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06天溪園校外教學活動

Filed Under (eci進階班) by eco on 04-10-2012

雖然延遲了一週,今天的天氣給人涼爽而舒適,大家在林玉琴老師、施宏明老師與陳王時老師的帶領下,從下午搜尋到晚上,黑夜中人的感官會受限,卻開啟你更想找尋的銳眼,陸陸續續赤尾與小青彷彿依約先後出現在各位的身邊,也是這幾年天溪園夜觀的各組都搜尋到蛇的蹤跡的最佳紀錄。相信這樣的體驗對你的夜間觀察訓練有所幫助,也請你將這樣的經驗分享給全世界。

 

關於10月6日的校外教學,下列幾件事情請同學注意:

攜帶物品:雙肩背包、圖鑑、雨具(若天氣不穩定,雨衣和雨傘都要攜帶)、觀察箱、筆、筆記、晚餐(請自行攜帶乾糧、三明治等簡易食品)、飲水(可多帶保溫瓶+熱水)、手電筒(或頭燈)、棒球帽。

必帶物品:健保卡或身分證(一定要帶,入園需要核對你的身份)

圖鑑、望遠鏡、觀察盒、放大鏡、怕蚊蟲的請自備防蚊液〈以上為選帶物品〉。

穿著注意事項:穿球鞋、長褲、長袖襯衫(防蚊),穿著涼鞋或拖鞋將不得入園,當天穿短褲或裙子的學員,也將不得參與此次活動。

集合時間:下午2:00

放學時間:晚上9:00

集合與解散地點:西湖國小校門口

因為考慮到國家公園人員活動管制及營隊講師的負荷與校外學品質,營隊並未開放家長隨行,如有特殊需求請通知老師。

如果當天遇到學校活動與競賽必須請假,請於週五前留言於本文的回應區,或打電話告知營隊老師辦理請假事宜。

了解!
曼妮簽到

老王簽到

俊翰簽到

顏寧簽到

迎曦簽到

范姜詠欣簽到

明娪簽到

耕華簽到

周子涵簽到

思齊簽到

垂恩簽到

老師,請問可不可以5:30再自行前往呢?

芸可簽到

簽到

宣伃簽到

以容簽到

大仁簽到

紀安簽到

簽到

佩璇簽到

珮涵簽到

中誠簽到

延恩簽到

詠琪簽到

簽到。

明天下午wcf的複賽預計3:30結束,之後趕往天溪園是直接進去找老師嗎?

王上維簽到

兩位有事必須晚到的同學,到時候請以手連繫老師,老師才能倒入口處帶你們進園區裡面。

書忻簽到

            天溪園夜觀                  
  星期六,我們生態營隊去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天溪園進行夜間觀察,我們的帶隊老師分別是林玉琴老師、陳王時老師、施宏明老師。白天是由陳王時老師帶我們參觀天溪園的,老師一開史先抓了幾隻蝴蝶給我們看,進去後發現的一隻貢德氏赤蛙,接著又看到一堆中華迦璁、一隻赤尾青竹絲、一隻鬥芫青、一隻蚱蜢、己之谷氏赤蛙和一隻盤古蟾。晚上是由施宏明老師帶我們參觀天溪園,晚上很嘿,大家都開了手電筒,一進去就先看到很多蛾,又看到金花蟲、看到一隻赤尾青竹絲,一隻青蛇、一隻螳螂、兩支赤尾青竹絲一隻攀木蜥蜴。我覺的早上和晚上分別觀察很好,因為可以互相比較,分別觀察日行性和夜行性生物的差別。
   

這一次的觀察不是在白天,而是在夜晚,我覺得在夜晚應該會比較刺激,因為你不知道何時有青竹絲吊在樹上休息,或是有大膽的攀木蜥蜴直接躺在路中間,會不會踩到牠都不知道,所以這次的夜觀充滿著未知數。
一開始先是下午的觀察,我們這一組的帶隊老師是林玉琴老師,林老師熟知非常多的植物,帶領我們進入台灣這個森林王國。首先,老師和我們介紹了天溪園的地理環境,天溪園因為鄰近東北季風迎風面,所以幾乎整年都在下雨,非常的潮濕,所以地上有很多青苔。接著我們沿著步道找尋植物,有一位同學忽然發現地上有一顆顆很像龍眼的果實,可是都只有咬一半,可能是不好吃吧?老師這會兒告訴了我們這是「猴歡喜」的果實,為什麼叫做猴歡喜呢?因為猴子看到這種果實,都會誤以為是龍眼,所以很歡喜地咬了下去,沒想到這種果實硬得和石頭一樣,猴子就空歡喜了。那這些咬痕是誰留下的呢?原來是松鼠咬的。晚餐時間過後,夜間觀察開始了,我們的帶隊老師換成陳王時老師,希望能夠發現令人既興奮又害怕的赤尾青竹絲。我們走到了涼亭旁,眼尖的老師突然發現一道黑影一閃而過,原來是大家超想見到的青竹絲,老師抓往牠的頭後,我們就開始觀察牠。看牠那麼兇的眼神,以及一直吐信的舉動,忽然覺得牠好有殺氣,心裡有點毛毛的。之後我們接二連三的又發現了一隻青竹絲和一隻青蛇,我還讓青蛇掛在我脖子上呢!
結束了令我大開眼界的夜間觀察,我很捨不得的離開了天溪園,因為難得在離都市這麼近的地方有生態資源如此豐富的園區,所以我們要好好的保護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生態資源,讓每個人都欣賞如此美麗的台灣!

天溪園生態觀察
這次的觀察是早上和晚上的觀察,不僅可以比較早上和晚上的動物生態,還可以了解晚上動物的習性,而且在晚上會有許多動物出現,讓我們能夠好好的觀察動物。
我們在晚上時發現好多東西,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人在樹上發現了一隻青蛇在樹上睡覺,我們都感到興奮,許多人紛紛拿出他們的相機來拍這隻正在呼呼大睡的蛇,接著我們也看到了早上在樹幹上的松鼠咬痕,然後我們和第一組也發現了一隻青蛙,很多人想拍牠,但是都拍不到,所以就有人把他抓起來,結果沒過多久,那隻青蛙又再度逃脫出來跳走了,幸好他們都拍到了,不然就要再花一些時間來抓他了,最後因為時間不夠,所以我們只好走回去搭遊覽車回家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天溪園這個生態豐富的地方。
這次的生態觀察因為加入了夜觀的活動而讓我們更可以知道早上有哪些動物在活動以及晚上有哪些動物在活動。
希望天溪園能夠繼續保持這個美好的地方。

我已發表了三次,卻都沒看到ㄝ!?請吳老開示

天溪園夜觀遊記:
10/6星期六我們去天溪園做了一次夜觀活動,2:00p.m.~9:00p.m.這段時間我們學了許多的知識,也發現了不少的東西,來到天溪園做夜觀真是一舉兩得啊!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吧!
當我們到達天溪園時,還只有2:30而已,所以我們為了安全起見,先到園區內巡一遍,避免晚上發生危險意外,下午的組別及帶隊老師,如下表:
1 2 3
林玉琴老師 施宏明老師 陳王時老師

分好組別後,當然要立刻進去探索了啊!
首先,老師和我們介紹了天溪園的地理環境,天溪園因為處於東北季風的迎風面,因此幾乎一整年都在下雨,非常的潮濕,所以地面上擁有許多濕濕滑滑的青苔。而我們在園區內,我們看到了許多種類的植物,因為林玉琴老師是專攻植物的老師,但也是有看到一些昆蟲和動物的啦!例如:山桕、非洲鳳仙花、大花咸豐草、青楓、擁有猴子空歡喜稱號的「猴歡喜」(因為猴子看到它時,常常把它誤以為是龍眼,所以很歡喜地咬了下去,沒想到,它的果實外皮硬的和石頭一樣,牠咬不動,猴子就空歡喜了。)、野貓、一團纏在一起的蛾的幼蟲、一大堆的蝗蟲、金花蟲、……。接著,有人就地取材,拿起落葉、雜草及樹枝,開始做起栩栩如生的稻草人來了!在那過後,許多人也紛紛做起稻草人來了,並且學他插在路邊,而且一路上我們都在聊稻草人的事,還問別組的有沒有看到我們的作品,最後數一數,總共做到稻草人七號,我自己做的也在內,我做的是四號,當我們回到山腳下時,才把稻草人給插上,然後我們就回到天溪園生態教育中心前面的廣場享用美味的晚餐了,由於剛爬完山,所以肚子非常非常的餓,一下子就把晚餐咻咻咻咻的吃完了!
1 2 3
陳王時老師 林玉琴老師 施宏明老師

用過晚餐後,我們就準備再出發去進行夜觀活動了。可是這次邱老又幫我們排了新的組別了,如上表:
這次我們的領隊老師為陳王時老師,許多小朋友都說跟著陳王時老師一定會發現許多好東西,果然,在天溪園夜觀時,我們總共發現了9種生物,分別是古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台北樹蛙、褐樹蛙、盤古蟾蜍、蝣蜒(一種長的像蜘蛛的動物,但是牠有十二隻腳)、赤尾青竹絲、青蛇、黃口攀蜥,而另外我們還有聽到一種青蛙的叫聲,那就是:「艾氏樹蛙」!這些生物中,我們以古氏赤蛙看到的最多,差不多七~八隻,其次是斯文豪氏赤蛙、褐樹蛙、赤尾青竹絲、黃口攀蜥,都只看到兩隻,不過我覺得最特別的是「蝣蜒」,因為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生物,兩邊的腳加起來差不多12隻,而且牠跑的很快,所以我想如果是在黑漆漆的夜裡,應該是捕抓不到牠才對,而這次的旅程讓我感到最酷的事就是將一條小青蛇掛在脖子上,不過我也是聽老師說牠沒有毒後,我才敢大膽嘗試的,但是,如果你把牠掛在脖子上,又一直去抓牠啊!摸牠啊!,牠還是會咬你的喔!這次的夜觀雖然沒有攻上山頂,可能是因為陳王時老師帶著我們找青蛙找太久了,所以時間不足,只好先下山,但是還是有找到許多有趣的生物喔!
心得:
我覺得分成下午和晚上觀察生物相當之好,因為這樣可以讓日行性生物和夜行性生物做個比較,也可以觀察日行性和夜行性生物的差別在哪裡,更可以讓我們在野外求生時,必備的知識更多寡、更豐富,才不會在千鈞一髮之際,無計可施啊! 結束了天溪園的夜觀活動,我不捨的離開了天溪園,因為難得在離都市這麼近的地方竟然會有生態資源如此豐富的生態園區,所以我們要好好的保護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生態資源,讓每個人都能看見如此美麗的台灣!

這次的校外觀察會是很特殊的校外觀察,因為平時的觀察都是在白天,可是這次不一樣,所以會是很特殊的校外觀察,說不定會遇到甚麼稀奇的東西喔。
剛到天溪園時大家都興奮的衝下車。接下來試要分配老師準備入園做白天的觀察,才剛進天溪園不久,就有別組的同學發現斯文豪氏赤蛙,又走了一會兒,我們這組的同學發現了一條赤尾青竹絲,老師說那隻赤尾青竹絲才剛吃完一隻青蛙,所以腹部有點鼓鼓的,後來老師抓了一隻盤古蟾蜍,說要噴毒液給我們看,因為這是難得一見的事,所以大家都說要。一出園區,大家馬上找位子坐下吃晚餐。晚餐時間結束後,大家抱著興奮的心情再度回到園區裡,這次的觀察跟白天不一樣,在夜關時,大家都互相照顧,進園區不久,就有別組的發現赤尾青竹絲,後來我們這組不但發現了青蛇,還發現了攀木蜥蜴呢。
到了八點半,全部人必須上游覽車,準備回西湖國小,所以大家都依依不捨的離開天溪園,結束今天的夜關,到了西湖國小,大家都紛紛的在討論在天溪園所觀察到的東西,真希望下次能和爸媽一起去天溪園。

天溪園夜間觀察
星期六14:00~21:00在天溪園的夜間觀察課程令我印象深刻,那裏真是生物天堂,我們在那裏學習到許多知識,也發生了一些趣事,就用這篇心得來回憶一下當時的活動吧!
搭著遊覽車到了天溪園,分好了組,就進去準備白天的探索了!我們這一組是林玉琴老師帶領,想必植物的知識必定會有大豐收!
進到了園區,微風彷彿都把煩憂都吹掉了。地面都是濕濕滑滑厚厚的青苔,老師說是因為天溪園是東北季風的迎風面,終年水氣濃且潮濕,才會有如此多的青苔。
接著我們看到了一棵”龍眼”,不過說也奇怪,這”龍眼”怎麼會有板根呢?看看那掉下來的果實,拿起來仔細端倪,壓一壓,好硬啊!這能吃嗎?這時林老師摸著”龍眼”說:”這種樹叫做猴歡喜,長得十分像猴子愛吃的龍眼,飛快地跑來猴急的一口咬下,”喀!”,牙齒不知斷了幾顆,這樹應該叫猴子空歡喜才對!”哈!我一定會記得猴歡喜。
我們繼續往山上走,老師介紹了更多植物像大花咸豐草、非洲鳳仙花、山桕和青楓等植物,我還不停的抓到許多昆蟲,像椿象、台灣大蝗等,甚至抓到了飛行速度極快的虻呢!愈來愈多的生物出現,像是一坨在樹上像蛇髮女妖的茶蠶蛾、在樹林間化為一道藍光的中華珈蟌或是像小水坑濺起水花般多的稜煌,都是白天探索的眼睛收穫(外加我做的稀有動物—迷你稻草人!)。

傍晚,稀哩呼嚕吃完晚餐、帶著充沛精神與力氣的我,迫不及待地準備要開始夜觀活動了,晚上帶領我們觀察生物的是陳王時老師,有個”傳說”說:只要跟著陳王時老師走,一定會發現蛇或青蛙。果然,”傳說”應驗了!我們不僅發現了一…二…三…四,哇!九種生物,其中還包含兩隻赤尾青竹絲跟一隻無毒小青蛇,真是太幸運啦!還有處處都有的古氏赤蛙,大約看到八隻,以及兩隻母褐樹蛙與斯文豪氏赤蛙、兩隻黃口攀木蜥蜴、一隻盤古蟾蜍與一隻蚰蜒,也聽到了”艾氏樹蛙”的聲音,我們還把小青(青蛇)掛在脖子上拍照,不知為何,我覺得挺舒服的…;蚰蜒是一種節肢動物,長得像腳超長的蜈蚣,這是我第二次看到蚰蜒,第一次是在宜蘭看到的,很巧的都是在廁所看到,真是奇怪。

因時間不足,沒有攻到山頂就下山搭遊覽車回西湖國小了,不過這次的校外教學真是充實,謝謝各位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且辦這麼棒的活動,也謝謝老天爺給我們這麼好的天氣,天溪園真是個世外桃源!

本來應該在上個星期去上課的,可是有颱風來搗亂,改成這個禮拜,我有一些失望,因為臨時調換時間的關係,所以和本來的事發生衝突而必需晚一些才能到
,非常感謝卓老師在天溪園門口接我入園,跟上大家的腳步。
一開始是由施老師為我們解說,我們看見了許多東西,像人面蜘蛛(大家在那裡玩網子很開心)、灰灰一大坨的茶蠶、蜻蜓、椿橡、蟋蟀和許多美麗的蝴蝶。沿途還有一兩隻可愛的小稻草人站在旁邊、後來才知道是第一組的小朋友做的,我也跟著做了一個,全部加起來有七個小稻草人。
晚上的行程是由林玉琴老師來講解,我們看見了「蝣蜒」(一種大概有12隻腳的怪物,是我看過最怪的東西,跑的有些快,且有毒!),看見最多的是蛇,兩隻赤尾青竹絲一個是公的、一個是母的,兩隻青蛇(有一隻很不爽,因為它以被找到了二次)。大家還看到荼蠶、金花蟲和一隻蟾蜍 。
心得:

這一次的夜觀很刺激,因為我擔心踏到一些小動物,或是被蛇咬。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特別快,一下子就結束了這一次戶外教學,這是一次珍貴的經驗,希望下一次的戶外教學趕快到來。

天溪園夜觀
這天下午,一輛平凡的車載著一群不平凡的學生,要去平凡地區的不平凡場所,他們要去哪呢?他們要去天溪園。天溪園位於外雙溪上游,聖人瀑布附近,過去是原住民毛少翁社的獵場,後來成為漢人的土地,蘊含煤礦,有採煤遺跡。在人為非法濫用下,天溪園曾經滿目瘡痍。民國86年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收回,經過十年封園修復後,在民國96年重新開放,最終演變成現在的模樣─「天溪園生態教育中心」。
白天
一行人來到了天溪園後,請出蟲、蛙、植三界的三大明星─施宏明老師、陳王時老師、林玉琴老師,帶領這群不平凡學生進入天溪園豐富生態的世界。首先發現的是:有紅葉和青葉交叉,充滿詩意的青楓!接下來,又發現了果實硬到猴子咬不下去,讓猴子空歡喜一場的猴歡喜!還發現三十幾種植物,像是腎蕨、鼠麴草等多種植物,無法逐一介紹。但有一種十分特別,那就是昆蟲小殺手─小毛氈苔:全身毛茸茸,名副其實也,令人驚艷!一行人在白天看到了天溪園豐富的植物生態,還有人在沿途做了七個小草人,說那是全球數量最少的植物。白天行程就在這邊告一個段落。這群不平凡學生開始吃著他們平凡的晚餐,儲備夜晚戰鬥力。
夜晚
晚上,不平凡學生開始要進行夜探了!他們的目標是青蛙、蛇,於是,由蛙界之王─陳王時老師帶領去尋蛙。一開始就找到冰涼滑溜溜的褐樹蛙,吸盤卻黏死人!只是一直被陳老師抓著飛來飛去,還差點掉到河裡去,好可憐。之後不平凡學生去了幾個水池,但是都只是看到斯文豪氏赤蛙,這些靈活的小傢伙跳來跳去,讓人捉不到。後來捉到一隻古氏赤蛙(大頭蛙)來做口腔檢查,看他有沒有古氏公蛙特有的兩個齒突。答案揭曉:牠有齒突!是男生,因為年紀還小,頭還沒有很大,長大後就很明顯了。後來,不平凡學生在一個涼亭發現了一隻赤尾青竹絲!之後又看到了一隻青蛇,把牠像圍巾般套在身上,有一種滑溜溜的感覺十分好玩。還看到在樹上瞪著他們的赤尾青竹絲以及半夜被吵醒的攀木蜥蜴,真是精采刺激呀!
心得
這次是我第二次去天溪園探險,小時候不懂事,什麼都不記得。現在,經過三位明星大師的啟發,天溪園裡的動植物都變成我朋友了。天溪園的故事也給了我警惕,過去原住民在這裡打獵,是採取永續經營的方式。但是漢人來了之後,整個被破壞的滿目瘡痍。我們自稱文明,還稱呼原住民為「蕃」,想要「教化」他們,讓他們過「文明」的生活(說穿了就是要搶他們土地)。但是,對自然環境來說,原住民永續經營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文明」,他們才該教化我們哪!對了,那群不平凡學生是何方神聖呢?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生態營的夥伴們和我呀!
補充資料
====================================
青楓
分類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木本植物鋼 (Lignosea)
目:無患子目 (Sapindales)
科:槭樹科 (Aceraceae) 
屬:槭樹屬 (Acer L.)
種:青楓(Acer oliverianum var.nakaharai)
特徵:果實為翅果,可飛翔。體型粗壯,秋天時葉子會變紅,為俗稱的楓樹。
====================================
猴歡喜
分類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酢漿草目(Oxalidales)
科: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
屬:猴歡喜屬(Sloanea )
特徵:有明顯的板根,樹型粗大。果實長得像龍眼,十分堅硬。
====================================
小毛氈苔
分類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茅膏菜科 (Droseraceae)
屬:茅膏菜屬 (Drosera)
種:小毛氈苔 (D. spatulata)
特徵:體型不大,長的很像路邊的野草,十分的珍貴。以前,有一個地方要開道路,卻被居民極力反對,因為預定路線上長滿了毛氈苔。由此可見它的珍貴性。
====================================
赤尾青竹絲
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爬蟲綱 (Reptilia)
目:有鱗目 (Squamata)
亞目:蛇亞目 (Serpentes)
科:蝰蛇科 (Viperidae)
亞科:蝮蛇亞科 (Crotalinae)
屬:竹葉青屬 (Trimeresurus)
種:赤尾青竹絲 (T. stejnegeri)
特徵:與青蛇類似,但尾端為赤紅色,毒性極強,是台灣八大毒蛇之一。
====================================

生態資訊營隊

這週的課程我們要去天溪園夜觀,我很期待這次的活動,因為透過新的分組又可以認識許多的同學,我坐車時一路上都在想同學會不會不友善,但是當我想到曼妮和我同組時,就不禁安心了許多。

天溪園是個自然景觀非常豐富得地方,在這個區域中可以看見人類還沒破壞之前的原始森林,老師會挑選到這個管制區的原因是因為這個地方沒有受到人為干擾,想讓我們體驗一下白天和夜晚森林裡的差異。

在活動中我們看到了蠶蛻、蛇、蟬蜍、還有一些不同的植物和昆蟲。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看到赤尾青竹絲在地上爬,當時曼妮差點要踩到青竹絲了,還好有詠棋的提醒,要不然曼妮現在可能已經在醫院裡了呢!我印相第二深刻的是當陳王時老師壓蟬蜍的毒線時,獨液噴出來的那一幕,我發現蟬蜍的毒液是白色的,而且力量很大,可以噴到三公尺遠的地方,真的非常精彩。白天的天溪園和夜晚的天溪園實在相差很多,白天我們看到了很多昆蟲,但是晚上我們反而沒看到什麼昆蟲,但是看有很多蛇和青蛙,老實說我對晚上的動物比較好奇,因為這些晚上出沒的動物和我這個日行性動物是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的,所以我想要好好的去探討一下。

我們這組的男生和女生相處的不太好,一開始我們女生看他們不順眼就惡整他們,男生們受不了也準備要反擊了,他們開始罵髒話、幫女生們取綽號,當然我們也不甘示弱,開始編起兒歌,男生聽不下去了,批評我們寫的歌太爛,可是我們以越唱越大聲,來回應他們,大家你來我往,覺得好氣又好笑,結果是以討了老師一頓罵。

透由這短短的半天讓我了解到白天和夜晚出沒的昆蟲截然不同,而習性也大異其趣,就像白天較常出現的球背象鼻蟲,和晚上看到的斜紋象鼻蟲雖然都是象鼻蟲,但其實長像很不一樣,如果沒經過這次的天溪園之旅,我還真不知到象鼻蟲有分成夜間版和日間版的呢!

誰說晚到看的就比較少!星期六下午,我帶著壽司和興奮的心情趕往天溪園。天溪園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南側,以東北季風林為主要特色。沒想到,到了之後卻發生了一小段插曲。由於我去天溪園之前在比賽,所以比其他同學晚到,只有吳老在那等我,要陪我到裡面找其他人。沒想到,天溪園的管理員見我們只有兩個人,擔心我們會因園中濕滑的地而發生意外,所以一開始堅持不讓我們進去。不過,經過再三懇求,他終於緩緩打開大門,而精彩刺激的天溪園之旅也慢慢地展開了。
雖然進的去天溪園,但並不代表找的到其他人啊!我和吳老選了半天,選了一條沒人走的路,也罷,就當作健身吧!我們悻悻然的走下山,到天溪園管理中心等他們下山。不知過了多久,他們終於回來了。匆匆吃過晚餐,終於進入了今天的重頭戲─夜間觀察。我們這一組的老師是林玉琴老師,卓老和蘇老隨隊。一路上,我和邱紀綸共同用手電筒發現了一隻隻可愛的小生物,也一起興奮的討論了很多想法,好不快活!

我們這組發現的第一隻生物應該就是那隻壁虎了!那隻壁虎悄悄的停在涼亭的梁上,一動也不動。眼尖的林老師趕緊用手電筒隻向那壁虎,沒想到壁虎很害羞的迅速爬走,害我沒看清楚,真可惜!有一回,林老師拿著手電筒在葉片上來回搜索,倏然停在一個長著八隻長腳的黑點上。老師的光一定,瞬間就有五六顆頭聚集在光點上想看清楚那是何方神聖,我也不例外。定睛一瞧,原來是一隻盲蛛啊!這隻盲蛛剛剛捕時到一隻白蛾,不過已經被吃的體無完膚,所以分辨不出是甚麼蛾,那我們也不要再打擾盲蛛先生享用晚餐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邱紀綸好像在找樹上的鳥巢還是蜂窩、蟻窩,沒想到竟用手電筒照到了一條肥碩的青蛇,正悠閒的盤在枝枒上舒服的休息。我們興奮地拔出相機,「喀擦喀擦」照了一張又一張生動的照片,替這次的天溪園之旅增添了些新奇和驚悚。接著,我們又在一堆草本植物下發現了一隻赤尾青竹絲。比起樹上的青蛇,這隻青竹絲顯得羞澀多了。我們才一靠近,他就「沙沙」的爬走了,真掃興!
總結了一下今天看到的生物,我們看到了一隻壁虎、兩隻斯文豪氏赤蛙、一隻台北樹蛙、兩隻盲蛛、兩隻青蛇、兩隻赤尾青竹絲和一隻蚰蜒。以下簡單介紹一下我所看見的動物:
1. 斯文豪氏赤蛙:大型蛙類,體背為綠褐色或黃褐色,夾雜深褐色斑,出現於中、低海拔的溪澗石縫中。
2. 台北樹蛙:身體背部呈翠綠色,腹部則呈黃色,具有隨環境而變更身體顏色的能力,體長約4~5公分。
3. 盲蛛:盲蛛雖然也有八隻腳但不是蜘蛛,步腳細長,不吐絲。
4. 赤尾青竹絲:赤尾青竹絲,又名福建竹葉青,是一種分佈於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中國的蝮亞科竹葉青屬毒蛇。
5. 蚰蜒:蚰蜒在成蟲時身長約1~2英吋長,有硬殼,平均約有15對很長且脆弱的足,速度每秒可前進16.5英吋。
資料來源:
(1)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A%B0%E8%9C%92、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5%A4%E5%B0%BE%E9%9D%92%E7%AB%B9、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5%8C%97%E6%A8%
(2)http://gaga.biodiv.tw/new23/9411/166.htm
(3)wagner.zo.ntu.edu.tw/multi-database/amph/a0016.htm

誰說晚到看的就比較少!星期六下午,我帶著壽司和興奮的心情趕往天溪園。天溪園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南側,以東北季風林為主要特色。沒想到,到了之後卻發生了一小段插曲。由於我去天溪園之前在比賽,所以比其他同學晚到,只有吳老在那等我,要陪我到裡面找其他人。沒想到,天溪園的管理員見我們只有兩個人,擔心我們會因園中濕滑的地而發生意外,所以一開始堅持不讓我們進去。不過,經過再三懇求,他終於緩緩打開大門,而精彩刺激的天溪園之旅也慢慢地展開了。
雖然進的去天溪園,但並不代表找的到其他人啊!我和吳老選了半天,選了一條沒人走的路,也罷,就當作健身吧!我們悻悻然的走下山,到天溪園管理中心等他們下山。不知過了多久,他們終於回來了。匆匆吃過晚餐,終於進入了今天的重頭戲─夜間觀察。我們這一組的老師是林玉琴老師,卓老和蘇老隨隊。一路上,我和邱紀綸共同用手電筒發現了一隻隻可愛的小生物,也一起興奮的討論了很多想法,好不快活!
我們這組發現的第一隻生物應該就是那隻壁虎了!那隻壁虎悄悄的停在涼亭的梁上,一動也不動。眼尖的林老師趕緊用手電筒隻向那壁虎,沒想到壁虎很害羞的迅速爬走,害我沒看清楚,真可惜!有一回,林老師拿著手電筒在葉片上來回搜索,倏然停在一個長著八隻長腳的黑點上。老師的光一定,瞬間就有五六顆頭聚集在光點上想看清楚那是何方神聖,我也不例外。定睛一瞧,原來是一隻盲蛛啊!這隻盲蛛剛剛捕時到一隻白蛾,不過已經被吃的體無完膚,所以分辨不出是甚麼蛾,那我們也不要再打擾盲蛛先生享用晚餐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邱紀綸好像在找樹上的鳥巢還是蜂窩、蟻窩,沒想到竟用手電筒照到了一條肥碩的青蛇,正悠閒的盤在枝枒上舒服的休息。我們興奮地拔出相機,「喀擦喀擦」照了一張又一張生動的照片,替這次的天溪園之旅增添了些新奇和驚悚。接著,我們又在一堆草本植物下發現了一隻赤尾青竹絲。比起樹上的青蛇,這隻青竹絲顯得羞澀多了。我們才一靠近,他就「沙沙」的爬走了,真掃興!
總結了一下今天看到的生物,我們看到了一隻壁虎、兩隻斯文豪氏赤蛙、一隻台北樹蛙、兩隻盲蛛、兩隻青蛇、兩隻赤尾青竹絲和一隻蚰蜒。以下簡單介紹一下我所看見的動物:
1. 斯文豪氏赤蛙:大型蛙類,體背為綠褐色或黃褐色,夾雜深褐色斑,出現於中、低海拔的溪澗石縫中。
2. 台北樹蛙:身體背部呈翠綠色,腹部則呈黃色,具有隨環境而變更身體顏色的能力,體長約4~5公分。
3. 盲蛛:盲蛛雖然也有八隻腳但不是蜘蛛,步腳細長,不吐絲。
4. 赤尾青竹絲:赤尾青竹絲,又名福建竹葉青,是一種分佈於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中國的蝮亞科竹葉青屬毒蛇。
5. 蚰蜒:蚰蜒在成蟲時身長約1~2英吋長,有硬殼,平均約有15對很長且脆弱的足,速度每秒可前進16.5英吋。

sorry, 我總算知道為何文章貼不上去了, 因為我原本放了參考資料是一堆網址…..一旦把那些網址刪除就可以貼了!! 請吳老先忽略我第一篇不完整的版本, 請以第二篇完整版為準! 謝謝

「哇!好漂亮啊!」從踏進『天溪園』的這一刻起,我就愛上了這個地方,這裡不但山明水秀,也是個鳥語花香的好地方,讓我彷彿置身在另一個綠意盎然的時空中。
車子ㄧ路搖搖擺擺的開著,我帶著期盼和愉快的心情準備迎接眼前的美景,隨著時間一滴一滴的過去,我期盼的那顆心也越跳越大,一走下車,ㄧ陣清晰涼爽的空氣撲鼻而來,這才發現周圍滿是延綿不絕的高山,ㄧ隻鳳蝶從我眼前飛過,讓我更加盼望能進到那神秘的生態林道。我們這一組是由博學多聞的林玉琴老師帶領我們探索這座生態寶山,ㄧ路上林老師跟我們講解了許多植物的名稱和用途,爬了沒多久,突然聽到有人大叫:「老師快看這!」,我們大家的目光都投向那堆個個被剖ㄧ半的果實,老師笑著說:「這是猴歡喜,因為它長得很像栗子,所以猴子會吃。」接著,老師大笑,我們都感到莫名奇妙,老師接著說:「這些果實其實都是松鼠咬的,為什麼猴子不吃它呢?那是因為它太硬了,猴子還沒咬到果肉,牙齒一定先斷三根呢!我覺得它還比較適合叫做『猴子空歡喜』」,我們聽完後,也跟著大笑起來。這時,老師突然叫大家往頭上看,但是我什麼也沒看到,聽到旁邊有人說頭往右一點看,這時我才看到樹枝上爬滿了長著黑毛又烏漆嘛黑的肥汁汁毛蟲,讓人看了頭皮發麻趕緊閉緊嘴吧。
白天的旅程已經完美畫下了句點,接下來是由青蛙王子劉文德老師,顧名思義,老師非常了解青蛙與爬蟲類,每次跟著他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好戲正開始….。

走進傍晚的山林,就發現這裡蘊藏豐富的生命力,有許多昆蟲和小動物,處處充滿驚喜與驚嚇,先是看到幾隻好大的青蛙,接者,老師竟然抓到了一隻青蛇,不,是青竹絲,還在路上抓到了三隻,讓大家驚呼連連,心想,如果是自己走在前面,豈不是……,真的好佩服老師的觀察力跟勇氣。
忽然,眼前飛過黃黃的東西,一眨眼就不見了,老師馬上說出那是○○ 蝴蝶,好厲害,我想,只有不斷的對生態及生物的了解跟吸取知識,才可以像老師這樣敏銳,更加深我對生態知識的渴望,希望有一天,也能聽到聲音或看到一閃而過的影子,就能知道是什麼小動物,而且對每個生物的深度了解,才可以更有技巧且不傷害的方式親近牠,想著想著,忽然腳一踩空,哇的一聲,就再快要跌到水池裡時,還好旁邊的嘉嘉同學拉住我,讓我免於變成落湯雞,

心得
這次的天溪園之旅,不騙你,真的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知識,每次一有機會,我一定好好學習,把老師的智慧結晶,運用在生活上。

天溪園校外教學 心得
這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帶著期待又掛念家人的心情,跟著大夥兒搭遊覽車到了天溪園。我們分成三組,每組派出一個人來抽籤,我們這組抽到的日間老師是講課生動風趣的吳文德老師、夜間老師是充滿冒險精神和好奇心的施宏明老師,大家都覺得非常幸運。
天溪園就在故宮附近,是個東北季風林,園內有條大溪流,因而相當潮濕,受到溪流切割所形成的不同生態系,讓植物物種豐富,生長茂盛,也造就了適合許多生物活動的棲地環境。
我們大約在兩點半抵達,先進行日間觀察。首先,吳文德老師禮讓前兩組先進入園內,偷偷把我們這一組帶到雜草叢生的一片地方進行觀察,因為老師知道只有此處有蜜源。我們在那裡看到許多種蝴蝶,若由各個方向觀察牠們的羽毛,會看到閃耀著不一樣的金屬光澤,非常特別。我們都滿心感謝抽中吳老師幫我們導覽的同學,因為過了五點,就看不到蝴蝶了(蝴蝶是非常早睡的)!我們還看到了一隻蝴蝶伸出了粉筆器,大方供我們拍照呢!
觀察完蝴蝶之後,我們終於要進入天溪園了,一進去,就有兩隻小斯文豪在迎接我們,牠們站在一個小土地公廟的屋簷上,擺出不同的姿勢,風情萬種地讓我們拍照呢!那個小土地公廟旁邊有個瀑布,大家看了又拿出相機搶著把美景攝入境頭。我還發現大家站在上面拍照的石頭,竟然刻著LAKE字樣。
在日間觀察的過程中,最可憐的蟲子應屬中華加璁了,起初我們看見羽毛有三種不同顏色組合(黑色+白色+咖啡色、黑色+透明、藍色+透明)的中華加璁,大家都興奮地四處拍,不過到後來,因為實在拍太多了,大家也就轉為興趣缺缺,以致於中華加璁由熱門轉為備受冷落。
後來我們又看到心狀的不知名果實,因為掉到地上而裂為兩半。內緣是紅色心形,外圍是皮膚色,十分美麗。也看到少數在地面的裂縫中生長的菌類,旁邊已被厚厚的青苔覆蓋,石頭也成了整片是綠色。當我們走到一個受保護的區域時,看到一隻豆芫菁,牠是有毒的,不過一直以很快的速度在木幹上跑,我們得要很靈敏地移動相機,才能捕捉到牠的身影;當然也可以用運動模式來拍,可是等我們切換好,牠已經不知去向了,所以我們得眼明手快地對焦好,再按下快門。
此時我們看到今天的第一條青竹絲,她彷彿一個非常美麗的少女,綠色的外皮很鮮豔,且皮膚很光滑。不過仔細看她的五官,還是很猙獰,讓人覺得蠻恐怖,而且她還剛剛吞下一隻青蛙呢!所以撫摸她的肚子時,會感受到青蛙的掙扎,應該是被注入毒液了吧!
後來我們看到很大的盤古蟾蜍(比大人兩個拳頭稍大),老師用補蝦網擋住牠時,她竟然乖乖的自投羅網,而且不跳出去,乖乖地趴在補蝦網中讓我們好好觀察。
我們也看到三種鳥類:第一種是大彎嘴,牠的叫聲很像「揮霍~,揮霍~」;第二種是小彎嘴,牠的叫聲是「嘓嘓拐」;第三種是竹雞,牠的叫聲是「雞狗乖」。鳥類不同頻率的歌聲和曲調,在園內交織著。
用完各自帶去的晚餐後,夜幕也降了下來,夜間觀察開始了!這次迎接我們的是一條青竹絲,又是吳文德老師發現的。蛇果然是晝伏夜出的動物,在夜間觀察中,我們總共發現五條蛇(兩條青竹絲,三條青蛇),我覺得青蛇蠻無辜的,因為讓被人誤認為是青竹絲而遭受不好的待遇,其實如果你仔細看,青蛇長得很可愛喲!
我們也看到兩隻攀木蜥蜴,牠們躲在樹枝的最尾端,攀著睡覺。這是很聰明的自保方法,因為如果蛇來了,樹枝尾端擺動最大,牠們就能趁蛇還在樹幹上爬行時,一溜煙地迅速逃走。行進間也看到一隻馬陸,鑽進蝸牛殼裡面,把蝸牛吃得一乾二淨,我們由外頭看,都可以看到蝸牛被吃光到整個殼變成透明般,接著馬陸就躺進去裡面睡覺了。
一路上,我們看到許多盤古蟾蜍,不過牠們一點兒都不似中華加璁般受到冷落,大家一路走一路拍,把牠們的形形色色都攝入檔案之中。此外,我們也看到了三種蛙(斯文豪氏樹蛙,貢德氏赤蛙,莫氏樹蛙),這三種都是在其他的環境中比較少看到的蛙類,不過在天溪園中很多。最後,在我們就要離開前,看到了一隻皮膚光澤十分美麗的台北樹蛙,幫我們此行劃上了難忘的結尾。

今天是進階班的戶外課程活動,地點是在陽明山的天溪園,因為主要是要作生態的夜間觀察,所以我們是下午集合出發,先進入園區看看白天的生態,接著晚上再找尋一些夜間活動的生物,最後9:00再回到西湖國小才算完成這趟的旅程。
下午為我們帶隊的是林玉琴老師,出發時太陽還是大大籠罩著我的臉龐,原本我以為天溪園也會是好天氣,結果天溪園卻是潮濕的天氣,感覺隨時要下起大雨來,且青苔滿地都是,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林玉琴老師跟我們解說,因為天溪園一年四季都在下雨,最近又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所以潮濕的氣候很適合各式生物生長。
接著老師帶我們看有著光滑樹皮的「九芎」,老師說九芎燒起來煙很少,所以原住民進入到沒有人的深山裡時,會用九芎來把打獵到的肉拿來烤,再帶回家。
走著走著,大家就發現長的像龍眼的「猴歡喜」,原本以為是龍眼的我就把它拿起來瞧一瞧,啊─這是石頭嗎?好硬呀!所以老師說雖然它的名字叫「猴歡喜」,但其實是「猴子空歡喜」,因為猴歡喜只有松鼠咬得動,如果換成猴子咬了肯定牙齒掉光光。
接著繼續往山上走,我們看到了老師上次講到的大花咸豐草,還有人想把它踩死呢!但也有人在玩它的鬼針草,那不是就是在幫他傳播種子嗎?唉~這不是越弄越多嗎?我們後來又看到非洲鳳仙花,老師就拔了一個裝滿種子的胞囊給拔下來,然後一壓它就蹦的開獎摟!結果還有人拔了第2個…第3個,別再拔了!嚇死我了!還好他停下來只另外拔了兩個,不然天溪園就要變成非洲鳳仙花的觀光地區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寒冷也漸漸的朝著我們逼近,我們就抓緊時間趕緊下山了。大家吃著美味的晚餐,現在才知道肚子餓時不論吃甚麼東西都好幸福呀!
填飽我們的五臟六腹後,接著我們要開始去天溪園進行夜間觀察。晚上是陳王時老師帶隊,哇!就在黑暗籠罩著我們的身旁,艾氏青蛙的鳴叫,襯托出夜晚的寧靜,我們總共見到了三種蛇,一隻是青竹絲,另一隻是赤尾青竹絲,最後一隻是無毒的小青蛇,還有斯文豪氏赤蛙、褐樹蛙、台北樹蛙和古氏赤蛙。在去上廁所時,我們發現了難得一見的「蚰蜒」,我覺得牠看起來好噁心喔!
沒想到夜晚的叢林中竟然有這麼多的生物在活動,而生物的多樣性正是我們寶島的特色,只是外來種的生物也正在悄悄的入侵中,這是值得我們要深思的。最後大家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和疲憊的身驅離開了天溪園,踏上返家的歸途。

天溪園夜觀
星期六下午,一群學生正準備開始他們的觀察活動,這次的觀察地點,就是所謂的「世外桃源」─天溪園。天溪園位於外雙溪上游,環境生態豐富,且交通便利,我們這群小學生將要來揭開它的面紗。
我們的旅程分為兩段,白天是由施宏明老師帶著我們探索自然;晚上則是由林玉琴老師領著我們開始一場刺激的探險。施老師先爲我們介紹了同時擁有「猴難爬、猴會滑、猴不爬」三個稱號的九芎,仔細的觀察九芎的表皮,我們發現了松鼠爪子抓過的痕跡,不遠處也有人發現了被松鼠啃過的果實,正當大家正在尋找松鼠的身影時,某些眼尖的人發現了舉尾蟻的窩,舉尾蟻的窩外表呈泥土的顏色,讓人懷疑牠們的窩是用什麼材質做成的,施老師看到了我們許多人疑惑的眼神,馬上問我們它的材質是什麼,我們都一致認為它是用泥土做成的,但是施老師卻神秘兮兮的公佈答案,居然是樹皮!老師解釋說因為樹皮很輕,可以固定在樹上而不會因為太重了所以掉下來,後來大家認真的想了想也覺得如果是用較重的泥土去做窩的話實在是太重了,螞蟻也有可能無法將它搬到樹上;接著遇見的是「青蛙合唱團」中的團員─斯文豪式赤蛙在土地公廟的上方,老師說,這隻斯文豪式赤蛙一定是土地公賜給我們的,這麼難得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於是大家便拿起相機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拍這隻青蛙,也再三謝過了土地公後,才慢慢的離開;再往上走,我們聞到了七里香的味道,當芬芳的香味慢慢的在人群中散開,頓時覺得心曠神怡,果然名不虛傳!我們又陸續看到了聚集成一大坨的茶蠶、人面蜘蛛、各式各樣的蛾(因為沒看過所以說不出名字),但是我們的行程必須先告一段落,等待晚上的時機來臨。
晚上是由林玉琴老師來帶領我們這一組探險夜晚的天溪園,夜晚的天溪園會出現各種蛙類及蛇類,必須特別小心,但是沒多久,我就差點踩到一條赤尾青竹絲,要不是詠琪在這時候大叫把牠嚇跑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不只是赤尾青竹絲、我們也看到了兩條青蛇,但是牠們好像不太高興被打擾(或許是被玩過太多次了),總是迅速的溜走;而在蛙類這方面,除了盤古蟾蜍外,我們並沒有看到其他的,可說是令人失望不過不久後我們又看到了一種特別的生物,叫做「蝣蜒」,牠長的醜醜的,有很多隻腳,看起來好噁心;我們正想繼續去尋找其他的動植物時,老師卻宣布我們必須要準備離開天溪園,雖然在這裡遇到了許多不知名的、有毒的生物,讓我們所有人心驚膽顫,一聽到要回去,也都依依不捨,卻又無法繼續留在天溪園。
這次的天溪園夜觀讓我見識到了極多我不知道的生物,想要一直不斷的了解牠們就要更努力的去查詢有關牠們的資料,也要認真的研究他們,當我們真的在牠身上學到了更多東西後,取代而之的是成就感以及保護牠們的決心。

天溪園夜觀
天溪園真是一個生態的寶庫,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由於早上我因為去參加別的活動,所以我到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了是由卓老和邱老帶我們去。
我到時,陳王時老師已經抓到了一隻赤尾青竹絲,他凶狠的眼神,好像是因為被陳王時老師抓而不爽,後來我們拍夠了也摸夠了,我們將他放生,他一溜煙就跑走了!好像是因為心頭上的恐懼還沒消散吧!接下來我們往上走,突然發現一條小徑,上面是一大片草原,我們找到了許多的東西,例如:剪斯,形態:頭至翅端長7.2-8.4公分。是台灣常見的螽斯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色主要多呈翠綠色或淡褐色。頭部碩大,前方呈尖角狀外突,複眼微小;前額顏面部位面積廣闊光滑而無任何斑紋;大顎銳利發達,呈紅棕色。下翅較短,並不外露於上翅末端。各腳顏色和體色相同,後腳腿節並不特別膨大。雌蟲產卵管極長,呈刀劍狀。成蟲出現於夏,秋季,主要分佈於平地林緣和低海拔山區,經常活躍在樹林旁灌叢或草叢。屬夜行性種類,也偶有趨光的現象。和其他常見的螽斯相較之下,本種彈跳飛行避敵的靈敏度較差,徒手容易捕捉,但是個性非常兇猛,隨時會轉身以大顎來反擊。台灣稻蝗,體長 21-31 mm,雄蟲較小,體背灰褐色或紅褐色,頭部下方綠色,複眼淡褐色, 複眼後方有一條寬型的黑色縱帶延伸到翅膀末端,前胸背板堅硬像馬鞍達側緣,中、後胸癒合不能活動,體側和各腳綠色,翅膀長過腹端,雌蟲產卵管無明顯突出,交尾時腹端側向相接,雌蟲產卵於地下約10公分深,卵約50粒,通常在夜間進行。本種又稱中華稻蝗,體色具個體差異,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為草叢間常見的種類。與近似種日本稻蝗相較不容易區分,與擬稻蝗體相較,擬稻蝗體型較小而瘦長,體背綠色,寄主植物專一以天南星科的芋屬植物為食,本種以禾本科植物為食。還有很多不同顏色的蝗蟲,居然有紅色的喔!突然,老師在旁邊發現了水,我們就過去找一找。果然,找到一隻古氏赤蛙,當我們拍夠了,老師說:「古氏赤蛙是台灣青蛙身體最滑溜的!」當老師要抓他時,他就躲進水草叢中,老師就使出「混水摸蛙」,大家笑翻天,接下來我們往前走,突然發現小水溝,裡面還有水,老師就說:「看到水就好高興。」有人就說:「那我拿水壺給你看!」大家也笑翻天,果然有聽到斯文豪氏赤蛙的叫聲,在小水溝中,也在小水溝中發現至少有10隻以上的小古氏赤蛙後來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下山去,途中有看到一隻盤古蟾蜍,等我們拍夠了,老師就示範噴毒液,噴完,我們就繼續往下走,我們有聽到大彎嘴畫眉的叫聲”ㄏㄨㄟ ㄏㄨㄛˋ”的叫聲,老師還有用手機放牠的叫聲,因為畫眉科有領域性所以聽到同類的聲音就會來驅趕,結果牠有聽到,就越飛越近,還有紫嘯鶇那似腳踏車煞車不靈的聲音”ㄐㄧ”還有竹雞”雞狗乖 雞狗乖”,我們在蟲鳴鳥叫中,慢慢地走出天溪園,去吃晚餐囉!
令人期待的夜間觀察來臨了,我們的目標是蛇,我們的領隊換成施宏明老師,一開始就找到吸盤黏死人褐樹蛙,後來,在一個涼亭發現了一隻赤尾青竹絲!再前往更內部時,在路上發現一隻斯文豪氏赤蛙褐色型,之後又看到了一隻青蛇,施宏明老師就把牠請下來。還有發現盲蛛吃不知名的小蜘蛛,還看到在樹上的赤尾青竹絲幼蛇以及半夜被吵醒的攀木蜥蜴,真是精采刺激呀!
心得:
我覺得分成下午和晚上觀察相當地好,因為這樣可以讓日行性生物和夜行性生物做個比較,也可以觀察日行性和夜行性生物的差別在哪裡,結束了天溪園的夜觀活動,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天溪園,因為在離都市這麼近的地方居然會有生態資源如此豐富的生態園區,我們要好好的保護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生態資源,讓每人都能看見美麗的台灣!

天溪園夜觀
天溪園真是一個生態的寶庫,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由於早上我因為去參加別的活動,所以我到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了是由卓老和邱老帶我們去。
我到時,陳王時老師已經抓到了一隻赤尾青竹絲,他凶狠的眼神,好像是因為被陳王時老師抓而不爽,後來我們拍夠了也摸夠了,我們將他放生,他一溜煙就跑走了!好像是因為心頭上的恐懼還沒消散吧!接下來我們往上走,突然發現一條小徑,上面是一大片草原,我們找到了許多的東西,例如:剪斯,形態:頭至翅端長7.2-8.4公分。是台灣常見的螽斯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色主要多呈翠綠色或淡褐色。頭部碩大,前方呈尖角狀外突,複眼微小;前額顏面部位面積廣闊光滑而無任何斑紋;大顎銳利發達,呈紅棕色。下翅較短,並不外露於上翅末端。各腳顏色和體色相同,後腳腿節並不特別膨大。雌蟲產卵管極長,呈刀劍狀。成蟲出現於夏,秋季,主要分佈於平地林緣和低海拔山區,經常活躍在樹林旁灌叢或草叢。屬夜行性種類,也偶有趨光的現象。和其他常見的螽斯相較之下,本種彈跳飛行避敵的靈敏度較差,徒手容易捕捉,但是個性非常兇猛,隨時會轉身以大顎來反擊。台灣稻蝗,體長 21-31 mm,雄蟲較小,體背灰褐色或紅褐色,頭部下方綠色,複眼淡褐色, 複眼後方有一條寬型的黑色縱帶延伸到翅膀末端,前胸背板堅硬像馬鞍達側緣,中、後胸癒合不能活動,體側和各腳綠色,翅膀長過腹端,雌蟲產卵管無明顯突出,交尾時腹端側向相接,雌蟲產卵於地下約10公分深,卵約50粒,通常在夜間進行。本種又稱中華稻蝗,體色具個體差異,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為草叢間常見的種類。與近似種日本稻蝗相較不容易區分,與擬稻蝗體相較,擬稻蝗體型較小而瘦長,體背綠色,寄主植物專一以天南星科的芋屬植物為食,本種以禾本科植物為食。還有很多不同顏色的蝗蟲,居然有紅色的喔!突然,老師在旁邊發現了水,我們就過去找一找。果然,找到一隻古氏赤蛙,當我們拍夠了,老師說:「古氏赤蛙是台灣青蛙身體最滑溜的!」當老師要抓他時,他就躲進水草叢中,老師就使出「混水摸蛙」,大家笑翻天,接下來我們往前走,突然發現小水溝,裡面還有水,老師就說:「看到水就好高興。」有人就說:「那我拿水壺給你看!」大家也笑翻天,果然有聽到斯文豪氏赤蛙的叫聲,在小水溝中,也在小水溝中發現至少有10隻以上的小古氏赤蛙後來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下山去,途中有看到一隻盤古蟾蜍,等我們拍夠了,老師就示範噴毒液,噴完,我們就繼續往下走,我們有聽到大彎嘴畫眉的叫聲”ㄏㄨㄟ ㄏㄨㄛˋ”的叫聲,老師還有用手機放牠的叫聲,因為畫眉科有領域性所以聽到同類的聲音就會來驅趕,結果牠有聽到,就越飛越近,還有紫嘯鶇那似腳踏車煞車不靈的聲音”ㄐㄧ”還有竹雞”雞狗乖 雞狗乖”,我們在蟲鳴鳥叫中,慢慢地走出天溪園,去吃晚餐囉!
令人期待的夜間觀察來臨了,我們的目標是蛇,我們的領隊換成施宏明老師,一開始就找到吸盤黏死人褐樹蛙,後來,在一個涼亭發現了一隻赤尾青竹絲!再前往更內部時,在路上發現一隻斯文豪氏赤蛙褐色型,之後又看到了一隻青蛇,施宏明老師就把牠請下來。還有發現盲蛛吃不知名的小蜘蛛,還看到在樹上的赤尾青竹絲幼蛇以及半夜被吵醒的攀木蜥蜴,最後,在我們就要離開前,施老師給我們看一隻十分美麗的台北樹蛙,為我們此行劃上了難忘的結尾。
心得:
我覺得分成下午和晚上觀察相當地好,因為這樣可以讓日行性生物和夜行性生物做個比較,也可以觀察日行性和夜行性生物的差別在哪裡,結束了天溪園的夜觀活動,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天溪園,因為在離都市這麼近的地方居然會有生態資源如此豐富的生態園區,我們要好好的保護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生態資源,讓每人都能看見美麗的台灣!

上篇錯誤

天溪園夜觀
天溪園真是一個生態的寶庫,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由於早上我因為去參加別的活動,所以我到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了是由卓老和邱老帶我們去。
我到時,陳王時老師已經抓到了一隻赤尾青竹絲,他凶狠的眼神,好像是因為被陳王時老師抓而不爽,後來我們拍夠了也摸夠了,我們將他放生,他一溜煙就跑走了!好像是因為心頭上的恐懼還沒消散吧!接下來我們往上走,突然發現一條小徑,上面是一大片草原,我們找到了許多的東西,例如:剪斯,形態:頭至翅端長7.2-8.4公分。是台灣常見的螽斯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色主要多呈翠綠色或淡褐色。頭部碩大,前方呈尖角狀外突,複眼微小;前額顏面部位面積廣闊光滑而無任何斑紋;大顎銳利發達,呈紅棕色。下翅較短,並不外露於上翅末端。各腳顏色和體色相同,後腳腿節並不特別膨大。雌蟲產卵管極長,呈刀劍狀。成蟲出現於夏,秋季,主要分佈於平地林緣和低海拔山區,經常活躍在樹林旁灌叢或草叢。屬夜行性種類,也偶有趨光的現象。和其他常見的螽斯相較之下,本種彈跳飛行避敵的靈敏度較差,徒手容易捕捉,但是個性非常兇猛,隨時會轉身以大顎來反擊。台灣稻蝗,體長 21-31 mm,雄蟲較小,體背灰褐色或紅褐色,頭部下方綠色,複眼淡褐色, 複眼後方有一條寬型的黑色縱帶延伸到翅膀末端,前胸背板堅硬像馬鞍達側緣,中、後胸癒合不能活動,體側和各腳綠色,翅膀長過腹端,雌蟲產卵管無明顯突出,交尾時腹端側向相接,雌蟲產卵於地下約10公分深,卵約50粒,通常在夜間進行。本種又稱中華稻蝗,體色具個體差異,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為草叢間常見的種類。與近似種日本稻蝗相較不容易區分,與擬稻蝗體相較,擬稻蝗體型較小而瘦長,體背綠色,寄主植物專一以天南星科的芋屬植物為食,本種以禾本科植物為食。還有很多不同顏色的蝗蟲,居然有紅色的喔!突然,老師在旁邊發現了水,我們就過去找一找。果然,找到一隻古氏赤蛙,當我們拍夠了,老師說:「古氏赤蛙是台灣青蛙身體最滑溜的!」當老師要抓他時,他就躲進水草叢中,老師就使出「混水摸蛙」,大家笑翻天,接下來我們往前走,突然發現小水溝,裡面還有水,老師就說:「看到水就好高興。」有人就說:「那我拿水壺給你看!」大家也笑翻天,果然有聽到斯文豪氏赤蛙的叫聲,在小水溝中,也在小水溝中發現至少有10隻以上的小古氏赤蛙後來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下山去,途中有看到一隻盤古蟾蜍,等我們拍夠了,老師就示範噴毒液,噴完,我們就繼續往下走,我們有聽到大彎嘴畫眉的叫聲”ㄏㄨㄟ ㄏㄨㄛˋ”的叫聲,老師還有用手機放牠的叫聲,因為畫眉科有領域性所以聽到同類的聲音就會來驅趕,結果牠有聽到,就越飛越近,還有紫嘯鶇那似腳踏車煞車不靈的聲音”ㄐㄧ”還有竹雞”雞狗乖 雞狗乖”,我們在蟲鳴鳥叫中,慢慢地走出天溪園,去吃晚餐囉!
令人期待的夜間觀察來臨了,我們的目標是蛇,我們的領隊換成施宏明老師,一開始就找到吸盤黏死人褐樹蛙,後來,在一個涼亭發現了一隻赤尾青竹絲!再前往更內部時,在路上發現一隻斯文豪氏赤蛙褐色型,之後又看到了一隻青蛇,施宏明老師就把牠請下來。還有發現盲蛛吃不知名的小蜘蛛,還看到在樹上的赤尾青竹絲幼蛇以及半夜被吵醒的攀木蜥蜴,最後,在我們就要離開前,施老師給我們看一隻十分美麗的台北樹蛙,為我們此行劃上了難忘的結尾。
心得:
我覺得分成下午和晚上觀察相當地好,因為這樣可以讓日行性生物和夜行性生物做個比較,也可以觀察日行性和夜行性生物的差別在哪裡,結束了天溪園的夜觀活動,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天溪園,因為在離都市這麼近的地方居然會有生態資源如此豐富的生態園區,我們要好好的保護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生態資源,讓每人都能看見美麗的台灣!

天溪園夜觀
這次我們生態營隊要去天溪園做觀察,我小時候已經去過一次了,所以我對那邊有安全感,我一直很想看的就是蛇,尤其是赤尾青竹絲,我覺得他很可愛,卻又很怕被牠咬。

要進入園內了,我們一進去就看到樹上有一顆很大的黑球被串在樹枝上,原來是蟻窩啊!可是,牠並不是一般的一窩,牠是「舉尾蟻」窩,舉尾蟻是一種很可怕的螞蟻,牠們的窩是用樹皮做成的,所以很輕,但是你只要碰到那窩,牠感覺到危險,就會出來,並且召集同伴把尾巴舉起來,牠們尾巴上帶有像蜜蜂一樣的螫針。我們在園內,最常看到的就是盲蛛,不管再哪,都可以看到牠的蹤影。

不過我對夜晚得觀察比較有興趣,雖然我做過很多次了,但是,再不一樣的場合一定會發現不一樣的東西,我們這次看到了兩條青蛇,兩條赤尾青竹絲,牠們的個性都不一樣,第一隻赤尾青竹絲很怕人,牠一被我們手電筒的光照到,就整隻跳起來,第二隻赤尾青竹絲很外向,我們一直在幫牠拍照,牠就一直朝我們爬過來,第一隻青蛇在睡覺,第二隻青蛇被玩生氣了,碰牠一下,牠就揪一下,還把自己打結。回程的路上,邱老帶我們去看有毒的(蝣蜒)牠長得很像蜘蛛,但是牠有12隻腳,我第一次看到那麼畸形又那麼可愛的……應該是節肢動物吧!

今天好好玩喔!我總算看到赤尾青竹絲了,還有,我認識了新朋友,牠就是蝣蜒。

天溪園
天溪園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由於有豐富的水資源,因而吸引了許多豆娘、蜻蜓、蛙類等生物。而大量的蛙類也招來了許多蛇類。這裡的蛇類,除了有常見的赤尾青竹絲、青竹絲(即青蛇),還有雨傘節,以及不知為何會出現的眼鏡蛇?
天溪園的蛙類,最長見的,就是俗稱「鳥蛙」的斯文豪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有褐色型、褐綠混合型和全綠型三種。他是一種臺灣北部常見的蛙類,體態修長,而且有明顯的吸盤。
天溪園是一個較少受到人為干擾的管制區,但偶爾還是定時除草,以防有蛇躲在草叢中,保障遊客安全。我們大約於下午兩、三點進入園中,才剛踏進去,便聽到水良潺潺的聲響;而沿途中大彎嘴、小彎嘴的叫聲此起彼落,騷蟬也不時傳來悠悠的叫聲,天溪園顯得充滿了一種雅致的音樂,在耳朵中迴盪著。在下午的第一次勘查裡,我們首先看到了九芎。九芎別稱「猴不爬」,但是就算猴子不爬,松鼠爬。在九芎木上,能看到松鼠爪痕。銳利的爪子,似乎輕而易舉的就抓破樹皮。
九芎樹上還爬著許多螞蟻,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黑,有的咖啡。他們上上下下的穿梭在樹上,顯得十分忙碌。螞蟻的窩是用植物的纖維質作成,因為假若使用土來作築巢原料,會使得蟻窩太重,樹枝因為負擔不了重量而垮下來。
溪水流動的聲音,伴著我們走入天溪園。滿地的翠綠青苔,鋪在灰色的石頭路上。地衣、苔蘚和少許的蜘蛛絲也附著在大塊的岩石上;幾隻褐色、擁有良好保護色的蝗蟲時而輕輕的跳動。若他們並沒有移動的話,我大概也不會發現牠們。
手過一個稍窄的步道中,再轉進一個小平台,可以看見飽含豐富陰離子的瀑布,灑著銀色水花。這些水花如成千上萬隻小魚兒,正翻滾跳躍著。旁邊樹木則靜靜的豎立著,一動一靜,形成了一個對比。回首看著旁邊小小的土地公廟上,一隻綠色的青蛙坐在上面。啊,那不是鳥蛙嗎?大家剛進入園區內就看見一隻青蛙,不禁興奮的拿起相機,捕捉它的生影。這隻雌性的斯文豪氏赤蛙,默默的坐在土地公廟的屋頂上,泛白的紅色磚瓦上,一層陰影照著那隻青蛙。這隻斯文豪氏赤蛙之所以會出線,就是因為那一帶,擁有足夠的水,陰涼潮濕,非常適合青蛙休憩。
這隻斯文豪氏赤蛙很「淡定」,被拍了很久,也只有稍微害羞的側過身子。但這隻斯文豪氏赤蛙一旦被陳王時老師一把抓住,就焦急的噴假尿到常老師的手上,極力的掙扎著。一不小心,老師的手在一片混亂中,鬆了一下,這隻青蛙也就把握機會,用力的蹬出去,跳到了溪流中一塊石頭上。
在一個涼亭旁邊,看到了兩隻琉球青斑蝶,天藍色的斑點在快速的拍打下顯得十分亮眼。與叢生的花朵相互輝映,行程了一幅美麗的畫。走進岔路,有個小池塘。在這裡,能觀察到一隻小小的豆娘。牠時而定點飛行,時而停棲於葉片、木桿子上。這隻豆娘胸部以黃色和黑色的線條組成,經過查詢,應該是朱背樸蟌的母體。牠胸部上的紋路略雄體的細,屬於普遍分佈的豆娘。玲瓏嬌小的身軀很討人喜愛呢。
天溪園似乎有十分豐富的水資源,一路上不但一直能聽到水流動的聲音,還常遇到小池塘。在一個水面覆蓋這大量浮萍的池塘上,好幾隻中華珈蟌(指名亞種)在各個制高點停留。翅膀上明顯的白色橫紋,就是中華珈蟌的特色。
路上還有許多泡沫蟬的泡沫蛹。這些若蟲會躲在這些泡沫中,能當蛹,也能當作保護罩。我們看見的泡沫蟬若蟲具有明顯的紅腹部,是個很明顯的特徵。在其它葉子中,我們陸續的發現黑竹緣椿象、各種蜘蛛,以及在吃葉子的毛毛蟲。其中,我們在樹枝上看見一種稱作「茶蠶蛾」的幼蟲,灰黑色,毛毛的,群聚在一起時,會讓人想到穿毛襪的樹枝。近看又有點令人起雞皮疙瘩。
路邊七里香穿來陣陣花香,剛下完地形雨的陽明山也帶著輕微濕氣,清爽的風從耳邊吹過。除了昆蟲,我們也看到了各種植物;蕨類植物桫欏、筆筒樹等,鴨腳木、小毛氈苔,「水」字輩、外貌相似、是原住民用來求生、尋找水源的水冬瓜與水同木等。
下午五點多,我們便走出園外,結束早上第一次的觀查活動。
晚上,林玉琴老師又帶我們進行第二次的夜探活動。會分兩次的勘察,除了是中間能有休息時間以外,還希望我們能比對天溪園白天和夜晚的差異。
在晚上,我們明顯的看到更多種、更多隻蛙類。除了早上見到的綠色型斯文豪氏赤蛙,一連串還看到褐色型的斯文豪氏赤蛙、盤古蟾蜍和台北樹蛙。說不定
我們有聽到艾氏樹蛙的叫聲,但我不會判斷,所以也不知道。
在天溪園,有蟲、有水就有蛙,有蛙就有蛇,有蛇舊有鷹。在天溪園亦有雨傘節、青竹絲(無毒的青蛇別稱,別和『赤尾』青竹絲搞混)、赤尾青竹絲,和莫名奇妙的出現的眼鏡蛇等種種蛇類紀錄。另外,由於青蛙多在夜晚活動,蛇為了獵食,會有一些蛇類在晚上活動。加上旁邊草木扶疏的環境中,更容易潛藏著毒蛇。蛇會在樹上吊著、趴著的等待獵物,不注意時很容易就把牠混淆成藤蔓,碰撞、打擾到牠。而受到驚嚇的蛇,也可能也會防禦性的進行攻擊,因此要格外小心。況且,是我們在拜訪別人的家,更要尊重牠們。
雖然昆蟲大多在夜間活動,但我們仍有看到幾隻昆蟲。可是大多都已經在休息了。一隻綠色螽斯,被林老師抓住翅膀,而露出的常常一節產卵管;哦,牠是雌性螽斯。一隻紅色的金花蟲,就算風吹襲著,仍一動也不動的抓著樹葉;一隻黑底金斑的金花蟲,在樹上慢慢爬行。一隻褐色蛺蝶,一開始,牠原本棲息在樹葉上,但後來被我們驚擾走了。真抱歉哪。還看到了好幾隻盲蛛,細細常常的腳,十分獨特。當天看到最多的動物,除了青蛙以外,大概就是牠了。
臺灣根節蘭,潔白的花朵,雖然在白天會泛黃,但在晚上看起來似乎會發出幽光;烏心石小小、綠綠的果實,如長得凹凸不平的芭樂,還有好幾個明顯的淺褐色斑點。白匏子葉被成白色,在夜晚也如臺灣根節蘭一樣,特別顯眼。
下山途中,我們遇到了陳王時老師帶領的第一組。當時,他們找到了一隻盤古蟾蜍,陳老師還為蟾蜍噴毒液,從兩個耳後腺中擠出了道白色毒液。那兩道毒液如煙火般的射出去,只是沒有蹦出煙火的燦爛火花。
繼續向下走,看見了一大群人為在幾叢葉片附近,擠的滿滿的。大家都爭先恐後的拿著相機,捕捉著一隻綠色青蛙的身影—啊,那是台北樹蛙!嬌小、翠綠的身體以及金黃色的眼睛,極為迷人。在葉片上,兩者的綠色互相映著。在跳躍前,會先轉動方向,再進行跳躍的動作。
天溪園花草豐富,樹木茂盛,蟲鳥繁多,充滿著多種的生態。早上、晚間都有不同的動物在活動,植物的花朵默默綻放。這次踏查中,我發現早上青蛙、蛇類較少出沒,但晚上他們就大量出現了;日夜的溫差也算明顯。這裡秋天的空氣涼爽舒適,雖然隨著天氣轉涼,動物愈來愈少,但仍值得多次參訪。我覺得,若有空,明年春夏二季還能再去進行踏查,這樣能讓自己除了能知道一天中、不同時刻天溪園的差異以外,還能瞭解不同季節造成的差別,很有去,且能讓自己有所收穫,培養出觀察力等平常課本中部一定能學道的事物。

 今天生態營的活動是到天溪園生態保護區做生態調查,我們從西湖國小坐車到天溪園,首先在園區門口前的服務站做好準備之後就入園觀查,我們的帶頭老師是施宏明老師,我們一入園在門口後面發現了二個果實,其中一顆被松鼠啃過,老師說松鼠要啃果實的原因是為了要吃裡面的種子,我們再繼續前進發現在一間土地公廟的屋頂上有一隻斯文豪氏赤蛙,牠長的跟屋頂的顏色一樣,因為牠的皮膚可以隨自然環境變換顏色。我們在坡地又發現了像毛襪的行軍蟲兒们和像樹枝的尺蠖,有人覺得牠们像怪物,有人跟我一樣覺得很有趣。到這裡,我們先結束白天的觀察,回到服務站吃晚餐休息一下。
  大家養精蓄銳後,再進行園區的夜間觀察,夜觀的帶頭老師是林玉琴老師,我們進去園區沒多久就發現了一隻赤尾青竹絲。接著跟第3組一起發現了一隻盤古蟾蜍,我們走到了一個涼亭又發現了一隻像長腳機器人的蚰蜒,還有在樹枝上看到了青蛇在睡覺,我們在回程下山時,老師還介紹了水字軰的植物"水冬瓜"它的名字也叫鼻涕樹,因為一擠壓它的果實就會有像鼻涕一樣的汁液流出來,真是奇妙! 林老師說她曾吃過水冬瓜,據說非常好吃!只可惜我们發現的鼻涕樹並沒有果實,否則我们就可以嘗嘗它的味道了!這一次的觀察活動也在我们又高興又疲憊的心情下結束了。
  這一次的生態觀察讓我學到像天溪園這樣的原始森林在世界上已經剩的不多了,如果人類再繼續過度開發的話,就沒有這麼豐富的生態了,所以我們要保護這些珍貴的自然環境喔!

【天溪園夜觀】
因為颱風而延期的夜間觀察,使我更為興奮。一大早就搭車到了天溪園,接著是一段漫長的等待,緊張的時刻到了!我們要選出哪一組要哪一位老師帶隊。我們抽到陳王時老師,我一直以來都喜歡陳老師,這讓我更加雀躍。
進入了天溪園,深吸一口這自然的氣息,頓時身心舒暢,但現在沒有哪麼多的時間來享受這美麗的地方,因為我們準備要「開戰啦」!一進入園區,我使用「地毯式的搜索」戰術,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奇特的昆蟲(但最後,我什麼也沒找到)。
在都市裡待太久,一進入這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覺得有些許的不適應。在這安靜又不受污染的地方,有湖又有山,讓人身心舒暢。因為不受污染,所以動植物特別多,像今天看到赤尾青竹絲,又看到青蛇,就能證明天溪園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了。在外頭天氣晴朗,太陽高照,但一進到園區內全被高大的樹擋住,雖然有些昏暗,但還不至於要使用手電筒。
第一位與我們見面的是一隻赤蛙,第一眼見到牠就覺得牠很可愛,牠在土地公廟上,盯著我們看,還會對鏡頭呢!走著走著,同學看到一條蛇!這全要感謝同學眼睛鋭立,才沒有錯過看蛇的機會。是條赤尾青竹絲,是母的,牠一直對我們吐蛇信,十分得可愛。我們出來園區後,天色已經黑了,這下要用手電筒了。
現在,就是今天的主軸,夜間觀察。我們在黑暗的森林裡,打著手電筒,找尋有趣的生物。在溪邊的一棵樹上,有一隻褐樹蛙,牠隱藏的非常好,牠身體的顏色和樹幹的顏色類似,所以很難找到牠。
活動就快要進入尾聲了。這時,出現了可以當作一個美好的句點的蛙,那就是,台北樹蛙。台北樹蛙的身軀嬌小,幾乎全身都是綠色的,眼睛很大,他的吸盤特別明顯。這隻樹蛙便成了明星,成為鎂光燈的焦點。
這次行程讓我知道了其時夜晚的生物,反而比白天多。這是我第一次做夜間觀察,覺得很新鮮,在三更半夜在森林裡做研究,一定會是我難忘的經驗。

301  周子涵   天溪園夜間觀察  心得報告  

踏著輕快的腳步,用著發光的眼睛,我們,在尋寶。尋的是兇猛的綠絲帶,尋的是優雅的空中舞者,尋的是綠色藏寶箱的金銀珠寶。它,給我寧靜,它,給我健康,它,給我不一樣的體驗。動物園?生態公園?不!這是陽明山上的天溪園。

看似平凡無奇的路邊雜草,有著典雅的紅、純淨的白、活潑的黃…,無數繁星點綴。這麼好的生活環境,當然少不了翩翩飛舞的舞者—蝴蝶。在天溪園門口的外外面,蝴蝶滿天飛舞,陳王時老師就抓了「圓翅紫斑蝶」讓我們近距離觀察,老師說:「雌蝶的前翅下端較為平直,而雄蝶的前翅下端則較為圓弧」。圓翅紫斑蝶將翅膀展開後約80至90mm。雄蝶翅膀是具玻璃光澤的黑褐色,前翅中室靠近後緣處及後翅前緣分別有條狀白斑及灰褐色性標。它們的幼蟲吃多種桑科榕屬植物,如:榕樹、糙葉榕…。

「老師,那裡有蛇!」我們發現了一條赤尾青竹絲,老師勇猛的抓起了那條赤尾青竹絲。三角形的頭、磚紅色的尾巴、兇神惡剎的眼睛、雌蛇於身體及腹部交界處的白縱線,再加上對生活於都市的我們非常少見,正好現在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蛇,不免讓人好奇心大增!同學們不斷的玩著蛇的身體,一下說要打結,一下說要摸頭,我發現蛇的頭很硬,但它的身體卻像布一樣很滑,摸起來好像有小青蛙在裡面。雖然蛇在大家心中的普遍印象都是兇猛的一面,但台灣真正有毒的蛇有23種,而在無毒的蛇中,有一種「青蛇」就這麼巧的被我們遇到了。青蛇雖然是一種無毒蛇,但卻常被大家物認為有毒的赤尾青竹絲,它們的差別在於:尾巴與頭,赤尾青竹絲的尾巴是磚紅色的,而青蛇的尾巴則是與身體一樣的青綠色,赤尾青竹絲的頭是三角形的,而青蛇的頭則是圓形。這次的行程我們非常好運,一整天的行程總共遇見了6條蛇,而其中5條還是赤尾青竹絲呢!

「咦?那棵樹上為麼會有一點橘光?」那是蛾,老師說:「蛾在晚上如果被光照到眼睛就會發橘光」。一整天的行程匆匆結束了,大家邊走邊看的慢慢走下山,沒想到珍貴的「台北樹蛙」出現了!全身均勻的淺綠、流線型的身體、嬌小的身軀,大家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出相機,並站好位置,「喀咂!喀咂!」快門的聲音不絕於耳。今天的活動,就在台北樹蛙這裡,結束了。

【我的心得】

天溪園,沒有人為干擾,台北市,大樓林立。為什麼要砍樹蓋那多房子?有那麼多人嗎?為什麼要干擾大自然?去了天溪園,回到台北市,我對這些問題的疑問更深了。大自然,給我們清新的空氣,大自然,給我們生存的環境…,它給我們那麼多資源,為什麼要傷害它呢?我們應該給它更多生存環境,它,能維持生態鍊,我們,能避免地球暖化。

參考資料:
台灣常見的毒蛇種類
紫斑蝶小檔案-交通部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

『天溪園』的夜間觀察
這次到天溪園區的觀察,將觀察的時間分成白天觀察及晚上觀察,這樣可以了解在同一個生態系中,日行性生物和夜行性生物的不同,他們其實都共同存在於同一個活動範圍,但確能產生生態平衡的狀況。野外觀察時,除了要準備工具外,需要運用的知識更多樣,這些最後才能內化成自己的。
一、事前的準備
在進入天溪園前,為了充分的想要了解天溪園的環境,我搜尋了網站。想要對於天溪園區有先有一番的了解,以下是我出發前整理的部份。
「天溪園」的地理位置—–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南側,是台北市士林區內雙溪支流「內雙溝溪」的一個集水區。
「天溪園」的生態系—–區內屬於亞熱帶闊葉森林生態系。是一個壓縮型的植物社會,兼具亞熱帶與溫帶、山頂與溪谷環境混合的特殊生態系,森林發育成熟、植物茂密,由於溪流切割作用,形成許多自成系統的小流域生態區。
「天溪園」的氣候條件—–特殊氣候條件下所孕育出的東北季風林是重要的特色。
「天溪園」的總面積—-約八公頃。
「天溪園」的地理特色—–因為處於斷層帶,又有內雙溝溪穿流而過,全區瀑布、奇石遍布,溪流終年水量充沛,為天溪園帶來旺盛的生機。
「天溪園」屬—–一座低海拔森林寶庫,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達二萬到三萬單位值,是最佳的森林浴場。
「天溪園」的生物棲地種類—-動物種類繁多,紀錄有昆蟲一百五十一種,兩棲類十四種,爬蟲類十八種,鳥類四十四種,哺乳類七種。
http://forestlife.info/slide/s276.htm
二、現場觀察與記錄
在日間的活動中,我是施老師那組。他帶著我們走在林間穿梭,觀察到『舉尾蟻』施老師說:螞蟻是群體活動的昆蟲。他教我們如何辨識螞蟻窩與蜜蜂窩的差別?有一些螞蟻的窩,是用樹枝裡的纖維做成的;而蜜蜂的窩,是用土做成的。還有蜻蜓、豆娘的差別。在帶領中,施老師突然一瞬間在土地公公面前拜拜,其實是發現可愛的斯文豪氏樹蛙,當然牠也乖乖的站在那裡當我們模特兒。老師也有跟我們解說望遠鏡,他說通常第一個數字是指距離如果是50的數字,也就是將50公尺拉到1公尺的位子看。第二個數字是指探頭的直徑,直徑如果是五十的話,表示50公分。
在夜間的活動中,林老師帶著我們走著走著,先是觀察『青蛙』、『盤古蟾蜍』的活動,原來在夜晚林間鳴唱的那些演奏家就是『青蛙』、『盤古蟾蜍』。而這次還有一個不錯的收穫,那就是『赤尾青竹絲』。因為有牠出來露臉,也因此成為我們這次活動的主角之一,大家紛紛搶著摸牠 ,但是沒多久牠就開始生氣了,大家才開始驚覺到牠是一條蛇,還是需要與牠有些距離
三、資料查詢
回來後我最想了解的是『舉尾蟻』與『赤尾青竹絲』
舉尾蟻
外觀特徵:工蟻體長約3.5mm。本屬各舉尾蟻在台灣共有11種,體色褐色至黑色,腹部皆呈水滴狀。
生態習性:舉尾蟻會在樹上製造圓球形蟻巢,小族群則會在芒草莖上或樹叢細枝條分叉處另製小巢;常揚起尾端來應變,尾部具毒針,會分泌毒液禦敵,因而得名。成蟲生活在低、中海拔山區。
http://163.30.83.21/Insect/insect.aspx?id=1351
赤尾青竹絲
形態特徵:全身呈翠綠色,腹部為黃綠色或黃白色,尾巴後段呈磚紅色,頭呈三角形,眼紅色,多數雄蛇在身體和腹部交界處有一白色細縱線和一紅色細縱線,雌蛇則僅有一白色細縱線。全長最大約90公分。
棲地:闊葉林、混生林、草原、墾地、溪流、建築物
台灣分布: 於全島及蘭嶼海拔1500公尺以下地區皆有分布。
食性:以蛙、蜥蜴、鳥及小型哺乳類動物為食
http://zo.ntu.edu.tw/rept_index.asp?rept_id=R0104
結束這次天溪園的夜間觀察活動,離開這生態資源豐富的生態園區,我們要好好的維護台灣的生態資源,讓每個人都能看見如此美麗的生態資源。我覺得外出觀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動,它除了能讓我們對應書中的內容外,另外也滿足我一種對於”發現”的快感,當你在你周圍細心觀察下,對著同伴說:你看那是”赤尾青竹絲”…….那種滿足的喜悅是我最大的收穫。雖然平時自己活動很多,常常沒辦法好好查資料,但我覺得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這件事情雖然常常在熬夜中完成,但樂趣真的只有參與在其中的人才能享受到。

天溪園校外活動
早上巡禮
星期六下午,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搭上遊覽車出發前往天溪園,晚上天陰陰的,好險老天賞臉才沒下雨。早上我們先去繞一圈,帶隊老師是林玉琴老師,林老師說天溪園是在台灣的很北邊,所以受東北季風影響,如果你從南邊來是好天氣,一到天溪園就會變成陰天,甚至下雨。林老師是教植物的,因此我們學到的幾乎都是植物,林老師介紹的植物中我最喜歡有趣的「猴歡喜」應該要叫猴子空歡喜才對,因為猴子一咬牠的牙齒就斷了。一路上有一個同學突發奇想把路邊掉落的樹枝、葉子做成小稻草人,真好玩!
夜間觀察
回到服務中心,就開始吃晚餐、休息。休息完就準備要去夜間觀察了,我們這組的老師是教蛙類的陳王時老師,陳老師不虧是教蛙類的,一出發就在瀑布旁發現了一隻褐樹蛙,大家爭先恐後的要拍褐樹蛙。我們往上走,在一個草叢邊,陳老師突然大叫:「大家後退!」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陳老師繼續說:「有一隻赤尾青竹絲」接著把赤尾青竹絲抓起來,我們歡天喜地(因為我們最想看的就是蛇)的搶著看,牠還生氣的嘶嘶叫呢!接著又在池塘邊看到好幾隻小古氏赤蛙。再往上,有一隻足足有一個大人手掌大的盤古蟾蜍再路上跳,看到我們就趕緊逃走,但已經來不及了,被陳老師一把抓起,陳老師問:「想不想看牠噴毒液?」我們說好。陳老師就捏著牠的毒液腺,突然用力捏一下,就噴了許多毒液,當下我感到新奇又好玩。沿途聽到了艾氏樹蛙的叫聲,又看到了兩隻黃口攀蜥,外加一隻台北樹蛙。下山後,我們就搭遊覽車回西湖國小。結束了這趟刺激、又精彩的旅程。

發現生物
蛙類
(一) 褐樹蛙×2。
(二) 古氏赤蛙×?。
(三) 盤古蟾蜍×1。
(四) 艾氏樹蛙(叫聲)。
(五) 台北樹蛙×1。
攀蜥
(一) 黃口攀蜥×2。
蛇類
(一) 赤尾青竹絲×2。
(二) 青蛇×2。

期待已久的天溪園夜觀,終於在星期六展開了!看過前兩年學長姐夜觀的影片,真是興奮不已。據說如果運氣好,還會有蛇出現呢!在點完人數後,我們正式出發。
天溪園占地約8公頃,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南側,是台北郊區的世外桃源。途中有經過故宮博物院,所以坐無論是坐捷運或是公車都很方便。大約三點鐘,我們分好組別後,先進行白天的觀察。我們這組跟著施老師的腳步,來到一棵樹前面。咦,奇怪?老師為甚麼帶我們觀察樹呢?原來是老師要我們先訓練對大自然的敏銳度,這樣在夜觀時才能發現更多意想不到生物。我仔細端倪這棵樹許久,卻看不出個所以然;施老師隨便瞄一眼,就發現了好多生物遺留的痕跡,藉此找到了他們的身影。
老師首先找到了一個蟻窩,然後問我們一個問題:蟻窩是由什麼構成的?有人說是泥土,但老師提醒我們泥土的重量很重;有人說是樹皮,老師會心一笑的解答—樹皮纖維。接著往上走,老師發現土地公廟上一隻可愛的斯文豪氏赤蛙,瞪大眼睛直盯著我們看,十分可愛。再來的路程,看到的昆蟲比較普遍,如:蟋蟀、蟬、蛾的幼蟲等等…。但有兩種讓我印象深刻。第一種是以泡沫包覆的奇怪物體—沫蟬。老師將沫蟬的的泡沫輕輕撥開,露出裏頭彷彿在洗泡泡浴的「貴妃」,讓我們大開了眼界!第二種是十分噁心的茶蠶蛾。因為茶蠶蛾很少單獨行動,幾乎都是集體出現,因此天敵一看到這樣一坨噁心的東西,頓時食慾全消。老師還拿起一個掉落的鳥巢,為我們講解它的構造,有人甚至還拿它做成稻草人呢!看完了白天的天溪園,我們先到教育中心小憩一下。待酒足飯飽後,我們再次上路。
夜晚由於沒有路燈,光害較少,原以為可以看見漫天星斗,可惜天公不做美
,來了厚厚的一層烏雲。就在這夜闌人靜的一刻,有然發現蛇了!老師一個箭步衝過去(晚上帶隊的是林玉琴老師),定眼一看,竟是赤尾青竹絲!我們把手電筒同時往赤尾青竹絲的那裏照,觀察他三角形的頭部和赤紅色的尾巴,也許是光線太亮,他落荒而逃,一溜眼就離開我們的視線。接著一片坦途,看到的昆蟲也不足為奇。有著植物專長的林玉琴老師倒是為我們講解了一番有關「毒藤蔓」的常識。老師說一旦看到雙葉對生的藤蔓,且切開會流白色乳汁,他就一定是毒藤蔓。正當我興高采烈,想問林玉琴老師更多問題時,又有蛇的蹤影了!我們抬頭一瞧,哇!一坨蛇纏繞在細枝條上睡覺!我們都不禁心生疑問:他不會掉下來嗎?在回程的途中,我們聽聞別隊將一隻青蛇放到身上玩,還看到難得一見的昆蟲—蚰蜒!首先我們來到一間公廁的後方,一窺蚰蜒的奧秘。當我看到他時,彷彿看到了MIB星際戰警裡的外星生物。他有15對足,而且還有毒牙,看到他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怪。我還翻牆過去,將他古怪的身影捕捉起來。沒走幾步路,我們回到教育中心。心想:像這樣一個受保護的世外桃源,不但保存了大自然的點點滴滴,更讓它成為富有教育意義的地方,讓世世代代都見證到它的美麗。

  星期六下午,上完英文課,媽媽匆匆忙忙開車載我上山,花了大約三十分鐘就到了天溪園入口的停車場,媽媽打電話請卓老師帶我去和第三組會合。今天是我們野外觀察的日子,地點是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天溪園,因為要做夜間觀察,所以原本早上的課移到下午兩點。

  我們第三組的日間觀察是由陳王時老師帶隊,我很喜歡陳老師,他幫我們上過關於青蛙的課程,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陳老師帶我們進行日間觀察,我們看到了一些不知名的昆蟲,有時候我會用觀察盒捕捉他們。遺憾的是我的相機裡忘了放記憶卡,只好無奈的將相機收起來。有一回還抓到一隻昆蟲,我和幾位組員興奮的將牠抓起來,雀躍萬分的拿去給陳老師看,結果一聽到是蟑螂,我趕緊將盒子丟到地上,讓他自己跑掉,才鬆了一口氣。最令我印象生刻的是,我們看到了幾隻小青蛇和青竹絲,老師將他們抓起來給我們看,他們滑滑嫩嫩的蛇身,摸起來好舒服,一點都不像大家口中的蛇一樣恐怖噁心,反倒是可愛了許多。我們摸了又摸,拍了又拍,和他玩了好久,才依依不捨的看陳老師將他放走。走著走著,我們發現了幾隻青蛙,有一隻盤古蟾蜍,陳老師給我們看他噴毒液的樣子,毒液噴的好高,看的我們樂不可支。

  休息時間到了,大家迫不及待的拿出晚餐,開始盡情的享用。幾個男生吃完了,便拿著手電筒玩了起來;女生們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聊天,說笑,好不快樂。

  夜幕降臨,我們開始了夜間觀察。這次是施宏明老師帶我們這一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幸虧大家都有帶手電筒,也增加了神秘感。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青蛙,雖然看過很多次了,大家仍然興高采烈的圍著他們,大呼小叫,各自拿著自己的相機,「喀嚓喀嚓」的按著快門,又笑又鬧的看著可愛的青蛙表演特技。時間就快到了,最後,一隻美麗的台北樹蛙,結束我們這次有趣的夜間觀察。

101年10月6日下午兩點多,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猶如人間仙境、充滿綠的王國及瀰漫生態氣息的地方—天溪園。
邱老先為我們解說天溪園的入園方式、注意事項和地理位置。天溪園必須經過申請才能進入園區,每天限定人數參觀且必須遵守園區各項規定。天溪園位於外雙溪上游,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南側,聖人瀑布上游地區,屬於亞熱帶闊葉森林生態系。我瀏覽園內解說牌才了解天溪園過去曾是原住民毛少翁社的獵場,後來成為漢人的土地,此地曾蘊含煤礦,有採煤遺跡,也因人為因素非法濫用下,天溪園曾歷經蒼桑、滿目瘡痍的地步。所以民國86年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收回,並經過10年封園修復後,於民國96年重新對外開放。園區內的內雙溝溪終年水量充沛,為天溪園帶來旺盛的生機,且自成一格的小流域生態系眾多,提供多樣化的棲息環境。白天和晚間、不同季節都呈現不同的生態樣貌,值得你我細細品嚐。
首先,最先吸引我的目光是各種蝶類群飛舞弄花冠,牠們歡天喜地的跳著迎賓舞迎接我們的到來,眼前的景象真是美不勝收。陳王時老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功夫,順手就抓到一隻圓翅紫斑蝶,好讓我們近距離觀察並教我們如何辨識雄、雌圓翅紫斑蝶的方法:「雌蝶的前翅下端較為平直,而雄蝶的前翅下端則較為圓弧」。我們還陸續發現臺灣紋白蝶、端紫斑蝶、端紅蝶等各式各樣的蝴蝶,陳王時老師果然武功了得隨手又抓了數量最多的台灣紋白蝶,陳老提及其幼蟲為甘藍、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之著名大害蟲,是菜農們眼中的害蟲,令農民搖頭興嘆;隨即陳老身輕如燕隔空又抓來一隻端紫斑蝶,牠竟然秀出牠尾端像似兩朵黃色小花的毛筆器!毛筆器的主要功能是散發賀爾蒙來吸引雌蝶,所以可想而知陳老抓到的端紫斑蝶是…?没錯,是雄蝶,BINGO!
我們進入園區没多久,看見一座雄偉壯麗的瀑布,正用心的拍打著堅硬的岩石,發出來的聲音像似彈奏一曲又輕快又美妙的旋律,我陶醉並沈浸在大自然的律動,人生幾何,能有如此悠閒地時光,正如癡如醉的同時,突然被別組同學的一陣騷動給驚醒,原來是俗稱鳥蛙的斯文豪氏赤蛙正靜坐在一間小土地公廟上,牠原本是好端端的靜坐在土地公廟的屋頂修行,卻被青蛙達人陳王時老師逮個正著,驚慌的想掙脫陳老師的魔掌,在情急之下,牠便噴假尿在陳老師的手上。在一片混亂中,老師的手一不小心鬆了一下,讓這隻青蛙有了逃脫的機會。還好我們有拍到牠那綠油油且頗有流線感的身影,不然一定會有人十分的懊惱。沿途上,陳老告訴我們一件令人悲慟不已的事,就是陳老養了8年多的牛蛙,因年邁已衰,在没多久前不幸的離開人世間,不!不!不!應該說蛙世間,來不及見牠最後一面,真令人惋惜。
正享受自然的洗禮,忽然被同學驚聲尖叫給嚇著,天哪!是…是…是…一條赤尾青竹絲,老師再次展現他的武功,很淡定的抓住了那條赤尾青竹絲並拿到我們的面前,瞧牠那兇神惡剎的眼神,真令人毛骨悚然,退避三舍,要不是陳老緊抓住牠的頭,我看八竿子我和牠很難有親密接觸。我小心翼翼地撫摸了牠的頭有點硬,身體的觸感猶如絲綢般的滑順。其時有一種「青蛇」就這麼巧的也被我們遇到了,牠雖然是一種無毒蛇,但卻常被誤認為是有毒的赤尾青竹絲,陳老詳盡解析赤尾青竹絲和青蛇的辨別在於牠們的尾巴及頭部。青竹絲的頭呈三角形,青蛇的頭則呈圓形;赤尾青竹絲的尾巴顏色是磚紅色,青蛇的尾巴顏色則和身體顏色一樣是青綠色。陳老抓到這尾赤尾青竹絲究竟是雄蛇還是雌蛇呢?可從牠的身體及腹部交界處的白縱線可判定牠是一位姑娘家呢!
夜間生態觀察,向來是我最期待的活動,因為它帶股神秘感、有著白天不易發現的生態景象,更可訓練我們的觀察能力。青蛙逹人陳老對捉青蛙這檔事可說是游刃有餘、駕輕就熟,精熟矯健的身手隨意就抓來一隻盤古蟾蜍,為了讓我們更了解牠的特徵,陳老還刻意的讓蟾蜍的兩個耳後腺中噴出白色毒液,牠的皮膚粗糙佈滿疣粒,毒汁可提煉成中藥上所稱的「蟾酥」,為外用止痛劑,有麻醉的功效。接著,看見一群人擠的水洩不通,爭先恐後捕捉著被視為保育類且是台灣特有種的台北樹蛙!我當然也跑去湊一腳,好目睹牠的風采。台北樹蛙的眼睛虹膜為金黃色,四肢趾端有吸盤,屬冬季繁殖的青蛙,雄蛙有挖沮洞造窩的行為。你瞧瞧!這隻台北樹蛙長得多麼惹人疼憐,叫人不愛牠也難。
暑假參加南投蓮華池及宜蘭七家灣生態之旅,所以有過兩次夜間觀察的經驗。坦白說三次的夜觀體驗各有千秋,因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差異,孕育出不同生態面貌,但都可稱得上生態活潑且多樣的屬性。每次夜觀都有著突如其來的驚喜,它所帶來的震撼足以令我回味無窮。其實我發現園區內有好多屬於槭樹科的青楓,我想天冷轉紅時,加上潺潺流水的襯托之下,單靠憑空想像她的景色,肯定是相當美麗迷人。其實只要用心體驗大自然所帶來的神奇力量,相信每個人都會所嶄穫。

老師,我想再補充一些,請以這一篇做為我的心得報告。謝謝~~
…………………………………………………………..
2012-10-06 天溪園校外教學

  星期六下午,上完英文課,媽媽匆匆忙忙開車載我上山,花了大約三十分鐘就到了天溪園停車場,因為我晚到了,所以媽媽打電話請卓老師帶我去和第三組會合。今天是我們野外觀察的日子,地點是陽明山國家公園裡的天溪園,原本早上的課移到下午兩點開始,所以今天我們也可以做夜觀,好興奮。

  我們第三組的日間觀察是由陳王時老師帶隊,我很喜歡陳老師,他幫我們上過關於青蛙的課程,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進行日間觀察時,我們看到了一些不知名的昆蟲,有時候我會用觀察盒捕捉他們,好讓我能仔細的觀察。遺憾的是我的相機裡忘了放記憶卡,只好無奈的將相機收起來。有一回還抓到一隻昆蟲,我和幾位組員興奮的將牠抓起來,雀躍萬分的拿去給陳老師看,結果一聽到老師說是蟑螂,我趕緊將盒子丟到地上,讓牠自己跑掉,這才鬆了一口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看到了幾隻小青蛇和青竹絲,陳老師將牠們抓起來給我們看,牠們滑滑嫩嫩的蛇身,摸起來好舒服,一點都不像大家口中描述的蛇一樣恐怖噁心,反倒是可愛了許多。我們摸了又摸,拍了又拍,和牠玩了好久,才依依不捨的看陳老師將牠放走。走著走著,我們發現了幾隻青蛙,有一隻盤古蟾蜍,陳老師給我們看牠噴毒液的樣子,毒液噴的好高,看的我們樂不可支。

  休息時間到了,大家迫不及待的拿出晚餐,開始盡情的享用。幾個男生吃完了,便拿著手電筒玩了起來;女生們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聊天、說笑,好不快樂。

  夜幕降臨,我們開始了夜間觀察。這次是施宏明老師帶我們這一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幸虧大家都有帶手電筒,也增加了神秘感。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青蛙,雖然看過很多次了,大家仍然興高采烈的圍著牠們,大呼小叫,各自拿著自己的相機,「喀嚓喀嚓」的按著快門,又笑又鬧的看著可愛的青蛙表演特技。轉眼間,集合時間就快到了,最後,一隻美麗的台北樹蛙,結束我們這次有趣的夜間觀察。

【我的心得】
天溪園因為是保護區,較不受人為破壞或影響,所以那裡的自然生態豐富。人類常常是大自然的殺手,因為自作聰明,而在無意間破壞了生態的平衡。謝謝老師們這次帶我們到這裡做觀察,讓我體會到大自然之美,也讓我上了一堂難得的一課。還有,下回出門我一定要檢查相機裡是否裝了記憶卡!

【生態小百科】
1. 赤尾青竹絲(Chinese Green Tree Viper;Green Bamboo Viper),蝮蛇科,體形細長,大多分佈在低海拔森林,灌林叢林或山區較常出現,全台灣都可以看見它的踪跡。全長最大約90cm,身體是翠綠色到深綠色,腹部是淺綠或黃綠色,身體側邊有一條白色細線,雄性在白線下還會有一條紅線。秋季是交配期,在隔年夏季生產。

2. 青蛇(Taiwan Green Snake;Smooth Green Snake),黃頷蛇科,全長最大約130cm,頭部呈橢圓形,全身光滑無斑紋,尾部細長,個性溫和。喜歡棲息在竹林、果園等開墾地區,或是次森林中,全台灣都可以看見它的踪跡,馬祖兩千公尺以下地區也可以看見。夏天是它的產卵季,常被誤認為赤尾青竹絲。
3. 台北樹蛙(Taipei Green Treefrog),樹蛙科,是中小型蛙類,背部是綠色或墨綠色,有時會變成橄欖褐色,四肢趾端有吸盤。屬於冬季繁殖的蛙類,平時會棲息於植物上或底層,繁殖期則會聚集在水池溝渠等靜水域。雄蛙會挖洞造窩,並鳴叫吸引雌蛙來產卵,叫聲為「隔-隔-隔-」,聲音低沈。
4. 盤古蟾蜍(Bankoro Toad),蟾蜍科,屬於大型蛙類,皮膚粗糙,膚色會隨環境不同而變深變淺,不同地區的盤古蟾蜍膚色也有差異,頭部後方兩側有耳後腺,會分泌有毒的白色汁液。低海拔盤古蟾蜍的繁殖期在秋冬,中海拔盤古蟾蜍的繁殖期有時會在夏天。比較常出現在空曠山區的草地、墾地或林道兩旁。它是台灣特有種,分泌的毒汁可以提煉成中葯,稱為「蟾酥」。

參考資料來源:台灣爬行動物96種圖鑑,台灣32種蛙類圖鑑(出版社: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天溪園夜觀
星期六,我們2:00去天溪園,到的時候大約2:30了,早上,老師先說我們早上和晚上各去一次,然後老師要我們每一組各派一個人去抽籤,沒想到我們抽中了林玉琴老師,第二組中了施宏明老師,第三組則是陳王時老師,老師就介紹了天溪園的地理環境,天溪園因為在東北季風吹的範圍裡面,因此都常常在下雨,非常的潮濕,所以地面上有許多青苔,我們有看到的植物老師都知道,還一一介紹,如: 山桕、非洲鳳仙花、大花咸豐草、青楓,還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猴歡喜」,猴歡喜為甚麼會叫猴歡喜呢?因為猴子看到牠就以為是好吃的龍眼,結果殼太硬,牠的牙齒就斷了好幾顆,結果猴歡喜就變成了空歡喜了,而且還斷了好幾顆牙齒。可是為甚麼猴歡喜上有很多齒痕呢?因為上面的齒痕是松鼠啃得,因為松鼠的牙齒才會咬得動這們硬的東西,我們一路都有就地取材,做了大約七個稻草人,插在地上當路標,我們回去時,還看到蝙蝠。
晚上,第一組變成第二組的老師,第二組的老師變成第三組的老師,第三組的老師變成第一組的老師。
有人說和陳王時老師一起走可以看到很多動物,果然,我們看到古氏赤蛙、斯文豪氏赤蛙、台北樹蛙、褐樹蛙、盤古蟾蜍、蝣蜒、赤尾青竹絲、青蛇、黃口攀蜥,還有聽到一種青蛙的叫聲–艾氏樹蛙,因此時間都花在找青蛙和蛇。
心得:
我覺得在都市還可以看到像天溪園這麼好的生態環境,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讓天溪園成為台北市的特色。而且早上和晚上各有不同專業領域的老師帶,有不同的收穫。

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天溪園生態教育園區」是我最期待的行程。我們這組由陳王時老師帶領,很幸運的看到了五種青蛙—台北樹蛙、褐樹蛙、澤蛙、斯文豪氏赤蛙、盤古蟾蜍,還聽到艾氏樹蛙吱吱的叫聲。還有兩種蛇—青竹絲、青蛇和黃口攀蜥。

那天天氣潮濕,我發覺陳老師一看到小水塘或池塘就很興奮,因為裡面藏著許多寶貝。
首先,我們發現一隻褐樹蛙,牠的吸盤非常黏,牠趴在樹上時,皮膚的顏色根樹幹的顏色一模一樣,很不容易被發覺,要不是老師的頭燈夠亮,我們就沒有眼福看見。這時老師在草叢裡發現了一條赤尾青竹絲(母的),牠被一雙魔掌抓起來,屁股扭來扭去,一邊吐著蛇信,令我嚇一跳;牠身體上的斑紋和臭屁警告我們:再不放開我,就要使出不擇手段了!

接著老師把抓來的盤古蟾蜍,一隻手放在下巴另一隻手放在頭上,說:「請小朋友離我最少兩公尺。」然後,兩隻手用力一擠,毒水四濺,我們大聲歡呼,這精彩的一刻令人嗨到最高點。

忽然,前一組的小朋友一陣騷動,原來是一條青蛇,牠看起來很溫馴,也是母的,又冰、又冷、又滑溜的綠色身體,我清楚的看到鱗片,如果不看清楚,還以為是一條綠色水管哩!

走著走著,老師抓住了一隻正在做美夢的黃口攀蜥,為了給小朋友看黃色的嘴巴(嘴內),老師盡全力打開牠的嘴巴,這隻黃口攀蜥不但被霸凌還被吵醒,還真倒楣。

差一點害老師的捕蛙網弄丟的特有種—斯文豪氏赤蛙。逃走時連捕蛙網一起帶走了,牠體型不怎麼大,皮膚偏褐色,動來動去,還真調皮。

準備起跳的台北樹蛙被逮個正著,吸盤黏在老師的手上。
艾氏樹蛙的叫聲響徹雲霄。

正在游泳的澤蛙遊的好快,老師叫我們看牠游泳的樣子,很像游泳課在學的蛙式,看牠遊的真自在。

這次天溪園我們看到許多動植物,天溪園豐富的生態可以吸引大自然生物愛好者來訪,希望天溪園的自然環境不要遭到破壞。

天溪園夜間觀察
今天,是我們進階班的戶外教學,要去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天溪園作夜間觀察,我非常期待今天的來臨,因為老師說,歷屆去天溪園,幾乎都有看到蛇,所以我們這次去那,最主要的主角,就是可怕的野生蛇喔!
到了天溪園,我們會現做白天的觀察,先熟悉環境,以免晚上去時迷路,一進去時,我們馬上就看到一個舉尾蟻窩,乍看之下,它的窩好像是用土做的,但實際用放大鏡看,其實是用樹皮的纖維作成的,老師說,螞蟻很聰明,知道要用樹的纖維做窩,不會用土,因為用土太重了,樹枝很容易斷掉,所以馬以才用樹的纖維做窩。接下來我們到園區內的土地公廟,祈求今日能看到蛇時,發現土地公廟的廟頂,有一支貢德氏赤蛙,由於它的叫聲很像鳥叫,所以俗稱鳥蛙。接下來我們看到刺蛾的幼蟲,它的身上有很多毛和刺,碰到了,皮膚會又紅又腫,又因為,搭身上有保護色,所以不容易發現,目前好像還沒有鳥吃刺蛾的幼蟲,受傷的案例。接著我們看到一坨擠在一起的行軍蟲,為何叫行軍蟲呢?因為他們走路時會一隻接著一隻排成一直線,看起來就像行軍一樣,但只要帶頭的第一隻,接到最後一隻時,他們會一直走到死。
白天觀察觀察完後,接下來就是夜間觀察,夜裡,天溪園一片漆黑,連路燈也沒有,一開始,我們走的步步驚心,深怕會踩到蛇,但沒多久後就適應了,
忽然在落葉堆裡有怪聲,原來是一隻赤尾青竹絲啊!沒想到,一開始的運氣就這麼好,我們很感謝土地公的幫忙。接下來我們看到一隻螽斯,老師說螽斯的口氣是咀嚼是口器,被咬到會非常痛,老師還讓我們看螽斯的產卵管。最後我們又看見了一隻青蛇,那隻青蛇好像快生蛇蛋了,肚子很鼓,但不像是吃東西完後的鼓
,非常奇怪,老師說青蛇是一種很溫馴的蛇,沒事不會亂咬人。
這次的夜間觀察實在是太好玩了!希望下次還能在一次夜間觀察。

天溪園夜觀踏查
【第一印象】
在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坐上了遊覽車往目標「天溪園」前進,天溪園不是一個路過就能進去的地方,它隔一座山頭就是金山萬里,再過去就是北海岸。因為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氣候潮濕,因此可以看到許多特別的植物,是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一部分。當我一踏入天溪園,我的想法是:這一定是一個大自然的寶庫,等著我來發掘。
【踏入天溪園】
我們這隊是由林玉琴老師帶隊,一到目的地林老師便告訴我們有關天溪園的地理氣候特色,天溪園在海拔大約300多公尺。老師看到一棵樹便告訴我們那是九芎,他的樹皮非常光滑,所以又稱「猴不爬」,因為它非常的滑,連猴子也爬不上去。老師告訴我們一個故事,老師認識一個獵人,他說獵人以前在山裡打獵,在晚上看不清楚路,所以用九芎光滑的特性可以反光來找路。那個獵人還說:「如果打到獵物,但時間上的關係,所以沒有辦法當天帶回家,我們就會用耐燒的九芎來把肉煮熟,先放在山上,下次在來的時後再帶回家。」接著我們看到了很多「栗子」,老師說那不是栗子是「猴歡喜」,它非常的硬,猴子咬不下去,所以應該叫「猴子空歡喜」。接著老師又介紹另一種植物(我忘了它的名字),它的雄蕊有很多根,(我猜70根)她曾經請她的朋友數過,總共237根,老師還說如果很無聊的人可以幫忙數數看,我就是那位很無聊的人,我數完大約是236根(沒有很準),所以它的雄蕊大概有200多根。
【迷路vs滑一跤】
晚上的夜間觀察是由陳王時老師帶隊,老師抓了好幾條蛇和青蛙,讓我大開眼界。在途中我遇見了第三隊,我好奇的湊過去和他們一起觀察,由於太入迷一不留神,我抬起頭來發現我的組員已經走了,我只好問老師該怎麼辦?老師要我先跟第三組走,待找到隊員後再歸隊。所以接下我就跟隨著施宏明老師一起觀察,也就因為這樣三位老師的講解我都吸收到了。到了一個小坡的地方,我很幸運地踩到青苔,結果就「咚」的一聲我跌倒了,一直到週四我的疼痛才稍稍減緩。
【心得】
這次的夜間踏查真好玩,他給我一個豐富的經驗,讓我親眼看到摸到,而不再只是課堂上的聽講。在這美好的夜晚裡,我們看到了一隻台北樹蛙,它停在葉子上,好像正在迎接我們到來。陳老師告訴我好幾種拍攝的方法,可以從下方拍它的影子或是從側面、正面拍,而這隻台北樹蛙,也為我們這次的夜觀畫下完美的句點。

推開了鐵欄杆,迎接我們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景--鳥啼、蟲鳴,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昆蟲們都在我們面前展翅飛舞…
現在是星期六的下午3點,乘車而上,我們來到了動植物的樂園—陽明山天溪園。一路上,隨著車子訊號的減少,隨著路愈變愈小,這台僅容不到30人的中型巴士,已經為我們這趟參訪,揭開了序幕。
「哇!紫斑蝶!」所有的同學都驚呼著這嬌客—圓翅紫斑蝶的降臨。我們式第三組,下午時光由陳王時老師帶領,在入口旁的一塊小草叢,我們發現了各式的蝴蝶,觀察著、尋找著一隻隻的嬌客,天溪園,我們來了!
「看!貢德氏赤蛙!」 只見一隻褐色的赤蛙端坐在土地公廟的屋頂上,像極了一座小雕像。但是,或許已被拍得不耐煩的牠,側了身子,使角度變得不易拍攝。這時,陳王時老師將牠請了下來,不過,一落地,靈巧的牠,竟然就跳到了瀑布旁的石頭上。愣住一會兒的我們,一回過神來,趕緊抓住時間,不放過牠得每個鏡頭。
走著走著,這次發現了一種種停在水邊的珈蟌、琵蟌們,一隻一隻,從發現到認識,牠們輕盈、美好的身影就這樣紀錄在我們腦海中。接著接著,我們平常最難觀察到的「毒蛇」-赤尾青竹絲-被眼尖的同學們發現了。這條小蛇,似乎也才剛吃飽。肚子,還有隻小青蛙的形狀,可憐他才剛吃飽,不想動時,就被我們捉來了。老師固定著牠,讓我們觀察,起初,大家都還有點怕怕的,試探著用手輕輕的「點」著牠的身體,但,意外光滑、乾燥的觸感,卻漸漸使我們敢輕輕的觸摸。原來,毒蛇也有好玩、有趣的一面。
「揮霍!揮霍!」大彎嘴在叫了!老師說,牠就像個富二代,「揮霍」著時間、「揮霍」著金錢,老師說著說著,大家都笑了,甚至還學起了牠的叫聲;而,竹雞的叫聲也有著不同的特色,像是小孩子在練聲樂,由低到高不停的唱著;這時,剎車般的聲音傳了出來,老師說,那是紫嘯鶇在叫「ㄍ一」一聲,響徹雲霄。
走著,看著,下了山,補充體力完,繼續我們的夜觀。陽明山的夜,越夜越富生機,把頭燈打開,延著下午上山的路徑,再度拜訪夜間天溪園。這次,剛進園區,我們就發現了一隻褐樹蛙,靜靜的趴在樹幹上,應該也想睡了吧!這時,突然聽到前面一組的喧鬧聲,原來,他們又發現了一隻赤尾青竹絲,正想快點放掉,不讓我們看見呢!
你有看過超過10公分大的螳螂嗎?一動也不動,守株待兔般的守在樹枝葉中間。兇猛的牠,看見我們的燈光卻一點也不怕,還是冷靜的待在樹上。「嘿!那裡有隻攀木蜥蜴!」我們眼尖的同伴們,又有了新發現。和螳螂一樣,被閃光燈照射的牠,一點也不驚慌失措,沉著的待在自己的家園。
又發現了一條青蛇!和青竹絲比起來,牠的眼神明顯柔和許多,我們津津樂道的形容著:青竹絲的眼睛是宏的,看起來就像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恐怖份子,藉著自己的毒液,一點也不害怕其它事物。而青蛇有著黑色,透亮的眼睛,就像白蛇傳中的小青,活潑且靈巧。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最後,一隻台北樹蛙待在姑婆芋的葉片上,為我們充實的一天,劃上完美的句點。

期待已久的校外教學終於到了, 去西湖國小集合路途中竟然太興奮的打翻了飲料,淋了滿身,只好請爸爸開車轉回家換衣服,好怕來不及,好在媽媽連絡邱老師詢問是否可直接在天溪園集合, 邱老師回答可以,才放下心, 哈! 天溪園我來了.

第一次來到天溪園, 天氣時下小雨,時放晴,到停車場時陳王時老師已停好車正在準備,看到陳王時老師背著專業的相機,換穿雨鞋,還有大捕蟲網,老師提醒著說因天氣下雨路上會溼滑還有蛇出沒,穿著雨鞋會比較安全,看著自己,帽子、長袖、長褲、布鞋、相機、昆蟲箱、背包,嗯! 應該還可以。

大家集合整隊,由林玉琴老師 施宏明老師 陳王時老師分別帶著我們拜訪天溪園,管理人員提醒我們最近常發現蛇,大家要小心, 我們這一組的帶隊老師是陳王時老師,尚未入園在管理中心前便發現了許多蝴蝶,老師還讓其中一隻秀出好像花的生殖器呢!在同一條路上我們還有遇到一隻差一點被車壓到的繪姑呢!

進了天溪園園區,我們馬上就遇到了一隻正坐在土地公廟上的斯文豪氏赤蛙,大家都馬上拿起相機,深怕會有哪一隻小動物沒記錄到!走了一段路,到了一個池塘邊,老師要大家找蜻蜓或豆娘。結果有人馬上就找到了。是一隻豆娘,它的身體很細,不容易拍攝,只有幾個人拍得很清楚呢!等老師回來時,大家開正當大家在努力的拍照時,下起了雨,陳王時老師因為沒帶雨傘或雨衣,所以回去拿。始查圖鑑件,比對了好幾種之後,終於查到這隻豆娘是朱背樸蟌。

我們走到了後面一點,大家看到了蛇目蝶科的蝴蝶,但因為它一直飛來飛去,不停下來,所以幾乎沒有人拍攝到。接下來我們遇到了中華加蟌,它離我們很遠,但它都不會飛走,所以很好拍。過了一會兒,我們看到了樹蛙踢出來的卵泡掛在樹枝上。我們小隊往更深的地方走,遇到了春象、豆芫菁,老師說豆芫菁會放一種氣體,那種氣體和空氣接觸後會爆炸,被噴到可能還會起水泡呢!

http://gaga.biodiv.tw/new23/9411/050.htm
豆芫菁

(芫菁科) 體長 15-25mm,體色黑色,頭部紅色,觸角及各腳黑色,翅鞘下緣具灰白色的絨質邊紋,外觀近似條紋豆芫菁但條紋豆芫菁翅鞘有縱向的條狀斑紋,本種則無。本屬有4種,除豆芫菁、條紋芫菁外尚有達氏豆芫青、太平豆芫青,後兩種在台灣還不見有人發表,本種又稱豆地膽,普遍分布低中海拔山區,常見於冇骨消、蕨類、龍葵等植物成群覓食,行動緩慢,遇到騷擾也不會立刻飛離,芫菁科是一種有毒的昆蟲但也是一種中藥材。

本科分類於鞘翅目、多食亞目、擬步行蟲科、芫菁科,本科體長圓筒型,具細頸,觸角11節細長,翅鞘柔軟,各足細長,跗節5-5-4,爪縱裂為2片。生活史為完全變態,但幼蟲前、後期型態不同,又稱複變態,幼蟲6齡,一齡幼蟲具發達的胸足,稱三爪幼蟲,能於土中搜索蝗蟲的卵後鑽進卵中取食,型態變呈蠐螬型,老熟後鑽出卵囊到土中,胸足蛻化,不食不動,體壁堅硬呈圍蛹型幼蟲,或稱偽蛹,一般以此越冬,隔年再蛹化及羽化。成蟲群聚性,遇到騷擾會從足部關節分泌出芫菁素的黃色汁液,接觸皮膚會產生水腫、潰爛。

此次 在天溪園拍了好多相片,最上鏡頭的赤尾青竹絲, 頭部為三角形,全身是很漂亮的翠綠色,腹部為黃綠色或黃白色,尾巴後段為磚紅色,眼睛為紅色,多數雄蛇在身體和腹部交界處有一白色細縱線和一紅色細縱線,雌蛇則僅有一白色細縱線,全長最大約90公分,我在每一個特徵都拍照了。回到家整理後印成一本,不僅有蝴蝶、沫蟬、豆芫菁、台北樹蛙、盤古蟾蜍、赤尾青竹絲、青蛇和黃口攀蜥;看到這本相本,讓我的天溪園之旅告了一個段落,沒想到天溪園的生態資源這麼多彩多姿,有機會我會再來拜訪的。

以上欣賞完畢

天溪園生態觀察
今天,我們要搭乘遊覽車去天溪園,天溪園是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一部份,所以我想它應該也很大。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抽籤,抽籤是要挑選每一組的老師,我們這一組很幸運地抽到陳王時老師,進去之前,老師就已經發現馬路旁有一大堆的蝴蝶,其中有黑脈樺斑蝶、台灣紋白蝶等。一走進去,就看到天溪園有瀑布,還發現土地公廟上有青蛙,那隻青蛙一看到我們就跳到瀑布裡,結果青蛙又被我們發現了,繼續走下去,沿路上滿滿都是青苔,還一直看見中華珈聰,讓我們排到都不想拍了。後來有位同學眼力好,發現了一種毒蛇-赤尾青竹絲,這尾赤尾青竹絲肚子鼓鼓的,老師說她可能剛剛吃了一隻青蛙,肚子才鼓鼓的,大家都一直拍照,老師才發現她的頭是歪一邊的。老師發現了一隻盤古蟾蜍,還擠毒液給我們看,我們這一組很幸運,可以在早上看到蛇。最後我們回去吃晚餐,為晚上的體力養精蓄銳。
一到了晚上,我們就把手電筒拿起來,又進去天溪園,照這原路繼續走,沿路上又出現一隻赤尾青竹絲和一隻無毒的青蛇,還在上面看到一隻準備吃食物的螳螂,這隻螳螂看起來很兇狠,還遇到一隻攀木蜥蜴,比起早上的時候看到的東西還要多,時光飛逝一下子要回家了。
我覺得這裡的資源非常豐富,我們不應該將垃圾丟在像天溪園這樣有豐富的資源的地方。

十月多的涼意驚醒了我,在早晨嫌晃,直到了期待已久的天溪園,到了那裡有一股陌生的空氣,不過那兒比都市的吵鬧和愣人厭惡的空氣,天溪園不僅沒有那些像都市的繁雜,反而有新鮮且舒服的環境,這裡遠離了,使每個人都有一個舒適的心,這根本是台北的世外桃源。
日間觀察
我們這一組下午由施宏明老師來探索這神秘的森林,我一直以為螞蟻樹上的巢是以土為材料,不過老師說土太重,不可能在樹上做窩,所以他們是使用樹的植物纖維做窩,做的扎實,就很像用土做的,他們的大顎太神奇了!當我們慢慢的慢慢的走到瀑布旁,老師就在旁邊的土地公廟拜拜,我也隨著老師拜了拜,我好奇的想老師為什麼走這條路,是為了這個嗎?老師說他們只要在土地公廟拜拜,青蛙可能跑到這附近來,我以為是傳說,不過當事實擺在眼前時,客觀的想法會迅速的消失,那時就有一隻斯文豪氏赤蛙跑到土地公廟上,大家都不斷的蜂擁而上,害的我想拍拍不到、想退退不走,其實阿!那是青蛙喜歡出沒的環境。
在途中時老師突然都叫我們靠左邊閃,大家不知到原因,有些人發現了,不往左邊閃,反而向右邊更靠近一步,刺蛾啊!刺蛾像路霸一樣,佔據了我們路線的一個邊角,雖然小隻但它刺上的毒可不能小看,每個人都怕碰到它,這麼一來小小的它也可以變成大大的我,連我拍它的時候,都會提醒後面的人別再推擠了,好怕一個不小心,我就成了真正的咬人貓了,被我碰到的人可能就像傳染到殭屍病毒一樣。
走著走走著走,我們走到了長滿了水生植物的池子,那池子看起來非常的淺,水生植物再裡面的體積彷彿比那些水多,不過我一直在揣測那些水到底有深到哪兒去,卻以為水淺藻又多的水域沒有多到讓我有些訝異的動物,但我發現我的想法馬上的被打破,那裡面有水生昆蟲和不大的魚,紅娘華是其中我看得最清楚的一種,它有似螳螂的鐮刀腳,還有可以在水裡呼吸的器官,雖然它還是得跑到水面呼吸新鮮的空氣,在水中的世界是水深不可測的啦!
我不知道最近怎麼地,還是最近流行的,他們竟然把松鼠和鳥類所需的巢穴材料做成那些可愛又愚昧的稻草人。松鼠利用那些絲狀的椰子纖維最為它最舒適的窩,我也想像松鼠一樣睡在膨鬆且柔軟的小窩中。茶蟬蛾的幼蟲會聚集一起行動,最像一團蠕動的小蛇,使天敵不知該吃哪隻好,它們糾纏在一起,就算我極切地需要蛋白質,我也不會選擇察蟬蛾幼蟲來當作目標。它們受到驚嚇時,還會散開,等動亂過去它們又會捲回同一個點,在它們受到驚嚇時的景象,真是嘆莫觀止,就像人潮中發生了恐怖攻擊一樣,凌凌亂亂的,人壓著人,不過它們好多了,它們柔軟的身軀怎麼壓也不會痛。
在路上發現的水同木和水冬瓜,一開始以為是發現水冬瓜,大家相機喀嚓喀嚓的一直拍,結果一摸沒有刺,是水同木,我們在林間繞了繞走了走在往出口吃飯的路上,在水溝旁真的發現了水冬瓜!我為了向大家證明我們這一組真的看到了水冬瓜,還特別拍了一張沿著葉脈照下去的相片,那樣就能看到數百根的小尖刺,葉片表皮摸起來就像貓的舌頭一樣密密的刺刺的,一摸就認得出來它是否是水冬瓜。
夜間觀察
在出口處我們吃了一頓不急的晚餐,不過我們的心已經急到夜間觀察去了,在等待的每一分每一秒,就像一根根的針插在我的心頭上,雖然我也很珍惜休閒的時光,不過在路上我會更加的快樂。
我們這一組又增加了幾個傍晚才來的新成員,我們一直的相信晚上絕對不會比白天看得好少,帶隊的老師換成了林玉琴老師。在一開始老師就抓到了一隻螽斯,那隻螽斯是隻母的,老師壓了壓它的肚子,它的生殖器就顯現出來了,非常的長而明顯。在路上發現了赤尾青竹絲,不過,我才一閘眼,它就被某個同學嚇跑了,真可惜難得遇到蛇卻給人嚇跑了,當時我真想大叫這世界還有天理嗎?
在回程的路上,我發現這邊的樹叢特別多的蛾繭,後來我就一直在找繭,結果當手電筒一往上照,就出現一種亮亮的反光色,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青蛇,當發現那是一條蛇時,失落的心馬上得到撫慰,發現青蛇的消息也馬上傳開了,那隻青蛇盤旋在幾隻樹枝中,腹部淡黃褐色,身體綠綠的鱗片,那時它好像在睡覺,閃光燈、手電筒怎麼打它都沒有反應,拍到它的時候,因為是盤旋的,所以腹部特別的顯著。
後來邱老趕上,說要帶我們去看赤尾青竹絲、青蛇和赤尾青竹絲總算被我給看清楚了,他抬起頭好像要攻擊似的,慢慢的他爬上另一頭的樹枝,牠的紅舌頭不斷的吐出來,它最後終於跑掉了。在往去看蚰蜒的路上,經過了第一組,他們正在看盤古蟾蜍,我們隊的許多人都停下來拍那隻盤古蟾蜍,直到老師的叫喚,才紛紛的跟上隊伍。到了蚰蜒發現的地點,我們經過一條暗暗的斜坡,有人太急了把蝣蜓嚇跑了,找了許久才看見它原來躲在石頭下,回了後我算了一下這外星生物的腳共有28隻觸角一對(也許吧)。我們拍完才動身去看最後一隻青蛇,那隻青蛇繞著細細長長的樹幹,它優雅的身姿在夜間非常的耀眼,很可惜我的相機不知道怎麼了,怎麼拍都只有拍到那一張。
我這次的遺憾就是沒能看到台北樹蛙,下次如果有機會再來的話,我一定要把它給找出來,不過我好開心在這一組,我們發現蛇的紀錄一定其他組多,我一直懷疑有人串通好叫它們出來的,不然還真是剛好給我們碰上了!
蝣蜓 / 蚰蜒 (Chilopoda)
節肢動物門 唇足綱 蚰蜒目(Scolopendromorpha)
特徵:蚰蜒外型似蜈蚣,但其觸角和腳都很長,且其氣 管系統的氣孔開口於背面,而蜈蚣則開於體兩側之側板上,身體細長,由許多環節所構成,每一個環節均有一對腳。眼為單眼或複眼,大顎一對,小顎二對,第二對 小顎細長似足。其軀幹第一附肢特化為大型之鉗狀顎足具有毒腺,開口於爪端,可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習性:蚰蜒白天在腐葉、朽木中體休息到了晚上才出來覓食,行動迅速,以昆蟲及蜘蛛為主食。雖然蚰蜒螫人時會引起刺痛,但因其毒性不強不會為害人體,而且牠們還會捕食昆蟲

老師:已在十月十九日貼上報,請老師再看一下

以上ok!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