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行動班]20140427北海岸棲地調查

Filed Under (eci環境行動班) by eco on 29-04-2014

DSC09740

迎曦先到(簽到)。謝謝邱老准許我們不用寫心得,我要好好做專題了……

我的意思是你可以晚點交!沒心得就沒有熱情點數,會影響你參與的機會。

看來我們都誤會了邱老的意思….我知道了,一定會”晚點”交的。

今天的主題是台灣蛙類的生態觀察,台灣有33種蛙類,其中29種原生種,4種外來種,這些蛙類還被分為好幾科。
蟾蜍科:身體表面很粗糙,有很像肉瘤的東西,台灣有兩種蟾蜍,就是盤古蟾蜍和黑眶蟾蜍。
樹蟾科:棲息地與樹蛙很像,是樹棲性,但是有些骨頭結構又與蟾蜍很像,所以才叫樹蟾,台灣只有一種樹蟾,就是中國樹蟾。
狹口蛙科:是台灣最小的蛙類,包括花狹口蛙、巴氏小雨蛙和小雨蛙。
樹蛙科:就是可以生活在樹上的蛙類,樹蛙科中包括日本樹蛙、台北樹蛙和褐樹蛙等等
叉舌蛙科:是蛙類中比較強壯的一種,例如澤蛙和虎皮蛙。
赤蛙科: 赤蛙科是台灣數量最多,也是台灣蛙類中最會跳的種類,如牛蛙、台北赤蛙和斯文豪氏赤蛙等。
蝌蚪的腳是從前腳長還是後腳長的呢?先長左腳還是右腳呢?老師上課時說蝌蚪的腳是從後腳開始長的,左腳和右腳是一起長的。蛙類的天敵很多其中包括鳥類、蛇類和我們人類等等,蝌蚪的天敵包括紅娘華、水螳螂、田虌和魚類等,蛙卵也有天敵,就是寄生蜂、螞蟻和蒼蠅等。
我們的社區─中央社區有一個地方有很多的青蛙,我和朋友常去那裡,我們發現了許多青蛙,有面天樹蛙、台北樹蛙、白頷樹蛙、拉都希氏赤蛙、腹斑蛙、斯文豪氏赤蛙,還有好幾個卵泡,有很多用這塊地保護台北樹蛙,因為我有一些疑問,因此我問了一個在我們的社區保護台北樹蛙的人,為什麼要保護台北樹蛙呢?他說因為台北樹蛙是保育類,目前牠的棲息地很少,要怎麼保護台北樹蛙呢?主要是保護牠們的棲息地,不要讓棲息地變小變窄,害牠們無法延續下一代,接下來是目前有那些團體在保護台北樹蛙呢?在保護台北樹蛙的人有:研究青蛙的人、青蛙公主、保育團體和還保團體等等。
今天的青蛙課程我學了很多,謝謝老師!

好開心啊!久違了的活動,一定馬上把心得交出來!!

老師抱歉,前鎮子段考所以心得會比較晚交

老師,我也是,很抱歉,剛好遇到段考,學校還要模擬會考,我一定在有空的時候把報告趕出來

序˙旅程的起始
清晨清涼的空氣,讓我從溫暖的被窩甦醒了過來,微弱的講話聲從我耳畔響起:「好興奮啊!好久沒有和生態營出去了呢!這次是要去我沒有去過的北海岸耶!……。」啊!原來是主人又要帶我去開開眼界啊!希望這次旅程帶給我滿滿的收穫。

初章˙尋找獅頭山的奧秘&白沙灣深藏的秘密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披著神秘面紗的獅頭山,吵鬧聲打破了獅頭山的寧靜,我也悄悄的睜開我的單眼,眼前見到的是雄偉的──蘭嶼蘋婆,緊接著看到的是正值繁殖時期的千年芋,以及新葉是鮮紅色的──紅楠〈也稱豬腳楠〉、粉蝶的追隨者──魚木、有著粉色小花的──杜虹花、枝頂有著黃綠色小花的──野桐,我一邊用我的單眼喀擦、喀擦的將眼前的種種記錄下來,一邊欣賞沿途的各個奇妙生命,看著、看著,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海洋,山與海只剩下一線之隔,映襯出大自然的美妙……。
白色的浪波,一波一波的沖上岸來,格外的藝術,沙岸呈現一片淡金黃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岩石切成各式各樣奇特的樣貌,濱海植物也一一排隊展現各自的美麗姿態,以尖刺守護自己的──林投、有著藍紫色花冠的──矮筋骨草、有著數量多的暗紫紅色小花的藤類植物──歐蔓……等等。

次章˙探訪麟山鼻步道
過了艷陽高照的中午後,我開始為了下午的課程暖機,麟山鼻主要是以濱海植物為主,接下來就來介紹一下令我難以忘懷的幾種濱海植物,葉子像馬鞍的──馬鞍藤、像花椰菜的──濱當歸、花冠為紅色的──天人菊、花前月下──烈葉月見草、邪惡的寄生性植物──菟絲子、沙灘守護者──雙花蟛蜞菊。在台灣海邊,不論是沙岸或著沿岸,有種濱海植物相信你一定見過,如馬鞍的葉片,紫色喇叭型的花,它就叫馬鞍藤;濱當歸,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海濱的當歸屬植物,經常出現在北部、東部等海岸沙地和礫岩地,又稱「毛當歸」;天人菊耐寒性好,對土壤沒有特別的要求,不過砂質土壤以及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適於它生長,且不喜歡潮濕,在陽光充足、乾燥炎熱的氣候下能良好生長;夜幕來臨時才開花,白天想見到盛開的烈葉月見草並不容易,它傍晚才花開,隔日太陽出來後花就謝了,是名副其實的「月見草」,晚上五、六點時,鮮黃色的花朵就會完全掙脫苞片的保護,盛開在草地上,與天人菊十分相似,須用花與葉來辨認;菟絲子是一種生理構造特別的寄生植物,其組成的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爬藤狀構造攀附在其他植物,並且從接觸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達韌皮部,吸取養分以維生;雙花蟛蜞菊為典型的多年生海濱植物,可生長在沙灘、石礫地、河堤以及海岸的灌叢邊,為侵略性強的一種植物,它那優異的覆蓋能力足可壓制大量的砂子,使之安定在其濃密糾纏的莖葉之下。

終章˙告別山與海
短暫的旅程,在不知不覺之下,畫上了句點,我的到的成果似乎比預料中的還多很多呢!啊!對了!猜出來我到底是什麼工具了嗎?答案是──單眼相機,希望下次還能再與生態營去獲取更多的知識。

四月二十六日晚上,我收好行李後很早就睡了。翌日清晨,在鬧鐘還沒叫醒我之前,興奮和期待的心情就先離開了被窩。雖然這次不是什麼大活動,但我也好久沒有跟著營隊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了。也許是因為太高興了,早餐才吃幾口我就迫不及待的出門了。
坐在遊覽車上時我小睡了一下,不久我們就到了第一站---金山獅頭山,步道前方長著一棵果實形狀特別的蘭嶼蘋婆,好像是為的歡迎我們的到來而結實累累。
步道中繁多的物種也讓我暫時放下了段考的壓力,葉形特殊的鼠刺、長相特殊又黏滑的渦蟲、黑紫色果實紅色柄的豬腳楠、模仿著因為風吹而搖擺的樹枝,晃動屁股的竹節蟲幼蟲……當然,少不了一些奇怪的昆蟲。
再走一段路後大家都坐在涼亭休息,而林老師在灰木葉中找到了一隻漂亮的令人屏氣凝神的東亞新螢斑蛾幼蟲,黑色背部上排列整齊的黃色斑塊和兩側的紅點讓它就像某樣鑲嵌了寶石的飾品一樣搶眼。不久,在一段v字型的樹幹上,一的綠繡眼窩、幾隻雛鳥和兩隻為了餵飽小孩而忙的不可開交的成鳥被眼尖同學(或是老師,我有點忘了)發現。因為距離的關係,我的相機只能留下模糊的影像,沒辦法拍出好鏡頭真的讓我挺失望的,而聽說在這裡數量不少的琉璃翠鳳蝶也沒留下倩影在我的相機中……。
之後我們又更近了一步的往海岸前進,來到了麟山鼻。這裡的植物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因此大部分是草本旱灌木,很少有喬木,如果有的話也會整整齊齊的被風剪成不到一層樓得高度。少了樹冠層的保護,陽光直直的照在我們一群人身上,天氣感覺又更熱了。而這裡的生態的多樣性似乎也少了許多,昆蟲感覺都聚集在濱當歸的花上,最讓我覺得新奇的是黑條紅椿蟓,紅底黑斑,真得很搶眼。
很感謝老師辦這次的活動,那些看似平凡的濱海植物鐵砲百合、濱當歸、菟絲子、雙花蟛蜞菊……,在林老師專業的解說下都有了自己的故事,也讓我們更了每棵植物的特別。

北海岸棲地調查 心得

主持人:今天我們請來了眾多獅頭山和麟山鼻的植物,來告訴我們在二○一四年四月二十七日這平凡又不凡的一天之中,他們的所見所聞。

蔓荊:大家好,我是蔓荊。我從小就生長在麟山鼻的海岸邊,是一個垂直且風大的岩壁上。而我的其中一位朋友蘭嶼蘋婆,則居住於獅頭山上。我們在四月底一個溫暖的日子中看到一個有趣的團體來到這裡踏查。因為他們是從獅頭山啟程的,所以我先把交棒給我的朋友蘭嶼蘋婆吧!

蘭嶼蘋婆:嘿!我就是蘭嶼蘋婆,我今天早上被刺眼的陽光叫醒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約二十人的隊伍,他們一看到我就很興奮的朝我衝了過來,於是我當仁不讓地展現我美麗的果實。他們在我這裡大約逗留了十分鐘,受到眾人的青睞讓我好高興,而且他們一看就知道是善心人,不會亂摘我的果實。接著,換魚木來述說接下來發生的事吧!

魚木:我就是魚木,端紅蝶、紋白蝶都是我的常客喔!我也很受那個隊伍的的歡迎呢!領隊的老師和大家介紹我的特性時,大家都瘋狂地舉起相機拍下我的美姿,我當然要趕緊展現最美的自己囉!

林投:我終於搶到麥克風了。嗨,我是林投。我的果實非常可口,像鳳梨一樣,但我的葉子上、下、左、右都長滿了刺,大家可要小心喔!對了,我和蘭嶼蘋婆一樣在蘭嶼都是很普遍的植物,你只要在濱海地區就可以找到我的影子喔!我林投陪著小隊伍來到了獅頭山的頂端,從上往下看,可以瞧見一大片的海灘呢!下午麟山鼻的旅程,就請濱當歸來為我們介紹吧!

濱當歸:我是濱當歸,和蜘蛛百合、茵陳蒿、濱排草等植物住在一起,我們生長在海岸邊,別小看我們個子小,海岸的地形可是很難生存的呢!這個小隊伍造訪海灘,也在沙灘上揮灑自己的大名:Project ECO。接著,就讓在那兒引頸期盼、躍躍欲試的海藻登場吧!

海藻:走過炎熱的沙地,有著沁涼的水塘在等著大家,我,就是水塘的主人──石蓴屬。我是很多海中生物的食物,我也提供了許多的養分。我脫落後,就成為小朋友們把玩的對象。

蔓荊:最後,又輪到我了。經過一連串植物的介紹,你應該更了解海濱植物了吧?就像我一開始說的,我長年盤據在一個高聳的岩壁上,而且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生長。我和白鳳菜、鵝仔菜、矮筋骨草、台灣蒲公英、石板菜、白茅(是植物,不是魚)、文殊蘭、天人菊、濱當歸、蜘蛛百合、濱防風、茵陳蒿、台灣蘆竹、濱排草一起生長在五平方公尺的土地上。而且,光是我就占了大約三平方公尺,很驚人吧?總之,有四個小朋友爬上岩壁,為我們做紀錄。

主持人:謝謝以上六種植物為我們介紹ECO生態營隊踏查時遇到的各種動、植物、景觀和地形。我相信來到此地的二十位小朋友對濱海植物有了深切的了解,也歡迎各位聽眾光臨北海岸,這裡一定會讓大家驚奇連連的!

北海岸生態踏查
萬里無雲,晴空萬里;海風拂顏,涼在心裡。北海岸上空的老天爺為我們準備了一個舒適輕鬆的好天氣來一趟久違的生態踏查。
下遊覽車前一直玩弄著前一晚充飽電的相機,或許是第六感吧,正好這天的蟲況特好,步道間一直發現蟲子,攝影技術也因為心情愉快也進步了一點。在某棵灰木葉樹上,玉琴老師發現了名字超難記的”東亞螢新斑蛾”(是這樣嗎),蟲背上那些鮮豔的大色塊就像是渾然天成的普普藝術,但看久了卻有些刺眼。一些二~終齡的幼蟲零星的在各片葉子上休息,慵懶的任大家觀賞,不過一群人擠在一起很難拍就是了。
老師一路邊走邊介紹植物,不愛寫字的我拿出筆記本,開始用畫筆記錄老師所說。筆記本上,正值繁殖期的千年芋有著酷似斗篷的”佛焰苞”包覆著雄花,半遮掩的模樣像個害羞的傢伙;鼠刺,看起來可以當聖誕節飾品;還有結出藍黑色果實的豬腳楠(紅楠)、像仙人掌+鳳梨混和體的林投樹、水麻的身影…一一在筆下呈現(還有老師們的輪廓速寫,哈)
好久沒看海了,從山上望著海,心情隨著陣陣波濤平靜,卻引起了”摸到海水”的超強慾望。結果下午到麟山鼻真的摸到海水了!!還抓螃蟹!抓海蟑螂!….呃,抱歉我太嗨了。
“濱當歸之路(先這樣稱呼這段路吧)”是我覺得最驚奇的一段路。沿途在左右兩側長滿了當歸屬的濱當歸,遠遠看過去,像一片花椰菜田(近看也像),每棵植株上都有昆蟲。紅螢、黑條紅椿象正處繁殖大季。一球球濱當歸小花組成的花團上,點綴著一點點火熱的紅,人常說紅配綠,狗臭屁,那是在畫紙上顏料糊在一起的結果;但是在大自然精心調配下,不但不突兀,更顯得鮮豔、可愛。
好一趟自由愉快的生態之旅,濱海植物的美不但不比內陸植物遜色,甚至還帶著那堅毅不拔、克服困境的性格;但是一路上的太陽與微弱的鹹鹹海風已經把我體力都揮發光光了。睡…醒來在西湖。
今天有摸到海水!!

今天我們坐車到金山獅子山作生態調查,這次的領隊是植物專家林玉琴老師。我們才剛進入步道,兩三下大家就發現了鼠刺、姑婆芋等植物,在這幾個月姑婆芋的雌蕊會長出一層厚厚皮來保護裡面未成孰的果實,不過這層皮在果實成孰後就會掉落。繼續走在這條步道上,沒多久就看到一座碉堡,一問才發現這裡原來是軍事重地,也因為這樣閒人勿進,所以這塊地的生態才能這麼豐富,而且這裡的濕熱環境讓許多熱帶植物在這裡生存,簡直是一個熱帶雨林。
大家走了幾小時後,我們走到了涼亭休息一下,我們休息時不忘到附近看看有什麼,一下子大家找到了許多毛蟲和樁象,休息完我們走到靠近雙燭台附近的海岸,老師說雙燭台在冬天時會有單氏鸕鶿在上面產卵築巢,不過我們太晚來了,島上的鸕鶿都回去北方了,所以要看牠們的身影得要等到明年了。在看雙燭台時,我在崖上發現許多粗莖麝香百合,這裡的百合也是託軍事基地的福留下來的,也請遊客們不要摘這些美麗又稀有的花朵好嗎?(請不要為了摘花而掉到海裡.這樣就太不值得了。)
我們接著從有許多熱帶植物的海岸來到乾燥的海灘,不過在旁邊還是可以看到兩三顆因為上了年紀中空的濱柃木等木本植物,其它的植物都是有匍匐莖的植物,如馬鞍滕等等,它們之所以能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存活的原因,是它們在莖的上面有長達可以到淡水的地方的根,而且在冬季時,全部的植株都沈入沙底來躲強勁的北風,這種植物還真是聰明啊!
再沒走沒多久,我們來到了世界少有的藻礁海岸,這種海岸的形成方式是:1﹒山上的安山岩滾入淺海中。
2﹒海藻生長在上面。
3﹒海藻死亡。
4﹒新生海藻長出。
2、3這兩件事重覆發生在這塊安山岩上就可以形成藻礁,不過它比珊瑚礁生成年代更久,所以很稀少,如果被破壞了,就無法恢復了,所以在觀察藻礁時,不要傷害它。我們在附近觀察,結果沒多久大家就馬上下水找其它有趣的生物,我則在地上發現一個水筆仔的胎生苗,我問林玉琴老師這個胎生苗從那來,老師用他多年的觀察判定它是從淡水的紅樹林隨著海流漂來的,哇!這株小苗的抗壓性和防水性還真是厲害,如果是一般植物的種子的話早就死了。
  我們走著走著又回到海灘,邱老師叫我們分組畫出植被圖,我們這一組在一個坡地上做調查,這塊坡地的植物非常多,有石板菜、臭黃荊、大花咸豐草等植物,其中以大花咸豐草占最多,因為在這個區中的大花咸豐草幾乎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它是這塊坡地最強勢的物種,每一組都做完調查後,邱老師叫每一組都上來報告,我看了每一組的報告,了解每組所發現的植物的種類,像在岩壁上做的那一組,他們所發現的物種比較少,雖然那邊的岩壁潮濕,但是對植物的生長真的很不利,那麼在沙地做調查的那組發現的植物比較多是匍匐莖植物而且根都很深,因為沙地的有機質和水份大部份都在十幾公尺的地下,所以要根非常深才能生存。這一次的生態調查雖然非常累人,但是也讓我了解許多植物,和如何做植被分佈圖的畫法。

今天我們坐車到金山獅子山作生態調查,這次的領隊是植物專家林玉琴老師。我們才剛進入步道,兩三下大家就發現了鼠刺、姑婆芋等植物,在這幾個月姑婆芋的雌 蕊會長出一層厚厚皮來保護裡面未成孰的果實,不過這層皮在果實成孰後就會掉落。繼續走在這條步道上,沒多久就看到一座碉堡,一問才發現這裡原來是軍事重 地,也因為這樣閒人勿進,所以這塊地的生態才能這麼豐富,而且這裡的濕熱環境讓許多熱帶植物在這裡生存,簡直是一個熱帶雨林。
大家走了幾小時後, 我們走到了涼亭休息一下,我們休息時不忘到附近看看有什麼,一下子大家找到了許多毛蟲和樁象,休息完我們走到靠近雙燭台附近的海岸,老師說雙燭台在冬天時 會有單氏鸕鶿在上面產卵築巢,不過我們太晚來了,島上的鸕鶿都回去北方了,所以要看牠們的身影得要等到明年了。在看雙燭台時,我在崖上發現許多粗莖麝香百 合,這裡的百合也是託軍事基地的福留下來的,也請遊客們不要摘這些美麗又稀有的花朵好嗎?(請不要為了摘花而掉到海裡.這樣就太不值得了。)
我們 接著從有許多熱帶植物的海岸來到乾燥的海灘,不過在旁邊還是可以看到兩三顆因為上了年紀中空的濱柃木等木本植物,其它的植物都是有匍匐莖的植物,如馬鞍滕 等等,它們之所以能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存活的原因,是它們在莖的上面有長達可以到淡水的地方的根,而且在冬季時,全部的植株都沈入沙底來躲強勁的北風,這 種植物還真是聰明啊!
再沒走沒多久,我們來到了世界少有的藻礁海岸,這種海岸的形成方式是:1﹒山上的安山岩滾入淺海中。
2﹒海藻生長在上面。
3﹒海藻死亡。
4﹒新生海藻長出。
2、 3這兩件事重覆發生在這塊安山岩上就可以形成藻礁,不過它比珊瑚礁生成年代更久,所以很稀少,如果被破壞了,就無法恢復了,所以在觀察藻礁時,不要傷害 它。我們在附近觀察,結果沒多久大家就馬上下水找其它有趣的生物,我則在地上發現一個水筆仔的胎生苗,我問林玉琴老師這個胎生苗從那來,老師用他多年的觀 察判定它是從淡水的紅樹林隨著海流漂來的,哇!這株小苗的抗壓性和防水性還真是厲害,如果是一般植物的種子的話早就死了。
  我們走著走著又回到 海灘,邱老師叫我們分組畫出植被圖,我們這一組在一個坡地上做調查,這塊坡地的植物非常多,有石板菜、臭黃荊、大花咸豐草等植物,其中以大花咸豐草占最 多,因為在這個區中的大花咸豐草幾乎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它是這塊坡地最強勢的物種,每一組都做完調查後,邱老師叫每一組都上來報告,我看了每一組的報 告,了解每組所發現的植物的種類,像在岩壁上做的那一組,他們所發現的物種比較少,雖然那邊的岩壁潮濕,但是對植物的生長真的很不利,那麼在沙地做調查的 那組發現的植物比較多是匍匐莖植物而且根都很深,因為沙地的有機質和水份大部份都在十幾公尺的地下,所以要根非常深才能生存。這一次的生態調查雖然非常累 人,但是也讓我了解許多植物,和如何做植被分佈圖的畫法。

【前言】
  又到了我們最期待的活動了!!老師這次辦的活動是去獅頭山和麟山鼻作一個樣區內植被的分布面積圖和地形的剖析圖,其實我本身是對植物比較沒有興趣,我是對動物比較有興趣,但沒有植物就沒有動物,所以身為觀察研究者,都應該要對植物和動物有入微的了解。

【到獅頭山公園囉】
  我們直接抵達獅頭山公園,一下車,便有一棵雄偉的「蘭嶼蘋婆」,矗立在眼前,似乎已等待我們許久,緊接著便是開著紅花,迎接我們到來的「姑婆芋」,「豬腳楠(紅楠)」也默默的立在一旁,等待我們發覺它的存在,它用它初生的紅葉,以及繁盛的綠葉遮著烈焰高照的太陽,開著粉色小花的杜虹花、頂著黃綠小花的「野桐」以及攜著粉蝶的「魚木」,一齊歡迎我們的到來。人的吵雜聲,打破了這寧靜的山頭,我們的起點──獅頭山。我已經恨不得把每種生物的美,記錄在我的腦海裡,記錄到我的相機裡,讓這些美不再消逝,邊走邊拍,拍著拍著,已經中午了,我們吃午餐時,發現了一窩可愛的綠繡眼,我還拍了幾張不錯的照片,我覺得不管是觀察植物還是動物,都需要耐心和細心,並且要用心看,才能真正的品嚐到生態之美,我們在吃午餐時,還遇到了一隻黑鳶,只可惜我拍不了,還好我有帶望遠鏡,我有看到,也借給了邱老,大家有帶望遠鏡的都拿出來用,沒帶的也想辦法看,大家都很開心,隨著這隻黑鳶飛離,早上的路程也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燭台雙嶼】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繼續前往下一個目標,也是台灣的最北邊──麟山鼻,北方海面有一個燭台嶼,燭台嶼也是北海岸一個著名的地標,關於燭台雙嶼,據歷史考證,可能是一個半島的末端,因為海蝕的關係,便成一個拱形的海拱,海蝕的洞逐漸擴大,最後支撐不了就倒塌,變成兩塊巨石。關於這兩塊巨石還有另一個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是說:一個漁夫出海捕魚許多天沒回家,他的老婆便十分痴情的每天佇立在岸邊,希望老公可以回家,但卻始終見不到他的老公,得不到消息,漸漸的變幻化成了一顆石頭,多年後,丈夫平安歸來,了解了這些事情後,跑到石頭旁,後來有仰天長嘯,對天嚎哭,不久就便成了另一顆石頭,依在愛妻身旁,地久天長,永遠相伴,因此又叫做「夫妻石。」
【濱海植物】
  接著我們就到了海邊,蔚藍的天際線和湛藍的海洋,幻化成了一抹精湛的藍,沙灘上除了一些留下人類「走過的痕跡」以外,再沒有什麼汙染。在海邊生長的植物,當然就叫作濱海植物。這次濱海植物有看到像是:蔓荊、蘭嶼蘋婆、魚木、林投、濱當歸、鐵砲百合、茵陳蒿、濱排草、矮筋骨草……等等。
  我覺得有幾種直物還蠻有趣的,像我最喜歡的是「鐵砲百合」,一塵不染的鐵炮百合,散發著優雅的清新花香,代表純潔莊嚴、偉大的愛,正悄悄的綻放著。「林投」果實的味道聽說還不錯吃,吃起來就像鳳梨,但因為葉子邊緣有鋸齒狀尖刺,所以一般沒人敢採。唐代蘇敬說:蔓荊的苗呈藤蔓狀生長,所以叫「蔓荊」;而李時珍也說:蔓荊的枝莖細小輕弱如同藤蔓,故以為名。
  因魚木葉子屬於三出複葉,聚生小枝頂端,因此也被稱為「三角鱉」或「三角槕(ㄓㄨㄛˊ)」,早年牛販或獸醫會去特別栽植台灣魚木,用以治療牛疾的用藥,或許也因為這層關係,所以有個與魚木搭不著邊的名字──「牛角歪」。在台灣,台東縣卑南鄉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的人會將它的樹皮搗碎後放到溪裡面毒魚,只是它的毒性不像魚藤那麼強,所以一般只用來捕捉鰻魚等沒有粗厚鱗片的魚類。
  濱當歸屬於多年生的草本,大約1~2公尺高,只有葉脈上有被毛,是屬於羽狀複葉。濱排草和濱當歸,都有一個濱字,所以一看就知道濱海,其實濱排草是一種很奇特的植物,濱排草為了維持生命,所以將葉子長得特別肥厚,減少水分蒸發,這似乎不特別,特別的是,它有兩種花色,一般嚴謹一點分類的話,花色也可以分種,但其實是因為土壤化合物和元素,導致這種現象。
【樣區植物分布】
  這是一個我從來沒做過的活動,樣區的植物覆蓋度分布圖,需要自己找一個區塊,講自己看到植物類型表示出來,預估大約佔整個樣區的覆蓋度有百分之多少,並且用自己的表示方式,將樣區植物覆蓋度表示出來,唯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標百分比,我們這一組採用「直接繪製」的方式呈現,有一組是用「圖示」,有的則是用「顏色」代表固定植物,然後框出植物。大家各有千秋,我認為我們這組最棒,但是最亂。
【返家】
  頂著藍紫色小花的矮筋骨草,以及開著暗紫紅色小花的歐蔓……這些可愛的花草樹木,都是我以前完全不認識的,我跟植物就像陌生人,像一開始,我聽到「濱當歸」我還以為是類似「阿彌陀佛」那一類的佛教、道教的用語,也因為看到大家都了解,唯獨我不了解,所以我就想把別人了解的東西,也一一學會,因此我就趁這個機會向林玉琴老師,學到很多和植物有關的知識,真的是很感謝林玉琴老師。這一趟也讓我的收穫滿滿,雖然不是很熱門的活動,但其實也能從每一次活動中吸收到很多知識呢!!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