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行動班]20211218許育銘-鹿角坑溪生態旅讀-水生昆蟲篇

Filed Under (eci環境行動班) by 邱鴻麟 on 18-12-2021

許育銘老師水生昆蟲的研究成果
在這次豐富了我們對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想像
探索未知一直是人類在科學新疆界的無形移動線
這次
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觸水生昆蟲的生態旅讀
你下次一定要親自走走生態保護區

想想自己的想法與學習的觀點

你可以用下列的方法豐富你的文章作品

1.找出其中1-2種類別的生物作深入探討。

2.可以在心得中發問十個問題,讓老師知道你的關心的重點與重心。

今天育銘老師帶我們認識了在陽明山溪流裡的昆蟲。陽明山的溪流主要有馬槽溪、鹿角坑溪、南磺溪、北磺溪和大屯溪等等,其中馬槽溪的P H值很低所以很少生物生存在溪裡,原因是裡面有很多的硫酸鹽和硫磺,其中搖蚊是生活在馬槽溪裡面的其中一種昆蟲,老師說如果溪裡面的石頭黃黃的而且水不清澈,代表那條溪很可能有硫磺。如果溪裡面的昆蟲通常比較少而且水很清澈,是因為溪裡的浮游生物以及礦物質較少,正好跟池塘相反,而有魚的池塘也不會有太多昆蟲,因為魚會吃掉它們。
因為我對昆蟲不是很了解之前也沒有做過深入的研究,所以今天老師講的很多昆蟲的名字我都沒有聽過,像是寛扉黽椿、斑石蛉、小划椿象等等⋯⋯
今天聽到的昆蟲裡面,最吸引我的是金腹巨蚊,我常常在爬山或是騎腳踏車的時候,會看到這種巨蚊在身旁繞來繞去,我總是非常好奇它是什麼物種?直到今天老師給我了解答。
希望以後可以參加更多老師辦的生態課。

今天上的是關於陽明山鹿角坑溪的水生昆蟲課程,為我們上課的是許育銘老師。
老師先為我們解說鹿角坑溪的環境,因為鹿角坑溪的水中有很多有機質所以吸引很多水生昆蟲在那裏生活,然後老師再向大家介紹水生昆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程斑大龍蝨」,老師說雄蟲的前腳有吸盤在交配時可以吸附母蟲,我覺得這樣的行為很有趣。幼蟲要結蛹時會在泥土裡挖一個很圓的洞在裡面變成蛹,等蛹羽化變成成蟲後才會離開那個洞,剛羽化的成蟲顏色是橘黃色好可愛。龍蝨還有一個秘密武器,會分泌淡藍色的液體可以導致獵物麻痺游速變慢或直接昏迷,可能是對水中的脊椎動物神經系統有不好的影響。老師介紹了很多種類的龍蝨,像是條紋扁型豆龍蝨、姬龍蝨、紅邊大龍蝨等,牠們的身體跟眼睛都圓圓的,眼睛黑黑亮亮,觸鬚跟腳都短短的,我覺得每一種都很可愛。
另一種我也很喜歡的水生昆蟲是「附子蟲」,雌蟲在產卵前會分泌一種膠狀物質放在雄蟲的背上再將卵產在上面,利用這種特殊膠質將卵牢牢黏住避免掉落,爸爸就會背著小寶寶移動,這個狀態要維持1~2個星期卵才會孵化。其他的昆蟲都是產完卵就離開,可是附子蟲爸爸會一直保護小寶寶到孵化,我覺得附子蟲真是好爸爸!
我覺得今天的課程很特別,可以了解陽明山的環境並且認識台灣比較少人在研究的水生昆蟲,雖然還有一些無法確定的物種,但是對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收穫了,謝謝老師!
上完今天的課程我有一些問題想問老師:
1. 為什麼這些昆蟲會選擇在水生生活呢?
2. 請問水生昆蟲們有什麼天敵呢?
3. 請問水生昆蟲們多久要換一次氣呢?
4. 請問目前有鑑定的水生昆蟲大約有多少種類?
5. 請問水生昆蟲會不會被鳥類攻擊?
6. 仰泳椿為什麼是倒著游泳呢?
7. 今天介紹的肉食性比較多,請問有什麼草食性的水生昆蟲嗎?
8. 請問捕食網會不會因為太重的掉落物造成損壞?
9. 在圖片中剛羽化的龍蝨是橘色的,請問還要多久顏色才會變深?
10. 請問龍蝨分泌出來的乳狀淡藍色液體對人體有害嗎?

這次上的課是昆蟲課,上課的人是育鈱老師。我對昆蟲沒什麼太大研究,不過上了這次的課以後,我覺得斑石蛉很可愛,他是魚蛉科、脈翅目,雄斑石玲的觸角是羽毛狀的;而雌的是絲狀,牠的幼蟲是水棲性的,樣子像蜈蚣,有8對無節測鰓且腹部末端有鉤狀的尾腳,口器發達,肉食性,能蛇行於溪底的石塊間捕食獵物。大紅娘華也很吸引我的注意,他體長可達5公分,體色深褐色;體型扁平形似枯葉,前腳特化成鐮刀狀,腹部末端有一細長的呼吸管,可伸出水面呼吸。這些知識老師都有跟我們分享,我有1個問題想要問老師:為甚麼我上網查龍蝨都會出來牙蟲?謝謝老師跟我們分享這麼多知識,下次一定要再來幫我們演講喔。

今天的講座是關於水生昆蟲的講座
我最印象深刻的水生昆蟲是蛾蚋, 因為我們家裝潢後, 廁所裡面就一直有蛾蚋。
我也喜歡附子蟲, 因為他們會把卵背在背上。
蜻蜓到一定的時間時會趴在距離和水面很近的地方就不動了, 不吃飯, 有些科學家認為這時候就像毛毛蟲變成蝴蝶時的狀態, 類似羽化, 這個時間結束後牠就變成成蟲了。
今天這堂課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 希望下次可以學習更多關於水生昆蟲的事物。
我想請問育名老師6個問題:
1.蛾蚋為什麼會出現在廁所?
2.蛾蚋吃甚麼?
3.水生昆蟲多久換一次氣?
4.有哪些草食性水生昆蟲?
5.水生昆蟲有哪些天敵?
6.有有毒的水生昆蟲嗎?

心得 : 陽明山的溪流主要有馬槽溪、鹿角坑溪、南磺溪、北磺溪和大屯溪等等,馬槽溪的PH值很低所以很少生物生存在溪裡,其中搖蚊是生活在馬槽溪裡面的勇者,老師也有提到如果在溪裡的石頭是黃色的,代表那條溪很可能有硫磺。如果溪水清澈,裡面昆蟲眾多,就表示溪裡的礦物質很少。 我平常都沒有去深入的了解昆蟲,所以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的一些名子我都聽不懂,像是寛扉黽椿、斑石蛉、小划椿象等等。今天聽到的昆蟲裡面,最吸引我的是金腹巨蚊,我常常在陽明山食都會看到具文在我身旁團團轉,我以前都不知道這種蚊子是哪種,我還以為是放大版的小黑蚊,直到今天老師才教我說這是金腹巨蚊。
研究 : 我這次要寫的種類是雙翅目。雙翅目的昆蟲只有一對翅膀。其中有些種類已經退化成一對棒槌狀的器官,在飛行時可以幫助昆蟲平衡。其中少數雙翅目品種的翅膀和平衡桿均已經退化到以不能飛行了。少數其他的昆蟲也只有一對翅膀,如雄性介殼蟲(半翅目)等。雙翅目大多數包括蚊,蠅,虻等昆蟲。雙翅目有接近200多個類種和接近16萬真實生物。雙翅目是昆蟲第四大目,前面有鞘翅目,鱗翅目和膜翅目。除了在南極之外,在全世界都是很常看到的。其中有些種類其實是能傳染病毒給我們,例如蚊子會傳染瘧疾。雙翅目是屬於完全變態的動物,也就是說會經過四種變形的昆蟲。他們大多數是從攝取液態來補充食物,像是腐敗的蔬果,或是花蜜和樹枝等。有少部分的種類是會吸血的,像是蚊蟲。還有些是用獵捕的方式來取道食物,像是寄生蠅或食蟲虻等。

資料來源 : 雙翅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生活在台北,陽明山就像一起生活的老鄰居,然而,熟悉的陽明山同時保留了讓人驚嘆的神秘⋯⋯。

大自然的風貌往往會隨著季節而改變,而這一次我們拜訪的季節剛好是冬季,所以生態的精彩度並沒有很熱鬧,在鹿角坑生態保護區內有一座魚梯在溪流旁,它是幫助魚在繁殖過程中洄游的一個通道,可以使魚順利的逆流而上,以及不受攔水壩等人工設施的高低落差而無法順利洄游繁殖,魚梯中的水流必須快到能夠吸引魚隻溯溪,卻又不會耗盡魚的體力以免牠無法繼續餘下的旅程。

淨水廠的水源來自於鹿角坑溪,那裡有一個攔水壩,攔水壩上方有幾個水溝蓋筆直的排列著,他們負責過濾水中的樹葉或樹枝⋯⋯等大型物,並利用高低落差將水輸送到淨水廠,在、再經過淨水廠的處理程序之後,便會把水供應到士林一帶。

陽明山是一座壯碩且雄偉的山,他歌頌著人類對於大自然的嚮往,當你站上他的肩頭,你將會看到那充滿綠意的地球,看到我們心愛的世界,好久好久以前,我們和他一起和睦相處的,從前從前⋯⋯。

在12月18日邱老請了我們的資優班學長許育銘老師為大家上課,主題是位於台北和新北的交界處的陽明山鹿角坑溪。
鹿角坑溪有很多水生昆蟲,其中負子蟲讓我印象深刻。負子蟲媽媽會產卵在在負子蟲爸爸身上,而這1~2個星期負子蟲爸爸就會背著卵移動,很辛苦的!
還有一種蟲我也很有印象,就是娥蚋,因為每次去露營的廁所都會有。
這次的課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希望可以親眼看到背著卵的負子蟲爸爸,謝謝老師的介紹。

這次老師用google meet帶我們認識了許多水生生物。要找水生生物時,要先找有水的地方,而老師通常都找剛下過雨的低窪地區,然後再用D型水撈網撈60次後放到鐵盤裡,就可以看到很多不知所措的水生生物囉!

老師介紹了許多生物,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向天蝦和小划椿象。向天蝦其實不是蝦,是鵠沼枝額蟲,釵額蟲科枝額蟲屬的水生動物。牠長得魚頭蝦尾,有很多的附肢像一堆毛毛的小觸手,兩顆大眼珠烏溜溜的,而且活動時是尾上頭下的倒立游法,非常可愛,台灣就只有在陽明山的向天池才有。旱季時,向天蝦是以休眠卵的形式度過,等下過大雨後才會孵化,我們雨後約7~10天就可以看到孵化長大的向天蝦了。小划椿象的體型非常非常小,像一粒黑芝麻,牠喜歡吃藻類,喜歡一起生活,牠的前腳最長並向兩側張開,後腳扁平像槳一樣,所以很會游泳潛水,而且牠還有翅膀會飛呢!

聽完老師的介紹,我想向老師請教一些問題。
1. 造成優養化的原因和整個過程。
2. 負子蟲的卵怎麼背上去的?怎麼都不會掉呢?
3. 長得奇形怪狀的小生物,有什麼特別的功能?
4. 向天蝦的天敵是誰?
5. 那些不確定的水棲昆蟲是不是外來種?
6. 這個地方有沒有外來種影響當地的生物?
7. 水棲昆蟲的公母很容易就能看出來嗎?
8. 這些水棲昆蟲會分辨什麼時候要下雨,並產卵嗎?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