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班]臺灣的兩棲類動物+兩棲夜間觀察-林春富老師、葉大銓、陳運宣老師

Filed Under (未分類) by 邱鴻麟 on 26-04-2019

第二個關卡是由葉大銓老師的夜觀和林春富老師的兩棲類課程。我們總共分成三組,我是第三組,我們走最偏遠的路線,途中還有沒路的地方,但是卻看到了火車經過呢!

跟生態營隊出去,最好的就是運氣。我們第一隻青蛙也是第一隻動物就是很少見的史丹吉氏小雨蛙,接下來有看到一些蜘蛛,還有拉都希氏赤蛙,有人開玩笑說牠是拉肚子吃西瓜。後來,又看到了背中線超粗、超明顯的澤蛙,還有蝸牛、半蛞蝓和蛞蝓,還有斯文豪氏赤蛙,綠色的毛毛蟲,在植物莖上的特別生物,昆蟲的卵、有假眼的綠色毛蟲、特別的椿象、刺蛾的幼蟲、黃色黑斑的瓢蟲,經過了好長一段沒有路的地方、看到火車經過完後,看到了只有特生中心有的碗仔花、螳螂、盲蛛、一群蝴蝶的幼蟲,最後是黑蒙西氏小雨蛙,還有老師養的一對花狹口蛙做結尾。牠們其中一隻還噴水在我手上(還好不是尿),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牠們剛出來的時候體型超大的!

第二天,最後一堂課就是林春富老師的兩棲類課程。老師一開始先介紹青蛙,黑眶蟾蜍、諸羅樹蛙只有一個鳴囊,貢德氏赤蛙、腹斑蛙有兩個鳴囊。青蛙抱錯的情況真的很有趣,因為牠們視力很差的緣故,才會有此情況發生,還有公的抱公的、三隻公的在互抱,還有第三支想把牠拔下來的故事。牠們產卵的方式也大不相同,有的是直接產在水哩,有的是用泡泡保護,有的是產在靠近水邊的地上,有的是產在竹子裡。台灣唯一會保護卵的青蛙就是艾氏樹蛙,也是全世界7000種青蛙中唯5-6種青蛙會吃卵長大的青蛙,而且他身上有抗菌的物質,可以讓牠在竹筒中生活的時候不會感染。台灣的兩棲類總共有7科,分別是山椒魚科、蟾蜍科、樹蟬科、樹蛙科、赤蛙科、叉舌蛙科和狹口蛙科。

夜晚的合唱表演開始了。在這裡,有許多表演者,整個會場好不熱鬧。大家好!我是今天為各位介紹表演的主持人。若您想在這裡觀賞到品質最好的表演,請您遵守下列幾項規定。第一,請勿大聲喧嘩,己免干擾到表演者。第二,請各位嘉賓不要用閃光燈拍照。最後一項,這裡有些表演者較害羞,若只能聽到歌聲不能見到他,再請各位多多見諒。第一位展開歌喉的是班腿樹蛙先生,他用響亮的嗓音歡迎各位。接下來,你可以聽到澤蛙先生他自己寫的情歌。各位嘉賓現在請您往右方看,您會看到同樣是今晚貴客的人面蜘蛛,他正坐在VIP的網織包廂上。因為各位是本廳目前接過體型最大的貴客,所以目前並沒有適合您的包廂,敬請見諒。最後要帶各位參觀本音樂廳的大會館,在這裡,您可以聽到許多表演者的大合唱。只要閉上眼睛,專心聆聽,就可以發現許多害羞的好歌喉。在這次參觀行程的尾聲,我想請出這次行動的策劃人—葉老師,他將會為各位展示名符其實的「蛙式」。他找到了兩隻青蛙,各個都是游泳高手。只見他們後腿一踢,雙手一划,身體就往前進了!其實,這次的夜觀不僅僅是看青蛙,我們也聽自然的美好和奇妙,還看見蜘蛛、植物和昆蟲。您是不是經常聽到青蛙在交配時會抱錯呢?但您有真的看過青蛙報錯時的情形嗎?我說的並不是看圖片喔!在本音樂廳就有可能看到,因為本廳就是建立在青蛙的求偶場所之一。不瞞您說,我在四月二十一號晚上的時候,曾經有看到這種情況呢!一隻體型較小的青蛙抱住一隻體型大了他一倍的青蛙,結果,才剛抱住,大的一叫,小青蛙立刻放開了!歡迎大家來到本音樂廳,位在南投集集的特生中心戶外區,歡迎您的來訪。

蛙類是一般人熟悉的兩棲類動物,剛孵化的蝌蚪以鰓來呼吸,並以皮膚表面來進行氣體交換。成長過程中,先長出後肢,再長出前肢,直到即將離開水面前,才開始改用肺呼吸。然而,即使如此,皮膚仍具有輔助氣體交換的功能。在此同時,體內其他器官為了適應陸地上的生活,必須重組。這樣的轉換過程,我們稱之為變態,意思是其器官或型態的轉變。台灣的蛙類特有種有:莫氏樹蛙、翡翠樹蛙、台北樹蛙、諸羅樹蛙和橙腹樹蛙。牛蛙為民國13年由日本引進台灣,當作食用的蛙類,後來因逃逸或不當放生才在野外部分地區有被發現的紀錄。在大自然世界裡,青蛙也是其他動物捕食的對象,如水蠆、紅娘華是蝌蚪的天敵,而蛇類、人類則是成蛙最大的天敵。絕大多數的兩棲類對人類的生活是有好處的,因為他們可以捕食一些傳播疾病的害蟲。
由於大部分的兩棲類動物在晚間活動,所以上課前一天的晚上,老師帶我們去夜觀,我們帶了手電筒了和照相機,並看見了史丹吉氏小雨蛙、黑眶蟾蜍等蛙類。葉大銓老師還抓了1隻青蛙,並把牠放進水裡給我們看正版蛙式。回去的路上下了一場大雨,我們都不幸的成為落湯雞了。

這次是我第一次聽到有兩個鳴囊的青蛙,還有蝌蚪的手腳是同時成長的。
網路上說:兩棲動物是最早長出肺的生物。在三億九千萬年前的泥盆紀開始,某些具有肺樣結構的古總鰭魚曾嘗試登陸。到了石炭紀它們爬上陸地。從此它們是往後七千五百萬年陸地上最繁榮的脊椎動物。最早發現的兩棲類化石是魚石螈
它所代表的古兩棲動物與古總鰭魚的頭骨結構、肢骨方面有驚人的類似,但其已具備了與頭骨失去聯繫的肩帶,五趾型的四肢等兩棲類特徵,但這些古兩棲類動物大約於1.5億年前滅絕。現存的兩棲類動物都是三疊紀以後才出現的。現在的兩棲動物大到五尺多,也有小到一厘米以下的。它們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寒帶和海島上的種類稀少,北極圈內亦有被發現的種,但迄今為止,南極尚未發現有兩棲動物的蹤跡。兩棲動物繁殖時候需要水,因為它們的卵要生在水裡。剛從卵裡出來的幼體形態似魚,用鰓呼吸,有側線,依靠尾鰭游泳。然後經變態才能上陸生活。一般來說,它們最後會離開水,但是並非所有兩棲動物都是這樣。它們成長過程中最明顯的是長出四條腿來在陸地上行走

呱呱呱的叫聲,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身軀。可愛的青蛙總是引人注目,也是大家感興趣的兩棲類生物。今天是由林春福老師為大家介紹台灣的兩棲類,晚上再帶大家去夜觀。
夜晚常可以聽到青蛙鳴叫,會鳴叫的青蛙通常是雄性。不過雌性青蛙也會叫,但是發出釋放叫聲,不會發出求偶叫聲。艾氏樹蛙很特別,是唯一會保護小蛙的青蛙。艾氏樹蛙會把卵產在竹筒中,等卵孵化後青蛙媽媽會常回竹筒。當小蝌蚪咬媽媽的屁股時,媽媽就會計算有多少小蝌蚪咬她的屁股,並產下等量且無受精的卵給小蝌蚪吃。小蝌蚪變青蛙,是大家熟知的過程,但究竟小蝌蚪是怎麼變青蛙的呢?蝌蚪從卵孵化後,會先長出左腳,接著長出右腳。右腳長好後,左手就會長出來,然後是右手。在成長的同時,小蝌蚪的尾巴會慢慢消失,提供蝌蚪成長所需的能量。
夜幕降臨,我們跟著葉大銓老師到特生中心周遭夜觀。一開始我們就幸運地看見稀有的史丹吉氏小雨蛙,接著又在姑婆葉上發現班腿樹蛙。小池塘邊,還讓大家發現澤蛙跟拉都希氏赤蛙。老師把澤蛙抓起來後放回池塘,讓我們觀察青蛙游泳的模樣。青蛙游泳時就跟人類游蛙式一樣,只不過青蛙游一會兒後會鑽進土裡,或躲在葉子下。最後還看到一隻蜘蛛,牠的網子不會黏手,但樣子卻十分稀奇。那隻蜘蛛的網子看起來有兩層樓,一個大菱形下有個小長方體,令人不解,到底為什麼牠的網子要是那個形狀?
上過室內課,又到野外實地觀察。讓我充分了解台灣的兩棲類,更發現從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進一步踏進兩棲類的奇妙世界。

夜間觀察 陳運宣
大家好,我是今晚的解說員小森,我們今天要去夜間觀察,大家準備好了沒有?好的話那我們就出發吧!在樹林中,有著呱~呱~呱的叫聲,有著吱吱喳喳的叫聲,汪~汪~汪的叫聲,到處都有許多奇奇怪怪的叫聲,就像是在一個音樂廳裡面聽著驚愕交響曲似的,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獨特、悅耳的叫聲,或許你們不知道夜晚的叫聲是怎樣,但是,當你走進一個光害少、人煙稀少的地方,你就會發現夜晚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的動物、昆蟲等正陪伴著你呢!比如說是青蛙,當你走在一個潮濕的夜晚或潮濕的方時,你會發現至少有一種青蛙正在看著你呢。當夜間觀察結束時,我發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如果沒有生物多樣性的話,那我們地球不就完蛋了嗎?

這次課程是兩棲類的研究,授課老師為林春富老師,老師先和我們說一些基礎的知識像是台灣的兩棲類約有41種,主要分為青蛙、山椒魚,這次老師在課堂上講解了許多知識,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蝌蚪的手腳其實是同時長出來的,只是手一開始縮著,蝌蚪會看環境決定什麼時候把手打開。
而這次特生中心夜觀,我們雖然沒有看到大型動物,卻看到了許多小型生物像是蜘蛛、青蛙、螳螂等等…
我一開始非常熱情的一直拍照,看到什麼拍什麼,但我的相機顯然沒那麼的熱情,才拍十幾張,就叫我換電池,我不理他,繼續拍,就在我要拍青蛙時,沒電了!!
之後只能以夜拍弱爆的iphone6接班,那拍出來的照片真的是齁,連我自己都要端詳一下才看得出來是啥ㄝ,當然也別想拿來作收藏,不過眼睛有看到,也就不會忘了!

一進入人造林內,就聽到許許多多各式各樣不同動物的叫聲,這次夜觀一定會很精采吧,雖然下雨,不過我們這一組還是觀察到了許多東西,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著可愛身軀和水汪汪的大眼睛的青蛙,這次夜觀有別於其他的夜觀,我之前都只有聽過青蛙游泳卻沒有實際看過,這次老師終於實際證明給大家看,我看得津津有味,青蛙的「蛙式」其實和人類的「蛙式」不太一樣,人的蛙式大家想必都十分清楚,就是手腳都要划,青蛙的蛙式卻有許多人不明白了,青蛙在游泳時只會踢腳,手則是收起來的,下次大家由蛙式時,一定都會想起人們的蛙式其實只有學對一伴呢!蛙鏡當然也是跟青蛙學的,或許你會覺得青蛙的蛙鏡跟我們的眼皮一樣是上下合起來的,當然不是,其實只要略懂青蛙的人或是你靜下心想一想就會知道正確的答案,青蛙下水水自然是從下方才浸到上方,蛙鏡自然就是由下方往上蓋起來的囉。你答對了嗎?
室內的講課內容豐富,希望我有全部吸收。台灣的兩棲類有七科:山椒魚科、蟾蜍科、樹蟾科、樹蛙科、赤蛙科、叉舌蛙科、狹口蛙科。
台灣的青蛙主要分布在1000m以下,山椒魚主要分布在2500m以上。
青蛙只有公的才會鳴叫(唱歌),母的會叫但是不會鳴叫。公的青蛙在叫時會用到鳴囊和音箱,有一些青蛙也會利用水波來傳遞訊息,青蛙的鳴囊十分顯眼,能讓母蛙更容易找出公青蛙的位置。鳴囊非常重要,因此演變出許多不同的樣子,大致可分為內鳴囊、外鳴囊,之後再分為單鳴囊和雙鳴囊。要分辨公的還是母的其實很簡單,公的大部分會比母的小1cm~2cm,有婚墊、鳴囊,青蛙的世界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只要有母的公的就會跳上去抱住,公青蛙看到會動的東西會先抱住再辨識,抱錯是很常見的事。青蛙產卵的地方多樣,會產在水裡、水邊、樹上、地底的洞、竹筒內等,平均一顆卵直徑2mm,吸水之後會變成1cm。孵化成蝌蚪後會用鰓呼吸,接著兩隻後腳伸出,再來兩隻腳伸出,出了水後牠們會用肺呼吸,這時牠們出現了許多新的天敵,像是黃魚鴞與蛇,只要遇到危險青蛙就會搬出救命絕招:裝死、跳離、游泳、偽裝。
注意!!!抓青蛙之前要先看一看附近有沒有蛇喔!

夜晚一點都不孤獨!許多人認為夜晚是生命結束的終點,但實際上他卻是產生新生命的好時機。
枝葉間,一隻巨大的人面蜘蛛正等著獵物上門,而一隻停在不遠處葉片上的螽斯,似乎便要成為他的晚餐,另一隻腹部肥大的蜘蛛和一隻身上有些刺的蜘蛛卻都沒有晚餐的著落,在另一處,小蜘蛛們正該著派對,樹葉間一點一點的小黃點,一張網上,成千百隻剛孵化的小蜘蛛(大約0.1公分),正在爬行移動,他們還太弱小,等到身體變得強壯些,他們能才會離開大家,獨自生活,在葉片上移動的盲蛛也不放過夜晚的時刻,到處遊走獵食,讓夜晚多了層危險。
樹幹上,棕色的天牛正大快朵頤的吸食著樹液,蠟蟬們也在另一株植物上吃飯休息,與天牛同是甲蟲的夜行性昆蟲金龜子,被我們的燈光吸引而來,停在有著明亮顏色的衣服上;體色為黑底黃斑的尾瓢蟲群聚在枯木底端,一起休息,樺斑蝶及蕪菁葉蜂的幼蟲也都懶洋洋的趴在各自的食草葉片上渡過黑夜,而蝸牛和蛞蝓則是爬到樹幹上睡覺,螞蟻們卻還是不分日夜努裡工作,在樹幹間的窩中進進出出,找尋食物。
池塘中,福建大頭蛙發出低沉有力的叫聲,正與無中線澤蛙爭取最佳歌喉,但腹斑蛙還是這裡最龐大的族群,公蛙張開鳴囊,奮力大叫,想要引起母蛙的注意,已經成功吸引母蛙的公蛙,會躲在池塘邊只有帶著一雙長螯的溪蝦知道的隱密之處,進行交配,在池旁的葉片上,斑腿樹蛙一邊聽著他們的大合唱,也一邊慢慢地叫著,外來種,卵的產量又多的他們,嚴重威脅原生布氏樹蛙的生活,這隻斑腿樹蛙也對此非常得意,卻沒注意到,一隻皮膚色,有五個頭的大怪物朝他伸了過來,接著,他變成了幾條蛇的大餐!

這次帶我們進行夜觀的是林春富老師,老師說他的專長是青蛙,說著說著就抓了三隻青蛙,如果沒記錯的話,一隻是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叉舌蛙科路蛙屬的澤蛙,一隻是屬於動物界脊所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叉舌蛙科大頭蛙屬的福建大頭蛙,而最後一隻是拉都希氏赤蛙。老師還給我們看他的鼻孔、蛙鏡等等,還告訴我們一個可以分辨大部分青蛙的公母但不是用於全部的方法,那就是看他的下巴有沒有皺皺的,因為公的有鳴囊,所以會皺皺的。
隔天,林富春老師也為我們上了一堂課,是在講青蛙,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如何知道他的年齡,老師說可以切一小段他的骨頭,上面會有一圈一圈的,就像年輪一樣,數一數就可以知道他的年齡了!!!!

這次特生中心校外教學的最後一節課是由昨天晚上帶我們第一組去夜觀的林春富老師來上青蛙的課程, 前一天我們第一組夜觀時就有看到很多青蛙,有拉都希氏赤蛙、澤蛙、貢德氏赤蛙……等等的青蛙,老師還有抓三隻青蛙丟下水給我們看青蛙游泳,第一隻青蛙丟下去時馬上就不見了,但第二隻和第三隻就如同我們想看的一樣,丟下去就馬上游到了沒人的池邊,但因為大家都想要拍青蛙游泳,所以可以拍到的地方都擠得水洩不通,導致我只有看到青蛙游泳,並沒有拍到。青蛙游的,理所當然就叫蛙式,游蛙式不太需要用到手,主要的是靠腳,就算是人游蛙式,手的用途也只是幫助換氣而已,還是用腳為大部分的推進動力,所以游蛙式腳的姿勢如果不對,就只是會在原地打轉,不會前進,但相反的,如果姿勢標準,游蛙式也可以很快的。
陳老師也有介紹台灣的山椒魚,因為山椒魚在DNA上,跟青蛙是近親,而且大部分都是要到比較高海拔的地方才能看到,老師在簡報上有放山椒魚從頭拍過去的照片,看起來的確很像青蛙呢。台灣有五種山椒魚,有:阿里山山椒魚、台灣山椒魚、觀霧山椒魚、南湖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而且它們全部竟然都是特有種加上保育類,真是神奇了。台灣是一個小島,有特有種本來就是正常的事,但是全都是保育類就不太妙了,保育類就意味著它比一般的物種少很多,更嚴重一點的話,牠就會滅絕了呢,真是太可怕了,希望山椒魚這麼可愛的動物千萬不要這麼輕易的就讓牠絕種才好。
老師有分享了一個青蛙的故事:有一隻莫氏樹蛙在樹上時,突然有一隻艾氏樹蛙覺得牠是母蛙,就抱了上去,老師覺得很有趣,就在那邊拍了很久,不知道過了多久,又跑來一隻莫氏樹蛙要跟牠競爭那隻母蛙,好不容易把艾氏樹蛙趕走以後,就在第二隻莫氏樹蛙抱上去時,那隻原本以為是母蛙的莫氏樹蛙卻發出了釋放叫聲,原來自始至終那三隻都是公蛙,真是白忙了一場。
有些青蛙會養自己的寶寶,在台灣會照顧蝌蚪的青蛙只有一種,叫艾氏樹蛙,雌蛙會把卵產在竹筒裡,雄蛙則會保護卵直到牠孵出來為止,而且等到卵孵化以後,雌蛙每隔幾天還會來牠產卵的竹筒下沒有受精的卵給蝌蚪吃,每當雌蛙來的時候,蝌蚪就會咬雌蛙來刺激產卵,有幾隻蝌蚪咬牠就會產下幾顆卵,就這樣子幾天回來一次,幾天回來一次,餵到蝌蚪長大之後,雌蛙才會停止回竹筒餵卵,世界上像這樣會餵卵的蛙實在少之又少,可見艾氏樹蛙真是一對好爸媽。
青蛙是一種常見的可愛生物,希望以後也常常可以在野外看到青蛙,甚至是台灣特有種兼保育類的青蛙親戚─山椒魚。

大家對蛙類的認知有多少?蛙類是屬於台灣的兩棲類物種:大致上分為六科
-山椒魚科
-蟾蜍科
-樹蟾科
-樹蛙科
-赤蛙科,叉蛇蛙科
-狹口蛙科

青蛙的跳遠技巧真的非常令人敬佩,有些為了要逃命,避免讓天敵攻擊,可以跳得距離更是讓人難以想像,例如:拉都希氏赤蛙,當天敵來襲時,可以跳的距離是自己伸長的60倍,常常可以避開天敵的捕捉。

青蛙的叫聲是從鳴囊出來的,有時候是為了找食,但大部分是為了要求偶,他們會想要競爭,所以一個會比一個的叫聲更加好聽,明亮。相當的,母的青蛙就不會鳴叫。

青蛙的幼期蝌蚪期,大部分蝌蚪的出水孔在左邊。
蝌蚪每年會以7.5mm及0.54g的速度成長,經歷2個冬天及3個夏天,才會變成蛙類。
樹蛙會製作卵泡保護卵,一次可孵出很多顆

有幾個比較特別的蛙類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當艾氏樹蛙變為成蛙會回巢,青蛙的體表會有很多抗菌的東西,不然他們無法在水溝裡生存

高密度竹筒介紹:高密度竹筒四星期,後筒內所有蝌蚪會增加重量,蝌蚪期大約三年

另外,夜觀時、我們看到了盤古蟾蜍,老師把他放進水裡,讓她自行漂浮,游泳,結果沒想到一放進水中,轉眼間盤古蟾蜍咻一下就不見了,過了不久我們才又找到他,這時我們的相機早已準備好了,第二次果然把握住了盤古蟾蜍游泳英姿的鏡頭,他們的蛙式游的很標準,速度很快,真的很不容易觀察,這次是個由始以來觀察青蛙的最好一次機會了!

這次的兩天一夜的課程中,我們去了夜觀,在夜觀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邱老師找到的史丹吉氏小雨蛙,邱老師說牠非常稀有,回家後查了資料,得知牠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中,被列為瀕危物種 (EN),瀕危物種是指很可能會絕滅的物種,是野生物種中第二嚴重的保護狀況。我最喜歡青蛙了!看到這隻青蛙,我好興奮,因此趕緊拿出相機拍照,正準備拍時,牠跳走了,所以沒拍到!我覺得很可惜,想找到牠,但牠實在太會躲了,怎麼找都找不到,為了後面的課程,我只能失望地離開。

我們還遇到大名鼎鼎的斑腿樹蛙,一開始大家不管牠是甚麼品種,都搶著拍照,後來有同學提到:好像是斑腿耶,老師將牠抓起來,確認是斑腿樹蛙後,讓同學可以拍牠的清楚特徵,也將牠裝進洗衣袋中帶回去給其他老師,順便進行了移除活動。

除了青蛙,我們也看到了許多隻蜘蛛,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個蜘蛛網上看到一大堆幼蛛,老師說,只要一對牠們吹氣,他們就會四處逃竄,有同學吹一口氣實驗,果然如老師所說,不過我們並沒有停留足夠久的時間,沒能觀察到幼蛛回來,有點遺憾。

在春富老師的課程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老師說青蛙抱接錯誤的那段,老師告訴我們容易記憶的青蛙口訣:比自己小的—趕快吃 跟自己一樣大的—趕快抱 比自己大的—趕快逃。因為青蛙的視力很差,無法看清對方的長相,只能看到模糊的外形,所以才會造成抱錯的情形。但有些時候,雖然抱對,但是太多隻抱在一起,若是在水裡,反而可能讓母蛙在水中窒息而死,實在有點悲慘。

經過這次課程,讓我對青蛙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青蛙以後不要太多隻一起在水裡抱接,以免造成無辜的傷亡。

在一次的夜裡,微風徐徐吹來,老師帶著我們去夜觀,我們很幸運,一開始就有一隻史丹吉氏小雨蛙來迎接我們,牠是我看過最可愛的一隻小雨蛙,後來我們陸陸續續的有看到一些青蛙,先是拉都希氏赤蛙兩隻,再來有聽到復斑蛙在叫,然後還是拉都希氏赤蛙,雖說一開始是夜觀,但是到了後面說拓荒也許會比較貼切。我們走在沒有人走過的地方,沒有人,沒有步道 ,只有蟲鳴鳥叫,和火車的汽笛聲,我們走過一條很窄很窄的小徑,再爬上水管,沿著鐵軌一直走,走到看到馬路時,我們才停下來,看到了一種全台灣只有在特生中心才有的一種白色的花,後來我們看到了前往救傷中心的路,很神奇的是,我想我們繞了那麽遠,應該要走一段時間才能回到特生中心,沒想到在往前走就是特生中心了!我好好奇為什麼老師知道這條路線?

青蛙很有趣,牠們都會叫,但是叫的方式大有不同,大部分的青蛙都是單鳴囊,但是有一些青蛙卻是雙鳴囊,像是復斑蛙和貢德氏赤蛙⋯⋯就是雙鳴囊,有時候,青蛙會利用鳴囊的震動,製造水紋來溝通求偶,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我覺得小雨蛙是所有青蛙裡,最厲害也最可愛的青蛙,因為牠小小一隻的,可是牠的鳴囊卻可以鼓的快比自己的身體還要大,而且還可以持續很久,聲音也很大,但就是因為牠小小的所以就算聲音很大也不容易被發現。何況牠有保護色。

生態本來就很美,加上夜晚的星星與月亮的照亮下,將宇宙的寬廣、不可思議全都照映在地球上,更加顯現出地球真是個「寶」!使地球上的生物有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夜觀真好玩!

這次帶我們進行夜觀的是林春富老師,老師說他的專長是青蛙老師抓了三隻青蛙分別是拉都西氏赤蛙、澤蛙和福建大頭蛙蛙類是一般人熟悉的兩棲類動物,剛孵化的蝌蚪以鰓來呼吸,並以皮膚表面來進行氣體交換。成長過程中,先長出後肢,再長出前肢,直到即將離開水面前,才開始改用肺呼吸。然而,即使如此,皮膚仍具有輔助氣體交換的功能。在此同時,體內其他器官為了適應陸地上的生活,必須重組。老師有分享了一個青蛙的故事:有一隻莫氏樹蛙在樹上時,突然有一隻艾氏樹蛙覺得牠是母蛙,就抱了上去,老師覺得很有趣,就在那邊拍了很久,不知道過了多久,又跑來一隻莫氏樹蛙要跟牠競爭那隻母蛙,好不容易把艾氏樹蛙趕走以後,就在第二隻莫氏樹蛙抱上去時,那隻原本以為是母蛙的莫氏樹蛙卻發出了釋放叫聲,原來從頭到尾那三隻都是公蛙,真是白忙了一場。

我覺得兩棲類是一種神秘。如何神秘呢?以蛙類為例,每次我聽到有青蛙在叫,一走向聲源,聲音總卻突然停下,就算還在叫,我八成也找不到,沒叫的蛙類我還比較容易發現。以我們生態營去南投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夜觀為例,帶我們的林春富老師,至少也有找到三隻青蛙,我卻只聽到三種青蛙在叫。
在牠們編奏自然交響曲之後,就會傳宗接代,牠們會生下蛋,有些不會顧小孩的蛙類,例如蟾蜍就會生下大量的蛋,是採用以量取勝,而有些會顧小孩的蛙類,例如樹蛙,則是產比較少的蛋,專心一意的細心照料蝌蚪。而有一些吃卵的蝌蚪,例如艾氏樹蛙,這些蝌蚪會吃媽媽產的未受精卵。有些蝌蚪要三年才長大成蛙,¬例如可愛的橙腹樹蛙,而世界有要五年才會長大的尾蟾,養小孩是不容易的!但有需要很久才長大成蛙的蝌蚪,當然也有很快就長大的蝌蚪類型,例如史丹吉氏小雨蛙,只要八天就可以長大成蛙,也就是生下蛋只要約1週就可以長大。而蝌蚪要長出手腳,是先長出腳再長手,而且長手時會先長出左腳,但牠的手腳是一起長,只是伸出來的時間不一樣而已。
而大家口中說的兩棲類,其實大部分是指蛙類,卻忘了山椒魚。台灣的山椒魚有五種:台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觀霧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和南湖山椒魚。山椒魚前肢有四指,後肢有五指,且已記錄到體型最大的可達十五公分,我覺得山椒魚很可愛。
台灣的兩種蟾蜍(黑眶蟾蜍和盤古蟾蜍)有一個特徵,就是牠們都有耳後腺,耳後腺可以分泌毒液,讓牠的天敵難下嚥。還有樹蛙,牠是有吸盤的蛙類,吸盤可以幫助牠在樹上攀爬,而且保育類的蛙類有十種都是樹蛙。
我覺得不管是蛙類還是山椒魚都很可愛,和這樣可愛的生物生活是我們的榮幸,希望大家可以好好保護牠們,讓可愛的兩棲類融入我們有趣的生活。

前言:這是我重新打了第二遍才出來的成品(電腦死機),所以文筆可能比較糟,請見諒(要崩潰了)

大會報告!大會報告!本屆的蛙蛙大比拚就要開始了!這次的大比拚聚集了許多世界好手,這番比前不同,威風凜凜,殺氣森森,各樣妖精,無般不有!
我是這次的主持人,小蝠,由於原本的主持人在趕來的途中不小心被麵條絆倒,頭髮骨折,被豆腐撞到,現在目前正在家中閉目養神!(其實只是懶得出來主持大比拚而編的藉口而已…。;.;。)
所以,簡單來說,阿蝠,也就是我哥牠偷懶,所以我才出來主持節目!就是這樣,本次的比賽項目和往常一樣,共有兩項,這兩項項目的其中之一是和顏色是只有一點點關係而已喔~
好了,講了這麼廢話,比賽終於要開始摟!
第一項-男女老少,大小通「吃」
說到吃,我會想到吃東西,所以我們這一個比賽項目就是看這些蛙蛙平常的食物是什麼,吃的種類越誇張,分數越高,接下來有請我們的選手登場!
第一位-食鳥蛙、第二位-食蛇蛙、第三位-非洲牛蛙
接下來我們就要進行我們的大評比摟!
–––––––––––––––––––––––––––––––––––––––––––––––––––––
| 食物大評比: |
| 食鳥蛙-鳥 |
| 食蛇蛙-包括響尾蛇的各種蛇 |
| 非洲大牛蛙-所有能夠吃下去的都吃 |
| |
–––––––––––––––––––––––––––––––––––––––––––––––––––––
好了,分數排行出來了!
我們的分述排行榜就在這裡,請看!

–––––––––––––––––––––––––––––––––––––––––––––––––––––
|食鳥蛙-4分 |
|食蛇蛙-3分 |
|非洲大牛蛙-4分 |
|排行榜: |
|No.1食鳥蛙、非洲大牛蛙No.3食蛇蛙 |
–––––––––––––––––––––––––––––––––––––––––––––––––––––
本次的第一是由食鳥蛙和非洲大牛蛙並列其驅,這一項比賽就到這邊,我們要開始下一項比賽了!ovo
第二項-「色」彩繽紛:
說到色,你會想到甚麼?我會想到顏色,沒錯!我們的第二項比賽就是在比青蛙身上的顏色的鮮豔程度,越鮮豔,越高分,接下來有請我們的選手出場!******

第一位-黃金箭毒蛙,第二位-巴拿馬金蛙,第三位-鈷藍箭毒蛙!就是這三位選手,要來爭取我們的第一名!!!
這些蛙蛙的顏色都十分搶眼,所以才取得的比賽的機會,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看看這個計分表了!
–––––––––––––––––––––––––––––––––––––––––––––––––––––
|分數表: |
|黃金箭毒蛙-3分 |
|鈷藍箭毒蛙-5分 |
|巴拿馬金蛙-4分 |
|排行榜: |
| No.1 鈷藍箭毒蛙No.2巴拿馬金蛙No.3黃金箭毒蛙 |
–––––––––––––––––––––––––––––––––––––––––––––––––––––
這次比賽的第一名是鈷藍箭毒蛙,我們下次的大比拚再會!!!bye bye!!!puq

臺灣的兩棲類動物
「咦」,外面怎麼有狗的叫聲?我們家附近沒有狗啊!到外面一看才恍然大 悟,原來那是貢德氏赤蛙在叫啊!叫聲模仿的維妙維肖,難怪貢德氏赤蛙又被稱做為「狗蛙」,真是名不虛傳啊!
臺灣的兩棲類有38種,分為有尾目和無尾目,青蛙和蟾蜍屬於無尾目,而山椒魚則屬於有尾目,臺灣的兩棲類分為7科,分別是樹蛙科、赤蛙科、叉舌蛙科、樹蟾科、蟾蜍科、狹口蛙科與山椒魚科。其中,山椒魚科最為特別,因為他是冰河時期留下來的產物,等到冰河時期結束後,因為台灣海峽變成一片汪洋大海,山椒魚無法再回到大陸了,又因因為他是溫帶的物種,所以就停留在白雪茫茫的高山上了,成為山椒魚分佈的最南界,經過長久的演化之後,久而久之,五種山椒魚就成為台灣特有的物種。
臺灣的青蛙總共有36種,其中樹蛙科科的種類最多,而且有許多都是特有種或保育類,樹蛙科名字裡有樹,顧名思義就是很會爬樹,不過卻有一種樹蛙不會爬樹,他就是日本樹蛙,最近因侵害台灣生物而鬧得沸沸揚揚的班腿樹蛙也是屬於樹蛙科的,不過他卻是外來入侵種,與炫目奪人的埃及聖寰一般,都是生態學家所厭惡的。
在這世界上,青蛙常常會被其他動物捕食,自己也常常會捕食其他生物,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生物,而我們卻只顧著經濟發展,與口袋有沒有裝滿,卻沒有注意到曾經幫助自己成長的生物卻活生生的被自己推到了懸崖邊,正準備要踏入死亡的後塵,希望人類能夠懸崖勒馬,就青蛙於水火之間。而且還有外來種的問題需要注視,像是班腿樹蛙幾乎在全島廣泛分佈,而亞洲錦蛙則是台灣的南霸天,就在這些外來種在野外擴散的同時,也有許多人類任意放生外來種的蛙類,讓原本就困難的外來種問題更加雪上加霜,希望人類好好愛護自己的家鄉—地球,別讓地球再受到半點損傷。

以下為已閱畢名單:
101 李映萱 西湖國小
102 劉宸瑜 西湖國小
104 蔡宗翰 中山國小
106 何海銘 永安國小
109 李聿之 士東國小
112 李曉堤 中山國小
117 吳侑諶 關渡國小
203 闕云宣 西湖國小
206 張嘉晏 西湖國小
207 吳奎縉 市大附小
208 周 言 內湖國小
215 張原榕 西湖國小
302 闕翊芸 西湖國小
304 龔振宇 溪口國小
306 羅震鴻 仁愛國小
307 許桓鈞 西湖國小
312 謝宥渠 南港國小
314 李振愷 修德國小

4/20-4/21日我和生態營隊一起去南投集集特生中心,4/21日我聽了蛙類演講,臺灣有種蛙類,老師講鳴叫部份,大家知道公蛙鳴叫是為了求偶,但是母蛙也會鳴叫但所不同的是母蛙鳴叫大部份是遇到危險發出的遭遇叫聲。再來是抱接見交配蛙類有時也會糊塗一不小心就抱錯,老師叫我們看了一張照片,有3隻公蛙抱在一起,斯豪不覺得自己抱錯了,直到有一隻蛙叫了一聲另外二隻才放開。有此可知,蛙類抱東西是不會放開,除非不對盡才會放開。
蟾蜍一次可生2萬顆卵,青蛙一次生100-1000顆卵,有的媽媽是智慧行,牠們會將卵泡產在樹上,等泡沬破了蝌蚪就會掉到池塘裡,有些媽媽產在小行水域,有個缺點,就是如果水域乾了,蝌蚪就死光了,世界上也有些吃卵的蝌蚪,例如:莫式樹蛙,牠只吃媽媽的卵,別人的卵都不吃。有些蛙類的蝌蚪期很長,有些很短。最長的是橙複樹蛙蝌蚪,最長有3年,最短的是小雨蛙只有8天。
之前蛙類在地球上的數量很多,現在有減少的趨勢。像臺灣有很多外來種,像牛蛙,斑腿樹蛙,讓臺灣原生種大量減少。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的保護牠們,才不會使牠們絕跡。

兩棲類的生態保育
你喜歡兩棲類嗎?如果喜歡,你喜歡哪一種呢?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我可能會回答你:「青蛙吧」。為甚麼呢?因為我覺得青蛙的叫聲很好聽,而且它們的生活方式很多樣-可以在陸地上,也可以在水裡,所以我才會喜歡青蛙。非常恰巧的,我們去特生中心的第二天,由林春富老師來幫我們解說青蛙的課程。
一開始,老師跟我們說在大自然中最敏感的就是聽覺,舉個例,不管是蟾蜍還是青蛙,求偶時都是將鳴囊鼓起並鳴叫,讓雌性的青蛙來找他們。諸羅樹蛙鼓起的鳴囊其實有一個特殊的功能,那就是可以讓母蛙定位。找到伴侶後,公蛙會趴在母蛙上交配,交配完後母蛙會跟魚一樣的將卵排出體外,再由公蛙去撒精子完成受精。當大家都要搶一隻母蛙時候,一堆公蛙會將母蛙抱住形成一顆「蛙球」,但是這樣其實不好,因為母的最後會累壞甚至死亡。
公蛙其實很好笑,有時候公蛙會先抱住她覺得是母蛙物體,導致他有時會抱到公蛙或別種的蛙類。在生卵這個步驟時,有些超能的爸媽,會將卵藏在事先挖好的洞裡,像豎琴蛙就是其中一種。樹蛙也很厲害,它們雖然不會打洞,但他們會製作卵泡來保護卵,當小蝌蚪要準備出來時,他們會分泌一種酸性的液體將卵泡溶解,並讓小蝌蚪出來。還有一種特別的艾氏樹蛙,他會將卵產在中空的竹子裡,而且它們的爸爸媽媽一定要竹子裡游來游去,因為他們的身上會有一種抗菌物質,可以避免蝌蚪被竹子裡的細菌感染,甚至腐爛。
上完林老師的課後,我發現原來青蛙有這些特殊的行為,也讓我更了解我最喜歡的青蛙。

林春富老師,這次不但帶我們去夜間觀察,還教我們有關於兩棲類的知識。
第一天晚上,我們分成三大隊,一組有一位老師,我超開心的,因為…,我們這組要去最偏僻的地方,越偏僻的地方壞人就最多…啊啊!不是不是,是生物就最多,我們看到了很多青蛙,有斯文豪氏赤蛙、福建大頭蛙、拉都希氏赤蛙……,除了青蛙,我們還發現了黑色蛾幼蟲和…一大堆螞蟻(那裡最多的應該就是螞蟻了)。
隔天,我們還上了林春富老師關於兩棲類生物的知識,我們台灣有兩種兩棲類的動物,分成山椒魚跟青蛙,又可以細分為山椒魚科、蟾蜍科、樹蟾科、樹蛙科、赤蛙科(叉舌蛙科)和峽口蛙科,我最喜歡樹蛙科,樹蛙大部分都是青綠色的,拍攝起來,既好看又看起來生動有活力,褐色的也有好處,要是他是樹蛙的話,他趴在樹幹上,也可以訓練眼力,體驗體驗在青蛙的敵人眼中,他是多麼平凡的一棵樹啊!
我小時候一直在想,動物的年齡到底怎麼看,每種動物,都有分辨年齡的方式,這次,老師就提出了個問題:青蛙,要怎麼分辨年齡?當時我聽了感覺這個問題蠻耳熟的,因為,它就是多年來,一直在我的腦袋裡跑的問題,這個問題,我自己想像了很多方式,例如說,看牙齒的、看血管的、觀察細胞的、採取指甲的……
,亂七八糟一大堆的想法,通通都在我的腦海裡轉呀轉的,直到今天,我終於可以知道爬蟲類的年齡怎麼分了,就在他們的骨頭,他們的骨頭很特別,切開來後,會一圏一圈的「年輪」,這個年輪呢,他就是有點像把樹砍下來,那切面會有一圈一圈的,那就是年輪,有幾圈就有幾歲。
這個我想很~久的問題,原來就是那個年輪,但,不是每一種動物都這樣分,例如說,羊,用牙齒分,爬行或兩棲類,則是用骨頭切片的輪分,在老師回答以前,我有在想,他們用骨頭的切片,但…,還要殺一隻青蛙,我會良心不安呀!
每想到,下一秒,老師就說,科學家當然只切手指的前端一點點,再拿去用顯微鏡看,會有一圈一圈的,根樹一樣,幾圈就是幾歲,在初階班到高階班這段時期,上了三次有關於兩棲類的課程,有初階班上陳王時老師的課,和高階班的楊懿如老師和這次的的林春富老師,在他們那邊,都學到了很多關於青蛙的知識,我們都認識了台灣四種外來種青蛙,台灣原生種有幾種青蛙,保育類有幾種…,我們都背得非常熟悉,當然,還是有很多的問題,以後,要繼續向老師們學習!

在上課的前一個晚上,我們跟著老師到特生中心旁邊的小樹林去夜觀,山上的夜晚,和都市大有不同,夜晚的都市總是燈火通明,而且到處都是車子的聲音;而山上的夜晚,走出門如果不開手電筒,跟本就和伸手不見五指一樣,走一走就有可能撞到樹或採到水攤。就是因為沒有燈光,夜行性的動物才敢出來活動,剛進到樹林裡,老師就抓到一隻青蛙,還給我們看了牠的「蛙」鞋和「蛙」鏡,還給我們看了青蛙游泳的方式,我這時才明白,原來青蛙游泳是不滑手的,因為牠的手上沒有薄膜。
隔天,老師在特生中心內給我們上課,老師上了有關兩棲類動物的課,台灣的兩棲類共分成山椒魚科、蟾蜍科、樹蟾科、樹蛙科、赤蛙科、叉口蛙科和狹口蛙科。
青蛙在牠還是蝌蚪的時候是用鰓呼吸,而等他尾巴消失成養分供給蝌蚪變成青蛙,很多人認為(包跨我)都認為蝌蚪是先長出後腳再長出前腳的,可是在我上完這堂課後,才知道蝌蚪的四隻腳是一起生長的,只是後面兩隻腳先踢出來,前面兩隻腳比較慢出來而已。
在上完老師的課後,我才真正的瞭解青蛙和兩棲類。

盤古蟾蜍
枯葉飄飄,,繁花遙遙,蕭颯的秋天正是盤古蟾蜍求偶、產卵的季節。
在水裡長長一條,在裡面不知有多少顆卵,也不知這些卵會遇到什麼樣危險的盤古蟾蜍,這卵串烘托出母蟾蜍的辛苦。秋風,把葉子都吹紅了,黑白相間的雨傘節正在無情的吞噬了求偶的蟾蜍。
被稱為癩蝦蟆的盤古蟾蜍,其實蠻美的,有些甚至有細而漂亮的背中線,牠耳後線大,所以突出,全身的皮有些粗糙,也布滿了大小不一的壘粒。他生長在台灣山區及丘陵,且他的適應力很強,分布在台灣全島上,一旦遇到敵人就會有四部曲連環動作,先來個伏地挺身、接著鼓氣、再來裝死、最後射毒液。
仿間謠傳著蟾蜍是五毒俱全的傢伙,生怕一碰到就會中毒身亡,但盤古蟾蜍並沒有這麼毒,反而是非常溫順的。

山椒魚
山椒魚因身上有一種香香的胡椒為而聞名,所以又被稱為胡椒魚,牠終生都有尾巴,與青蛙不同,棲息地是冷冰冰的溪流河森林最底層的岩石。
在白茫茫的冬天裡,一隻全身佈滿細小的藍、白斑點點的身影會出現在水裡尋找著牠的另一半交配,並慘下四到十五顆卵,牠就是屬於保育類的觀霧山椒魚,住在壯闊的雪山山脈。
山椒魚有一個有趣的制敵方法,就是牠會等敵人咬住他十分泌一種乳白色的液體,把敵人的嘴巴黏住,讓天敵要放開也不是要吃掉也沒辦法,使敵人動彈不得陷入窘境。
總結
擅長跳躍和游泳的青蛙、住在高山的山椒魚和體型扁長、四肢很短的大鯢都是兩棲類,兩棲動物是最早長出肺的生物,在三億九千萬年前就有具有肺樣結構的肉鰭魚類。這些肉鰭魚類上到陸地,慢慢適應就演化變成了兩棲動物。雖說大多數的兩棲類都是冷血動物,又溼又冷又滑又噁心,但其實牠們也有可愛的一面以及有趣的避敵招術及可愛的大眼睛,只花些時間認識牠們了解牠們,相信你也會愛上牠們的。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