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8[國際課程]20240704-0714日本2024屋久島-種子島-鹿兒島課程旅讀分享
Filed Under (國際課程班) by 邱鴻麟 on 18-07-2024

屋久島旅讀與天賦作品:
一、旅讀多樣性影音資料庫-影音資料分享2024/12/31前
- 請利用line群組與屋久島社團公布的雲端硬碟下2024屋久島學習手冊資料夾的[夥伴照片與天賦作品]中。分享你的菁華影音資料(照片、影片等)或是天賦創作檔案(文件檔圖像檔等),並注意處理好檔案名稱。
- 雲端硬碟設定:進入[夥伴照片與天賦作品]後請依照個人名稱的資料夾放置(家長也有),例如:資料夾名稱為”卓麗容”,將我整理好的照片全放進去我個人的資料夾。
- 可分為生物類、人物照、地景照、文化照等類別,生物照請依照以下檔名規則改好名稱:日期-地點-生物中文名(或學名、地景名、地點名等)-拍攝者.jpg。人物照只須標示合照或某人的獨照。 照片檔名請使用日期-地點-主題-(副主題或性狀特徵說明)-作者.jpg,例如:20240709-屋久島-白谷雲水峽瀑布-卓麗容.jpg。
二、旅讀札記與自然書寫:親師生。將會作為參與下次活動的分隔線。 旅行札記、學習心得、感言、謝詞或是個人對這趟行程的想法、觀點與觀察。字數2000字以上。學生文章請貼在部落格本文章留言中。文章請附上或加強書寫自己重視的主題(如火山地景/藝術、文化/神話神社、飲食、桌遊、天文、特有生物),截稿時間:2024/12/25。
三、天賦專案研究與創作 :親師生皆可,選擇其中一樣進行,你所需要的媒材將可使用大家分享出來的影音,並請在你的研究創作版權中註明你使用了誰的影音資料。將大幅增加你的熱情點數與獎學金獎勵機會。時間截止依規定,若有其他延長需求,請聯絡老師。天賦作品形式不拘,截稿時間:2024/12/31日。
張愛玲說,回憶,是要放在水晶瓶裡用雙手小心捧著看的…..。
我將南九州的記憶所煉成的寶石一一揀起,捧在雙手,讓我,仔細端詳……。
第一顆——阿蘇山凝煉的石榴石
張大…張大…張大眼睛看清楚,遠方那頭,那冒著白煙的阿蘇山—世界罕見的火山群。從27萬年前開始的四次大噴發,震撼了日本列島。漫天的火山灰遮蔽了天空,在遙遠的北海道留下了十公分的印記。火山下的岩漿庫被熔蝕,塌陷成了日本第二大的破火山口,巨大的火山臼卻乘載了五萬人的生活起居。高岳、中岳、根子岳、烏帽子岳、杵島岳連成了阿蘇中央的火山口丘群。壯麗的阿蘇五岳串起了霧島、櫻島、口永良部島,為熊本縣戴上由石榴石所製,名為「火之國」的火山項鍊。
我沮喪地望著遠方裊裊白煙的中岳。中岳好像有點太熱情了,火山下的滾燙熔岩至今仍未平息,令我們不能親近。於是我們轉頭倒向杵島岳的懷抱,但杵島岳似乎不怎麼親近人,在山路間吹起刺骨的冷風。登上了山頂,她又默默的蓋上了厚中的濃霧,遮蔽了容顏。似乎連邱老的法術也起不了作用,老天依舊不眷顧。我只能望著火山博物館裡的紀錄片,那聳入雲的火山灰,伴隨岩漿的噴發。橘紅,石榴石的顏色,向四方散去,…..。
第二顆——高千穗神話裡的祖母綠
看,在高千穗神社裡,那守護天孫降臨之地,在夜幕低垂的夜晚,四齣夜神樂悄然上演。我坐在人群中,昂首望著台上,800年的歷史,祈願豐收、感謝守護神的舞蹈。三十三段舞蹈中的手力雄之舞、鈿女之舞、户取之舞、御神體之舞以笛聲、鼓聲譜出了日本獨特的文化歷史,以國家指定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
的形式,講述了神話中關於日本的起源。在天照大神隱身天岩戶洞穴後,世界被黑暗籠罩。天手力雄靜靜傾聽,尋找天照大神的藏身處。確定天岩戶的所在之後,天鈿女命手持竹葉,站在倒放的桶子上跳舞,引誘天照大神現身。滑稽的舞步引起眾神哄笑,天照大神為之吸引,推開磐戶。守在洞外的天手力雄順勢將其拉出洞中。光明,重新回到了世上。祖母綠在古希臘中視為生命力的象徵,為人帶來幸運和豐收。如同我眼睛緊緊注視的夜神樂,以舞蹈期許來年的豐收。儘管有著語言的隔閡,我仍深刻感受到日本文化的魅力。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是如此形容壯闊的瀑布。10萬年前的噴發,阿蘇山在九州留下是名為「高千穗峽」的痕跡。碎屑沿著五瀨川流淌、侵蝕,劃出一道綿延七公里的疤痕。向下,向下,往下探了80公尺的柱狀節理,永恆佇立。如此壯麗的背景,成了日本百選之一的真名井瀑布最佳寫照。峽中,遊客盡在泛舟,我望向祖母綠般的河水,遊客的臉龐被河水反射得剔透。高千穗該是由神話與自然交纏而成的祖母綠吧!
第三顆——散落宮崎的海藍寶石
聽,那哭泣的靈魂。85座古墳,持田古墳群坐穩九州規模最大的前方後圓墳之首。許多出土品獲指定為日本的國家重要文化財。在已在此千年以上的長眠,卻在昭和被盜墓人驚醒。痛心不已的岩岡保吉先生花費半輩子時間建造750座的名為「高鍋大師」奇特石像,盼望撫慰長眠此地之魂。高鍋大師們如摩艾石像般矗立於此,眼神遙望遠方湛藍如海藍寶石般的太平洋,堅定著守著古墳的歷史,岩岡先生何嘗不持有這種堅定的毅力呢?窮極了一生只為了專注在一件熱愛的事情上面…..。
圍繞著青島的是碧藍的太平洋,是茂密的熱帶林,是獨特的神話傳說。日向神話「山幸彥與海幸彥」裡,「山幸彥」弄丟了從哥哥「海幸彥」借來的魚鉤,一籌莫展之際,「鹽土老翁」建議祂潛入海裡尋找。「山幸彥」進入了海龍宮,邂逅了海神的女兒「豐玉姬」,陷入愛河後與之結為連理。
神話為青島神社漆上了浪漫的背景,青島神社,成了保佑著姻緣、愛情的能量景點。超過500年的歷史裡,人們在1737年解禁前無法進入,只有歲月在細緻的雕飾與建築輪廓留下深刻的痕跡。朱紅為底的神社,四周環繞翠綠的熱帶林,兩者看似突兀的搭配散發著南國風情,我們沿著彌生橋向著青島。兩旁的波狀岩地形被漲潮海水淹沒,千百年侵蝕的痕跡,無法在這一刻顯現。鬼們該是拿走「鬼之洗衣板」來洗衣了吧!。良緣,是朝聖之人前來祈禱之事,穿過了祈願古道,兩旁掛起了寫滿信眾祈願的繪馬。我也手握五元硬幣,擲出緣分。轉頭,又看上了祈福的御守,那御守以淺藍的太平洋為背景,裝飾了青島蒲葵樹的圖案,像極了南國風情的海藍寶石,那帶著保佑平安之意的寶石。我願攜帶如海藍寶石般的御守在身上,祈願平安。
第四顆——鑲於霧島的紅寶石
遙遠的日本神話裡,天孫「瓊瓊杵尊」奉天照大神之命,手握三件神器與稻穗降臨高千穗峰,治理世界。四周繚繞著什麼? 只隱隱可見山峰浮於此上。這裡是島嗎?不!此地山脈被雲霧環繞,如霧中之島,是天孫降臨之地的「霧島」。
霧島神宫,供奉著降臨於此的皇朝天神瓊瓊杵尊。
火山,從六世紀以來,將神社不停的搬遷位置。火災,在15世紀搬遷後的原址,多次燒出了更宏偉的霧島神宮,霧島神宮該是由火山和火災漆上紅色的吧 ! 1715年,薩摩藩島津氏藩主建築了現存正殿,成了薩摩貴族重要的信仰中心。島津義久在參加耳川之戰之前,也曾前往此神宮參拜抓鬮,決定是否出兵北上九州。
我立於表參道,從西日本最大的鳥居望向遠方山峰,安静肅穆,氣氛荘嚴的朱紅殿宇坐落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之中。悠久的歷史古蹟也有著自己七大不可思議,其一相傳在社殿深處會有著「夜半的神樂」傳來,據說時至今日偶爾在深夜還是會隱約聽到類似神樂的聲響。越過表參道,右手邊赫然佇立高達37公尺的南九州杉,默默地守候著神宫的日日夜夜。「御神木」,是對他800年歷史的最好尊稱。悠久的歷史使人們豐富了想像,相傳樹上住著一尊神明,此樹更為九州南部一帶杉木的始祖。
我跨步邁向了神宮,在前殿擲下了有緣的五元硬幣,卻被最深處的正殿被拒之門外。深鎖的大門謝絕所有旅客的進入。我只能窺望,從圍牆孔中,遙想殿內漆滿鮮豔的朱紅色,五彩繽紛的雕刻佈滿各處。豪華、絢爛使霧島神宫被指定為日本國家級的文資國寶。我認為,她該是艷麗的紅寶石,是嵌於高千穗峰山腳下的紅寶石,是浮於霧之島上的紅寶石,是紀錄日本建國神話,名為「文化」的紅寶石。
第五顆——浮於屋久島的珍珠
高速船的身影劃過海面,抵達了鹿兒島南方遺跡的小島。我們潛入了與世隔絕的屋久島,日本最早的世界自然遺產之島。從空中俯瞰,屋久島呈現完整的圓形,像是圓潤的珍珠靜靜地躺在溫暖的太平洋。75%的山地以平均1000公尺的高度肅立在其中,從杳無人煙的西部林道一路北上,野生的屋久鹿和屋久猴穿梭在由兩側闊葉林搭建的綠色隧道,不怕生地直接佔據道路。
在永田田舍海濱,我失落的望著潔白的沙灘。我們無法擠進限制的名額,夜晚的海龜,注定與我們無緣。我只能看,看著沙灘留下的巢,期望,在平行時空,可以望見海龜築巢。海龜蛋,輕柔的躺在月光的懷抱裡,像黑夜裡的珍珠,閃耀生命的光輝。
我們走入了白谷雲水峽的風景畫中,一幅青苔和杉樹構建的畫作。沿著步道,在嚮導帶領下,我們進入了宮崎駿的動畫世界,宮之浦川貫穿森林,四周環繞的闊葉森林在濃霧的襯托下更顯神秘感,苔癬爬滿了石頭、杉樹、步道,生命力在此地有了形象。苔生之森便是動畫《魔法公主》的取材之地。
在兩小時的攀登後我們終於抵達太鼓岩,踏上好幾公尺高的花崗岩,眼前是無與倫比的景色。眺望遠方,前方太忠岳、宮之浦山岳、奧山岳以及小杉谷周圍的安房川,下方便是延伸開來的屋久島森林的絕景。再望向兩旁,是湛藍的太平洋露出了一隅。你見過無邊的綠嗎? 你見過廣闊的藍嗎? 你見過無邊的綠和廣闊的藍交融在一起嗎?
在屋久島上,只有樹齡超過千年的日本柳杉才能被稱為「屋久杉」,樹齡低於千年的則叫「小杉」。屋久島地形以花崗岩為主,貧脊,使屋久杉扎下了錯綜的根系。「一個月下35天的雨」,豐沛水量為屋久杉的刻下了更密集的年輪,細緻而分明。在屋久杉自然公園,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日本降雨最多的地方」不是浪得虛名。滂沱大雨打落在步道上,泥濘道路浸溼旅人的腳,我們急匆匆加緊離開的腳步。我抬頭望向身旁的屋久杉依舊直立於此,它們,漫漫千年來度過了多少風雨,與此相比,斗大的雨滴在它們身上,像轉瞬即逝的珍珠,卻讓它給我們留下,最短暫的,一道美麗身影。
第六顆——琥珀裡的種子島
種子島,一個以鐵炮製造改變歷史的小島;一個以宇宙探索締造歷史的小島。種子島,如琥珀般凝結了歷史的一瞬。跟隨導覽,沿著歷史長河,尋找屬於種子島的記憶。
夢回16世紀,兩名葡萄牙人以不速之客之姿誤闖了這與世隔絕的小島,以兩把火銃震撼了日本。島主種子島時堯成了火銃最堅定的擁護者,將種子島與鐵炮永遠掛上了勾。我在鐵炮館彷彿化身時空旅人,看著影片裡製槍師傅一錘,一錘,一錘…..,鐵水化為完美中空圓柱體,將一把又一把冷冰冰的火銃送往各方勢力的手中——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眾多英傑以此擴張勢力,一代又一代的改良版隨著戰爭的需求而推陳出新。但,又有誰知,槍口之下,是無數血淋淋生命的消逝⋯⋯。
遊於18世紀,品茗月桃茶,體驗四半的。月窓亭乘載了種子島士族歷史,與赤尾木城遙遙眺望,見證了屋主的興衰與更迭。曾經,羽生家族是種子島家的家臣,種子島家族更貴為男爵,月窓亭亦是作為羽生慎翁花道、茶道的練習地以別名「梅陰亭月窓」命名。如今,我們只能望著文化傳承館的建築屹立於此,一張張紀錄的圖片,如琥珀般凝結了當年的貴族生活,憑我們想像。
回望20世紀,緊隨著阿姆斯壯的腳步,無數搭載人類夢想的發射器向宇宙深處邁進。種子島,成了日本最接近宇宙的地方,更南的地方、更快的自轉速度,更少的火箭燃料消耗,最適合的火箭發射地。在這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發射基地的太空中心裡,我看見日本懷抱著宏大的太空夢,從氣象衛星到天文觀測器,H2火箭到H3火箭,歷經了重複的失敗,改進,失敗,改進,終於在一次又一次的發射中改寫歷史。載人上太空、登陸月球、登陸火星,人們還抱著更宏遠的夢想,夢想著窮盡宇宙的盡頭。
種子島,一座默默無名的小島,卻一次次顛覆了日本的歷史。在下一個世紀來臨時,這枚琥珀,又會在歷史這本書裡,包裹下什麼故事呢?
第七顆——滋潤櫻島的黑鑽
汽笛聲響徹鹿兒島港,渡輪的對岸是櫻島,是另一座活躍的火山。更是鹿兒島的象徵。26000年來,17次的大噴發,在櫻島留下深刻的痕跡。最後一次,1914年,熔岩填補了它與大隅半島的鴻溝,它從此不再孤單。在湯之平瞭望台眺望,遠方的錦江灣將鹿兒島市緊緊擁在懷中,櫻島活山口的白煙如往常冉冉上升。櫻島人們似乎習慣了,每天的火山爆發。
在「黑神埋沒鳥居」,櫻島卻又在警告我它的危險。1917年,火山灰沖天落下,漫漫黑煙覆蓋了原本高3公尺的鳥居,如今,只剩下鳥居頂端橫木,掙扎的想喘一口氣。我震驚於火山的破壞,但身旁的綠樹成蔭卻又提醒我,每一次的破壞是下一次重生的肥料。草本植物會萌芽,木本植物茁壯,直至森林再度蓊鬱。肥沃的火山灰是上天賜予的黑鑽,人們用此栽培出了櫻島蘿蔔和小蜜柑。櫻島,是火山和人類共存之地,兩者的相輔相成造就了櫻島這顆錦江灣的黑鑽。
七顆寶石,在手心裡閃耀,我將寶石小心的放入屬於南九州的水晶瓶裡,靜靜,凝視回憶……。
老師我已經將我的天賦作品繳交至雲端硬碟了。
https://reurl.cc/r3El8r
跟著生態營隊以來,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美麗的風景、嚴峻的天氣,沒有像其他旅遊一樣,能收藏這麼多的回憶…
遠方濃煙茂密的山頭,就是世界罕見的火山群—阿蘇山。從27萬年前,阿蘇山火山群的四次噴發,在日本人心中留下震撼的印象,噴發時濃厚的火山灰瀰漫在空中,而腳底下火山的岩漿庫,被融蝕了後,形成阿蘇山獨特的破火山口。過去在電影或影片中看過生態因火山爆發而死亡,不是被腳底下從地底滲出來的火山河燒死,就是被空中的灰塵、火山灰、等等嗆死。現在這裡居然有五萬人依靠著這片土地生活。在火山的身體上,嫩綠的草隨著風搖擺,周圍沒看見岩石和岩漿的蹤跡,甚至有兩座湖泊平靜地坐在那,被一座小山丘分離著。阿蘇山的高岳、中岳、根子岳、烏帽子岳、杵島岳連成了中央的火山口群,而今天原本要登上中岳,但中岳似乎太積極了,不斷地冒煙,底下的岩漿池也不平靜,連從未讓邱老師失望過的法術也派不上用場,所以只能回頭爬杵島岳,但杵島岳好像怎麼不親近人,爬的路程中霧氣濃厚,看不到前面五公尺,階梯是四十五度往上爬,而且似乎無止盡,又看不到上面的階梯,感覺就是在爬天堂之路。總算爬到山頂後,霧氣也阻止我們欣賞杵島岳的容貌,大家也只能低著頭下山,只能看在博物館裡晴天杵島岳和中岳的照片。
一旁的涓涓細流、淙淙水聲陪伴著我們的每一步前往天安河原,蘚苔強大的生命力,展現在它能在步道上的石頭成長。可能是在河流旁邊,或單純是天氣,總感覺很悶,不斷地流汗。正快要撐不住時,轉個彎,眼前的景象讓我想,這是人能做得出來的嗎?小時候可能在沙灘或溪流旁跟朋友比過賽,拿石頭堆塔,疊的最高且不會倒下的就是贏家,而眼前就是完成的塔,只是可能有一千個,每個轉角、每個縫隙、連旁邊池塘水底都有塔的存在。石頭塔團團包圍著一座小神社,而全部都被建在一個洞穴中。在天照大神的小廟前,欣賞雕刻師的手工後,走了一圈廟的外圍,當時我也不確定為甚麼要這麼做,是讀了一點日本神話才知道 : 天照之神躲在洞窟中,世界陷入黑暗,而其他的神要尋找他,而我們似乎也加入了這個搜索隊。古希臘的地球之神(?)名為蓋亞(Gaea)而她在神話中是人世的母親,她從宇宙中的第一個神:混亂中誕生,而她生下了許多小孩,包括天空之神(Uranus)、泰坦(The Titans)、單眼怪(Cyclops)和百臂巨人(Hecatoncheires)。她的身體就是地球,而她也帶給了這個世界光芒。雖然故事不一樣,神話的主題是環環相扣的,而我能從希臘神話中理解日本文化的力量與魅力。
地上的土沾滿了整個鞋子,步道兩旁樹的板根穿插在行走路線上,悶熱的雨林讓汗流浹背,這就是前往白谷雲水峽的路程上遇到的情況,而帶著我們的是一位住在加拿大的日本人,一口流利的英文,這兩天帶著我們了解附近的地質構造、生態、和日本整體的資訊。嚮導不只博學多問,他也很像多拉A夢,能從背包中掏出無數的東西。在山上休息的時候,他問了我一句:「你想喝奶茶嗎?」,我心想,山上有補給站嗎?不然怎麼會有奶茶,沒想到嚮導從背包中拿出奶茶包跟裝滿熱水的保溫瓶,五分鐘後,每個人的手中都有一杯熱騰騰的奶茶,這就是嚮導背包這麼大的原因阿。爬的路程中,嚮導介紹了很多關於神木的資訊,到了中途休息站後也給我們看了倒下來的一棵神木,真的是大到不能想像,而正要離開涼亭時,滴答滴答的聲音從上面傳下來,抬頭一看,下了豪雨!眼前的豪雨似乎在涼亭周圍劃了一道牆,阻止我們下山,但大家還是穿著雨衣往山下走,然而還是很多人被淋濕,神奇的是,我身體完全沒有接觸到雨,雨衣把我保護得很好。
車子開到地點時,差點以為我們要參觀的月窗亭沒開,在附近找了一下,老闆才意識到有人,把門打開。在裡面,展示櫃上是日本武士用的刀和裝甲,旁邊還有舊式的槍(當然不能射子彈),館不大,空間大概跟好一點的公寓差不多大,有兩層樓,整棟都以木板製作,但我覺得重點是在後面的院子。在類似客廳的區域看完介紹影片後,本來在閒晃,欣賞日本武士用的用具,然後就聽到了一聲:「差點射中!」,射中?在射甚麼?往聲音的方向走時,看到院子有同學在排隊,而有人坐在一張椅子上,拿著一把弓在射前面的箭靶,這下我興奮了。人生中唯一拿過弓的時候就是小時候買玩具弓在家裡射,也只有在電影中看到主角騎馬射箭多麼帥氣的樣子,沒想到來日本能體驗射箭。看電影中角色射箭如此的輕鬆,自己去體驗時,跟預期天差地遠。弓非常的重,而且非常難瞄準,試了五次後才勉強打到箱子的角。陳惟齊倒是比我厲害多了,射的第二發就射中了箱子,最後一發中了箭靶靠近中間的區域,果然是力氣大有好處。
這趟旅程去很多神宮或神社,像霧島神宮或高千穂神社,而這些地方讓我了解日本文化的一小部分。進神社之前要先洗淨手和心靈,方法是道路旁邊會有手水舍,會有流水和小杓子,先用右手拿杓子倒水搓左手,再換手拿杓子倒水搓右手,最後漱口。還有一個跟台灣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前往宮殿的路上,會有人行道和石頭道路,而神話說,人不能走在石頭步道上,一定要走在人行道上,因為石頭步道上是神仙走的地方,你走那邊可能會撞到神仙。在某一個神社,有一個角落的建築物很特別,它蓋在森林的前面,而投兩百塊能拿一個陶器碟子,如果你能丟碟子到指定區域內,神明就會保佑你,最後是沒有丟中,但也是在神社,我較了解了日本文化的獨特性,下次有機會的話,一定會想回來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