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資訊-左腦課程]eci20240309台灣低海拔生物資源之探索/ 林玉琴老師課程心得

Filed Under (左腦課程班) by 邱鴻麟 on 09-03-2024

台灣低海拔生物資源之探索/ 林玉琴老師 心得分享,請同學至部落格中本篇留言中分享,感謝今天在眾多老師(潘浩天、王劭予、徐妤函、卓麗容老師)的幕後協助,讓各位家長與同學認識營隊的植物專家-林玉琴老師,未來有機會跟老師出田野,你就會發現植物活字典的威力。

歷屆同學對初探低海拔生物資源有很疑問與容易疏忽的點:
1、好多動植物的中文名都會寫錯喔!
2、先驅植物與物種的特徵與特性是?
2、台灣特有種,可不是台灣特別有種,特有種是怎麼演化過程中出現的?
3、入侵種、外來種植物與原生植物的棲地競爭關係是?
4、海邊植物有哪些適應高鹽強風豔陽的特性呢?
5、台灣傳統的朴樹分佈的範圍?
6、風剪樹的形成機制?
7、各種植物的刺有什麼功能與分類?

今天老師講課中最令我感興趣的地方:
今天雖然是在介紹台灣的低海拔地區,但是老師一開始介紹的玉山中的森林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因為我爬過許多的山,但是我沒有爬過比較高的山,更沒有在台灣見過針葉森林。
我今天學到的各種生物:
(1)鳥類:我覺得黦鷸是我覺得最特別的鳥類,因為牠跟其他的鳥類非常不一樣,牠的嘴巴很長,又有一點彎鉤的形狀!牠吃的東西一定是在土壤中或是比較深的地方,身體又小小的,顯得十分可愛!
(2)林投:牠是一種我最印象深刻的植物,雖然有許多人們認為林投是一種有害人類的植物,因為牠的身上有長刺,但是我覺得他是因為要保護自己所演化出來的特徵,而且牠的葉子很多肉且強壯,很適合保護沿岸的居民,因為這種職務可以阻擋海風和沙子,讓沿海的居民不會受地形和氣候影響。
林投因為居住在海邊,果實強壯且結實。牠的果實是以【海漂】的方式來傳播種子,老師說林投的種子連載刀也切不開呢!
環境影響:
海邊原本就會有強近的海風,所以那邊的植物都被【剃平頭】了!植物發生剃平頭這種現象叫做【風剪樹】,像是我們在街道旁看到的榕樹,牠在海邊,受到海風影響的時候,葉子的部分就會變成很平整的,而且變成斜斜的。
中海拔地區:
中海拔地區會見到的樹種是檜木和台灣扁柏等等⋯⋯但是我之前都認為在台灣賣最貴的書種就是黃檜木,沒想到台灣扁柏竟然比檜木還要貴,聽完老師的講解我知道,紅檜木有一些樹會友長很多分支,因此在處理紅檜木的過程會比較不方便,但是台灣扁柏就好多了,他們長的又高又粗又直,因此受到更商家的喜愛!
最後,感謝林玉琴老師的教導~
我今天學習了許多的新知~

1.錯字有點多,繳交前自己先順過內容,好好檢查
例如:書種>樹種
2.你個人的例子很精彩,對鳥類和對林投的見解和觀察,透過你的文字讀起來截然不同!
3.林老師的課程內容描述很仔細
4.你個人經驗的「許多山」中,你和林老師所見的觀察,請舉例做描述並做些比較,期待你更進步~

這次的課講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植物,我沒什麼興趣,但也有講到我比較喜歡也是新知道的內容:像是海邊看似毫無生機的沙灘,在附近有螃蟹擬糞洞口向下挖50公分之後,可能可以挖到跑得很快的斯氏沙蟹(因為我之前都挖不到任何東西)。有一種我之前不知道的一種嘴巴又長又彎的鳥,叫做黦鷸。我以前都以為紅檜的木材是最貴的,但其實有一種叫做台灣扁柏的樹,木材比紅檜還貴,因為紅檜外面有長很亂的地方,砍下來會不太漂亮。我也有一些不太懂的地方:像是紅檜的中心(也就是木材)都會不見,老師說是一種菌類把它吃掉的,但我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種,所以這是我想了解更多的地方。

1.太棒了!你在課程中找到合適自己學習的方式。
2.宇謙有個優點是完全沒有錯別字,值得讚賞!
3.文中這個疑問很不錯:「紅檜的中心(也就是木材)都會不見,老師說是一種菌類把它吃掉的」
以下是解決方法
第一、以後去觀察紅檜時,就值得好好觀察;
二、未來有野菇相關課程時,也許就可以用這個問題和老師討論;
三、你也可以善用網路檢索。徐老用「紅檜 中空 菌」的關鍵詞,就有搜索到相關的資料和討論。你以後也可以練習看看,整理之後如能再寫成心得分享,就太厲害了。

真不虧是老師的老師的老師!今天的課程讓我收穫滿滿~
還知道了以前都不了解的知識,像是「先驅植物」,它生長在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通常都會先長芒草。
而我以前都分不清楚入侵種和外來種,現在終於知道了,入侵種也是一種外來植物,但它會危害到台灣原生植物,外來種就不會。
海邊植物可以擋掉沙子和鹽的是林投。我以前常常在海邊遇到一些長得很奇怪的樹,現在才知道原來那些是風剪樹,強風一直吹後會形成風剪樹。有些植物的刺是為了防失水,像是仙人掌,而林投和玫瑰的刺則是為了自我保護。
而讓我最有興趣的是迷鳥,因為遇見牠們很幸運,而且長的超可愛~真好奇下次迷鳥什麼時候會出現而我也有一個更想了解的地方,老師您說9月到隔年4月比較容易見到候鳥(所以是冬季候鳥),請問冬季候鳥是比夏季候鳥多嗎?還是依冬季候鳥的習性比較容易見到呢?

1.這幾個問題澄清真的很有價值,真替你開心!
2.我已經可以想像你以後遇見鳥叔叔(蔡木寬老師)時,你一定會聽得很興奮。
就我所知十月份的國慶鳥(灰面鵟鷹)過境數量總計可達十萬隻。你可以再搜索夏候鳥相關資訊,研究看看~之後野鳥課程時可以和老師討論請教。
3.大家都提到迷鳥,老師究竟分享哪一種迷鳥讓大家如此著迷XD

主題:台灣低海拔生物資訊
講師:林玉琴
1紅檜和扁柏,扁柏比較貴,因為紅檜會被帽菌類的菌蛀到中空,所以工人砍了好久後來才發現原來裡面是中空的,可是扁柏就不會有這種問題,扁柏都是實心的所以工人砍好久也可以拿一樣的錢。
2沙中生物:
1痕掌沙蟹又稱斯氏沙蟹、幽靈蟹、鬼蟹、屎蟹、沙馬仔、海馬仔。
2黦鷸是候鳥,生活地是沙地。
3灰斑鴴,生活地沙地
4岩鷺,生活地岩岸
3荷花等於蓮花不等於睡蓮
心得感想
這次上課我學到了許多新知,還學到了寄生和附生,要怎麼分辨,還看到許多可愛的小鳥。

主題:台灣低海拔的生物
講師:林玉琴

中海拔:紅檜:針葉、因為是中空的所以工人不會去砍它因為就算很差也沒有很多錢

台灣扁柏:針葉因為不是中空的所以工人比較喜歡砍他因為賺到的錢比較多

沙中生物:
男生挖:可以挖到50cm出來的螃蟹比較大

女生挖:只能挖到20cm出來的螃蟹比較小

灰斑鳩:吃20cm出來的螃蟹
鷸鵒:吃50cm出來的螃蟹
岩鷺:吃岩岸的螃蟹

植物:

風剪樹:朴樹、榕樹

林投果實:可吃、海水傳播

木麻黃:葉子已經退化、果實和松樹果實不同

海檬果:有毒、是海邊代表

留鳥:130種
候鳥:269種
迷鳥:157種

都市:

景觀樹:

阿勃勒:外來種

稻米:水稻

筊白筍:水稻

荷花等於蓮花
不等於睡蓮

江某:池上便當的碗

這次上的課讓我學到了更多對於生態的知識,也很好玩希望還能學到更多新的知識

這次上課我學到新的知識,譬如長的很像繡球花的濱海草,果實很像鳳梨的林投和種子會飛的台灣蒲公英,挺水植物-荷花,浮葉植物-睡蓮,嘴巴很長的鷸黦,我很期待下次的課.

今天林老師演講的內容是「台灣低海拔的生態」老師一開始講到了許多的高山、還有講他們的海拔,玉山的 有3952公尺的高度、阿里山有2000公尺的高 度,這些高山都有許多樹木,其中檜木有分為兩種;紅檜、台灣扁柏,他們都是針葉樹。後來老師講到海邊的沙灘,在沙按往下挖50公尺處最長會挖到沙蟹,他會把吃剩的東西,一顆一顆的堆在洞口邊,這叫做擬糞,灰班鴴、鷸都會吃沙蟹。
海邊還有許多的植物,像是榕樹、林投樹、木麻黃、海檬果植物,其中林投樹和木麻黃可以用來水土保持,而且林投樹有刺,木麻黃的葉子枝條是針葉狀的這些都是為了防止水潤流失,海檬果的果實是用海水傳播還芒果的果實有毒性而且布滿纖維。
接下來的課程,老師有說關於鳥類的資訊,台灣的紀錄總共有262種野鳥、其中留鳥有130種、候鳥有269種、迷鳥有157種,留鳥是指一年四季都留在台灣的鳥,候鳥是指到了某個季節會來台灣過節的鳥,迷鳥是指他被風向、或者是某些因素而干擾,而來台灣的鳥類,他會不定期的來台灣。
紅樹林的生態也很多有水筆仔、小天鵝、招潮蟹、彈塗魚、栗小鷺,漲潮時和退潮差的很多,每個月的漲潮退潮都不太一樣,滿月時漲潮退潮最明顯。
老師還有教很多水生的植物,筊白筍其實真正的名稱叫做菰,開花結果時叫做菰米,還有荷花是挺水性植物:而且荷花等於蓮花,但是蓮花不等於睡蓮,睡蓮是浮葉性的植物,還有一件很有趣的是,就是空心菜竟然是水生植物,裡面空心就是為了要呼吸空氣,還有許多的隨身動物像是蓋斑鬥魚、泥鰍是台灣原生種的動物,但是福壽螺、吳郭魚是非常可惡的外來種,他們會亂吃農民們的水生植物。
還有一種叫做油桐的樹他是白色的,他本來的種子,是用來炸油的,但是後來沒有經濟效應後,就把它丟到山裡,讓他自生自滅,但是後來有人在山中看到了一大片的油桐花覺得很漂亮,所以就有流傳下來的賞油桐花這個活動。
這個老師上的課很豐富、充滿有趣感,他利用自己的擅長來教我們這些知識,所以他教的一定是正確的,下次有機會我還想要再上他的課。

荷花=蓮花,但不等於睡蓮(水生植物)
這次林老師介紹了「台灣低海拔生物資源」,而我也做了很多紀錄、學到了很多知識:
爬山的海拔每1000公尺降低6度
(Q:請問不管在哪個地點爬山氣溫升高的溫度都一樣嗎?)

檜木有分成二種:紅檜(內部中空、運送、採集不便)、台灣扁柏(比較珍貴),日本的「鳥居」居然是使用珍貴的台灣扁柏製成?!
斯氏沙蟹會因為身體大小而決定他住家的深度,而且也會和其他沙蟹在巢穴附近丟「擬糞」(不是真的糞,而是吃剩的沙子做成球)

海邊生物
有木麻黃、濱排草、粗莖麝香百合、馬鞍藤、海檬果(毒)、台灣蒲公英……….
根據2014的「台灣鳥類名錄」,台灣總共記錄到的野鳥有626種,留鳥130種、候鳥269種、迷鳥157種…….
除了生活在海邊的鳥類以外,也有棲息在海邊的昆蟲,例如:台灣大蝗、紅脈雄蟬、大白斑蝶…….
雖然也是生活在海邊,不過是生活在海與陸地的交界處「潮間帶」像是水筆仔、水筆仔的「胎生苗」、彈塗魚、招潮蟹等等
榕樹的花很小,他開花的時候,他的「花拓」會變得很膨大,把花包起來,花就開在花拓的密閉空間裡面,難怪我都沒看過榕樹那小小的花。
筊白筍是俗名,真實的名子是「菰」,「菰」也會開花,結出的果實叫做「菰米」,原來筊白筍是因為被「菰黑菌」感染,導致他不會開花,而變莖部不正常的膨大,進而成為「變異的莖」。(水生植物)
樟樹可以製作成許多不同的東西,如:樟腦油、樟腦丸甚至是製作成砲彈,所以經濟價值非常高。
昆蟲有寄生蟲,植物也有寄生植物,只要葉子不是綠色的,不是枯萎,就是「寄生植物」,如果葉子是綠色的,但卻附著在其他植物上,你就可以叫他「互生植物」。

我覺得這次最有趣的地方是海邊,我本都不知道沙岸上還有很多生物,這次聽完林老師的課我才知道原來擬糞不是真的糞,是螃蟹吃完土以後把土揉成一個個球的形狀。

我還知道原來筊白筍會開花結果(不過在台灣不會),筊白筍本來叫做 「菰」,菰結的果叫「菰米」,菰米有點像是稻米,只不過可能比稻米好吃,菰本來長在北方,南方的人把菰種到南方卻不會結菰米,卻會讓菰的莖膨大,膨大的莖就是筊白筍。

不虧是邱老的師傅,這次果然了解了好多生物。

老師這次把台灣分成高海拔(多為單一物種)、中海拔(生物多樣性變多)以及低海拔(生物多樣性為最多),接下來,老師把低海拔分成以下三種環境做說明:
一、海濱環境:
海風、季風強勁,空氣中有較多鹽分。
北部:夾灣
東部:岩岸
南部:珊瑚礁岸
西部:沙岸
為了適應海邊風大的環境,【林投】演化出了葉片革質,來適應環境。
海邊也有非常多的鳥類,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迷鳥】,聽老師說:迷鳥是由於天氣惡劣,偏離自身遷徙的路線,出現在本不應該出現的區域的鳥類。
老師,請問:在台灣迷路的迷鳥還會在下一次遷徙的時候離開台灣嗎? 還是牠們就會繼續待在台灣,繁衍下一代,變成外來種呢?或著,牠們待在台灣,繁衍下一代,變成入侵種,影響台灣原始生態?

二、內陸平野環境
都市:
景觀樹木:榕樹
持牆蝶(吃榕樹)
圓翅紫斑蝶(也吃榕樹)

經常看到:樟樹
經濟價值很高
常會變人當樹神

常會種:木棉
先開花,後長葉

花很漂亮:阿勃樂

行道樹:大王椰子
我學校有,差點被砸到
日本人很喜歡

三、低海拔山林環境
山居地帶,地形起伏,耕作不易,有利於森林的生長,森林種類有:
人工林:相思樹林、油桐林、竹林。
天然林:天然林植物組成複雜,在成林之前會有先驅的生長。

台灣低海拔生物

北回歸線通過台灣所以台灣有亞熱帶跟熱帶兩種氣候,因此生態資源豐富,而低海拔就是海拔在1200公尺以下的地區,也是人類活動的主要範圍,所以我認為低海拔的生態系是破壞最嚴重的,雖然台灣低海拔的地形跟生態系有非常多種,但是上課時老師特別仔細介紹海邊的生態系,我認為是因為海邊的氣候及自然條件比較特殊,因此各種生長在海邊的生物演化出各種不同的特徵。

老師告訴我們,海邊因為風大、鹽分高且較乾旱所以植物會演化出各種不同的特徵,像是林投的葉子會比較厚,除了風比較不容易把葉子吹破外,也可以順便儲存水分,一舉兩得,而且也會生長的比較密集,這樣比較不容易被風吹斷。還有濱排草,長得比較低矮,這樣也比較不會被風吹斷,且葉子變得比較大,用來儲存水分。

海邊除了有植物還有各式各樣的動物,老師介紹的大部分都是鳥類,像是岩鷺,有分黑色的跟白色的,主要是棲息在岩岸附近,我也想到,為什麼岩鷺主要棲息在岩岸呢?還有黦鷸,牠有又彎又長的嘴巴,適合抓住在沙裡面的螃蟹。

台灣的人很多在低海拔活動,所以我覺得低海拔的生態系破壞得應該會特別嚴重。像是我去花蓮玩的時候在海邊看到很多消波塊,沒有一望無際的美麗沙灘,為什麼人類要放消波塊呢?雖然我不確定答案,但是我認為可能是漲潮的時候減少人類的傷亡及損失。還有,光害也會影響生物,會造成生物傷亡,像是許多昆蟲在路燈下被路殺、螢火蟲因路燈的強光而無法進行繁殖……。這些都對生物的影響非常大。

跟家人分享上課內容時,他們也問我全球暖化對低海拔生物造成影響,感覺好像有很多,但又講不出一個好的答案,於是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老師在部落格提出的問題也讓我有不同的想法跟看法,這些希望我有一天能想出解答。

問題時間

1.木麻黃的葉子退化主要是為了保持水分還是為了比較不會被風吹走?

2.大家都知道海濛果有毒,但是海濛果因為內部很硬,所以毒根本派不上用場,所以我的問題是海濛果既然內部很硬為什麼還需要具有毒性?

回答時間

1.我認為木麻黃的葉子退化主要是為了讓樹葉較不容易被風吹走,因為我觀察葉子退化以用來保持水分的植物都會把葉子變細,而不是讓葉子完全消失,但是木麻黃會讓葉子看起來完全看不見,所以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應該是不要讓風吹走。

2.我認為有些生物有可能有方法把海濛果的種子取出來吃掉,像是有些種類的螃蟹,可能會用鰲剪破果實,像是椰子蟹就有這種能力。因此海檬果還是要有毒。

這次上課的老師是林玉琴,老師講了許多東西,像是台灣扁柏其實比紅檜貴,岩岸的岩鷺會吃沙岸的沙蟹,林投的葉子有刺,爬森藤是大紫斑蝶的食物,風剪樹是因為岸邊的東北季風太強,葉子就會往風的方向傾斜,再來是我自己在高海拔山區的經驗:黑森林中較容易積雪,高山上常有玉山懸鉤子,酸酸甜甜的很好吃。這次的課讓我收穫滿滿,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再學習更多植物知識。

筆記and心得

今天是我第一次上林玉琴老師,玉琴老師不愧是老師的老師,知道的知識真多!

—————我學到了—————

不同的海拔

(一).高海拔
高海拔的地形、動植物,都跟低海拔差很多!而海拔每生高1000m,溫度就會下降6度,植物較少。

(二).
中海拔
動植物和低海拔沒什麼差別,植物十分多樣。

(三).低海拔
五大山脈中,海岸山脈是最低海拔的,而低海拔是何人住,所以受到人為的影響。

———-濱海環境———-
(一)環境
1.海風、勁風強勁
2.空氣中含有鹽分
3.地形開闊、太陽直射、炎熱乾旱.

(二).濱海環境-漲潮
退潮與漲潮

(三).沙蟹
沙蟹會躲在沙中,在不同深度看到的沙蟹也不同,而沙蟹的動旁邊會有[擬糞],可以從擬糞的大小來判斷螃蟹的大小。
擬糞

(四).沙蟹的敵人
1.黃喉岩鷺
2.岩鷺

(五).濱海植物
有哪些
1.榕樹:因為海風強大,所以會自動落葉
2.木麻黃:葉子十分細長
特性
1.低矮、群生
2.根莖葉厚
3.花朵大、花期短
4.利用海水傳播

(五).不同的鳥
台灣的鳥有626種,其中留鳥有130種,候鳥有269種,迷鳥有157

留鳥:台灣本地的鳥
候鳥:會經過台灣的鳥
迷鳥:因各種因素而到台灣的鳥,超少

(六).紅樹林
1.耐力超強
2.漲潮時可能沉到海水中!
3.多半為胎生苗

———-內陸平也環境———-
(一).內陸平也環境
1.內陸平也環境大約分為都市地帶、外圍的田野地帶
2.都市裡多會栽種外來種的景觀樹
3.田野地帶有大面積的水稻田和名聲作物等,因應糧食作物的生產灌溉,可見到圳溝、埤塘與西溝等濕地環境;溼地環境是一個具有特色的生態環境

———-低海拔山林環境———-

(一).低海拔山林環境
山區地帶,地形起伏,耕作不易,有利於森林的生長,森林種類有:
1.人工林,例如:相思樹、油桐林、竹林
2. 天然林:天然林植物組成複雜,在丞琳之前會有先驅植物的生長

(二).相思樹
1.大部分的木炭都是相思樹,現在的烤肉有的是用相思樹做的,用相思樹來當木炭效率超高,因此價錢也很貴,據說燒相思樹的木炭需邀七天的時間
2.相思樹的果實不是相思豆
3.相思樹的花是黃的

(三).油桐
1.油桐花是雄的,沒有雌的
2.油桐製成的油,可以賣到好價錢
3.油桐原產地是在中國
4.油桐花是白的
5.初期種油桐不是為了賞花,到了後來才是
6.童有千年桐和三年桐
7.大葉子上面會有線點,裡面有蜜,會吸引螞蟻,避免蛾產卵

(四).樟樹
1.樟樹可以產樟腦
2.樟樹可以做炸藥
3.樟樹大到可以做一艘獨木舟

———————————-心得———————————-

在今天的課程中,我覺得玉琴老師講課十分認真,但不像玉米老師一樣,時不時開個玩笑。

——————-沙蟹——————–
我覺得沙蟹的行為十分有趣,首先老師說牠們會挖20~50公分深地洞,但他們這麼小隻,會不會第洞突然坍塌了,他們就被埋到窒息呢?還有我覺得他們也很笨,竟然會把剩餘的沙子做成擬糞,那樣不就很容易被發現了嗎?!不過滿滿的擬糞在沙子上,看上去是真的挺美的啊~(。◝‿◜。)~

——————-低海拔山林環境——————–
老師再講低海拔山林環境時,有講到不同的木頭,其中相思樹,有講到一個小故事,老師說一位阿伯把相思樹燒成木炭要花{七天七夜的時間},這真的好久喔!
老師還有講到油桐,原本油桐指示用來製油用的,但到了後來,人們發現油桐很美,因此就開始賞油桐,這就像許多發明一樣,都是在意外中發現的。

——————-不同的鳥——————–

這次課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不同的鳥,有留鳥、候鳥、迷鳥,我原本以為留鳥種量最多,但沒想到是候鳥種類最多,占了台灣鳥類進4成!剛開始我聽到迷鳥的時候,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但在老師解說後,我才知道迷鳥是指因某種因素而暫時停留在台灣的鳥,牠們就像遊民一樣真的好可憐,但是迷鳥真的十分可愛,而且種類還比留鳥多!

今天可以說是收穫滿滿,十分感謝玉琴老師的教導,我一定要把這些知識跟家人分享!!

1.鈞凱是六年級了對吧?編號的內容請再做修正唷。
2.上課筆記條列式整理的很清楚,就是開頭的段落有幾個錯別字,請每次繳交時檢查。
畢竟「是何人住」和「適合人住」意思真的天差地遠XD「生高」和「升高」…
3.我也被你的心得驚嘆到去搜索相關資料(因為上課時老師沒辦法一起聽課),迷鳥和留鳥種類的數量…竟然這麼接近!
4.從你的心得上看出你很適合和生態營一起去旅行呀!
5.如果你對迷鳥感興趣的話,可以試著搜索一些新聞資料,統計迷鳥被回報經常出現的地區。(結合旅讀?)
6.有看到很多你對課程的思考,很不錯!也會期待看到你分享個人的經驗喔。

這次上課內容十分特別,由營隊老師的老師林玉琴來講解台灣低海拔地區的資源探索。

這次課程以植物為中心,介紹從海邊到淺山的許多知識,例如海邊的海風強勁、空氣中含有鹽份;山區地形多變,不易耕種,有利於森林生長;除了天然林,淺山還有人工林,人工林主要有相思木、油桐樹、竹林等;油桐樹有分千年桐和三年桐;當樹木被砍掉後,芒草總是第一個長出來的,接下來則是一生短命的先驅植物,像池上便當盒就是用江某做的;低海拔地區最常出現的是樟科植物。

這次課程內容雖然不是我最在意的動物,但還是覺得很有趣,看來我只要是與生態有關的知識都會有興趣。

林老師介紹了「風剪樹」現象,這種現象只會在海邊發生。因為海風強勁,像一把剪刀,風從海往山上吹,靠海的一邊樹會比較矮,愈靠近山樹愈高。因為海風強勁,海邊植物葉子不會太大,不然,葉子會被海風嚴重破壞。但林投的葉子演化成革質的,不怕風吹。林投的果實非常硬,林老師用了柴刀才劈開,裡面是滿滿的纖維質。堅硬又輕盈。

台灣每年會有很多從外國來的鳥,2014年台灣野鳥協會紀錄了626種野鳥。留鳥130種,候鳥269種,迷鳥157種。台灣是最多黑面琵鷺來過冬的國家。黑面琵鷺,金斑鴴等鳥類到繁殖期都會長繁殖羽等繁殖期結束後繁殖羽換成非繁殖羽,琵嘴鴨最大的特徵是有像琵琶一樣的嘴巴(黑面琵鷺也是類似的嘴巴,但黑面琵鷺的嘴巴更長更大)。

生活在海邊的動物,為了適應海邊環境演化出不同的生存方式,例如,馬鞍藤在海邊的石縫裡,低矮生長不容易被風吹到、林投的種子外層纖維很厚,不怕海水浸泡,也不怕動物吃。

江某的功用很大,自然林開始前都會有它的蹤影,它的樹幹可以拿來做便當盒

我很少實際近距離觀察鳥類,鳥都飛太高,距離太遠,動的太快,不知道老師如何辨識天上快速飛過的鳥,是哪一種鳥?

我平常也很少關注周圍的植物,昨天去學校看了一圈,在學校荷花池旁有一顆苦楝樹。

因為我得了B型流感,所以3/9沒辦法去現場上課,在家裡看錄影少了一點趣味,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再上到林老師的課。

3/9(六)的講師是林玉琴,而演講的主題是台灣低海拔的生態,但因為我當天有事情,所以只能以之前的錄影檔作為心得的參考依據。

課程一開始老師大概了講了台灣的地理位置與地形分布,內容大致如下:
台灣位於北半球,是一個由板塊擠壓所形成的島嶼,並且四面環海,島中央有被北緯23.5度的北回歸線穿過,島的中央有五大山脈,這些山最高可以達到3900多公尺,這些山脈基本上都屬於中海拔與高海拔,今天的主題「低海拔」主要是位於西部平原、蘭陽平原以及花東縱谷平原。
接下來是台灣海濱的幾個特色:
1. 海風和季風非常強勁 (海風+季風=站都站不穩)
2. 空氣中含有很多的鹽分
3. 陽光會直射沙灘,夏天時常常會很炎熱、乾旱
4. 海邊不是沙子就是岩石所以保水力不佳
5. 在河海交界口可能會看到一個特殊的環境,也就是「紅樹林」,也可能會看到與芒草很像的蘆葦。
海灘的類型可以分為岩岸和沙岸
岩岸:岩岸地形主要分布在東北角到東部的海岸,岩岸的岩石是由風吹、浪打、雨水沖刷等方式日經月累侵蝕而成,因此,岩岸可以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
沙岸:沙岸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海岸,沙岸其實就是沙灘海岸。
另外,老師還說了當天的浪如果很大,就代表風也應該要很強
講完海灘的類型後,老師開始說海邊環境的生物與植物為了適應環境所做的作為
在海邊的樹都有一種特性,稱為─風剪樹(榕樹、朴樹),所以只要看他的葉子方向就可以知道海在哪邊了,而且這些樹為了有更多養分,每到了冬天,葉子都會掉光,因為唯有這樣這謝樹才有足夠的養分繼續活下去!
林投的果實是以靠海漂流傳播種子,葉的邊緣有尖刺,主要是防止吃綠色葉子的昆蟲吃它的葉子。
木麻黃的葉子退化了,他看起來是葉子的地方其實是他的莖,它的莖上面有節,他的葉子演化成像葉鞘一樣。
海檬果成熟的果實很像芒果的果實,但其實是有毒植物,千萬不可以食用。
台灣蒲公英是靠風傳播種子的,他的種子輕飄飄的風一吹就會被吹走。

海邊的動物:
根據「2014年台灣鳥類名錄」,台灣地區一共紀錄了626種野鳥,其中留鳥有130種、候鳥269種和迷鳥157種。
留鳥:一年四季都生活在台灣,在台灣繁殖。
候鳥:只到了冬天來台避冬。
迷鳥:原本遷移的路線不會經過台灣,但因為受到季風的吹襲,造成路線走偏了,跑到台灣來,基本上看到迷鳥的機率不高,通常都是幾年才看到一次。
黑面琵鷺(候鳥):冬天來台避冬。
金斑鴴(候鳥):牠們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羽毛會不一樣,繁殖期羽色鮮艷。
黦鷸(候鳥):嘴巴很長,吃東西時,有時會把嘴巴插到泥巴裡。
斑頭雁(迷鳥):飛得很高,有人看到他飛過聖母峰。
水鼻仔:淡水河的紅樹林
和尚蟹:不是橫的走路,而是直的,跟一般螃蟹不同。
都市通常都會為了環境美觀而引進外來種植物
桃園有許多埤塘,都是先民一鏟一鏟的挖出來的
筊白筍:秋天的作物,需水量比水稻多。
荷花:經濟作物。
荷花=蓮花≠睡蓮
江某:池上便當的盒子

我學到了台灣的濱海環境,季風很強,威力很大,所以會造成風剪樹的現象,像用剪刀剪樹一樣空氣中還有鹽分還有地形開闊然後太陽直射,所以所以說溫度都很高,我還知道在沙岸挖20公分跟50公分不一樣,有的可以挖到斯氏沙蟹或者是有一些比較小的螃蟹,他還會有一些你份不是真的大便,然後為了適應海邊的生活方式,林投這種植物演化出一革質的葉片,果實會靠海漂流傳播,而且很硬,不能吃,因為裡面有很多纖維,木麻黃的生存方式是葉子細長、濱排草是低矮群生、石板菜是葉片肥厚,節處生長、海檬果跟林投一樣是用靠海水傳播種子,蒲公英是用風傳播種子。海濱動物。有黑面琵鷺、尖尾鴨、琵嘴鴨等。還有長尾蜻蜓、台灣大蝗等。紅樹林與高潮環境裡面有水筆仔,水筆仔是胎生苗,否則他的種子一放下去的話。他就會被水淹沒就不好生長,所以要先在上面長一段時間,生物還有招潮蟹、彈塗魚、小天鵝。田野地帶有稻穀、筊白筍,這些是水深植物,荷花等於蓮花不等於睡蓮,還學到油桐花,我現在才發現是有油的油桐花,我還以為只是看看起來有油的光澤,而且不知道油桐花的花會那麼美,而且現在才發現他是客家族群的,而且有桐花還分千年桐和三年桐。我還學到了為什麼現在台灣扁柏比紅檜少是因為台灣扁柏比較值錢,因為他的他比較好整理,所以比較值錢這就是我學到的事。

這次課程的內容是「台灣低海拔的生態」,我學到許多新知識,檜木有分紅檜和台灣扁柏,我以前認為紅檜最貴,上完課才知道台灣扁柏其實是最貴的,而且紅檜和台灣扁柏都是針葉樹。老師和我們分享他到海灘的經驗,在沙岸挖50cm,就可以挖到比較大的沙蟹, 灰斑鴴和黦鷸會吃沙蟹。
台灣紀錄共有626種野鳥、其中留鳥有130種、候鳥有269種、迷鳥有157種,水池旁常見的水生物有泥鰍、麻雀、蓋斑鬥魚、盤古赤蛙、彩鷸。
老師還教了很多的水生植物,例如:荷花等於蓮花,但是不等於睡蓮、筊白筍以前叫菰,開花結果叫菰米。
森林的種類有:1. 人工林:相思樹、油桐林 2.天然林
榕樹有地下根、枝氣根、氣生根;白頭翁和圓翅紫斑蝶愛吃榕樹。
直到今天才知道池上便當的盒子是用江某作的,老師上課非常有趣,讓我了解許多低海拔的動植物,我收穫滿滿!!
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可以聽林老師演講,學到更多知識。

我們在3月9號有上了第二次的生態營,這次授課的老師是林玉琴老師,她這次教的是低海拔的動物。在低海拔有不同的環境,像老師有說海邊的環境,有沙灘和沿岸之類,在沙灘附近有的動物種類很多,像灰班鳩、沙蟹等,但我在想為什麼沙蟹要製造擬糞?我真的不知道。在沙灘還有一些植物,大的像林投樹、木麻黃;小的像石板菜、馬鞍藤,其中我覺得最特別的是海芒果,因為它像芒果,所以叫海芒果,以上是海邊的環境。老師還有教大約在內陸平野的環境,在這裡的植物大多數都是用於觀賞,因為是在市區,所以不是拿來賺錢的,這裡的植物有像木棉、樟樹或大王椰子,都是觀賞的。我覺得很高興可以來生態營,也很感謝林玉琴老師,讓我學習到很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事。

這次的講師是林玉琴老師,這次上完課後我學到了更多台灣低海拔的生物資源,也更了解了漂浮性植物和浮葉型植物,挺水性植物……如何區分,希望可以講更多低海拔的生物(對生物比較感興趣)

這次的內容讓我非常期待,由其是鳥類的相關部分,林老師說2014年臺灣鳥類記錄有626種,其中候鳥最多,有269種,林老師有介紹黑面琵鷺、小水鴨、琵嘴鴨、尖尾鴨、紅胸濱鷸等,而迷鳥第二多,有157種,老師介紹了小天鵝和琉球歌鴝,留鳥比較少,上課有介紹到麻雀、白頭翁、五色鳥、岩鷺和彩鷸。老師還介紹了各種水生植物的知識,如:蓮花就是荷花 ,但不是睡蓮,還有空心菜和茭白筍也是水生植物老師還說茭白筍又叫「菰」,開花結果後有「菰米」,但臺灣的茭白筍因為真菌感染導致長不出菰米,但是莖會膨大,可以食用。林老師也介紹了不少陸生植物,像是清末日治初期,因樟腦產業發展而導致樟樹被大量砍伐,所以現在老樟樹已經沒那麼常見了。老師還說檜木有兩種—紅檜和臺灣扁柏,都是針葉樹,因為紅檜老了內部會中空,而且紅檜的樹木枝條較多,所以臺灣扁柏比較值錢而被大量砍伐,所以現在看到的神木大多都是紅檜。我以前以為山蘇是寄生植物,但老師說寄生植物不會產生葉綠素,而老師又說山蘇會產生葉綠素,所以它不是寄生植物,老師這次還介紹了很多植物,如:可燒成木碳的相思樹、可做成便當盒的江某、油桐(有分三年桐和千年桐/廣東油桐)、有毒的海檬果、本土種類的臺灣蒲公英,以及東北季風造成海岸地區樹木的風剪現象等。老師這次也介紹了很多昆蟲,像是會啃食林投葉的臺灣大蝗,以及紅脈熊蟬、長尾蜻蜓、霜白蜻蜓等。這次的解說非常精彩讓我得知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謝謝林玉琴老師。

今天3月9日第二次上課的老師是林玉琴老師,
他是邱老師和徐老師的老師,我們可以叫他老師的老師,也可以叫他植物之神。,她教了我們很多我不知道的事。 他告訴了我們台灣的最高峰「玉山」很好爬,因為有山莊可以住,而且,在中央山脈旁邊有玉山山脈、雪山山脈、海岸山脈,還有阿里山山脈。 在台灣中間這條是中央山脈。在中海拔森林基本上都是2000到3000公尺,代表的樹有「紅檜」和「台灣扁柏」,紅檜裡面是中空的,所以經濟價值比較低,剛好和變台灣扁柏大大相反。 低海拔環境:1.海風季風強勁2.空氣中含有鹽分3.太陽會直射,又乾又熱4.保水力不佳, 在這種環境下,50公分以下的生物有螃蟹,較大,20公以下的生物有螃蟹,較小,牠們都會有擬糞,在漲潮的時候會有灰班鴴, 他會吃螃蟹,在岩岸旁有岩鷺牠會吃螃蟹,在海邊也會有榕樹(風剪樹), 也有林投,它的果實可以吃,跟芒果很像,但非常非常的硬,只有一點點地方可以吃。濱排草可以適應海濱的生活,十板菜、馬鞍藤、 海檬果、台灣蒲公英也都可以適應海濱的生活。 老師說海邊很適合賞鳥,因為有很多候鳥,比如說:尖尾鴨、琵嘴鴨、厚嘴鴴、流球歌鴝……等,昆蟲有大白斑蝶……等。
在紅樹林地區有水筆仔,但是漲潮退潮差很多
, 水筆仔也會有胎生苗,紅樹林的生物有小天鵝、彈塗魚、和尚蟹、栗小露。內陸平野環境:1.大多都是都市2.種外來種的樹3.有水稻和農民的作物, 在都市時常種木棉、阿勃勒、大王椰子。老師還跟我們分享一個故事: 從前北方的人常很常種筊白筍,但他們都吃前端的部分,有一天有個南方的人前來拜方,他吃了那筊白筍,覺得很好吃,所以他把筊白筍帶回去南部種,結果種出來的筊白筍只長出了莖的部分,但卻沒有他吃的好吃的部分, 結果是因為南部的水裡面有一種細菌,讓筊白筍不開花不結果, 但這種細菌會讓筊白筍的莖變白變胖,所以當地人都叫它美人腿。 在低海拔山林環境裡有人工林如:相思樹林、油桐林、竹林,天然林: 天然林植物組成複雜,在成林之前會先有植物的生長,相思樹開花是黃色的,很漂亮,在有先地方還可以看到窯。在北部種的是千年桐,在南部種的是三年桐兩個不一樣,一個葉子旁邊有兩個點,一個沒有。今天這堂植物之神的環境生態課讓我收穫良多,也很好玩,希望下次也可以像這樣一樣好玩。

這次上課的主角主要是台灣低海拔的地方,但老師也有介紹一些些高海拔和中海拔的特別之處,老師說高海拔的生物種類較少,中海拔的生物種類較多。
老師也教我們了解海濱環境的特別之處,像是榕樹會受到強勁海風的影響,變斜變歪,這種現象叫做「風剪樹現象」。有些植物為了適應海濱環境生長出了特別的構造,像「林投」。我們老師以為林投的果實可以整顆食用,但後來發現連刀子都切不開,後來用了這一種專門砍樹的刀子才終於切開。「水筆仔」雖然也是一種海濱植物,但漲潮時卻會把水筆仔根部和莖部淹沒,可見水筆仔的生存能力極強。老師也說他遇見一個校長他把海芒果種在校園裡遭到家長們的質疑,但老師們都覺得說一般的孩子都不會無緣無故摘果子來吃,而且海芒果的果實纖維非常多,基本上是無法食用的。老師也教我們瞭解海濱地帶動物有哪些,根據2014「台灣鳥類名錄」,野鳥有626種,遛鳥有130種,候鳥有269種,最後迷失到台灣的鳥共有157種。
接下來,老師教了我們其實筊白筍在寒冷的地方會開花結果,果實名叫「菰米」,但我們常吃的筊白筍是不會開花結果的,我們吃的筊白筍主要是他膨脹的莖部,老師說這是因為溫暖的地方有一種菌類會讓茭白筍不會開花結果反而讓他的莖部膨大。膨大的部位就是我們所吃的筊白筍。老師說,有一種植物名叫樟腦,他在日治時期是一種火藥的製作材料,所以經濟價值相當高,人們大量砍伐。讓樟腦的數量越來越少。
這堂課讓我學習到以前從未觀察過的低海拔生態,真的非常多樣化,期待每次星期六的課程,總是讓我收穫滿滿。

這次上課,我學到很低海拔的生物,而我自己最喜歡的內容是:「海濱生物」,我很喜歡跟家人去海邊玩,海灘有很多動物跟植物,而海邊的特色有:
1海風與季風強,造成風剪樹
2海中有許多鹽,於是空氣中也會充滿鹽分
3地形開闊、太陽直射
4地形貧瘠
5可見紅樹林

而海邊植物通常有低海群生、葉片肥厚、莖肥厚以及節處生跟的特性,而我最印象深刻的植物是林投,他的葉緣有刺,他的果實長得很像芒果,但是非常的硬,因為林頭的果實是用海水傳播,所以纖維的密度會非常高,當時,老師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老師說:有一次他去海邊時,聽到有人講林頭的果實可以吃,於是便去摘了林頭的果實,那時他用手拔不開,於是拿出包包裡的美工刀,但是他用美工刀鋸也鋸不開,最後老師還是用斧頭把它看開的呢。

而海邊有許多鳥類,例如黑面琵鷺、小水鴨、尖嘴呀,還還有一種迷鳥叫做琉球鴝,聽老師說這種迷鳥幾年才出現一次

而在和海交界處,還有彈塗魚、招潮蟹和栗小鷺,之前之前還有出現小天鵝呢,而和海交接處的植物還有水鼻仔,水鼻仔因應環境有一種很奇特的育幼方式,幼苗會先長在媽媽的身上,等到水退潮時再把它用到地上,這樣就剩下發芽的時間,也不會再發芽生長時就被水沖走,真是個聰明的方式

這次林老師上課,我學到很多,感謝林老師對我們的教導。

我覺得星期六上課的課程很有趣,因為玉琴老師有介紹很多種昆蟲、動物和植物,其中我最喜歡的植物就是相思樹,因為相思樹又漂亮又美麗,但是種子有毒,如果誤食的話,輕者有頭痛、噁心、腹痛和心跳加快的症狀,嚴重一點的話,可能會死亡。
課程裡面,我最喜歡的動物是台北樹蛙,因為又稀有難見,體長四到六公分,還有我覺得綠色的很稀奇又酷。

今天的課程讓我認識很多樹木和它的生存環境,樹木生長在海邊、濕地、平原以及丘陵⋯⋯等,有些樹木能在惡劣的環境,像是海邊風很大、太陽直射,例如:林投或是木麻黃。我覺得最酷的是木麻黃,因為它的葉子退化了,它用枝條代替葉子來適應環境,它的枝條跟松樹的葉子很像,如果不仔細的看可能會把它當成松樹呢。濕地有水鼻仔,它跟其他的植物不一樣,其他的植物果實會掉到土裡才會發芽,不過水鼻仔是先發芽才會到土裡,跟其他的樹是相反的,原因是海水漲潮與退潮差很多,為了避免種子被沖走。都市裡我常看到榕樹,卻沒看過它的花,上完課我才知道原來是花被包著,所以才看不到它的花。在丘陵,老師有介紹先驅植物,像是江某,池上便當的木片就是用它個做的。我發現很多的樹為了有後代或生存下來,而演變出一些有趣的形式。

這堂課讓我學到低海拔生物的知識,像是我以前認為荷花跟蓮花不一樣一個是葉子挺在水面上一個是浮在水面上,結果聽完課才知道其實荷花跟蓮花一樣,而睡蓮才跟荷花不一樣。
也讓我對低海拔生物有了興趣。

我覺得這次林玉琴老師的演講十分精彩,老師講到了很多的植物,像是貴重的台灣扁柏,和比較便宜的紅檜,他們都是在台灣的植物。
我覺得今天上課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螃蟹居然會在自己家裡的旁邊堆一大堆的像糞便的「擬糞」,還有有毒的海芒果,從這次的演講中我才知道,原來海芒果的果實沒有毒,是種子才有毒,而雖然有毒,但是它們的花很漂亮,像一朵朵白色的雪花。

我覺得星期六的課很有趣,玉琴老師有介紹很多動植物,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動物是福壽螺,因為福壽螺無論是卵,還是成蟲都有毒,因此千萬不要把福壽螺當美味且可口的田螺吃掉喔!為什麼福壽螺會來臺繁殖呢?這次的課程讓我收穫滿滿,希望下次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低海拔的生態資源豐富,有許多不同的環境,像是海濱地帶、田野地帶、河海交界處等環境。低海拔耕作不易,有利於森林生長,森林可以分成兩種,
「人工林」和「天然林」,人工林種的樹大多是相思樹、油桐樹和竹子,油桐樹有兩種品種,一種叫「千年桐」另一種叫「三年桐」,由於油桐樹的葉子很大,它為了要保護自己的葉子不被昆蟲啃食,它會利用「線點」分泌甜甜的蜜汁來吸引螞蟻,其他昆蟲看到螞蟻就不敢在上面產卵。另外「相思樹」可以做成品質很好的木炭,這種木炭可以燃燒很久。在森林有很多種「先驅植物」,像是江某、山麻黃、血桐等種類,先民會在生活上利用它們,稱為「民俗植物。
濱海環境的季風強勁,空氣中含有鹽分,且地形開闊、太陽直射,使土壤貧瘠。但是在這種嚴苛的環境下,也有不少生物會居住在此,在沙岸住著許多沙蟹,牠們會將吃進去的沙子吐出來,並把吐出來的沙子整理成一顆顆的球,這些球叫做「擬糞」很有趣,另外在岩岸還可以看到「岩鷺」。在海邊也有很多植物,它們的果實會利用海漂來傳播,果殼很堅固,裡面有很多纖維,林投和木麻黃就是其中兩種。濱排草和石板菜有低矮群生的特性,其中我覺得最特別的是「風剪樹」,種在海邊的榕樹會因海風造成「風剪現象」,這個現象可以判斷風從哪個方向吹來。
田野地帶大部分的面積用來種植水稻和民生作物,為了要灌溉農作物,可以看到圳溝、埤塘和溪溝,內陸平野為都市地帶,都市多會種外來種的景觀樹種。和海交界處是紅樹林,紅樹林有彈塗魚、招潮蟹、小天鵝、栗小鷺等生物,生態資源很豐富。
這次課程老師解說了低海拔的各種生物和環境,我很好奇為甚麼同樣是油桐樹,但千年桐的果實是皺的,三年桐的則是平滑的? 下次,我要多觀察這些生態環境和生物。

這次的講師是林玉琴老師,主題是低海拔生物資訊。1.低海拔的植物有:台灣扁柏,紅楏。2.接下來就講到海邊的生物,要講之前老師先講了一群大學生的事,這一群學生不相信海邊有生物,所以他們在海邊的泥土上挖洞。男生挖了50公分,女生挖了20公分,各有不同的生物男生挖到了比較大的螃蟹,女生挖到了較小螃蟹。3,海邊通常會有很大的風,容易造成風剪樹。就是像有一張紙把它剪得斜斜的,風剪樹本來是一顆正常大樹,但因為海邊風太強了,把它的樹葉都要吹掉了,為了適應環境才會變成這個模樣的。

這是我第二次上生態營,我們的講師是植物系的權威:林玉琴老師,我很榮幸能上到老師的課,這次是上台灣低海拔生物資源,海拔高度小於1,200公尺為低海拔,低海拔特殊環境生物區分為:
濱海環境:特色像是在海邊長期吹海風,並順著風做不對稱的單向生長,稱為「風剪樹」;肥厚的莖葉,一方面可減少水份蒸發,也可以藉著厚葉中的水分度過炎熱的夏天,例如:「石板菜」。
濕地環境:低海拔地區有很多濕地,這是一種特殊的生態環境,陸地天然濕地:包括河流、湖泊、沼澤、低窪積水處及廢河道等。
平野郊山環境:至於平野郊山地區,低海拔平也有大面積的人為耕種田地,栽種生活期短的糧食作物,郊山則有大量的經濟樹種,如早期作為主要薪炭材料來源所栽種的相思樹、桐油供應地所栽種的油桐樹以及日常生活裡使用很多的竹林。
老師介紹的低海拔植物,雖然很精彩但我不是每個都看過,因為我是都市長大的小孩,但以後如果我有去海邊或是濕地環境,我就會認識這些植物可以分享知識給我的家人。

今天的課程讓我認識很多樹木和它的生存環境,樹木生長在海邊、濕地、平原以及丘陵⋯⋯等,有些樹木能在惡劣的環境,像是海邊風很大、太陽直射,例如:林投或是木麻黃。
我覺得最酷的是木麻黃,因為它的葉子退化了,它用枝條代替葉子來適應環境,它的枝條跟松樹的葉子很像,如果不仔細的看可能會把它當成松樹呢。濕地有水鼻仔,它跟其他的植物不一樣,其他的植物果實會掉到土裡才會發芽,不過水鼻仔是先發芽才會到土裡,跟其他的樹是相反的,原因是海水漲潮與退潮差很多,為了避免種子被沖走。
都市裡我常看到榕樹,卻沒看過它的花,上完課我才知道原來是花被包著,所以才看不到它的花。在丘陵,老師有介紹先驅植物,像是江某,池上便當的木片就是用它做的。
我發現很多的樹為了有後代或生存下來,而演變出一些有趣的形式。

這次上課,在老師的介紹中,第一次看到像馬鞍藤這種生長在沙地上的植物,而且是一大片一大片,跟我印象中的沙灘不太一樣,覺得很壯觀、很酷炫。還有提到海邊的榕樹會有「風剪樹現象」,因為海風大,所以樹木的長向就會很特別。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油桐花的葉子特別大,因而會吸引昆蟲來此產卵,孵化後就可以直接有食物可吃,有利生長,但是油桐花的葉子會分泌一種甜甜的汁液,吸引其他昆蟲來吃掉葉子上的卵,讓我覺得植物怎麼那麼聰明。

今天的課程讓我認識很多樹木和它的生存環境,樹木生長在海邊、濕地、平原以及丘陵⋯⋯等,有些樹木能在惡劣的環境,像是海邊風很大、太陽直射,例如:林投或是木麻黃。
我覺得最酷的是木麻黃,因為它的葉子退化了,它用枝條代替葉子來適應環境,它的枝條跟松樹的葉子很像,如果不仔細的看可能會把它當成松樹呢。
濕地有水鼻仔,它跟其他的植物不一樣,其他的植物果實會掉到土裡才會發芽,不過水鼻仔是先發芽才會到土裡,跟其他的樹是相反的,原因是海水漲潮與退潮差很多,為了避免種子被沖走。
都市裡我常看到榕樹,卻沒看過它的花,上完課我才知道原來是花被包著,所以才看不到它的花。
在丘陵,老師有介紹先驅植物,像是江某,池上便當的木片就是用它做的。
我發現很多的樹為了有後代或生存下來,而演變出一些有趣的形式。

林玉琴老師的「台灣低海拔生物資源探索」課程讓我對台灣的自然資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透過老師的生動教學和投影片,我們學到了許多有趣的知識。例如,我們發現台灣低海拔地區的生物種類豐富多樣,包括各種奇特的昆蟲、獨特的植物以及各種野生動物,它們與環境密不可分,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這個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在課程中,我們深入了解了低海拔地區的植物相和動物相,例如各種常見的森林樹木、野花,以及鳥類、昆蟲等。透過對這些生物的觀察和學習,我們更加認識了它們的生活習性和生態地位,這也讓我們更加珍惜這片美麗的土地。

老師的教學方法生動有趣,讓我們仿佛親臨現場,感受到了台灣低海拔地區獨特的自然風光。這些美麗的景色深深吸引著我,也激發了我對自然環境的探索和瞭解的興趣。

在課程結束時,我對台灣低海拔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更加珍惜大自然的美好。我希望進一步深入了解這些生物的生態學知識,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

提出問題:
在台灣低海拔地區,有哪些獨特的植物物種,它們的生長環境和生態特性是怎樣的?

林玉琴老師是老師們的老師,雖然老師年紀增長,但依然無法阻饒老師對自然生態的熱愛、觀察與教學,這一次老師教的主題是:台灣低海拔生物資源之探索,我最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台灣山脈縱貫,地形陡峭,土地標高差距甚大,是因為板塊擠壓而造成的。

是,謝謝徐老的建議,還有老師,我是五年級:)

今天的課程是林玉琴老師-台灣低海拔生物資源之探索
今天的課程是有關低海拔的生物,我對生物非常有興趣,而且我也想認識低海拔的生物們,因為我很常進行生物觀察,也累積了不少的經驗,在林道裡與生物們的偶遇,每一次都是寶貴而獨特的經驗,例如有一次我們在花蓮的佐倉步道,我們先是在入口處的樹上發現一隻在睡覺的竹雞,原來生活在森林底層的竹雞,會在樹上睡覺我猜是為了躲避敵人吧?走到中後段的時候,在山溝裡遇到了鼬獾母子,媽媽一看到我們就馬上逃跑了,只留下不知所措的小鼬獾,這是我們第一次近距離的觀察到野生的鼬獾,真是寶貴的經驗;另一次,我們在北橫公路夜觀,發現了罕見的生物行為,是一條雨傘節在吞食鐵線蛇,讓我感到毛骨悚然!蛇吃蛇真的不多見阿。
夏天是我們家在郊山步道觀察昆蟲兩爬的季節,而冬天就是賞鳥大會,貢寮的田寮洋、金山的清水濕地、新店的灣潭、新竹的金城湖、桃園的許厝港、嘉義的鰲鼓溼地都是我們家放假偶爾會去的賞鳥地點,最常去的賞鳥地點是宜蘭,像是釣鱉池、塭底、五十二甲溼地及蘭陽溪出海口,在東北季風強盛寒流來襲的時候,總有特殊的迷鳥或是罕見冬候鳥被東北季風吹到台灣來,而這些地點都是他們短暫停留的首選,罕見的冠鷿鷈、唐白鷺、黦鷸、青頭潛鴨、彩䴉、大鵟、灰澤鵟、東方澤鵟、大天鵝、鴻雁、豆雁、灰雁、捲羽鵜鶘,都是我們所觀察過的少見鳥類。
我希望能夠在加深加廣我對生物的知識,特別是植物的辨識。

因為蜥蜴收到上司的指示:「公司最近嚴重缺草稿,如果缺稿會沒辦法報導,嚴重的話會導致公司的收看率降低,所以你們必須去採訪」於是無奈蜥蜴只好帶著糊塗鬼攝影師呱呱和副攝影師小小蜥一同去採訪。
 
一.討論報導
蜥蜴:「我們必須去採訪」
小小蜥:「可是,我們要去哪裡採訪呢?」
呱呱:「去海灘啊!」(露出賊賊的笑容)
小小蜥:「拜託,我們沒有要去玩水,我們要去採訪」
呱呱:「我沒有要去玩水,我是去採訪」(趕緊狡辯)
小小蜥:「那你要採訪什麼?」
呱呱:「植物!」
蜥蜴:「好啊!」
小小蜥:「嗯……」(昏倒)
蜥蜴:「植物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因為現在都沒有『人』在關注自然界」
小小蜥:「好吧……」(勉強接受)
蜥蜴:「那我們出發吧!」(開著車)
(過了10分鐘……)
小小蜥:「好了沒!」(不耐煩)
呱呱:「好了!」(趕緊上車)
蜥蜴:「你的書包怎麼那麼重」
呱呱:「因為我帶了很多好吃的零食耶」
二.第一站:沙灘
蜥蜴:「到了!」
呱呱:「鼾……鼾……」(打鼾)
小小蜥:「喂!起來了,已經到了」
呱呱:「什麼……我們現在……在哪裡」(未清醒)
蜥蜴:「啪……」(為狀聲詞)
呱呱:「好痛!」
蜥蜴:「都到了!還在說夢話」(生氣)
呱呱:「好啦!」
小小蜥:「腳架設好了!」
蜥蜴:「好,那開始吧!」
(以下為訪問內容)
蜥蜴:「你好!我是記者蜥蜴,這是我的助手呱呱和小小蜥,我們有
幾個問題想請教您」
?:「我是馬鞍藤,常被人看成牽牛花,雖然我們都是菊類植物,但是並不一樣喔!」(害羞)
蜥蜴:「請教一下,你們在沙灘,這麼惡劣的環境,既炎熱又風大,你們有什麼特殊的構造或有什麼生存技巧來生長和繁衍後代呢?」
馬鞍藤:「我們馬鞍藤為了適應環境,所以發展出特別的方式來生存,例如:根部往下生長,固定莖、葉,以免海浪打上來或風太大將我們整株沖走或颳走等……」
呱呱:「原來如此!」(插嘴)
蜥蜴:「感謝受訪!」(感激)
馬鞍藤:「不客氣!」
(結束採訪)
小小蜥:「海邊植物為了適應環境,而發展出特殊的構造和生存方式」(開心的說)
蜥蜴:「沒錯!像常見的海邊植物木麻黃,為了防風,所以葉子退化成根狀」
小小蜥:「有很多海邊的植物的果實都有很多纖維,為了讓他們可以飄洋過海去別的地方生長,例如:海檬果」
呱呱:「海檬果是海邊的代表」
呱呱:「採訪到這裡,我肚子都餓了,有什麼可以吃的嗎?」
小小蜥:「你不是帶了很多零食嗎?」
蜥蜴:「剛剛採訪的時候,零食都被他吃光」
呱呱:「呵呵⋯⋯」(傻笑)
蜥蜴:「我們去下一站吧」
小小蜥:「Let’s go 」
三.第二站: 平野與丘陵
蜥蜴:「去買三個池上木片便當和窯烤瑪格麗特比薩回來」(掏出鈔票)
小小蜥:「好啊!」
(過了10分鐘⋯⋯)
小小蜥:「回來了!」
(每個人都拿了一個池上木片便當)
呱呱:「好吃!尤其是這道炒筊白筍」
蜥蜴:「你知道筊白筍不是筍嗎?」
呱呱:「不知道耶」
蜥蜴:「我來說一個故事:『從前,在中國有一個南方人,他到北方發現那邊有一種很好吃的米,他問當地人這是什麼米,當地人說這是菰米,南方人便將這種箛米帶回南方栽種,發現箛米的莖竟然不正常的膨大,後來發現莖裡面有一個白白的像筍子的東西,南方人將它煮來吃,沒想到,竟然很好吃,從此他們都不吃箛米,改吃筊白筍。』後來,科學家發現南方有一種叫做黑穗菌的真菌,感染了箛米,因此無法結穗,只能長成筊白筍」
呱呱:「涼拌蓮藕也不錯」
蜥蜴:「蓮藕是什麼植物的果實?長在哪裡?」
呱呱:「荷花,蓮蓬啊」
蜥蜴:「荷花和蓮花有什麼差別?」
小小蜥:「我知道,蓮花的葉子浮貼在水面,荷花則挺出水面」
蜥蜴:「答案是蓮花和荷花都是同一種植物,睡蓮才跟荷花不一樣,還有荷花和蓮花有蓮蓬,睡蓮沒有蓮蓬」
小小蜥:「池上木片便當的木片是用江某做的,因為江某無色、無味、長的又很快」(補充)
呱呱:「可以吃窯烤比薩了嗎?」
蜥蜴:「再吃之前我先考你,窯烤比薩是用什麼樹做的木炭烤的?」
呱呱:「嗯⋯⋯」(^?^)
小小蜥:「相思樹,因為相思樹做成的木炭火力強且持久。我來舉個例子:以前要用木材燒飯,使用相思樹做成的木炭只要一點木材就可以燒一頓飯,但是使用一般木材雖然便宜可是需要更多的木炭才能燒一頓飯」
呱呱:「廢話少說⋯⋯,好吃!」(一口接一口)
小小蜥:「喂,等等我」(趕緊搶走比薩)
(吃完午餐後⋯⋯)
呱呱:「好飽!」
蜥蜴:「走我們去溼地」
呱呱:「那麼快!」
四.第三站:溼地
呱呱:「好多鳥!」
蜥蜴:「溼地生態豐富,是許多往南飛的候鳥的『轉運站』。鳥分為三種,留鳥、候鳥和迷鳥。有許多動物,例如:候鳥:黑面琵鷺,彈塗魚、和尚蟹、招潮蟹等⋯⋯」
呱呱:「以前有一個西伯利亞白鶴飛到台灣的金山,是屬於迷鳥嗎?」
蜥蜴:「沒錯!」
小小蜥:「那一大片樹林是什麼植物?」
蜥蜴:「那是紅樹林」
呱呱:「那他要怎麼繁殖,種子不可能在在短時間內長好,一漲潮種子不就被沖掉了」
蜥蜴:「所以紅樹林裡的水筆仔發展出胎生苗,當種子長出來後,他不會馬上掉,而是留在母樹上吸收養分,等長成紅褐色才掉下去生長」
呱呱:「原來如此!」
蜥蜴:「我們要回去了!」
小小蜥:「我這次學到不少知識呢!」
蜥蜴:「回去投搞囉!」
(結束)

這次上課,林老師有介紹低海拔生物還有介紹中海拔和高海拔的生物,高海拔生物種類較少,中海拔的生物的種類相對比較多,林老師也有介紹「風剪樹」的現象,這種現象只會出會在海邊,其他地方沒有,「風剪樹」的成因是因為海風季風強勁,造成「風剪樹」現象,像榕樹,因為,海風強勁,所以在海邊的植物葉子大致上不會太大,以免損壞,除了林投的葉子,因為林投的葉子會演化成革職,抗風,它的果實也是非常非常硬,必須用柴刀。
我們食用的植物很多都是水生植物,像是水稻,菱角,水蓮,荷花,睡蓮等,都是可以吃的這次上課學到了很多前所未知的知識,期待下次上課,也能收穫滿滿。

第二堂課來幫我們上課的是邱老的老師——林玉琴老師,大家尊稱林老師為「植物之神」。

林老師上課的時候,提到低海拔地區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因為人類會在田地開墾。海拔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就會降低六度,在海拔高處的森林,稱為「純林」,因為只有單一種植物生長,而得到這個名字;在中海拔的森林主要為檜木和台灣扁柏,目前台灣扁柏很稀少,因為日治時期都被砍去做鳥居,但紅檜內部中空,所以可以逃過一劫;海濱環境主要有四個特色:1. 海風、季風強勁,2. 空氣中含有鹽分,3. 地形開闊、太陽直曬、乾燥,4. 保水力不佳,所以在海濱環境生長的植物,必須能對抗這個嚴苛的環境,例如:水鼻仔是胎生苗,會在樹上發芽再掉到地上長成大樹。在海濱環境的動物有彈塗魚、螃蟹和鳥類,所以幼苗可能會被這些生物吃掉。沒想到在海邊生存是多麼的困難辛苦啊!

接下來林老師介紹的是餐桌上常出現的筊白筍(俗稱美人腿),筊白筍的名字是「箛(ㄍㄨ)」,北方人他們會用箛來種出箛米進行料理,但把筊白筍帶到南方,發現不但不會長出箛米,反而箛的莖越長越大,就變成筊白筍。後來科學家研究,筊白筍長出又粗又美味的莖,是因為有一種真菌,箛只要感染到這種真菌,就會長出筊白筍。

台灣的濕地有許多鳥,有野鳥626種、留鳥130種、後鳥269種、迷鳥157種,而迷鳥是最稀有的,因為牠本來要飛往其他地方,中途一些因素而改飛到台灣,所以非常少見。一旦有迷鳥出現,全國的賞鳥迷都會帶著他們的相機緊急出動。

老師還分享了幾個有趣的植物知識:
1.相思木可以製成木炭,相思木為了保護自己,所以它在葉子的末端長了線點,線點裡面儲存著糖漿,螞蟻就會在上面走來走去,當有蝴蝶想要在葉子上產卵時,看到那麼多螞蟻一定會知難而退。
2.油桐的種子可以榨油做油紙傘。
3.樟科植物可以做成火藥及樟腦丸。
4.黃白麻、江某可以做成木屐或池上便當的木片,因為它們有一個特性就是長得快。

我想多認識一點植物,不是想學神農氏嚐遍百草,是為了能在野外求生,找到可食用的植物填飽肚子!感謝林老師為我們上了一堂這麼充實的植物課,希望可以和林老師一起上山找植物,用眼睛、鼻子甚至手去感受真實的植物。

我學到了台灣的濱海環境季風都很強,威力很大,所以會造成風險數的現象譬如說會白些補數啊,榕樹啊像剪刀用剪刀剪一樣且一開刀空氣中還有鹽分還有地形開闊然後太陽直射,所以所以說溫度都很大我還知道了在殺我20公分跟50公分不一樣,有的可以挖到斯氏沙蟹或者是有一些比較小的蟹,牠還會做一些擬糞不是真的大便,然後為了適應海邊的生活方式淋頭也畫出一格值的葉片果實會靠海漂流傳播而且很硬而且不能吃,因為裡面有很多纖維,而且最後還是不能吃還有木麻黃是新的方式是葉的市場並排草是全身石板菜是葉片肥後接觸生長海芒果跟林投一樣是用靠海水傳播的那還有一些些蒲公英是用風傳播種子還在海濱的動物呢?有黑面琵鷺結尾鴨皮嘴鴨的還有長尾蜻蜓台灣大黃侯邁熊傳的有在紅樹林與高潮環境裡面有水筆仔隨筆仔是台生苗,否則他的苗走子一放下去的話呢他就會被水淹過就不好生長,所以要先在上面生長一段時間還有招潮蟹彈塗魚小天鵝的還有內陸皮野環境有榕樹它有氣生根跟蜘蛛跟汽車跟長久一點點的話就會變成蜘蛛跟低海拔有樟樹榕樹木棉燕子經燕子經需要人工繁殖阿伯勒大王椰子大王椰子是日本人喜歡種的甜甜野地帶有稻穀筊白筍這些是水深的葉有臉荷花等於蓮花不等於睡蓮,還學到有很多油桐花我現在才發現是以前有桐花我還以為只是看看起來有油的光澤,沒想到是裡面真的有油,而且不知道油桐花的花卉那麼美,而且現在才發現他是客家族群的,而且有桐花還分千年同和三年同我還發現了不是所有長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都是寄生人植物有些是附身只要葉子是綠色就會是腹附身植物如同果不是沒有葉綠素的話,那就是寄生植物寄生植物會搶奪養分我還學到了為什麼現在台灣比紅檜少因為紅台灣泊比較值錢,因為他的他比較幣值高壯然後呢哭泣不會中間不是空的帆布功能會比較好砍伐可以比較好整理,所以比較好

今天是林玉琴老師的台灣低海拔生物資源之探索,老師除了介紹一些植物以外,也有說一些關於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合歡山~這次我請假就是因為我去爬合歡山東峰,合歡山海拔3421公尺,是高海拔。我發現高山的植物跟老師提到的海邊植物有些類似的地方,例如都矮矮的(箭竹草原)、有風剪樹(我還有看到介紹風剪樹的看板)、樹葉特化(適應環境,海邊的耐鹽,高山上的耐凍)。

林投~林投的葉子很刺,果實很硬(都是纖維),因為它的果實是以海漂的方式傳播下一帶的。我查了圖鑑發現林投是露兜(ㄉㄡ)樹科,雄花與雌花長的不一樣,而且不生在同一棵樹上(雌雄異株)。

榕樹~榕樹是很常見也非常特別的植物,榕樹有氣生根,老師說白頭翁最喜歡吃榕樹的果實,石牆蝶(網絲蛺蝶)喜歡吃榕樹的葉子。在海邊的榕樹冬天會掉葉子。

先驅植物~先驅植物就是一場災難過後或人為的破壞過後先長出來的植物,正常蕨類會最快長出來。先驅植物有一些特色,例如: 壽命短,長的快(山黃麻、江某),江某因為長得快、白白的看起來很乾淨、沒有毒,所以被拿來做便當的盒子、木屐、冰棒棍……。

人類的破壞~在人類還沒來的時候,地球是一個很美的星球,現在臺灣人,覺得外來種的木棉花、艷紫莉花大大的很漂亮,就拔掉原生種,改種木棉花和艷紫莉,傷害本土的原生種。因為人類的開發,野生動物跟人接觸,生活習慣改變,像猴子現在就會攻擊跟搶人類的食物。

老師介紹了海邊、山區、還有平地和池塘的動植物,有林投、木麻黃、海檬果、海冰草、馬鞍藤、筊白筍、留鳥、迷鳥、候鳥、大白斑蝶(大笨蝶)、招潮蟹、苦楝、彈塗魚、栗小鷺、福壽螺(外來種)、吳郭魚(外來種)、相思樹、油桐、反嘴鴴……,原來我最愛吃的吳郭魚也是外來種。謝謝老師讓我們認識這麼多生物,也教我們很多正確的生態觀念。

臺灣低海拔生物資源探索
講師:林玉琴 老師

以下是我的筆記:

壹、海濱環境
1.海風、季風強勁。
2.空氣中含有鹽分。
3.地形開闊,太陽直射,炎熱乾旱。
4.土壤貧瘠,保水力不佳。
5.河海交界處可見到大片的紅樹林與蘆葦。

海風季風強勁,造成風剪樹現象(榕樹、朴樹)
葉片革質(林投)
林投果實靠海漂傳播
木麻黃葉片退化
低矮群生(濱排草)
葉片肥厚(濱排草與石板菜)
根莖肥厚(石板菜)
花開碩大、花旗短暫(粗莖麝香百合)
花開艷麗(黃花酢漿草、馬鞍藤)
節處生根,深入沙層(馬鞍藤、海檬果)
適應海濱生活的方式-利用海水傳播
果實靠風傳播(臺灣蒲公英)
海濱地帶動物相
岩鷺
按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公布之「2014年臺灣鳥類名錄」,臺灣地區一共紀錄626種野鳥,其中留鳥130種、候鳥269種、迷鳥157種。
候鳥(黑面琵鷺、金斑鴴、小水鴨、尖尾鴨、赤頸鴨、琵嘴鴨、彎嘴濱鷸、紅胸濱鷸、黦鷸、反嘴鴴)
迷鳥(琉球歌鴝、斑頭雁、西伯利亞小白鶴)
昆蟲(長尾蜻蜓、臺灣大蝗、紅脈雄蟬、大白斑蝶)
爬森藤
河海交界處的紅樹林與高草環境
水筆仔、海茄冬、蒼鷺、招潮蟹、彈塗魚、和尚蟹、小天鵝、蘆葦、栗小鷺、燕鴴(夏候鳥)

貳、內陸平野環境
1.內陸平野大約分為都市地帶、外圍的田野地帶
2.都市裡多會栽種外來種的景觀樹種
3.田野地帶有大面積的水稻田和民生作物等,因應糧食作物的生產灌溉,可見到圳溝、埤塘與溪溝等濕地環境;濕地環境是一個極具特色的生態環境

榕樹、石墻蝶(網絲蛺蝶)、圓翅紫斑蝶、苦楝、白頭翁、樟樹、木棉、艷紫荊、阿勃勒、大王椰子
田野地帶的作物
筊白筍、水稻、菱角
平野濕地的植物
挺水植物-荷花
浮葉植物-睡蓮、臺灣萍蓬草
沉水植物-水車前
漂浮植物-青萍、大萍、布袋蓮
平野濕地的動物相
蓋斑鬥魚、泥鰍、福壽螺、吳郭魚、紅娘華、水蠆(蜻蜓)、杜松蜻蜓、霜白蜻蜓、綠胸晏蜓、漆黑蜻蜓、麻雀、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黃頭鷺(牛背鷺)、蒼鷺、夜鷺、池鷺、白腹秧雞、紅冠水雞、翠鳥(魚狗)、彩鷸

叁、低海拔山林環境
山區地帶,地形起伏,耕作不易,有利於森林的生長,森林種類有
1.人工林:如相思樹林、油桐林、竹林
2.天然林:天然林形成之前會有先驅植物的生長

相思樹、小實孔雀豆、油桐
先驅樹種-白匏子、山黃麻、江某
低海拔天然林-紅楠(豬腳楠)、雀榕、血藤、蕨類植物、觀音座蓮、筆筒樹(樹蕨)、山蘇花(著生蕨類植物)、野菰、姑婆芋
低海拔山區的動植物
動物-小紫斑蝶、異紋紫斑蝶(端紫斑蝶)、小紋青斑蝶、大絹斑蝶(青斑蝶)、青鳳蝶(青帶鳳蝶)、木蘭青鳳蝶(青斑鳳蝶)、寬帶青鳳蝶(寬青帶鳳蝶)、大白紋鳳蝶、異紋帶蛺蝶(單帶蛺蝶)、枯葉蝶、榕四星金花蟲、大黃葉蚤、人面蜘蛛、長尾水青蛾、莫氏樹蛙、面天樹蛙、蟾蜍、猴子
植物-臺灣牛嬭菜、水金京

心得:
這次的課程讓我學到很多臺灣低海拔地區的很多動植物,包括鳥類、昆蟲和各式各樣的植物。我有一些疑問想問,就是那些先驅樹種是因為生長能力比較強才先長出來嗎?希望之後能再上林玉琴老師的課程。

今天林玉琴老師教我們有關低海拔的植物,我還記得老師有介紹林投的果實,它的果實外殼十分堅硬,就算拿一般的菜刀也切不破,它打開之後也只有裡面黃色的皮可以吃,裡面也有許多纖維,用來保護種子儀免被海水侵蝕。老師也有說在濕地,有許多生物,例如:在沙中有許多沙蟹,往下挖20cm會挖到小小隻的沙蟹,往下挖50cm會挖到比較大隻的沙蟹,所以在不同深淺的地方,也會住著不一樣的生物。在裡面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在介紹各種不同的鳥類的時候,因為老師介紹了很多我以前都沒看過的鳥類,還有介紹迷鳥等的鳥類,和一些在海邊比較常看候鳥或臺灣本島的鳥,都令我印象深刻。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