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階班]ecip20220226許育銘老師-昆蟲的演化密碼課程心得

Filed Under (eci初階班) by 邱鴻麟 on 26-02-2022

許育銘老師

是西小資優班第十四屆邱老的寶貝學生
是生態資訊營隊編號第一號的學生
是熱愛昆蟲尤其在蛾類研究上不斷成長著墨的學習者(臺灣師大生科所研究)
是陽明飛蛾一書的作者
是隨著大學的研究室計畫走入許多山林野地調查研究者

透過專業、體能的訓練,他可是生態資訊營隊擁有天命路徑的模範學長,期盼你/妳認識這樣的專家後,也能協助你發現昆蟲最基本的構造演化的樂趣。以下就將妳/你的探討的昆蟲構造有趣的演化型態做一個討論。

昆蟲是節肢動物的一種,而螃蟹跟昆蟲比較相近。昆蟲是初級消費者之一。人類也很需要昆蟲,因為昆蟲可以幫忙授粉像蜜蜂,蜜蜂可以弄出花蜜,還有蠶寶寶,人類也會用蠶寶寶吐出絲做成布料。也有人會把麵包蟲拿來吃,因為麵包蟲很有蛋白質。鍬形軍蟲會把農人種的稻米都吃掉。螳螂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之一。蚊子的小時候孑孓,是在水中成長的。我覺得眉紋天蠶蛾的幼蟲很美。昆蟲都有複眼,天牛的眼睛是C字型的,而且昆蟲的觸角有很多形式。蟑螂自古以來都沒有改變形體。螳螂的手上有很多刺,是為了抓一些小昆蟲來吃。完全不怕冬的冬尺蛾,我覺得很酷。昆蟲們會要演化的原因都是為了活下去跟繁衍後代。昆蟲交配的方法都是尾對尾來交配的。我想問老師就是如果蛾或蝴蝶沒有鱗粉那會怎麼樣嗎?謝謝老師今天的講解。

感謝許老師的教導,讓我對昆蟲又更近一步的了解,也讓我發現昆蟲最基本的構造與演化的過程。

今天許老師都在講昆蟲,關於昆蟲的介紹,那什麼是昆蟲,昆蟲的定義是什麼?

昆蟲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物種的總稱。為世界上最繁盛的動物類群之一,目前已發現超過100萬多個物種。昆蟲的構造有異於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並沒有內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層由幾丁質構成的殼。

昆蟲的定義:

一、具有頭、胸、腹等三部分軀體及三對腳。

二、大多數的昆蟲都有翅膀, 只有少數種類沒有。

三、骨骼著生於體軀外方,不像哺乳類生於體內,屬外骨骼。

四、神經系統位於腹面,不像脊椎動物位於體背。

今天上課看了很多昆蟲的照片,我覺得每張都很噁心。我覺得所有照片中最噁心的是長很像的馬陸和蜈蚣。馬陸和蜈蚣可以從幾個地方區分,像是:馬陸是一節有兩對腳,蜈蚣是一節一對腳、馬陸的身體是呈圓筒形,蜈蚣的身體是扁平狀的,再來就是食性上的差別,蜈蚣是肉食動物,利用一對有毒的爪捕食 小昆蟲或動物,馬陸吃食腐爛植物或碎屑,馬陸並無有毒的爪。
老師說螃蟹、蜘蛛和昆蟲都是節肢動物,我很驚訝螃蟹和蜘蛛比起來竟然更像昆蟲!原來是靠口器區分。
老師今天介紹到很多可以吃的昆蟲,有麵包蟲、蠶繭、蟋蟀…….等等。料理方式大部分都是用炸的。我還在書上看過東南亞還有人吃螞蟻、蠍子、蜘蛛、蜈蚣……等等。我真的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想吃昆蟲?第一個吃蟲的人是誰?
課堂上有同學問如果移掉蜂窩的話,會不會造成蜜蜂消失?老師說蜜蜂確實正在慢慢消失,但不一定是這個原因。愛因斯坦:「若蜜蜂從地表消失,人類活不過四年。」人類賴以維生的作物中,超過1千多種需要蜜蜂授粉,沒了蜜蜂,將引發食物鏈斷裂的嚴重後果。沒有蜜蜂,就沒有授粉,就沒有植物,就沒有動物,就沒有人類。
昆蟲雖然很小隻,但是卻對生態系有很大的貢獻和影響,希望每個人都能善待昆蟲、保護牠們不會從地球上消失。

今天在談的是我最愛的昆蟲,鍬形蟲是我的最愛,但是老師只有講一下子就結束了。

第一個我覺得螳螂交配很特別,我以前一直認為母螳螂在交配時一定會把雄螳螂吃掉,後來上網查詢才知道是看母螳螂餓不餓,所以雄螳螂有活著的可能,但壽命也比較短。

第二個是螯蜂,老師說牠是寄生的蜂類,那如果牠旁邊有一隻螽斯和一隻蚱蜢,哪一個是牠的選擇?

上完這堂課我覺得昆蟲世界非常奇特。

正式版本

西湖生態營隊第二次上課 上課心得
今天的課是在講關於昆蟲的介紹,我認為老師講解的很詳細,很豐富,讓我記憶猶新,老師講了關於節肢動物,分別有螃蟹、蝦子和蜘蛛;老師講了完全變態跟不完全變態,完全變態是幼蟲跟成蟲的型態不一樣且中間會節成蛹,不完全變態則是使用生殖腺發育成不成熟的方法來判斷是成蟲。老師還講了關於口器,例如:蝴蝶吸食花粉,所以是虹吸式口器。老師也講了關於昆蟲的腳,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份

步行足:蟑螂
跳躍足:蟋蟀、跳蚤
特化防禦足:金花蟲(用來保護自己的腳)
捕捉足:螳螂、寄生蜂

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知識,我已經等不及要上下一堂課了!

今天上了許育銘老師的課以後,我學到了初級消費者是昆蟲而二級消費者是青蛙,三級消費者是蛇,四級消費者則是鳥,頂級消費者是人,所以假如初級銷費者消失,我們也將會消失,而已這個議題來講我覺得蜜蜂是最重要的角色,如果世界上都沒有蜜蜂會是如何?假如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蜂巢都消失了,蜜蜂也會慢慢消失,蜜蜂消失之後我們也將是受害者之一,沒有了蜜蜂,我們的食物鏈也會消失,也就沒有了動植物,接下來的是埋葬蟲,牠們也有對自然界付出,牠們會把自然界的屍體給吃掉,我覺得牠們是自然界的清道夫,每一隻昆蟲演化出來都很困難,希望大家可以尊重這些昆蟲,最後是昆蟲的定義:

1.具有頭、胸、腹等三部分軀體及三對腳。
2.大多數的昆蟲都有翅膀, 只有少數種類沒有。
3.骨骼著生於體軀外方,不像哺乳類生於體內,屬外骨骼。
4.神經系統位於腹面,不像脊椎動物位於體背。
上完這堂課之後我有幾個問題:
第一個吃蟲的人是誰?
如何發現吃蟲可以補充蛋白質?
這些問題我都沒有明確的答案!

奇妙的昆蟲

今天許育銘老師帶給我們的演講是昆蟲的演化密碼,昆蟲這種到處都看的到的生物在世界上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牠,我們的生態塔很快就會崩塌掉。昆蟲位於從下往上數的第二層,它的上層是鼠類、大部分的鳥類以及蛙類,下層是植物類。意思是昆蟲必須食用下層的植物才能活下去,而上層的老鼠、鳥跟青蛙則需要吃掉昆蟲或植物才不會餓死。不過也不是說所有的昆蟲都只吃植物,吸花蜜而已,像是食蟲虻、蜻蜓等,牠們都會在飛行時抓吃昆蟲來吃;而某些人類也會抓昆蟲來吃,向蟋蟀、麵包蟲…等。我自己就有吃過蟋蟀,老師放的照片上有,就是有兩包東西的那一張。是在小時候在科教館上課時,老師請我們吃的。我覺得牠的味道吃起來像鹹鹹的醬油豆子,口感脆脆的,整體還不錯,就是看起來有
點可怕。
今天演講時我印象最深的是秋行軍蟲,牠的幼蟲吃芒果的葉子,成蟲吃芒果。一開始我覺得這種蟲好可怕,如果牠一直這樣吃的話,芒果果園會不會被牠吃垮啊??不過後來看到,秋行軍蟲的幼蟲只吃老葉,成蟲只吃爛果,我心裡頓時放下了一顆大石頭—-以後還有芒果可以吃了。但仔細想想,秋行軍蟲會不會為了吃到果實,就故意跟鳥聯手,把果實啄爛後丟到地上,兩種動物就在那開開心心的吃東西!?天哪這個想法實在太可怕了,我還是留在心裡就好。
聽了這堂許育銘老師的演講,讓我深深感受到昆蟲構造的奇特之處。雖然有的昆蟲很讓人喜歡,有的昆蟲很惹人厭,但牠們都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平等的心去看待牠們。不能因為他們的外表或習性就莫名其妙地去討厭,畢竟每種動物被創造出來都是有它的用處的。

(謝謝許育銘老師的演講)

昆蟲分成3個部分,分別是頭部、胸部、腹部,頭部有單眼、複眼兩種眼睛的形式,頭部還有昆蟲的口器有上唇、大顎、小顎、下唇,胸部主要是6隻步行族,腹部主要是昆蟲的內臟,一般昆蟲都有翅膀,可是螞蟻沒有,螞蟻的翅膀已經退化了,如果要看到螞蟻有翅膀的話,就要等到螞蟻的交配飛行,螞蟻在那個時候才有翅膀,雄蟻在交配飛行,交配完之後就會墜落而死,雌蟻(也就是雌蟻以後的職位)在交配完之後,就會降落到地面上,那時候翅膀就會脫落。

2月26日 第二堂生態營

今天我們的老師是許育銘老師(許玉米老師),老師上的課程生動有趣,包含昆蟲是什麼、昆蟲的定義等。

1.昆蟲的身體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頭、胸、腹三個部分

2.目前已知的昆蟲種類超過100萬種,估計數量超過一百億兆隻

3.昆蟲是初期消費者,假如世界沒有昆蟲了,次級消費者將會逐漸消失,次級消費者消失,高級消費者更不可能生活了,因此得知,如果沒有昆蟲,生態系將會崩潰

4.雌性螞蟻有翅膀嗎? 有,在婚飛(Nuptial Flight)以前都是有的,只是交配完後,翅膀將會不見,而雄性螞蟻則是會在婚飛(Nuptial Flight)之後墜落而死亡

2月26日 第二堂生態營

今天我們的老師是許育銘老師(許玉米老師),老師上的課程生動有趣,包含昆蟲是什麼、昆蟲的定義等。

1.昆蟲的身體分成三個部分、分別是頭、胸、腹三個部分

2.目前已知的昆蟲種類超過100萬種,估計數量超過一百億兆隻

3.昆蟲是初期消費者,假如世界沒有昆蟲了,次級消費者將會逐漸消失,次級消費者消失,高級消費者更不可能生活了,因此得知,如果沒有昆蟲,生態系將會崩潰

4.雌性螞蟻有翅膀嗎? 有,在婚飛(Nuptial Flight)以前都是有的,只是交配完後,翅膀將會不見,而雄性螞蟻則是會在婚飛(Nuptial Flight)之後墜落而死亡

大家好
這次的生態營隊演講非常豐富,豐富到最後一個小時我的頭已經在冒煙了,大概快要燒壞了。許玉米老師真的非常會講,每張投影片都可以講幾十分鐘,劈哩啪啦連續講了三個小時!好強。如果輪到我演講,大概不到半個小時就講完了。演講開始前,我看了標題:「昆蟲的演化密碼」,我本來以為他講的內容我都已經知道了,但是玉米老師講得很細,他講的內容有許多,有些我連聽都沒聽過。我覺得他準備的最豐富的是照片,玉米老師神奇的變出超級多奇特的照片,很多都是我「平常看一看就算了」的畫面,玉米老師居然會拍下來!!!他應該每天都掛著一台大砲相機到處走吧。
我這次演講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兩個,第一個是一張紫色金花蟲的照片,那隻金花蟲的後腿是一個非常圓的半圓形,老師說只要那隻蟲覺得有危險,後腿就會舉起來,只要有人抓牠,牠就會狠狠地夾下去,所以最好不要扯牠的後腿。
我覺得那雙後腿後來演變成用來夾破螃蟹殼的破殼鉗,放在餐桌上,倒楣的螃蟹!!!
第二個是老師放了一隻螽斯的照片,那之中斯的照片大螯超級無敵霹靂大!!!
玉米老師拍的照片離螽斯很近,我猜他因為拍了成功的照片,難免犧牲一塊肉

2/26心得報告
這週的主題是昆蟲
老師講到了,大自然的金字塔,而越下面的就是生產者。
老師還講了一種叫埋葬蟲,它能將動物的屍體分解成大自然需要的養分,他應該是初級 的主要消費者。

還講到一隻叫珠光裳鳳蝶的蝴蝶,它還會消滅一些植物
,他們還會影響植物的社群結構,因為他們會把葉子吃掉 還有一些花草。
玉米老師還有說各種昆蟲種類的口器還有名稱,還有各種長相。

今天許育銘老師教導我們許多昆蟲的知識,讓原本很害怕昆蟲的我,也對它開始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今天老師上課提到了常常吵我睡覺的蚊子的幼蟲-孑孓,他跟毛毛蟲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毛毛蟲的蛹是不可移動的,但是孑孓的蛹是可以移動的,第二特別的是,昆蟲的腳有分這麼多種,有捕捉足、攜粉足、特化防禦足等,其中,我覺得最酷的的腳是跳躍足,擁有跳躍足的昆蟲們,有又粗又壯的後腿,很像是剛去完健身房練出一身肌肉的人們。
上完課以後,我有一個問題:請問老師每隻昆蟲都有複眼嗎?那它們的複眼是由幾顆小眼所組成的呢?
謝謝老師的演講!!!

今天上了許育銘老師的課以後,我學到了初級消費者是昆蟲而二級消費者是青蛙,三級消費者是蛇,四級消費者則是鳥,頂級消費者是人,所以假如初級銷者消失,我們也將會消失,則蜜蜂是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世界上都沒有蜜蜂會是如何?假如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蜂巢都消失了,蜜蜂也會慢慢消失,蜜蜂消失之後我們也將是受害者之一,沒有了蜜蜂,我們的食物鏈也會消失,也就沒有了動植物,接下來的是埋葬蟲,牠們也有對自然界付出,牠們會把自然界的屍體給吃掉,我覺得牠們是自然界的清道夫,最後是昆蟲的定義:

1.具有頭、胸、腹等三部分軀體及三對腳。

2.大多數的昆蟲都有翅膀, 只有少數種類沒有。

3.骨骼著生於體軀外方,不像哺乳類生於體內,屬外骨骼。

4.神經系統位於腹面,不像脊椎動物位於體背。

那天,是個開心的早晨。我很早就起來準備上課;昆蟲的演化密碼。
上課前,一定要先知道昆蟲是什麼,那我就開始想,昆蟲到底是什麼?這引發了我的好奇心,讓我上網去查。ㄟ!原來這個問題這麼簡單!昆蟲就是有頭胸腹、口器、六隻腳特徵的動物,害我想那麼久,不過,等等就要上課了,先去準備吧。
上課了,老師果然講了昆蟲的定義,下一個就是講昆蟲的重要性。老師說,昆蟲可以幫我們把大自然清乾淨,不會到處都有動物的屍體,而糞金龜可以幫我們讓大自然不會到處有恐龍的大便,也不會有動物的大便,這就是大自然的循環。接下來講到昆蟲與人,跟人最有關的大概就是蜜蜂了,他們會幫忙採蜂蜜,也會幫忙授粉,上到這裡,老師問我們龍眼蜜怎麼做的,大家都沒說話,老師解答,龍眼蜜是蜂農拿自己的蜜蜂到龍眼樹下,讓蜜蜂飛上去採龍眼蜜,然後在下面準備籃子接,這就是龍眼蜜做的過程。老師說完,讓我們先休息。休息完,老師說要講更細的構造。頭部有口器,含上唇、大顎、小顎、下唇,複眼(成蟲有),觸角等構造,還跟我們說再花上的昆蟲不一定是在吸花蜜,要看有沒有虹吸式口器,接下來,課就繼續上下去……
我覺得這堂課很好玩,除了可以知道昆蟲的構造,還可以知道昆蟲對人類和大自然的重要性,我收穫很多,想問老師幾個問題:
1糞金龜只會堆指定動物的大便,還是全部動物的大便都可以?
2如果全部的大便都可以,那有人類大便在野外,糞金龜也會滾嗎?
謝謝老師,希望以後還可以聽到你的演講。

奧妙的昆蟲
今天許育銘老師帶給我們的演講是昆蟲演化密碼,昆蟲在世界上是處處可見,但非常重要,如果地球失去了昆蟲,那麼食物鏈金字塔會被打亂,最下層的是植物,第二層是昆蟲,最上層是有些哺乳類動物和蛙類,這代表昆蟲要吃植物才能存活,有些哺乳類和蛙類,要吃昆蟲和植物,才不會沒食物,如果沒有昆蟲,就不會有鳥類、鼠類、蛙類……,外來種就會因此沒有天敵,會在台灣大量繁殖,不僅傷害到台灣原生物種,也造成生態的不平衡。
有些人類會抓昆蟲來吃,像蟋蟀、蟬……,麵包蟲也會被當成飼養昆蟲的餌食使用,可以給肉食性動物、鼠科動物、守宮、蜥蜴……,瑞典人會把麵包蟲當成一道料理,因為富有很高的蛋白質,之前我在一個昆蟲教育中心體驗時,老師發的幾品竟然是兩個昆蟲乾,雖然我覺得有點噁心,但我們也要尊重異國文化。
我最有印想的是秋行軍蟲,秋行軍蟲的幼蟲吃芒果葉子,成蟲吃果實,因此農民認為他們是害蟲,秋行軍蟲的頭部有折一個Y自行,尾部有梯形四個點,很好分辨,秋行軍蟲是一種外來種,天敵是吃昆蟲的動物,如果沒有鳥類,那人類就沒有芒果可以吃了,之前種小白菜時,遇到秋行軍蟲,同學就把牠們丟到一片植物園,牠不但沒有死,反而變成蛾飛走,第二次遇到他,我們把一隻放在窗台其他隻丟到鯉魚池,牠們一下子就被吃掉了。如果地球繼續暖化,會對昆蟲造成什麼傷害?如果當初昆蟲沒有特化或退化,那他們現在還會存在嗎?
現在的地球還可以挽回嗎?

今天玉米老師教導我們許多關於昆蟲的秘密和知識,讓本來很討厭昆蟲的我,越來越對昆蟲有興趣!
其中我對大自然的金字塔特別有印象,當老師說到時,我的眼睛充滿了小星星,因為我曾聽過海洋金字塔,但卻沒有昆蟲金字塔,而下面的是昆蟲,也是生產者,老師還說,昆蟲能將動物的屍體分解成大自然需要的養分,昆蟲的屍體還能幫助土壤施肥。

今天上了一堂昆蟲課,很多關於昆蟲的知識讓我獲益很多,謝謝許育銘老師帶給我們一堂精彩的演講。
昆蟲具有頭、胸、腹等三部分軀體及三對腳,大多數的昆蟲都有翅膀,只有少數種類沒有,骨骼著生於體軀外方,不像哺乳類生於體內,屬外骨骼,牠的神經系統位於腹面,不像脊椎動物位於體背,一生的形態並非一成不變,會作定期的變態。
最常被誤認為昆蟲的是蜘蛛,牠與昆蟲的不同之處是:1.蜘蛛的體軀只分為「頭胸」及「腹部」兩部分,而昆蟲有「頭」、「胸」、「腹」三部分。2.幾乎所有的蜘蛛都有八隻腳,但昆蟲只有六隻腳。
昆蟲在生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昆蟲是生態塔中的第二層屬於初級消費者,一定要有昆蟲才能保持生態環境中食物鏈的平衡。
許老師教我們如何分辨昆蟲?讓我印象深刻的鍬形軍蟲,頭部有黃色倒Y,身體每個節有四個斑點呈現梯形狀。還有昆蟲的眼睛分為複眼和單眼,單眼用來辨別光線的存在和強弱、方向,只能看暗或亮,看不到東西;複眼能辨識物體的形態和顏色,可以呈像,但昆蟲所見的顏色和人類不一樣,對於顏色的分辨也隨著種類不同有所差異,一般昆蟲看不到紅色,蜜蜂不能辨識紅色和綠色。
昆蟲種類很多要慢慢認識,希望下次到戶外可以觀察到小昆蟲,但要小心別破壞牠們的棲息地。

昆蟲的演化密碼課程心得

昆蟲的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昆蟲外殼有幾丁質,大多以蜜蜂作為樣板。昆蟲有咀嚼式的口器,一對翅膀和觸角,還有六隻腳。
有三種昆蟲因為口器的關係又分出去成了內口綱,所以我們昆蟲少了三個目,包含有彈尾目、雙尾目和原尾目三個目。

彈尾目:通稱跳蟲或彈尾蟲。
雙尾目:為一類較為原始的節肢動物,通稱鋏
尾蟲、雙尾蟲。
原尾目:是一些居住在土壤中的小型節肢動物。
生物金字塔最下面是世界上所有的植物,就是所謂的生產者。他們從太陽吸取能量,儲存在自己的身體裡變成所謂的植物。這些植物會被初級消費者吃。初級消費者佔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我們生態塔來說明,越下面產量越大。

一些昆蟲會把死掉動物分解掉或吃掉,吃掉後就會分解成養分或是植物需要的東西,所以可以讓屍體快速的回到環境當中,不用等細菌作用。

昆蟲除了能量的循環,還有植物的社群結構。
珠光鳳蝶有一種很奇怪的習性,他會吃港口馬兜鈴,在中齡的時候會把港口馬兜鈴的韌皮部環狀推下來,所以港口馬兜鈴就會死亡,會變得枯枯的,這樣其他幼蟲就會不來了。

除了能量的循環和植物的社群結構外,有一些昆蟲也會幫忙授粉,像蝴蝶、蜜蜂、螞蟻、小蟲等。

現在人類開始研究吃昆蟲,因為蟲的蛋白質很高,人類需要蛋白質,而一般肉類成本高且耗時、耗力、耗錢,昆蟲取而易之,不用養就有一堆…

外來種:如對台灣芒果樹危害的尖翅翠蛺蝶。
農業害蟲:如在吃光禾本科(小麥、稻米、玉米、大麥、高粱等)植物的秋行軍蟲。

昆蟲的身體構造:牠們的身體構造就外觀上,分成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腳、兩對翅膀以及頭上的一對觸角。 然而,這些構造並不是每一種昆蟲都很齊備完整,有些部位經過退化、癒合、變形之後,就不容易分辨了。 頭部是昆蟲主要的感覺中心和攝取食物的地方,這部位的器官有觸角、口器、單眼、複眼。

這堂課我學到了許多昆蟲的知識,也學到自然的循環是不會停下來的,不管怎樣自然界是不會對任何事物保持偏心,這個世界逝去的就是去了沒有如果。
生物不會管你的需求,他們的法則是:活下去和快繁殖。

謝謝許育銘老師這次教我許多昆蟲的知識,讓我受益良多。

自從上次的生態課程後,我每天都在期待下一次的課程,尤其是這一次,課程的主題是我最喜歡的昆蟲!
在這一次許育銘老師的昆蟲演化密碼課程中,許育銘老師介紹了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食物鏈。
如果依我的方法來解釋食物鏈,我會說:「食物鏈是個分成很多層的金字塔,上層吃下層。」而昆蟲在食物鏈中,屬於初級消費者,但如果是吃昆蟲的昆蟲,是不是比其他昆蟲還要高一個階級呢?有沒有可能,一種動物,同時是初級消費者,也身兼次級與三級,甚至是四級消費者?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合理,但在這個充滿未知的宇宙中,又有什麼事情是一定不可能發生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昆蟲與人。一提到昆蟲,就有人說:「昆蟲很噁心又危險又對人有害!蜜蜂虎頭蜂會叮人很危險!秋行軍蟲會危害農業!拉牙尿有毒!(錯誤信息,那是隱翅蟲,而且拉牙是蜘蛛不是昆蟲¬)」雖然有些昆蟲是農業害蟲,例如秋行軍蟲、蝗蟲等…但昆蟲對於人類,卻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你能想像在炎熱的夏天,卻沒有冰冰涼涼的蜂蜜水可以喝嗎?(蜂蜜產自蜜蜂);你能想像花園裡一片光禿禿的景象嗎?(昆蟲可幫助植物授粉);逛服飾店,完全沒有絲質衣服(蠶絲來自蠶),最可怕的是…沒有昆蟲,整個食物鏈崩‧解
蔬菜因沒有昆蟲授粉而枯死;以昆蟲為食的動物被餓死;以吃昆蟲的動物為主食的動物也接著餓死……;被餓死的動物的屍體沒有埋葬蟲的幫助,快速分解屍體,而逐漸發出惡臭……;人們也因少了農作物以及動物被餓死……。令人完全無法生存在這世界上……。
因為這堂課,讓我了解昆蟲及牠的重要性。非常感謝許育銘老師的教導,也期待下一次的課程趕快來臨!

這次上課的主題是昆蟲的演化密碼,上課的是許育銘老師。老師告訴我們昆蟲是在大自然界中階層較低的生物,所以比較不受人類關注,但是卻會對生態造成很大的影響,像是如果只復育蛙類,但是昆蟲數量一樣的話,一些青蛙就會沒有東西吃,所以如果也復育昆蟲的話,蛙類和昆蟲就會達到平衡。聽了老師的講解後,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昆蟲在自然界的重要性。

老師還介紹了組成昆蟲身體的頭、胸、腹,三個部位。頭部主要有觸角、眼睛和口器,昆蟲的口器分為很多種,老師介紹了毛毛蟲的咀嚼式口氣、蚜獅的刺吸式口器、食蟲虻的銼吸式口器,還有蝴蝶和蛾的虹吸式口器等等,我覺得虹吸式口器很有趣,用不到時可以捲起來收好,要用的時候有可以伸出來吸果汁或花蜜,感覺就很方便。

胸部主要有腳和翅膀,腳有步行蟲的步行足、特化防禦足、螳螂的捕捉足、仰泳春和龍蝨的游泳足、蜜蜂的攜粉足,我覺得攜粉足很特別,在採蜜的時候可以把花粉放在後腳上,就算飛來飛去的活動也不會不見。

老師還有介紹昆蟲們的共生關西,灰蝶的幼蟲會分泌出甜甜的蜜,吸引螞蟻來保護他,螞蟻就可以享用這些蜜,這樣灰蝶幼蟲可以得到保護,螞蟻則可以得到食物,對雙方都有好處。

上完這次的課後有幾個問題想請問老師:
1. 請問蝴蝶和蛾翅膀的花紋和顏色是磷粉的顏色嗎?如果式的話當牠們的鱗粉掉光時,翅膀會變什麼樣子?
2. 請問蜜蜂的攜粉足是用什麼方法黏住花粉的?

這次上課讓我又吸收了許多新知識,謝謝老師的講解!

生物金字塔分為四個等級,最低層是生產者,裡面主要是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這次上課主要講的昆蟲屬於一級消費者,我印象中昆蟲分成三個部位,六隻腳,有些昆蟲嘴巴兩側含有口器的構造,具有覓食和感覺的功能,口器有分很多種,虹吸式口器長得像長長的管子,沒有覓食的時候會捲起來,覓食的時候會伸直,功能根吸管差不多,可以把液體吸起來,他們並不吃花粉,而是吃花裡面的花蜜,具有虹吸式口器的昆蟲有蛾、蝴蝶、蜜蜂等等。有些同種的雄昆蟲會互相殘殺,為了爭奪老婆和地盤,昆蟲對人類有很棒幫助,但也會對人類產生一些威脅,像之前我們大家有關注的議題,日常中有許多食物是需要蜜蜂幫忙授粉的,如果蜜蜂滅絕了,我們就沒辦法請蜜蜂幫忙授粉,食物會大量減少,在學校都看得到的荔枝椿象,他們會寄生在荔枝、龍眼和學校的台灣欒樹上,會造成枝葉生長慢、花穗脫落,有時會射出毒液來保護自己,碰到皮膚會引起刺痛感,對人類和植物都有負面影響,但不管是好的壞的昆蟲我都不希望他們滅絕,因為不管是少了哪一種生物都會對大自然造成引響。

20220226

生物金字塔分為四個等級,最低層是生產者,裡面主要是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這次上課主要講的昆蟲屬於一級消費者,我印象中昆蟲分成三個部位,六隻腳,有些昆蟲嘴巴兩側含有口器的構造,具有覓食和感覺的功能,口器有分很多種,虹吸式口器長得像長長的管子,沒有覓食的時候會捲起來,覓食的時候會伸直,功能根吸管差不多,可以把液體吸起來,他們並不吃花粉,而是吃花裡面的花蜜,具有虹吸式口器的昆蟲有蛾、蝴蝶、蜜蜂等等。有些同種的雄昆蟲會互相殘殺,為了爭奪老婆和地盤,昆蟲對人類有很棒幫助,但也會對人類產生一些威脅,像之前我們大家有關注的議題,日常中有許多食物是需要蜜蜂幫忙授粉的,如果蜜蜂滅絕了,我們就沒辦法請蜜蜂幫忙授粉,食物會大量減少,在學校都看得到的荔枝椿象,他們會寄生在荔枝、龍眼和學校的台灣欒樹上,會造成枝葉生長慢、花穗脫落,有時會射出毒液來保護自己,碰到皮膚會引起刺痛感,對人類和植物都有負面影響,但不管是好的壞的昆蟲我都不希望他們滅絕,因為不管是少了哪一種生物都會對大自然造成引響。

今天許育銘老師為我們帶來一場演講,是有關於昆蟲的昆蟲的演化密碼,這堂課讓我收穫很多,課後我看了一些相關書籍「昆蟲笑類演化史」、「昆蟲Q&A」,還查了一些資料,我要從昆蟲的演化、昆蟲在食物鏈裡的角色以及學名來說明我的心得。
一、昆蟲的演化:
推測全世界的昆蟲數量為100京隻,目前已經發現的昆蟲種類約為100萬種,其中60萬種是鞘翅目,是目前發現種類最多的,台灣目前已經發現的昆蟲種類約為4萬種,專家估計全世界的昆蟲種類為1000萬種,每年都有上千種的昆蟲被發現,經過長時間的適應以及演變,昆蟲填滿了世界各處,因為牠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適應環境,並不斷的演化,我覺得最有趣的行為是擬態,捕食及被捕者會互相鬥智,各自發展擬態方式。
二、昆蟲在食物鏈裡的角色:
昆蟲在食物鏈是次級消費者,除此之外 有很多的植物需要昆蟲來授粉才能繁衍下一代,在人類利用的1300種的作物中有七成要靠蜜蜂來授粉,有句話這樣說;「蜜蜂消失了人類頂多活四年」,這樣子的說法有點太誇張了,昆蟲在食物鏈裡扮演著關鍵物種的角色,如果昆蟲消失了整個食物鏈都會崩塌,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像蒼蠅這麼討厭的東西對於環境都有很大的幫助,牠對物質的腐蝕減少有害細菌的傳播。
三、學名:
我最大的收穫是學會林奈的二名法,這樣我以後查圖鑑就看得懂學名的意義,老師在講黑熊的時候我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子「Swinhoe」,他就是斯文豪,他是第一個在台灣有系統採集及調查生物的科學家,他曾經採集到一隻澄班厚腳金龜,之後的140年都沒有人發現,直到2004年才被台大團隊在北橫發現,證明斯文豪真的有發現這隻罕見的糞金龜。

在我的第二次生態營剛開始時,我還沈睡在夢裡,等了一分鐘左右後我才醒了過來。
一開始老師先把提問的類型講清楚,1事實型的問題2推論型的問題3評論型的問題,
先講完一些提醒就開始上課了。
老師一開始先說節肢動物,然後再說能量循環、授粉、口氣【有咀嚼式口氣、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
最後講足,【有步行足、跳躍足、特化防禦足、捕捉足、游泳足】,阿對了老師還有講複眼。

但我覺的這次說得比較有趣,前一次的我覺得沒有這次有趣,但由於我【後半堂】是在車上上課,所以沒有聽得很清楚,但我認真覺得【是真的】這次的課我沒有打哈欠【應該是沒有】,我覺得這次有趣的地方是老師說的方式,第一次老師是用直接解釋的方式,而這次老師是用嗯……比較搞笑生動風趣的方式,所以我比較喜歡,加上我對昆蟲比較感興趣【因為我家又養甲蟲】,所以我比較喜歡這次的課程。

至於喜歡個部分,恩都很喜歡。

20220226生態營心得
今天我最有印象的是蝜蝂的故事
媽媽曾經告訴我宋朝的寓言故事,說起蝜蝂是一隻喜歡背重物的小蟲,只要碰到食物,可能大牠好幾倍,都可以揹回家。今天專家老師介紹到蝜蝂時,就讓我想起這個故事,不曉得牠們是同一種昆蟲嗎?

這次老師講了很多關於昆蟲的生體構造,有頭、胸、口器、腹還有昆蟲的六足

昆蟲的口器有很多種,例如: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銼吸式口器和虹吸式口器等…
昆蟲的足也有很多種,例如:步行足、跳躍足、特化防禦足、捕捉足、游泳足和攜粉足等…
有些昆蟲昆蟲還有翅膀
昆蟲還有不變態、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鍬形蟲,因為從小就有養過鍬形蟲,也對鍬形蟲很有興趣,剛好這次的課程內容是昆蟲,讓我有再進一步的了解昆蟲!
謝謝老師

2022 02 26

這一次上的主題是昆蟲的密碼,上課的講師是許育銘老師,、 頭、胸、腹,在陸地上大多數的昆蟲有翅膀,除了螞蟻和不是完全變態的若蟲
我覺得虹吸式的口器比較好, 因為用不到可以捲起來收好,又要吸花蜜又可以時可以伸出去,感覺真便利。
螳螂的捕捉足對我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一定不會自己斷掉?那我抓他的捕捉足不就好了啊,為什麼一定要抓前腳勾不到的地方?

2022 02 28

這一次上的主題是昆蟲的密碼,上課的講師是許育銘老師,、 頭、胸、腹,在陸地上大多數的昆蟲有翅膀,除了螞蟻和不是完全變態的若蟲
我覺得虹吸式的口器比較好, 因為用不到可以捲起來收好,又要吸花蜜又可以時可以伸出去,感覺真便利。
螳螂的捕捉足對我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一定不會自己斷掉?那我抓他的捕捉足不就好了啊,為什麼一定要抓前腳勾不到的地方?

2022生態營心得
我今天上完課以後第一個想到的是我以前養過的螳螂,我以前上的昆蟲課有田野調查,我是在一叢草叢的最上方發現一隻小螳螂,當時我的其他同學也發現了牠,而且也和我一樣想要把螳螂抓回家養,我跟他吵了半天最後終於把那隻小螳螂放進了我的試管裡面,一帶回家我就幫牠準備了一個飼養箱來飼養他,一開始差不多只有一隻手指頭那麼小的長度但是經過我們細心的照顧他最後居然長得跟一隻手機差不多大!在那段期間我們要天天到公園的草地裡抓蚱蜢來當螳螂的食物,有時候因為下雨找不到蚱蜢時甚至還要到姑姑的工廠抓蟑螂給牠吃。養他的這段期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們出門玩的時候,螳螂竟然從觀察箱上面的網子鑽出來在家裡四處亂跑,我們回家後發現螳螂已經不在觀察箱裡時我著急的四處亂翻亂找最後終於在水槽上的鏡子旁發現了牠在牆壁上悠哉悠哉的晃來晃去,後來我們決定在觀察箱上再套一層更密的網子,在那之後我看到了牠第一次的脫皮,當時他的皮吊在網子上,身體倒立著,想辦法掙脫他的舊皮我越看越精采沒想到竟然忘了上學的時間差一點就遲到了!剛蛻完皮的牠全身都是白色的,但是過了一會後牠才慢慢地恢復成原本的青綠色,我原本期待他會不會就此長出了翅膀,但是後來發現他可能還要再多蛻皮幾次才能羽化成成蟲,經過多次的蛻皮後牠終於羽化了,他的體型明顯大很多,並且也長出了翅膀,我當時想著牠能不能靠著這一雙翅膀飛起來呢?但後來發現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翅膀無法讓牠沈重的身體起飛,後來他這個昆蟲箱的網子上產下了一個卵囊但是有因為沒有受精的關係所以不會生出小寶寶最後我們決定把螳螂放回他原本的棲息地由於我平常都有在幫螳螂抓蟲的吃所以我的抓蟲技術越來越好,要準備放生他時我隨手抓了一隻蝴蝶,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徒手為他吃昆蟲希望,牠可以在這個艱難的大自然中生活下來。

今天上課有講到演化我就用螳螂當一個例子螳螂的兩隻前腳因為要抓蟲的關係所以呢演化成為捕捉足,因為要也要保護色的關係所以身體能演變成綠色能讓自己隱身在草叢之間不讓獵物、敵人發現。

有一天,貓頭鷹博士看到兩隻甲蟲在打架,原來是因為他們對馬陸和蜈蚣的看法不同,一隻覺得馬陸和蜈蚣一樣;另一隻覺得不一樣,就打起來了。貓頭鷹博士前來制止,並說:「馬陸是一節有兩對腳,身體是呈圓筒形的,而且馬陸是吃腐爛植物或碎屑,還有,他的的爪無毒。但蜈蚣是一節有兩對腳,身體是扁平狀的,他是肉食動物,並利用一對有毒的爪捕食小昆蟲或動物唷!」不過兩隻甲蟲似乎有問題,他們問:「那馬陸和蜈蚣是昆蟲嗎?」貓頭鷹博士回答:「不是。有保護色且只有六隻腳的節肢動物-昆蟲,牠的定義是具有頭、胸、腹,大多數的昆蟲都有翅膀,只有少數種類沒有,骨骼著生於體軀外方,不像哺乳類生於體內,屬外骨骼,神經系統位於腹面,不像脊椎動物位於體背喔!」不過兩隻甲蟲又有問題了!他們問:「博士上課有講節肢動物,不過我沒聽清楚,可不可以再講一遍?」貓頭鷹博士就說:「節肢動物是動物的一大類群,由六足亞門(昆蟲等)、甲殼亞門(蝦、螃蟹等)、螯肢亞門(蜘蛛、蠍子等)、多足亞門(蜈蚣、馬陸等)等外骨骼動物組成被稱為節肢動物門(學名:rthropoda)的分類單位。為動物界中所屬物種最多的一門。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類就有超過75萬種。除昆蟲外,常見的蝦、蟹、蜘蛛、蜈蚣及已滅絕的三葉蟲都屬於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特點為其分節的肢體,以及主要成份為α-甲殼素的角質層。甲殼生物的角質層中也包括了碳酸鈣,是生物礦化的產物。這樣了解了嗎?」兩隻甲蟲回答:「懂了!」。
隔天,有隻在吃炸蟋蟀的黑熊,看到貓頭鷹博士,貓頭鷹博士也看到他,然後就問:「你知道吃炸蟋蟀的好處與壞處嗎?」看著他心中無數,就說:「很多昆蟲從翅膀到全身都可以食用,但是一頭牛只有大約四成可供食用的身體部分。2013年,聯合國曾經發表報告認為,食用昆蟲應該可以幫助提高人們的營養水平同時降低環境污染。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提利•柯林斯博士(Tilly Collins)說:『我希望吃昆蟲將會變得越來越正常化,因為它們有巨大的環保好處。』但也可引發過敏。」這下黑熊才懂。
一個月過去了,貓頭鷹博士和他的徒弟一起去爬山,看到有蜜權伯伯在拆蜂窩,貓頭鷹博士的徒弟問:「如果拆掉蜂窩的話,會不會造成蜜蜂消失?」貓頭鷹博士回答:「蜜蜂的確正在慢慢消失,但不一定是這個原因。愛因斯坦說過:『若蜜蜂從地表上消失,人類活不過四年。』人類賴以維生的作物中,超過1千多種需要蜜蜂授粉,沒了蜜蜂,將引發食物鏈斷裂和生態塔倒塌的嚴重後果。沒有蜜蜂,就沒有授粉,就沒有植物,就沒有動物,就沒有人類,人類和蜜蜂就是如此的「蜜」不可分。」徒弟又問:「甚麼是食物鏈? 甚麼是生態塔?」貓頭鷹博士回答:「食物鏈最底層是「生產者」,是以陽光來行使光合作用,自行用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綠色植物;再上層是各級「消費者」,要依賴生產者供應物質和能量;當消費者死亡以後,「分解者」會以他們的屍體為食物喔。生態塔的最低一級為生產者,其上依次為初級(食草生物)、次級(捕食食草生物者)和三級消費者(捕食次級消費生物)等,有時會有捕食三級消費者的第四級消費者唷。」最後,貓頭鷹博士有幾句話:「人類是要與昆蟲共存並認識,而不是欺負與破壞,昆蟲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一隻實際存在的蒼蠅比一隻可能存在的天使更重要-愛獻生」

上課時許育銘老師帶我們探索昆蟲的演化世界,他講的豐富有趣。有趣到我不知不覺就寫了很多筆記。以下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筆記。
什麼是昆蟲? 昆蟲有兩個特點讓我們分辨得出來。第一是他有六隻腳,像很多人都覺得蜘蛛是一種蟲,但它其實不是。它是蛛形綱的一個。第二是他們能分成頭,胸,和腹三個部位。
昆蟲是重要的一個生物,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重心會大大的改變。像是如果沒有蜜蜂,就沒人來替花授粉,而且蜜蜂是主要傳播花粉的昆蟲,我們的很多植物就生長不起來。還有螞蟻和糞金龜,他們是清潔高手,螞蟻會把動物屍體撿起來,而糞金龜會把動物大便給他們的寶寶吃。如果失去了他們,我們得世界會像垃圾場一樣。
昆蟲有分成兩種型態,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他們的差別是完全 變態會經過蛹期,像是我以前養過的鍬形蟲,但不完全變態是不會經過蛹期的昆蟲,像是我現在養的竹節蟲。
上完這個課,就拿到有如千萬金的知識。我學到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不同,不同的昆蟲特點,生態的平衡,和最重要的是昆蟲的重要性。雖然他們很小,但他們是世界上最多的生物,所以不管是螞蟻還是紅娘華,都要尊重它,不要去侵犯他們的家園。我這次演講印象最深刻的是金花蟲,那隻金花蟲的後腿是一個非常圓的半圓形,老師說只要那隻蟲覺得有危險,後腿就會舉起來,只要他覺得你手太靠近,牠就會狠狠地夾下去,而且退上還有次,所以最好不要扯牠的後腿。

111.2.26西湖生態資訊課程心得
今天的講師是許育銘老師,他介紹的主題是昆蟲的演化密碼課程。
首先,許育銘老師先介紹三種變態;第一種是不完全變態;也可說是若蟲;例如:蟬、螳螂等,第二種是完全變態,他們有蛹期,例如:蛾、蚊子等,第三種是不變態;是不斷脫皮,但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而且他們沒有蛹;例如:石柄。
接下來,許育銘老師又介紹了害蟲,我印象最深刻的害蟲是秋行軍蟲,許育銘老師有介紹如何辨別秋行軍蟲,頭部:黃色的、紋路是倒Y字形的,身體體節:每個體節都有四個斑點,四個斑點連起來會呈現梯形狀。
然後,許育銘老師還介紹了將「學名」發揚光大的人¬-林奈,像是人的學名是homo sapien,Homo是人的屬名;也就是智人屬,sapien是人的種名,也就是智人種。或是像台灣黑熊的學名是ursu thibetanus fromosanus,ursu是台灣黑熊的屬名,thibetanus是台灣黑熊的種名,也指亞洲黑熊,fromosanus是指台灣黑熊。
最後,我上完這堂課後,我有一些些疑問,第一個問題,為甚麼寫學名時,只有寫屬名和種名,而不是把界門綱目科屬種都寫進去? 第二個問題,不變態的兩種型態是哪兩種?

奧妙的昆蟲
這個星期六,許育銘老師幫我們上了一堂和昆蟲有關的課程,讓我又學到了很多知識,也瞭解到平時常常看到的小昆蟲,竟然有著大大的奧妙,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首先,老師和我們說明了昆蟲的重要性。昆蟲是食物鏈的初級消費者,意思就是,牠們是食物鏈不可或缺的一環。假如昆蟲都沒了,依靠著吃昆蟲生存的生物也就會跟著滅絕,還有,靠著昆蟲授粉的植物可能也會絕種,整個食物鏈和生態就會遭到很嚴重的破壞。不止這樣,昆蟲還可以讓能量循環,有些昆蟲甚至會影響植物的社群結構,所以不要看昆蟲小小的,少了牠們,我們美麗的地球可是就會面臨很大的麻煩呢!
接下來,老師又和我們介紹了一些常見的外來種昆蟲,像是愛吃芒果葉的尖翅翠蛺蝶,以及喜歡吃玉米的秋行軍蟲,老師也說,牠們在外國大肆虐,把玉米田一整片吃光光。我對秋行軍蟲的印象也很深刻,因為三年級時,我們配合課本,種植了小白菜,結果,就在花盆裡發現了這種昆蟲。秋行軍蟲的特徵很明顯,牠的每個體節有四個斑點,頭上也有黃色的倒Y,非常好分辨哦!
然後,老師又和我們更進一步的說明了昆蟲的眼睛,口器,足,和翅膀,以下是我做的筆記:
眼睛
有些昆蟲是複眼
例:螢火蟲(其中一種叫溪流螢火蟲,保育類,翅鞘軟)
有些昆蟲是單眼
例:毛毛蟲
牠們只能分辨亮和暗

口器
口器和觸角一樣,是用來感覺的
咀嚼式口氣,有分上唇,大顎,小顎,下唇,和人類一樣
刺吸式口器
例:椿象
銼吸式口器
例:食蟲虻
虹吸式口器
例:蝴蝶,蛾
擁有不同口器的昆蟲吃不同的食物


足就是用來走路的
步行足
例:虎甲蟲(兇孟,步行速度快)
跳躍足
例:蝗蟲
捕捉足(用來抓東西的)
例:螳螂
游泳足
例:龍蝨(因為牠的腳太短,捕食能力很弱,所以都吃腐肉)
攜粉足
例:蜜蜂

翅膀
翅膀是昆蟲分類重要的部位
鱗翅目就是依照翅膀上有沒有鱗粉而分類
蝴蝶,蛾,都是鱗翅目
最後,在這次的課程結束前,老師也和我們詳細的說明了在命名和分類上,非常重要的「學名」。自然界的每一個物種都有學名,而學名是由兩個字組成。前面的那一個字是屬名,後面的那一個字是種小名,而且最有趣的是,學名在全世界都通用喔!
上完這堂課之後,我真的收穫滿滿,學到了好多以前都不知道的知識,最後,我想要問老師三個問題,一,請問蝴蝶的鱗粉是用來保護翅膀嗎?二,假如蝴蝶的鱗粉都沒了,會對牠造成什麼影響呢?三,昆蟲需不需要額外喝水?還是從食物中獲取就足夠了?非常謝謝老師,也希望下次還可以再上老師的課!

第二次上課 2022.02.26
昆蟲演化密碼
這次的課程我了解到了許多昆蟲的演化、自衛、求偶和各部位的功能及用途,這次的課程也介紹了許多昆蟲來舉例。
首先是節肢動物,都具有一節一節的環節,像是:蜘蛛、螃蟹和昆蟲等等。而昆蟲的特徵則是有三個環節(頭、胸、腹)還有翅膀根觸角以及特殊的口器。
然後老師介紹了昆蟲的重要階層,也就是初級消費者,所以昆蟲的數量如果太少,可能就會導致食物鏈失衡。而且老師還說明了人可以吃昆蟲這一件事,不僅含有高蛋白,還應有盡有。
老師也介紹了動物的頭部、翅膀和腳的構造。頭部的像是蝴蝶和蛾的觸角,刺吸式和剉吸式的口器等等。而翅膀的部分則講了雙翅目的平衡棍。至於腳,老師說了蝗蟲的跳躍足、螳螂的捕捉足和金花蟲的特化防禦足。而老師提到的金花蟲我有遇過一次,在阿里山上,還拍了照片。
最後是演化和二名法,演化包括天擇和性擇,對所有動物都造成極大的影響。天擇就是指適者生存的道理,變數包括:天敵、糧食等變因。而性擇的變數則是:求偶及情敵。二名法則是林奈一直推倡的命名方式,由屬名和種名(有時還有亞種名)組成,通常都會加上發現時間和發現(命名)者的名字。
最後想在謝謝老師的演講,讓我學到很多。

今天的課是跟昆蟲演化有關的,老師今天有講到動物如何分類還有各種昆蟲身上器官的不同,像是口器就有分刺吸式,銼吸式…..等,還有食物鏈的供應,有分供應者,初級消費者,中級消費者,頂級消費者。要有供應者要是初級銷費者的十倍,而初級銷費者要是中級消費者的十倍,以此類推。這個金字塔讓我了解到,所有東西必須是平衡的。假設a區的青蛙(初級消費者)減少了,那你該做的不是野放更多青蛙,而是想辦法增加供應者,因為你放生了更多的青蛙,但他們的食物沒有變多,這樣就無法解決問題。

大家好我是一隻獨角仙,這天我在森林裡覓食時,看見一群要做實地調查的生態營的老師和學生,老師先說了昆蟲為甚麼那麼重要,因為在這個地球上有者生態金字塔,所以只要最下面的昆蟲滅絕,上面的肉食性的動物就會一起滅絕,接著又說昆蟲好處,首先,因為有糞金龜,所以地球上才不會到處都是動物的排泄物,因為有蝴蝶`蜜蜂`蒼蠅……等等,所以人類才不用到處去授粉,只要幫忙特定的植物,老師還說了昆蟲的外觀,老師先說昆蟲是有頭`胸`腹`口器的生物,有的昆蟲是吃別的昆蟲,有的昆蟲是吃葉子,還有一些昆蟲是雜食,突然老師說其實昆蟲會被做成零食餅乾,
因為昆蟲的蛋白質很高,所以才會被做成吃的,最後老師說在台灣近年來有著許多外來種入侵台灣,導致很多農作物損失,這時有一名學生問為什麼會有其他國家的生物`昆蟲`植物在台灣出現,老師說可能是因為在海上運輸時不小心載到的,但是只要發現,就要把東西拿給農業局,上完後我又增加好多新知識

這一次是許育銘老師幫我們上課,主題叫「昆蟲的演化密碼」,老師首先講說昆蟲是什麼,要分辨昆蟲可以看他們的外表,接著老師介紹節肢動物,比較常見的有:蝦子、螃蟹等,牠們都有十隻腳,屬於「十足目」,蜈蚣一節有一對足,一節有兩對足的叫馬陸,而且蜘蛛不是昆蟲,是節肢動物,在蜘蛛、蝦子、螃蟹裡面跟昆蟲最像的是螃蟹,因為牠的進食方法跟昆蟲相近,反倒是蜘蛛比較不像,然後老師介紹昆蟲,每一個昆蟲都有頭、胸、腹三節,而且昆蟲可以分為不變態、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不變態的昆蟲從小到大都長得一樣,而幼蟲跟成蟲的差異是要看牠的生殖腺有沒有成熟,就是能不能繁衍後代,不完全變態的幼蟲叫若蟲,到中齡的時候會長出翅膀,完全變態的昆蟲會經過蛹期,經過蛹才會變成成蟲,昆蟲有一個重要的器官,叫做口器,口器分為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和銼吸式口器,不同的口器會引響他們所吃的食物,咀嚼式口器非常堅硬,有些會啃食木頭,刺吸式口器的昆蟲會把口器伸進獵物裡,再進行吸食,虹吸式口器是一根細長的管子,因為非常的細,所以就會出現所謂的「毛細現象」,有這一種口器的昆蟲會用一種力氣去把它撐開,去吸食獵物,銼吸式口器前面有像刀子的東西,牠會用刀子把獵物切開,再把口器伸進去吸食,銼吸式口器其實和刺吸式口器很像,就只差是否把獵物切開,老師除了介紹這些東西以外,還有介紹許多我沒寫到的知識,希望下次能夠學到更多關於自然生態的事。

今天許育銘老師為我們帶來一場演講,是有關於昆蟲的昆蟲的演化密碼的演講。這次的演講讓我受益良多,老師果然講了昆蟲的定義,還有昆蟲的重要性。昆蟲可以幫我們把大自然清乾淨,就像清道夫一樣,讓路上不會到處都有動物的屍體。我覺得在地球上昆蟲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例如蜜蜂,蜜蜂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昆蟲牠不僅可以製造蜂蜜還可以傳播花粉,如果沒有蜜蜂人類大概也快滅亡了。
這堂課我學到很多和昆蟲有關的知識,希望下次還有機會上課。

玉米老師今天教我們昆蟲演化,讓我學到了1.如何辨別昆蟲,2.昆蟲的不同器官特性,3.昆蟲對環境與人們的影響
一、昆蟲和節肢動物的區別:昆蟲具有頭、胸、腹三部分,還有三對腳,腳有分節。但是蜘蛛只分為頭胸及腹部兩部位是屬於節肢動物,蜈蚣與馬陸太多腳,這些都不屬於昆蟲類,而是屬於節肢動物類,讓我稍微更清楚分辨了。
二、昆蟲的過程成長過程,分為:
1.不變態:石炳、衣魚,他們沒有翅膀,無生殖能力,形態與成蟲幾乎一樣。
2.不完全變態:蟋蟀、蟑螂、螳螂、螽斯,僅卵期、幼蟲期及成蟲期三個階段,無蛹期。
3.完全變態: 蝴蝶、蠶、蟬。是包含卵期、幼蟲期、蛹期及成蟲期四個階段。完全變態的昆蟲,其生活史中的各階段不論外形、食性、習性、甚至是生態環境,都截然不同。翅在幼蟲時期尚未出現,直到蛹期才發育,在成蟲期羽化時撐開硬化,發揮飛翔的功能。就如蟬的『金蟬脫殼』生長蛻變就是幼年時在土裡吸收樹根汁液,要羽化時晚上到樹上羽化。

問題:我之前有養過竹節蟲,他從卵孵化後就是昆蟲樣,有翅膀,到死亡都掌一模一樣耶,請問那竹節蟲還是屬不完全變態,還是不變態類呢?
三、昆蟲的器官,頭部有眼、口器、觸角;胸部有足6隻可以移動、翅膀;腹部。
(一)頭部
眼:眼睛可分為複眼、單眼。複眼像餐飲跟蜻蜓可以快速的看到全世界就最快的應變飛行動作。
觸角;是感覺器官,主要嗅覺,常用以尋找食物和配偶也有觸覺和聽覺。老師介紹了好多種有羽毛狀有念珠狀有像蝴蝶的球桿狀有像竹節蟲的絲狀、鍬形蟲的膝狀,還有鋸齒狀、梳節狀、天牛蜻蜓的鞭狀。
口器:分為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挫吸式、舐吸式。吸式口器以汁液為主;咀嚼是口器以固體食物為主。
問題:是否口器的不同可以看出這隻昆蟲是肉食性還是草食性呢?
(二)胸部、是翅膀和足的地方。足分為開掘足、跳躍足、捕捉足、步行足、游泳足等日版。
四、人類與生態環境影響
(一)老師介紹了生物塔讓我們了解昆蟲是食物鏈中初級或次級供應者。
(二)外來種的昆蟲影響老師介紹了像行軍蟲,在國外是個害蟲喜歡吃玉米身上有許多的特徵,讓我們可以提早辨認。但是老師也說到了有些是害蟲但因為外來物種,跟本土的植物生態不一樣,所以其影響性就會減少。因此玉米老師說了如果在農田裡可以可以不同的農作物就可降低害蟲的破壞當然也可以增加生態塔的多元提供。
(三)螢火蟲復育的先養蝸牛來幼蟲養分,這就是利用生態塔。
(四)昆蟲對人類好處,像蠶吐絲紡織製衣。

許育銘老師教我們很多關於昆蟲的知識,短短3個小時,我就已經記了5頁筆記,但是我一直有個疑問,我家養了很多花鳳蝶,曾經看到了一隻很奇怪的鳳蝶,一般來講花鳳蝶的蛹,溫度越高,化蛹速度越快,蛹期越短,但是他明明是同一隻鳳蝶的同一批卵,從小一起長大,差不多時間結蛹,其他鳳蝶都很快羽化,但是就是他特別慢,等了3個多月才孵出來,但不是在冬天,是在7~10月,很熱很熱的天氣,不像是網路上查到的冬眠情形,問了學校資深的自然老師也不知道,因為老師是蝶類專家,所以想問您這個問題。
因為看到同學很多人用筆記式的寫法,我也想試試看這種寫法,以下是我的筆記
1. 衣魚
老師上課說過衣魚沒有翅膀,內口器,有的很大隻,有的蠻小的
2. 埋葬蟲
會把蟲或動物埋進土哩,使的地球生物能夠能量循環,不用讓細菌分解。
3. 珠光鳳蝶
這種昆蟲很神奇,在化蛹的時候會把藥化蛹地方的葉子吃掉
4. 授粉
不知名蟲蟲會在花上爬來爬去,幫助授粉
5. 蜜蜂會把口器伸進花裡來授粉,順便吸花蜜
6. 花蜜+蜜蜂+幼蟲=蜂蜜
花蜜+蜜蜂+幼蟲+花粉=蜂王乳

人為蠶寶寶-白色 較美觀
天然蠶寶寶-像似鳥糞 用來躲避敵人
昆蟲分變態和不變態
變態
1. 有卵,幼蟲,蛹,成蟲
2. 是昆蟲發育的一種類型,幼蟲和成蟲形態不同,棲息地也不同
不變態
昆蟲發育生長時,幼蟲與成蟲的形態不發生改變,只是尺寸變大

口器
1. 咀嚼式口器
用來取食固體食物
2. 刺吸式口器
把像針的口器插到動植物內吸食汁液
3. 虹吸式口器
只有蝶類和蛾類才有的口器,用時能伸開,不用時就盤捲起來,一般用來吸食花蜜、水、腐爛的動植物汁液,有的也吸食成熟的果實。

昆蟲的軀體分為頭、胸和腹部,外骨骼則由幾丁質構成可形成保護。我看哥哥的課本寫:人類沒有可以消化幾丁質的酶,但是我看其他影片中都是直接炸了吃,查了之後發現幾丁質會吸附油脂,而吸附後又不會被水解或吸收,直接排出體外,因此可用於減肥。此外,上課時老師提到跳蟲從昆蟲綱除名,我很好奇還有哪些也是如此?查到原尾綱、彈尾綱和雙尾綱被昆蟲綱除名。跳蟲屬於彈尾綱。

昆蟲的頭部有眼睛、觸角、口器,以下詳細說明:

眼睛:分成大(複)眼和小(單)眼;單眼感光,複眼成像。

觸角:絲狀(蟋螽)、棍棒狀(蝶)、雙節齒狀(蛾)、單節齒狀、吸狀(轉折處90°)(螞蟻、蜜蜂)、扇狀(金龜子)、羽狀、芒狀(蠅)等。

口器:我曾經在TED-ed上學到–昆蟲的可用口器來區分牠所屬的目,同時讓我們知道牠如何演化、以何為食。

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的一種,其他口器都由此演化而成,牠有一對大顎,可以咬斷、壓碎較硬的食物。

刺吸式口器有一條長管狀的構造稱為喙,可以刺穿動植物的組織來吸食液體,也能分泌具有消化酶唾液。雙翅目中會叮咬的成員都有刺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也有一條長管狀的構造,稱為吻腔,可用來吸取花蜜。鱗翅目的昆蟲像是蝴蝶和蛾在沒有進食的時候會將吻腔緊緊捲起放在頭部下方,碰到花蜜時就會張開。

舐吮式口器也有另一種管子,尾端有兩片海綿狀的裂片,內部有很多微小的管子,稱為假氣管,會分泌充滿消化酶的唾液,吸取液體並透過毛細管作用分解食物。家蠅、果蠅和雙翅目中不會叮咬的成員是唯一會用這種技巧的昆蟲。

咀吸式口器結合了大顎和吻腔,還有一個在頂端像舌頭的組織。用來舔食花蜜,對膜翅目的蜜蜂和土蜂等昆蟲來說,這種口器的大顎不是拿來吃東西用的,而是採集花粉和塑蠟的工具。

銼吸式口器其上唇和下唇合成一個短小的喙,內藏舌、左上顎和下顎口針,其右上顎已退化或消失。薊馬的口器就是銼吸式口器。攝食時,薊馬的頭部向下突出,口針插入植物組織內,將其刮破,待汁液流出後再吸入消化道內。

此外,某些昆蟲在幼蟲階段的口器種類和成蟲後的口器完全不同,像是毛毛蟲的咀嚼式口器在成為蝴蝶或蛾之後就轉變為虹吸式口器。

胸部的副肢有足和翅,以下詳細說明:

足依據功能可分為:

步行足

跳躍足: 通常後腿膨大。直翅目

捕捉足:螳螂、螳蛉

游泳足:松藻蟲(又稱仰泳椿)、龍蝨(雄龍蝨前足特化成吸盤)

挖掘足:浮游生物前足

攜粉足:蜜蜂後足

特化防禦足:金花蟲

螞蟻:雄蟻繁殖期才有翅

蜘蛛:有同學提到蜘蛛飛行,我上網查到—有人認為蜘蛛吐出的絲柔軟且具有彈性,碰上強風時就能高度彎曲,乘著風能將蜘蛛帶入高空,另一些人則觀察到蜘蛛即使是在某些沒有風的情況下也能夠進行飛行,他們認為靜電力才是飛行的動力。英國發布了一個決定性的實驗:研究人員將蜘蛛放置到一個空氣沒有流通的大盒子內,並在裡面布置了電場,通電之後他們就觀察到了蜘蛛腿上的細毛受到靜電力作用後會向人類的頭髮碰到靜電一樣豎立了起來。沒多久後研究人員就發現蜘蛛在完全沒有風的狀態下吐絲並起飛了,當他們將人工電場關閉後,蜘蛛就沒有任何的飛行行為。後來研究人員還發現可以通過電場來控制蜘蛛的飛行高度,推翻了風力飛行派的理論,證明蜘蛛飛行的主要動力是透過靜電力。非常有趣!

昆蟲重要性:

授粉:花會計算給蜜蜂蜜量,如果給得太少花蜜則沾的花粉較少,如果給得太多蜜蜂就不想去其他花吸蜜(同時授粉)。

分解者和次級生產者:埋葬蟲為分解者;以腐植質為食的昆蟲為次級生產者。

餌食或食物:以廚餘養蟑螂,再將蟑螂製成禽類飼料。世界各國有昆蟲料理,但為甚麼要吃蟲?我記得以前看過Top945說明,要生產113克的牛肉,要先消耗7倍的穀物、15倍公升的水,耗費極大。但昆蟲的蛋白質高,耗費小又易飼養,所以成為新興食物。

節肢動物是動物的一大類群,由六足亞門(昆蟲等)、甲殼亞門(蝦、螃蟹等)、螯肢亞門(蜘蛛、蠍子等)、多足亞門(蜈蚣、馬陸等)等外骨骼動物組成被稱為節肢動物門(學名:Arthropoda)的分類單位。為動物界中所屬物種最多的一門。[1] 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類就有超過75萬種[2][3][4]。除昆蟲外,常見的蝦、蟹、蜘蛛、蜈蚣及已滅絕的三葉蟲都屬於節肢動物。

節肢動物的特點為其分節的肢體,以及主要成份為α-甲殼素的角質層。甲殼生物的角質層中也包括了碳酸鈣,是生物礦化的產物。
蛾蚋(ㄜˊㄖㄨㄟˋ) 翅上有鱗片,不是蛾。為雙翅目給蜜 蜜量經過大自然的精密計算昆蟲。

珠光裳鳳蝶在台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又名熒光裳鳳蝶,是屬於鳳蝶科的一種蝴蝶,是裳鳳蝶屬的一種,並演化出2個亞種。此物種受到不同法例及名錄保護。 分佈範圍局限於菲律賓及台東蘭嶼之低海拔地區。模式產地為菲律賓北部之巴布煙群島及呂宋島。成蟲全年可見,飛行形態華美觸目,愛訪花。雄雌異形。 維基百科
學名: Troides magellanus
分類階層: 物種
总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麵包蟲是擬步行蟲的幼蟲,因常被人誤認為步行蟲,故稱為擬步行蟲,英文為:yellow mealworm beetle,從外觀來看,像是多節的水管構成,因為麵包蟲是一種步行蟲的幼蟲,一樣會成蛹成化黃色的昆蟲。牠會發一種不太好聞的體味,扭動像蛆,所以常被學童以噁心來形容。
不變態:生殖腺發育成不成熟來判斷是成蟲
完全變態:有蛹例如:蝴蝶
黑腹虎頭蜂:有明顯的吽胸腹
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構成複眼的小眼數目視乎物種而定,從數個到數以千計都有可能。
大部份的節肢動物都會擁有觸角,不過也有些是因為進化影響造成的變態,像是螯肢亞門(Chelicerata)雖然是屬於節肢動物門,但是就沒有觸角,例如蜘蛛、蠍子或是鱟等[3]。

長在口前葉上的觸角是節肢動物重要的感覺器官,也是一種特徵。通常節肢動物的口前葉上在口器的後面的稱為附肢,而在口器前方的就是觸角[4]。節肢動物門裡也有些是以觸角的型態來分類,例如昆蟲綱的觸角是一對,甲殼綱的觸角有兩對以及蛛形綱沒有觸角等[5]。
地棲的白蟻、跳蟲、螞蟻,居家櫥櫃、床鋪隙縫裡的衣魚、貓蚤,和多數的幼蟲複眼構造都很簡單,由1-15個小眼組成,事實上牠門是看不見的,只能用皮膚、茸毛等感覺器辨別物體。多數的昆蟲複眼由一千到數萬多個小眼組成,視力很好。譬如蒼蠅有4000-5000個
螢火蟲在白天會發光嗎? 大多數的螢火蟲是夜行性動物,白天休息,晚上活動,所以在白天時是不發光的;但是一旦受到驚擾,休息中的螢火蟲也會發出間歇性的警戒性亮光。
殼斗科 槲櫟
槲(ㄏㄨˊ)
節肢動物是動物的一大類群,由六足亞門(昆蟲等)、甲殼亞門(蝦、螃蟹等)、螯肢亞門(蜘蛛、蠍子等)、多足亞門(蜈蚣、馬陸等)等外骨骼動物組成被稱為節肢動物門(學名:Arthropoda)的分類單位。為動物界中所屬物種最多的一門。[1] 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類就有超過75萬種[2][3][4]。除昆蟲外,常見的蝦、蟹、蜘蛛、蜈蚣及已滅絕的三葉蟲都屬於節肢動物。
虎甲蟲是世界上移動最快的昆蟲,速度達到9公里/小時,每秒移動身體177倍的距離。會用強而有力的大顎捕食獵物。
獵蝽科也稱「食蟲蝽科」,是半翅目的一科。 Reduviidae,一詞出自拉丁文 Reduvia,意思是倒刺、碎片的意思。獵蝽科昆蟲頭較小,頭後有細窄頸狀構造,體長最大可達40mm。獵蝽昆蟲大部分具有捕食性,喜食行動不便的昆蟲,如棉蚜、薊馬、棉鈴蟲,吻突像鋼針一樣,可以扎進獵物的身體,吸取養分。

謝謝老師的指導,我學到了很多昆蟲的飲食習慣,也知道了昆蟲的習性和性則與天則。還有這次老師講得很清楚,讓我沒什麼可以問的。

謝謝玉米老師的指導,我學到了很多昆蟲的飲食習慣,也知道了昆蟲的習性和性則與天則。還有這次老師講得很清楚,讓我沒什麼可以問的。

今天的俆玉米老師的演講實在太精采了,我吸收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
西湖國小 第二堂課 昆蟲的演化密碼
節肢動物
節肢動物是動物的一大類群,由昆蟲等、蝦、螃蟹、蜘蛛、蠍子、蜈蚣、馬陸……等外骨骼動物組成被稱為節肢動物門的分類單位。為動物界中所屬物種最多的一門。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類就有超過75萬種。
消費金字塔 :1. 昆蟲的重要性
人類較重視高級消費者,但吃浮游生物…..等,低級消費者也相當的重要,消費者的等級高一層,大卡量會減少至原本的1/10。
2. 能量循環
A. 蝴蝶……等昆蟲會幫忙授粉,幫助植物生長。
B. 廚餘也可以給昆蟲吃,再把昆蟲製成飼料,或做成昆蟲料理,取代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 豬肉、牛肉、雞肉。
3. 外來種蟲子可能混入運輸時的物品。
昆蟲的分類
昆蟲的種類超過1,000,000種
1. 不完全變態 : 由幼蟲變成成蟲,例 : 蟋蟀。
2. 完全變態 : 會經過一段卵期,才會變成成蟲,例 : 蝴蝶。
昆蟲的分節主要分為頭、胸、蝮,但內部還會分成許多部位。
昆蟲的單眼只能看到黑和白,如果人靠近,毛毛蟲只會感到震動。
昆蟲的複眼的解析度受到像點的限制,一般來說,其影像解析度比人類的眼睛低。但其時間解析度比人的要高10倍。
昆蟲的觸角氛圍雨狀、傘狀、扇狀、櫛齒狀、棍棒狀
昆蟲的口器由上唇、大顎、小顎以及下唇組成,有咀嚼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
昆蟲的眼睛看的到紫外線,因此有些花對昆蟲特別有吸引力。
關於學名由 ( Homo ( 二名法 ) sapiens ( 科屬種 )智人 ) Linnaeus, 1758
例 : ( Ursus ( 屬名 ) thibetanus ( 種名 ) formosan ( 台灣 ) 亞洲黑熊 )
可查詢台灣物種名錄

西湖國小生態營隊 第一堂課02/19
今天是生態營的第二堂課,是由許玉米老師來講解「昆蟲演化密碼」,以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主題:

老師給我們看了很多照片,介紹如何分辨昆蟲、節肢動物等,還介紹了能量循環,像:埋葬蟲會吃掉死掉的動物、白蚋蟲會吃一些腐化的葉子,另外我還想到一個例子:鳥吃了果實,排出的糞便裡殘留果實的種子,種子又發芽,長出新的果實~我覺得能量循環很重要,我推測如果少了它,可能會導致食物鏈變得不平均,想請問老師,這樣會不會導致能量金字塔傾斜?
接著老師討論到了授粉,原來花可能會自己判斷要給昆蟲的蜜量,蜜量會經過大自然的計算,我曾經看過一些關於花的書,上面說當花感覺到蜜蜂來採蜜的時候,會發散香味,但花沒有意識,怎麼做出這些事情呢?
之前也有在書上看過昆蟲的「變態」,但不是很了解,老師說有分為不完全變態和完全變態,不完全變態是卵→若蟲→成蟲(三階段),完全變態是卵→幼蟲→蛹→成蟲(四階段),我覺得又長知識了~
其中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餌食」,上課時,我有在問與答中提問,問題是:「老師說過,不能哪些地區少什麼動物,就加什麼動物進去,那如果是餌食,我們拿餌食餵給其他昆蟲或動物吃,這樣不會破壞食物鏈、讓一些定物找不到食物吃嗎?」透過同學解答和自己查詢資料,我的到的答案是:「不會,因為大部分的餌食都是人工養殖的,所以不會破壞食物鏈、或讓一些動物找不到食物吃」
今天真得很謝謝許玉米老師,讓我學習到很多新知識,雖然有些已經學過了,但老師在講一次,會加深我的記憶,每次聽也會有不同想法,謝謝老師~

這次許育老師帶來一場經彩的演講,這場演講中有提到許多昆蟲、口氣和足,有步行足、跳躍足、特化防禦足、捕捉足、游泳足,其中最精采的是老師介紹各種昆蟲,我看到許多有聽過但沒看過的昆蟲,像是埋葬蟲(埋葬蟲可以把它們轉化成在生態系統中更容易進行循環的物質)是一種能讓屍體的養分更快的回到大自然中的一種昆蟲。

昆蟲的世界
這是今天許玉米(許育銘老師)老師的講課我對他的形容,如何?其實昆蟲的種類是所有(地球)動物最多種類的物種,而我們,人,就是單單的一種,沒有其他。是不是很有趣?但我想大家關於昆蟲的刻板印象幾乎都是:啊額~爸~救命呦!或是 衛生紙衛生紙!但是上完這次玉米老師帶給我們的課程,我對昆蟲的印象大改變,甚至還有點兒喜歡那些小東西了呢!
這次的課程我花費了九九八十一天(也沒那麼多)才做完筆記
(拜託看一下)
*昆蟲
節肢動物
1.口器
說到口器這件事,我想,應該是蝴蝶的口器最特別了,牠的口器是屬於虹吸式口器,後面會提,有些昆蟲的口氣也能用來咀嚼!
2.昆蟲的重要性
能不能沒有昆蟲?可不可以不要有蟑螂的存在!昆蟲這麼重要?大家的疑惑應該跟我一樣,但是這關西到食物鏈金字塔的問題,下圖:
猛禽

鼠、蛙、鳥
鼠、昆蟲
植物
從上到下是越來越多,假設在植物這層有20000kcal的能量,在昆蟲這裡就只剩2000kcal能量,200kcal,20kcal,最後到猛禽這層就只剩2kcal的能量,所以要取得一個平衡。
3.昆蟲、植物社群結構
當地的昆蟲也會形成不同的植物群,例如甲地的昆蟲造就了ㄅ植物群、以地的昆蟲成了ㄆ植物群……。
4.授粉
授粉這件事還是昆蟲適合,以龍眼和南瓜舉例:龍眼花很小、多,適合給蜜蜂、蝴蝶等昆蟲做,但是關於南瓜的授粉,人只要拿著雄花趴趴走就好,讓雌花授粉。
5.昆蟲and人
有些國家會將昆蟲拿來吃,例如泰國,現在許多國家也在推廣吃昆蟲,因為昆蟲的蛋白質含量驚人的高,是牛肉的好幾倍!
當然,不只這些,蠶絲也是昆蟲的「產品」,商家會把蠶蛹丟進水哩,找到線的頭,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拉出來,剩下的死蟲可能就是做成食物、零嘴吃。
6.外來種、害蟲
幸好幸好!幸好幸好! 你覺得我在做什麼?其實是關於秋行軍蟲的新聞。外國種植農作物都是一~整片,理所當然,遇到害蟲也是一~整片,全部吃光光。但是因為台灣的農田為了達到最大經濟效應而種植多種植物在一片土地,自然災害就會相對減少,例如竹蝗在中國是一種人見人喊打的大害蟲,但牠在台灣可說是神出鬼沒、來去無蹤、簡直是忍者的存在!找到拿去研究室的珍貴蟲蟲呢!
7.構~造~

(1)觸角
觸角簡單來說分為很多種:絲狀、雙節齒、單節齒、棍棒狀、扇狀、羽狀
(2)眼睛
眼睛分為複眼和單眼,大一點的眼睛是複眼,如:禪,較小的則是單眼,牠只能看到光和影的存在~~~對!就是這麼的弱,但也不能怪牠,例如:毛毛蟲!
(3)口器
天牛的口器是呈C型的。
口器分為上唇、大顎、小顎、下唇

分別「裝」著翅膀和腳

胡蜂:牠的針平常是收起來的,危險時才會拿出來自衛。
8.變態(改變型態)
不變態昆蟲:
衣魚,牠們會讓你成蟲、幼蟲傻傻分不清
不完全變態昆蟲:
稍微分的清楚,但不經蛹期
完全變態昆蟲:
如蝴蝶、蚊子,成蟲、幼蟲差很大。
9.口器
咀嚼式
毛毛蟲的大顎堅硬、中長頸象鼻蟲雄蟲(雌蟲無)
刺吸式
蚜獅,口器會刺進屍體裡吸汁,會像蝸牛把屍體當作護身的物品
銼吸式
被食蟲蠅咬到會讓你痛不欲生。啊~~~~~~~~~~~~!
虹吸式
蝴蝶、蛾的口器,高貴的蝴蝶就要有高貴的口器,慢慢地吸允……
10.足、翅膀
步行足
走路用,例如蟑螂、步行蟲等
步行蟲在高山、平地、馬祖、大陸的都不一樣

跳躍足
例如:螽斯、蝗蟲
跳躍過程: 跳躍~跌倒 or 跳躍~飛行~跌倒
特化防禦足
金花蟲,腳有倒鉤刺____防禦
捕捉足
提到捕捉足,怎能不提螳螂?牠為了抓取獵物,演化了好多年,最終還被人封為「昆蟲獵人」。
游泳足
接下來進入水中的部分,它是為了在水中移動而演化的,例如:仰泳春、龍蝨,一點提醒大家,龍蝨只吃腐肉,不要因為長相就覺得隆蝨恐怖,可說是:蟲不可貌象呢!
攜粉足
蜜蜂,對了!百花蜜其實是酸的,龍眼蜜才是甜的。
以上就是我的課程筆記,大家可以參考參考!希望大家日後能對昆蟲有更好的印象,不要只是啊額就過去,謝謝大家的閱讀

昆蟲是什麼?
昆蟲有六隻腳,他也是節肢動物,跟蜘蛛、螃蟹、和蝦子一樣,可是蜘蛛、螃蟹、和蝦子不是昆蟲。昆蟲通常有複眼,也有堅硬的甲殼。有些人會怕昆蟲還有蟲子,可是只要你不讓他們咬你,或是噴毒液,他們都不恐怖。

昆蟲很重要嗎為?
昆蟲很重要,因為他們通常是在食物金字塔裡第二層,如果昆蟲突然不見,在昆蟲上面的動物會死掉,甚至滅絕,如果這種動物只有在這個環境生存。
人類可以吃昆蟲嗎?

人類可以吃昆蟲,可是需要先消毒過,才能吃。如果在野外看到昆蟲,你要先100%確認他沒有毒、也可以吃,然後要適當的消毒。在野外最好不要抓蟲來吃,因為有很多種類的蟲都沒有被發現過,也沒有人知道他有沒有毒,所以有可能會誤吃。

這堂課許玉米老師帶我們在昆蟲的世界遨遊,深入淺出的介紹各種昆蟲不同的習性和生活方式,從最基本的昆蟲的定義開始,接著介紹各種不同昆蟲的部位,最後說明各種昆蟲的有趣知識。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昆蟲演化中的「性擇」,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經過老師的講解,才明白原來性擇是靠昆蟲的意志力演化的。當雄蟲為了與雌蟲交配而打鬥的過程中,雄蟲會不斷的讓大顎變強壯,才能打過對手,於是就開始了性擇的演化。我對此有一個疑問,就是昆蟲是如何藉著牠的意志力改變基因的?人類或其他生物是否也可以用意志力改變基因?有些昆蟲又是如何讓翅膀或某些器官退化的?
這次我也學到昆蟲可以藉由成長過程分為三大類,我以前只知道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這次才明白還有「不變態」,我查到只存在於原始的無翅昆蟲類,例如衣魚和跳蟲,十分神奇。

這次老師有講到一種奇特的蟲叫埋葬蟲,牠們會把昆蟲分解掉或吃掉,
還有珠光鳳蝶也很特別,牠們會在終齡要化蛹的時候,爬到植物的根下面環狀剝皮,會讓植物死掉,然後葉子就會枯掉,但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牠們要這樣做。
老師說蜂蜜現在越來越少了,因為蜜蜂現在變少了,在這堂課裡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麵包蟲料理,我不知道麵包蟲料理好不好吃,老師說有些人吃蟲做的料理會過敏,不知道以後有沒有機會可以吃到。

在這堂課我發現:口器有很多種,毛毛蟲和象鼻蟲,都是咀嚼式口, 蟬.蟻玲和蚜絲蚜絲,都是刺吸式口器,食蟲虻是銼吸是口器,蝴蝶則是虹吸式口器。還有這堂課讓我知金龜子不是在吃花蜜而是在吃花。還有也讓我知道什麼是節肢動物節肢動物,也知道怎麼分辨節肢動物,節肢動物是靠口器來分辨的。讓我知道昆蟲的重要性還有能量循環 。昆蟲有不同的型態,有不變態的昆蟲有(雨衣)要怎麼分辨不變態的昆蟲成蟲和幼蟲,原來是看生殖腺發育成不成熟來判斷是成蟲還是幼蟲,有不完全變態和完全變態的昆蟲,不完全變態的有螳螂,完全變態的有家蚊的幼蟲,不完全變態在生長過程中沒有蛹期,而完全變態有蛹期。
獵蝽科也稱「食蟲蝽科」,是半翅目的一科。 Reduviidae,一詞出自拉丁文 Reduvia,意思是倒刺、碎片的意思。獵蝽科昆蟲頭較小,頭後有細窄頸狀構造,體長最大可達40mm。獵蝽昆蟲大部分具有捕食性,喜食行動不便的昆蟲,如棉蚜、薊馬、棉鈴蟲,吻突像鋼針一樣,可以扎進獵物的身體,吸取養分。
你看過螳蛉嗎?遠看,螳蛉就像隻胡蜂,身形玲瓏有緻,腹部肥大,兩對翅膀收摺於體側。近看,螳蛉則和螳螂有幾分神似,頭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向前延伸,具有一對像鐮刀一樣的捕捉前足;兩者親緣關係遠,卻有相似的表徵,是趨同演化的實例。然而螳蛉和螳螂最大的差異是生活史:螳螂是漸進變態昆蟲,若蟲從螵蛸孵化後外形與成蟲相似,隨著蛻皮體型漸增;螳蛉則是完全變態昆蟲,幼蟲孵出後為三爪型,隨著齡期成長轉變為蠐螬狀,再歷經蛹期,蛻變為和幼生期外形截然不同的成蟲。螳蛉是機警的掠食性昆蟲。台灣各個海拔都能見到螳蛉,小型種類於晝間常停棲於葉背,以一雙大眼睛環伺八方,晃動著靈敏的觸角來感測環境變化,一旦獵物進入掠食範圍,牠會迅速甩出捕捉足來箝制獵物,再用咀嚼式口器大快朵頤。大型種類多具有趨光性,夜晚時會飛至光源周遭捕捉同樣受到燈光吸引而來的蛾類等昆蟲。相較於成蟲,螳蛉幼蟲在野外幾乎沒有任何的觀察記錄。原因之一,螳蛉幼蟲體型多小於兩毫米,難以用肉眼觀察。其二,回顧文獻,螳蛉幼蟲的生長發育,竟與「蜘蛛」這類截然不同的生物息息相關:幼蟲靠取食蜘蛛卵囊內的卵維生,成熟後,便在蜘蛛卵囊內化蛹。因此,從野外採集成蟲後帶回人工環境飼養
平衡棒(英語:haltere(s))只存在於蚊、蠅等雙翅目昆蟲中,是後翅退化而成的細小的棒狀物 。在飛行時有定位和調節的作用。捻翅目昆蟲雄蟲的前翅退化成細小的棒狀物,稱“假平衡棒”,以與雙翅目昆蟲的平衡棒相區別。
鞘翅目是昆蟲綱中最大的目,俗稱甲蟲。目前全世界的甲蟲,約182科,約有35萬種,占全動物界所有物種之25%。除了在海洋和極地之外,任何環境都可以發現甲蟲。 甲蟲一般都有由幾丁質組成的外骨骼,前翅為鞘翅,通常可以覆蓋身體的一部分以及保護後翅;前翅不能拿來飛行。一些種類已經有部分的種類喪失飛行能力,如步行蟲和象鼻蟲。
和其他鞘翅目的一樣是打開鞘翅->打開膜翅->拍翅膀->飛起來

今天老師講到昆蟲的演化祕碼,昆蟲是初級消費者,他還可以加快自然能量循環,像埋葬蟲、蛾等,而有些會影響植物的社群結構,像是珠光裳鳳蝶等,有些會幫忙授粉,像蝴蝶、螞蟻、蜜蜂等,有些會當成餌食,像麵包蟲,有些是外來種或農業害蟲,像尖翅翠蛺、秋行軍蟲等。
昆蟲分為頭、胸、腹三部份,還有分不變態、不完全變態和完全變態。不變態有石蚋、衣魚等,不完全變態有螳螂、蟬等,完全變態有蝴蝶、蛾、蚊子等。昆蟲的眼睛分為複眼和單眼,觸角則有12種,口器可感覺溫度、濕度,分為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銼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等,腹則有足用來步行。
這次的課程中,感謝育銘老師的努力教導,讓我暸解了更多關於昆蟲的知識,謝謝老師!

昆蟲演化密碼–生態營第二堂 講師:玉米老師

一、 昆蟲是什麼?
1. 具有頭、胸、腹三部分及三對腳。
2. 是節肢動物門裡唯一有翅、具有飛行能力的,大多數的昆蟲都有一到兩對的翅膀,只有少數種類沒有,如蠹魚,俗稱書蟲或衣魚。
3. 擁有如盔甲般的幾丁質外殼,又稱外骨骼,主要作用是保護與支持。
4. 昆蟲和節肢動物的區別
在生物的分類階層下,昆蟲的分類地位是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的昆蟲綱。而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的一門,如蜘蛛、昆蟲、蝦、蟹等。有些動物看似昆蟲,但實際上並不是,是屬於節肢動物。最常被誤認的是“蜘蛛”,牠只分為「頭胸」及「腹部」兩部分是屬於節肢動物,不屬於昆蟲綱。
二、 昆蟲的重要性
1. 生態界的地位
昆蟲在生態系中是初級消費者,扮演重要的地位,也是食蟲性昆蟲、鳥類、兩棲爬蟲類及哺乳類動物的食物來源之一。
2. 影響植物社群結構
 授 粉:植物要生存下去,需要有昆蟲來授粉,這時初級消費者–昆蟲就扮演了植物授粉的關鍵角色。鮮豔的花朵會演化出能吸引昆蟲的花瓣和花蜜香氣,昆蟲在吸取花蜜時,足部與頭部會沾上花粉,再飛到另一朵花上,黏附於昆蟲身上的花粉就可能因為昆蟲的活動而從牠們的身上掉落下來,便幫助植物完成了它們的終身大事。
 昆蟲與人:真正的龍眼蜜是甜的,百花蜜是酸的。能幫植物授粉的昆蟲越來越少,以蜜蜂為例,由於蜂巢採摘的破壞讓蜜蜂群的數量越來越少,養蜂人士也逐年減少,導致授粉成功的植物比例也跟著下降,這不禁讓我想問:人們會選擇現在就保護好蜜蜂,還是選擇滅絕後再亡羊補牢呢?
 蠶絲與紡織:野生蠶寶寶的基因和人工飼養蠶寶寶一樣,但野生為灰色,飼養為白色。
 餌食與食物:有許多人發明昆蟲料理,大多採用油炸方式,因為昆蟲蛋白質含量高,且飼養容易,所需耗費的能量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相對也少,是取代肉製品最佳選擇。不過我疑問的是,昆蟲會不會因為人類的好吃,而出現滅絕呢?
 外來種與農業害蟲:竹蝗與秋行軍蟲等,對種植單一農作物的田地傷害最大,建議種植多元農作物,以便降低傷害,好增加害蟲天敵進駐的機率。
3. 特徵
 變 態:昆蟲一生變化多端,從出生到成蟲的形態上要發生許多次改變,稱此過程為『變態』。分成「不變態」、「不完全變態」和「完全變態」。若想要知道「不變態」的昆蟲是否已經成為成蟲,就要觀察生殖腺,若生殖腺已發育完全到可以交配的狀態,便為成蟲。
 口 器:是由上唇、下唇、大顎和小顎等組織構成的。用來感覺溫度、濕度和震動。依型態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銼吸式口器」、「舐吮式口器」、「咀吸式口器」和「虹吸式口器」。
 觸 角:兼具人類眼睛、鼻子和耳朵的感覺功能,昆蟲會清洗觸角,如果有附著髒東西,便無法感知外在世界。利用觸角能得知另一伴的氣味,尋找食物與躲避天敵。觸角的長短和型態會因為棲息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螽斯的觸角與身體等長,蟬的觸角則比足部短。
 眼 睛:有複眼和單眼兩種,複眼位於頭部兩側,功能是成像;單眼位於額頭上,有2~3顆,功能是分辨明暗。天牛的複眼呈現C字型。
 足和翅:昆蟲的足生於胸部,有3對胸足,為前足、中足和後 足。依據不同的棲息環境而有不同功能,分為①步行足(蟑螂和步行蟲);②跳躍足(蟋蟀);③捕捉足(螳螂、寄生蜂);④特化防禦足(金花蟲);⑤游泳足(龍蝨);⑥挖掘足(糞金龜);⑦攜粉足(蜜蜂)。一般是兩對翅膀,位在中胸,稱為前翅,後胸的稱為後翅。甲蟲成蟲上翅特化成硬鞘,叫做『鞘翅』,在飛行前,會將鞘翅打開,伸出後翅再起飛。繁殖蟻會在特定季節進行婚飛。
 腹 部:為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所在。部份昆蟲有尾毛,具有防禦功能。
三、 學名分類二三事
1. 生物命名方法:二名法,推廣者是瑞典生物學家林奈,由這個規則所命名的生物名字稱為學名。
2. 一種生物只有唯一的一個學名,是國際通用的名字,採用拉丁文字,可知道生物的特徵、發現者或產地等。
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 Swinhoe, 1864
屬名 種名
(形容詞) 亞種名
(產地) 命名者 命名時間
3. 所有中文名字,都稱為「俗名」,方便溝通使用。
4. 分類須以標本為依據,並且特徵要能看得到,才能進行差異性的比較。
5. “鑰匙理論”
6. 台灣物種名錄https://taibnet.sinica.edu.tw/home.php
四、 心得感想
「昆蟲」對我而言,是一種神秘又有趣的生物,而且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此精彩的內容,讓我在課後可以一看再看,樂此不疲,這是線上課程的一大好處,能全心全意地專注於學習。因為上課時,總有些同學會在留言區不斷留言,也會發出聲音干擾,影響上課品質。衷心希望日後上課,大家都能互相尊重,保持良好的公民素養。
另外,想建議老師操作的游標是否能更加明顯一點,採用不同顏色或放大一點的游標,好讓我們能在螢幕上快速聚焦老師想表達的內容。謝謝老師。

在這堂課程我發現: 昆蟲有6隻腳, 也是節肢動物, 但是蜘蛛、螃蟹、 蝦子並不是昆蟲。因為昆蟲有複眼、 口器, 還有堅硬的甲殼。 昆蟲可以分為 頭胸腹, 昆蟲的成蟲大多有複眼, 單眼觸角共有十二種,重又可以分為步行蟲、補捉蟲盾套跳躍重、挖掘族、游泳族等等。身體部位可分成複眼、胸部、頭部的大小眼、足、 觸角、頭部、 腹部、口氣等。 昆蟲有分成不完全變態、 完全變態、 不變態,不完全變態的有螳螂,完全變態的有蚊子、毛毛蟲,不變態等等。感謝育銘老師的努力教導,讓我暸解了更多關於昆蟲的知識

今天是由許育銘老師帶我們上課,主題是昆蟲的演化密碼,老師講了關於節肢動物的事情,昆蟲是節肢動物的一種,有蜘蛛、螃蟹……等,要怎麼樣分辨這個動物是不是昆蟲呢?我們最主要是看那隻動物有沒有頭、胸和腹,昆蟲是初級消費者的其中之一。人類很需要昆蟲的原因是因為有些昆蟲可以幫忙人類很多的忙,像蜜蜂、蝴蝶、蠶寶寶……等,蜜蜂可以採集花粉來製造花蜜;蠶寶寶吐的絲可以加工製成蠶絲被或衣服等等;瓢蟲可以幫助農夫吃掉蚜蟲這類的害蟲,還有一些比較貧窮的地方,會把像麵包蟲、蟋蟀這類的昆蟲拿來吃,而昆蟲又分成三大類,完全變態、不完全變態和無變態,老師今天說了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完全變態是指幼蟲和成蟲的型態全不一樣,而且會結蛹,不完全變態則是使用生殖腺發育不成熟的方法來判斷是成蟲,老師還說了關於口器的知識,例如蝴蝶吸食花蜜,所以是虹吸式口氣,謝謝許育銘老師今天的教導,讓我學習到了更多知識!

我上了一堂關於昆蟲的課,謝謝許老師介紹昆蟲,我覺得這堂課比前一天難很多,以下是我做的筆記:
昆蟲的演化密碼
節肢動物,頭胸腹:幾丁質的外殼、蜘蛛、蚰蜒、一節兩對足是馬陸、螃蟹、黑腹虎頭蜂

鞘翅目:螢火蟲

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猛禽

山毛櫸可以移地復育

殼斗科槲櫟(菲律賓)

上唇大鶚小顎下唇

咀嚼是口氣:象鼻蟲
刺吸式口氣:椿象、禪、芽獅
銼吸式口氣:食蟲虻
虹吸式口氣:菊虎

步行蟲科 虎甲蟲

步行足:步行蟲、蟑螂
跳躍族:螽斯
捕捉族:螳螂、鰲峰
游泳族:松藻蟲、熔絲

授粉:蝴蝶、蜜蜂

不變態小到大都一樣
不完全變態差別是小沒有翅膀大有翅膀
完全變態有經過蛹期

交配方法:疊在一起、尾對尾

昆蟲演化密碼
今天玉米老師為我們上了堂有趣的昆蟲課我們不但認識了昆蟲的重要和昆蟲和植物的關係還有學名,我印象最深刻的食物鏈三角圖從底層的生產者(植物)往上的初級消費者(昆蟲 迷你動物)在高一階中級消費者(鳥 蛙 小動物)然後是高級消費者(蛇)
最後是頂級消費者(猛禽) 我們或許不該干涉食物鏈裡事務 我們往往為食物鏈帶來不平衡 人類該做得是維持平衡 而非破壞

昆蟲的演化密碼
節肢動物,頭胸腹:幾丁質的外殼、蜘蛛、蚰蜒、一節兩對足是馬陸、螃蟹、黑腹虎頭蜂

鞘翅目:螢火蟲

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猛禽

山毛櫸可以移地復育

殼斗科槲櫟(菲律賓)

咀嚼式口器:象鼻蟲
刺吸式口器:椿象、禪、芽獅
銼吸式口器:食蟲虻
虹吸式口器:菊虎

步行蟲科 虎甲蟲

步行足:步行蟲、蟑螂
跳躍族:螽斯
捕捉族:螳螂、螯蜂
游泳足:松藻蟲、龍蝨

能量循環:蛾蚋

授粉:蝴蝶、蜜蜂

不變態小到大都一樣

不完全變態差別是小沒有翅膀大有翅膀

完全變態有經過蛹期

交配方法:疊在一起、尾對尾

昆蟲的演化密碼2/26
啊!又到了上生態資訊營隊,這次是由我們資優班的學長-許育名老師來為我們演講「昆蟲的演化密碼」。
一開始老師先說了什麼是昆蟲,昆蟲是有頭、胸、腹部,還有一個部位也是人的基本常識-口器,口器有上唇、大顎、小顎、下唇。接著老師說昆蟲和蜘蛛的不同,第一昆蟲有六隻腳蜘蛛有八隻腳,第二昆蟲有頭、胸、腹三個部位蜘蛛只有頭、腹兩個部位。
後來老師說了好多好多東西,其中人吃昆蟲和秋行軍蟲我最有印象。
現在竟然還有人在吃昆蟲,當下我聽到老師我覺得很不可思議,但之後再Googie查到昆蟲在全世界已經有二十億人口在吃了,而且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害我現在好想吃吃看啊!
秋行軍蟲是一種害蟲,雖然在台灣還好,但在國外可是把農作物吃得慘兮兮的ㄟ,向非洲部分地區高達70%的農作物已經被秋行軍蟲摧毀殆盡呢!秋行軍蟲也有些好認的地方,他的頭部有個Y字形的紋路,身體則是每個體都有四個斑點,四個斑點連起來會呈現一個梯形,如果有看到這樣的蟲可以把它丟到別的地方去。
這堂課我收穫很多,學到了很多新知識,我還想問了老師一個問題:節肢動物是不是都是親戚?最後,謝謝老師來為我們演講。

生態營的第二次上課請謝玉銘老師來指導我們,這次介紹的主題是昆蟲演變密碼,很多有關昆蟲的介紹,昆蟲的定義是六隻腳、分成頭胸腹部、有的有對翅膀,節肢動物像昆蟲但是牠可能少了哪一些部分,節肢動物包含了螃蟹、蝦、蚰蜒和蜘蛛等……非常多,都是常見到的節肢動物,在台灣的水域環境裡大多數會有紅娘華、水蠆及水黽是非常多種類 ,因為外來種的昆蟲有些對農業有害,所以一大片田,種不同的蔬果,用牠的天敵來趕走外來種的昆蟲,不會全部都被吃光,最後老師說了昆蟲的頭胸腹的構造有關等的構造,例如複眼、單眼、口氣和腳很複雜。其中我最喜歡昆蟲,因為昆蟲裡有很多種藥的昆蟲,雖然我不喜歡蜜蜂,但是牠對有些生物有幫助,要是沒有蜜蜂、蝴蝶等其他昆蟲我們就沒有在這裡了。

今日的課程我覺得生動有趣,讓我把生活跟昆蟲連在一起。
其中我覺得最迷人的是昆蟲的那一隻大顎,珠光它大顎有分成上唇、大顎、小顎和下唇四種,跟人類嘴巴的構造很像,讓我覺得很有趣。
我曾看過有人在網路上發吃蟋蟀、蟑螂等,真不知道為何有人會吃他們。我猜因為昆蟲也有蛋白質,並且比牛、羊、豬等動物便宜,所以才有人會願意吃他們吧!但我個人是不願意。
我在聽到老師講昆蟲有「頭」、「胸」、「腹」後,讓我想到我小時候養獨角仙,養獨角仙時,平常到昆蟲館換土時,我會把獨角仙,從土裡挖出來,量身高體重,而有一段時間,我喜歡看歐洲盃,當時我把正在交配的獨角仙放在旁邊,邀請他們一起看歐洲盃冠軍賽!
老師也有講到「秋行軍蟲」,他們是外來種兼農業害蟲,會把大片的農作物吃光,尤其是美國和澳洲,因為他們常單一種植一種作物,所以在遇到害蟲時,就會被整片吃光,但假如你是種植很多種作物,會有害蟲的天敵出現,類似蜘蛛,可以吃掉害蟲。
上完這次課後,我已開始期待下次上許育銘老師的課了。

經過這次的課程,我學到了很多昆蟲的知識,比如,動物的食物鏈分級、昆蟲的腳的各種用途,以及昆蟲各部位的功用。我很喜歡這堂課,因為我本來就對昆蟲很感興趣。

由於家中一直都有飼養甲蟲,如獨角仙、毛象大兜蟲和蘭嶼姬兜等外骨骼昆蟲,透過課程,也可以自己嘗試分辨頭、胸、腹等部位,也都是從一齡幼蟲飼養至成蟲。另外,也一直都有使用螞蟻飼育箱飼養高雄巨山蟻,老師提到的昆蟲知識,也有助於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昆蟲的方式,如果有機會,希望還能再上這種和昆蟲有關的課程。

今天許玉米老師我們帶來做演講介紹了有關昆蟲的秘密,昆蟲是我們的二級消費者,在我們的生態金字塔裡面,是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沒有了他們,我們的金字塔這時會有可能會整個塌下來。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隻紫色的花金蟲只要你有覺得危險就會伸長他的腿,他的腿是特化防禦足,上面有一個刺,只要你伸過去他就會把你的手指夾起來,老師應該很痛吧。
再來就是原來蝴蝶的後翅,是不影響他飛行的所以他們的假眼都會長在後翅那邊,所以其他天敵吃掉他們的後事之後他們也可以繼續飛行。
這次我了解到其實蚱蜢、螽斯沒有那麼會跳,他們他們只是跳起來然後落地時會跌倒或是跳起來飛行再跌倒。
原來完全不變態的昆蟲他們的成蟲和幼蟲的分辨法,是看他們的生殖腺可不可以繁衍下一代,來分辨。
在上課之中我最喜歡的昆蟲就是螳蛉,因為他的身體幾乎就是螳螂和胡蜂的合體蟲啊我覺得真是帥氣。
因為老師帶來一包炸蟋蟀和一包炸蜂蛹,看起來脆脆的,不知口感如何,所以上完課之後我也想試試看吃蟲。
我覺得這堂課既有趣又充實,讓我大開眼界,真希望還能上到這個玉米老師的課程,因為我最喜歡的分類就是昆蟲,玉米老師的課程讓我繼續吸收這類的知識。
謝謝玉米老帶來這麼豐富的課程!!!

泥寶和小啾喜歡閱讀有關昆蟲的書,五年前的十二月,小啾收到了一隻小厲椿,從此,他們對昆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讀過:法布爾昆蟲記、昆蟲學、昆蟲小百科⋯⋯等書。泥寶和小啾幾乎把所有有關昆蟲的書讀完了,但他們覺得還不足夠,於是創造了一個機器人—啾娃娃昆蟲機器人,這一個機器人內部設了一部電腦,機器人的肚子中有一個銀色的小櫃子,只要對準櫃子上的麥克風講出你需要的東西,肚子中的小櫃子就會出現你想要的東西,同時,如果要查資料的話,就要對著麥克風說:鍵盤,並把想要問的問題用鍵盤輸入上去,他就會自動找出最佳答案,及統計之後的結果。有一天當他們在閱讀的時候,突然發現一篇非常有趣的書,叫做「昆蟲的演化密碼,到底是什麼?」,於是好奇地打開書,只見書中冒出了一條刺眼的光線,他們感到一陣暈眩,就被吸進書裡面了。
「這裡是哪裡呀?」小啾問。
機器人答到:「定位服務正在定位中⋯⋯我找到了!這裡是玉山!」
「為什麼我們會到玉山啊?」泥寶滿臉疑惑的問。
就在這時,飛來了一隻流星蛺蝶,他說到:「你們好!我是流星蛺蝶,你可以叫我流星。」
小啾說:「沒想到我們可以實際觀察到流星流星蛺蝶!」
「現在,我來說明遊戲規則⋯⋯」
「等等等,這是什麼遊戲啊?」泥寶問
流星蛺蝶回答道:「這不是遊戲,這是一個需要你們英勇奮戰的歷險!遊戲規則是⋯⋯」
小啾忍不住插嘴:「你不是說不是遊戲,為什麼一直說遊戲規則?」
流星蛺蝶趕緊重新回答:「歷險規則是:你們要找出愛心熊,他是自然的守護神,他被三角龍抓走了。所以你們必須回答所有出現的問題,並且獲得三顆彩虹鑽石,再把彩虹鑽石放到玉山上,拔出山上的軒轅劍,再拿著軒轅劍去攻打三角龍大魔王。」
泥寶說:「那我們就開始吧!」
泥寶、小啾和啾娃娃同時掉進深淵裡了。
他們似乎聽到流星蛺蝶在尖叫。
他們來到了七星山,山的主人是小獅子。
小獅子一看到他們三人,就大聲的說:「你們是來歷險的嗎?」
啾娃娃回答:「根據剛剛跟流星蛺蝶的談話中,我們知道:是的。」
小獅子說:「那我要來出題囉!請問:什麼是昆蟲?」
啾娃娃立即回答:「總共有四點:
一、具有頭、胸、腹等三部分
軀體及三對腳。
二、大多數的昆蟲都有翅膀,
只有少數種類沒有。
三、骨骼著生於體軀外方,不
像哺乳類生於體內,屬外
骨骼。
四、神經系統位於腹面,不像
脊椎動物位於體背。」
小獅子立即說到:「答對了!你獲得了大理岩!」
小啾和泥寶嚇出了一身冷汗,啾娃娃若無其事的拿走大理岩。
小獅子補充了一下:「昆蟲生活在陸地上,佔地球物種的70%以上,超過一百萬種被生物學家編上大名,估計還有九百萬個物種尚未被發現。」
語畢,他們就到了另外一座山—雪山。
雪山的山主是薑餅人,他說:「請問昆蟲分為哪幾種科別?」
泥寶回答:「鱗翅目、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蜻蛉目、螳螂目、脈翅目、廣翅目、蜚蠊目、竹節目、長翅目、囓蟲目、革翅目、雙翅目、膜翅目、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纓翅目、彈尾目、 蚤目、古口目、纓尾目、缺翅目、紡足目」
在雪山,他們獲得了花崗岩。
接下來他們來到了南湖大山,山主小花兔問:「請問昆蟲有哪些變態?」
小啾說:「有:
一、不變態,永遠都是同一個樣子
二、完全變態,卵➳幼蟲➳蛹➳成體
三、不完全變態,幼蟲➠若蟲➠成蟲」
他們獲得了:安山岩
最後他們來到了秀姑巒山,山主哆啦啦說:「觸角種類?」
小啾回答:「線狀(絲狀)、念珠狀、鋸齒狀、櫛齒狀、雙櫛齒狀(羽狀)、棒狀(球桿狀)、錘狀、鰓葉狀、膝狀、環毛狀、剛毛狀、具芒狀」
他們獲得:玄武岩
他們拿著四塊跑回玉山,沒想到拼上去後變成一隻熊,他就是—愛心熊!

這次的課程「昆蟲的演化密碼」
小時候常常去外面玩,經常會看到特別的昆蟲,深深的受到吸引,所以在大自然裡,我原本就比較喜歡觀察昆蟲。
這次的課程裡 許育銘 老師有講到…花都很希望蜜蜂停留比較久,因為這樣蜜蜂才能多沾到一些花粉,牠們到處飛時,就可以幫植物授粉,所以花給蜜就不會給很多,不然蜜蜂吃飽了就去休息了,不會到處飛,讓花粉撒在各地;我覺得這個非常的有趣,植物居然有這樣的策略,讓自己的花粉可以在各個地方;昆蟲也有像人一樣「肚皮緊眼皮鬆」的特性。
謝謝許老師的教導,幫我們破解了昆蟲演化的密碼!

#02/28去爬軍艦岩,看到4~5隻臺灣藍鵲,很開心,可以近距離觀察。

我在上完這堂課後,學到了很多東西,例如:生態塔中,只要少了一個生態平衡就會被打亂…… 讓我了解到,環境保護是多麼重要!

上完這堂課後,讓我了解了各種動物以及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每個種類的數量要平衡,否則生態將會大亂

神奇的昆蟲

雖然地球上90%的動物都是截肢動物,也就是昆蟲,但是我對牠們卻不是很瞭解,剛好在這次生態營課程,許育銘老師就告訴我們許多神奇又有趣的昆蟲知識。

昆蟲是食物鏈的初級消費者,因此有很多天敵,牠們為了自保而演化出許多神奇的偽裝術!例如「哥斯大黎加天蛾的毛毛蟲」,牠們會將自己的身體充氣變得腫脹,再加上那副假眼睛,看起來像毒蛇一樣,能嚇阻鳥類的攻擊,偽裝的十分完美;另外有種「跳蛛」天生長得就像隻螞蟻,當遇到天敵時,只要混在螞蟻群裡,牠就得到螞蟻們的保護了!

除此之外,昆蟲為了適應環境增加了求生技能。像是「冬尺蛾」,牠們可以生活在非常寒冷的地方,而不會凍死;另住在高山、嗅覺領敏的「糞金龜」,只要你在山上一脫下褲子,散發出大便的氣味,牠們就會圍著你,想快品嘗新鮮的禮物—一坨熱呼呼的大便。

要辨認昆蟲很簡單,昆蟲都有頭、胸、腹和六隻腳,不管是頭、胸還是腹都有很多種樣式,我對「頭」特別感興趣,各種昆蟲的頭上都有不同的口器,像是咀嚼式口器、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及虹吸式口器。
其中毛毛蟲就有「咀嚼式口器」,這種口器是最原始的種類,分成上唇、上顎、下顎和下唇,適合咬碎固體食物;還有一種口器是「銼吸式口器」,而「薊馬」就是一種有銼吸式口器的昆蟲,這種口器是由上顎、下顎的一部組成,左上額和下顎的內顎變成口針。吸食時,薊馬會將口器貼近食物,用口針將食物刮破,然後吸取它流出的汁液;而「蚊子」擁有的「刺吸式口器」則是咀嚼式口器的特化。上顎和下顎延長,成為口針。下唇延長成口器,將口針包在裡面,而蚊子會將口針刺入動物的皮膚裡吸取血液;最後蜜蜂、蝴蝶和蛾類則是擁有「虹吸式口器」的昆蟲,它的特點是可以彎曲和伸展,適於吸食花蜜,有些蛾類口器前端較尖銳,可以刺破果實的外皮。

在老師介紹各種昆蟲的口器樣式中,我對有咀嚼式口器的「秋行軍幼蟲」格外感興趣。牠們是一種外來種昆蟲,喜歡吃玉米,常在外國大肆橫行,由於有些國家只種植單一作物 — 玉米,因此常發生整片農作物被吃光的悲慘事件,因此秋行軍蟲入侵台灣讓大家萬分驚慌。秋行軍蟲的幼蟲很好辨識,身體每個節都有四個斑點,頭頂上還有個倒Y,說到這兒,我不禁好奇學校的小田園如果打算種玉米,不知道是否會吸引秋行軍蟲入侵!

老師在上課時有提到現在有些國家正在推廣吃蟲,像是瑞士人會吃炸麵包蟲、或是會「ㄒㄧˉ~ㄒㄧˉ~」叫的蟋蟀和蟬。聽說吃起來十分酥脆,但是對討厭殺動物的我來說覺得很噁心,於是問老師:「為什麼大家要推廣吃蟲?」而老師回答:「因為養牲畜都要花費很多錢購買飼料及大片土地飼養,而世界上的昆蟲非常多、飼養成本低,且蛋白質含量也高,所以適合讓人類飼養,做為蛋白質補充的來源。」老師這樣的回答讓我對吃昆蟲比較不反感了,真希望哪天可以嘗試吃幾隻炸蟋蟀!

以下是我這次要提出的疑問:
老師上課時有提到,蜘蛛抓到昆蟲後會吸牠的血。
請問蜘蛛吸完昆蟲的血後,會將牠丟出蜘蛛網外嗎?
我的花盆裡有養了一隻小蜘蛛,可是牠好像都是直接把獵物整隻吃掉,沒有留下牠的屍體。

老師好,我的作業在Google Drive,謝謝

獵蝽科也稱「食蟲蝽科」,是半翅目的一科。 Reduviidae,一詞出自拉丁文 Reduvia,意思是倒刺、碎片的意思。獵蝽科昆蟲頭較小,頭後有細窄頸狀構造,體長最大可達40mm。獵蝽昆蟲大部分具有捕食性,喜食行動不便的昆蟲,如棉蚜、薊馬、棉鈴蟲,吻突像鋼針一樣,可以扎進獵物的身體,吸取養分。

鐵線蟲能夠控制螳螂的意識行動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id=2866
胡蜂與螳螂的化身──螳蛉

你看過螳蛉嗎?遠看,螳蛉就像隻胡蜂,身形玲瓏有緻,腹部肥大,兩對翅膀收摺於體側。近看,螳蛉則和螳螂有幾分神似,頭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向前延伸,具有一對像鐮刀一樣的捕捉前足;兩者親緣關係遠,卻有相似的表徵,是趨同演化的實例。然而螳蛉和螳螂最大的差異是生活史:螳螂是漸進變態昆蟲,若蟲從螵蛸孵化後外形與成蟲相似,隨著蛻皮體型漸增;螳蛉則是完全變態昆蟲,幼蟲孵出後為三爪型,隨著齡期成長轉變為蠐螬狀,再歷經蛹期,蛻變為和幼生期外形截然不同的成蟲。螳蛉是機警的掠食性昆蟲。台灣各個海拔都能見到螳蛉,小型種類於晝間常停棲於葉背,以一雙大眼睛環伺八方,晃動著靈敏的觸角來感測環境變化,一旦獵物進入掠食範圍,牠會迅速甩出捕捉足來箝制獵物,再用咀嚼式口器大快朵頤。大型種類多具有趨光性,夜晚時會飛至光源周遭捕捉同樣受到燈光吸引而來的蛾類等昆蟲。相較於成蟲,螳蛉幼蟲在野外幾乎沒有任何的觀察記錄。原因之一,螳蛉幼蟲體型多小於兩毫米,難以用肉眼觀察。其二,回顧文獻,螳蛉幼蟲的生長發育,竟與「蜘蛛」這類截然不同的生物息息相關:幼蟲靠取食蜘蛛卵囊內的卵維生,成熟後,便在蜘蛛卵囊內化蛹。因此,從野外採集成蟲後帶回人工環境飼養
虎甲蟲是世界上移動最快的昆蟲,速度達到9公里/小時,每秒移動身體177倍的距離。會用強而有力的大顎捕食獵物。
https://www.tbn.org.tw/taxa/57698089-813e-4248-8ab9-af95b487e390?row=0&rowsperpage=25&ft=taxonbioidplus%3A1437929%26datatype%3Aoccurrence&view=spatial

節肢動物是動物的一大類群,由六足亞門(昆蟲等)、甲殼亞門(蝦、螃蟹等)、螯肢亞門(蜘蛛、蠍子等)、多足亞門(蜈蚣、馬陸等)等外骨骼動物組成被稱為節肢動物門(學名:Arthropoda)的分類單位。為動物界中所屬物種最多的一門。[1] 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類就有超過75萬種[2][3][4]。除昆蟲外,常見的蝦、蟹、蜘蛛、蜈蚣及已滅絕的三葉蟲都屬於節肢動物。

節肢動物的特點為其分節的肢體,以及主要成份為α-甲殼素的角質層。甲殼生物的角質層中也包括了碳酸鈣,是生物礦化的產物。
原生地在蘭嶼的「珠光鳳蝶」,上周出現在臺北植物園的昆蟲與植物區引發關注,因為珠光鳳蝶為保育類動物,經植物園通報農委會林務局後,委由臺北市立動物園帶回照養,現正安置在昆蟲館,館長唐欣潔表示,在植物園只找到1隻雌蝶與7顆卵,現在雌蝶翅膀破損,鱗粉也掉了,沒有再產卵,看來已年老,但無法判斷這隻珠光鳳蝶的來源及經歷。

珠光鳳蝶食性專一,雖然植物園的昆蟲與植物區沒有珠光鳳蝶的主要寄主植物港口馬兜鈴,但有耳葉馬兜鈴,珠光鳳蝶產卵在耳葉馬兜鈴。最初發現這隻珠光鳳蝶的植物園表示,當天植物園及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地毯式搜巡昆蟲與植物區,只發現1隻雌蝶與7顆卵
麵包蟲是擬步行蟲的幼蟲,因常被人誤認為步行蟲,故稱為擬步行蟲,英文為:yellow mealworm beetle,從外觀來看,像是多節的水管構成,因為麵包蟲是一種步行蟲的幼蟲,一樣會成蛹成化黃色的昆蟲。牠會發一種不太好聞的體味,扭動像蛆,所以常被學童以噁心來形容。
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構成複眼的小眼數目視乎物種而定,從數個到數以千計都有可能[1]。複眼的優點是能夠為動物提及廣闊的眼界[1],並可以有效的計算自身與所觀察物體的方位、距離,從而有利於複眼類昆蟲作出更快速的判斷和反應;在某些例子中,昆蟲的複眼甚至能夠分辨光的偏振[2]。在昆蟲中,複眼還佔了整個頭部不少的面積[1]。複眼的解析度受到像點的限制,一般來說,其影像解析度比人類的眼睛低。但其時間解析度比人的要高10倍。人的眼睛每秒能分辨24幅圖畫(這也是動畫片的最低速度)。而昆蟲的複眼則可達240左右。
所有昆蟲都有複眼,大多數昆蟲除了複眼外還有單眼。單眼用來辨別光線的存在和強弱、方向;複眼能辨識物體的形態和顏色,但昆蟲所見的顏色和人類不一樣,對於顏色的分辨也隨著種類不同有所差異,一般昆蟲看不到紅色,蜜蜂不能辨識紅色和綠色。而人類看不到的紫外光,對大多數昆蟲來說,卻是最耀眼的光線,在昏暗的光源下,昆蟲眼中的顏色會變得非常豐富。

地棲的白蟻、跳蟲、螞蟻,居家櫥櫃、床鋪隙縫裡的衣魚、貓蚤,和多數的幼蟲複眼構造都很簡單,由1-15個小眼組成,事實上牠門是看不見的,只能用皮膚、茸毛等感覺器辨別物體。多數的昆蟲複眼由一千到數萬多個小眼組成,視力很好。譬如蒼蠅有4000-5000個小
平衡棒(英語:haltere(s))只存在於蚊、蠅等雙翅目昆蟲中,是後翅退化而成的細小的棒狀物 。在飛行時有定位和調節的作用。捻翅目昆蟲雄蟲的前翅退化成細小的棒狀物,稱“假平衡棒”,以與雙翅目昆蟲的平衡棒相區別。
鞘翅目是昆蟲綱中最大的目,俗稱甲蟲。目前全世界的甲蟲,約182科,約有35萬種,占全動物界所有物種之25%。除了在海洋和極地之外,任何環境都可以發現甲蟲。 甲蟲一般都有由幾丁質組成的外骨骼,前翅為鞘翅,通常可以覆蓋身體的一部分以及保護後翅;前翅不能拿來飛行。一些種類已經有部分的種類喪失飛行能力,如步行蟲和象鼻蟲。
性擇會演化是因為
1. 基因突變?因為慾望太強所以遺傳在基因中就開始演化

獵蝽科也稱「食蟲蝽科」,是半翅目的一科。 Reduviidae,一詞出自拉丁文 Reduvia,意思是倒刺、碎片的意思。獵蝽科昆蟲頭較小,頭後有細窄頸狀構造,體長最大可達40mm。獵蝽昆蟲大部分具有捕食性,喜食行動不便的昆蟲,如棉蚜、薊馬、棉鈴蟲,吻突像鋼針一樣,可以扎進獵物的身體,吸取養分。

胡蜂與螳螂的化身──螳蛉

你看過螳蛉嗎?遠看,螳蛉就像隻胡蜂,身形玲瓏有緻,腹部肥大,兩對翅膀收摺於體側。近看,螳蛉則和螳螂有幾分神似,頭呈三角形,前胸背板向前延伸,具有一對像鐮刀一樣的捕捉前足;兩者親緣關係遠,卻有相似的表徵,是趨同演化的實例。然而螳蛉和螳螂最大的差異是生活史:螳螂是漸進變態昆蟲,若蟲從螵蛸孵化後外形與成蟲相似,隨著蛻皮體型漸增;螳蛉則是完全變態昆蟲,幼蟲孵出後為三爪型,隨著齡期成長轉變為蠐螬狀,再歷經蛹期,蛻變為和幼生期外形截然不同的成蟲。螳蛉是機警的掠食性昆蟲。台灣各個海拔都能見到螳蛉,小型種類於晝間常停棲於葉背,以一雙大眼睛環伺八方,晃動著靈敏的觸角來感測環境變化,一旦獵物進入掠食範圍,牠會迅速甩出捕捉足來箝制獵物,再用咀嚼式口器大快朵頤。大型種類多具有趨光性,夜晚時會飛至光源周遭捕捉同樣受到燈光吸引而來的蛾類等昆蟲。相較於成蟲,螳蛉幼蟲在野外幾乎沒有任何的觀察記錄。原因之一,螳蛉幼蟲體型多小於兩毫米,難以用肉眼觀察。其二,回顧文獻,螳蛉幼蟲的生長發育,竟與「蜘蛛」這類截然不同的生物息息相關:幼蟲靠取食蜘蛛卵囊內的卵維生,成熟後,便在蜘蛛卵囊內化蛹。因此,從野外採集成蟲後帶回人工環境飼養
虎甲蟲是世界上移動最快的昆蟲,速度達到9公里/小時,每秒移動身體177倍的距離。會用強而有力的大顎捕食獵物。
https://www.tbn.org.tw/taxa/57698089-813e-4248-8ab9-af95b487e390?row=0&rowsperpage=25&ft=taxonbioidplus%3A1437929%26datatype%3Aoccurrence&view=spatial

節肢動物是動物的一大類群,由六足亞門(昆蟲等)、甲殼亞門(蝦、螃蟹等)、螯肢亞門(蜘蛛、蠍子等)、多足亞門(蜈蚣、馬陸等)等外骨骼動物組成被稱為節肢動物門(學名:Arthropoda)的分類單位。為動物界中所屬物種最多的一門。[1] 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類就有超過75萬種[2][3][4]。除昆蟲外,常見的蝦、蟹、蜘蛛、蜈蚣及已滅絕的三葉蟲都屬於節肢動物。

節肢動物的特點為其分節的肢體,以及主要成份為α-甲殼素的角質層。甲殼生物的角質層中也包括了碳酸鈣,是生物礦化的產物。
原生地在蘭嶼的「珠光鳳蝶」,上周出現在臺北植物園的昆蟲與植物區引發關注,因為珠光鳳蝶為保育類動物,經植物園通報農委會林務局後,委由臺北市立動物園帶回照養,現正安置在昆蟲館,館長唐欣潔表示,在植物園只找到1隻雌蝶與7顆卵,現在雌蝶翅膀破損,鱗粉也掉了,沒有再產卵,看來已年老,但無法判斷這隻珠光鳳蝶的來源及經歷。

珠光鳳蝶食性專一,雖然植物園的昆蟲與植物區沒有珠光鳳蝶的主要寄主植物港口馬兜鈴,但有耳葉馬兜鈴,珠光鳳蝶產卵在耳葉馬兜鈴。最初發現這隻珠光鳳蝶的植物園表示,當天植物園及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地毯式搜巡昆蟲與植物區,只發現1隻雌蝶與7顆卵
麵包蟲是擬步行蟲的幼蟲,因常被人誤認為步行蟲,故稱為擬步行蟲,英文為:yellow mealworm beetle,從外觀來看,像是多節的水管構成,因為麵包蟲是一種步行蟲的幼蟲,一樣會成蛹成化黃色的昆蟲。牠會發一種不太好聞的體味,扭動像蛆,所以常被學童以噁心來形容。
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構成複眼的小眼數目視乎物種而定,從數個到數以千計都有可能[1]。複眼的優點是能夠為動物提及廣闊的眼界[1],並可以有效的計算自身與所觀察物體的方位、距離,從而有利於複眼類昆蟲作出更快速的判斷和反應;在某些例子中,昆蟲的複眼甚至能夠分辨光的偏振[2]。在昆蟲中,複眼還佔了整個頭部不少的面積[1]。複眼的解析度受到像點的限制,一般來說,其影像解析度比人類的眼睛低。但其時間解析度比人的要高10倍。人的眼睛每秒能分辨24幅圖畫(這也是動畫片的最低速度)。而昆蟲的複眼則可達240左右。
所有昆蟲都有複眼,大多數昆蟲除了複眼外還有單眼。單眼用來辨別光線的存在和強弱、方向;複眼能辨識物體的形態和顏色,但昆蟲所見的顏色和人類不一樣,對於顏色的分辨也隨著種類不同有所差異,一般昆蟲看不到紅色,蜜蜂不能辨識紅色和綠色。而人類看不到的紫外光,對大多數昆蟲來說,卻是最耀眼的光線,在昏暗的光源下,昆蟲眼中的顏色會變得非常豐富。

地棲的白蟻、跳蟲、螞蟻,居家櫥櫃、床鋪隙縫裡的衣魚、貓蚤,和多數的幼蟲複眼構造都很簡單,由1-15個小眼組成,事實上牠門是看不見的,只能用皮膚、茸毛等感覺器辨別物體。多數的昆蟲複眼由一千到數萬多個小眼組成,視力很好。譬如蒼蠅有4000-5000個小
平衡棒(英語:haltere(s))只存在於蚊、蠅等雙翅目昆蟲中,是後翅退化而成的細小的棒狀物 。在飛行時有定位和調節的作用。捻翅目昆蟲雄蟲的前翅退化成細小的棒狀物,稱“假平衡棒”,以與雙翅目昆蟲的平衡棒相區別。
鞘翅目是昆蟲綱中最大的目,俗稱甲蟲。目前全世界的甲蟲,約182科,約有35萬種,占全動物界所有物種之25%。除了在海洋和極地之外,任何環境都可以發現甲蟲。 甲蟲一般都有由幾丁質組成的外骨骼,前翅為鞘翅,通常可以覆蓋身體的一部分以及保護後翅;前翅不能拿來飛行。一些種類已經有部分的種類喪失飛行能力,如步行蟲和象鼻蟲。
性擇會演化是因為
1. 基因突變?因為慾望太強所以遺傳在基因中就開始演化

這次由是許育銘老師上的昆蟲的演化密碼的課程,我學到了許多節肢動物,昆蟲就是其中的一種,而其他還有蜘蛛、螃蟹、蠍子等,我認識了各種昆蟲的口器,昆蟲的口器分為上唇、下唇、大顎與小顎。昆蟲在生態鏈中屬於初級消費者,但我們需要他們。若蜜蜂、蝴蝶之類傳播花粉的昆蟲消失,植物就會因為無法授粉而滅絕,而在植物滅絕後,草食性動物也因為沒東西吃而滅絕,最後,肉食性動物也因為沒有生物可吃而滅絕。所有的生物將滅絕。而在上課的尾聲,我了解到生物學名的原理。生物的學名是使用拉丁文,像是台灣黑熊的學名: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其中Ursus是屬名、thibetanus是種名,也就是亞洲黑熊、而formosanus則是亞種,也就是台灣黑熊。這次許育銘老師的課,讓我學會生物學名分類的規則,讓我不必每次都上網找資料,還讓我學到各種昆蟲演化出來的器官,使我獲益良多!

老師我的作業在GoogleDoc謝謝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224ZSqWnAzDvQMsNRyeVOg8QTJWc8ALt_jNzr1TKf-E/edit?usp=sharing

昆蟲
這次的生態營課程,是由許育銘老師介紹節肢動物裡的昆蟲。

昆蟲在食物鏈裡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牠是低級消費者,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昆蟲,很多比較大型的生物也會跟著消失,有時候,我們覺得昆蟲長的有一點奇特又有一點煩,所以想要掐死牠,但是為了牠上面的動物,我們只好不殺生。

昆蟲的外型分為頭胸腹,眼睛通常會有複眼跟單眼,複眼看到的景象比較清楚,單眼只能感光,不能看清楚東西。昆蟲的觸角有很多種,像是蛾類的觸角就像是一把平梳,彎彎的,有的是雙櫛齒像羽毛一樣,而蝴蝶的觸角就是棍棒狀的一根,前面有一球而已。昆蟲的口器除了可以用來吃東西,還有感覺的功能,有上唇、下唇、大顎和小顎,依照不同的需求長成不同的外型,像是有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銼吸式口器,其中,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蝴蝶的口器,長得像捲起來的絲線,是小顎包著裡面的東西,不是下唇;毛毛蟲是咀嚼是口器,這樣才可以咬葉子。

昆蟲的腳有許多不同的運用方式,像是步行蟲有步行足,所以牠只能用走的,除了步行足,也有跳躍足,跳躍足會很有力,所以可以跳高高,捕捉足,捕捉足就是有凶狠的雙手,可以抓獵物,像是螳螂。

林奈是發明學名的瑞典科學家,他提出給生物一個屬名加種名,並且使用拉丁文來命名,所以世界各國的人統一用這個現在不存在的文字來命名生物的屬種。像是人類的學名叫做:Home sapiens Linnaeus 1758,Home的意思是屬名,sapiens是種名,Linnaeus的意思是命名者,也就是林奈,1758就是命名時間。老師還講了臺灣黑熊的屬名,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Ursus是屬名,thibetanus是種名,formosanus是亞種,也就是臺灣,所以牠是臺灣的亞種。

這堂課,我比較害怕的蟲是秋行軍蟲,牠會在玉米、小麥、高梁、稻米、芋頭等農作物上產卵,等卵孵化後,就大量的吃吃吃,對我們人類來講,非常非常的誇張,會破壞一堆好吃的食物,但是仔細想想,牠這樣也是為了活命啊!

上完這節課,我學到不能只看昆蟲的外表,很噁心,就判定牠是不友善的生物,並打死牠,還有我們要尊重昆蟲,因為沒有牠們,我們可能也活不了了。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