆蓋羽毛,可以飛行而不是滑行,在隕石撞地球時,僥倖的存活,並在新生代繼續生活,但始祖鳥並不完全像現在的鳥,考古學家缺少鳥的演化部分,直到幾十年後,終於發現了孔子鳥,孔子鳥擁有現在鳥類的特點,像恐龍的尾巴也歷經演化而不見。
為什麼我們和中國會出現許多相似的鳥類和昆蟲呢?因為冰河時期時,台灣和中國冰連接,但因為冰河時期結束,冰溶化,海平面上升,有些昆蟲回不去,所以在台灣開始繁殖,有些鳥類也在這繁殖,就像明鄭時期的漢人一樣,一來台就在這結婚生子。在同一個國家,像印尼,會有一條隱形的線,把兩邊的物種分開,這條線稱作華萊士線。世界物種分成幾區,台灣屬於南洋區,有些鳥會從其他區擴散,像河烏、岩鷚,他們是從東南亞來的,我們的特有種,台灣藍雀,是從古北區(亞洲的一部分和歐洲)來的。
台灣鳥類分成幾種,第一種就是留鳥,留鳥就是長期會留在台灣繁殖的鳥,城市裡最常看到的鳥麻雀、白頭翁、綠繡眼,他們都是留鳥,候鳥就是會隨著氣侯來台灣避冬或避暑,大家最熟知的候鳥,黑面琵鷺為冬候鳥3~4越會出現繁殖羽,也有些鳥的遷移路線會經過台灣,這種鳥稱為過境鳥,唐白鷺是過境鳥,在台灣列為II級保育類,全世界僅存2600~3400隻,因棲地破壞、頭部後的漂亮羽毛,在19世紀被大量捕殺,買賣。迷鳥則是因為天氣不佳、迷失方向、跟著其他鳥群……因素,來到台灣。逸鳥則是本來被引進當寵物,後來被棄養、放生、逃出籠子而在野外繁殖,有害的外來種叫做外來入侵種,現在要移除的有小花蔓澤蘭、松材線蟲、福壽螺、埃及聖䴉,金門縣現在正大力推唱要移除藍孔雀,因為他會吃農作物,減少本土物種。
美國曾濫用DDT 32年,後因為大地失去活力、物種減銳,生態造成不平衡而在1472年停用,濫用農藥雖然可以減少害蟲,可是生態也會因此遭到破壞,魚群、牛、豬、羊……吃了毒藥,在經過加工後,到我們人類的肚子裡,真的很恐怖!
上完今天的課,我想問:如果有太多外來種,那雜交的機率會增加嗎?會不會會造成本土種大量減少?要怎麼避免?如果要養寵物鳥,是要挑選本土鳥類,還是可以挑外來的,但不放生?

特別的鳥

在好多好多年前,地球上沒有任何生命存在,直到很久以後,才出現了一些生物,更久以後才是恐龍的誕生。而我們所熟悉的鳥類,便是從小型獸足類恐龍演化出來的。最開始長得像鳥的恐龍是始祖鳥,之後始祖鳥再演化成孔子鳥,如此類推。而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白堊紀結束,恐龍的後代—鳥類便開始在地球上大量繁殖。
不過生在幾千萬年後的我們,到底是從哪裡得知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雖然現在是科技先進的21世紀,不過我們還沒開發出時空機,所以只能靠著來自地底的化石來驗證。在1860~1861年間,有人從德國索倫霍芬的石灰岩礦床裡發現了羽毛化石及骨骼化石,於是人們推測它們就是始祖鳥的化石;1993年,在中國的遼寧四合屯熱合組化石層發現到孔子鳥的化石。從化石裡可以看到,始祖鳥和孔子鳥的骨骼跟現代的鳥非常相似,因此我們認為始祖鳥和孔子鳥就是現代鳥類的祖先。
化石裡讓我覺得始祖鳥和孔子鳥就是現代鳥類的祖先的並不是骨骼的形狀,而是羽毛的痕跡。羽毛是鳥類不可或缺的一項生存工具,它們運用羽毛來飛行、保持體溫、保護皮膚等。羽毛是由羽軸、羽支、副羽和羽軸根所組成。鳥兒身上的羽毛有非常多,而它們都有不同的功用。像是尾羽有在飛行中保持平衡和控制方向的作用,翼羽能保持氣流與翅膀齊平,廓羽可以保護身體與塑身…等。
外來入侵種會對當地的生態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像是埃及聖䴉 就是從園區裡飛走,並在野外大量繁殖;藍孔雀也是一樣,牠的叫聲很吵,常常害人睡不著,還偷吃農作物。埃及聖䴉和藍孔雀在野外大量繁殖後對生態、對人造成很大的損害,不過對於外來入侵種,我們到底該殺,還是留活口?如果不殺的話,牠們該何去何從?
面對外來入侵種,我們不應該對牠們的外貌或習性去作批評,像是埃及聖䴉的鳥喙被一些人稱為死神的鐮刀,但他們其實很無辜,因為這些逃跑的動物是被人類引進後飼養不當或一些意外才離開的。希望以後看到外來入侵種的你,能夠對牠們抱有尊重的態度,牠們也不是自己願意來的。

(謝謝蔡木寬老師的演講)

城市裡的鳥類

這是我第一次上實體的生態營對也是我第一次到西湖國小,這次講的主題是有關鳥的主題老師介紹了很多隻鳥,老師也有講烏鴉科的鳥類想講到烏鴉科我就想到,以前我去日本的時候手上拿著一隻雞腿,旁邊有一隻烏鴉虎視眈眈的看著它這時我手一滑不小心雞腿就掉到地板上,旁邊的大烏鴉就俯衝下來一把搶走雞腿。

我們家旁邊有一條櫻花步道,我們常常在那邊看到各種鳥類,譬如喜鵲、黑冠麻鷺、和金背鳩。很多人常常把金背鳩誤認為鴿子,他和金背鳩不同的地方是金背鳩的翅膀上有一條一條魚鱗形狀的金色斑紋而鴿子沒有鴿仔的脖子上從某些角度看可以看到綠色的反光但金背鳩你不管怎麼看都只會看到灰灰的脖子。

上次我們出去玩的時候經過基隆河畔的環東大道可以看到,一群候鳥正在遷徙他們排成V字型的形狀整整齊齊的飛越天空,我們本來以為就只有這一排,沒想到後來陸陸續續有一大堆候鳥跟著那個小隊在天空上盤旋,我猜他們可能是在找一個好的著陸點準備休息、覓食再繼續趕路。

有一次我們在社區樓下的魚池上有看到一隻黑冠麻鷺,我猜牠可能是從櫻花步道飛出來的鳥,看到我們樓下大廳前有魚池就想辦法下來抓魚但後來我沒有讓他得逞,因為他正在魚池旁時我緩緩地靠近牠,本來牠還不把我放在眼裡但是後來他發解危險靠近了,於是就趕緊拍動翅膀慌慌張張的落荒而逃!

在南港公園有一塊生態區域叫做翠鳥保護區我一開始很期待能看到色彩鮮艷的翠鳥,結果沒想到去了那邊半隻翠鳥都沒有,只有一些白鷺鷥靜靜的在河岸邊抓魚,我一開始還不甘心,到處找找看有沒有翠鳥的巢,結果後來我也放棄了,我看這裡應該叫做白鷺鷥保護區,不應該叫做翠鳥保護區!

今天是第一次實體上課,主題是「台灣野鳥世界」,是由蔡木寬老師為我們上課,我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我在冬天的假日常常跟爸爸一起去賞鳥,我們常去的地點有宜蘭、桃園許厝港、貢寮田寮洋,除夕的時候回南部老家,也一定會去鰲鼓溼地,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一年會至少去一次,我要從群聚滋擾叫聲及水鳥的鳥喙與飲食習慣,這兩點我親身體驗的經驗,來說明我的心得。
一、 群聚滋擾叫聲:
(一) 寒假時,我在中橫的櫻花樹下拍鳥,突然聽到一群山雀的警戒聲,我走過去就看到一隻鵂鶹。
(二) 群聚滋擾叫聲是小型鳥類發現猛禽在附近時的警戒聲,所以一聽到一群不同的鳥同時發出警戒聲,就知道附近可能有猛禽,根據研究白頭翁會發出滋擾叫聲吸引鳳頭蒼鷹來捕食牠的天敵領角鴞,這種叫敵人的敵人來捕食敵人的方法真的很有趣。
二、 水鳥的鳥喙與飲食習慣:
(一) 鷸科鳥類嘴喙:鷸科鳥類嘴喙的大不相同向大杓鷸的嘴喙很長,可以吃到泥灘深處的食物,黑尾鷸的嘴喙短一些,可以吃泥灘淺處的食物,翻石鷸嘴喙短,但會翻開石頭找食物。
(二) 雁鴨科的覓食:潛鴨與鷿鷈像潛水艇會潛入水中覓食,小水鴨則在水面滑行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及藻類,尖尾鴨是倒栽蔥頭在水下露出屁股覓食,我在鰲鼓看過一群琵嘴鴨在製造漩渦,把水底生物捲上來。
(三) 魚鷹與黑鳶:我在新店觀察魚鷹與黑鳶的時候,發現這者的捕魚方法大不相同,魚鷹是先盤旋找魚,找到以後爪子向前伸出,衝入水中抓魚;黑鳶是先盤旋找魚,找到以後低飛滑過水面抓魚。
三、 參考資料:
(一) 噢!原來如此有趣的鳥類學。
(二) 群聚滋擾叫聲是要趕人還是通風報信?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今天上課主題是台灣野鳥的世界,老師教了我地球的形成,是因為大爆炸—大霹靂而產生的地球,有了地球就有水,有水也有RNA跟DNA還有蛋白質就出現生命了,還教了我第一隻始祖鳥是在灰岩礦場裡發現的。
始祖鳥和鳥類還有爬蟲類很像;鳥類:1. 翼上有羽毛2. 後肢趾向前;爬蟲類:1. 上下有尖尺2. 前肢有三趾3. 尾巴有脊椎骨
還教了我台灣有10721種鳥,裡面有留鳥、候鳥和逸鳥,留鳥佔25.1%例如:麻雀、白頭翁。候鳥佔72.4%,又分為冬候鳥例如:黑面琵鷺,夏候鳥例如:八色鳥,過境鳥例如:唐白鷺,迷鳥例如丹頂鶴,海鳥例如黑頭織雀。
生活中常常會出現許多鳥類,最常見的就是麻雀,有時候也會看見白頭翁或是白鷺鷥和鴿子,學校也曾經出現台灣藍鵲,野鳥是位於食物鏈中的高層,野鳥在生態平衡的角色很重要,牠可以控制蟲害、鼠害、蛇害;吸食花蜜,幫助植物傳播花粉,取食果實,幫植物傳播種子;取食腐肉,擔任環境清道夫,必免滋生疾病。野鳥對生態有這麼多的幫助,我們要好好保護牠們,並且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可以讓牠們生存。
我記得有一次假日爸媽帶我到陽明山的前山公園走走,結果看到一群攝影愛好者在公園架設高級攝影機拍攝台灣藍鵲家族,他們準備了果實餵台灣藍鵲吃,藍鵲快速低空飛行叼走果實馬上飛回樹上,攝影者們快速按下快門,喀擦喀擦的,我在旁邊看得很有趣,但我不知道這樣做對台灣藍鵲是好還是不好呢?台灣藍鵲好漂亮但如果遇到藍鵲家族繁殖期
藍鵲會變得很兇會攻擊人類,常常有人被扒頭。因為他們以為人類要偷牠們的蛋或是小孩,如果附近有藍鵲又是繁殖期就要小心喔!
鳥類很可愛又以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飛翔,希望下次我可以看到更多種類的鳥。
謝謝蔡木寬老師帶給我們關於台灣野鳥的精彩演講,謝謝!

我今天上完這堂課以後,我學到的是世界的演化,其實這節課要講的東西是鳥,但是鳥也和世界的演化拖不了關係。首先地球是在45.7一億年前誕生的,在過了好幾億年以後,有一顆小行星出現讓地球大大的改變了,當這顆小行星出現之後,地球偏斜了23.5度,這使得地球有了四季,這一使得地球有了大大改變的小行星最後成為了我們的月球。
到了5.42億年之後,澡類開始從海洋登陸到地表,2000萬年前到1億5000萬年是侏儸紀時代,後來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所以造成一個地震規模10到11級的大地震,這麼大的地震足以把所有的恐龍都因為隕石粒子而死亡,這個時代的始祖鳥有3個地方像恐龍,三個地方像鳥,後來10萬年的地球有許多的火山,一直噴出火山灰,火山灰一直噴出來,天空布滿了火山灰,太陽就照不進來,這就會冷到一個不行。
時間到了1990年,有一個人在中國的地底下發現一大堆恐龍骨頭,我們也因為這些化石所以知道了始祖鳥這一種生物,也有一種雞可以不用拔毛就可以吃的,因為他沒毛,這個雞的名子是無毛雞,第3到第4紀則是我們現在的時代,也就是新生代,現在全世界總共發現了10721種鳥!
我覺得我對這堂課很有信去,所以覺得很有趣,因為這堂課的演化課程非常的有趣,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演化史、昆蟲和鳥,這堂課竟然剛好是我喜歡的東西!

現在疫情趨緩,我半是期待,半是緊張地走入了西湖國小的校園,來到視聽教室,為今天蔡木寬老師帶來的「台灣野鳥的世界」課程做準備。
我小時候都會想說鳥是從哪來的?我今天就學到了說第一個類似鳥的生物在侏儸紀與白堊紀間的始祖鳥。他很像現在的鳥,有翅膀,尾巴,和全身都是羽毛。但這隻鳥有牙齒,且兩異端有三爪。這是一隻有類似,但不像現在鳥的生物,但在1999年的時候,在中國的一個農夫挖到一個化石,就是孔子鳥。他很像現在鳥,沒有兩異端的三爪,他在新時代時出現。
我以前以為只有五色鳥,但老師今天提到綠胸八色鳥時,我就嚇到了!他是屬於迷鳥的類,他鳥遷路線並沒有經過台灣,但因為許多原因,他飛到了台灣,有可能是天氣爆發或跟著其他鳥。總而言之他來到了台灣。他最喜歡單獨在濃密闊葉林、竹林的底層、地面活動,飛行快速但通常是短距離,以地面昆蟲、蝸牛、蟬的若蟲和蚯蚓為食。
我最印象深刻的鳥是大捲尾。他是領域性破表的鳥,不管多大的鳥,如果進去牠的領域的話,就會猛烈攻擊。即使是大冠鳩進入領域也會飛去戳他。鉛色水鶇也是領域性強的鳥,他跟大捲尾一樣,如果有鳥進去他領土,不管體型多大的鳥,他都會把他趕出去。
我在這次的課上學到很多鳥的名子。老師不只教鳥,還教宇宙的重啟。希望下次可以再學野鳥,如果要去賞鳥,我就可以馬上認出他是什麼鳥。

在45.7億年前地球誕生,而最早的生物是從海洋出現。始祖鳥跟孔子鳥是在古代唯一不是滑翔而是會飛的動物,始祖鳥跟現代鳥類一樣的地方有:翼上長滿廓羽,後肢三指向前,拇指向後方便抓樹枝;而始祖鳥跟爬蟲類一樣的地方有:上下顎有尖齒,前肢3趾翼爪彎曲,尾部有脊椎骨。而恐龍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塵霾太多,讓他們死亡的,鳥類是恐龍演化成的。台灣有五大山脈,分別是玉山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海岸山脈和阿里山山脈。留鳥是留在同一個地方居住的鳥,而候鳥是會遷徙到不同地方的鳥。我覺得台灣噪眉很可愛很美。2019年全世界總共有約有1072種鳥,2010年台灣總共有644種鳥類,以台灣的佔地面積來講,我們台灣其實算有很多種的鳥類。鵂鶹是台灣最小的貓頭鷹,我覺得牠很可愛。鳥類飛行的羽毛上有羽小鉤,讓我知道原來我家養的鵪鶉常常梳理羽毛,是為了讓羽小鉤重新鉤合。剛出生的小鳥過個幾個禮拜後,會掉毛然後長出新的羽毛,我家孵化出來的小鵪鶉也是會這樣。謝謝老師教了我這些知識。

這次上課是第四次上課,非常可惜,不能參加課程,因為那天有事,但是我有看影片所以大概了解老師在上什麼。一開始,老師在講鳥類的進化,鳥類在很久以前是小型恐龍,經過幾千萬年的演化,牠們終於演化成了鳥類,而恐龍時代就有像鳥的動物,叫始祖鳥,長相非常可愛。接著,老師開始講特有種的形成還介紹台灣鳥類的特有種給學們聽。特有種的意思就是當地才有的特殊物種,
而台灣特有種的形成是這樣的,在冰河期時,海平面下降,台灣跟中國大陸(西台灣)中間出現了一條大陸,把台灣跟中國連在一起,而中國還有其他地方的物種藉著大陸來到台灣,後來冰河期結束,海平面上升,台灣再次變成一個島,而生物為了適應台灣的環境,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跟形式,變得跟其他地方的物種不一樣。然後,就是鳥類生活形式,有分冬候鳥,夏候鳥,留鳥,過境鳥,迷鳥。再來,就是鳥的分類,有分特有種,歸化種,外來種,入侵種。這次上課真有趣,很遺憾沒上到。

今天我們是到溪湖國小實體上課,是由蔡木寬老師幫我們上課,主題是台灣野鳥的世界,老師先介紹地球的形成,在45.7億年前,由一顆行星在太陽附近誕生了,那就是現在的地球,在5.42億年前,第一個生命體誕生了,而在66百萬年前有一個小行星撞擊地球,使地表上大約75%的物種消失,只留下四分之一的物種,有一些物種繼續繁衍到現在,有一些物種在途中演化成新的物種,如果把地球誕生到現在算成一年,物種誕生差不多發生在三月,小行星撞地球引發物種滅絕在十一月第三個星期,人類誕生在除夕那個時候,而人類的歷史只占最後一分鐘,有一些動植物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滅絕或演化,我們稱為「活化石」,如銀杏、鯊魚,鳥類是從哪個物種演化來的,有兩派說法,第一說是說是從爬蟲類演化而來的,第二說是說是從恐龍演化而來的,經過DNA鑑定發現是從恐龍演化而來的,最早生活在這顆星球的鳥叫「始祖鳥」,為什麼會分為兩派說法呢?因為始祖鳥有許多特徵跟爬蟲類很相像,爬蟲類特徵有兩翼尖端各有三爪、口內上下顎具有尖齒、尾巴很長,而且尾部具有脊椎骨,鳥類特徵有全身披有羽毛、翼上長滿郭羽、後趾三趾向前,拇趾向後—方便抓樹枝,接下來老師介紹鳥類的分類,鳥類依遷徙路線大致可分為三種,留鳥、候鳥和逸鳥,留鳥最著名的三鳥分別是麻雀、白頭翁和斯氏繡眼(綠繡眼),合稱都市三寶,留鳥占台灣鳥類百分之25.1%,接下來是候鳥,候鳥有分很多種,有冬候鳥、夏候鳥、過境鳥、迷鳥和海鳥,候鳥占台灣鳥類的72.4%,冬候鳥是秋冬天由高緯度區來到台灣停留,春天再離開的鳥,有黑面琵鷺、黃尾鴝,冬候鳥占台灣候鳥的27%,夏候鳥是春夏天來到台灣並繁殖,秋天再離開的鳥類,如八色鳥、家燕,夏候鳥占台灣候鳥的1.8%,過境鳥是春秋季節的候鳥遷徙期間會短暫停留台灣覓食後再離開的鳥類,有唐白鷺、紫綬帶,過境鳥占的14.2%,迷鳥是因為意外事故,如脫隊迷失方向,被風吹走等因素,偏離正常遷徙路線而來到台灣的鳥類,如綠胸八色鳥、丹頂鶴,迷鳥占台灣候鳥的25.1,海鳥是海洋島嶼性鳥種,如白腹鰹鳥、冠海雀,占台灣候鳥的4.3%,逸鳥是引進台灣後放生或跑走的鳥類,如栗頭麗椋鳥、黑頭織雀,接下來老師介紹用棲息高度來分類,分為低還拔地區鳥種、中海拔地區鳥種和高海拔地區鳥種,低海拔地區鳥種是主要活動於1500公尺以下地區的亞熱帶及暖溫帶闊葉混合林的鳥類,如台灣藍鵲、小彎嘴,中海拔地區鳥種主要活動於1500~2500公尺高的涼溫帶針闊葉混合林,如耳畫眉、冠羽畫眉,高海拔地區鳥種主要活動於海拔2500公尺以上類似冷溫帶及亞寒帶,已針葉樹種為主的森林,鳥類較少,如星鴉、台灣噪眉,這一次實體上課使我認識了許多我不知道的鳥類知識,希望下次還能上到老師的課。

20220312生態營心得
記得我幼稚園時去了關渡自然公園,關渡溼地的豐富生態資源,讓我可以看到很多鳥類的棲息,我當時只認識鴛鴦和綠頭鴨,上了老師的課發現更多不同品種,像是台灣藍鵲、家燕和白頭翁。
藉由老師的課讓我知道關渡自然公園是為了保育鳥類棲息地,所以我們面對地球上的生物要好好尊重,大家才能永續生存。

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西湖國小生態營的實體課程,今天的講師是由蔡木寬老師來為我們上課,主題是台灣野鳥的世界,老師一開始先帶我們認識鳥類的基本導讀,始祖鳥出現於侏儸紀末期,他有些特徵像鳥,有些像小型獸足類恐龍,像鳥的特徵有全身披有羽毛、翼有飛羽,尾有尾羽,可以飛翔、後肢3趾向前,拇指向後,方便抓住樹枝,像小型獸足類恐龍的特徵則是有兩翼尖端各有三爪、口內上下顎具有尖齒和尾巴很長,有18~21節尾椎骨,老師再來和我們說明台灣島的形成,在600~200萬年前,菲律冰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互相推擠,形成了一座新島嶼-台灣,冰河期時,因為大陸中心非常寒冷,而沿海地區有海洋及洋流可以提供熱能,所以氣候比較溫暖,亞州大陸許多的動物因此由陸地前往沿海地區移棲,在最後一次冰河期時,海平面下降,台灣海峽消失了,露出了海底大陸棚,台灣島與大陸相連了,當時台灣島是很適合生物身存的環境,故許多亞州大陸的動物籍陸地相連來到台灣,鳥類也不例外,對於那些不會遷徒進出台灣的鳥類而言,當冰河期結束,台灣海峽水面恢復後,牠們就停留在台灣成為台灣在地的留鳥了,老師接著說明,野鳥的種類分成三種,一種是剛剛所介紹的留鳥,一種是候鳥,候鳥是一種隨著季節遷移的野鳥,最後一種是逸鳥,逸鳥是因為人為引進,像是寵物、放生和食用等因素,所以最後跑到野外,成為了我們現在俗稱的「外來種鳥類」,老師又介紹了台灣野鳥分布的屬性,總共有三種,一種是看遷留性區分,一種是看生態環境區分,最後一種是看棲息地來區分,接著老師又相繼介紹了野鳥的價值和台灣鳥類探秘,老師說,野鳥是保持生態平衡的角色,野鳥可以控制蟲害、鼠害和蛇害等;還有吸食花蜜,幫植物傳播花粉、取食果實,幫植物傳播種子、取食腐肉,擔任環境清道夫,避免滋生疾病……等等,除此之外,野鳥還成為了科學發明及研究的藍本、豐富人類文化與藝術、提供人類馴養繁殖後的食物來源與生存環境監測的指標等等豬此多類的大工程呢!在課堂最後,老師放了許多野鳥的圖片,讓我看了意猶未盡,謝謝蔡老師今天帶來這麼豐富多樣的課程,讓我在生態營第一次的實體課程就這麼的映象深刻,我已經開始期待下次的課程了!

——鳥——
昆蟲教授:「在這次的年度大會,我想用蜻蜓的一生給大家做結尾,從卵到前稚蟲大約要6~10天,前稚蟲並沒有特別的意義,因為過了幾分鐘就會成為水蠆(ㄔㄞˋ),在過1個月~3、4年之後,才成為成蟲,成蟲的一生約一個月至數個月,謝謝聆聽,晚安!」……
小鳴和叫叫在樹上偷聽昆蟲大會,並尋找今天的晚餐。小鳴:「叫叫,他們到底在講什麼,講完了沒呀,我的肚子都在咕嚕咕嚕叫了!」叫叫回答「我不知道在講啥,但我只知道晚餐有著落啦!!!!!」,突然,本來排好好的昆蟲們突然一哄而散!兩隻小小鳥兒就快速的衝向「晚餐」們,經過一番奮鬥後終於抓到許多食物……
回巢後
叫叫(邊吃大餐邊說):「小鳴,你知不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小恐龍演化而成始祖鳥,再成為孔子鳥,最後最後,終於成為現代鳥類?」,小鳴:「蛤?什麼!我以為我們本來就只有我們現代鳥類的樣貌,沒聽過什麼始祖、孔子鳥。」「好吧,那就由我來解說。嗯嗯,大約1.5億年前(侏儸紀晚期),始祖鳥出現,1.24億年前(白堊紀早期),孔子鳥出現,始祖鳥因為是小型恐龍演化的。所以有一些恐龍的特徵,如:口內上、下顎都有堅齒。而且,重點在於我們的孔子鳥祖先是被一個農夫發現的,而始祖鳥則是在1860~1861年的一個石灰岩礦床發現的。」叫叫說,小鳴:「還有,現在的鳥類分為留鳥、候鳥等等,留鳥就是會在一個地方固定停留,不會亂跑。候鳥則是一種會在世界上飛來飛去的,例如我冬天飛到澳大利亞、夏天到西伯利亞,並不會有特別的定居處所,世界現在有九條鳥類遷徙路線,當然,有會遷徙的鳥類族群就有會迷路的鳥兒們,就叫做迷鳥,我解釋為「迷路的鳥」哈!」,叫叫補充:「啾抖嗎得,你忘了逸鳥!!!就是外來種!埃及聖環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沒有天敵,所以需要獵手出擊,金門藍孔雀也一樣,抓一隻陸佰塊!。」「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不就在說我們!」「唉~我們鳥兒的歷史真的是百看不膩呀!」「是呀是呀!」
就這樣,他們就悄悄地、慢慢地度過了這個美好的夜晚……

(謝謝蔡木寬老師的演講、用心的準備,謝謝老師、萬分感激!{還準備32頁的講義})

——鳥——
小鳴和叫叫在樹上偷聽昆蟲大會,並尋找今天的晚餐。小鳴:「叫叫,他們到底在講什麼,講完了沒呀,我的肚子都在咕嚕咕嚕叫了!」叫叫回答「我不知道在講啥,但我只知道晚餐有著落啦!!!!!」,突然,本來排好好的昆蟲們突然一哄而散!兩隻小小鳥兒就快速的衝向「晚餐」們,經過一番奮鬥後終於抓到許多食物……
回巢後
叫叫(邊吃大餐邊說):「小鳴,你知不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小恐龍演化而成始祖鳥,再成為孔子鳥,最後最後,終於成為現代鳥類?」,小鳴:「蛤?什麼!我以為我們本來就只有我們現代鳥類的樣貌,沒聽過什麼始祖、孔子鳥。」「好吧,那就由我來解說。嗯嗯,大約1.5億年前(侏儸紀晚期),始祖鳥出現,1.24億年前(白堊紀早期),孔子鳥出現,始祖鳥因為是小型恐龍演化的。所以有一些恐龍的特徵,如:口內上、下顎都有堅齒。而且,重點在於我們的孔子鳥祖先是被一個農夫發現的,而始祖鳥則是在1860~1861年的一個石灰岩礦床發現的。」叫叫說,小鳴:「還有,現在的鳥類分為留鳥、候鳥等等,留鳥就是會在一個地方固定停留,不會亂跑。候鳥則是一種會在世界上飛來飛去的,例如我冬天飛到澳大利亞、夏天到西伯利亞,並不會有特別的定居處所,世界現在有九條鳥類遷徙路線,當然,有會遷徙的鳥類族群就有會迷路的鳥兒們,就叫做迷鳥,我解釋為「迷路的鳥」哈!」,叫叫補充:「啾抖嗎得,你忘了逸鳥!!!就是外來種!埃及聖環就是其中之一,因為沒有天敵,所以需要獵手出擊,金門藍孔雀也一樣,抓一隻陸佰塊!。」「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不就在說我們!」「唉~我們鳥兒的歷史真的是百看不膩呀!」「是呀是呀!」
就這樣,他們就悄悄地、慢慢地度過了這個美好的夜晚……

(謝謝蔡木寬老師的演講、用心的準備,謝謝老師、萬分感激!{還準備32頁的講義})

這次是第一次生態營隊的實體上課,讓我十分興奮親自到學校上課。聽老師講解與看簡報上的圖片比起在電腦螢幕上更加精采,也更能專心,還能與老師進行問答,讓我獲益良多。
我最有興趣的主題是鳥類的演化,我以前曾經聽說過始祖鳥,但是完全不清楚這種鳥甚麼,直到這次上完課,我才了解,始祖鳥的化石是1860年在德國發現的,是一種半鳥半龍的奇特生物。牠是晚侏儸紀時期全身披著羽毛,腳爪能抓握樹枝的生物。牠的翅膀尖端有三隻翼爪,而且尾巴很長,有很多節尾椎骨,口內有尖齒,與現在的鳥類有許多不同。而且最近有研究顯示,始祖鳥無法進行主動的飛行,所以還不能歸類為鳥類。(來源:每日頭條)
直到後來始祖鳥演化的其中一支—1993年中國遼寧農夫意外發現得孔子鳥的化石,從白堊紀出現,牠是一種與現代鳥類特徵一樣的生物。因為現今的鳥類是由孔子鳥演化而成的,所以孔子鳥是從恐龍過渡到鳥類的關鍵生物。
但是也有研究顯示,現代鳥類也有可能是從恐龍的祖先—初龍類演化而成。(來源:維基百科)目前眾說紛紜,如果更加了解鳥類精彩的演化史,或許就能研究恐龍與鳥類的關係。
老師不僅講解鳥類的生態,還順便帶入很多地理知識,讓大家增廣見聞。我第一次聽到地殼是漂浮在「軟流圈岩漿」上,而且溫度高達1400~1500度,讓我大開眼界。就是因為軟流圈在流動,造成板塊彼此碰撞,進而產生地震!上完這次課程,關於地理的知識又更加進步了。
生物的地理分區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因為氣候、地理環境等不同的因素,造成相鄰地區的物種基因不盡相同,使用「華萊氏線」來區分這些地區,更方便生物的分類。
老師也深入講解為甚麼會有「迷鳥」。因為鳥類的路徑有時會重疊,因為氣候影響或鳥類迷路,就不小心飛到其他地方。台灣四面環海、濕氣充足、氣溫舒適,孕育了非常多樣的生態,鳥種密度不僅是全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茂密雨林的哥斯大黎加,而且還是兩種不同的候鳥遷徙路線,使台灣成為一個重要的候鳥轉運站,無論是夏季飛來避暑的夏候鳥或是冬季飛來度冬的冬候鳥都可以看到。
去年我到台江國家公園遊覽,看到白鷺鷥、嘴喙像微笑的反嘴鴴、啣著一支黑色湯匙的黑面琵鷺、踩著高蹺的高蹺鴴、招潮蟹、彈塗魚等各式各樣的濕地生物,其中我也意外發現稀有的白琵鷺。這堂課上完後,我想要對迷鳥更加認識,所以上網搜尋發現白琵鷺其實也是迷鳥,讓我大開眼界。(來源:自由時報)
這堂課讓我對鳥這種神奇生物的演化過程更加了解,對牠們的興趣也有增無減,希望以後天氣好時能外出賞鳥,實際觀察鳥類。也很期待下一次的課程。

鳥類大探索
  常常假日在登山時,都會聽到唧唧啾啾的各種鳥叫聲,在海邊看風景時,也常常有一群海鳥從頭頂上飛過,在學校上課時,常常在大樹旁也能看到鳥兒開心的跳躍著,在小溪邊玩水時,更有一些鳥類在溪邊覓食著。鳥類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也在生態界裡占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地位,不過,這些鳥類到底是由什麼生物演化而來的呢?挖掘出來的古代化石,恐龍不是體形又巨大又笨重嗎?而在今天,蔡木寬老師就為我撥開了烏雲,讓我看見了鳥類的真面目。
  據說,鳥類是由始祖鳥和孔子鳥以及小型獸足類恐龍演化而來的,在德國和中國都有發現牠們的化石。始祖鳥是一種有著恐龍特徵的鳥,牠們的兩翼尖端各有三根爪子,口內上下都有牙齒,而且尾巴很長,和恐龍很像。但是牠們全身都有羽毛,有可以飛翔的飛羽和尾羽,而且大拇指向後,跟鳥類也非常相似喔!
  雖然已經有了鳥類,不過,牠們又是怎麼來到臺灣的呢?想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追溯到600萬年前,因為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互相推擠,所以世界地圖上就冒出了一顆小蕃薯,到了20萬年前,因為地球日照量的變化,形成了約每十萬年一次的冰河時期,這時,海面大規模的下降,臺灣海峽消失了,臺灣和中國大陸連在了一起,許多亞洲大陸的動物便由此來到了臺灣,鳥類當然也不例外囉!一萬八千年前,地球的氣候逐漸回暖,海面又再次上升,因為臺灣海峽,臺灣和中國大陸又再次分隔兩地,那些留在臺灣的鳥類回不去,所以就在這裡繁殖,變成了我們今天的留鳥。
  接下來,老師又和我們更進一步的說明了鳥的分類,臺灣的鳥類大致分成留鳥,候鳥,過境鳥,迷鳥,海鳥,和逸鳥,共六種,以下是我做的筆記:
留鳥
一年四季都留在臺灣
例:麻雀,白頭翁,綠繡眼(城市三寶)

候鳥
隨著季節遷徙或離開臺灣(又分成夏候鳥和冬候鳥)
夏候鳥
春夏天來到臺灣,秋天以後再離開的鳥類(來避暑)
例:八色鳥,家燕,玄燕鷗
冬候鳥
秋冬天來到臺灣,春夏天在離開的鳥類(來過冬)
例:黑面琵鷺,黃尾鴝,小水鴨

過境鳥
會在臺灣休息,覓食,停留一段時間之後再離開
例:唐白鷺,紫緩帶,灰斑鶲

迷鳥
因為偏離正常遷徙路線而來到臺灣(迷路了)
例:綠胸八色鳥,丹頂鶴,彩䴉

海鳥
沿著海邊捕食,休息
例:白腹鰹鳥,冠海雀,白尾鸏

逸鳥
原本由人類飼養,結果跑出來或是被放生的鳥類
例:栗頭麗椋鳥,黑頭織雀,鵲鴝
  最後,在課程結束前,老師也說明了野鳥的價值,牠們是維持生態平衡重要的角色,不只可以控制蟲害,鼠害,蛇害,也可以幫助傳播花粉和種子,還能擔任環境的清道夫,野鳥也是科學發明及研究的藍本,牠們還可以豐富人類的文化及藝術,也可以當做是食物來源,而且是生存環境監測的指標,小小的鳥類,卻對我們有著大大的影響呢!
  聽完這場演講之後,我想要問老師三個問題,第一,鳥類除了翅膀之外,還有什麼特殊的構造能讓牠們在空中飛翔?第二,我在爬山時,常常聽到鳥的叫聲,請問可以從鳥叫聲的高低判斷出牠的體型嗎?第三,請問鳥,鴿,鷹的差別在哪裡?非常謝謝老師這一次的演講,希望下次還可以學習到更多有關鳥類的知識!

我今天學到了地球板塊,還有台灣的鳥類是從哪裡來的。
台灣的鳥類是從中國來的,還有學到白耳畫眉是台灣特有種。台灣藍鵲則是亞熱帶動物。
我也有學到全球9條候鳥遷徒的路線,也有學到全球已知道的鳥類約10,721種。
麻雀和白頭翁都是都市三保,黑面琵鷺還有黃尾鴝都是秋冬天來、春天在離開的鳥類。

這次我學到了很多有關生物的演變和鳥類的知識。

1.留鳥:
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等

2.候鳥:
(1)冬候鳥:黑面琵鷺、黃尾鴝
(2)夏候鳥:八色鳥、玄燕鷗、家燕等
(3)過境鳥:唐白鷺、灰斑鶲等
(4)迷鳥:綠胸八色鳥、丹頂鶴、彩䴉等
(5)海鳥:白腹鰹鳥、冠海雀、白尾鸏等

3.逸鳥:
栗頭麗椋鳥、黑頭織雀等

這是我主要學到的。

我上了一堂關於地球如何形成、最早的鳥類的課程
地球在45.71年前誕生
地球的生命是從海洋先開始的
1.5億年前出現始祖鳥
1.24億年前出現孔子鳥
地殼在軟流圈上面飄
台灣有300多個3000公尺以上的山脈
台灣的形成是由菲律賓海板塊把台灣擠上來的
岩鷚、河烏不怕冷,因為他的遷徙路線是繞北邊
外來種造成重大災害叫「外來入侵種」像:埃及聖環、福壽螺,埃及聖環是吃稻米,福壽螺也吃到米。
我覺得蔡老師很會拍鳥,因為最後一節課幾乎都在看老師拍到的鳥。

這一堂課是第一次上實體課, 我很期待,這一堂課是在講鳥類,其中也有包含大家每天都會看到的麻雀等。 裡面早上聽到的五色鳥叫聲。
老師有說鳥類是恐龍恐龍演化而來的, 不是從鱷魚。
老師也有說有些鳥會換羽變成繁殖與,例如:黃頭鷺的脖子的羽毛會變成黃色的。 老師還有說外來種,有些繁殖能力強的外來種可以從少數幾隻就變成上千萬隻就像埃及聖䴉,這一次的課我學到許多鳥類的進化史,我好期待下一次的課。

今天我們上了有關臺灣野鳥的課,老師教了我們臺灣野鳥分佈的屬性,有留鳥、候鳥、夏候鳥、過境鳥、迷鳥、海鳥、逸鳥,逸鳥原本不會出現在臺灣,因為人為引進,所以才會出現在臺灣,就變成了大家熟悉的外來種鳥類,像是之前出現的埃及聖䴉,也是外來種之一,因為埃及聖䴉沒有天敵,所以繁殖速度很快,從幾隻變成了幾萬隻,真驚人,而且還會為了食物、領地這些事情來攻擊台灣原生種,不久之前還有20隻埃及聖䴉出現在花蓮,於是花蓮林區管理處就派出了22名獵人來獵捕埃及聖䴉,除巡查人員外,還有請獵隊人員4名、花蓮銅門部落獵人隊6名及卑南獵人隊1名,希望能在短時間內就可以讓埃及聖䴉從台灣上消失。

臺灣目前的鳥種有674種,特有種有30種,老師還告訴我們鳥類的起源,是從小型的恐龍變成始祖鳥,再從始祖鳥變成孔子鳥,然後才變成現在的鳥類,這次的收穫很多,老師有給我們看很多鳥類的照片,有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夜鷹、鳳頭潛鴨、喜鵲、翠鳥、紅冠水雞、麻雀、五色鳥、家燕、大冠鷲、綠畫眉、巨嘴鴉、花雀、河烏、鉛色水鶇⋯⋯等等,每一張照片都很美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色鳥,因為我們學校的校鳥就是五色鳥,五色鳥的顏色有藍、綠、黑、黃、紅這五種顏色,已經正式改名成台灣擬啄木,是台灣的特有種,但我還是比較喜歡五色鳥這個名字。

今天上的是「台灣野鳥的分類」,由蔡木寬叔叔演講,也是第一次實體課。
一開始,老師先教地球陸地演化和鳥類誕生的年代。46億年前,地球是一顆行星,伴隨著太陽系誕生。太陽系誕生之初,是以巨大並不斷旋轉的由塵埃與氣體組成的雲團的形態存在。它是由大爆炸所生成的氫與氦組成,同時亦有著由很久以前的星球內部所合成的其它元素。地球誕生前15至30分鐘(等於大約46億年前),一個鄰近的恆星可能形成了超新星爆炸,對太陽星雲傳送了一個震盪波,並使之收縮。雲團在塌縮中,溫度上升、自轉加速和平坦化。因為雲團旋轉,引力與慣性將雲團壓為一個圓碟,與其旋轉軸成垂直。大部份質量集中在中央並開始加熱。與此同時,因為引力使得物質環繞塵埃粒子緊縮,使得圓碟剩餘部份開始分解為環狀物。細少的碎片互相碰撞並組成較大的碎塊。[2]而組成的地球物質並眾集在距中央約1億5000萬公里的地帶。當太陽收縮並被加熱,核融合開始,而因此形成的太陽風則清空了在圓碟內大部份沒有收縮並組成較大個體的物質,只剩下少量的元素。之後,較重的元素聚集於太陽附近,形成了體積小,密度高的星體(類地行星);較輕的元素則聚集於離太陽較遠的地方,形成了體積大,密度低的星體(類木行星),而地球則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再來教的是生命,在海洋中幾百萬年過去,這些物質越聚越多分子間互相影響,而形成更複雜的混合物,在這其間來自外太空的隕石也可能帶來一些元素參與變化[7],RNA在生命最初的演化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RNA比DNA的結構更加簡單,而且是一種更加有效的化學催化劑,因此這就意味著RNA構成的生命比DNA生命更容易出現。DNA有兩項特質:乙聚化和物。第一,它能通過轉錄產生mRNA,而mRNA則能夠轉譯出蛋白質;第二,它能自行複製。DNA這兩項特質也是細菌類的有機生物的基班特質,而細菌是生命界最簡單的生命體,也是目前我們可以找到最古老的化石。DNA的複製本領來自其特殊的構造,DNA為雙股螺旋,細胞的遺傳訊息都在上面。然而DNA在複製過程中也會出錯,或是分子群的一小部分出錯,如此複製工作就不盡完美,製造出來的蛋白質也可能完全不同。但也就是如此演化便開始產生,一旦生命有了不同的型態,自然才能實施淘汰和選擇的法則,生物才能一步步的演化下去。我們從化石中得知三十億年前那些類似細菌的有機物之間,已有顯著的不同。
還有教今日鳥類時代,6500萬年前,有小行星撞到地球,產生了玻璃雨、地震、還有熔岩冒出,讓全世界75%的動物消失,在那之後,就有了鳥。再來教的是始祖鳥與孔子鳥,始祖鳥屬(學名:Archaeopteryx)是始祖鳥科的一個屬,是介於有羽毛恐龍和鳥類之間的過渡物種。始祖鳥曾經長期被認為是最早及最原始的鳥類,屬的學名即來自的ἀρχαῖος(古代)和πτέρυξ(翼),故又名古翼鳥。[3]但隨著比其更古老,構造上也比其更接近現生鳥類的近鳥龍、曉廷龍和曙光鳥相繼被發現,始祖鳥在鳥類演化學上的地位已經動搖。因此雖然在現代定義上,始祖鳥仍然屬於原始的鳥類,但古生物學家如今已多不將始祖鳥視為現生鳥類的共同直系始祖。孔子鳥屬(屬名:onfuciusornis,或根據拉丁文音譯作孔夫子鳥)是一種原始鳥類,化石遺蹟在中國遼寧省北票市的熱河組(即四合屯和李八郎溝等白堊紀時期的沉積岩)中發現,並在此地層中廣泛發現了許多該鳥類的化石標本[9]。在已公開的化石標本中,孔子鳥的骨骼結構十分完整,並有著清晰的羽毛印跡。這一切使得孔子鳥成為繼始祖鳥後最出名的中生代鳥類。根據出土地點的地質形成史推斷,這種鳥生活在距今約1.25億年到1.2億年,即白堊紀早期或中國學者所稱的晚侏羅紀。孔子鳥是目前已知最早擁有無齒角質喙部的鳥類,體型約和現今的鴿差不多,翼展約0.7公尺,體重可能在0.2[10]至1.5公斤[11]之間;其屬名來自中國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孔子。當孔子鳥屬被首次描述之時,人們就已經相信,四合屯和尖山溝所屬的熱河組和發現始祖鳥的索倫霍芬石灰岩年紀相仿。1999年從放射性碳測定法得到的數據來看,四合屯化石層的同位素年齡為 1.24 億年,就是說熱河組化石比索倫霍芬組的更年輕(下白堊紀相對於晚侏羅紀)。根據和始祖鳥(1億5千萬年前)的解剖學對比,孔子鳥明顯更「現代」一點。
鳥叔叔也有教各種羽毛,有翼羽、絨羽、尾羽、廓羽、半羽和剛羽。接著是台灣的形成,全球有7大板塊,台灣是600多年前,菲律賓海板擠壓歐亞板塊,成為最大規模的造山運動,新生的台灣就出現了。200-20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像歐亞板塊下方隱沒,台灣東北方產生一連串的火山噴發,而台灣東南方的火山島經過長途跋涉,形成了海岸山脈。地球的構造是由最下面的內核,再來是外核,然後是下地慢,接著是上地慢,還有軟流,最後就是地殼。
最後才講到鳥,老師講到的鳥非常多,有不同地區的鳥,有的學校有,有的很常見,還有得很稀奇,我最印象深刻的鳥有小剪尾,因為牠的尾巴會像剪刀一樣開合,會在山區溪澗看到牠,還有埃及聖䴉,牠是外來種,體型大又沒天敵,與藍孔雀,因對農作物有害,所以可以抓一隻600元,還可以做料理。
這也讓我知道,台灣的生態原來是那麼地豐富。今天的課程很好玩,因為是實體課,不僅學到了不計其數的知識,也在西湖國小的小池塘看到實際的生物,今天學到的知識都是我的寶藏,希望以後也可以好好利用這些知識。

這次的上課讓我覺得非常好玩,因為這是第一次實體上課,我看到學校有許多特別的從動物和昆蟲,這次的上課讓我知道我以前從未見過的鳥類還有我曾看過但是不知道是什麼鳥的鳥類這一位老師都告訴我答案,謝謝老師教我我從不知道的事情,還讓我知道鳥是由小型恐龍演化而成的,更讓我知道地球是如何產生,生物又是如何出現的,原來地球是因為小行星爆炸而產生的,地球是在 45.7億年出現,而生命的誕生是從海洋開始是在5.42億年出現的,5.42億年前藻類從海洋登入陸地,鳥類的最早祖先是始祖鳥,始祖鳥長得一半像鳥一半像恐龍,再來是孔子鳥 ,我覺得孔子鳥是三分之二長得像鳥三分之一像恐龍。老師還有給我們聽鳥的叫聲我覺得聽起來好清脆好想亮我覺得好好聽,老師播放的鳥叫聲有很多種有的聽起來好像是在說話有的再說哈囉.有的再說你好你好讓我覺得好好玩感覺可以跟鳥說話呢!覺得老師給我們看的鳥有些長得很可愛讓我好想摸摸看親眼看看他的模樣喔!真希望我也能摸摸他看著他聽他唱歌,這次的上課讓我學到很多希望以後能有體驗的活動。

這次的上課讓我覺得非常好玩,因為這是第一次實體上課,我看到學校有許多特別的從動物和昆蟲,這次的上課讓我知道我以前從未見過的鳥類還有我曾看過但是不知道是什麼鳥的鳥類這一位老師都告訴我答案,謝謝老師教我我從不知道的事情,還讓我知道鳥是由小型恐龍演化而成的,更讓我知道地球是如何產生,生物又是如何出現的,原來地球是因為小行星爆炸而產生的,地球是在 45.7億年出現,而生命的誕生是從海洋開始是在5.42億年出現的,5.42億年前藻類從海洋登入陸地,鳥類的最早祖先是始祖鳥,始祖鳥長得一半像鳥一半像恐龍,再來是孔子鳥 ,我覺得孔子鳥是三分之二長得像鳥三分之一像恐龍。老師還有給我們聽鳥的叫聲我覺得聽起來好清脆好想亮我覺得好好聽,老師播放的鳥叫聲有很多種有的聽起來好像是在說話有的再說哈囉.有的再說你好你好讓我覺得好好玩感覺可以跟鳥說話呢!覺得老師給我們看的鳥有些長得很可愛讓我好想摸摸看親眼看看他的模樣喔!真希望我也能摸摸他看著他聽他唱歌,這

吳宸赫3.12日上課心得
今天的講師是蔡木寬老師,他介紹的主題是台灣野鳥的世界。
首先蔡木寬老師介紹了地球的形成,宇宙是因為大霹靂,而出現八大行星,但是地球 旁的忒伊亞碰撞上地球,形成一個二十三點五度的夾角,也使得地球得以孕育生命。
接下來,蔡木寬老師介紹下一種鳥類—始祖鳥,始祖鳥共有十二具骨骼 化石,第一具稱為「倫敦化石」因為發現那具化石的人生病 了,他想拿來跟醫生 抵錢 ,醫生不但同意了,還給那個人ㄧ頭牛 ,後來,醫生把化石賣到英國 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這一部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也介紹了羽毛的結構,鳥類的羽毛結構分針狀和羽狀,針狀是成鳥的羽毛,羽狀是雛鳥的羽毛。
然後,蔡木寬老師說地球分成三層:地核、地幔、地心(由外到內) ,此外,蔡木寬老師還介紹了台灣的五大山脈:阿里山山脈、玉山山脈、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
最後,蔡木寬老師把這堂課做一個總結:
1.2019年時,全世界已知一萬零七百二十一種鳥,而台灣有六百七十四種
2.台灣有三十種正式登錄的特有種鳥類
3.台灣面積雖小,但鳥種超多

這次是我第一次上實體課,也是我第一次請假,由於錄影後面不清楚的關悉我就先介紹我前面的心得。在一開始我懷抱著希望的心情,果然!我就知道我對這個很有興趣,老師一開是先擺出一張演化的圖片,接著說孔子鳥我記得老師先說是從小恐龍進化成翼龍再進化成祖使鳥在變成孔子鳥,最後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鳥類。
老師還說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他挖到了孔子鳥的化石,但他不幸病倒了,他沒有錢給一藥費,他就吧化石給醫師,醫師就說好而且還送他一頭牛,最後醫師就把化石賣給博物館。

西湖國小 第四堂課 台灣的野鳥世界
今天是我第一次來到西湖國小,也是我第一次上西湖國小資優班的實體課。這一堂寶貴的課令我大開眼界,我們的講師蔡木寬老師為我們講解了許多關於台灣野鳥的資訊,他講解了鳥類的起源,原來鳥類的祖先除了150000000年前 ( 侏儸紀晚期 ) 誕生的始祖鳥 Aprchaeopteryx外,還有124000000年前 ( 白堊紀早期 ) 誕生的孔子鳥 Confuciusornis,他也講解了台灣鳥類的分類 : 留鳥 – 台灣本地的鳥,約佔台灣總鳥類的25.1%,候鳥 – 約佔台灣總鳥類的72.4%,分為冬候鳥 ( 從高緯度地區飛來暫時過冬 ) + 夏候鳥 ( 從低緯度地區飛來繁殖 ) + 過境鳥 ( 於春、秋季節時飛來,短暫停留,補充食物 ) + 迷鳥 ( 因意外因素 ( 颱風 ) 偏離原本遷徒路線,而偶然到訪的鳥類 ) + 海鳥 ( 海洋島嶼性鳥種 ) 逸鳥 – 引進台灣後逸出的鳥類,以及可怕的外來入侵種 ( 埃及豔后 + 藍色孔雀 ) 他們不僅大量繁殖、大樑啃食農作物,讓農名叫苦憐天外,還影響了交通嚴重破壞、影響了台灣的生態,因此台灣振甫開始推動民眾及原住民捕殺外來入侵種鳥類。蔡木寬老師還講解了台灣的鳥類棲息地分布,以及推動我們保護鳥類的棲息地。最後蔡木寬老師剝了一段小影片,影片裡介紹了許許多多蔡木寬老師歷經千辛萬苦捕捉到的鳥類照片。

今天是第一次實體上課,是由蔡木寬老師為我們上課,主題是「台灣野鳥世界」。
老師老師特別從好幾億年前的遠古時代說起,從宇宙大霹靂和許多小隕石互相撞擊之後,地球就誕生了,地球還發展出了生命,其中有一種就是鳥的祖先—小型恐龍。老師告訴先我們鳥類的演化史,鳥類是由小型恐龍、始祖鳥和孔子鳥演化而成的,其中最像孔子鳥。以前孔子鳥是有牙齒的,但後來孔子鳥的牙齒退化,就變得像現在的鳥類一樣!老師還講了外來種鳥類的危害、鳥的重要性、鳥的種類及遷徙路線,這些都讓我聽得津津有味。
感謝木寬老師的教導,這次的課程讓我終生難忘!

這次的課,是蔡木寬老師的「台灣野鳥的分類」,也同時是第一堂實體課。實體課時,要問問題比線上課時輕鬆很多,也不必受到一直出現的留言的干擾。回歸正題,從宇運宙大霹靂開始,產生了地球,孕育出了生命。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大約在侏儸紀末期,誕生了鳥類的祖先:始祖鳥。始祖鳥是由小型恐龍(小盜龍)所演化而成的,接著演化出了孔子鳥,最後,就演變成現今的鳥類 。鳥類的長度定義主要可分為體長、尾長、翼長與跗蹠長。鳥類的羽毛結構可分為針狀與羽狀。針狀就是大部分鳥類羽毛的結構,帶有羽小鉤,而羽狀這是雛鳥用來保暖的羽毛 。台灣的鳥類,主要分為留鳥,候鳥、迷鳥與逸鳥四種。冰河期時,有許多鳥類遷徙來台灣。當冰河期結束,台灣海峽水面恢復後,牠們就留停留在台灣成為當地的留鳥,有些甚至演化並成為了特有種;台灣位處兩條鳥類遷徙路線,有些鳥類會季節性的進出台灣,稱為候鳥,有些甚至落腳不走成為留鳥了;有則是因為迷路而飛到台灣的鳥,被稱為迷鳥;還有一種鳥,是因為是因為人為引進,如寵物、放生、食用等,最後跑到野外的鳥,稱為逸鳥,也就是所謂的所謂的外來種鳥類 、像是埃及聖ㄏㄨㄢˊ,造成台灣濕地生態的浩劫,因此林務局正積極進行埃及聖ㄏㄨㄢˊ移除計畫。 後來,老師介紹了各海拔山區舉個地區常見的鳥類。最後,老師跟我們分享他在許厝港濕地生態復育的成效與願景,我覺得他非常的認真, 為了水鳥而不辭辛苦,值得敬佩!

上完蔡木寬老師的課,讓我對台灣野鳥的世界、台灣野鳥的生活、鳥的始祖、地球的誕生、恐龍的滅絕、始祖鳥、夏候鳥、冬候鳥、過境鳥、逸鳥與DDT的發明與禁用有更深的認識。
鳥的始祖,是始祖鳥,它像恐龍又像鳥,它兩翼尖端具有三爪,口內上下顎具有尖齒,尾巴長,有18-21節尾椎骨,全身披有羽毛,翼有飛羽,尾有尾羽,可飛翔,後肢指向前,拇趾向後。我覺得它在覓食時,應該會默默地靠近獵物再覓食,因為它有尖利的爪子,可以從後面抓住獵物。
2019年記錄全世界有10721種鳥類,全台則是有674種鳥類,約占全球鳥類數量的0.063。而我們台灣的特有種鳥類卻僅有30種,雖然台灣鳥類品種不多,但每次看到小鳥,或是聽到鳥類唱歌,就會覺得心情輕鬆愉快。
瑞秋˙卡森所寫的「寂靜的春天」,讓我感同身受與難過,她是在描寫人類使用DDT時,對空氣與生態的破壞。她說:「假如我們再使用DDT,春田時,大地會陷入奇怪的寧靜。」我認同她的看法,假如人們還再使用DDT,現在就不會有完整的生態系,好比說,吃飯時,因為環境被破壞,而種不出高麗菜、小白菜等作物,說不定也可能種不出稻米,就會讓餐桌上原本豐盛的佳餚變的單調,這會影響我們生活,所以我認同瑞森˙卡森的觀點,因為這很可怕。

3/12
大家好我是小藍,今天是我們鳥類學院的校外教學,校外教學的主題是鳥類,也就是我們,老師先帶我們到起源區,
導覽機(地球是在45.7億年前誕生的,而到了1.5億年前和1.24億年前才出現了始祖鳥(侏儸紀晚期)和孔子鳥(白堊紀早期),
直到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導致生物大滅絕,所以始祖鳥和孔子鳥才滅絕.),聽完導覽後老師又帶我們到化石區,
進去後老師先讓我們觀察化石,看著那幾乎完美的歷史文物,我在想化石到底是如何形成?時間到後,我們到了標本區
,最後去了生態保育的模型間,裡面有著許多許厝濕地的復育歷程

今天是第一次在西湖國小上實體的生態營隊的課程,讓我感到興奮,因為不用透過電腦設施,就可以跟老師面對面的上課,今天的主題是台灣野鳥的世界,是由野鳥叔叔蔡木寬老師來為我們上課,老師由地球誕生開始介紹,以及鳥類的演進,始祖鳥如何從進化成現在的鳥,老師有教我們一些在台灣的各地會出現的鳥類,例如小白鷺、中白鷺和大白鷺……,台灣在全世界裡算是鳥類密度較高的地區,所以我們生長在這塊土地很幸運,可以就近看到這麼多的鳥類,也不用出國。今天的課程裡我最喜歡老師講到地球的演進,提到恐龍的誕生,因為我喜歡恐龍,所以讓我感到很有興趣。

驚飛失勢粉牆高,好個聲音好羽毛。小婢不須催柘彈,且從枝上吃櫻桃。——鄭谷 《山鳥》。
今天蔡木寬老師帶著我們進去鳥類的世界,你知道嗎?地球是在45.7億年前誕生的,在1.5億年就有鳥類了,他就是始祖鳥,它是有恐龍特徵的鳥,在1.24億年前有一種長得和現在的鳥一模一樣的鳥,叫做孔子鳥。老師還說了我一直很想知道的事,為什麼每個地區都有特有種,不是離的很遠嗎,為甚麼會有留鳥,為什麼每一個地方就有不同的鳥?原來是因為在1.8萬年前台灣和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因為冰河時期大陸很冷而台灣是「沿海地區」,有洋流來提供熱能,所以怕冷的動物們當然跑來台灣啦!但是因為後來台灣跟大陸中間又隔了台灣海峽,所以那些跑來台灣的小鳥就回不去大陸了,所以就變成了常見的留鳥。甚至有一些留鳥經過長期的演變就變成了特有種,是不是很神奇呢?
這次上課最特別的地方莫過於是實體課,因為上線上課很不方便,不能一直問問題,但是上實體課可以隨時舉手,讓我迫不及待待下次的課了。而且蔡木寬老師上課感覺有一種魔力,會很想跟著老師時而平靜時而風趣的聲音聽下去,讓我覺得這堂課豐收滿滿,謝謝老師的教導

今天鳥叔叔老師先說明地球如何生成、板塊如何飄移及各種動、植物出現的年代。老師提到鳥的始祖是小型恐龍(小型恐龍演化始祖鳥,始祖鳥演化成孔子鳥,孔子鳥再演化成現代鳥類),而非古鱷類。
但為何有這個說法?我查了資料發現在國家地理的網站上寫著: 在最初爬行動物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主龍(包括鱷魚、恐龍),另一類是鱗龍(蛇、蜥蜴和喙頭蜥)。鳥類是從某一支的恐龍分支(很有可能是獸腳類的真手盜龍類群)演化而來。牠們演化出強而有力的前肢、不對稱提升上升力的羽軸飛羽、可供對握枝幹向後旋置的第一趾、褪去的牙齒和尾椎等現今鳥類的特徵。而因為鱷魚和恐龍同為主龍,鳥類又是恐龍的其中一支系。因此,現生動物和鱷魚關係最近的就是鳥類了。
盗龍雖然有羽毛,但牠的羽毛是用來滑行的;始祖鳥的羽毛才可用以飛行。
始祖鳥有尖牙、尾部有脊椎骨,但現代鳥類沒有。牠們共通之處是腳趾都是三趾向前,一趾向後。

接著老師介紹鳥羽的分類:
針狀羽毛的每一根分支都有羽小鉤,羽小鉤和羽小枝互勾就不容易分開,很像拉鍊。不知道拉鍊是不是這樣發明的?
羽狀羽毛是雛鳥才有的,因為容易隔絕空氣,所以當成羽絨
另外還有尾羽、廓羽、剛毛。

鳥類依遷留性分為:
留鳥:冰河時期,動物大量遷徙至台灣,之後長期定居在這裡。
候鳥:
冬候鳥:秋冬季由高緯度飛下來,春天再飛回去。
夏候鳥:春季由低緯度飛上來並繁殖,秋天再飛回去。
過境鳥:秋冬候鳥遷徙期間,暫時停留在台灣補充食物再繼續南飛。
迷鳥:意外偏離飛行路線的鳥。
逸鳥:逃逸或被野放的外來種鳥類。

白尾八哥和林八哥是外來種,但已被歸入歸化種,代表沒有對環境造成太大的破壞。去年過年,我們全家和猛禽研究會一起去金山,就有看到冠八哥和家八哥,從嘴喙顏色就可分辨他們。

鳥類有兩個胃,腺胃和砂囊(即雞胗)。腺胃又叫前胃,分泌消化液來促進食物分解的器官;砂囊由肌肉形成,並利用肌肉的力量把胃內部的食物磨碎。曾經我在媽媽的診所有看到雞內金,媽媽說那是雞的砂囊內壁,用於消化不良,但我覺得很奇怪,牠又不是腺胃,為何可以治療消化不良呢?

大、中、小白鷺:
大白鷺:全身白色、眼睛黃色、腳爪非繁殖期黑色\繁殖期粉紅色、嘴裂超過眼後、非繁殖期嘴巴黃色\繁殖期嘴巴黑色。
中白鷺: 全身白色、眼睛黃色、腳爪黑色、嘴裂不超過眼後、非繁殖期嘴巴黃色\繁殖期嘴巴黑色、嘴尖黑色。
小白鷺: 全身白色、眼睛黃色、腳爪黃色、嘴巴及腳黑色。

#4 台灣野鳥世界 蔡木寬老師

生態營即將迎來第一場實體課程!
一邊準備學習用品,一邊想像著上課情景,就連睡覺做夢也沒放過。
一早,我緊張的踏進校園,報到時甚至緊張到我的千元大鈔差點找不著,順利完成後,環顧四周寬廣的校園環境,循著老師給的指示,找到教室慢慢走進並坐定位子,一顆雀躍且興奮的心始終噗通噗通地跳著…

蔡老師的第一個演講主題,就引起我的興趣——生物起源。一直以來我對生物起源的種種便有著濃厚的興趣,其中最喜歡三葉蟲和翼手龍。以前一直以為翼手龍是中生代唯一能在空中滑向的動物,並且是鳥類的祖先。稍稍長大後得知了始祖鳥,也以為他是唯一有羽毛且能在空中飛行的動物(飛行和滑行是不一樣的!)。聽老師仔細解說過後,才恍然大悟,原來鳥類的祖先是中小型的恐龍,這些中小型恐龍在演化成始祖鳥,始祖鳥在演化為與現代鳥類頗為相似的孔子鳥。

一.鳥類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時間線:4.57億年前地球誕生—生命起源(分成:藻類時代、苔蘚時代、蕨類時。
代、裸子植物時代和被子植物時代)—小行星撞地球(恐龍滅絕)—新生代

(二)始祖鳥:翅膀上有爪子,口中有牙齒,18-21節尾椎骨(像恐龍的特徵)。全身有羽毛,能飛
行,後肢三指向前,姆指向後(像鳥類的特徵)

(三)孔子鳥:與現代鳥類特徵幾乎完全相同,為現代鳥類真正的祖先。

二.鳥類部位名稱:講義P.28

三.鳥類如何來到台灣
鳥類因為氣候、交配、繁衍後代與尋找食物的關鍵係,跨過島嶼間的阻隔,來到台灣。鳥類自大陸遷來台灣的路徑有三種:

(一)由古北往南至台灣
這類鳥喜歡較冷的氣候,棲息於中高還拔山區。例如:岩鷚、河鳥等。

(二)由中國西南山區向華東、華南擴散至台灣
在中低海拔山區活動,有些演變成特有種。例如:白耳畫眉、台灣噪眉等。

(三)由中國西南山區經中南半島、東南亞擴散至台灣。
來自氣候炎熱的地區,帶有熱帶地區鳥類鮮豔的羽色。例如:台灣藍鵲等。

噹噹噹,下課休息時間到了,我聽得意猶未盡,甚至不想下課休息,不過我對西湖國小的校園環境十分感興趣,因此趕緊把握時間直衝遊樂場,哇~校園裡竟然有鞦韆!我立馬跳上鞦韆,盪啊盪,邊盪邊回想剛剛課堂上的點點滴滴,感覺此刻的我,也好像一隻小麻雀般,正自由自在的飛翔著。

四.台灣野鳥的種類
台灣30種特有種鳥類名錄,總計:噪眉科8種、雉科4種、鶲科3種、山雀科2種、畫眉科2種、雀科2種,鬚鴷科、鴉科、鵯科、載菊科、鷦眉科、蝗鶯科、鸚嘴科、繡眼科及鶇科1各種。

五.台灣野鳥分佈屬性

(一)依遷留性區分
1.留鳥:全年都能在台灣見到的鳥類,最常見的麻雀、白頭翁、斯氏繡眼(綠繡眼)合稱都市三寶。
2.候鳥:隨季節遷移而到、離台灣的鳥類。又分為
(1)冬候鳥:秋冬天由高緯度區停留拜訪,春夏天離開的鳥類。如:黑面琵鷺、黃尾鴝等。
(2)夏候鳥:春夏天由低緯度區拜訪繁殖,秋天在離開的鳥類。如:八色鳥、家燕等。
(3)過境鳥:春、秋季候鳥遷徙期間會短暫停留補充食物的鳥類。如:唐白鷺、紫綬帶等。
(4)迷鳥:因意外而來到台灣的鳥類。如:綠胸八色鳥、丹頂鶴等。
(5)海鳥:海洋島嶼性鳥種。如:白腹鰹鳥、冠海雀等。
3.逸鳥:引進台灣後逸出的鳥類。如:栗頭麗椋鳥、黑頭織雀等。

(二)依生態環境區分
1.低海拔地區鳥種:活動於溫暖的闊葉林,鳥類多。如:台灣藍鵲、小彎嘴。
2.中海拔地區鳥種:活動於溫涼針闊葉混合林,鳥類多。如:白耳畫眉、冠羽畫眉等。
3.高海拔地區鳥種:活動於冷溫帶針葉樹森林,鳥類較少。如:星鴉、岩鷚

(三)依棲地環境區分
1.陸鳥:主要棲地為陸地的鳥類。如:鶯科、山雀科、畫眉科、雉科等。
2.水鳥:以水域或濕地為主要棲地的鳥類。如:雁鴨科、鷸鴴科、歐科、鸊鷉科等。

六.野鳥的生態價值

(一)生態平衡的角色
1.控制害蟲、鼠害、蛇害等。
2.吸食花蜜,幫助植物授粉。
3.取食果實,幫助植物傳授種子
4.取食腐肉,避免病菌滋生。

(二)科學家發明物體的藍本。如:飛機

(三)在藝術方面帶給人創意。如:舞蹈、繪畫等。

(四)生存環境監測指標
1.體型大,容易觀察
2.存在各種生態系中,具代表性。
3.食物鏈高層,對生態底層變化敏感。

上完這堂課後我真是獲益良多,不僅瞭解了鳥類真正的祖先是孔子鳥,知道我的國家台灣雖然在世界地圖上只是一小塊,但原來藏有這麼多種鳥類、與農藥DDT的開發與禁用、以及鳥兒帶給人們的啟發,換言之,鳥類的命運就是我們人類的命運,名副其實的同島一命。進一步認識許多台灣特有種,他們是冰河時期從各個地方遷徙而來,是個充滿神秘生物。謝謝蔡木寬老師傳授給我們這麼多關於鳥類的知識,課程內容真讓人百聽不厭。期待下一次的實體課程也如此生動有趣,能讓我學到更多新知識。

問題:課堂上老師提到有一顆小行星撞到地球後,塵土飛揚,導致陽光照不進地球,沒有植物,恐龍滅絕了,世界正式進入冰河時期。可是照理來說,沒有植物,生物就存活不下去,那是誰演化成猛瑪象?之後又是怎麼演化出現代鳥類?難道孔子鳥不會死掉嗎?

今天鳥叔叔先開始先說了地球的演化和演變還有太陽系銀河系的誕生,講了板塊如何飄移一集各種動物植物出現的時候,然後老師還提到鳥類的演化一開始是小型恐龍進化成始祖鳥,始祖鳥在進化成孔子鳥,然後慢慢演變成現代的鳥類。
老師還講了鳥的各種身體的器官還,和各種鳥的種類例:迷鳥、候鳥、留鳥

今天是第一次在西湖國小上實體的生態營隊的課程,讓我感到興奮,因為不用透過電腦設施,就可以跟老師面對面的上課,今天的主題是台灣野鳥的世界,是由野鳥叔叔蔡木寬老師來為我們上課,老師由地球誕生開始介紹,以及鳥類的演進,始祖鳥如何從進化成現在的鳥,老師有教我們一些在台灣的各地會出現的鳥類,例如小白鷺、中白鷺和大白鷺……,台灣在全世界裡算是鳥類密度較高的地區,所以我們生長在這塊土地很幸運,可以就近看到這麼多的鳥類,也不用出國。今天的課程裡我最喜歡老師講到地球的演進,提到恐龍的誕生,因為我喜歡恐龍,所以讓我感到很有興趣。

今天是第一次在西湖體的生態營隊的課程,讓我感到興奮,因為不用透過電腦設施,就可以跟老師面對面的上課,今天的主題是台灣野鳥的世界,是由野鳥叔叔蔡木寬老師來為我們上課,老師由地球誕生開始介紹,以及鳥類的演進,始祖鳥如何從進化成現在的鳥,老師有教我們一些在台灣的各地會出現的鳥類,例如小白鷺、中白鷺和大白鷺……,台灣在全世界裡算是鳥類密度較高的地區,所以我們生長在這塊土地很幸運,可以就近看到這麼多的鳥類,也不用出國。今天的課程裡我最喜歡老師講到地球的演進,提到恐龍的誕生,因為我喜歡恐龍,所以讓我感到很有興趣。國小上實

今天是第一次在西湖體的生態營隊的課程,讓我感到興奮,因為不用透過電腦設施,就可以跟老師面對面的上課,今天的主題是台灣野鳥的世界,是由野鳥叔叔蔡木寬老師來為我們上課,老師由地球誕生開始介紹,以及鳥類的演進,始祖鳥如何從進化成現在的鳥,老師有教我們一些在台灣的各地會出現的鳥類,例如小白鷺、中白鷺和大白鷺……,台灣在全世界裡算是鳥類密度較高的地區,所以我們生長在這塊土地很幸運,可以就近看到這麼多的鳥類,也不用出國。今天的課程裡我最喜歡老師講到地球的演進,提到恐龍的誕生,因為我喜歡恐龍,所以讓我感到很有興趣。

今天鳥叔叔先開始先說了地球的演化和演變還有太陽系銀河系的誕生,講了板塊如何飄移一集各種動物植物出現的時候,然後老師還提到鳥類的演化一開始是小型恐龍進化成始祖鳥,始祖鳥在進化成孔子鳥,然後慢慢演變成現代的鳥類。
老師還講了鳥的各種身體的器官還,和各種鳥的種類例:迷鳥、候鳥、留鳥。

鳥類的起源 * 45. 7億年前 地球誕生 * 5. 42億年前 藻類似海洋登入

* 5 億年前 藻類時代 * 4 億年前 苔蘚時代 * 3億年前蕨類時代 * 2億年前裸子植物代

1.5億年前師祖鳥出現 1.24年前孔子鳥出現 * 1億年前 被子植物時代 6500萬年前 今日鳥類時代。

始祖鳥的結構 :像小型獸足類恐龍的特徵: 1. 兩億尖端各有三爪。2. 口內上下顎具尖齒齒3. 尾部很常,有18到21節的椎骨, 像鳥類的特徵 :1. 全身都有羽毛2. 翼有飛羽,尾有尾,羽可以飛翔3. , 後枝3趾向前,拇指向後,方便抓握樹枝。

臺灣野鳥分布的屬性 :1. 留鳥 全年能夠在臺灣見到的鳥類約25.1%2. 候鳥 隨季節性遷移而到對、離臺灣的鳥類約72.4%3. 夏候鳥 春夏天由低緯度區到訪並繁殖、 天後再離開的鳥類,約1.8%3. 過境鳥 : 春、秋季候鳥遷徙期間會短暫停留臺灣補充食物後再離開的鳥類,約14.2%4. 迷鳥 : 因意外因素偏離正常遷徙路線而偶爾到訪的鳥類約25.1%

4. 海鳥 : 海洋島嶼性鳥種,約4.3%5. 逸鳥 : 引進臺灣後逸出的鳥類,約2.5%。

謝謝蔡木寬老師介紹這麼豐富的臺灣野鳥。

西湖國小生態營隊 第堂四課03/12 (感謝老師指導)
今天是第一次上實體課程,但因為考私中無法出席,透過看錄製的影片,還是學到了許多寶貴知識~
故事主題:始祖鳥的拜訪
某一天傍晚,妙博士正在研究他的發明「時空門」,但似乎出了甚麼問題,「轟~轟~轟~」時空門自己運轉了起來,有一隻類似鳥的動物突然飛向妙博士!妙博士:「天呀!怎麼會有一隻巨大老鷹飛過來呢?」這隻類似鳥的生物叫個不停,妙博士:「我的翻譯丸剛好派上用場,他到底想說什麼呢?」吃了翻譯丸的始祖鳥說:「喂~我才不是甚麼巨大老鷹!我就是鼎鼎大名的始祖鳥!」妙博士:「原來是1.5億年前晚侏儸紀誕生的始祖鳥!不好意思誤會了」始祖鳥:「沒關係,跟你簡單介紹一下始祖鳥,我們始祖鳥是最早出現的鳥類之一,大小跟現在的雞差不多,體覆羽毛,有長長的後肢和尾椎骨。吻部呈三角形,嘴內有牙齒,雙翼前部邊緣保留有指爪。始祖鳥能夠做簡單的滑翔,但我們大部分是在內陸海岸邊的地上追逐和捕捉昆蟲和爬行動物吃。始祖鳥的發現震撼了整個古生物界,始祖鳥被認為是最古老的鳥類(主要是因為發現羽毛,而且又有許多現代鳥類的特徵),但是牠又有著爬蟲類的特徵(與其說爬蟲類,仔細說起來牠更接近恐龍的特徵),同時具有爬蟲類、鳥類、恐龍特徵的始祖鳥,一發現就引起了各種看法與推論!,在德國石灰岩礦床曾經發現我們的化石,現在被保存在倫敦大英博物館中~」妙博士:「謝謝你的講解!讓我學到更多關於始祖鳥的知識了!下次有機會再去博物館看看你們的化石,先送你回去囉,掰掰~」始祖鳥:「再見~」
參考網站:https://www.phyworld.idv.tw/add/004.htm

第一次上實體課程,在熟悉的試聽教室裡也就更有氣氛了!
這次發了新的手冊,寫最多內容的就是蔡木寬老師。
台灣野鳥的世界
分類為:
1.鳥類的起源(一)始祖鳥(二)孔子鳥(三)結論
2.鳥類個部位名稱(頭部)頭側線、頭央線、眉斑、眼圈、過眼線、耳羽、顎線、眼先線、頰線、腮線還有外頰線
(翼上面)初級飛羽、超級大覆羽、超級中覆羽、小翼羽、翼腳、前緣、中覆羽、小覆羽、大覆羽、三級飛羽、翼鏡還有次級飛羽
3.鳥類如何來到台灣(一)台灣島的形成(二)鳥類播遷來台途徑
4.台灣野鳥的種類(一)留鳥(二)候鳥(三)逸鳥
5.台灣野鳥分佈的屬性(一)依遷留性區分(二)依生態環境區分(三)依棲地環境區分
6.野鳥的價值
這些都是蔡木寬老師與我們分享的,不只這些,他還訴說了自己的想法和經驗。有機會我還想在聽一次的專業的演講
謝謝蔡木寬老師

今天是第一次上實體課程。鳥叔叔先開始先說了地球的演化和演變還有太陽系銀河系的誕生,講了板塊如何飄移,以及各種動物、植物出現的時候。
然後老師還提到鳥類的演化,一開始是小型恐龍進化成始祖鳥,始祖鳥再進化成孔子鳥,然後慢慢演變成現代的鳥類。
老師還講了鳥的各種身體的器官和各種鳥的種類。例如:迷鳥、候鳥、留鳥等。

第一次上實體課程,在熟悉的試聽教室裡也就更有氣氛了!
這次發了新的手冊,寫最多內容的就是蔡木寬老師。
台灣野鳥的世界
分類為:
1.鳥類的起源(一)始祖鳥(二)孔子鳥(三)結論
2.鳥類個部位名稱(頭部)頭側線、頭央線、眉斑、眼圈、過眼線、耳羽、顎線、眼先線、頰線、腮線還有外頰線
(翼上面)初級飛羽、超級大覆羽、超級中覆羽、小翼羽、翼腳、前緣、中覆羽、小覆羽、大覆羽、三級飛羽、翼鏡還有次級飛羽
3.鳥類如何來到台灣(一)台灣島的形成(二)鳥類播遷來台途徑
4.台灣野鳥的種類(一)留鳥(二)候鳥(三)逸鳥
5.台灣野鳥分佈的屬性(一)依遷留性區分(二)依生態環境區分(三)依棲地環境區分
6.野鳥的價值
這些都是蔡木寬老師與我們分享的,不只這些,他還訴說了自己的想法和經驗。有機會我還想在聽一次的專業的演講
謝謝蔡木寬老師

今天老師講到了鳥,講到鳥,就要先從牠的祖先:史祖鳥、孔子鳥講起,史祖鳥出現侏羅紀末期(大約一億五千年前),牠有像恐龍的特徵,也有像現代鳥類的特徵,像恐龍的特徵有:1.兩翼尖端各有三爪  2.口內上下顎具有尖齒  
3.尾巴很長,有18-21節尾椎骨。像現代鳥的特徵有:1.全身披有羽毛  2.翼有飛羽,尾有尾羽,可以飛行  3.後肢三趾向前,拇指向後,方便抓握樹枝 ,
而孔子鳥則出現於白堊紀早期。   
世界自然基金會將陸地及淡水化分為八個生物第理分布區~ 古北界、新北界、
衣索比亞界、新熱帶界、澳新界、東洋界、大洋界、南極界。
全世界共有九條候鳥遷徙路線,而台灣就位於全球兩條候鳥遷徙路線的中樞位置。
全世界已知的鳥類約有107121種,台灣已知的鳥類約有674種,其中有30種是特有種,55種是特有亞種。
全台的鳥類分為三種:1.留鳥  2.候鳥
  3.迷鳥。留鳥占全台鳥類的25.1%,候鳥占全台鳥類的72.4,迷鳥占全台鳥類的25.1,海鳥占全台鳥類的4.3,逸鳥則占全台鳥類的2.5。
謝謝老師的講解,而且老師講的十分明確謝謝老師!

至今,我們看到的鳥類是從小恐龍演化成始祖鳥,然後在演化成孔子鳥,最後演化成我們看到的鳥。
鳥類遺留性分成三種
1.留鳥:全年留在台灣的鳥類 例:麻雀、白頭翁和綠繡眼
2.候鳥:隨季節性遷移而到、離開台灣的鳥類,
也分為
冬候鳥-秋冬天由高緯度區到訪停留、春夏天在離開的鳥類
例:黑面琵鷺和黃尾鴝
夏候鳥-春夏天由低緯度低區到訪並繁殖,秋天後再離開的鳥類
例: 黃頭鷺和小燕鷗
過境鳥-春、秋季候鳥遷徙期間會短暫停留在台灣補充食物後再離開的鳥類
例:黑腹燕鷗和花雀
迷鳥-因意外因素偏離正常路線而偶爾到訪的鳥類
例:丹頂鶴和大紅鸛
3.逸鳥:引進台灣後逸出的鳥類 例:黑頭織雀

如今我們處處可見鳥類,但,牠們是從什麼演化而來的?他們一開始就長的像現在這樣嗎?專業的鳥叔叔(蔡木寬老師)在今天的實體演講中,告訴我們這些關於鳥類的寶貴知識。
在137億年前,在宇宙中,有場稱為「大霹靂」的大爆炸,形成了太陽系。45.7億年前地球誕生,地球上慢慢形成了各種生物,而有些小型恐龍演化成為可以飛、長得似鳥類的生物,如1861年所發現的「始祖鳥」。後來又繼續演化成另一種生物「孔子鳥」,最後才變成鳥類。
始祖鳥:
跟恐龍一樣的地方-
*尾巴有道18-21節尾隨骨
*有牙齒
*兩翼尖端各有3個尖爪
跟鳥類一樣的地方:
*全身都有羽毛
*有飛行用的羽毛,可以完全飛行
*腳趾前有3個爪子,後則有一個

鳥類的羽毛可分為7種,絨羽、翼羽、尾羽、廓羽、半羽、剛毛和隻羽,當時我很好奇什麼是剛毛?剛毛會使我聯想到硬硬的洗衣刷,怎麼會長在鳥的身上呢?聽完老師的解說才知道,原來這種羽毛就長在五色鳥等鳥的嘴角,當剛毛碰到木削時,眼睛就會作一種保護的動作,聽完之後我覺得好神奇,人們是否可發明「交通型剛毛」裝在汽車或是山路旁,當感覺被東西碰撞到,就會彈出一層有彈性的墊子,把汽車彈回車道上。

還有件事令我訝異 – 原來在動物園最美的鳥兒「藍孔雀」竟是外來種動物!雜食的牠們給農民們帶來許多困擾,牠們吃花生、西瓜及高粱等等,讓農民十分苦惱,不過,政府為了鼓勵大家清除藍孔雀,宣布只要抓到一隻就可以拿到台幣600元,還可以拿來做料理(我覺得這樣牠們很可憐)順便消滅外來種,真是一舉數得啊!
如何分辨外來種「藍孔雀」及本土種「綠孔雀」?
1. 看冠: 藍孔雀-扇形 綠孔雀-直立(像沖天炮)
2. 看臉: 藍孔雀-圓形 綠孔雀-三角狀
3. 看頸部羽毛: 藍孔雀-毛絲狀 綠孔雀-片狀
4. 看腳: 藍孔雀-較長 綠孔雀-較短
老師只有提出這些用來辨識藍、綠孔雀的方法,不過為什麼不要直接看牠們身體是藍是綠呢?

孔雀雖漂亮又特別,但卻比不上天生具有特異功能的鳥兒們 – 只有僅9公分大的紅胸啄花、叫聲聽起來像”Do Re Mi”的白尾鴝、可以飛簷走壁的茶腹鳾。我對紅胸啄花的印象最為深刻,這種鳥會去吃一種長在山上的寄身植物果實,但由於果實很黏,排泄出來後,就會黏在牠的屁股上,因此牠就會藉著牠的本能,把它擦在別棵無辜的樹上,因大便中含有寄身植物的種籽,所以那棵樹過不久就會長滿了許多寄身植物。

我覺得鳥叔叔的演講很豐富,還額外提供許多關於鳥的叫聲、照片、影片及資料等等,謝謝蔡老師的演講。
以下是我對這堂課所提出的疑問:
1. 許多候鳥在遷移路線中會穿越一大片海洋,牠們不會餓死或者半途缺乏力氣嗎?
2. 世界上有不會叫的鳥兒嗎?

台灣野鳥世界
這次生態資訊營隊地點不是在家裡上線上課,而是在我的學校-西湖國小來上實體課程,是由蔡木寬老師來為我演們講「台灣野鳥世界」。
蔡老師先和大家講鳥類的演化過程。這都要從1.5一年前說起,那時小型恐龍進化成了始祖鳥,然後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了地球,形成冰河時期,過了一段時間塵埃慢慢消散,但恐龍也已經滅了。不過後來又找到了孔子鳥,是鳥類的祖先,最後的最後就變成了今天要講的鳥類了。
蔡老師又講了外來種的鳥類帶來的影響,像大家在路上常看到的八哥,其實很容易看到外來種的「白尾八哥」和「家八哥」,當然!台灣原生種的「八哥」也是會看到的。不過這些外來種八個都很兇的呢!但八哥已經算好了,有些外來種的鳥不僅會對其他鳥類造成傷害,還會造成農業的損失,實在很可怕。
後來蔡老師還講了「都市三寶」,也就是麻雀、白頭翁、斯氏繡眼(也就是大家講的綠繡眼),他們在台灣看到的機率高達25.1%喔!
我覺得鳥都好可愛,我也很喜歡,而在這次的課程我也對鳥有了新的認識,謝謝蔡老師來為大家演講。

今天是大家第一次上生態資訊營的實體課, 我很期待,這次課程的主題是:臺灣野鳥的世界。
地球是在45.7億年前誕生,在1.5億年前始祖鳥出現了,這種鳥是最先具有恐龍特徵的鳥, 在1.24億年白堊季前的孔子鳥的特徵和現在的鳥一樣,有一些外來種會對臺灣造成重大災害,這些種類我們把他叫做「外來入侵種」像:埃及聖環、福壽螺、藍孔雀(因為對臺灣影響很大,所以只要影響很大,所以只要抓到一隻,就能拿到六百元)、家八哥、白尾八哥。

至今,我們看到的鳥類是從小恐龍演化成始祖鳥,然後在演化成孔子鳥,最後演化成我們看到的鳥。

鳥類遺留性分成三種

1.留鳥:全年留在台灣的鳥類 例:麻雀、白頭翁和綠繡眼

2.候鳥:隨季節性遷移而到、離開台灣的鳥類,

也分為

冬候鳥-秋冬天由高緯度區到訪停留、春夏天在離開的鳥類

例:黑面琵鷺和黃尾鴝

夏候鳥-春夏天由低緯度低區到訪並繁殖,秋天後再離開的鳥類

例: 黃頭鷺和小燕鷗

過境鳥-春、秋季候鳥遷徙期間會短暫停留在台灣補充食物後再離開的鳥類

例:黑腹燕鷗和花雀

迷鳥-因意外因素偏離正常路線而偶爾到訪的鳥類

例:丹頂鶴和大紅鸛

3.逸鳥:引進台灣後逸出的鳥類 例:黑頭織雀

這次的課程讓我了解到很多不同鳥的種類和叫聲

也讓我對鳥更加了解。

當我正在教室裡想今天的老師會是誰時,蔡木寬老師就進了教室,原來他的綽號是鳥叔叔啊!好特別喔!

因為要講鳥類的演化,所以有古生物年代表,原來鳥類是從恐龍演化出來的,也發現始祖鳥不是直接演化成鳥類,而是中間還有經過孔子鳥(和至聖先師孔子沒有關係喔)這個過渡的過程,才演化成鳥類。

野鳥分類為;
一、 留鳥;是一年四季都待在同一個地方的鳥,如麻雀、朱鸝、台灣藍鵲……
二、 候鳥;是因為氣候而遷徙,會經過一個地方並在那裡休息的鳥,如黑面琵鷺、家燕……
三、 逸鳥(外來種);是指因人為目的而帶到一個地區卻不慎逸出的鳥,如藍孔雀、八哥
四、 迷鳥;是指因遷徙路線跟其他候鳥相疊而迷失方向跟著其他候鳥來到一個地區的鳥,如丹頂鶴、綠胸黑頭八色鶇

我有看過麻雀、家燕、八哥、台灣藍鵲,但我最想再看到的是朱鸝,之前在台南有看過,但沒看仔細。

另外課堂中還有上到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出現的年代,想請問老師,網路上說銀杏是裸子植物,可是它又有果實(這是被子植物的特徵),究竟銀杏是裸子植物還是被子植物呢?

很榮幸這次能到溪湖國小教室上實體課,今天的課是由蔡木寬老師上的台灣野鳥。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講到的「DDT」,DDT是白色晶體,不會溶於水,可是會溶於煤油,可製成乳劑,對人類毒性高,曾經是最著名的農藥和殺蟲劑。可是後來人們發現DDT不易分解,剩下的殘留物對各種生物生存、繁殖不利,破壞生態平衡,因此,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停止使用DDT了。

目前全台已知的野鳥種類約有10721種,大分類有兩種,分別是候鳥和留鳥。
候鳥:是一種隨季節不同週期性進行遷徙的鳥類。很多鳥類具有沿緯度季節遷移的特性,夏天的時候這些鳥在緯度較高的温帶地區繁殖,冬天的時候則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夏末秋初的時候這些鳥類由繁殖地往南遷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時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這些隨着季節變化而南北遷移的鳥類稱之為候鳥。

留鳥:留鳥是指在某些地區全年都可以見到,其在野外可以自然進行繁殖,且不會隨著季節變化做長距離遷徒的鳥種。在臺灣有大約150多種留鳥,如綠繡眼、大卷尾、小彎嘴,及在金門的蒼翡翠、戴勝等,都是在低海拔區域全年可見到的鳥種。而候鳥則是指每年因季節改變,會從原本活動的區域,遷徙到另一地區度冬或夏季繁殖的鳥種。

公冶長小時候因為窮所以必須上山砍柴,但是因為沒有上學,所以知識量不大,常常把台灣藍雀搞成烏鴉,把冠羽畫眉搞成翠鳥。也常常把鳳頭蒼鷹成鳳頭蒼蠅,把樹上的貓頭鷹當成貓跑到樹上。
終於有一天鳥類忍受不住了,對他大喊說:「我們覺得你要不要去問問有沒有人可以教你,才不會一直叫錯我們的名字。」於是他找到了蔡博士。
他們去山裡尋找鳥類,公冶長首先發現了一隻台灣藍鵲之後,他大喊:「哇!是烏鴉耶。」蔡博士終於知道為什麼公冶長要來找他。蔡博士解說:這叫台灣藍鵲。台灣藍鵲全長約64公分,特有的華麗長尾占全身將近三分之二的長度。嘴紅色,眼睛黃色,胸、頸以上黑色;碧藍豐碩的身形,嬌豔鮮紅的嘴喙及爪子,以及藍色尾羽末端的一抹留白,這些令人驚豔的特徵,是讓牠能在台灣的特有種鳥類中一直獨佔鰲頭受到人們青睞的原因。
公冶長又看到一隻貓在樹上說:「哇!在這種地方有貓頭鷹!我們太幸運了。」蔡博士看了一眼就無語了。
蔡博士開始一一解說關於鳥類的知識。鳥類,有很多的身體構造,分別有:額、頭頂、後頭、耳羽、後頸、上背、肩羽、下背、腰、尾上覆羽、尾、中央尾羽、外側尾羽、尾下覆羽、下腹、跗蹠、後趾、第1234趾、脛毛、腹、脇、胸、喉、頰、塞、眼先。
翅膀上有:三級飛羽、大中小覆羽、前緣、翼角、小翼羽、初級中覆羽、初級大覆羽、初級飛羽、翼鏡(鴨科)、次級飛羽。
蔡博士又介紹了全世界已知的鳥類有10721種,而台灣累計至2020年,共有86科674種。
台灣有30種特有種鳥類:噪眉科有8種、雉科有4種、鶲科有3種、山雀科有2種、畫眉科有2種、雀科有2種、還有鬚鴷科、鴉科、鵯科、戴菊科、鷦眉科、蝗鶯科、鸚嘴科、繡眼科及鶇科各1種。
鳥類會因為氣候變化,寒冷而且沒食物,所以需要遷徙,全球共有九條鳥類的遷徙路線。由於台灣位於鳥類東亞/澳大利亞及太平洋遷徙路線的中心點,所以台灣的候鳥具多樣性。依照遷留性可分為:留鳥、候鳥(冬候鳥、夏候鳥、過境鳥、迷鳥、海鳥)、逸鳥。
譬如埃及聖䴉因為颱風把動物園的鳥籠吹壞了,造成六隻埃及聖䴉逃出來,且因為台灣的環境特殊,很適合他的生存,所以埃及聖䴉大量繁殖,造成台灣原生種鳥類的棲地與食物快沒了,農委會林務局正在想辦法解決。
最後蔡博士介紹野鳥對生態的價值:野鳥是生態平衡的重要角色,他會幫忙控制蟲害、鼠害以及蛇類。有一些鳥類會吸取花蜜,幫助植物傳播。鳥類也會吃果實,傳播種子。也有些鳥類會吃腐肉,是環境的清道夫。鳥類會幫忙科學發明及研究,人類飛行的idea也是從鳥類啟發的。鳥類豐富了人類的文化:文學、繪畫、雕刻、舞蹈、建築、玩具…等。鳥類也提供了生存環境的指標:體型大,有固定的飛行路線,非常容易去觀察與記錄,也因為位居食物鏈高層,跟著鳥類走,就可到生態豐富的地方。
公冶長吸收了許多鳥類的知識,很感謝蔡博士的教導。從此以後,公冶長再也不會叫錯鳥類名字了。

宇宙大霹靂和許多小隕石互相撞擊之後,45.7億年前,地球誕生了,個種生物也逐漸誕生。侏羅紀晚期,有恐龍特徵的鳥——始祖鳥出現。到了白堊記早期,特徵與今日鳥類完全相同的鳥——孔子鳥出現。6500萬年前,今日鳥類的時代就開始了。 始祖鳥像小型獸足類恐龍的特徵:1.兩翼尖端各有三爪。2.口內上下顎具有尖齒。3.尾巴很長,有18~21節尾椎骨。像鳥類的特徵:1.全身披有羽毛。2.翼有飛羽,尾有尾羽,可以飛翔。3.後肢3趾向前,拇趾向後➔方便抓握樹枝。化石的證據告訴我們,鳥類由小型獸足類恐龍演化而來。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白堊紀結束,進入新生代,這時,恐龍滅絕,但是牠的後代~鳥類卻開始繁衍興盛。鳥類各部位名稱分別為頭頂、後頭、額、耳羽、後頸、上背、肩羽、大覆羽、下背、腰、腮、頰、喉、胸、腹等⋯⋯部位。其中「跗蹠」就像我們人類的關節一樣。翼上面有初級飛羽、初級大覆羽、初級中覆羽、小翼羽、翼角、前緣、中覆羽、小覆羽、大覆羽、三級飛羽、次級飛羽。覆蓋在鳥類身體表面的羽毛,可分成羽軸和羽片兩部分。羽軸指的是羽毛的莖幹部分,此處的羽枝緊密銜接,構成具有防水功能的平滑面,這個平滑面就稱為羽片。位於羽片下方的柔軟絨片,可以讓鳥類的身體保持溫暖。頭部分成頭側線、眉斑、眼圈、過眼線、耳羽、顎線、外頰線、腮線、頰線、眼先線、頭央線。有別於具有外耳殼的人類,鳥類只擁有內耳。鳥的耳洞通常會被羽毛蓋住而不易看到,但是像新大陸禿鷹這種頭部沒有羽毛的鳥類,就能輕鬆確認耳洞的位置和形狀。鳥的聽力會隨著種類的不同而異,但是相較於哺乳類,鳥耳可接收到音頻範圍較大。鳥不僅聽力好,視力也相當敏銳,所以只要有動靜,牠就可以捕捉到我們的動態了。視力最好的動物是鴕鳥,鴕鳥的視力是「25.0」,相當驚人!而且,猛禽能看見物品的距離大約是人類的4~8倍。甚至還有某些鳥類的眼睛位於頭部兩側,所以就算不轉頭也能觀察到周遭動態喔!人類的視力根本不能跟鳥類的視力比的。
蜂鳥可以一邊在空中定點飛行,一邊吸食花蜜。有趣的是,蜂鳥每秒鐘會拍動翅膀20~90次。啄木鳥的嘴喙角質層十分發達,1秒內可敲啄樹木15次以上。牠們常用嘴喙搬運食物給雛鳥吃;鸚鵡在爬樹時也會用到嘴喙;整理羽毛也會用到。鳥類好像是用嘴喙代替手來做事情呢!
野鳥是生態平衡的角色,牠們可以控制蟲害、鼠害、蛇害等;也有些野鳥會吸食花蜜,幫植物傳播花粉;也有些野鳥會取食果實,幫植物傳播種子;也有些野鳥會取食腐肉,擔任環境清道夫。所以野鳥很重要,我們應該環保愛地球。

很榮幸這次能到溪湖國小教室上實體課,今天的課是由蔡木寬老師上的台灣野鳥。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講到的「DDT」,DDT是白色晶體,不會溶於水,可是會溶於煤油,可製成乳劑,對人類毒性高,曾經是最著名的農藥和殺蟲劑。可是後來人們發現DDT不易分解,剩下的殘留物對各種生物生存、繁殖不利,破壞生態平衡,因此,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停止使用DDT了。

目前全台已知的野鳥種類約有10721種,大分類有兩種,分別是候鳥和留鳥。

候鳥:是一種隨季節不同週期性進行遷徙的鳥類。很多鳥類具有沿緯度季節遷移的特性,夏天的時候這些鳥在緯度較高的温帶地區繁殖,冬天的時候則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夏末秋初的時候這些鳥類由繁殖地往南遷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時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這些隨着季節變化而南北遷移的鳥類稱之為候鳥。

留鳥:留鳥是指在某些地區全年都可以見到,其在野外可以自然進行繁殖,且不會隨著季節變化做長距離遷徒的鳥種。在臺灣有大約150多種留鳥,如綠繡眼、大卷尾、小彎嘴,及在金門的蒼翡翠、戴勝等,都是在低海拔區域全年可見到的鳥種。而候鳥則是指每年因季節改變,會從原本活動的區域,遷徙到另一地區度冬或夏季繁殖的鳥種。

有一天在鳥類國度裡面一顆蛋孵化了一隻小小的貓頭鷹在朝裡面嗚嗚嗚地叫他還不知道自己是哪一種鳥所以就想說去問問老鷹學長。

當他正要起飛的時候他才發現他不會飛,到這時他的媽媽飛回來了,媽媽說:「哇!老公你快看有一個蛋已經孵化了。我們就叫它小我們就叫它小休吧。」其他貓頭鷹也陸陸續續的孵化了大哥叫做小休,二哥叫做迷你修小弟叫做微型修 , 從這一刻媽媽就跟他說:「你們是一群小鵂鶹像我們這種品種只有像人類的大人一顆拳頭大而已。」小休迷你修微型修還不知道人類到底長什麼樣子,所以他就問媽媽:「人類到底長什麼樣子可以帶我去看她嗎?」媽媽說:「不行人類太危險了!」媽媽又說:「等你們長了可以飛的羽毛飛行能力夠好我就可以帶你們到人類的世界!」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小休迷你修微型修也一天一天的成長了。

最後他們都會飛了,媽媽也遵守約定帶他們去人類的世界,一進到人類的世界媽媽就開始講解城市裡面的鳥類:「城市裡面有八哥臺灣藍鵲斑鳩鴿子和麻雀鴿子……」。

大哥小修覺得太無聊所以他就獨自一人到城市裡面溜達,這時突然一隻比他大一點的鳥飛了過來小修後退了一步說:「你…你……是誰為什麼要靠近我…」那只鳥說:「請容我失禮我剛才在旁邊偷聽你媽媽說的一些鳥類我想帶您去見見他們,我其實本身就是一隻鴿子,跟我長得很像的有他斑鳩。」

這時旁邊來了一個跟鴿子不一樣顏色的鳥那只鳥說「我是斑鳩我跟鴿子其實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我們顏色不一樣之外鴿子鼻樑上面可以判斷東南西北而我們班鳩則沒有,我想跟你分享我覺得最漂亮的鳥是我們國家的國鳥臺灣藍鵲。」

這時旁邊飛來了一隻紅色藍色黑色還有白色的鳥,那只鳥自我介紹他說:「我的本名是臺灣藍鵲,是烏鴉科的一般人看到我們會覺得我們很善良其實我們是很凶的但是小休你不用害怕因為我們是朋友。」小修這才松了一口氣,臺灣藍鵲又說:「我們臺灣還有一種鳥類比我更漂亮的他跟我一樣有黑色藍色和紅色但臺灣沒有白色但他有黃色綠色他的名字叫做五色鳥。」

這時旁邊飛來一隻五彩繽紛的鳥那只鳥說:「我是一隻五色鳥我們會把樹著一個洞然後在裡面慢慢擴大變成一個鳥巢這就是我們製作鳥巢的過程。」

這時另外一頭的迷你修和微型修和他們的媽媽這才發現小修不見了!這時他們分頭找小休媽媽才發現這個方法不好趕快叫他們回來但是他們都已經跑得無影無蹤了媽媽只好一次去找他們三個媽媽想說站在一零一大樓頂端應該就可以俯視到這只小鳥果然她看到一排鳥站在一棟大樓上媽媽仔細一看居然小休迷你修和微型修在裡面媽媽以為他們被欺負了所以擺出戰鬥姿勢小休迷你修和微型修第一次看到媽媽擺出這個姿勢疑惑地問媽媽說「媽媽你在幹嘛?」你們不是被欺負嗎?媽媽來救你們了!媽媽就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俯衝到這排鳥的前面小修站出來說:「媽媽!等一下等一下他們是我在城市裡面認識的朋友請不要傷害他們。」媽媽說:「 哦這麼快就遇到新朋友啊!對不起對不起是我誤會了。」小休媽媽低下頭來道歉。

斑鳩、鴿子、臺灣藍鵲和五色鳥異口同聲圖說:「沒關係」讓我們再帶你去看更多的鳥類吧,首先我們先飛去濕地,濕地常見的鳥類有白鷺絲黃頭鷺和小白鷺。

我再帶你們去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這群鳥就飛到了小河流旁在這裡棲息的鳥類有鵲鴝和魚狗(翠鳥)。

又過了一段時間已經是深夜了這時草叢傳來西西酥酥的聲音這群鳥害怕地靠在一起這時一個人影出現了人類備捕捉他們這群稀有的鳥類這時臺灣藍鵲一喊攻擊!全部的鳥類就一起著那個人類,最後人類因為太痛了所以落荒而逃,臺灣藍鵲說:「剛才真是驚險你們做得很棒喔!」小修三兄弟被稱讚的雀躍不已。小修媽媽說:「這麼晚了也該洗澡睡覺啦!」所以他們幾個就地解散臺灣藍鵲回去他們的棲息地,啄木鳥也回去他的巢穴裡睡覺了。最後大家都解散了。

我覺得這次講座很有趣我也學到了很多像是始祖鳥是鳥的祖先,陳說這一次45億年前地球就誕生了在五億年後有了生物而在一年可不可以不要把它變成一年後則有了始祖鳥始祖鳥的祖先是一榮一榮的祖先這是恐龍所以才會有恐龍是幾則前人的這種說法我的問題是埃及勝選的危機還在嗎?

今天是第一次在西湖國小上實體的生態營隊的課程,讓我感到興奮,因為不用透過電腦設施,就可以跟老師面對面的上課,今天的主題是台灣野鳥的世界,是由野鳥叔叔蔡木寬老師來為我們上課,老師由地球誕生開始介紹,以及鳥類的演進,始祖鳥如何從進化成現在的鳥,老師有教我們一些在台灣的各地會出現的鳥類,例如小白鷺、中白鷺和大白鷺……,台灣在全世界裡算是鳥類密度較高的地區,所以我們生長在這塊土地很幸運,可以就近看到這麼多的鳥類,也不用出國。 今天的課程裡我最喜歡老師講到地球的演進,提到恐龍的誕生,因為我喜歡恐龍,所以讓我感到很有興趣。

今天蔡木寬老師教我台灣的鳥世界,老師先教我地球的誕生,我覺得很有趣彷彿像小叮噹進入了時空隧道,讓我學到了地球的生物從哪來,原來,是從海洋開始呀,在1.5億年前侏儸紀時期,恐龍慢慢的演化變成有翅膀、有爪子的始祖鳥。接著在1.24億年前白惡紀時,慢慢的演進了羽毛越來越多抓子越來越厲害越來越接近現在的鳥類。接著還教我們鳥的各個部位構造我才知道鳥的腳有腳趾跟人類一樣但是他的小腿其實是藏在羽毛裡面。原來我吃的大雞腿就是鳥的大腿,小雞腿是鳥的小腿,雞爪就像是人的足背跟腳指。還教我們羽毛分為初級羽毛、次級羽毛與三級羽毛,羽毛層次很多。這次我才知道原來鳥厚厚的羽毛功能,是因為讓外外形呈流線型,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於飛翔。
但是我有疑問一直思考為什麼鳥的翅膀可以飛,而雞的翅膀不能飛?

老師好厲害,還說到了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因為板塊的運動產生造山運動,才讓台灣低海拔、高海拔的高山地形,又加上北回歸線經過,因為地形與氣候多樣化,冬天的鳥因為天氣太冷所以牽引到臺灣過冬,另外臺灣有30種特有鳥種,臺灣的鳥種類總共約有600多種,非常的豐富。所以臺灣在世界的土地單位面積與特有鳥種密度,台灣可能是亞洲第一(註1)。我很好奇?我很好奇他們為什麼可以飛這麼遠?他是怎麼樣到臺灣的?呢是頭上有偵測器嗎?那種我覺得很有趣。我應該好好思考。
鳥叔叔介紹了很多鳥類每一隻都很漂亮好像在看選美秀。也說到逸鳥就是人們從國外引進當寵物飼養後,逃脫的或是被棄養,但這會造成生態的浩劫,就像埃及聖環一樣在沼澤地生了很多的鳥蛋,如果孵化出來之後,在臺灣沒有天敵整個沼澤生態的動植物皆都會受到影響。老師講了一句「今日鳥類,明日人類」,是因為鳥類是生物鏈的最高級,當我們環境使用的農藥,會讓下層的生物魚類植物死亡,鳥類食用後也死了,這樣我們就沒有很多的生態資源所以環境的優劣反應在鳥類的棲息地。也影響生態平衡。鳥類的行為,鳥類的飛行帶給人們思考自己可以飛上天所以有飛機的發明,直升機的發明的科學研究,鳥類對於人類的價值可以供欣賞所以古人以鳥當主題來畫畫或寫詩作藝術作品,另外,鳥類的養殖也可以當作人類蛋白質的食物來源,所以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身在臺灣很幸福,政府規劃了很多的鳥類棲息地為保護區,讓我們可以觀察到這麼多的野鳥,也讓很多候鳥能夠來臺灣當客人。讓我很期待可以去戶外教學看鳥看昆蟲。
## 資料來源 ##
註1 一次集滿台灣特有種,讓國際鳥友癡迷的50里路, 天下雜誌,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0542?template=fashion

鳥是怎麼誕生的?野鳥有哪些種類?誰是台灣特有種?上一堂 蔡木寬(鳥叔叔) 老師的課,你就會知道答案!
大約45.7億年前,地球誕生;1.5億年前,侏儸紀末期,始祖鳥出現(走恐龍特徵的鳥)
1.24億年前,白堊紀初期,孔子鳥出現(特徵與現代鳥類相同)

台灣的特有種鳥類在2020年的統計有30種
1.台灣山鷓鴣 2.藍腹鷴
3.黑長尾雉 4.台灣竹雞
5.五色鳥 6.台灣藍鵲
7.黃山雀 8.赤腹山雀
9.烏頭翁 10.火冠戴菊鳥
11.台灣鷦眉 12.台灣叢樹鶯
13.褐頭花翼 14.冠羽畫眉
15.棕噪眉 16.台灣白喉噪眉
17.台灣畫眉 18.台灣噪眉
19.白耳畫眉 20.黃胸藪眉
21.紋翼畫眉 22.繡眼畫眉
23.大彎嘴 24.小彎嘴
25.台灣紫嘯鶇 26.栗背林鴝
27.台灣朱雀 28.小翼鶇
29.白頭鶇 30.灰鷽
台灣面積雖小,野鳥資源的豐富度在全世界來說,可是一級棒的!

台灣野鳥分布的屬性
一、留鳥:全年能夠在台灣見到的鳥類,約25.1%。
二、候鳥:隨季節性遷移而到、離台灣的鳥類,約72.4%;分為…
冬候鳥、夏候鳥、過境鳥、迷鳥、海鳥、逸鳥
逸鳥不應該出現在台灣,但因人為引進,後來被放生到野外,就成了「外來種鳥類」
外來種如對生態造成重大災害=「外來入侵種」,埃及聖䴉在近年來急速擴張

謝謝鳥叔叔帶我去一次鳥世界之旅,讓我更認識『鳥』!

公冶長小時候因為窮所以必須上山砍柴,但是因為沒有上學,所以知識量不大,常常把台灣藍雀搞成烏鴉,把冠羽畫眉搞成翠鳥。也常常把鳳頭蒼鷹成鳳頭蒼蠅,把樹上的貓頭鷹當成貓跑到樹上。

終於有一天鳥類忍受不住了,對他大喊說:「我們覺得你要不要去問問有沒有人可以教你,才不會一直叫錯我們的名字。」於是他找到了蔡博士。

他們去山裡尋找鳥類,公冶長首先發現了一隻台灣藍鵲之後,他大喊:「哇!是烏鴉耶。」蔡博士終於知道為什麼公冶長要來找他。蔡博士解說:這叫台灣藍鵲。台灣藍鵲全長約64公分,特有的華麗長尾占全身將近三分之二的長度。嘴紅色,眼睛黃色,胸、頸以上黑色;碧藍豐碩的身形,嬌豔鮮紅的嘴喙及爪子,以及藍色尾羽末端的一抹留白,這些令人驚豔的特徵,是讓牠能在台灣的特有種鳥類中一直獨佔鰲頭受到人們青睞的原因。

公冶長又看到一隻貓在樹上說:「哇!在這種地方有貓頭鷹!我們太幸運了。」蔡博士看了一眼就無語了。

蔡博士開始一一解說關於鳥類的知識。鳥類,有很多的身體構造,分別有:額、頭頂、後頭、耳羽、後頸、上背、肩羽、下背、腰、尾上覆羽、尾、中央尾羽、外側尾羽、尾下覆羽、下腹、跗蹠、後趾、第1234趾、脛毛、腹、脇、胸、喉、頰、塞、眼先。

翅膀上有:三級飛羽、大中小覆羽、前緣、翼角、小翼羽、初級中覆羽、初級大覆羽、初級飛羽、翼鏡(鴨科)、次級飛羽。

蔡博士又介紹了全世界已知的鳥類有10721種,而台灣累計至2020年,共有86科674種。

台灣有30種特有種鳥類:噪眉科有8種、雉科有4種、鶲科有3種、山雀科有2種、畫眉科有2種、雀科有2種、還有鬚鴷科、鴉科、鵯科、戴菊科、鷦眉科、蝗鶯科、鸚嘴科、繡眼科及鶇科各1種。

鳥類會因為氣候變化,寒冷而且沒食物,所以需要遷徙,全球共有九條鳥類的遷徙路線。由於台灣位於鳥類東亞/澳大利亞及太平洋遷徙路線的中心點,所以台灣的候鳥具多樣性。依照遷留性可分為:留鳥、候鳥(冬候鳥、夏候鳥、過境鳥、迷鳥、海鳥)、逸鳥。

譬如埃及聖䴉因為颱風把動物園的鳥籠吹壞了,造成六隻埃及聖䴉逃出來,且因為台灣的環境特殊,很適合他的生存,所以埃及聖䴉大量繁殖,造成台灣原生種鳥類的棲地與食物快沒了,農委會林務局正在想辦法解決。

最後蔡博士介紹野鳥對生態的價值:野鳥是生態平衡的重要角色,他會幫忙控制蟲害、鼠害以及蛇類,有一些鳥類會吸取花蜜,幫助植物傳播。鳥類也會吃果實,傳播種子。也有些鳥類會吃腐肉,是環境的清道夫。

鳥類會幫忙科學發明及研究,人類飛行的idea也是從鳥類啟發的。鳥類豐富了人類的文化:文學、繪畫、雕刻、舞蹈、建築、玩具…等。

鳥類也提供了生存環境的指標:體型大,有固定的飛行路線,非常容易去觀察與記錄,也因為位居食物鏈高層,跟著鳥類走,就可到生態豐富的地方。公冶長吸收了許多鳥類的知識,很感謝蔡博士的教導,從此以後,公冶長再也不會叫錯鳥類名字了。

可愛的鳥鳥
今天雖然是星期六,但是,我還是要去西湖國小,因為我們要去參加生態營的講座。一到學校,我就看到了我的好朋友,這是個美好的開始,可是老師故意把我們的座位分成旁邊都是不認識的人,想讓我們多多認識,我們互相介紹以後,就要開始上課啦!

我一開始以為老師介紹的方式是直接講什麼鳥,再講牠有什麼特色,沒想到,老師是直接拉到好幾億年前,恐龍的時代,那時已經有鳥類的祖先:始祖鳥,接著又有了孔子鳥,我們人類會覺得他們是鳥類的祖先,是因為牠們全身有羽毛,翅膀可以飛,還有鳥類的尾巴,是農民找到牠的化石,才知道鳥類原來那麼久以前就有了。

鳥類最大的特色就是羽毛,常常看到小鳥在整理羽毛,羽毛亂了的時候梳一梳就平了,那是因為羽毛的結構,一根羽管兩側有很多羽枝,每根羽枝上有很多的羽小鉤,可以和另一根的羽小鉤鉤在一起,就成了一根整齊的羽毛了;還有翅膀羽毛的羽管不是在正中間,所以兩側的羽枝長短不同,而尾巴羽毛的羽管則是在正中間,所以尾羽左右對稱,不只是這樣,牠們的羽毛還分成好幾種,除了飛行還有很多其他功能,例如保暖、防水、保護色或顏色鮮艷來吸引異性…小小的羽毛有很多神奇的地方我們人類可以去了解。

休息時間,我到了平凡無奇的遊戲場,摸了一下欄杆,就繼續上課了。老師接著介紹我很喜歡很喜歡的動物,小鳥鳥和大鳥鳥,其中,我比較喜歡的有:喜鵲、灰鶺鴒、茶腹鳾、灰喉山椒和可愛的白耳畫眉。

喜鵲:
喜鵲這種鳥,聽名子就知道是來報喜的,牛郎和織女就是踩著喜鵲來見面的,喜鵲會被畫在中國畫的吉祥物。牠長得黑白藍相間,體長四十到五十公分,有點非常大隻,牠可以幫忙吃掉蝗蟲、金龜子,是對我們好的外來種。

灰鶺鴒:
灰鶺鴒體長十七到二十公分,肚子是黃色,背黑色,牠吃昆蟲,我喜歡牠隻是單純覺得可愛而已。

茶腹鳾:
牠有水藍色般美麗的翅膀,和加上淡黃色的肚子,小巧又可愛,牠擅長的事情就是可以在直直的樹幹上行走,不會摔下去。

灰喉山椒:
我比較喜歡灰喉山椒種的雌鳥,因為牠長得比較可愛,肚子黃黃的,翅膀又綠又黃,頭頂是黑的,眼睛底下的地方是灰的,每次現身都是一大群,非常壯觀,就像開滿了山椒鳥花。

白耳畫眉:
我最後介紹的,也就是我在這幾種之中,最喜歡的一種了,牠的頭上有一條橫過眼睛的一條白白的斑紋,並延伸到眼睛後方,變成我們說的「白耳」畫眉,牠翅膀的顏色有兩種,比較上面的是灰色,比較下面的是深藍色,肚子橘橘的,萌萌的很可愛,如果背景是櫻花的畫,會很有氣質,可愛的白耳畫眉,也可以說是森林裡的歌手。

最後,老師說了鳥類的用途,像是讓我們造出飛機、幫人類吃害蟲,所以,我們要請大家不要破壞環境,要復育濕地,看到鳥不要殺死 (除非牠真的快要把你弄死了)。謝謝老師這次精彩的演講,我想問外來種都是對本土生態不好的嗎? 例如埃及聖䴉、白尾八哥都是影響到臺灣鳥類的生態,可是我們又很希望候鳥來臺灣,有時候鳥還會留下來不走…我最喜歡鳥鳥,希望以後可以看到很多鳥。

謝謝鳥叔叔(蔡木寬老師)的指導,我在這一課中學到了很多台灣擁有的特有種鳥、台灣特有種鳥的保育分級制度,也知道了鳥的進化論是:恐龍、始祖鳥、孔子鳥、現代鳥!

謝謝蔡木寬老師的指導,我在這一課中學到了很多台灣擁有的特有種鳥、台灣特有種鳥的保育分級制度,也知道了鳥的進化論是:恐龍、始祖鳥、孔子鳥、現代鳥!

謝謝鳥叔叔的教導,我在這一次上課知道了很多鳥,也只知到了鳥的進化論是:恐龍、始祖鳥、孔子鳥,現代鳥!

謝謝鳥叔叔的教導,我在這一次上課知道了很多台灣的特有種鳥、台灣特有種鳥的保育分級制度,也只知到了鳥的進化論是:恐龍、始祖鳥、孔子鳥,現代鳥!

謝謝蔡老師的指導,在這一課中我學到了很多關於鳥類的相關知識。

謝謝蔡老師(鳥叔叔)的指導,在這一課中我學到了很多關於鳥類的相關知識,如:鳥類是從恐龍演化來的。

謝謝老師的指導,這次第一次實體上課我覺得很有趣,我學到了很多關於鳥類的相關知識,如:鳥類的進化論、鳥的保育分級制度,鳥類的叫聲等等。

野鳥

這一次野鳥課程在西湖國小上課 雖然沒看到真的鳥 但還是滿載而歸
鳥類的演化是從始祖鳥到聖賢孔子鳥最後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鳥 台灣地不大 但鳥卻多的多 我很幸運生在台灣 才可以看到著麼多鳥 有的國家幾百平方公里 只看的到一種鳥 但強勢的外來種也為台灣帶來很多損害 像埃及聖䴉 就使的生態系度失衡 幸好經過一翻整治 才沒有一發不可收拾 感謝鳥叔叔的豐富課程!

謝謝鳥叔叔的教學,我知道了台灣野鳥的保育分級制度,也知道了多種鳥類的叫聲和鳥的進化論!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