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班]20100619蜻蜓的生態觀察:沈錦豐老師

Filed Under (eci進階班) by eco on 19-06-2010

蜻蜓與豆娘心得故事,請發表於此。

蜻蜓的生態觀察的簡報全文下載(16.8 MB)

認識蜻蜓
你知道蜻蜓在分類學上是什麼嗎?蜻蜓有什麼特性?那豆娘和蜻蜓又有什麼差別之處呢?其實我們對蜻蜓常常有許多疑問,所以生態班老師特別請到沈錦豐老師,他雖然是基隆鳥會主席,卻對蜻蜓有一番研究呢!
1. 蜻蜓基本簡介
(1) 蜻蜓在分類學上,
牠是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鋼(有翅亞鋼)
蜻蛉目
(2) 蜻蜓通常都住在池塘、溪流旁,或是人工容器(不過不能淺在水裡太久)
(3) 蜻蜓的英文名稱是:dragonfly
(4) 蜻蜓是一種不完全變態昆蟲,而一些昆蟲專家也叫他們「半型變態」。
(5) 蜻蜓成蟲會吃小蚊子、蠅、飛蟲、蝴蝶、蜜蜂、其他蜻蛉等。
(6) 蜻蜓是一種外溫動物。
(7) 蜻蜓不管是成蟲或是稚蟲都是肉食性的。
2. 蜻蜓、豆娘大比較
(1) 蜻蜓通常都比較大,而且腹部比較寬,比較粗;而豆娘通常體型較小,腹部較細,並且比較長。
(2) 蜻蜓休息時,翅膀會像身體兩側平坦的攤開,而大部分的豆娘休息時,翅膀則是合攏豎在背面。
(3) 蜻蜓後翅通常會比前翅寬大,而豆娘的後翅和前翅幾乎都一樣長。
(4) 蜻蜓兩個複眼的距離較近,豆娘則是可以離到一個複眼那麼大。
(5) 蜻蜓是不均翅亞目,豆娘則是均翅亞目。
3. 蜻蜓、豆娘的相同點:
(1) 牠們身上腹部的地方都有十節,1、10節較短。
(2) 牠們都是不完全變態昆蟲。
(3) 牠們都有複眼。
(4) 牠們的翅膀幾乎都有「翅痣」。
4. 最奇怪的稚蟲期:
(1) 蜻蜓的稚蟲稱為水蠆,卵在剛孵化時,會有一段時間是「前稚蟲期」,短才三、五秒,長可到兩、三分鐘,然後前稚蟲的背部會裂開,出現一齡稚蟲。
(2) 蜻蜓稚蟲因為不同的種類,而有不同的齡期,從8~16個齡期都有。
(3) 蜻蜓稚蟲也會因為種類及季節有所不同,所需的時間也就不一樣,有一個月的,甚至到三、四年呢!
(4) 蜻蜓稚蟲主要以搖蚊或一些小魚為食物。
(5) 蜻蜓稚蟲是以腮來呼吸
5. 雌、雄辨識
(1) 通常雄蟲都會在較靠近水域的地方,而雌蟲只會在想交配產卵時,才會來到水域旁。
(2) 雌、雄的生殖器都在第九腹節,雄蟲在第二腹節的腹面有另一個口有陰莖和儲經囊等生殖器官。
6. 科別的辨識:
蜻蜓部分:
(1)晏蜓科:
*晏蜓科的蜻蜓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由弧形變成直線。
*牠是一種中大型的蜻蜓。
*這一科的稚蟲會生活在靜水域或是流水域。
(2)春蜓科:
*牠是蜻蜓中兩個腹眼分的最開的科,足足有半個腹眼的直徑。
*這種科有分大、中、小型種類的蜻蜓。
*下唇前方沒有裂痕。
(3)勾蜓科:
*這科的蜻蜓是大型種類。
*比春蜓科的兩個腹眼稍微靠近些,但通常是不會連起來的。
*下唇前方具有裂痕。
(4)弓蜓科:
*這科的蜻蜓是中大型種類。
*胸部和頭部觸有明顯類似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腹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幾道變形。
(5)蜻蜓科:
*這科的體型為中小型,體色也比較多樣化。
*胸部第二節不具測片突起。
*是蜻蜓種類中,最多的一種。
豆娘部分:
(1)珈蟌科:
*是一種大型豆娘。
*牠住在溪流旁。
(2)幽蟌科:
*是一種中型豆娘。
*翅痣成黑褐色。
(3)鼓蟌科:
*是一種小型豆娘。
*有長長的鼻子。
*翅膀比腹還要長。
*腹部是蜻蜓中最粗的一種。
*雄蟲沒有翅痣,雌蟲則有白色翅痣。
*顏色幾乎都非常的鮮豔。
(4)絲蟌科:
*是一種中型豆娘。
*腳的剛毛很短。
*上肛附氣很長。
(5)洵蟌科:
*是最大型的豆娘。
*停下來休息時,翅膀不會合攏。
*身體有類似金屬光澤。
(6)蹣蟌科:
*是一種中小型的豆娘。
*停下來休息時,翅膀也不會合攏。
*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7)琵蟌科:
*是一種中型豆娘
*腳的剛毛很長也很密。
*部分種類雄蟲下肛附氣比上肛附氣長。
(8)樸蟌科:
*是一種小型豆娘。
*臺灣目前只有一種,唯一的合胸是橘色。
*腳的剛毛很短。
(9)細蟌科:
*是一種小型豆娘。
*腳的剛毛也很短。
*大多都是靜水域型。
*肛附氣較短。
7.感想:
我發現蜻蜓其實有很多非常特別的地方,說不定牠還埋藏了更多不為人知的祕密,正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以前都是聽沈老師講鳥
突然改成蜻蜓好不習慣…

翠鳥不會動了

大家好!我是一隻剛剛破卵的蜻蜓,現在,我正努力的爬向光明的未來…
哇!我打開了眼睛的那一剎那…發現的是,我正在水中!不知不覺的,肚子有點咕嚕咕嚕叫了!頭腦告訴我:嘿!前方有一隻小小的蝌蚪,快一點去吃牠,要不然他長大會吃自己喔!
我迫不及待的吃了有生以來的第一個食物!卡滋卡滋,好好吃喔~(但是還是有一點點的血腥)過了不久,有一隻小魚游了過來,我還是照樣吃了下去。
生活在水裡悠哉悠哉的,真是舒服呀!每天過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日子。
突然,我的身體感覺到劇烈的不舒服,我知道,該是我變身的時候了!燈燈燈燈~過了一個小時,從原本在水裡的我,變成了在陸地上飛行的小蜻蜓,並且發現自己長出了兩對大大的翅膀。
我打算不要那麼快結婚,於是,我躲在深山裡,深怕被那一些粗魯的男生看見。有一天在飛行時,有一個東西(人)把我捉了起來。講了一些不知名的話,透過翻譯機,我知道了:@#$%^&*!(^%$#? %^^%^&^!$*)*%$(O雸%@_@
(小孩:媽!這隻蜻蜓好可愛喔!可以捉起來嗎?
媽媽:絕對不行!你會傷害到牠,我們保護小動物好不好@_@)
幸好那個叫做媽媽的東東說不要,要不然的話…

過了很久很久,我終於飛到了河邊,當現身的那一剎那,一個「醜男」跑向我,阿!當然不要跟他結婚!
他竟然說:可惡!這已經是第一百六十八次相親了,每次都沒成功,真是的!
我回應他:你應該再接再厲才對,你要發展出自己的優點阿!別灰心。
後來,我順順利利的跟著一個帥哥結了婚,產下後一代。
對了!向您介紹我那美麗的身軀吧!

小蜻蜓的基本資料:
我屬於晏蜓科的蜻蜓。
很多叫做人類的動物常把我誤認為豆娘,我跟豆娘的差異:
我:我比較肥,(有點類似楊貴妃)腹部比較粗又寬複眼距離近。後翅>前翅
停棲時,翅膀攤開,不重疊。
豆娘:體型又小,腹部又細又長
複眼之間的距離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太誇張了吧?)
後翅=前翅
休息時,翅膀要合起來。

ㄜ…台下的有在聽嗎?睡著了嗎? 好啦!做個結尾,希望你們不要睡著,感謝大家,我的生長日記到此結束,感謝大家!

【前言】
「哇!好大的蜻蜓!」「才怪!那明明就是豆娘!」我們看到豆娘或蜻蜓時,我們常會傻傻分不清楚,連公的還母的、有幾科、生活習性是甚麼也霧霎霎。就讓沈錦鋒老師替你講解吧!
【蜻蜓的基本介紹】
一、蜻蜓的定義:蜻蜓是我們對蜻蛉目昆蟲的統稱,可分為「豆娘」和「蜻蜓」。
二、蜻蜓的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鋼-昆蟲鋼
目-蜻蛉目
科-均翅亞目-也就是豆娘,老師介紹的有
1.鼓蟌科:屬於小型豆娘,翅膀比腹部長
2.琵蟌科:屬於中型豆娘,腳有很長又很密的剛毛,且部分雄蟲的下肛附器比上肛附器長
3.幽璁科:翅膀屬於中型豆娘,成熟個體有白粉
4.細蟌科:屬於小型豆娘,腳的剛毛和肛附器都較短
5.蹣蟌科:屬於中小型豆娘,很特別的,牠停棲時翅膀並不會合攏,雄蟲的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6.珈蟌科:屬於大型豆娘,合胸那裡有獨特的金屬光澤,而雌蟲則有白色翅痣。
7.洵蟌科:是最大型的豆娘,和蹣蟌科一樣,停棲翅膀不合攏
8.絲聰科:屬於中型豆娘,除了青紋絲蟌外,其他的停棲時翅膀也不合攏。
不均翅亞目-也就是蜻蜓
1.春蜓科:是台灣的蜻蜓中,複眼分得最開,但不超過半個複眼的直徑。雉蟲棲息在溪流水域
2.勾蜓科:複眼間的距離已經比春蜓科的近了!
3.蜻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黏在一起,不會擠的歪七扭八的。
4.弓蜓科:和蜻蜓科一樣,兩個複眼剛剛好黏在一起,但是如何分辨呢?這就要看他的胸部啦!(別覺得很變態!)他的胸部有金屬光澤,呈現藍色或綠色的耀眼顏色。
5.宴蜓科:兩個複眼黏在一起,擠成一團,複眼中間有一條線
三、蜻蜓的身體構造:
(一)頭部
1.複眼:上面遠視下面近視
2.觸角:短短的
(二)腹部
1.有10節,第1節和第10節比較短
2.尾端有上肛附器和尾扇(豆娘有2對)
(三)胸部
1.前胸-前足
2.中胸-中足
3.後胸-後足
4.中胸+後胸=合胸
【蜻蜓V.S豆娘】
蜻蜓:不均翅亞目、翅膀不一樣大、英文名稱為Dragonfly、複眼比較靠近、
台語唸作「ㄘㄢˊ ㄋㄟ」、腹部較粗
豆娘: 均翅亞目 、翅膀快一樣大、英文名稱為Damselfly、複眼比較分開
台語唸作「ㄑㄧㄣˊ ㄚˋ」、腹部較細
【蜻蜓之最】
1.最大的昆蟲
無霸勾廷:身長12公分,以前40公分,展翅約70公分
2.最快的速度
蜻蜓時速72公里,秒速20公尺
3.最曲折的愛
先來看看公蜻蜓如何與母蜻蜓交配、繁殖下一代:
(1)雄蜻蜓第9腹節的生殖孔有精子,牠決定交配前,會將精子移到第2腹節的交配器,這個動作稱為「移精」。
(2)移精完畢後,雄蜻蜓就會到水邊等決定交配的母蜻蜓
(3)終於找到母蜻蜓了!!雄蜻蜓先用腳抓住雌蜻蜓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蟲前胸。如果母的願意,就會彎曲腹部進行交配動作
(4)產卵方式:○1打針式 ○2潑水式(約300次,每次生2顆卵)○3摸魚式 ○4挖土式 ○5自殺式 ○6水上芭蕾式
4.最變態的生活史
卵(6~10天)前雉蟲(幾分鐘)水蠆(1個月~3、4年)成蟲
【蜻蜓大搜查】
1.何時觀察? 夏天的晴天早上,颱風後的晴天更佳
2.哪裡觀察? 池塘、溪流等有水的地方
3.蜻蜓在哪停?水池中的植物、水域附近突出的枝條、水域附近地上或石頭上
【感想】
今天上完這堂課,讓我發現原來蜻蜓和豆娘這麼可愛,我也知道許多蜻蜓的生活史、蜻蜓和豆娘的差別等。這堂課一定會是最令我難忘的課,因為老師好風趣!我真希望以後遇到蜻蜓可以好好觀察一下!

不管鳥或蜻蜓都很好啦…….

對啊!

蜻蜓簡介: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成、稚蟲皆為肉食性
翅膀幾乎都有「翅痣」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有翅亞綱)
目:蜻蛉目(蜻蜓:不均翅亞目;豆娘:均翅亞目)
分辨蜻蜓與豆娘:成蟲:翅膀:休息時翅膀張開的是蜻蜓;而休息時翅膀合起來的是豆娘;但翅膀半開半合的則不一定。
前翅與後翅大小不一樣的是蜻蜓;前翅與後翅大小一樣的是豆娘。
複眼:兩個複眼距離小於一個複眼的直徑是蜻蜓;兩個複眼距離大於一個複眼的直徑是豆娘。
腹部:較粗的是蜻蜓;較細的是豆娘。
稚蟲:尾鰓:蜻蜓稚蟲尾鰓短;豆娘稚蟲尾鰓長。
蜻蜓生活史:卵¬¬¬─6~10天→前稚蟲─幾分鐘→水蠆─1個月~3、4年→成蟲
產卵方式:打針式
潑水式
摸魚式
挖土式
插秧式(水上芭蕾式)
羽化方式:直立式
倒垂式
科別的辨識:
蜻蜓部分:晏蜓科:晏蜓科的蜻蜓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由弧形變成直線。
牠是一種中大型的蜻蜓。
這一科的稚蟲會生活在靜水域或是流水域。
春蜓科:蜻蜓中兩個腹眼分的最開的科,有半個腹眼的直徑。
有各種體型的蜻蜓。
下唇前方沒有裂痕。
勾蜓科:只有大型的蜻蜓。
兩個腹眼比春蜓科的更靠近些,但通常是不會連起來的。
下唇前方具有裂痕。
蜻蜓科:體型為中小型,體色較多樣化。
胸部第二節不具測片突起。
蜻蜓種類中,最多的一種。
弓蜓科:有中大型的蜻蜓。
胸部和頭部觸有明顯類似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腹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幾道變形。
晏蜓科: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由弧形變成直線。
有中大型的蜻蜓。
稚蟲會生活在靜水域或是流水域。
豆娘部分:珈蟌科:大型豆娘。
牠住在溪流旁。
雄蟲沒有翅痣,雌蟲則有白色翅痣。
幽蟌科:中型豆娘。
翅痣成黑褐色。
鼓蟌科:小型豆娘。
有長長的鼻子。
翅膀比腹還要長。
腹部是蜻蜓中最粗的一種。
顏色幾乎都非常的鮮豔。
絲蟌科:中型豆娘。
腳的剛毛很短。
上肛附氣很長。
洵蟌科:最大型的豆娘。
停下來休息時,翅膀不會合攏。
身體有類似金屬光澤。
蹣蟌科:是一種中小型的豆娘。
停下來休息時,翅膀也不會合攏。
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琵蟌科:中型豆娘
腳的剛毛很長也很密。
部分種類雄蟲下肛附氣比上肛附氣長。
樸蟌科:小型豆娘。
臺灣目前只有一種,合胸是橘色。
腳的剛毛很短。
細蟌科:小型豆娘。
腳的剛毛很短。
大多都是靜水域型。
肛附氣較短。
蜻蜓之最(與昆蟲比較):最大的昆蟲:蜻蜓化石長40公分,展翅約70公分。
最快的速度: 72公里/小時。
最曲折的愛:呈心形或B形。
分辨雄雌:公肛附器硬
母肛附器軟
公的第二節有交配器
母的第二節沒有交配器
最佳觀察時間:夏天時沒有下雨的上午。
最佳觀察地點:有樹林的池邊。
心得:我覺得上完這堂課使我破除對蜻蜓的刻板印象,也對他們有更深入的了解。

昆蟲界的噴射機~蜻蜓
屬於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鋼(有翅亞鋼)
蜻蛉目
蜻蜓是不均翅亞目
豆娘則是均翅亞目
豆娘和蜻蜓有什麼差別呢?
蜻蜓腹部粗,而豆娘通常體型較小,腹部細。
蜻蜓休息時,翅膀會兩側平坦的攤開,豆娘的翅膀則是合攏豎在背面。(也有例外)
蜻蜓眼睛較大,間隔不超過眼睛的大小
有差別,也有相同點
都住在池塘、溪流旁,
都是一種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成蟲會吃小蚊子、蠅、飛蟲、蝴蝶等。
都是一種外溫動物。(也有人說是變溫動物)
都是肉食性的。
牠們身上腹部的地方都有10節
翅膀幾乎都有「翅痣」。
蜻蜓是不均翅亞目,豆娘則是均翅亞目。
蜻蜓的稚蟲稱為水蠆,卵在剛孵化時,會有一段時間是前稚蟲期,短才三秒,長可到三分鐘,然後前稚蟲的背部會裂開,成為一齡稚蟲。
. 雌、雄要如何辨識
雌的生殖器在第九節,雄蟲在第二腹節的腹面有另一個口有陰莖和儲經囊
1.春蜓科:
牠是蜻蜓中兩個腹眼分的最開的科,有半個腹眼大。
2.勾蜓科
這科的蜻蜓是大型種類。
比春蜓科的兩個腹眼稍微靠近些,但是不會連起來的。
3.蜻蜓科:
這科的體型為中小型,體色也比較多樣化。
是蜻蛉種類中最多的一種。
4.弓蜓科:
頭部和胸部中間有明顯類似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腹眼剛好貼在一起。
5.晏蜓科:
晏蜓科的蜻蜓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變成直線。
豆娘
1.幽蟌科:
是一種中型豆娘。
翅痣成黑褐色。
2.鼓蟌科:
是一種小型豆娘。
有長長的像鼻子得東西。
翅膀快要跟腹部一樣長。
3.絲蟌科:
是一種中型豆娘。
4.珈蟌科:
是一種大型豆娘。
牠住在溪流旁。
公的沒有翅痣
5.洵蟌科:
是最大型的豆娘。
停下來休息時,翅膀不會合攏。
身體有類似金屬光澤。
6.蹣蟌科:
是一種中小型的豆娘。
停下來休息時,翅膀也不會合攏。
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7.琵蟌科:
是一種中型豆娘
部分種類雄蟲下肛附氣比上肛附氣長。
8.樸蟌科:
是一種小型豆娘。
臺灣目前只有一種,唯一的橘色豆娘。
9.細蟌科:
是一種小型豆娘。
腳的剛毛也很短。
大多都是靜水域型。
肛附氣較短。
分辨雄雌:
公的第二節有交配器
母的沒有交配器

羽化方式:
直立式
倒垂式

產卵方式:
打針式
潑水式
摸魚式
挖土式
插秧式
分辨雄雌:
公的第二節有交配器
母的沒有交配器
感想
再我得記意中蜻蜓是很大的,
老師今天卻讓我們見識到了也
有1.9cm~2.2cm的小型蜻蜓,
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

  哎呀呀!怎麼一堆蜻蜓都長的一模一樣啊?都是有綠色大眼睛、黑黃相間的胸部,以及摻雜著黃色的腹部,我翻了翻圖鑑,啥?二十八種都長得一模一樣,還寫沒有相似種,到底應該怎麼辦呀?
  豆娘和蜻蜓都是在蜻蛉目的昆蟲,牠們可分為均翅亞目的豆娘和不均翅亞目的蜻蜓,要如何分辨呢?首先,豆娘的複眼分得很開,中間還能再放一個複眼,蜻蜓的複眼雖然有些種類眼睛會分開,但是不能在中間再放一個複眼;豆娘休息時會把翅膀合起來或半開,蜻蜓則會完全攤開。
  蜻蜓是一種屬於半形變態的昆蟲,沒有蛹期,頭部有兩顆大大的複眼,是由超多小眼所組成的,上面遠視下面近視。另外還有單眼、觸角、前額和上唇……等器官。胸部則有前足、中足、後足、前翅、後翅,還有合胸及副生殖器。腹部有十節,第一和第十節特別短,第十節端會有肛附器,特別的是粗勾春亭和細勾春蜓的腹部末端有尾扇。
  蜻蜓有許多昆蟲之最,首先有身長之最────無霸勾蜓!,咦?怪怪的喲?有很多蟲比牠大呀!原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還沒出現的時候,牠長40公分,寬可以到70公分呢!還有速度之最,時速50公里嗎?不不不,牠的秒速是20公尺,時速是72公里!
  雄蟲交配前會把在腹部最末端的精子移到胸部的副生殖器,在交配時雄蟲會先以肛附器夾住雌蟲,變成有點類似「F」(上面的”「”是雄蟲,下面的”「”是雌蟲),之後雌蟲會把尾部靠近雄蟲胸部那兒,變成一個躺著的愛心,上半部是雄蟲,上半部彎的地方是雄蟲尾部,尾部夾著雌蟲頭部,所以下半部直的地方則是雌蟲的尾部,彎的地方則是雌蟲的頭部,不過還是要有照片才會清楚啦!
  產卵有很多方法:打針式是把腹部插到植物中;撥水式是隨意的將卵產入水中,約撥水三百次;挖土式是把卵產在土上,再藉由雨水把卵沖到池塘裡;摸魚式是在水中慢慢產卵,不過有的時候真的會「摸到魚」,被魚吃掉……;接著是水上芭蕾式,又稱插秧式,就是插到水裡……又起來……又插到水裡……又起來……;最後是自殺式,因為蜻蜓會把卵產在會反光的東西上,所以也有些蜻蜓會把卵產在玻璃上,好可憐……。
  蜻蜓的卵6-10天會破掉,跑出一個叫「前稚蟲」的殼,殼上是稚蟲的輪廓,只是不能動而已。經過幾分鐘,那個較前稚蟲的殼會裂開,稚蟲就跑出來啦!
吃了許多蝌蚪、小魚後,成為有翅芽(很小的翅膀)的終齡稚蟲,接著爬出水面,這時候牠已經不用鰓,而是用氣孔呼吸,然後用直立式或倒立式的方式羽化,蜻蜓就變成蟲啦!
  蜻蜓和豆娘各有許多科,說蜻蜓之前,得先說一個小故事:在一個村落裡,有一個非常喜歡蜻蜓的村姑。有一天她終於知道了如何辨識五科蜻蜓,於是她很高興的請全村人吃饅頭,為什麼是饅頭呢?因為蒸饅頭產生的變化,剛好就是辨識的方法。一開始饅頭放在蒸籠裡,兩顆要放得很分開,這就是「春蜓」眼睛的位置,然後在蒸的時候會變得有一點靠近,這就是「勾蜓」的眼睛,之後饅頭會踫在一起,這就是「蜻蜓」和「弓蜓」的眼睛,最後饅頭擠得有一點變形,這就是「晏蜓」的眼睛,這樣還是不太清楚對吧?有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背「村姑慶功宴」,也就是「春勾蜻弓晏」,很好背吧!
  再來簡單介紹豆娘的種類:有翅膀比腹長的鼓蟌、雄蟲下肛附氣比上肛附氣長的琵蟌、翅和腹非常靠近的幽蟌、橘色胸部的模蟌、數量多的細蟌、巨大的珈蟌、第九節有刺的蹣蟌、最大的洵蟌、數量最少的絲蟌……等等。
  平常看似一模一樣的蜻蜓,其實每一種都有很特別的地方,只是我沒有去仔細觀察而已,在經過今天老師的講解後,才知道蜻蜓世界原來充滿著奧秘呀!

蜻蜓戰機隊
一大早,蜻蜓戰機隊的隊長,疾風,醒了過來,他打了個哈欠,起身用露水洗了洗臉,便打起精神,將其他的隊員也給一一叫醒。等大家起來後,匆匆吃過了蚊子當早餐,便開始今天一連串的訓練了。
疾風是一隻無霸勾蜓,可以算是蜻蜓中的巨無霸,雖然身體龐大,但飛的卻跟風一樣快,又有帶兵的經驗,所以昆蟲軍隊的總司令─長戟大兜天王,就委任他為空軍部隊的蜻蜓戰機分隊的總隊長。蜻蜓戰機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偵查和尋空,並且在戰爭中負責地面轟炸和空中對打。現在,疾風正在查詢這次要加入的蜻蜓資料。
「恩!這次想加入的蜻蜓可真不少,有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晏蜓科的蜻蜓,哇!:種類真豐富!诶!還有爸媽想幫寶寶報名,還太早了吧!」疾風還看著手上的報告,一名手下就衝到小洞內報告:「隊長!敵軍的豆娘轟炸機打過來!!」疾風聽完,馬上衝出指揮部,一看,果然布滿了豆娘。他趕緊召集部隊應戰,兩軍在空中以尾巴互打〈這裡純屬想像。現實中,蜻蜓的尾巴是用來交配和產卵的,也可以看尾巴分公母,反正絕對沒有當刀劍的功能〉,在一場激戰後,豆娘大軍被打的落花流水,只好趕緊逃跑。
戰後,大家一邊包紮傷口,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隊長!豆娘跟我們長的這麼像,為什麼不算蜻蜓呢?」一個新加入的小兵好奇的問。「雖然我們和豆娘都屬於蜻蛉目,也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都住在池塘、溪流旁;成蟲會吃小蚊子、蠅、飛蟲、蝴蝶等等;都是一種變溫動物;都是肉食性的;我們和豆娘身上腹部的地方都有10節;翅膀幾乎都有翅痣。但我們蜻蜓是不均翅亞目,豆娘則是均翅亞目,所以不屬於同一類。」疾風解釋。小兵又問:「那怎們分辨蜻蜓和豆娘呢?」疾風回答:「通常我們會看翅膀、腹部和眼睛。我們腹部粗,體型較大;而豆娘通常體型較小,腹部細。我們休息時,翅膀會兩側平坦的攤開;豆娘的翅膀是合攏豎在背面,不過也有例外,所以這方法不太準確。我們眼睛較大,間隔不超過眼睛的大小,豆娘則反之。稚蟲分辨時是看尾鰓,我們的稚蟲尾鰓較短,豆娘稚蟲尾鰓很長。」「那雌雄要如何分辨?」小兵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雌的生殖器在第九節,雄蟲在第二腹節的腹面有另一個小孔,裡面有陰莖和儲精囊。」疾風很有耐心的回答。忽然,一聲好大的咕嚕聲從大家的肚子裡傳出來,疾風忍住笑,說道:「經過一場大戰,大家想必都肚子都餓了,我們去補飛蛾當晚餐吧!」這個想法馬上被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給同意了,於是,大家展開翅膀,向天空飛去。

壹、前言
如絲綢般的薄膜翅膀,揮動著夏日艷陽的光芒;如啞鈴般的複眼,閃爍著生命的光輝;款款振起雙翅,點水間,與湖水絮絮問候,點水間,寫下屬於自己的戀愛史,點水間,卸下生命的重責大任。隨著河邊翩翩的身影,如同精靈般的蜻蜓,蜻蜓的世界盡在眼前。

貳、簡介

一、蜻蜓的分類
蜻蜓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蜓目,不均翅亞目,而與蜻蜓同目的豆娘則屬於均翅亞目。
蜻蜓分為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以及晏蜓科。
春蜓科複眼間的距離為五科中最遠的,距離介於一個複眼至半個複眼的距離,下唇前方不具裂痕。
接著是勾蜓科,複眼分開的距離僅次於春蜓科,體成黑色具有螢黃色斑紋參雜於其中,
下唇前方具有裂縫。
而蜻蜓科及弓蜓科的複眼剛好貼於一條直線,而弓蜓科的前胸背版有金屬光澤,蜻蜓科則無。蜻蜓科是蜻蜓類中種類最多且變異最大的一群,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位置不同,腹部第二節不具側片突起。
弓蜓科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方向不同,雄蟲複部第二節具短小的側片突起,除岷峨弓蜓外,其中其他四種弓蜓體成黑色,具有黃斑摻雜於其中,而身體上黃斑的位置大小相似。
晏蜓科的複眼如同擠在一起般,沒有距離。腹部第一節到第三節前1/4處會膨大成一橄欖球型,在此稱之為「豐腰區」,而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位置不同。

二、蜻蜓的名稱
蜻蜓的英文名為dragonfly,而台語則是ㄘㄢˊㄋㄟ。豆娘則是damselfly,台語為親ㄚˋ。而豆娘與蜻蜓的合稱為蜻蛉。

三、蜻蜓與豆娘的辨別
1.成蟲
豆娘修長,兩對翅膀大小、翅脈相似,左右複眼分的很開,像啞鈴;蜻蜓較粗壯,兩對翅膀大小不一,後翅基部較寬大,兩複眼距離很近。休息時,通常翅膀豎直的是豆娘,而平展的是蜻蜓,但有些豆娘翅膀是半張開。
2.稚蟲
豆娘有呼吸鰓,蜻蜓則無,而蜻蜓體型較豆娘大。

四、蜻蜓的構造
蜻蜓有頭、胸、腹。
頭部有一對複眼,及三個單眼,以及較短的觸角、顎和上唇,主要為感覺器官。
胸則分為前胸、中胸、後胸,後、中胸為合胸,前胸、中胸、後胸各配一對腳,翅膀於和胸,翅膀主要為橫行脈,只有部分蜻蜓為網狀,幾乎所有蜻蜓都有翅痣,主要負責行動。
腹部分為十節,公蜻蜓第二節有交配器,而尾端上肛附器發達,母蜻蜓則無交配器,而上肛附器以退化,這是辨認公母的方式之一。部分蜻蜓第八節有尾扇。

五、蜻蜓之最
蜻蜓的飛行速度最快約可達七十二公里每小時,大約是汽車在高架橋上的行駛速度。而蜻蜓曾發現長70cm,寬40cm的化石,是史上最大的昆蟲。

六、蜻蜓的生活史
蜻蜓由卵期→稚蟲期→(羽化)成蟲期。因蜻蜓不具蛹期的昆蟲,我們稱牠為不完全半態。而蜻蜓的稚蟲期是在水域度過,故昆蟲學家又稱蜻蜓為「半形變態」 。
1.卵期
蜻蜓科、勾蜓科、春蜓科常用點水方式產卵,有的連續點水,一次產下三至五粒,有的則是先將卵堆積在尾端, 然後再點水把一、二百粒卵全部排出沉入水中。
晏蜓科蜻蜓習慣停在水生植物、水邊青苔或泥土產卵,一次一粒連續慢慢的將卵產入植物莖幹或泥土、青苔細縫中。
2.稚蟲期
卵經6-10天便孵化為前稚蟲,幾分鐘後蛻變為水蠆(水乞丐),水蠆靠腹部內直腸鰓呼吸水中溶氧,稚蟲生活於水中,稚蟲期時間從一個月至三、四年不等。
棲息於溪流的蜻蜓幼蟲主要以蜉蝣稚蟲、石蠅稚蟲、搖蚊等雙翅目幼蟲以及一些小魚為食。
棲息於靜水域的種類則主要以蝌蚪、小型蝦類、小魚、水蚤、體型較小的蜻蜓稚蟲、仰泳樁、孑孓、搖蚊等雙翅目幼蟲為主食。
稚蟲天敵則是鳥類、大型雜食性魚類、紅華娘、負子蟲、龍蝨等。
3.成蟲期
水蠆經過多次蛻皮,成長到終齡稚蟲,當稚蟲準備退變為成蟲時,稚蟲會長出翅芽,不吃不喝。幾天後,稚蟲爬出水面,以直立式或倒垂式蛻變,大多數蜻蜓於夜晚羽化,剛羽化的成蟲通常體色很淡,翅膀很薄且有強烈金屬反光。
成蟲的生命約1個月。大部分的蜻蜓屬於外溫動物。
蜻蜓屬肉食性昆蟲,由於牠的複眼碩大發達,視力超凡,再加上身手敏捷,因此小自蚊、蠅等飛蟲,大自蝴蝶、蜜蜂、蜻蜓都可以在空中順利追擊攔截。
蜻蜓的天敵則有蛙類、鳥及其他較大型的蜻蜓。

七、蜻蜓的戀愛史
公蜻蜓會先將第十節的精子,移至第二節的交配器,此舉動稱為移精。移精後的蜻蜓會在河岸旁等待,當有雌蜻蜓飛過時公蜻蜓會以上肛附器夾住雌蜻蜓的前胸背板,如果雌蜻蜓願意就會彎曲腹部進行交配。交配後的雌蜻蜓會於水上產卵,這時,公蜻蜓依然會以以上肛附器夾住雌蜻蜓的前胸背板。產卵方式分為潑水式、摸魚式、挖土式、插秧式、自殺式,真不可思議。

八、蜻蜓大搜查
蜻蜓大部分於夏天,下過雨後的晴天出沒。在水域旁、水池中等地方都能發現蜻蜓。

參、心得
「露涼芳草曉風吹,紗翼輕明水影欹。莫便臨平山下去,眼睛雙眩碧琉璃。」這是元朝詩人王振心目中的蜻蜓。夏季的雨後,蜻蜓簇擁而出,如彩帶般畫過天際。揭開蜻蜓如面紗般的羽翅,在蜻蜓的奇幻世界中翱翔。

蜻蜓是對蜻蛉目的通稱,包括‹豆娘›及‹蜻蜓›是不完全變態中的半行變態的昆蟲,台灣的蜻蛉種類多達一百四十餘種,分類上屬: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有翅亞綱)
蜻蛉目
(均翅亞目Zygoptera)−通稱豆娘,前後翅外型大小相似,翅膀常具柄狀構造,複眼在頭部兩側,距離大於一個複眼的長度,體型小型,休息時翅膀豎直在背上,水蠆身體細長用腹部末端得尾鰓來呼吸。
(不均翅亞目Anisoptera)−俗稱蜻蜓,前後翅外型大小有差異,翅膀沒有柄,複眼的距離小於一個複眼的長度(也有的緊密相依),體型大型,休息時翅膀攤平在背上,水蠆身體粗短,沒有尾鰓,用的是直腸鰓呼吸。
(間翅亞目Anisozygoptera)−全世界為兩種(於日本及喜馬拉雅山區),體型大型如蜻蜓,但休息時翅膀豎直在背上如豆娘。
蜻蛉目生活史:卵(24hr顏色變深,6~10days可孵化)~~前稚蟲(2or3min)~~稚蟲(水蠆,可有8~16齡期,所需時間可為1month~4years)~~成蟲(屬肉食性)。
蜻蜓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隊複眼及三個單眼,口不大誒發達,以上無上唇及前額;胸部有前胸及合胸(含中胸及後胸),翅膀由翅脈分隔成翅市,翅近中央有一稱為翅結的轉折處,翅近末端被翅脈圍起來的薄膜較翅痣;腹部分十節,第十節有肛附器(雄,又稱上攫(ㄐㄩㄝˊ)握器)或尾毛(雌),雌蟲第八節有產卵管,雄蟲第二及三節交界處有一個交配器(副生殖器)。
蜻蛉目種類: 10科28屬39種
均翅亞目Zygoptera:
1 . 珈蟌科( C a l o p t e r y g i d a e):
白痣珈蟌( M a t r o n a b a s i l a r i s s u b s p . )、
細胸珈蟌(M n a i s a n d e r s o n i t e n u i s )、
中華珈蟌(廈門亞種)( P s o l o d e s m u s m a n d a r i n u s m a n d a r i n u s )
2 . 琵蟌科( P l a t y c n e m i d i d a e ):
青黑琵蟌( C o e l i c c i a c y a n o m e l a s ) 、
環紋琵蟌(C o p e r a c i l i a t e ) 、
脛蹼琵蟌(C o p e r a m a r g i n i p e s ) 。
3 .幽蟌科( Eu p h a e i d a e) :
短尾幽蟌( B a y a d e r a b r e v i c a u d a b r e v i c a u d a ) 、短腹幽蟌(E u p h a e a f o r m o s a ) 。
4 . 蹣蟌科( M e g a p o d a g r i o n i d a e ):
芽痣蹣蟌( R h i p i d o l e s t e s a c u l e a t u s a c u l e a t u s ) 。
5 .細蟌科( C o e n a g r i o n i d a e ):
眛影細蟌( C e r i a g r i o n f a l l a x f a l l a x )、
紅腹細蟌( C e r i a g r i o n l a t e r i c i u m r y u k y u a n u m )、青紋細蟌(I s c h n u r a s e n e g a l e n s i s )、
弓背細蟌(P s e u d a g r i o n p i l i d o r s u m p i l i d o r s u m )。
不均翅亞目Anisoptera
1 .弓蜓科( Co r d u l l i d a e) :
慧眼弓蜓( E p o p h t h a l m i a e l e g a n s ) 。
2 .勾蜓科( C o r d u l e g a s t r i d a e ):
無霸勾蜓( A n o t o g a s t e r s i e b o l d i i )。
3 .晏蜓科( Ae s h n i d a e) :
烏帶晏蜓( A n a x n i g r o f a s c i a t u s n i g r o f a s c i a t u s ) 、
麻斑晏蜓(A n a x p a n y b e u s ) 、
綠胸晏蜓( An a x p a r t h e n o p e j u l i u s )、
李斯晏蜓(P l a n a e s c h n a r i s i r i s i )、
朱黛晏蜓( P o l y c a n t h a g y n a e r y t h r o m e l a s ) 。
4 .春蜓科( Gomp h i d a e) :
曲尾春蜓( H e l i o g o m p h u s r e t r o f l e x u s ) 、
粗鉤春蜓(I c t i n o g o m p h u s r a p a x ) 、
紹德春蜓(嘉義亞種)( Le p t o g omp h u s s a u t e r i f o rmo s a n u s )、
錘角春蜓(S t y l o g o m p h u s s h i r o z u ) 。
5 .蜻蜓科( Li b e l l u l i d a e) :
粗腰蜻蜓( A c i s o m a p a n o r p o i d e s p a n o r p o i d e s )、猩紅蜻蜓(C r o c o t h e m i s s e r v i l i a s e r v i l i a )、
樹穴蜻蜓( L y r i o t h e m i s f l a v a O g u m a )、
善變蜻蜓(N e u r o t h e m i s r a m b u r i i )、
金黃蜻蜓(O r t h e t r u m g l a u c u m )、
呂宋蜻蜓( O r t h e t r u m l u z o n i c u m )、
灰黑蜻蜓( Or t h e t r u m m e l a n i a )、
霜白蜻蜓(中印亞種)(O r t h e t r u m p r u i n o s u m n e g l e c t u m ) 、
杜松蜻蜓(O r t h e t r u m s a b i n a s a b i n a ) 、
鼎脈蜻蜓(O r t h e t r u m t r i a n g u l a r e s u b s p .)
薄翅蜻蜓(P a n t a l a f l a v e s c e n s )、
黃紉蜻蜓(P s e u d o t h e m i s z o n a t a )
大華蜻蜓( T r a m e a v i r g i n i a ) 、
紫紅蜻蜓(T r i t h e m i s a u r o r a ) 、
樂仙蜻蜓(T r i t h e m i s f e s t i v a ) 。

再補一下~~~
蜻蜓的食物與天敵(Preys and Natural enemies)
蜻蛉不論稚蟲或成蟲都是肉食性的,牠們的食物與天敵因為處於不同的生態環境而各有所不同。
稚蟲方面:
隨著棲息環境的不同,稚蟲攝食的食物類群也有所不同。不管捕食什麼獵物,蜻蛉都是以其頭部下唇特化的捕捉器來獵食。棲息於溪流的蜻蛉主要以蜉蝣稚蟲、石蠅稚蟲、石蠶蛾幼蟲、搖蚊等雙翅目幼蟲以及一些小魚為食;而棲息於靜水域的種類則主要以蝌蚪、小型蝦類、小魚、水蚤、體型較小的蜻蛉稚蟲、仰泳椿、孑孓、搖蚊等雙翅目幼蟲為食。在食物不足而蜻蛉族群密度又大的情形下,常常會發生同種蜻蛉自相殘殺的現象。剛孵化出來的稚蟲因本身體型相當渺小而大多以水中懸浮動物為食。稚蟲的天敵則是鳥類、大型雜食性魚類、紅娘華、負子蟲、龍虱等。
成蟲方面:
通常以本身體型大小來捕捉適合的獵物,這些獵物大多是具有翅膀的昆蟲,也就是說牠們是在飛的過程被複眼銳利的蜻蛉當場攔截捕捉,而成為蜻蛉的食物。蜻蛉捕食的方式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停棲在某一定點,當有獵物飛行經過,這類蜻蛉便鎖定目標,快速飛去捕捉,通常都會飛回原先的定點上大快朵頤一番。這一類的蜻蛉包括了所有的豆娘跟大部份蜻蜓科及部份春蜓科成員。第二類則是「覓食飛行」(feeding flying),蜻蛉會飛翔於空中,有高有低,有規律性的也有無規律性的,有集體的也有單獨的,牠們會直接在空中攔截捕捉飛行的昆蟲,然後當場就將獵物吃掉了。諸如勾蜓科、晏蜓科、弓蜓科、部份春蜓科及幾種蜻蜓科均屬於此類。
蜻蛉雖然在昆蟲中算是兇猛的獵食者,但牠們也有天敵。 這些天敵除了鳥類、蜥蜴、蛙類等體型較大的動物外,蜘蛛及螳螂亦是蜻蛉重要的天敵。在自然界也常常可以看到大蜻蛉捕食小蜻蛉的畫面。

蜻蜓成蟲的體溫調節 (Thermoregulation)
人類的體溫通常是攝氏37度,除非身體有一些病痛,不然即使環境多冷或多熱,體溫大多是恒定的,所以人類及其它一些哺乳動物是屬於『恒溫動物』,又稱為『內溫動物』(endotherm)。根據生物學家多年的研究發現,蜻蛉王國中有些是恒溫動物,而有些則跟我們不一樣,屬於『變溫動物』。這些變溫動物又稱為『外溫動物』(ectotherm),因為牠們的體溫常常會隨著外界溫度改變而改變。
蜻蛉中大部份的蜻蜓科及春蜓科的成員都是屬於外溫動物,平常牠們會以水準方向停棲在樹枝或石頭等物體上,為了避免過度曝曬或體溫散失,牠們會採取一些方法來因應:
避免過度曝曬:隨著太陽照射在蜻蜓或春蜓身上的光線越來越大時,牠們的腹部會慢慢的舉起,越舉越高,好像倒立一樣將尾部指向太陽,整個身子就幾乎跟地面成垂直,這樣子一來牠們就只有腹部的一小部份受到照射,而不會全身受到照射,體溫也就不會突然一下子高漲。我們常常可以觀察到蜻蜓的腹部舉得高高的,突然一片雲層經過,遮住烈陽的照射,那蜻蜓馬上就將腹部放下;當那雲層飄離時,蜻蜓馬上又會將腹部慢慢舉高,恢復倒立姿勢,整個過程相當有趣。
避免體溫散失:當沒有什麼陽光照射的時候,蜻蜓就會將翅膀垂下,遮住胸部,避免因為空氣流動而帶走太多的熱能,以儘量保持體溫。

蜻蜓成蟲的領域與爭鬥行為
1.領域行為
成熟的雄蜻蛉為了爭奪一塊生態區域中的食物及雌蟲,而有很明顯的領域行為。依照佔據領域的方式不同而有「停棲式」、「巡弋式」、「盤旋式」三大類。
1-1.停棲式(Perching mode)
均翅亞目、大部份的春蜓科及蜻蜓科成員都是以停棲的方式來佔據領域。停棲的位置跟姿勢又會因為不同種類或不同環境而有所不同。通常比較優勢的雄蟲會佔據一個視野較佳的位置來監控整個環境,譬如一個獨立枝條或較突出的石塊等。不過在蜻蛉密度較大且沒有特定優勢雄蟲的環境裡,每一隻雄蟲都會在一小塊範圍內就地稱王,只要有其它蜻蛉經過就會發生追逐爭鬥,所以這種環境中常常看到蜻蛉打來打去。
1-2.巡弋式(patroling mode)
這類的蜻蛉會在棲息環境周圍低空飛行,飛行的高度、方向及來回巡弋的距離會隨著種類而有差異。在臺灣包括勾蜓科的無霸勾蜓、斑翼勾蜓及斑痣勾蜓、晏蜓科的麻斑晏蜓、烏帶晏蜓、綠胸晏蜓及烏點晏蜓、弓蜓科的成員、蜻蜓科的大華蜻蜓、海霸蜻蜓、黃紉蜻蜓、朱紅蜻蜓等。其中以無霸勾蜓的領域佔據為例,牠們主要是以森林中的小溪流或步道為領域,經過一番爭鬥後,在一個區域僅有一隻雄蜓進行巡弋,以距離10-20公尺、高度1公尺的方式前後來回飛行,以捕食領域中的獵物或尋覓雌蜓。
1-3.盤旋式(hovering mode)
這類蜻蛉會震翅在空中盤旋,以掌控領域。純粹以這種方式來佔據領域的臺灣蜻蛉目前所知有朱黛晏蜓及南澳晏蜓。但有一些停棲式的雄蜓偶爾也會飛到空中監控一下領域,如鼎脈蜻蜓、灰黑蜻蜓、八仙蜻蜓。

2.蜻蜓成蟲爭鬥行為( aggregation behavior)
雄蜻蛉為了地盤常會有爭鬥行為,因爭鬥物件不同而有「種內爭鬥」及「種間爭鬥」。
2-1.種內爭鬥(conspecific aggression)
大部份成熟的蜻蛉雄蟲會為了領域而與同種的其它雄蟲發生爭鬥,但牠們碰到其它種類的蜻蛉雄蟲時,則大多不與理會,所以我們也可以常常看到幾個不同種類的雄蜓和睦的停棲在一起。不過,有時候在族群密度高的情形下,同種的雄蟲也會和睦的停棲在一起。
同種的蜻蛉爭鬥的情形大致上有幾個類型,最常見的就是兩隻雄蟲飛在空中追逐纏鬥,落敗的一方趕緊飛離現場,獲勝的雄蟲則飛回領域。細蟌、琵蟌、鼓蟌及蹣蟌的雄蟲通常都會面對面震翅盤旋在空中,有時候會以這樣姿勢上上下下移動,有些種類彼此靠得很近,就在這近距離雙方以頭、腳進行肉搏戰而分出勝負;而有些種類距離得較遠,當彼此相互挑釁,按耐不住性子的雄蟲就會直接沖到對方面前打鬥,馬上勝負就分曉。
還有一些蜻蜓在爭鬥之前還會有一些威嚇動作。譬如橙腹蜻蜓的兩隻雄蟲在爭鬥時,牠們會將腹部末端舉起盤旋在空中,然後彼此都想飛到敵方的上頭,等到其中沒有任何一隻雄蟲有退縮的意思,雙方就打了起來,直到勝負分曉。黃紉蜻蜓爭鬥的情形也很相似。兩隻雄蟲在池邊巡弋相遇時,彼此會先飛到對方上頭盤旋,就這樣子越飛越高,之後就打了起來。
2-2.種間爭鬥(heterospecific aggression)
有一些種類的蜻蛉在佔據地盤時不分同種與否,只要看到其它蜻蛉經過其領域,管牠體型多大,先打再說。這類蜻蛉的代表物種是鼎脈蜻蜓跟芽痣蹣蟌

蜻蜓的生殖行為( reproductive behavior)
1.移精(sperm transfer)
蜻蛉目成員的交配方式在昆蟲中是獨一無二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動作,主要是因為雄性蜻蛉的交配器官所在的位置與其它雄性昆蟲不同,絕大多數雄性昆蟲的交配器官是位於腹部末端,而蜻蛉則是位於腹部前端。在交配之前,雄蜻蛉會先採取「移精」的動作,也就是將腹部末端所產生的精子經由生殖孔移置到自己第二腹節下方的開口內,之後才會開始尋找雌蟲交配或進行交配。「移精」的動作有兩類方式,第一類是雄蟲獨自彎曲腹部,將『精苞』放置到第二腹節下方的交配器中,用這種方式的蜻蛉包括不均翅亞目(蜻蜓)的種類以及部份均翅亞目(豆娘)的種類,例如:短腹幽蟌。第二類則是雄蟲會在交尾前一邊挾著雌蟲而一邊彎曲腹部,將精苞移到第二腹節下方的交配器中,用這種方式的蜻蛉包括部份均翅亞目(豆娘)的種類,例如:細胸珈蟌。
2.求偶行為(courtship)
大部份雄蜻蛉都不具有求偶行為,通常看到雌蜻蛉便會強行以尾部的肛附器挾住其頸部,所以大多是屬於「霸王硬上弓」的昆蟲。其中少數種類具有較明顯的求偶行為,譬如白痣珈蟌、中華珈蟌及細胸珈蟌等珈蟌科的成員。雄蟲往往發現雌蟲後會飛到牠的身旁,安靜而溫和的等候著雌蟲,等了好一會兒,似乎雌蟲也願意之後才進行連結及交配。
3.交配(尾)(copulation)
當雄蟲發現雌蟲時,通常都會前去強行交配。首先雄蟲會先以腳捉住雌蟲的頭,然後弓起身子用尾部的肛附器去挾住雌蟲的頸子,如果雌蟲願意便會彎曲腹部至雄蟲的腹部前端進行交配,不願意的話則會拼命想要掙脫。
蜻蛉交配的姿勢是昆蟲中較奇特的,大部份都會形成一個不規則的橢圓形,有些則會形成心的形狀。交配的時候大部份種類的蜻蛉是停棲在某處,如石塊、植物的枝條或葉片等;但有些種類則習慣飛翔在空中交配,如薄翅蜻蜓、朱紅蜻蜓以及大華蜻蜓等。交配的時間則隨種類而異,有些只交配幾秒鐘,有些則交配幾十分鐘。交配可算是蜻蛉較危險的時刻,因為行動較緩慢,容易被天敵捕食,交配時間短可以避免危險,而長時間交配可以讓卵受精的成功率提高,但相對而言,被捕食的危險也就增高了。
4.產卵(oviposition)
雌蜻蛉通常在交配完成後不久就進行產卵,產卵方式可依飛翔與否而分為兩大類:「飛翔產卵」及「停棲產卵」。
4-1.飛翔產卵 ( flying oviposition)
這類蜻蛉的雌蟲單獨在飛翔的情形下產卵或雄蟲挾著雌蟲連結飛行產卵。依方式不同又可分為下列各類:
點水產卵:這類產卵方式即是俗稱的「蜻蜓點水」。雌蟲會彎曲腹部,將腹部末端的卵直接碰觸水面而釋放于水中。這個動作如果是連續的,那就是「連續性點水產卵」,大部份的蜻蜓科成員均是以這種方式產卵。其中黃紉蜻蜓、夜遊蜻蜓以及纖腰蜻蜓的雌蟲偏好將卵產在水中的浮木表面。而有些蜻蛉會將卵排出堆在腹末,當達到一定量之後雌蟲才會點水產一次卵,所以產卵動作是不連續的,這類方式稱為「間歇性點水產卵」,一些春蜓科、弓蜓科及少數蜻蜓科成員即是以這種方式產卵。
插秧式產卵:這是勾蜓科成員的特有的一種產卵方式,雌蟲找到了適合的地點之後便會束起身子,垂直如農夫插秧一樣將腹部連續向下插入水中的泥沙或藻類產卵,這種產卵方式如果嚴格講起來可算是一種廣義的點水產卵。其中斑翼勾蜓的產卵方式並非連續的,所以稱其方式為「間歇性插秧式產卵」。
空投式產卵:這類產卵方式是雌蟲在水域震翅盤旋或空中飛行時直接將卵排出空投而下。目前在臺灣還沒有正式記錄過,而曲尾春蜓可能是采此方式產卵(張&汪, 1997)。
4-2.停棲性產卵
這類蜻蛉的雌蟲單獨或雄蟲挾著雌蟲連結停棲在稚蟲棲息地附近,找尋一些物體來產卵。以產卵的位置又可細分為三大類:「近距離產卵」、「遠距離產卵」、「潛水產卵」。
近距離停棲產卵:
這方式是最常見的一種停棲性產卵,雌蟲會停在水域周圍,將卵產在水域中的水生植物、有苔蘚附著的石頭及枯木等物體上。如細蟌科、琵蟌科、珈蟌科、幽蟌科、鼓蟌科以及一些靜水域的晏蜓科成員都屬於此類。
遠距離停棲產卵:
這類型的雌蟲會停在離水域較遠的地方,譬如產在溪流兩岸上方的土壁上、苔蘚組織中或陰性植物叢中,甚至在溪流附近的落葉以及有長苔蘚或地衣的樹幹上產卵。如陽明晏蜓、李斯晏蜓、朱黛晏蜓、柱鋏晏蜓、短尾幽蟌以及長痣絲蟌等蜻蛉都會如此方式產卵。
潛水產卵:
短腹幽蟌除了會以短距離停棲產卵外,也會將整個身子潛入水中將卵產在石頭上。有時候一潛下水中即待上二、三十分鐘,甚至更久。
4-3錯誤的交配、產卵行為
通常蜻蛉的視力都相當的好,能夠捕食、尋找配偶以及尋找產卵的位置。但有些以點水產卵的蜻蛉往往會判斷錯誤,將一些會反光的物體當做是水面的反光,譬如很光亮的汽車車頂或郊區一些熱到冒煙反光的柏油路面,雌蟲居然徑行將卵以點水方式產在上述位置,有些雄蜻蜓甚至連結帶著雌蜻蜓在反光的車頂上產卵。目前有發現這種錯誤產卵行為的蜻蜓有薄翅蜻蜓、鼎脈蜻蜓以及高砂蜻蜓。另外,有時一些雄蟲會誤將未成熟的雌蟲或甚至近似種的雌蟲做連結以及交配。
4-4.雄蟲的護妻行為(mate-guarding behavior)
有些雌蜻蛉在產卵時,與牠交配的雄蜻蛉則會有護衛的行為發生,這樣的舉動是避免其它同種的雄蟲飛來”搶妻”,因為老婆被搶走了,剛剛努力交配的後代數量可能就會減少或是沒有了。所以美其名是「護妻」,實際上雄蜻蛉是在捍衛自己未來的子嗣。而「護妻」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類型是雌、雄蜻蛉在交配完畢而分離之後,雄蜻蛉會尾隨著雌蜻蛉飛去產卵地點,當雌蜻蛉在點水產卵時,雄蜻蛉就會在上方震翅盤旋,有時候飛累了乾脆就停棲在雌蜻蛉附近的石塊或枝條上監看雌蜻蛉,有時候飛來入侵的同種雄蜻蛉,原先護衛的雄蜻蛉就會拼老命去驅趕牠,大部份情形都是入侵者被趕走了,原先的雄蜻蛉就又飛回來護衛雌蜻蛉。如大部份的蜻蜓科成員都有這樣的習性。
另一種護衛的方式則是雄蜻蛉在交配完成之後會繼續挾著雌蜻蛉,在空中「連結飛行」到產卵地點,並且以「連結產卵」的方式來進行護衛行為。這樣的護衛行為也是一種有效確保雄蜻蛉的基因流傳給下一代的方法。如細蟌科、樸蟌科、琵蟌科、幽蟌科以及少部份的晏蜓科及蜻蜓科成員均是。

參考書本、網路的啦!~~

手好痠!~~

今天就由我–無霸勾蜓來為大家介紹蜻蜓給大家認識吧!

在介紹蜻蜓之前,我先來個自我介紹:我的身長大約9.2~11.5公分,是台灣最大的蜻蜓,也是台灣唯一的保育類蜻蜓。

自我介紹完了,讓我帶著大家認識蜻蜓吧!

蜻蜓在分類學上

是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鋼(有翅亞鋼)

蜻蛉目

【蜻蜓之最】

1.最大的昆蟲

無霸勾蜓:身長12公分,以前40公分,展翅約70公分。

2.最快的速度

蜻蜓時速72公里,秒速20公尺。

3.最曲折的愛

雌、雄要如何辨識呢?

雌的生殖器在第九節,雄蟲在第二腹節的腹面有一個口裡面有陰莖和儲精囊等生殖器官。

1.不均翅亞目(俗稱蜻蜓)共有五科:

(1)晏蜓科:

1.屬於中大型的蜻蜓。

2.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由弧形變成直線。

3.這一科的稚蟲會生活在靜水域或是流水域。

(2)春蜓科:

1.有分大、中、小型種類的蜻蜓。

2.兩個腹眼分的最開,通常相距半個腹眼的直徑。

3.下唇前方不具裂痕。

(3)勾蜓科:

1.屬於大型種類。

2.比春蜓科的兩個腹眼稍微靠近一些,但通常不相連。

3.下唇前方具有裂痕。

(4)弓蜓科:

1.屬於中大型種類。

2.胸部和頭部具有明顯類似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3.腹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幾得有點變形。

(5)蜻蜓科:

1.屬於中小型種類,體色也比較多樣化。

2.腹部第二節不具測片突起。

3.是蜻蜓種類中,最多的一種。

4.顏色千變萬化。

2.均翅亞目(俗稱豆娘)共有九科:

(1)珈蟌科:

1.大型豆娘。

2.溪流型。

3.身體有金屬光澤。

4.雄蟲無翅痣,而雌蟲有白色翅痣。

(2)幽蟌科:

1.中型豆娘。

2.翅痣黑褐色。

3.溪流型。

4.身體以黑色為底色,成熟個體有白粉。

(3)鼓蟌科:

1.小型豆娘。

2.溪流型

3.有長鼻。

4.翅膀比腹還要長。

5.腹部最粗。

6.雄蟲無翅痣,而雌蟲則有白色翅痣。

7.顏色鮮豔。

(4)絲蟌科:

1.中型豆娘。

2.除青紋絲蟌外,停棲時翅並不合攏。

3.腳的剛毛稍短。

4.上肛附氣甚長。

5.和胸較細長。

(5)洵蟌科:

1.最大型豆娘。

2.停棲時翅並不合攏。

3.身體有金屬光澤。

(6)蹣蟌科:

1.中小型豆娘。

2.停棲時翅膀並不合攏。

3.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7)琵蟌科:

1.中型豆娘

2.腳的剛毛長且密。

3.部分種類雄蟲中後腳脛節膨大。

4.部分種類雄蟲下肛附氣比上肛附氣長。

(8)樸蟌科:

1.小型豆娘。

2.台灣目前只有一種,唯一的合胸為橘色。

3.腳的剛毛短。

(9)細蟌科:

1.小型豆娘。

2.腳的剛毛短。

3.大多為靜水水域型。

4.肛附氣較短。

蜻蜓和豆娘的辨識:

蜻蜓:

1.通常體型大,腹部較粗寬。

2.腹眼之間距離較進,有些種類會互相連接。

3.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及大。

4.蜻蜓停棲時,翅膀會張開。

豆娘:

1.通常體型較小,腹部較細而顯的長。

2.兩個腹眼之間的距離超過腹眼的直徑,外觀像一個啞玲。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般大小。

4.大部份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數在背面。

呼!今天聽我說了這麼多有關蜻蜓的知識,大家有沒有更深入的認識蜻蜓了嗎?

我們常說的「蜻蜒點水」就是雌蜻蜒將卵產在水中的生殖行為,等到稚蟲成熟時牠們會爬出水面,攀附在岩石或植物上羽化變為成蟲。
蜻蜒點水是形容人做事情只做表面不求深入,我寫這篇心得報告可是一點都不「蜻蜒點水」式喔!

【蜻蜓的生活史】
蜻蜓是一種半行變態的昆蟲。
牠的一生有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是﹕
1.卵
2.前稚蟲
3.稚蟲
4.成蟲

【蜻蜓的分類】
蜻蜓可以分成五科
1.春蜓科﹕比較常見的有紋春蜓、海南春蜓、闊腹春蜓,稀有
的種類有球角春蜓、異紋春蜓。
2.勾蜓科﹕比較常見的有無霸勾蜓、褐翼勾蜓、斑翼勾蜓。
3.弓蜓科﹕比較常見的有海神弓蜓、慧眼弓蜓,稀有的種類有
耀沂弓蜓、台灣弓蜓。
4.蜻蜓科﹕比較常見的有鼎脈蜻蜓、黃刃蜻蜓、紫紅蜻蜓、琥
珀蜻蜓,稀有的種類有溪神蜻蜓、雙截蜻蜓。
5.晏蜓科﹕比較常見的有綠胸晏蜓、烏帶晏蜓、麻班晏蜓,稀
有的種類有描金晏蜓、日清晏蜓、烏基晏蜓。

【蜻蜓的食物】
不論蜻蜓還是豆娘牠們都是肉食性的昆蟲,牠們稚蟲的食物大
部分是小魚和蝌蚪,成蟲會吃一些蚊子、蒼蠅和其他害蟲,所
以豆娘 和蜻蜓也算是一種益蟲吧!

【豆娘和蜻蜓傻傻分不清楚】
豆娘和蜻蜓到底怎麼分呢?不急不急!雖然牠們長的很像,但
是仔細一瞧,還是可以分出不同的地方。

稚蟲期
1.只要看到有尾鰓的就是豆娘,沒有尾鰓的是蜻蜓。
2.蜻蜓一般都比豆娘大,所以身體比較粗大的是蜻蜓,身體比
較細長的是豆娘。
成蟲期
1.休息時會把翅膀合起來的都是豆娘,但是有些種類不會完全
不合起來,但是翅膀打開的都是蜻蜓。
2.蜻蜓的腹部比豆娘粗,豆娘的比較短。
3.蜻蜓的眼睛有一些種類是黏在一起的,如果眼睛分開的距離
不會超過一個眼睛,而豆娘會分的很開至少有一個眼睛的距
離。

【蜻蜓的產卵方式】
第一種 打針式。

第二種 潑水式。

第三種 插秧式。

第四種 摸魚式。

第五種 挖土式。

【豆娘的分類】
豆娘可以分成九科

1. 珈蟌科:例如白痣珈蟌

2. 細蟌科:例如瘦面細蟌

3. 鼓蟌科:例如脊紋鼓蟌

4. 幽蟌科:例如短腹幽蟌

5. 絲蟌科:例如青紋絲蟌

6. 樸蟌科:例如朱背樸蟌

7. 琵蟌科:例如環紋琵蟌

8. 蹣蟌科:例如針尾蹣蟌

9. 洵蟌科:例如黃腹洵蟌

哇!我第一次寫這麼多!

好累!

呼呼!

今天就由我–無霸勾蜓來為大家介紹蜻蜓給大家認識吧!

在介紹蜻蜓之前,我先來個自我介紹:我的身長大約9.2~11.5公分,是台灣最大的蜻蜓,也是台灣唯一的保育類蜻蜓。

自我介紹完了,讓我帶著大家認識蜻蜓吧!

蜻蜓在分類學上

是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鋼(有翅亞鋼)

蜻蛉目

【蜻蜓之最】

1.最大的昆蟲

無霸勾蜓:身長12公分,以前40公分,展翅約70公分。

2.最快的速度

蜻蜓時速72公里,秒速20公尺。

3.最曲折的愛

雌、雄要如何辨識呢?

雌的生殖器在第九節,雄蟲在第二腹節的腹面有一個口裡面有陰莖和儲精囊等生殖器官。

1.不均翅亞目(俗稱蜻蜓)共有五科:

(1)晏蜓科:

1.屬於中大型的蜻蜓。

2.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由弧形變成直線。

3.這一科的稚蟲會生活在靜水域或是流水域。

(2)春蜓科:

1.有分大、中、小型種類的蜻蜓。

2.兩個腹眼分的最開,通常相距半個腹眼的直徑。

3.下唇前方不具裂痕。

(3)勾蜓科:

1.屬於大型種類。

2.比春蜓科的兩個腹眼稍微靠近一些,但通常不相連。

3.下唇前方具有裂痕。

(4)弓蜓科:

1.屬於中大型種類。

2.胸部和頭部具有明顯類似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3.腹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幾得有點變形。

(5)蜻蜓科:

1.屬於中小型種類,體色也比較多樣化。

2.腹部第二節不具測片突起。

3.是蜻蜓種類中,最多的一種。

4.顏色千變萬化。

2.均翅亞目(俗稱豆娘)共有九科:

(1)珈蟌科:

1.大型豆娘。

2.溪流型。

3.身體有金屬光澤。

4.雄蟲無翅痣,而雌蟲有白色翅痣。

(2)幽蟌科:

1.中型豆娘。

2.翅痣黑褐色。

3.溪流型。

4.身體以黑色為底色,成熟個體有白粉。

(3)鼓蟌科:

1.小型豆娘。

2.溪流型

3.有長長的鼻子。

4.翅膀比腹還要長。

5.腹部最粗。

6.雄蟲無翅痣,而雌蟲則有白色翅痣。

7.顏色鮮豔。

(4)絲蟌科:

1.中型豆娘。

2.除青紋絲蟌外,停棲時翅並不合攏。

3.腳的剛毛稍短。

4.上肛附氣甚長。

5.和胸較細長。

(5)洵蟌科:

1.最大型豆娘。

2.停棲時翅並不合攏。

3.身體有金屬光澤。

(6)蹣蟌科:

1.中小型豆娘。

2.停棲時翅膀並不合攏。

3.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7)琵蟌科:

1.中型豆娘

2.腳的剛毛長且密。

3.部分種類雄蟲中後腳脛節膨大。

4.部分種類雄蟲下肛附氣比上肛附氣長。

(8)樸蟌科:

1.小型豆娘。

2.台灣目前只有一種,唯一的合胸為橘色。

3.腳的剛毛短。

(9)細蟌科:

1.小型豆娘。

2.腳的剛毛短。

3.大多為靜水水域型。

4.肛附氣較短。

蜻蜓和豆娘的辨識:

蜻蜓:

1.通常體型大,腹部較粗寬。

2.腹眼之間距離較進,有些種類會互相連接。

3.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及大。

4.蜻蜓停棲時,翅膀會張開。

豆娘:

1.通常體型較小,腹部較細而顯的長。

2.兩個腹眼之間的距離超過腹眼的直徑,外觀像一個啞玲。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般大小。

4.大部份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數在背面。

呼!今天聽我說了這麼多有關蜻蜓的知識,大家有沒有更深入的認識蜻蜓了嗎?

今天就由我–無霸勾蜓來為大家介紹蜻蜓給大家認識吧!

在介紹蜻蜓之前,我先來個自我介紹:我的身長大約9.2~11.5公分,是台灣最大的蜻蜓,也是台灣唯一的保育類蜻蜓。

自我介紹完了,讓我帶著大家認識蜻蜓吧!

蜻蜓在分類學上

是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鋼(有翅亞鋼)

蜻蛉目

【蜻蜓之最】

1.最大的昆蟲

無霸勾蜓:身長12公分,以前40公分,展翅約70公分。

2.最快的速度

蜻蜓時速72公里,秒速20公尺。

3.最曲折的愛

雌、雄要如何辨識呢?

雌的生殖器在第九節,雄蟲在第二腹節的腹面有一個口裡面有陰莖和儲精囊等生殖器官。

1.不均翅亞目(俗稱蜻蜓)共有五科:

(1)晏蜓科:

1.屬於中大型的蜻蜓。

2.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由弧形變成直線。

3.這一科的稚蟲會生活在靜水域或是流水域。

(2)春蜓科:

1.有分大、中、小型種類的蜻蜓。

2.兩個腹眼分的最開,通常相距半個腹眼的直徑。

3.下唇前方不具裂痕。

(3)勾蜓科:

1.屬於大型種類。

2.比春蜓科的兩個腹眼稍微靠近一些,但通常不相連。

3.下唇前方具有裂痕。

(4)弓蜓科:

1.屬於中大型種類。

2.胸部和頭部具有明顯類似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3.腹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幾得有點變形。

(5)蜻蜓科:

1.屬於中小型種類,體色也比較多樣化。

2.腹部第二節不具測片突起。

3.是蜻蜓種類中,最多的一種。

4.顏色千變萬化。

2.均翅亞目(俗稱豆娘)共有九科:

(1)珈蟌科:

1.大型豆娘。

2.溪流型。

3.身體有金屬光澤。

4.雄蟲無翅痣,而雌蟲有白色翅痣。

(2)幽蟌科:

1.中型豆娘。

2.翅痣黑褐色。

3.溪流型。

4.身體以黑色為底色,成熟個體有白粉。

(3)鼓蟌科:

1.小型豆娘。

2.溪流型

3.有長長的鼻子。

4.翅膀比腹還要長。

5.腹部最粗。

6.雄蟲無翅痣,而雌蟲則有白色翅痣。

7.顏色鮮豔。

(4)絲蟌科:

1.中型豆娘。

2.除青紋絲蟌外,停棲時翅並不合攏。

3.腳的剛毛稍短。

4.上肛附氣甚長。

5.和胸較細長。

(5)洵蟌科:

1.最大型豆娘。

2.停棲時翅並不合攏。

3.身體有金屬光澤。

(6)蹣蟌科:

1.中小型豆娘。

2.停棲時翅膀並不合攏。

3.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7)琵蟌科:

1.中型豆娘

2.腳的剛毛長且密。

3.部分種類雄蟲中後腳脛節膨大。

4.部分種類雄蟲下肛附氣比上肛附氣長。

(8)樸蟌科:

1.小型豆娘。

2.台灣目前只有一種,唯一的合胸為橘色。

3.腳的剛毛短。

(9)細蟌科:

1.小型豆娘。

2.腳的剛毛短。

3.大多為靜水水域型。

4.肛附氣較短。

蜻蜓和豆娘的辨識:

蜻蜓:

1.通常體型大,腹部較粗寬。

2.腹眼之間距離較進,有些種類會互相連接。

3.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及大。

4.蜻蜓停棲時,翅膀會張開。

豆娘:

1.通常體型較小,腹部較細而顯的長。

2.兩個腹眼之間的距離超過腹眼的直徑,外觀像一個啞玲。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般大小。

4.大部份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數在背面。

呼!今天聽我說了這麼多有關蜻蜓的知識,大家有沒有更深入的認識蜻蜓了嗎?

(這個是修改過的)

我天天在水邊飛來飛去,尋找我的另一半。咦?那裡有小朋友說我是母豆娘,但是另外一個小朋友說我是公蜻蜓,唉呀!我到底是公的還是母的,是豆娘還是蜻蜓,就讓我告訴你吧!
蜻蜓小介紹: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有翅亞綱〉
目:蜻蜓目
身體的構造:
頭:有一對上半部遠視,下半部近視的複眼,還有觸角和單眼。
胸:前胸上面有一對前足,中胸上面有一對中足,後胸上面有一對後足,但是中胸和後胸合起來了,所以共稱為合胸。還有重要的翅膀也長在這一區。還有,翅膀上都有翅痣,顏色都不同,可以用來辨識種類。
腹:一共有10節,第1節和第10節很短。
分辨公和母:
公蟲在第2腹節有凸出物,也就是生殖器,而且在公蟲第10節的尾端的兩個肛腹器比較靠近,看起來好像尖尖的,而母蟲的肛腹器就分的比較開,看起來頓頓的。
蜻蜓的一生:
剛生下來的卵,在6-10天後,會變成前秩蟲,在幾分鐘後,又會變成水蠆,而水瘥在1個月-3-4年後會變成蟲,生活2-3個月後死亡。
當A種的蜻蜓愛上了B種蜻蜓:
通常不同種的蜻蜓不會交配,因為牠們的求偶方式和生長環境都不同。如果交配了,卵也不會孵化,如果孵化了,生出來的蜻蜓也沒有生殖能力,假如牠有生殖能力,那麼,被定義為不同種的蜻蜓,一定是當時搞錯了。
是豆娘還是蜻蜓:
豆娘在休息時,翅膀是合起來的,而蜻蜓則是張開的;還有,豆娘的腹部細,是均翅亞目,也就是翅膀都一樣大。蜻蜓腹部粗,是不均翅亞目,就是翅膀沒有一樣大。蜻蜓的台語要怎麼唸呢?其實就是-ㄘㄢˊ ㄋㄟ ,英文名字是Dragonfly,豆娘的台語是親ㄚ,英文名字是Damselfly。還有還有,蜻蜓的複眼是合起來的,而豆娘的複眼是開的,距離有一個複眼。 牠們的幼蟲也不太一樣喔!蜻蜓水瘥的尾鰓在肚子裡,但是豆娘的尾鰓卻可以很容易就看到了。豆娘比蜻蜓小隻,所以豆娘會吃豆娘,但不吃蜻蜓,蜻蜓會吃豆娘,也會吃蜻蜓。
豆娘與蜻蜓的小分類:
蜻蜓五大類-
春蜓科-兩個複眼是蜻蜓裡分的最開的,距離大約有半個複眼。
勾蜓科-複眼有一點分開。
蜻蜓科-複眼剛剛好靠近。
弓蜓科-複眼也是剛剛靠近,但是前胸上面有金屬光芒。
晏蜓科-複眼緊緊的黏靠在一起。
如果你背不太起來,我有一個口訣可以讓你輕鬆的記起來:
村 姑 慶 功 宴
春 勾 蜻 弓 晏





很好玩吧!
豆娘因為有好多科,所以我只取其中2項:
鼓蟌科-翅膀比腹部長。
幽蟌科-翅膀跟腹部快一樣長。
最大的蜻蜓:
無霸弓蜓,全台灣最大的蜻蜓,一秒鐘可以飛20公尺,也就是時速70公里。牠也是台灣唯一的保育類蜻蜓。
公母愛愛愛:
公蟲在第9腹節有一個生殖孔,裡面有精子,牠會把精子移精到第2腹節的交配器。看到母蟲,就用腳抓住母蟲頭部,再用肛腹器夾住母蟲前胸。如果母蟲願意與牠交配,就會彎曲腹部,與公蟲交配,這時牠們會成一個愛心型。如果母蟲不想交配時,那要怎麼辦呢?其實,如果母蟲不想交配的話,就不會去水邊,但如果是對方長的太醜呢?這時通常母蟲可以很容易逃脫,或者不肯彎曲腹部與公蟲交配。另外,豆娘在產卵的時候,公蟲還是會夾著母蟲,以防其他公蟲把牠的女朋友搶走,但是也可能是要刺激母蟲產卵。你知道嗎,我們蜻蜓和豆娘在產卵的時候,點一下水,就可以產下5顆以上的卵喔。
產卵什麼式:
蜻蜓和豆娘的產卵的方式有-
1.打針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蜻蜓點水。
2.撥水式-就是尾部往水裡撥。
3.摸魚式-母蟲把尾部往水裡戳,看哪裡有水草,但是也常常會戳到大魚,而被吃掉。
4.挖土式-在水邊的土上挖洞產卵。
5.水上芭蕾式-就是公蟲把母蟲壓到水裡產卵,過了一會兒,再把母蟲放出來透透氣,再繼續產卵,像無霸弓蜓,就是用這種方式產卵的。
6.自殺式-因為蜻蜓和豆娘是看倒影而判斷這裡是不是水,可是車子擋風玻璃也會有倒影,所以有些迷糊的蜻蜓和豆娘會把卵產在擋風玻璃上。
今天吃什麼:
蜻蜓的成蟲非常愛吃-
1.蚊子 2. 蟬 3. 蜜蜂 4. 蝴蝶 等等。
蜻蜓的稚蟲愛吃-
1.蚯蚓 2. 蝌蚪 3.小魚 等等。
今天被什麼吃:
成蟲的天敵-
1.燕子〈但是因為蜻蜓飛很快,所以只能吃到飛很慢的蜻蜓〉 2.青蛙 3.螳螂 等等。
稚蟲的天敵-
1.大魚〈因為稚蟲也吃小魚〉 2.白鷺鷥 3.紅娘華 等等。
看到蜻蜓要時機:
因為蜻蜓是一種外溫動物,所以溫度低,活動率就低,所以在夏天的晴天裡的上午容易觀察蜻蜓,還有颱風和下雨後的晴天,也可以看到牠。可是要在哪裡才可以看見牠呢?你可以選擇在旁邊有樹林的池塘和溪流,也可以在人工容器裡看到蜻蜓,牠也常常停在小溪邊的石頭上。
紅蜻蜓面面觀:
霜白蜻蜓,是紅蜻蜓裡,唯一合胸是深藍色的蜻蜓。另一個紅蜻蜓-猩紅蜻蜓,腳是全紅的。另外一個,有一個很怪的名字的-善變蜻蜓,牠剛與畫時是黃色的,之後顏色會慢慢變深,然後變成紅色的,牠是唯一翅膀全部都是紅色的。漂亮的紫紅蜻蜓,身上都是美麗的紫紅色,看的叫人好不羨慕。名副其實的廣腹蜻蜓,腳是白色的,公蟲交配器很長。樹穴蜻蜓,跟廣腹蜻蜓長的很像,只有顏色不一樣。不太常見的焰紅蜻蜓,牠的肛腹器是朝上的喔。另外,大華蜻蜓也是肛腹器很長的一種蜻蜓。還有還有,最小的蜻蜓-小紅蜻蜓,也屬於這一類的。牠只有1塊錢幣那麼大而已,如果不仔細看,很容易就會忽略了牠喔。
藍蜻蜓,真有趣:
樂仙蜻蜓,非常好辨認,因為牠在腹部上有4對黃斑,並且生長在溪流附近。另一種美麗的蜻蜓-三角蜻蜓,公蟲在翅膀的一半有藍色色塊,而母蟲則是黑色色塊,他們在陽光下險的特別的漂亮和高貴。另外一種名實相符的侏儒蜻蜓,只有1.5公分大小,漆黑蜻蜓,也只有 5塊錢銅板的大小,而且牠在以前很稀少,只有4個地方有呢!
感想說說說:
看著蜻蜓,飛過水面,在水面留下牠自己的陰影,也在被太陽照射,波光閃閃的池塘上,留下一道道水紋,並消失在那綠油油的草叢裡時,你還認為牠是一種令人厭惡的生物嗎?你還認為牠平凡無奇嗎?我認為牠是一種美麗的生物,也是讓人欣賞的生物,也請大家多多保護蜻蜓的生態環境,讓後代子孫也能看見這麼美好的世界。

池塘邊、小溪邊,常常可以看到飛來飛去、嬌小玲瓏的蜻蜓。怎麼分辨蜻蜓和豆娘呢?怎麼分變雌雄或是科別呢?牠們又是怎麼交配的呢?現在就由沈老師,解開我們心中的疑問吧!
蜻蜓是我們對蜻蛉目的通稱,所以蜻蛉目就包括蜻蜓和豆娘。牠們是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蜻蜓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所以必須經過卵期、稚蟲期、成蟲期。雌蟲產卵下之後,六到十天,卵就會變深。為了容易破卵,因此它們必須過一段「前稚蟲期」,這一段只有幾秒鐘的時間,戳破卵殼之後,前稚蟲背後就會裂開,一齡稚蟲(也就是水蠆)便會出來,迎接新的世界。水蠆的食物主要是蚯蚓、或是蝌蚪。當牠們一直吃一直吃,等到逐漸長大時,就現牠身上有兩片小小的翅膀,這時牠已經是一個終齡稚蟲了,準備要羽化了。水蠆靠的是鰓呼吸,因此當牠們要羽化時,便會爬出水面。一離開水面,牠們的鰓就會變成氣孔,然後用直立式或是倒垂式羽化成成蟲,並且用氣孔呼吸。
成蟲的主要食物是蜜蜂,蝴蝶、蚊子、蟬等。牠們的身體構造可以分成複眼、單眼、額、觸角、上脣、前胸、中胸、後胸和上肛腹器。牠們可以十節,前胸配對前足,中胸配對中足,而後胸配對後足。當雄蜻蜓要準備交配時,牠會將第九節生殖孔的精子,移到第二節,稱為「移精」,接著飛到水邊,等雌蟲飛過來和牠交配。但是雌的若還不想交配,牠就不會飛到水邊找雄的成蟲。因此雄的蜻蜓便會耐心的等待,若是雄的飛過來,牠就會去和牠打架,並且趕走牠的競爭者。若是蚊子飛過來,肚子餓的牠,就會抓下來吃掉。若是有雌的蜻蜓飛過來,喜出望外的牠,便會衝上前去和牠交配。首先雄的蜻蜓會先用腳抓住雌蟲的複眼,在用肛腹器夾住雌蟲的前胸。如果雌蟲願意,牠便會彎曲腹部進行交配。交配完後,雌蜻蜓準備要產卵了。牠有幾種產卵方式:打針式、撥水式、摸魚式、挖土式、水上芭蕾式、自殺式。撥水式適用腹部點水,每點一次差不多產下兩三顆,大概會點三百多次。挖土式是在水邊的泥土上、青苔上產卵,下雨時,就會將水蠆和卵沖到水裡,因此產卵的地點下方一定要有水。蜻蜓是靠光線從水面反射才會知道哪裡有水,如果有一個池塘裡,太多水草時,蜻蜓無法看到從水面反射的光線,因此就不會在那裡產卵,池塘周圍也就很少有蜻蜓。
蜻蜓和豆娘很相似,但是牠們還是有不同之處。蜻蜓樹於不均翅亞目科,因此們兩對翅膀中,後翅稍微比前翅寬一些,休息時翅膀是張開的,而且腹部較粗,複眼較接近。至於豆娘屬於均翅亞科,兩對翅膀差度多大,休息時翅膀也是合起來的,腹部較長,複眼較開。而且豆娘的幼蟲有尾鰓,蜻蜓則沒有。而牠們的雌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雄的蜻蜓第二節有交配器,剛複器也是尖尖的。雌蜻蜓的肛腹器則是鈍鈍的,尾毛也比較分開。
蜻蜓中,也分有許多科別。蜻蜓類,有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和晏蜓科。牠們最明顯的差別就是複眼的位置。春蜓科的複眼距離較大,但沒有超過一個複眼的距離。勾蜓科的複眼則是有點分開。蜻蜓科的複眼是剛剛好靠在一起。而弓蜓科的複眼也是剛剛好靠在一起,但是牠們的前胸有金屬光澤。至於晏蜓科則是複眼擠在一起,形成一條很明顯的直線。而豆娘類,則有幽蟌科、細蟌科、珈蟌科、蹣蟌科、鼓蟌科、琵蟌科等。
蜻蜓可以在夏天晴天的早上或是颱風過後的情天,在池塘、溪流邊都能找到牠們的蹤影。台灣常見的蜻蜓有霜白蜻蜓,牠的胸部是藍黑色的;猩紅蜻蜓,唯有牠的腳是紅色的;紫紅蜻蜓,全身的顏色有紫紅的成分;褐基蜻蜓,牠的基部有褐斑;廣腹蜻蜓,臉白色的,腹部是紅黑色的,上面有一條縱線,且交配器長;焰紅蜻蜓,肛腹器會往上翹等等。豆娘有中華家聰、朱背樸蟌、白粉細蟌等。
上這堂課前,我認為蜻蜓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昆蟲,並沒有仔細去觀察牠們。上完這堂課後,我才發現,牠們其實挺可愛的也挺有趣的。所以下次我到池塘邊、溪流玩時,看到蜻蜓飛過,我便會追過去,細細的、靜靜的觀察牠們,不打擾牠們的生活,並且這次也能清楚的分辨出牠是哪種蜻蜓,是雄還是雌的了。

大..家..好!我是一隻孵化沒多久的小水蠆。幾十分鐘之前,我還在卵裡扭動,期待破卵的那一刻,大約三分鐘之後,我終於擺脫卵的束縛了,成為一隻沒有腳的在前稚蟲,過了五秒鐘之後,我就在同伴的幫助下順利的脫皮,成為一齡幼蟲,於是,我就開始在水中游來游去,尋找我生命中的第一頓飯,終於呀!皇天不負苦心人,讓我找到了一隻蝌蚪,我慢慢靠近他,然後「咻」一聲,抓住了他,讓我飽餐一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終於長大了,所以我爬出水面,準備化蛹,我選擇用直立式來羽化,因為倒垂式光看就覺得很累,腦袋朝下,會不會腦充血呀?過了一個多小時,我成功的羽化成一隻帥蜻蜓了,一羽化完成,我就以時速七十二公里的速度,飛到池塘邊,找尋我的心上人,完成我的終身大事。唉呀!我都忘了介紹我家族了!
我們蜻蜓在分類學上屬於: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有翅亞綱)
蜻蛉目
英文是:dragonfly
共分為五科,分別是:
(1) 晏蜓科:
1.晏蜓科的蜻蜓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由弧形變成直線。
2.牠是一種中大型的蜻蜓。
(2)春蜓科:
1.牠是蜻蜓中兩個腹眼分的最開的科,足足有半個腹眼的直徑。
2.這種科有分大、中、小型種類的蜻蜓。
3.下唇前方沒有裂痕。
4.此科稚蟲通常分布於溪流水域。
(3)勾蜓科:
1.這科的蜻蜓是大型種類。
2.比春蜓科的兩個腹眼稍微靠近些,但通常是不會連起來的,只會留下一點點小縫。
3.下唇前方具有裂痕。
4.產卵時就像農夫插秧一樣,將身子插入水中。
(4)弓蜓科:
1.這科的蜻蜓是中大型種類。
2.胸部和頭部觸有明顯類似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3.腹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擠得變形。
(5)蜻蜓科:
1.這科的體型為中小型,體色也比較多樣化。
2.胸部第二節不具測片突起。
3.是蜻蜓種類中,最多的一種。
4.大部分種類是以蜻蜓點水的方式產卵在水中。
這些就是我的家族成員簡介和我的成長日記,謝謝大家!

昆蟲中的神風特攻隊→蜻蜓
蜻蜓的家世背景
界  動物界
門  節肢動物門
綱  昆蟲綱→有翅亞綱
目  蜻蛉目
到了蜻蛉目後便開始「分家」,成了兩個相似的家族
1.不均翅亞目→不均翅亞目之下的家族成員統稱「蜻蜓」,英文名字叫「dragonfly」,台語名字叫「ㄘㄢˊㄋㄟ」。長大時辨識的特色就是牠翅膀看起來前面比後面大,翅膀並不攏,兩個複眼總是很靠近,腹部也比較粗大,像倒三角形;小時候的特色就是腮縮在體內,靠近屁股,叫做「直腸腮」。
2.均翅亞目→均翅亞目之下的家族成員統稱「豆娘」,英文名字叫「damselfly」,台語名字由外型像一種秤子得來,叫「親ㄚˋ」,也就是「秤子」的台語念法。長大時辨識的特色就是牠量個翅膀很對稱,併起來時完全吻合,兩個複眼分得很開,但空隙總比一個複眼來的小,且腹部又長又細;小時候辨識的特色就是腮在屁股後面,像根針一樣伸出來。
雖然這兩個家族各有特色,但我們看到牠們的家族成員時幾乎都直接使用共同的俗稱:「蜻蜓」。
跟「蛾」和「蝴蝶」同屬於鱗翅目一樣,「蜻蜓」與「豆娘」是同一個大家族→蜻蛉目的蟲,但我們並不會像「蛾」和「蝴蝶」一樣,分為兩個不同的家族,反而將蜻蛉目的統稱為「蜻蜓」,不把「豆娘」刻意分出來。
這可能是因為都在水邊求偶,飛行速度也都很快的緣故,我們看到蜻蛉目昆蟲時就養成不去分類牠們的習慣,因為看一下牠們後牠們就飛得遠遠的了,而通俗的認為「豆娘」,是「蜻蜓一類」的另一種名字。
為了避免「蜻蛉目」、「蜻蜓類」、「不均翅亞目」、「蜻蜓」、「均翅亞目」、「豆娘」、「蜻蜓類中的蜻蜓一族」、「蜻蜓類中的豆娘一族」…等等的混淆困擾,「蜻蜓」或「豆娘」能直接用牠們的目別來統稱「蜻蛉」。
蜻蛉的身體構造
頭→
複眼:是由很多個小眼睛所組成,很多個小眼睛所看到的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看到一堆相同畫面,另一種是看到許多小畫面所組成的大畫面,目前科學家傾向於後者。但不知科學家是如何知道蜻蛉們看到什麼。蜻蛉的複眼上面和下面各有遠視與近視,所以要抓蜻蜓時,要從下往上撈,讓牠較慢發覺而來不及逃走。
單眼:單眼在額頭上方,兩個複眼間,雖看起來比較小不起眼,但是還是對蜻蛉有很大的幫助。
觸角:兩根觸角在左邊及右邊複眼的內側各一根,小小的凸出來,想清楚看到要有好眼力。
額:在單、複眼及觸角之下。
上唇:在蜻蜓頭部較下方,看起來像兩顆大暴牙,上唇比下唇明顯。
胸→
分成三段
前胸:這段和頭及後面兩段有界限,下面長著一對腳(前足)。
中胸:和第三段後胸沒有明顯界線,所以中胸與後胸合稱「合胸」,中胸下有一對腳,叫做中足。
後胸:胸部的最後一段,下面長著一對腳,也就是後足。
腹→
分成十節,但第一節和第十節都非常短,上面也沒什麼特殊的器官或辨識特徵,所以常被略而不談。
腹部上有生殖器官,而第八腹節下有尾扇,第十腹節後面有上肛附器。
蜻蛉締造的輝煌紀錄
1.最大的昆蟲
現在的蜻蛉都小小隻的,要說牠是最大的昆蟲好像很牽強,因為目前台灣最大的蜻蜓→無霸勾蜓也才12公分。但是人類曾發現蜻蛉的祖先:2億年前的蜻蜓化石,竟然身長40公分,展翅70公分,而將牠定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
2.最快的速度
蜻蛉的每秒能飛20公尺,時速72公里,如果開車開太慢可是會被牠超車呢!(當然,開車時安全第一,勝負別看得太重要)
3.最曲折的愛
夏天,我們常能在乾淨的小溪看到蜻蜓點水的畫面,好像蜻蜓的任務只有交配和產卵,但事實並非這樣。
雄的蜻蜓要先施展「軟骨功」,彎曲腹部,將精子從第九腹節的生殖孔「移精」到第二腹節的交配器,這兩種生殖器官都對蜻蜓很重要。
接下來,雄蜻蜓就要找到雌蜻蜓,並跟牠交配,雌蜻蜓通常在矮山丘上,登山步道附近較易看到,想交配的蜻蜓才會飛到水域邊找在水邊等候的雄蜻蜓,簡單的說就是「願者上鉤」。
要交配時,雄蟲會用腳抓住雌蟲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蟲前胸,就像是「空中加油」,如果雌蟲願意,就會彎曲腹部進行交配,形成心形。如果雌蟲在準備要交配時反悔,或是看上其他的雄蟲,就會設法掙脫,想掙脫的有很高的比例會成功,但要掙脫的不多。
接著,雌蟲就要去產卵了,通常雄蟲會跟著一起去,監督雌蟲也是其目的之一。
產卵的方法有好幾種
Ⅰ.撥水式→撥一次水就會產下4~5顆卵,一隻雌蜻蜓要撥水超過100次,可見要產多少卵。
Ⅱ.摸魚式→在水草附近產卵,好像在用腹部末端摸魚,這樣子卵在水草中就能減少被天敵危害的風險,但因為水草附近會有較多的魚,有時自己反而會被魚吃掉,產卵風險挺高的。
Ⅲ.挖土式→把卵產在土中,這也是一種讓卵不易被吃的好方法。
Ⅳ.水上芭雷式(插秧式)→也就是俗稱的「蜻蜓點水」,樣子非常可愛。
Ⅴ.打針式→脛蹼琵蟌就使用此種少見的產卵方式,就是將卵產到水生植物的莖部組織內,看起來就像打針。
Ⅵ.自殺式→因為雌蟲看到會反光的地方,就會直覺得認為那是水,所以有時會將卵產在玻璃上,那些卵因為被日曬雨淋,所以無法順利孵化,而稱為「自殺式」。
4.最變態的生活史
Ⅰ.卵→卵期6~10天。
Ⅱ.前稚蟲→剛從卵孵囃出來時,稱為前稚蟲,這個階段只持續幾分鐘,可說是卵和幼蟲的過渡期。
Ⅲ.水蠆→蜻蛉的童年在水中度過,牠們的「童年」占了一生的大半,短則1個月,長則3、4年,對牠們來說可是很漫長的。
Ⅳ.成蟲→成蟲期1個月至數個月,這個階段牠們要把握時間尋找伴侶,繁衍下一代,十分重要。
蜻蛉從水蠆蛻變成成蟲主要有兩種方法:
Ⅰ.直立式→就像脫殼,從舊的身體內爬出來,並站到它上方。
Ⅱ.倒垂式→從附在植物莖部的舊身體往上爬出,並附在它外面,看起來像在倒垂著。
蜻蛉的食物:
成蟲→蚊子、蟬、蜜蜂、蒼蠅、蝴蝶等。
水蠆→蝌蚪、小魚等水裡的小生物。
蜻蛉的天敵
成蟲→鳥類、螳螂、青蛙等(有點矛盾,蜻蛉一個月前忘了吃的食物,一個月後反而會吃了牠?)。
水蠆→較大的魚(這種「比大小」的掠食遊戲好像許多動物都會)、紅娘華、白鷺鷥等。
來賞「蜓」了!
賞「蜓」之前,要先考慮幾個問題
1.Q:何時最適合?
2.Q:要到哪裡找?
3.Q:蜻蜓都停在哪?
這些沒有標準答案,要依當地環境以及想找的蜻蜓種類而定,但出太陽的夏日中午,於水域附近較易發現蜻蜓。
北部常見的蜻蜓依顏色可以分為幾個家族
1.紅蜻蜓家族
霜白蜻蜓 猩紅蜻蜓 紫紅蜻蜓 善變蜻蜓
褐基蜻蜓 大華蜻蜓 廣腹蜻蜓 樹穴蜻蜓
焰紅蜻蜓
2.藍蜻蜓家族
鼎脈蜻蜓 灰黑蜻蜓 金黃蜻蜓 呂宋蜻蜓
樂仙蜻蜓 三角蜻蜓 賽琳蜻蜓 藍黑蜻蜓
3.其他
粗鉤春蜓 細鉤春蜓 紹德春蜓 杜松蜻蜓
侏儒蜻蜓 彩裳蜻蜓 薄翅蜻蜓 褐斑蜻蜓
橙斑蜻蜓 漆黑蜻蜓
有些蜻蜓可以用翅膀上的特殊斑點—「翅痣」來辨別種類。
例如像藍蜻蜓家族,在台灣,有黑色翅痣的一定是鼎脈或灰黑蜻蜓;有黃翅痣的一定是金黃或呂宋蜻蜓。
而有些則能看此顏色占翅膀的比例
例如像可愛的三角蜻蜓,4個翅膀內側都是藍色;而賽琳蜻蜓,藍色部分多了4個翅膀末端;藍黑蜻蜓的藍色部分一樣,但範圍更大。
其他則各有各的特徵
細鉤和粗鉤蜻蜓的差別在於尾扇是否有黃斑。
聯紋和異紋蜻蜓的不同在於頭上是否有連起的紋路,還有肛附器是否上翹。
漆黑蜻蜓很罕見,只有5元硬幣的大小。
橙斑蜻蜓胸複眼部有黑、黃斑。
侏儒蜻蜓只有一點幾公分。
小紅蜻蜓就像名字一樣,非常的小。
北部常見的豆娘
白痣珈蟌 中華珈蟌 青黑琵蟌 環紋琵蟌
脛蹼琵蟌 短腹琵蟌 棋紋鼓蟌 朱背樸蟌
白粉細蟌 橙尾細蟌 瘦面細蟌 眜影細蟌
紅腹細蟌 青紋細蟌 葦笛細蟌 弓背細蟌
雌雄的辨識
看交配時所用的器官,雄的有生殖孔和交配器,雌的8~9腹節有產卵管,後面有尾毛,上肛附器由於交配時不用夾異性,所以比較鈍,也分得較開。
科別辨識
蜻蜓→
1.春蜓
兩個複眼分的最開,分開約半個複眼的直徑,棲息在溪流水域附近。
2.勾蜓
複眼靠的較近,主要棲息在水流漫的地方會瀑布下的水池,體型較大。
3.蜻蜓
兩複
貼在一起,中小型,住在靜水環繞之處,水不能有高度汙染,以「水上芭雷式」產卵。
4.弓蜓
中大型種類,複眼貼得更近,但沒變形,幾乎都住在流水域。頭、胸部有藍,或綠色金屬光澤。
5.晏蜓
複眼擠在一起,連接面為直線
是中大型種類,依種類住在不同水域。
口訣:村姑(這兩字為台語)慶功宴
春勾蜻弓晏
豆娘
1.鼓蟌→小型
2.琵蟌→中型
3.幽蟌→中型
4.樸蟌→小型
5.細蟌→小型
6.珈蟌→大型
7.蟎蟌→中小型
8.洵蟌→最大型
9.絲蟌→中型
能繼續探討的
1.每一種的生命史
2.翅痣的功能
3.腹部朝天的意義
4.飛行時變換方向的方式
5.交配是強暴還是兩情相願
6.白痣珈蟌的求偶儀式
7.肛附器和前胸的關係
8.遷移性蜻蜓
例如,目前大家認為腹部朝天是為了散熱,但卻還沒有實驗方法證實。
還有,焰紅、秋紅和長尾蜻蜓都會遷移,有些會從日本飛來台灣,但還沒有辦法了解牠們的目的及明確的幾種路線,例如長尾蜻蜓當初在八斗子發現,但後來竟又在更南方雨水形成的的秋紅湖發現秋紅蜻蜓,這些都很值得探討,因為台灣的蜻蜓專家並沒有很多,所以分類無法做得很好,例如亞種要有地理隔絕,不同島等才算,但有些蜻蜓書上還會有台中亞種等謬誤。
心得
我聽完了這次的課程,覺得自己獲益良多,因為以前我看夏天蜻蜓飛過去,因為不了解,所以只停留在「這隻蜻蜓是什麼顏色,有多大」,這種「走馬看花」的階段,現在才知道原來了解蜻蜓、研究蜻蜓也可以是一門大學問呢!暑假將到了,下次在小溪旁看到一隻隻的蜻蜓,心中將會聯想到什麼呢?

【蜻蜓】

蜻蜓是蜻蛉目昆蟲的統稱包括我們習慣說的蜻蜓和豆娘
,分類學上蜻蜓和豆娘分屬不同科。

蜻蜓:是不均翅亞目凡指後翅較前翅寬大,蜻蜓腹部較粗寬;
蜻蜓複眼在頭前方;蜻蜓停棲時翅膀向身體兩側平展
攤開。

豆娘:是均翅亞目凡指後翅和前翅一般大小,豆娘腹部較纖
細;豆娘複眼在頭兩側;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豎在背面。

【蜻蜓首部曲:卵】

蜻蜓是不具蛹期的昆蟲故昆蟲學家稱它們為不完全變態中的半形變態,生活史由卵期、稚蟲期至成蟲期,蜻蜓卵因不同種而異,形狀自圓形到橢圓形都有,顏色也是多采多姿米黃色或淡褐色等,經24小時卵漸趨深黑,夏季時只需6到10天便可孵化,少數蜻蜓會以卵的形態越冬。

【蜻蜓生活史:稚蟲】

蜻蜓稚蟲稱水蠆卵剛孵化時稱前稚蟲,腳蜷縮無法活動主要任務是戳破卵殼,三秒到三分鐘後前稚蟲的背部裂開水蠆才蛻皮而出,齡期因種而異8~16齡期不等,稚蟲時期也因種和季節而異一個月至三、四年不等。

蜻蜓水蠆依靠體內的直腸腮呼吸。

豆娘水蠆則依靠體外的尾腮呼吸。

棲息於溪流的稚蟲捕食以其他水生昆蟲的稚蟲幼蟲或小魚維生,棲息於靜水域者則以補食蝌蚪、小魚小蝦或體型較小的蜻蜓維生,相對的魚、紅娘華或鳥則以補食蜻蜓稚蟲為食。

【蜻蜓生活史:成蟲】

水蠆成長到終齡稚蟲可見明顯的翅芽,羽化前幾個小時稚蟲會爬離水面至可穩定攀爬以進行羽化的地方,爬出水面後蜻蜓便改用氣孔呼吸,因此發生許多羽化中跌落水裡而溺死的狀況,大部分羽化的時間位於夜晚以躲避天敵的捕殺,少數則在清晨羽化,成蟲需一週才完全成熟,由於複眼碩大視力非凡,而它們的複眼又具近視和遠近的功能,它們警覺性高食性複雜,蚊蠅、蝴蝶蜜蜂和體型較小的蜻蜓都是它們的食物,相對的鳥、螳螂和青蛙則以成蟲為食。

【雌雄成蟲的辨識】

雄性為交配盤據在水域附近,雌性住在山中的森林小徑旁,只有在想產卵時才會來水域交配,雌性在水域上方盤旋時雄性會急起直追用腳抓住雌蜻蜓的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性前胸,如蒙住眼睛掐住脖子一般,交配前雄性先將第9腹節生殖孔的精子「移精」至第2腹節的交配器儲存,因而交配時雌性的生殖孔必須瞄準雄性的交配器,雄性的肛附器夾起雌性頭部呈愛心形。

【心得】

蜻蜓是十分奇妙的生物它們擁有最快的飛行速度和最曲折的愛情,可惜近年來對池塘和溪流無止盡的破壞使靠水生活的蜻蜓造成極大的威脅,認識蜻蜓並深入研究的生態保育者並不多,保育過程也會更加艱難。

老師您好請以這篇為準

【蜻蜓】

蜻蜓是蜻蛉目昆蟲的統稱包括我們習慣說的蜻蜓和豆娘,分類學上蜻蜓和豆娘分屬不同科。

蜻蜓:是不均翅亞目凡指後翅較前翅寬大,蜻蜓腹部較粗寬;蜻蜓複眼在頭前方;蜻蜓停棲時翅膀向身體兩側平展攤開。

豆娘:是均翅亞目凡指後翅和前翅一般大小,豆娘腹部較纖 細;豆娘複眼在頭兩側;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豎在背面。

【蜻蜓首部曲:卵】

蜻蜓是不具蛹期的昆蟲故昆蟲學家稱它們為不完全變態中的半形變態,生活史由卵期、稚蟲期至成蟲期,蜻蜓卵因不同種而異,形狀自圓形到橢圓形都有,顏色也是多采多姿米黃色或淡褐色等,經24小時卵漸趨深黑,夏季時只需6到10天便可孵化,少數蜻蜓會以卵的形態越冬。

【蜻蜓生活史:稚蟲】

蜻蜓稚蟲稱水蠆卵剛孵化時稱前稚蟲,腳蜷縮無法活動主要任務是戳破卵殼,三秒到三分鐘後前稚蟲的背部裂開水蠆才蛻皮而出,齡期因種而異8~16齡期不等,稚蟲時期也因種和季節而異一個月至三、四年不等。

蜻蜓水蠆依靠體內的直腸腮呼吸。

豆娘水蠆則依靠體外的尾腮呼吸。

棲息於溪流的稚蟲捕食以其他水生昆蟲的稚蟲幼蟲或小魚維生,棲息於靜水域者則以補食蝌蚪、小魚小蝦或體型較小的蜻蜓維生,相對的魚、紅娘華或鳥則以補食蜻蜓稚蟲為食。

【蜻蜓生活史:成蟲】

水蠆成長到終齡稚蟲可見明顯的翅芽,羽化前幾個小時稚蟲會爬離水面至可穩定攀爬以進行羽化的地方,爬出水面後蜻蜓便改用氣孔呼吸,因此發生許多羽化中跌落水裡而溺死的狀況,大部分羽化的時間位於夜晚以躲避天敵的捕殺,少數則在清晨羽化,成蟲需一週才完全成熟,由於複眼碩大視力非凡,而它們的複眼又具近視和遠近的功能,它們警覺性高食性複雜,蚊蠅、蝴蝶蜜蜂和體型較小的蜻蜓都是它們的食物,相對的鳥、螳螂和青蛙則以成蟲為食。

【雌雄成蟲的辨識】

雄性為交配盤據在水域附近,雌性住在山中的森林小徑旁,只有在想產卵時才會來水域交配,雌性在水域上方盤旋時雄性會急起直追用腳抓住雌蜻蜓的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性前胸,如蒙住眼睛掐住脖子一般,交配前雄性先將第9腹節生殖孔的精子「移精」至第2腹節的交配器儲存,因而交配時雌性的生殖孔必須瞄準雄性的交配器,雄性的肛附器夾起雌性頭部呈愛心形。

【心得】

蜻蜓是十分奇妙的生物它們擁有最快的飛行速度和最曲折的愛情,可惜近年來對池塘和溪流無止盡的破壞使靠水生活的蜻蜓造成極大的威脅,認識蜻蜓並深入研究的生態保育者並不多,保育過程也會更加艱難。

  那天早上,我在老媽的尖聲怒吼下起床了,抬頭一看時鐘,哇塞!已經八點了!我可不想遲到啊!幸好最後爸爸開快車把我準時送到學校了。

  今天是老鷹十一隻–沈錦豐老師要來幫我們上課,之前邱老和卓老有幫我們請到沈老師來學校幫我們介紹一些鳥類,而且每次學校校外教學去賞鳥時,沈老師一定會跟著我們一起去。

  今天,沈老師並不是要來介紹鳥類,而是要來介紹英文名叫Dragonfly的蜻蜓。蜻蜓和豆娘一樣,都是被稱為「半形變態」的昆蟲,半形變態昆蟲的生活史是:卵→稚蟲→成蟲。
蜻蛉目在分類學上屬於:
動物界→節枝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蜻蛉目。

  要怎麼分辨豆娘和蜻蜓呢?以下是我的歸納:
蜻蜓
休息時翅膀打開
不均翅亞目兩個複眼之間的距離沒有一個複眼寬
英文名字是Dragonfly
台語是ㄘㄢˊㄋㄟ
水蠆的腹部看起來較肥大

豆娘
休息時翅膀閉合
均翅亞目
複眼之間的距離超過複眼的直徑
英文名字叫Demselfly
台語是ㄑㄧㄣ ㄚˋ
水蠆的三個尾腮都暴露在外面

  在認識完如何分辨豆娘和蜻蜓後,沈老師便告訴我們蜻蜓身體的構造:
*蜻蜓看到的影像是由很多影像組成的。
*前胸有前足,中胸有中足,後胸有後足,而中胸和後胸合起來叫做合哅。
*腹部有分成10節,其中第1節和第10節都特別小。
*豆娘有兩對肛附器,蜻蜓只有一對。
*有些蜻蜓在第八腹節有一個尾扇。
*可以利用翅痣來分辨種類。

  水蠆從卵中破殼而出時,還有分成一個「前稚蟲期」,但是前稚蟲期是非常短戰的,從3、5秒到2、3分鐘都有,然後一齡稚蟲就會稅皮,而真正的水蠆才會出來。水蠆吃什麼呢?他們吃蚯蚓、浮游生物、蝌蚪、小魚、豆娘的水蠆、……等,小白鷺、大魚、紅娘華會吃水蠆;蜻蜓的成蟲吃蚊子、蟬、蝴蝶、蛾、蜂、蜘蛛、……等,而鳥、螳螂和青蛙會吃蜻蜓的成蟲。

  蜻蜓雄蟲在羽化後都會都在「有水的地方」等待雌蟲的到來;而在這之前,雄崇會先彎曲長長的腹部,把第9腹節的精子移到第2節的交配器,雌蟲一來,雄蟲就會用肛附器夾住雌蟲,如果雌蟲願意,就會開始交配,而他們彎曲的腹部很像一個美麗的心型,象徵著牠們的愛情會常常久久,永永遠遠。

  蜻蜓產卵的方式有分成6種:
*打針式:雌蟲將產卵管插進植物的莖裡面產卵。
*潑水式:將腹部彎曲,很快的泡進水裡又抽回來,可以到300下。
*摸魚式:將整個腹部泡進水裡。
*挖土式:產在水旁邊潮濕的葉子上,下雨的時可以順便將卵和水蠆衝進水裡。
*水上芭雷式(插秧式):這是大家最熟悉的蜻蜓點水。
*自殺式:將卵產在車窗上(因為陽光反射的關係,使得玻璃看起來很像水)。

  正如沈老師所說的,蜻蜓的確是一種有趣的生物,而沈老師介紹了這麼多種蜻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無霸勾蜓,因為牠長得很大隻,雖然說在現在只有20㎝這麼大,但因為發現了無霸勾蜓的化石,證實了牠在兩億年前可是有40㎝這麼大,展翅時甚至還有70㎝呢!這種「大型的戰鬥機」在史前時代一定是始祖鳥餐廳的招牌菜吧!

【前言】

哇!時間過的好快,我最期待的星期六又到來了,聽說今天要上的是蜻蜓耶!我要趕快預息才行呢!

【分類學】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 有翅亞綱 )
目:蜻蛉目
( 均翅亞目 )—俗稱豆娘,台灣有珈蟌、幽蟌、鼓蟌、絲蟌、洵蟌、蹣蟌、琵蟌、樸蟌及細蟌等9科
( 不均翅亞目 )—俗稱蜻蜓,台灣有春蜓、勾蜓、蜻蜓、弓蜓及晏蜓等5科
( 間翅亞目 )—昔蜻蛉 ( 台灣沒有 )

【如何辨識蜻蜓和豆娘】

蜻蜓:
1.通常體型較大,腹部較粗寬
2.複眼之間的距離較近,甚至有些種類會互相連

3.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及大
4.蜻蜓停棲時,翅膀向身體兩側平展攤開,既不互相重疊,也不覆蓋腹部

豆娘:
1.通常體型較小,腹部較細而顯得長
2.兩個複眼之間的距離超過複眼的直徑,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般大小
4.大部分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豎在背後

【科別的辨識】
《不均翅亞目—蜻蜓》

春蜓科–
1.兩個複眼分得最開,通常相距半個複眼的直徑。
2.本科包括大、中、小型種類的蜻蜓
3.下唇前方不具裂痕
4.本科稚蟲在台灣的種類除少數種類外,主要棲息於溪流水域

勾蜓科–
1.比春蜓科的兩個複眼稍微靠近一點,但通常不相連
2.本科蜻蜓是屬於大型的種類
3.體呈黑色具有螢黃色斑紋參雜於其中
4.複眼並沒有相連,但和春蜓相比之下又稍微靠近
5.下唇前方具有裂痕
6.本科蜻蜓通常會把卵產在森林中溪流流速極緩慢的地方或小瀑布下方的水池中,產卵時雌蟲會將整個身子筆直的插入水中,有如農夫種插秧一般

蜻蜓科–
1.它們的兩個複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擠得有點變形
2.蜻蜓科是蜻蜓類中種類最多且變異最大的一群
3.本科體型為中小型,體色也千變萬化
4.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位置不同
5.腹部第二節不具側片突起
6.本科絕大部份種類雌蟲產卵皆以蜻蜓點水方式將卵產在水中
7.大部分的種類都棲息於靜水環境,只有少部分棲息於溪流中,有些適應力強的種類可生存於各式各樣沒有高度污染的水域

弓蜓科–
1.本科蜻蜓屬於中大型的種類
2.胸部與頭部具有明顯的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3. 複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擠得有點變形
4. 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方向不同
5. 雄蟲腹部第二節具短小的側片突起
6.除岷峨弓蜓外,其中其他四種弓蜓體呈黑色,具有黃斑參雜於其中,而身體上黃斑的位置大小2相似
7.本科稚蟲除慧眼弓蜓外,皆棲息在流水域

晏蜓科–
1.如果把蜻蜓類的一對複眼當做兩個稍微橢圓形的饅頭,兩個饅頭緊緊擠在一起,連接面由胡行變為直線,那就是晏蜓科
2.體型次於勾蜓科,屬於中大型的種類
3.腹部第一節到第三節前1/4處會膨大成橄欖球型,在此稱為「豐腰區」
4. 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位置不同
5.本科稚蟲因種類不同而分別棲息於靜水域與流水域,靜水域如湖泊、池塘、沼澤等,而流水域則在乾淨溪流的緩流區
6.雌蟲產卵都會攀爬在植物上或泥土上將卵產入植物組織上或泥土中
7.通常以快速巡弋的方式飛行,很難發現其停棲

《均翅亞目—豆娘》
2
珈蟌科–
1.大型豆娘 ( 略小於洵蟌科 )
2.溪流型
3.身體 ( 尤其是合胸 ) 有金屬光澤
4.雄蟲無翅痣,而雌蟲則有白色翅痣

幽蟌科–
1.中型豆娘
2.翅痣黑褐色
3.溪流型
4.身體以黑色為底色,成熟個體有白粉

鼓蟌科–
1.小型豆娘
2.溪流型
3.有長鼻
4.翅比腹長
5.腹部最粗
6. 雄蟲無翅痣,而雌蟲則有白色翅痣
7.顏色鮮豔

絲蟌科–
1.中型豆娘
2.除青紋絲蟌外,停棲時翅並不合攏
3.腳的剛毛較短
4.上肛附器甚長
5.合胸較細長

洵蟌科–
1.最大型豆娘
2.停棲時翅並不合攏
3. 身體 ( 尤其是合胸 ) 有金屬光澤

蹣蟌科–
1.中小型豆娘
2. 停棲時翅並不合攏
3.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琵蟌科–
1.中型豆娘
2.腳上的剛毛長且密
3.部份種類雄蟲中後腳之脛節膨大
4.部份種類雄蟲夏肛附器比上肛附器長

樸蟌科–
1.小型豆娘
2.台灣目前只有一種,唯一合胸為橘色
3.腳的剛毛短

細蟌科–
1.小型豆娘
2.腳的剛毛短
3.肛附器較短

當老師演講完,一波波掌聲在我耳旁響起,真是一場完美的演講,我的手都拍紅了,上了老師的課真是值得,下次我要向老師請教更多關於蜻蜓的問題!

老師我6/26要國中分班,所以當天不能去上課。

「蜻蜓?豆娘?傻傻分不清楚!」蜻蜓和豆娘到底要如何分辨呢?今天為我們上課的沈老師就會讓你解惑。

蜻蜓和豆娘都是蜻伶目的昆蟲,但是蜻蜓屬於不均翅亞目,意思就是四片翅膀不相等,而豆娘屬於均翅亞目,因為它四片翅膀都一樣大,蜻蜓的腰也比較粗,豆娘則相反,下次看到一隻蜻伶目的昆蟲,就可以分辨是豆娘還是蜻蜓了!

蜻蜓和豆娘的幼蟲都叫做水蠆,要分辨它們就要看尾巴,因為豆娘的幼蟲是用尾腮呼吸,而蜻蜓的幼蟲是靠直腸腮呼吸呢!

而蜻蜓的羽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立式,就是站直值的羽化,另一種則是倒立式,就是頭部向下羽化。

蜻蜓產卵有很多方法:
打針式:是把腹部插到植物中,像打針一樣。
撥水式:是隨意的將卵產入水中,每次產卵約撥水三百次。
挖土式:是把卵產在土上,再藉由雨水把卵沖到池塘裡,所以不是每種蜻蜓都會把卵產在水中。
摸魚式:是在水中慢慢產卵,不過有的時候真的會「摸魚摸魚-摸到大白鯊」,被魚吃掉……。
插秧式:就是插到水裡再起來,一直反覆這個動作。
自殺式:因為蜻蜓會把卵產在會反光的東西上,所以也有些蜻蜓會把卵產在玻璃上,讓我了解到為什麼我們學校的操場上會有蜻蜓產卵……。

接著我要介紹使我印象深刻的十一種蜻蜓和三種豆娘。
蜻蜓部分:
1.善變蜻蜓:這種蜻蜓剛羽化的時候,會呈現金黃色的美麗色澤,不過成熟了以後就會慢慢轉為紅色。
2.猩紅蜻蜓:一般的蜻蜓腳都是和身體色澤不同顏色的,但是他的腳和身體都是全紅的。
3.焰紅蜻蜓:上肛附器是往上翹的。
4.紫紅蜻蜓:所有蜻蜓只有他是有紫色的成份。
5.廣腹蜻蜓:臉是白色的。
6.長尾蜻蜓:母蟲產卵管很長。
7.鼎脈蜻蜓:腹部是藍色的。
8.小紅蜻蜓:最小的蜻蜓,身長只有一元銅板的直徑大小,生活在草叢附近。
9.漆黑蜻蜓:青眼黑身,世界上很少,身長五元硬幣直徑。
10.三角蜻蜓:在翅膀和身體間的其中一段,雄蟲有寶藍色金屬光澤的翅膀,雌蟲則是亮黑色的顏色。
11.藍黑蜻蜓:翅膀全部是寶藍色的。

豆娘部份:
1.白痣細蟌:母蟲翅膀上有白色花紋,不是翅痣。
2.青黑琵蟌:公的身上有黑斑,母的則是黃斑。
3.朱背樸蟌:胸部是橘色的,可以在空中定位不動,是最小的豆娘。

分辨蜻蜓或豆娘的公母:
母蜻蜓的尾部:細毛或產卵管
公蜻蜓尾部:肛附器

接下來老師告所我們辨識蜻蜓的口訣:村姑慶功宴(春勾蜻弓宴)
這五個好記的字,分別代表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妟蜓科,這五個科別最好的辨認方式就是:春蜓的複眼大約彼此間隔半個複眼的寬度,且不超過一個眼睛的距離,勾蜓的複眼間隔較近,但通常不相連,蜻蜓的複眼會剛好貼在一起,但仍保有原來的形狀,不會變形,而弓蜓的複眼長相也是大同小異,只不過背部及頭部通常有明顯的金屬光澤,最後一種─妟蜓,牠們的雙眼已經相連成一直線,形成一個被擠扁的圓球形狀。

蜻蜓有五個眼睛,包含兩個複眼和三個單眼,有趣的是:複眼的上半部是屬於遠視,下半部是屬於近視,而在正中間還有三個視覺效果較差的單眼,所以雖然蜻蜓有五個眼睛,但是只能有大面積的視野,卻還是無法非常清楚的辨識週遭。

今天沈錦豐老師把蜻蜓介紹的淋漓盡致,讓我對蜻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前對蜻蜓毫無認知的我現在不但知道其中幾種蜻蜓的特徵、分辨性別的方法,更了解各種蜻蜓科別的差異性,這次的課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413號報馬仔,今天要為大家介紹「蜻蜓」,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蜻蜓。
一、今天為我們上課的老師是沈錦豐老師,他是基隆鳥會理事主席,不過他今天 教大家有關蜻蜓的知識喔。

二、介紹蜻蜓
1、蜻蜓是蜻蛉目昆蟲的通稱,有蜻蜓和豆娘。
2、全世界目前有29科將近5000種,是屬於
(1)動物界
(2)節肢動物門
(3)昆蟲綱:有翅亞綱
(4)蜻蛉目:均翅亞目、不均翅亞目、間均翅亞目
3、均翅亞目:這類蜻蛉我們通稱為豆娘。
4、不均翅亞目:這類蜻蛉我們通稱為蜻蜓。
5、蜻蛉目成員的稚蟲是典型的水棲性昆蟲,因此成蟲的棲息環境和水域關係密切。
6、生活史:蜻蜓為不具蛹期的昆蟲,為不完全變態,分為卵期→稚蟲期→成蟲期。
(1)卵期:蜻蜓的卵因不同種類外型就會有不同,如圓形、橢圓形,剛產下的卵有淡黃色、米黃色、淡褐色及淡藍色,通常經過24小時卵顏色會變深變黑。
(2)稚蟲期:蜻蜓的稚蟲稱為水蠆,台灣的蜻蜓稚蟲都是水棲昆蟲,尚無發現陸棲性種類,蜻蜓的稚蟲靠腹部內的直腸鰓呼吸水中溶氧,而豆娘的稚蟲是靠尾鰓呼吸。
(3)成蟲期:水蠆經過多次蛻皮成長到終齡稚蟲,在羽化前幾個小時爬出水面附近的地方,大多數蜻蛉於夜晚羽化,少部份蜻蛉在清晨羽化。
大多數蜻蛉的雌、雄蟲在外觀上也不一樣,同一種蜻蛉成蟲不論雌、雄或不同的生長時期會有很多不同型態的外觀,這就是「多態型」。
7、蜻蛉目成員的稚蟲或成蟲,在口器構造上都屬於咀嚼式口器,都是以動物性固體食物為食,都是以獵捕體型較小的動物當食物,只是稚蟲和成蟲捕時的方法及食物類別不同。
8、蜻蛉的天敵:稚蟲可能遭受其他體型較大的魚類、水棲性肉食昆蟲的捕食。成蟲活躍在野外環境中,鳥類、蜥蜴、蛙類、螳螂等都有可能補食它們成為它們的天敵。

三、蜻蜓和豆娘的辨識
1、蜻蜓:(1)體型較大、腹部較粗寬
(2)複眼之間的距離較近,有些種類會互相連接。
(3)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及大。
(4)蜻蜓停棲時,翅膀向身體兩側平展攤開,不互相重疊,也不覆蓋腹部。
2、豆娘:(1)體型較小、腹部較細長。
(2)兩個複眼之間的距離超過複眼的直徑,外觀頗像一個啞鈴。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般大小。
(4)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豎在背面。

四、蜻蜓雌雄的辨識
1、雄蟲都盤據在水域,雌蟲只有在想產卵時才會來水域交配及產卵,在水域看到的雌、雄比例大約為1:9。
2、雌、雄蟲的生殖器都在第九腹節,

【蜻蜓的介紹】
蜻蜓(Dragonfly)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蜻蛉目、不均翅亞目的昆蟲;同目的豆娘(Damselfly)則為均翅亞目昆蟲。豆娘的台語名稱有一個典故,豆娘停棲時,翅膀大多會合起來,看起來很像中藥行秤中藥用的秤子,因此豆娘的台語就叫秤子。每一種蜻蜓的翅膀尾端都有「翅痣」。在野外,蜻蜓一般會出現在池塘畔、溪流邊,很少停下來,幾乎都在飛。晴朗夏日的上午是觀看蜻蜓的好時機,雨後的晴天也是「賞蜓」的絕佳時候。

【蜻蜓的身體構造】
蜻蜓頭部有兩個大大的複眼、小小的單眼、短短的觸角、額以及上唇。胸部分成前胸、中胸與後胸並各配一對足,稱為前足、中足與後足。我們也將中胸與後胸合稱為合胸。腹部分為十節,第一、八、九、十節很短。第八節長有尾扇,第十節長有肛附器,上肛附器較下肛附器長,只有雄蟲才有,在交配時用來夾住母蟲的前胸。

【蜻蜓與豆娘的辨識】
分辨蜻蜓與豆娘除了利用停棲時翅膀的開與合之外,也可以利用複眼和腹部。某些蜻蜓的複眼雖然是分開的,但中間的距離不會超一個複眼的寬度,而豆娘兩個複眼之間的距離則超過一個複眼寬度。蜻蜓的腹部較粗短,相反的,豆娘的腹部則比較細長。蜻蜓與豆娘的稚蟲都稱做水蠆,但豆娘水蠆比較瘦且有尾狀鰓,而蜻蜓水蠆比較肥且沒有尾狀鰓,以直腸鰓取代。

【雌雄的辨識】
分辨雌雄蜻蜓最好的方式是看第二腹節有沒有交配器。有交配器,為雄蟲;沒有,則為雌蟲。

【蜻蜓的羽化】
蜻蜓有兩種羽化方式,分別是直立式和倒垂式。大部分的豆娘是直立式,而大部分的蜻蜓則是倒垂式。
  ◎直立式:終齡稚蟲爬出水面後,頭部及胸部會先出來,接著等到腳出來後,再用腳夾住蛻並將腹部拉出來,最後將腹部及翅膀伸長就完成了。
  ◎倒垂式:和直立式的羽化差不多,只不過倒垂式的羽化是掛在植物的莖部上,而直立式的羽化是在地面上。
蜻蜓稚蟲和成蟲的呼吸方式不同,所以蜻蜓在羽化時,如果不小心掉進水裡,就會被淹死。

【蜻蜓科別的辨識】
蜻蜓總共分成五科,大多用複眼之間的距離來分辨,有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及晏蜓科,口訣是「村姑慶功宴」。
◎春蜓科:這類蜻蜓的兩個複眼是分開的,兩眼中間不會超過 一個複眼的寬度。
◎勾蜓科:兩個複眼雖然也是分開的,但與春蜓科相比,兩眼 距離又稍微靠近一些。
◎蜻蜓科:兩個複眼靠在一起,連接面呈弧形。
◎弓蜓科:兩個複眼也靠在一起,連接面呈弧形,但前胸有金 屬光澤,以此跟蜻蜓科辨別。
◎晏蜓科:兩個複眼擠在一起,連接面由弧形變為直線。

【蜻蜓之四最】
  ◎最大的昆蟲:最大的昆蟲為無霸勾蜓,身長十二公分,是目前台灣最大的昆蟲。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是兩億年前的蜻蜓化石,身長四十公分,展翅七十公分。原本以為沒多大,親自用手掌比過後,才發現它式昆蟲中的巨無霸。
  ◎最快的速度:蜻蜓每秒最快可以飛行二十公尺,相當於時速七十二公里,接近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的速度。
  ◎最曲折的愛:蜻蜓交配前,雄蟲必須從第九腹節的生殖孔移精到第二腹節的交配器。蜻蜓交配時的形狀很像愛心,雄蟲必須先用腳抓住雌蟲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蟲前胸並將腳放開。如果雌蟲願意,就會彎曲腹部進行交配。沈老師說,雌蟲不願意的情形很少發生,因為如果雌蟲不想交配,它們不會呆呆的到水邊讓雄蟲上門交配。順帶一提蜻蜓的產卵方式,有打針式、撥水式、摸魚式、挖土式、水上芭蕾式和自殺式六種。蜻蜓會選擇表面反光的地方產卵,所以有時會不小心將卵產到玻璃上。稚蟲孵化後沒有水無法生存,稱為自殺式的產卵。
  ◎最變態的生活史:蜻蜓的一生會經過卵、前稚蟲、稚蟲、成蟲四個時期。因為沒有蛹期所以不是完全變態昆蟲。卵期會經過六至十天,孵化成前稚蟲,幾分鐘後稚蟲(水蠆)才會出來。稚蟲期,短至一個月,長至三、四年,最後成為成蟲,數個月後,雌蟲產下數百顆卵,循環又重新開始。

【蜻蜓的食物與天敵】
蜻蜓稚蟲吃的是蝌蚪等生活在水裡的生物,他們用特化的顎來捕捉獵物。成蟲吃的是昆蟲,如蝴蝶、蜜蜂等。
蜻蜓稚蟲的天敵有魚、白鷺鷥等,成蟲的天敵則有鳥類、蛙類及螳螂等。

【北部常見的蜻蜓】
  ◎紅蜻蜓家族:
    ※猩紅蜻蜓:蜻蜓中,唯一腳是紅色的。
    ※焰紅蜻蜓:肛附器向上鉤。
  ◎藍蜻蜓家族:
    ※樂仙蜻蜓:腹部有彩色的斑紋。
  ◎其他:
    ※侏儒蜻蜓:身長只有1.2公分。
    ※橙斑蜻蜓:胸部的顏色很像蜜蜂身體的顏色,一條     黑、一條黃。

【心得】
這次的蜻蜓課程不僅讓我學到蜻蜓的生態習性,也學到了如何辨別蜻蜓和豆娘,更認識了許多不同的蜻蜓以及它們的特徵,讓我收穫良多。爾後,在夏季雨過天晴的午前,期待在池畔,在溪邊,能找到更多辛苦拍翅的可愛蜻蜓。

認識蜻蜓

這次的課是由沈錦豐老師來幫我們上的,之前都聽他講「鳥」,這次我們聽到的是-蜻蜓……

[分類學]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蜻蛉目

[蜻蜓和豆娘的辨識]
蜻蛉目的腹部都有10節。
蜻蜓:
1.體型大,腹部粗寬。
2.複眼之間的距離較近,有些種類甚至會互相連接。
3.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大。
4.停棲時,翅膀向身體兩側平攤,不互相重疊,也不覆蓋腹部。

豆娘:
1.體型小,腹部細長。
2.兩個複眼之間的距離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樣大。
4.停棲時,翅膀合攏豎在背面。

[雌雄的辨識]
通常雄蟲都在水域,雌蟲只有想產卵時才會去水域交配及產卵,因此在水域看到雌、雄比例大概是1:9。

[科別]
不均翅亞目(俗稱蜻蜓)
1.春蜓科
2.勾蜓科
3.蜻蜓科
4.弓蜓科
5.晏蜓科

均翅亞目
1.珈蟌科-大型豆娘
2.幽蟌科-中型豆娘
3.鼓蟌科-小型豆娘
4.絲蟌科-中型豆娘
5.洵蟌科-最大型豆娘
6.蹣蟌科-中小型豆娘
7.琵蟌科-中型豆娘
8.樸蟌科-小型豆娘
9.細蟌科-小型豆娘

老師教了我們一種辨識不均翅亞目(俗稱蜻蜓)的方法,老師先講了一個故事給我們聽,重點就是「村姑(台語)慶功宴」(春勾蜻弓晏),春蜓科的複眼是分的最開的,晏蜓科幾乎整個黏在一起,就按照「春勾蜻弓晏」的順序來辨識蜻蜓的科目。 小時候不管看到蜻蜓或是豆娘都會說:「哇!蜻蜓!」;大班左右時終於知道:不是只有蜻蜓,還有豆娘;現在終於認識蜻蜓和豆娘了,這都要感謝沈錦豐老師。

格式跑掉了,重傳一次

認識蜻蜓

這次的課是由沈錦豐老師來幫我們上的,之前都聽他講「鳥」,這次我們聽到的是-蜻蜓……

[分類學]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蜻蛉目

[蜻蜓和豆娘的辨識]
蜻蛉目的腹部都有10節。
蜻蜓:
1.體型大,腹部粗寬。
2.複眼之間的距離較近,有些種類甚至會互相連接。
3.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大。
4.停棲時,翅膀向身體兩側平攤,不互相重疊,也不覆蓋腹部。

豆娘:
1.體型小,腹部細長。
2.兩個複眼之間的距離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樣大。
4.停棲時,翅膀合攏豎在背面。

[雌雄的辨識]
通常雄蟲都在水域,雌蟲只有想產卵時才會去水域交配及產卵,因此在水域看到雌、雄比例大概是1:9。

[科別]
不均翅亞目(俗稱蜻蜓)
1.春蜓科
2.勾蜓科
3.蜻蜓科
4.弓蜓科
5.晏蜓科

均翅亞目
1.珈蟌科-大型豆娘
2.幽蟌科-中型豆娘
3.鼓蟌科-小型豆娘
4.絲蟌科-中型豆娘
5.洵蟌科-最大型豆娘
6.蹣蟌科-中小型豆娘
7.琵蟌科-中型豆娘
8.樸蟌科-小型豆娘
9.細蟌科-小型豆娘

老師教了我們一種辨識不均翅亞目(俗稱蜻蜓)的方法,老師先講了一個故事給我們聽,重點就是「村姑(台語)慶功宴」(春勾蜻弓晏),春蜓科的複眼是分的最開的,晏蜓科幾乎整個黏在一起,就按照「春勾蜻弓晏」的順序來辨識蜻蜓的科目。
小時候不管看到蜻蜓或是豆娘都會說:「哇!蜻蜓!」;大班左右時終於知道:不是只有蜻蜓,還有豆娘;現在終於認識蜻蜓和豆娘了,這都要感謝沈錦豐老師。

認識蜻蜓
你知道彥廷也就是我是一種蜻蜓嗎?你只要聽過沈老師的蜻蜓演講我相信你就會懂了,或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蜻蜓和豆娘在分類學上屬於)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蜻蛉目
均翅亞目,就是所謂的豆娘
不均翅亞目,就是所謂的蜻蜓
蜻蜓和豆娘一樣是半形變態。
1.蜻蜓的英文名字是Dragonfly
台語是ㄘㄢˊㄋㄟ
2.豆娘的英文名字叫Damselfly
台語是親 ㄚˋ

(辨識)
你知道蜻蜓和豆娘怎麼辨識嗎?
1.蜻蜓通常比較大,腹部較粗寬。豆娘體型較小,腹部較細而顯得長。
2.蜻蜓複眼距離較近,有些種類還會互相連接。豆娘兩個複眼之間距離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3.蜻蜓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大。蜻蜓後翅和前翅幾乎一般大小。
4.蜻蜓停棲時,翅膀平展攤開。大部分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在一起。

(現在來介紹蜻蜓的種類)
以最明顯的方式來分,就是以複眼來看。
獲得複眼最分開獎的是:春蜓科,它們的複眼之間大約有半個那麼寬
本科有大中小的蜻蜓
獲得第二名的是:勾蜓科,比春蜓科的複眼稍微靠近了一點
本科蜻蜓是大型的種類
獲得第三名的有兩科:有蜻蜓科和弓蜓科,它們都是兩個複眼剛好貼在一起
感覺你好像漏了一科耶!
噹噹噹噹,現在八點整
蜻蜓和豆娘的最佳節目又來了,又是到了大家最愛的大解謎時間。
我是無霸勾蜓
今天的問題是:
你知道彥廷也是一種蜻蜓嗎?
這個是由台北市的劉彥廷小朋友給我們的問題。
誰知道為什麼呢?想一下!想好了!請打進來(2978-62xx)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請問是誰!
我是廣腹蜻蜓,我知道!我知道
因為是宴蜓科不是彥廷科
標準答案!而且宴蜓科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牠的複眼幾乎黏在一起
蜻蜓產卵的方式有分成幾種,我只記得三種
1.打針式:雌蜻蜓把產卵管插進植物的莖裡面產卵。
2.插秧式:就是蜻蜓點水啦!
3.自殺式:將卵產在車窗,因為陽光照下來,使得玻璃看起來很像水

老師教了我們一種辨識蜻蜓的方法,就是「村姑慶功宴」=(春勾蜻弓晏),春蜓科的複眼是差了半個複眼,是分的最開的,晏蜓科幾乎黏在一起,就依照「春勾蜻弓晏」的順序來辨識蜻蜓的科目。
這五個字真是厲害!竟然可以用五個字就把五種蜻蜓都分出來了!

話說只要聽到『蜻蜓』這個名字,腦袋中馬上就會聯想到那個有著大頭大眼睛、細細長長的身體、透明翅膀的飛行俠。尤其他『蜻蜓點水』的姿勢,就好像武俠小說中『水上漂』的武功。而這次,在經過沈老師仔細的解說之後,我知道了許多有關蜻蜓的事情,不光是從外觀上重新認識了蜻蜓,更知道了他的分類、型態、生活史、產卵方式…

蜻蜓,是一種蜻蛉目昆蟲,牠在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

蜻蛉目之中有分為三個目,分別是:
1.均翅亞目:是指豆娘,台灣有珈蟌、幽蟌、鼓蟌、絲蟌、洵蟌、蹣蟌、琵蟌、樸蟌及細蟌等九科。
2.不均翅亞目:是指蜻蜓,台灣有蜻蜓、晏蜓、勾蜓、春蜓以及弓蜓等五科。
3.間翅亞目:是指昔蜻蛉,台灣沒有,只有在日本與喜馬拉雅山有。

蜻蜓分成頭、胸、腹部,頭部有一對複眼、一個大顎以及三個單眼,胸部有前翅、後翅、前腳、中腳以及後腳,腹部雄蟲有交配器雌蟲有產卵管。蜻蜓的棲息地在:溪流、湖泊、沼澤、池塘、人工容器以及水域附近的植物草叢上。

蜻蜓是一種不具備蛹期的昆蟲,因此我們稱牠為不完全變態或半形變態。牠的生活史是:卵期:是圓形或橢圓形,剛產下的卵是淡淡的顏色,過了二十四小時之後顏色會變深變黑,大部分是六到十天以內孵化。→稚蟲期:剛孵化出來的是前稚蟲,牠主要用途是把卵殼弄破,過幾秒鐘至幾分鐘後,前稚蟲的背部裂開,這時一齡稚蟲爬出來。→成蟲期:剛羽化的成蟲顏色很淡,過一天之後,顏色會變的比較深,翅膀也會變硬,等到一週之後翅膀會完全變硬,體色也會變的很深,順便提一下好了,成蟲的壽命大部分是一個月到數個月。

要如何辨識蜻蜓或豆娘呢?這個很簡單。
蜻蜓:
1.體型較大,腹部又粗又寬。
2.複眼之間的距離比較近,不會超過一個複眼的距離。
3.後翅比前翅寬大。

豆娘:
1.體型較小,腹部又細又長。
2.兩個複眼的距離很遠,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樣大。

那要如何分辨雌蟲或雄蟲呢?這個問題更簡單了。雄蟲的第二複節有一個交配器,因此如果我們看到牠們的第二複節有禿出來的就是雄的,如果沒有就是雌的。

蜻蜓的產卵方式有很多種,例如:
1.打針式:把腹部插到植物中進行產卵。
2.潑水式:以點水的方式產卵,每點一次產兩顆卵,大約點三百多次。
3.摸魚式:有一句話說摸魚結果摸到大白鯊,蜻蜓也是呢!蜻蜓會在水面上慢慢的產卵,結果產到被魚吃掉。
4.挖土式:把卵產在土上,如果雨水來的話,那就是卵的幸運日了,因為雨水可以幫助卵,從土上游到水裡。
5.水上芭蕾式(插秧式):就是像在耕田一樣,一直插,一直插…。
6.自殺式:因為蜻蜓的眼睛覺得玻璃會反映跟水池一樣,因此牠會把玻璃想成是水池,接著把卵產在自以為是水池的玻璃上。難怪稱為是自殺式。

以前我常常聽到大人在說蜻蜓點水,但是現在我上了沈錦豐老師的課以後,我才知道原來大人們在講的蜻蜓點水就是蜻蜓雌蟲在溪流中用潑水式產卵。

蜻蜓之最…
1.(跟昆蟲比)最快的速度:
蜻蜓每秒飛二十公尺,時速七十二公里。
2.最曲折的愛:
蜻蜓們的交配方式可是非常有趣的,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雄的蜻蜓在交配之前會把在第九複節生殖孔裡面的精子移到第二複節的交配器,接著牠就會去溪邊等待雌蟲出現,雌蟲出現了以後,牠就會飛到雌蟲的身邊,先用腳夾住雌蟲的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蟲的前胸,如果雌蟲願意的話,牠就會彎曲腹部與雄蟲進行交配。這時,我們從表面上看這兩隻進行交配的蜻蜓,牠們的動作看起來像一顆愛心。

透過這樣的課程,可以有助於我對蜻蜓的了解,讓我對蜻蜓有更上一層樓的知識。下次我遇到蜻蜓時,我不會再像以前小時候只會在那裡喊著:『哇!蜻蜓』,我會試著分辨出牠是哪一科的?是雄蟲還是雌蟲?…真是受益良多。

今天是由沈錦豐老師來為我們上有關蜻蜓,我聽了好興奮,因為我一向對於蜻蜓十分不了解,希望藉由這堂課好好瞭解有關蜻蜓的大小事。
【簡介】
一、科學分類
1.界-動物界
2.門-節肢動物門
3.綱-昆蟲鋼
4.目-蜻蛉目
二、蜻蜓的身體構造
《一》頭部
1.觸角:長度不長
2.複眼:上面遠視下面近視
《二》胸部
1.前胸:前足
2.中胸:中足
3.後胸:後足
《三》腹部
1.有10節
2.第10節有上肛附器
3.第2節有陰莖和儲精囊
三、蜻蜓種類
1.春蜓科:複眼分得最開,但不超過半個複眼的直徑,並且包含了大、中、小型種類的蜻蜓。
2.勾蜓科:比春蜓科的複眼稍為靠近一點,但不相連,屬於大型的種類。
3.蜻蜓科:複眼剛好靠在一起,但沒有擠到變形,屬於中小型的蜻蜓。
4.弓蜓科:複眼剛好貼在一起,但沒有擠到變形,而且頭部胸部有亮麗的金屬光澤,是中大型的種類。
5.晏蜓科:複眼緊緊的靠在一起,連接面由弧形變為直線,是屬於中大型的種類。
四、產卵方式
1.打針式
2.潑水式
3.摸魚式
4.挖土式
5.插秧式
五、分辨豆娘蜻蜓
豆娘:
1.均翅亞目
2.複眼較分開
3.腹部較細
蜻蜓:
1.不均翅亞目
2.複眼較靠近
3.腹部較粗
【心得】
經過這次沈老師的講解,我不再傻傻分不清豆娘和蜻蜓了,對於蜻蛉目的昆蟲也更了解了,還見識到全台最大和最小的蜻蜓,真是有趣極了,我真是獲益良多。

老師,這是我的補充。
大..家..好!我是一隻孵化沒多久的小水蠆。幾十分鐘之前,我還在卵裡扭動,期待破卵的那一刻,大約三分鐘之後,我終於擺脫卵的束縛了,成為一隻沒有腳的在前稚蟲,過了五秒鐘之後,我就在同伴的幫助下順利的脫皮,成為一齡幼蟲,於是,我就開始在水中游來游去,尋找我生命中的第一頓飯,終於呀!皇天不負苦心人,讓我找到了一隻蝌蚪,我慢慢靠近他,然後「咻」一聲,抓住了他,讓我飽餐一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終於長大了,所以我爬出水面,準備化蛹,我選擇用直立式來羽化,因為倒垂式光看就覺得很累,腦袋朝下,會不會腦充血呀?過了一個多小時,我成功的羽化成一隻帥蜻蜓了,一羽化完成,我就以時速七十二公里的速度,飛到池塘邊,找尋我的心上人,完成我的終身大事。唉呀!我都忘了介紹我家族了!
我們蜻蜓在分類學上屬於: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有翅亞綱)
蜻蛉目
共分為五科,分別是:
(1)晏蜓科:
1.晏蜓科的蜻蜓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由弧形變成直線。
2.是一種中大型的蜻蜓。
3.卵會產在土中或植物上。
4.平時飛的很快,不易發現他停棲。
(2)春蜓科:
1.牠是蜻蜓中兩個腹眼分的最開的科,足足有半個腹眼的直徑。
2.這種科有分大、中、小型種類的蜻蜓。
3.下唇前方沒有裂痕。
4.此科稚蟲通常分布於溪流水域。
(3)勾蜓科:
1.這科的蜻蜓是大型種類。
2.比春蜓科的兩個腹眼稍微靠近些,但通常是不會連起來的,只會留下一點點小縫。
3.下唇前方具有裂痕。
4.產卵時就像農夫插秧一樣,將身子插入水中。
(4)弓蜓科:
1.這科的蜻蜓是中大型種類。
2.胸部和頭部觸有明顯類似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3.腹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擠得變形。
(5)蜻蜓科:
1.這科的體型為中小型,體色也比較多樣化。
2.胸部第二節不具測片突起。
3.是蜻蜓種類中,最多的一種。
4.大部分種類是以蜻蜓點水的方式產卵在水中。
大家常常和近親搞混,現在,就讓我來交大家如何分辨蜻蜓與豆娘吧!
蜻蜓英文是:dragonfly,台語是:ㄘㄢˊ ㄋㄟ
豆娘英文是:Damselfly,台語是:親 ㄚˋ
接著,讓大家認識我的親戚—豆娘
(1)珈蟌科:
1.是一種大型豆娘。
2.住在溪流旁。
3.身體為金屬光澤。
(2)幽蟌科:
1.是一種中型豆娘。
2.翅痣成黑褐色。
3.住在溪流旁。
4.身體以黑色為底色,成熟有白粉。
(3)鼓蟌科:
1.是一種小型豆娘。
2.有長鼻子。
3.翅膀比腹還要長。
4.腹部最粗的一種。
5.雄蟲沒有翅痣,雌蟲有白色翅痣。
6.顏色非常的鮮豔。
(4)絲蟌科:
1.是一種中型豆娘。
2.腳毛很短。
3.上肛附器很長。
(5)洵蟌科:
1.是最大型的豆娘。
2.停棲時,翅膀不會合攏。
3.身體有類似金屬光澤。
(6)蹣蟌科:
1.是一種中小型的豆娘。
2.停棲時,翅膀不會合攏。
3.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7)琵蟌科:
1.是一種中型豆娘
2.腳的剛毛很長、很密。
3.部分種類雄蟲下肛附氣比上肛附氣長。
(8)樸蟌科:
1.是一種小型豆娘。
2.臺灣目前只有一種,唯一的合胸是橘色。
3.腳的剛毛很短。
(9)細蟌科:
1.是種小型豆娘。
2.腳的剛毛很短。
3.大都是靜水水域型。
4.肛附器較短。
以上就是我的家族成員簡介和我的成長日記,謝謝大家!

蜻蜓的生態觀察:沈錦豐老師
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我是三角蜻蜓,我們蜻蜓家族的科學分類分為: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鋼-昆蟲鋼
目-蜻蛉目
蜻蛉目再下來就分為「豆娘」和「蜻蜓」。
豆娘是屬於均翅亞目
蜻蜓則是屬於不均翅亞目

如何分辨蜻蜓與豆娘?
成蟲:休息時翅膀張開的是蜻蜓;而休息時翅膀合起來的是豆娘;但翅膀半開半合的則不一定。
前翅與後翅大小不一樣的是蜻蜓;前翅與後翅大小一樣的是豆娘。
複眼:兩個複眼距離小於一個複眼的直徑是蜻蜓;兩個複眼距離大於一個複眼的直徑是豆娘。
腹部:較粗的是蜻蜓;較細的是豆娘。
稚蟲:尾鰓:蜻蜓稚蟲尾鰓短;豆娘稚蟲尾鰓長

蜻蛉目家族的成員:
豆娘

鼓蟌科:屬於小型豆娘,翅膀比腹部長

琵蟌科:屬於中型豆娘,腳有很長又很密的剛毛,且部分雄蟲的下肛附器比上肛附器長

幽璁科:翅膀屬於中型豆娘,成熟個體有白粉

細蟌科:屬於小型豆娘,腳的剛毛和肛附器都較短

蹣蟌科:屬於中小型豆娘,很特別的,牠停棲時翅膀並不會合攏,雄蟲的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珈蟌科:屬於大型豆娘,合胸那裡有獨特的金屬光澤,而雌蟲則有白色翅痣。

洵蟌科:是最大型的豆娘,和蹣蟌科一樣,停棲翅膀不合攏

絲聰科:屬於中型豆娘,除了青紋絲蟌外,其他的停棲時翅膀也不合攏。
蜻蜓

春蜓科:是台灣的蜻蜓中,複眼分得最開,但不超過半個複眼的直徑。雉蟲棲息在溪流水域

勾蜓科:複眼間的距離已經比春蜓科的近了!

蜻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黏在一起。

弓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黏在一起,但他的胸部有金屬光澤,呈現藍色或綠色的耀眼顏色。

宴蜓科:兩個複眼黏在一起,擠成一團,複眼中間有一條線

口訣:村姑慶功宴
羽化方式:
直立式
倒垂式
產卵方式:
打針式
潑水式
摸魚式
挖土式
插秧式
聽完了我的講解,大家因該對我們又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了,下次見到我們至少最基本的公母要分辨出來喔!

502/日新國小/陳威岐
主題:蜻蜓的生態觀察
一. 筆記重點:
每次我只要看到很像蜻蜓的昆蟲,就會以為那是蜻蜓,但是老師這次有說到長腳蛉最像蜻蜓,而且我之前一直分不清楚豆娘和蜻蜓,現在總算知道怎麼分,豆娘:腹部較細、複眼分開超過一個複眼;蜻蜓:腹部較粗、複眼分開不會超過一個複眼,要分辨蜻蜓和豆娘也可看觸角,最讓我驚訝的事,是豆娘居然也算蜻蜓,蜻蜓有十個腹節。
二. 蜻蜓的分類
蜻蜓被分在動物界裡,門是分在節肢動物門,綱是昆蟲綱,目是蜻蛉目。豆娘屬於均翅亞目;蜻蜓屬於不均翅亞目。豆娘的英文:damselfly,蜻蜓的英文:dragonfly。至於台語呢?豆娘台語:親那;蜻蜓台語:ㄘㄢˊㄋㄟ。
三. 蜻蜓的紀錄
最大的蜻蜓:體長40公分;最快速度:秒/20公尺=時72公里;最曲折的愛:蜻蜓會移精〈從第九腹節一到第二腹節〉;最變態的生活史:蜻蜓有挖土式、摸魚式、打針式、撥水式、水上芭雷式、自殺式等產卵方式。挖土式:在地上挖洞把卵產下去;摸魚式是在水裡產卵;打針式是在植物的根底產卵;撥水式是在水面上滑行產卵,一次可產2~6顆,一次產大約產300次;水上芭雷式是在水裡產卵;自殺式是產卵產在一半魚把卵吃了。
四.科類
蜻蜓有春蜓科〈複眼分很開〉、勾蜓科〈複眼有分開,但是不會很開〉、蜻蜓科〈剛好黏在一起〉、弓蜓科〈複眼剛好靠近一起、有金屬光澤〉、晏蜓科〈複眼
全黏在一起〉,簡稱村姑慶功宴,蜻蜓大蓋兩年一世代;豆娘:細蟌科、滿蟌科、洵蟌科、珈蟌科、鼓蟌科、樸蟌科、幽蟌科、(翅膀腹部部長差不多)琵蟌科、絲蟌科,豆娘的翅膀上都會有翅痣。

509/指南國小/鄧丞佑
【前言】
  又到了我最期待的,今天請到了〝蜻蜓權威〞沈錦豐老師,綽號「老鷹十一隻」的沈老師,要帶著我們去探索蜻蜓的小小世界。

【蜻蜓的小秘密】
  蜻蜓的生命階段為卵→前稚蟲→稚蟲→成蟲,所以屬於不完全變態。

蜻蜓在分類學上屬於: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有翅亞綱)
蜻蛉目(不均翅亞目)

【蜻蜓與豆娘的差別】
1.蜻蜓為不均翅亞目、成蟲腹部比較粗、停棲時翅膀會往身體兩側平坦的攤開。
2.豆娘為均翅亞目、成蟲腹部比較細、休息時會將翅膀往身體上方合攏。
3.蜻蜓幼蟲的腮會在腹部裡,稱之為「直腸腮」、腹部比較肥短,尾部沒有三根針狀的尾腮。
4.豆娘幼蟲的腮會在尾部,所以叫做「尾腮」、腹部比較細長,尾部有三根針狀的尾腮。
5.蜻蜓複眼的距離再怎麼分開,也不會多於一個複眼的距離。
6.豆娘複眼的距離再怎麼靠近,也不會少於一個複眼的距離。
7.蜻蜓的上、下翅不一樣大,顧名思義為不均翅亞目。
8.豆娘的上、下翅一樣大,顧名思義為均翅亞目。

【公母如何辨識】
  公的蜻蜓於第二腹節會有生殖器,腹部末端會有上肛附器和下肛附器。母蜻蜓只有第九腹節有生殖器。(以上是比較明顯的特徵)

【產卵方式】
1.打針式:母蟲把產卵管碰到水面點一下、點一下,我們俗稱「蜻蜓點水」。成蟲在水面上,然後將產卵管插入水中一直產卵,直到產完卵才飛離水面。
2.撥水式:母蟲在水面上將腹部撥動水面產生漣漪,在碰觸到水面的時候產下卵。
3.挖土式:把產卵管插入淺水的土中,或者植物的莖上產卵。
4.插秧式:母蟲把尾部往水裡戳,看哪裡有水草,但是也常常會戳到魚而被吃掉。
5.自殺式:因為人類製造的玻璃很像水面的反光,誤導了蜻蜓,讓蜻蜓誤以為是水面,蜻蜓就直接把卵產在玻璃上面。
6.摸魚式:公蟲把母蟲壓到水裡產卵,一會兒再把母蟲放出來透透氣,再繼續產卵。

【蜻蜓科別分辨】
1.春蜓科:是台灣的蜻蜓中,複眼分得最開,但是不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2.勾蜓科:複眼的間距比春蜓科的近一點。
3.蜻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碰在一起,不會擠成一條線。
4.弓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碰在一起,不會擠成一條線,但是胸部有金屬光澤。
5.晏蜓科:兩個複眼擠成一條線。

  還有一個口訣,只要記住:村姑慶功宴,就可以了。咦!「村姑慶功宴」和蜻蜓有什麼關係?哦!原來「村姑慶功宴」和「春勾蜻弓晏」是取諧音,然後村姑請大家吃饅頭,按照饅頭被蒸之後膨脹的順序,也就是複眼的距離由寬到窄。

【心得】
  以前看到蜻蛉目的昆蟲只會大喊「蜻蜓!蜻蜓!」,或大喊「豆娘!豆娘!」,現在我只要看到蜻蛉目昆蟲,馬上就能分辨它是蜻蜓還是豆娘?是公的還是母的?還學到了蜻蜓的生活史,希望以後還可以請到昆蟲界的各類權威來授課。

老師對不起!我重po筆記

【前言】
  又到了我最期待的自然生態營,今天請到了〝蜻蜓權威〞沈錦豐老師,綽號「老鷹十一隻」的沈老師,要帶著我們去探索蜻蜓的小小世界。

【蜻蜓的小秘密】
蜻蜓的生命階段為卵→前稚蟲→稚蟲→成蟲,所以屬於不

完全變態。
蜻蜓在分類學上屬於: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有翅亞綱)
蜻蛉目(不均翅亞目)

【蜻蜓與豆娘的差別】
1.蜻蜓為不均翅亞目、成蟲腹部比較粗、停棲時翅膀會往身體 兩側平坦的攤開。
2.豆娘為均翅亞目、成蟲腹部比較細、休息時會將翅膀往身體上方合攏。
3.蜻蜓幼蟲的腮會在腹部裡,稱之為「直腸腮」、腹部比較肥短,尾部沒有三根針狀的尾腮。
4.豆娘幼蟲的腮會在尾部,所以叫做「尾腮」、腹部比較細長,尾部有三根針狀的尾腮。
5.蜻蜓複眼的距離再怎麼分開,也不會多於一個複眼的距離。
6.豆娘複眼的距離再怎麼靠近,也不會少於一個複眼的距離。
7.蜻蜓的上、下翅不一樣大,顧名思義為不均翅亞目。
8.豆娘的上、下翅一樣大,顧名思義為均翅亞目。
【公母如何辨識】
  公的蜻蜓於第二腹節會有生殖器,腹部末端會有上肛附器和下肛附器。母蜻蜓只有第九腹節有生殖器。(以上是比較明顯的特徵)

【產卵方式】
1.打針式:母蟲把產卵管碰到水面點一下、點一下,我們俗稱「蜻蜓點水」。成蟲在水面上,然後將產卵管插入水中一直產卵,直到產完卵才飛離水面。
2.撥水式:母蟲在水面上將腹部撥動水面產生漣漪,在碰觸到水面的時候產下卵。
3.挖土式:把產卵管插入淺水的土中,或者植物的莖上產卵。
4.插秧式:母蟲把尾部往水裡戳,看哪裡有水草,但是也常常會戳到魚而被吃掉。
5.自殺式:因為人類製造的玻璃很像水面的反光,誤導了蜻蜓,讓蜻蜓誤以為是水面,蜻蜓就直接把卵產在玻璃上面。
6.摸魚式:公蟲把母蟲壓到水裡產卵,一會兒再把母蟲放出來透透氣,再繼續產卵。

【蜻蜓科別分辨】
1.春蜓科:是台灣的蜻蜓中,複眼分得最開,但是不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2.勾蜓科:複眼的間距比春蜓科的近一點。
3.蜻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碰在一起,不會擠成一條線。
4.弓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碰在一起,不會擠成一條線,但是胸部有金屬光澤。
5.晏蜓科:兩個複眼擠成一條線。
 
  還有一個口訣,只要記住:村姑慶功宴,就可以了。咦!「村姑慶功宴」和蜻蜓有什麼關係?哦!原來「村姑慶功宴」和「春勾蜻弓晏」是取諧音,然後村姑請大家吃饅頭,按照饅頭被蒸之後膨脹的順序,也就是複眼的距離由寬到窄。

【心得】
  以前看到蜻蛉目的昆蟲只會大喊「蜻蜓!蜻蜓!」,或大喊「豆娘!豆娘!」,現在我只要看到蜻蛉目昆蟲,馬上就能分辨它是蜻蜓還是豆娘?是公的還是母的?還學到了蜻蜓的生活史,希望以後還可以請到昆蟲界的各類權威來授課。

在溪邊或河邊常可看到「蜻蜓點水」這個景象,而蜻蜓到底是什麼昆蟲呢?今天我們就邀請到了基隆鳥會的沈錦豐老師來為我們講解蜻蜓的身體構造、種類等等。

【蜻蜓的基本知識】
蜻蜓是蜻蛉目昆蟲的通稱,蜻蛉目包括「蜻蜓」和「豆娘」,蜻蜓在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蜻蛉目之下又分為不均翅亞目(蜻蜓)及均翅亞目(豆娘)。蜻蜓的複眼上半部屬於遠視,下半部屬於近視,蜻蜓腹部有10截,第十截的後面有上肛附器

【蜻蜓的身體構造】
(一)頭
有複眼、單眼、觸角等構造,蜻蜓的複眼上半部屬於遠視,下半部屬於近視,因此要捕捉蜻蜓時要從下面抓,才不會被蜻蜓發現而發走。
(二)胸
蜻蜓的胸部分成三段:前胸、中胸、後胸,前胸長有一對腳(前足),中胸長有一對腳(中足)及一對翅膀,後胸有一對腳(後足)。
(三)腹
蜻蜓的腹部分成十截,公蜻蜓在第二截有交配器,而第十截(最後一截)有肛
附器,肛附器較靠近的是公的,而較分開的是母的。

【蜻蜓的生活史】
蜻蜓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又稱半行變態),生活史為:卵→前稚蟲→水蠆→成蟲。
(一) 卵
蜻蜓交配後,母蜻蜓會大多會將卵產在水中或水邊,以下是蜻蜓的產卵方式:
1.打針式:隨意的將卵產在水中植物的莖上。
2.撥水式:每撥一次水,就將2~4顆卵產到水中,雙白蜻蜓產一次卵大約撥水300次。
3.摸魚式:將產卵管伸進水中,有時會被魚吃掉。
4.挖土式:產卵在河川或池塘旁的泥土上,再藉由雨水將卵沖進水中。
5.插秧式(水上芭蕾式):像農夫插秧一樣將產卵管伸進水中。
6.自殺式:由於蜻蜓產卵是看物體的表面有没有反光,因此有些蜻蜓就會產卵在可以反光的汽車擋風玻璃上。
蜻蜓的卵在夏天通常6~10天孵化,少數的蜻蜓種類會以卵來渡冬。
(二) 前稚蟲
為期6~10天的卵期後,從卵中孵化出來的是前稚蟲,前稚蟲時期通常只有幾秒鐘到幾分鐘,之後便會爬出水蠆。
(三) 水蠆
水蠆是蜻蜓的稚蟲,時間從一個月到三、四年都有,水蠆與前稚蟲最大的不同是前稚蟲的每一隻腳黏在一起,不能隨意活動,而水蠆的腳是分開的,當水蠆的時間越短,此蜻蜓種類的數量就越多;當水蠆的時間越長,此蜻蜓種類數量就越少。而水蠆的天敵有:鷺科鳥類、魚類、紅娘華等。
(四) 成蟲
當水蠆經過多次脫皮,成長到終齡稚蟲,會在羽化前爬出水面,於樹枝、樹物葉片等地方羽化,春蜓科及豆娘大多使用直立式羽化,而其他種類大多使用倒垂式羽化,成蟲的天敵有:燕子、灰鶺鴒、螳螂、青蛙等。

【分辨蜻蜓及豆娘】
蜻蜓及豆娘雖類同屬於蜻蛉目,但在外觀上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
(一)複眼
蜻蜓兩顆複眼的距離較近,通常不會超過一顆複眼的直徑,但豆娘的複眼分得較開,有時會超過一顆複眼的直徑。
(二)腹部
蜻蜓的腹部較粗,豆娘的腹部較細。
(三)翅膀
蜻蜓在休息時,翅膀是張開的,而豆娘翅膀則是合起來的。
(四)水蠆
豆娘的水蠆有尾鰓,而蜻蜓没有。

【蜻蜓之最】
無霸勾蜓在2億年前曾經身長40公分,展翅70公分,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廣腹蜻蜓時速72公里,每秒20公尺。

【蜻蜓交配】
公蜻蜓在交配前會先將第9腹節的生殖孔,移蜻到第2腹節的交配器,接下來用腳抓住雌蟲頭部,再用肛附器來住雌蟲前胸,之後雌蟲會用其腹部接觸雄蟲第二腹節的交配器,這很像一個愛心的形狀,交配完成後,雌蟲就會在水中產卵。

【不均翅亞目(蜻蜓)種類的分辨】
蜻蜓的種類在台灣有5科,分別是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及晏蜓科,以下是如何分辨這五種科別的辨認方法。
1. 春蜓科:2個複眼分得很開,大約是半個複眼的直徑,但没有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2. 勾蜓科:2個複眼分開,但距離較春蜓科近。
3. 蜻蜓科:2個複眼剛好靠近。
4. 弓蜓科:2個複眼剛好靠近,合胸有金屬光澤。
5. 晏蜓科:2個複眼連接面呈直線。

【感想】
經過沈錦豐老師詳細的講解,我對蜻蜓的生態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在這次的課程之後,我學習到了如何分辨蜻蜓及豆娘,希望下次到野外做觀察時,能在溪邊看到蜻蜓產卵。

「那是蜻蜓還是豆娘啊?」「那是豆娘啦」「那是蜻蜓啦」
大家是不是豆娘、蜻蜓傻傻分不清楚呢?
沒關係,今天就讓我蜻蜓小博士來教大家如何分辨豆娘和
蜻蜓,順便跟大家介紹蜻蜓喔!

【分類】
蜻蜓: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有翅亞綱)
目: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
豆娘: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有翅亞綱)
目:蜻蛉目:
均翅亞目
【辨識】
(1)蜻蜓通常比較大
(2)蜻蜓的雙眼比較接近
(3)蜻蜓的後翅通常比前翅大
(4)豆娘的前翅後翅幾乎一樣大
(5)大多數的豆娘休息時,翅膀都是闔起來的
(6)大多數的豆娘休息時,翅膀都是張開的
(7)豆娘通常比較小
(8)蜻蜓的雙眼距離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以上是豆娘和蜻蜓辨識,接下來我要來介紹蜻蜓喔!

【最變態生活史】

蜻蜓是半形變態昆蟲,過程是卵→稚蟲→成蟲,而我這個最…
變態生活史是指稚蟲,為什麼呢?來聽我解釋吧!

因為水蠆變蜻蜓時要馬上爬上岸,用鰓呼吸的水蠆就一瞬間
變成用肺呼吸的蜻蜓了。

【雌雄的分辨】
(1)待在水邊的通常都是雄的,比例是1:9
(2)雌雄的生殖器都在第九節,但雄蟲在第二節另外有一個
開口,裡面有陰莖跟儲經囊,第十節末端有肛附器

【心得】
聽完了我的解說,相信大家對蜻蜓都有一定的認知,而我
也會繼續研究蜻蜓,像我的老師沉錦豐老師,連續發現
兩種新品種,還幫一個湖命名呢!

蜻蜓
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網(有翅亞網)蜻蛉目
(均亞翅目)-俗稱豆娘,在台灣有「珈蟌、幽蟌、鼔蟌、絲蟌、洵蟌、蹣蟌、琵蟌、樸蟌、細蟌」等
(不均翅亞目)-俗稱蜻蜓,在台灣有蜻蜓、勾蜓、春蜓、晏蜓和弓蜓五科
(間翅亞目)-昔蜻蛉(在台灣並沒有)
蜻蜓是屬於不完全變態,因為牠沒有蛹期,蜻蜓的稚蟲是在水邊長大的。
蜻蜓的生活史分為:卵期-稚蟲期-成蟲期
卵期:在夏季只需6-10天成為前稚蟲,幾秒至幾分鐘後變成水蠆,1個月至3、4年後成蟲。
稚蟲:蜻蜓的稚蟲水蠆,蜻蜓的稚蟲靠腹部內的直腸腮呼吸水中溶氧,而豆娘的稚蟲則是靠尾腮呼吸。
成蟲期:蜻蛉屬於肉食性昆蟲,由於他的腹眼碩大發達,勢力超凡,再加上身手敏捷,蜻蜓每秒能夠飛20公尺,時速72公里。
蜻蜓V.S豆娘
蜻蜓1.腹部較粗。
2.腹眼之間的距離超近,有些甚至是完完全全靠在一起的。
3.後翅常比前翅寬大
4.蜻蜓停棲時,,既不互相重疊,也不覆蓋腹部。
豆娘1.腹部叫細而顯的長
2.兩個腹眼之間的距離超過一個腹眼的直徑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般大小
4.大部分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豎在背面
雌&雄
通常出沒在水邊的大多是雄的。雌、雄蟲的生殖器都在第九節,雄蟲的第二節上有個開口而且雄蟲會從生殖器移精到第二節,並切在第10節的末端有肛附器,外型比雌蟲第10節末端的尾毛長且尖。
雌蟲的產卵方式有6種:1.打針式
2.潑水式
3.摸魚式
4.挖土式
5.水中芭雷式
6.自殺式(由於蜻蛉產卵是靠反光,因此往往會產錯地點)
心得
這次上的蜻蜓課程,使我從完全分不清楚豆娘和蜻蜓的我,成了現在小小行家,我想如果以後有機會我一定要教更多像我之前一樣分不清楚或觀念不正確的人這些既有趣又令人驚嘆連連的知識。

大家好我是小勾(無霸勾蜓),我來介紹我的朋友小豆 (豆娘),很多人會把我們弄混,我們蜻蜓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鋼(有翅亞鋼),蜻蛉目,蜻蜓是不均翅亞目,豆娘則是均翅亞目
我們的產卵方式有打針式、潑水式、摸魚式(小心被魚拖下水吃了)挖土式、插秧式,我們的一生是卵、前稚蟲、水蠆、成蟲,我是水蠆的時候常吃小魚和蝌蚪……,但長大改吃蚊子和蟲子……,但要是被青蛙看到準死無疑,有時候想到為什麼小時候吃蝌蚪,長大卻被青蛙「蝌蚪的哥哥姊姊or不同的種類的哥哥姊姊」吃呢?這讓我好傷心,先不提傷心事了,我教你背蜻蜓種類的方法但要先聽個小故事:
「村姑慶功宴」(春勾蜻弓晏)
從前有個村姑她終於認識了五種蜻蜓分別是春蜓、勾蜓、蜻蜓、弓蜓、晏蜓,於是她請村人來參加慶功宴,並且請他們吃饅頭原因是春蜓、勾蜓、蜻蜓、弓蜓、晏蜓牠們的副眼分開的距離是由春蜓最開,晏蜓最窄,原來「村姑慶功宴 (用台語)」和「春勾蜻弓晏」是諧音,至於饅頭是被蒸之後膨脹的順序及是副眼分開的距離
我屬於勾蜓科,我說的很詳細謝謝大家聽我的介紹。

302/日新國小/黃柏翰
蜻蜓的生態觀察
蜻蜓是屬於: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目:蜻蛉目
我們常常分辨不出,哪種是蜻蜓?哪種是豆娘?
蜻蜓(Dragonfly):他又稱不均翅亞目,因為他的後翅比前翅大一些,他的複眼較接近,翅膀是打開的,稚蟲沒有尾鰓。
豆娘(Damselfly):他又稱均翅亞目,因為他的翅膀合起來時,都差不多大,他的複眼是分開的,分開的距離大於一顆複眼的距離,他的翅膀是合著的,有些是半開的,他的稚蟲有尾鰓。
蜻蜓的頭、胸、腹:
頭部:頭的結構有複眼、單眼、觸角、額和上唇,蜻蜓的複眼,上半部是遠視;下半部是近視,所以抓蜻蜓時要從後面抓。
胸部:蜻蜓有三對足,前胸有前足、中胸有中足、後胸有後足,中胸和後胸合起來叫合胸。
腹部:腹部有10節,第一節和第十節特別短,所以常常有人以為他只有八節。再第八節的地方有尾扇、第十節的後面有肛附器,那是為了再交配時,夾住雌蟲用的。
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是蜻蜓,他的化石最大:長─70cm、寬─40cm。他也是飛最快的昆蟲,蜻蜓的時速可以達到時速72公里的速度等於每秒可以飛20公尺,跟一輛車的速度差不多。蜻蜓的交配,老師都叫他最曲折的愛,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公蜻蜓有兩個生殖器,他必須把在第九節升殖孔中的精子移到第二節的交配器,這種行為叫做「移精」。蜻蜓在交配時,雄蟲會先用腳抓住雌蟲的頭部﹝像遮住他的眼睛﹞,再用肛附器夾住雌蟲的頭部,最後彎曲腹部進行交配﹝形狀有點像一個心型﹞。
老師又說,蜻蜓最變態的昆蟲,水蠆小時候用鰓,但長大時卻是用氣孔呼吸,昆蟲經過蛹期才會做這麼大的變化,但蜻蜓沒經過蛹期就做這麼大的變化,難怪老師叫他最變態的昆蟲。
蜻蜓產卵的方式也有很多種:
1. 打針式:將產卵管插到水中的植物,再將卵產下來。
2. 潑水式:就是我們所說的蜻蜓點水,老師有一次去數他到底會點多少次,結果居然有300次之多,而點一次水大約會產下2~3科的卵,所以蜻蜓也是以量取勝。
3. 摸魚式:老師告訴我們,這種方式的產卵有風險,為什麼呢?老師就用「摸魚摸到大白鯊」這句話來解釋,因為在產卵時,有些蜻蜓運氣非常不好,會被魚吃掉,或水中的一些生物。
4. 挖土式:像晏蜓科的蜻蜓,都會在陸地上產卵,他們會把卵產在土裡。
5. 水上芭蕾式﹝插秧式﹞:蜻蜓會直立的再水面上下移動,產卵。
6. 自殺式
蜻蜓的一生:
1. 卵:在卵產下過6─10天會變成前稚蟲

2. 前稚蟲:前稚蟲是透明的,而且腳是合著的。
↓幾分鐘後
3. 水稚:前稚蟲脫皮完後,就會變成水蠆,而且黏合的腳也會分開。
↓一個月~三、四年
4. 成蟲:水蠆最短1個月就會變成蜻蜓,最久可以到三、四年,所以三四年才能成長為蜻蜓的幼蟲是非常稀有的,能活三四年不被天敵吃掉已經算非常厲害了。蜻蜓羽化大部分是以倒垂式,春蜓和豆娘是用直立式。公蜻蜓:有交配器,母蜻蜓的尾端較分開。
蜻蜓的食物:蜻蜓成蟲的食物和幼蟲完全不同,他們的成蟲是吃比自己小的生物,例如:蚊子、蟬、蜜蜂、蒼蠅,或比自己小的蜻蜓或豆娘,他們會吃自己的同類。幼蟲是吃蝌蚪、魚等等,的生物。
如果要觀察蜻蜓要在:
1. 季節:夏天。因為夏天溫度較高,他們不能生活在溫度太低的地方,溫度低會使他們的動作變慢,所以老師說,他在抓蜻蜓時,抓到後會先把他放再車子的冷氣前吹一吹,等他行動變慢,再拍照觀察。早晨溫度較低,所以他會曬太陽,讓身體回溫。
2. 時間:上午。因為上午的溫度較高。
3. 天氣:颱風過後的晴天。因為蜻蜓不喜歡雨天,所以在颱風過後,所有的蜻蜓會一次出來,那是觀察蜻蜓絕佳的時機。
4. 地點:溪流或池塘。
蜻蜓的種類,分為紅蜻蜓和藍蜻蜓。
紅蜻蜓
1. 猩紅蜻蜓:他是唯一一種腳是紅色的蜻蜓。
2. 紫紅蜻蜓:他從頭到尾都有紫紅色的顏色。
3. 善變蜻蜓:他是唯一翅膀是紅色的蜻蜓。他剛羽化時是金色,後來會變成紫色,這就是他名字的由來。有些人看到是金色的,還會以為自己發現新品種了!
4. 褐基蜻蜓:他的翅膀是褐色。
5. 大華蜻蜓:他的尾端是黑色的。
6. 焰紅蜻蜓:這種蜻蜓的肛附器會往上翹,三、四月時還看的到他,但之後就消失了,因為溫度高的關係他們會向上遷移。
藍蜻蜓
1. 細鉤春蜓:他有尾扇,也有翅痣。﹝翅痣也是分辨蜻蜓的重要關鍵﹞
2. 侏儒蜻蜓:他是很小的蜻蜓,但還不是最小的蜻蜓。
3. 呂宋蜻蜓。
4. 樂仙蜻蜓。
5. 金黃蜻蜓:有金色的翅痣。
6. 三角蜻蜓:他的翅膀上,有三角形的翅痣。
7. 賽琳蜻蜓:末端有翅痣。
8. 漆黑蜻蜓:他的大小跟五元硬幣差不多大。
9. 小紅蜻蜓:他是最小的蜻蜓,只有一元硬幣那麼大。
10. 白誌蜻蜓。
11. 中華蜻蜓。
12. 青黑琵蟌。
13. 短腹幽蟌。
14. 白粉細蟌:他也是一中很小的蜻蜓,跟漆黑蜻蜓差不多大。
蜻蜓的分類:
1. 春蜓科:複眼較分開,但不超過一顆眼睛的距離。
2. 勾蜓科:大多是黑黃相間的顏色。
3. 蜻蜓科:他和弓蜓科的眼睛,相差的距離差不多。
4. 弓蜓科:他和蜻蜓科的眼睛,相差的距離差不多。
5. 晏蜓科:他的眼睛聯成一線。
老師告訴我們,有一個較簡單的記法:村姑慶功宴,春勾蜻勾晏,第一個是諧音,第二,有一個故事,就是有一位村姑,他研究蜻蜓很久,終於知道如何分辨蜻蜓,所以他蒸饅頭,請大家吃,為什麼要請饅頭呢?這跟饅頭的製造過程有關,還沒蒸的蠻頭是分開的=春蜓科,慢慢的饅頭欲來愈近,就代表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晏蜓科。
豆娘的分類比較多,可分為:鼓蟌科、琵蟌科、幽蟌科、樸蟌科、細蟌科、珈蟌科、洵蟌科和絲蟌科。
這次的課程我學到了很多關於蜻蛉的知識。老師也說了很多故事給我們聽,放給我們的投影片,也都做成動畫,有些還是老師自己拍的影片。希望下次老師還可以為我們講課,而且是講老師的專長「鳥類」,一定非常精采。

老師,因為分班時間更改,所以我6/26還是會去上課

飛龍在天叁億年
有一條「飛龍」祂有著細長的身形,四片翅膀不停拍動至今已經長達三億年了,地球上原本沒有會飛的鳥獸,祂的出現為生物演化史再添重要的一筆,傳說中祂大多出在有水的地方,夏天午後尤其是在雲雨壓頂即將下雨前后,你猜到了嗎?祂正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主角 —蜻蜓。說祂是「龍」可別覺得奇怪,因為有關祂的化石,最早出現在『泥盆紀』;那是一個古生物演化史裡非常重要的過渡期,無脊椎動物漸漸脫離水底,爬上了陸地,遠古蜻蜓就是其中的一種。即使經過了億萬年,蜻蜓仍然沒忘記過”老祖宗”爬出水面的那一幕。

【觀察蜻蜓的生活史】
蜻蜓是半形變態的昆蟲,牠的一生經過了 卵→前稚蟲→稚蟲(水蠆)→成蟲(蜻蜓),蜻蜓的卵產在水中,成熟過程會從無色透明慢慢變深,卵期長6~10天;卵孵化後便成為前稚蟲,主要工作是咬破卵殼,僅只數分鐘便會成為稚蟲;稚蟲的主要工作便是吃,以水裡了昆蟲或小節肢動物為食包括水蚤、孓孒、小魚、蝌蚪、、、。(ps:你也可以用寵物店裡賣的麵包蟲代替,水蠆對不動的獵物較無動於衷;飼養水蠆用麵包蟲最好親自用鑷子夾起一端在水蠆前晃動,順便觀察水蠆伸出下唇把獵物拉向嘴巴的動作非常有趣);觀察水蠆獵食方式也很有趣,有的水蠆喜歡守株待兔(無霸勾蜓)、有的則屬於潛近型捕食(泰雅晏蜓)。稚蟲期短有一個月、長則有六年(稚蟲期越長,物種風險越高亦代表越稀有),判斷水蠆是不是已經到達終齡的方法;觀察水蠆背部像葉芽一樣的翅芽是不是膨大了?如果已經膨大了,那大概再7~10天應該就會羽化,有興趣觀察水蠆羽化的小朋友,這時可以放幾根枯枝在水邊幫助水蠆爬出水面,耐心等候觀賞牠們羽化過程;成蟲階段主要就是交配和產卵,成蟲(蜻蜓)則靠超強的眼力加上超強的飛行能力捕食,牠吃所有飛的蟲子,包括蚊子、蒼蠅、農業害蟲浮塵子等,可以說是為人除害的益蟲。

【天敵和食物】
天敵和食物在不同的時期也不盡相同,大致上可分為幼蟲期和成蟲期:
1.幼蟲期:幼蟲的食物有蝌蚪、小魚、小蝦、浮游稚蟲‥‥等;天敵則是小白鷺、紅娘華‥‥等。
2.成蟲期:成蟲會吃小蚊子、小飛蟲、蝴蝶‥‥等;而成蟲的天敵則是一些鳥類和蛙類。

【棲地與活動模式】
每一種蜻蜓都有適合他的生存環境,一般出現在晴朗的水邊,但日曬過渡強烈時,也不會出現,高峰時期多於十點前後或午後活動。目前沒有發現夜間活動種類。
【蜻蜓的身體構造】
蜻蜓像一般昆蟲一樣,有頭、胸、腹三部份。
1.頭部:一對複眼、前端有三個單眼、大顎;蜻蜓複眼上是遠視下面是近視,牠十分的大,幾乎佔了頭部的三分之ㄧ。
2.胸部:蜻蜓的胸部分前胸和中後合胸,有六隻腳,兩對翅膀。
3.腹部:腹部有十節,節上有氣孔,並且有性器官(下一段會說明)。

【蜻蜓的性教育】
雄蜻蜓腹部第10節肛毛較硬,而且第二節有個儲精囊;雌蜻蜓的肛毛又軟又短,有些有產卵管。而在池邊出現的大多是公的,因為公的必需在池邊等母的,當母的如果想要交配也會飛去水邊;母蜻蜓一旦飛到水邊有雄蜻蜓發現「她」便會用肛毛夾住「她」的胸,如果雌蟲願意交配,便會彎曲腹部與他交配,假如不願意便會逃離。交配完後,為了不讓其他公的來搶女朋友,所以公的會在一旁保護母的產卵;蜻蜓科、春蜓科和勾蜓科會先將軟排至尾端,然後點水讓它們(卵)沉入水中,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蜻蜓種類都是以點水方式產卵,有的蜻蜓是將整團卵直接空投,連點水的步驟都省了。小朋友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母蜻蜓如何知道那兒是水?其實母蜻蜓子是會看反光的東西,就產卵在上面,(ps.「”蜻蜓點水”」是大自然的飛行秀,總讓我非常著迷,下一次經過水邊,別忘了放慢腳步,說不定你也會有意外的收穫。)野外觀察時,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捕捉、避免捉到剛羽化的成蟲及雌蟲(尤其是在下蛋的),如何辨別雌雄、判斷成蟲成熟與否?很重要。雌蟲複眼顏色較不鮮豔明亮,身上如果有一些鮮艷的斑塊也會比較暗淡,未成熟的雄蟲顏色也會有如雌蟲一般狀況,應盡量避免撈捕或改用照相紀錄;揮網時應採由下往上比較容易成功。

【蜻蜓之最】
蜻蜓在昆蟲界裡有四最;分別是最(大)的昆蟲、最(快)的昆蟲、最(曲折愛情)的昆蟲和最(變態)的昆蟲。這怎麼說呢?首先蜻蜓從化石來看是最大的,化石裡3億年前的牠可是如老鷹一般大喔!第二最,最快!蜻蜓的翅膀十分有力;甚至還能和車子搶道呢!飛行技術一流,近代歐美的科學家,為了了解除了滑翔(白努力定律)以外的飛行原理,他們開始研究:昆蟲怎麼運用空氣的流動,讓自己可以盤旋靜止、倒退飛行、側向飛行和由上衝向下的俯衝之間瞬間轉換,從各種昆蟲身上得到很多的靈感,甚至發展出新的數學理論。這對過去而言是很大的突破。因為,傳統飛機的翅膀和昆蟲不一樣,不單單只是藉著快速拍動停留在空中,所以傳統理解飛行與空氣原理的方向也就有侷限。為了探討昆蟲為什麼可以亂飛,科學家透過觀察蜻蜓飛行,有了新的空氣動力理論。最區折愛情指的是;雄蜻蜓會彎曲腹部,甚至將身體屈成一個心型。而最變態則是因為蜻蜓從幼蟲(前稚蟲)到成蟲只需要一次脫皮,短短數小時,便改變它的一生;不像鍬形蟲或蝴蝶這類完全變態的昆蟲,還要等待一段靜止不動冗長的蛹期。

【眼睛裡的秘密】
蜻蜓的眼睛外型其實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東西,假如兩個眼睛分開超過一個複眼的距離,那就是豆娘;如果沒有便是蜻蜓。蜻蜓的眼睛還能分辨出,牠是哪一科的,春蜓的眼睛會兩眼間會分開(但不超過一個複眼距離) ;勾停的眼睛會更近,但沒有碰在一起;蜻蜓科的眼睛剛剛好碰在一起,弓蜓和蜻蜓一樣,不過他們的背上有金屬光澤;而晏蜓的眼睛則擠在一起。

【冰河期的遺珠】~泰雅晏蜓(Aeshna petalura taiyal Asahina)~
一直以為夏天上合歡山不是為了美美的小花,就是為了秀麗的山川美景,直到最近聽爸爸說起才知道上合歡山也可以是為了蜻蜓;「牠」如夢似幻般,分布在海拔最高的台灣高海拔區(小雪山天池2530m、阿里山姐妹潭2100m、七彩湖2900m、溪南山池2600m)。
由於遠時代冰河向南侵襲的緣故,許多北方溫帶的物種曾經將台灣當作嚴寒氣候的庇護所,冰河消退後仍然逗留在此,適應中高海拔山區封閉環境;冰河演替生命奇蹟;這也就是為什麼,雖然台灣地屬海洋性亞熱帶島嶼,卻可發現像櫻花鉤吻鮭、山椒魚及泰雅晏蜓這類溫帶物種的原因。泰雅晏蜓是台灣特有的亞種,原名物種主要分布卻遠在尼泊爾境內的喜馬拉雅山區,同屬高海拔地區卻相隔千萬里,不知這背後還有多少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呢?
泰雅晏蜓主要分布在本島海拔1700公尺以上;由於高山地區氣溫比平地或低海拔山區低很多,雄蜓在水邊活動跟陽光息息相關,通常陽光消失就馬上不見蹤影,不像一般蜻蜓受氣壓影響(低飛關係),愈是多雲天氣愈容易觀察;根據研究紀錄泰雅晏蜓的卵及水蠆在嚴寒的冬天會停止發育,一直到隔年春天回暖時,才繼續成長,估計一個世代需花費2~3年,高山臨時性集水容易消失,物種生存風險相對提高。

【觀察是最好學習方式】
至今蜻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三百多年了,他們修長的身形和輕盈的翅膀飛翔於人類無限的想像中;他們的高超的飛行技術更如遙不可及的夢一般,他們是違背飛行理論的飛行器,也是人類的飛行夢。

參考資料:
http://wwwdb.tesri.gov.tw/protect/UpLoadPic/0470195053/047019505329/047019505329_pdf.pdf

認識蜻蜓.:
蜻蜓生活史
蜻蜒為不具蛹期的昆蟲
我們稱牠為不完全變態
而蜻蜓的稚蟲期是在水域度過
故昆蟲學家稱蜻蜓
為「半形變態」
生活期為卵、幼蟲、
成蟲三種階段
蜻蜓的卵因為不同種類
而在外型則有不同
剛產下的卵
有淡黃色、
有淡褐色、
有淡藍色
等多種顏色
通常經過二十四小時
卵會變成深黑色
在夏季通常只需
六天到十天左右
就可以孵化
少數蜻蜓會以卵來越冬
卵在剛孵時
有一段特殊的型態
不太活動
稱為前稚蟲期
沈老你真厲害
我上課前的疑問
都解決了
像是如何分辯蜻蜓與豆娘等

蜻蜓的生態研究
大家好,我是剛從水蠆變成的蜻蜓,我的名字是小飛,現在,你一定很想知道我們蜻蜓的秘密吧,那就讓我來介紹我們空中獵食者──蜻蜓。
壹、蜻蛉目昆蟲的統稱就是蜻蜓,又可以分為「蜻蜓」和「豆娘」。
貳、牠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
參、均翅亞目-豆娘,老師說的有:
1.鼓蟌科:是小型豆娘,而且還比翅膀比腹部長。 2.琵蟌科:是中型豆娘,腳有很長又很密的剛毛,有些雄蟲的下肛附器比上肛附器長。
3.幽璁科:翅膀是中型豆娘,成熟的個體有白粉。
4.細蟌科:是小型豆娘,腳的剛毛和肛附器都較短。
5.蹣蟌科:牠是中小型豆娘,很特別的,牠停棲時翅膀並不會合攏,雄蟲的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6.珈蟌科:是大型豆娘,牠的胸那裡有非常獨特的金屬光澤,而雌蟲則有白色的翅痣。
7.洵蟌科:是最最最大型的豆娘,和蹣蟌科一樣,停棲翅膀不合攏。
8.絲聰科:是中型豆娘,除了青紋絲蟌外,其他的停棲時翅膀也不合攏。
不均翅亞目-也就是蜻蜓
1.春蜓科:是台灣的蜻蜓中,複眼分得最開,但不超過半個複眼的直徑。雉蟲棲息在溪流水域。
2.勾蜓科:複眼間的距離已經比春蜓科的近了!。
3.蜻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黏在一起,不會擠的歪七扭八的。
4.弓蜓科:和蜻蜓科一樣,兩個複眼剛剛好黏在一起。
5.晏蜓科:晏蜓科的蜻蜓兩個複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變成直線。
以上蜻蜓的五種是不是很難背呢?我教你一個辦法,春蜓的春,勾蜓的勾,蜻蜓的蜻,弓蜓的弓,晏蜓的晏,合起來就是春勾蜻弓宴=春姑慶功宴,春姑慶功宴的由來是從前有一個春姑,她學蜻蜓的分法,學成就請大家吃饅頭,因為饅頭沒蒸熟是春蜓的眼睛最開,接下來是勾蜓,再來是蜻蜓和弓蜓,最後才是晏蜓。
肆、蜻蜓的身體構造
(一)頭部
1.複眼:上面是遠視下面則是近視。
2.觸角:短短的。
(二)腹部
1.有10節,第1節和第10節比較短。
2.尾端有上肛附器和尾扇(豆娘有2對)。
(三)胸部
1.前胸-前足
2.中胸-中足
3.後胸-後足
4.中胸+後胸=合胸
伍、1.打針式2.撥水式(約300次,每次約2顆卵)3.
摸魚式4.挖土式5.自殺式6.水上芭蕾式自殺式的原
因是他把尾巴身到水哩,可是這樣就很可能被魚吃
調。
陸、長老告訴我們祖先古蜻蜓的資料,我來介紹我
    的祖先-古蜻蜓
古蜻蜓體型大小與老鷹相當,翼展接近一米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
標準,而古生物學家透過化石標本得知遠古時代的
昆蟲體積普遍大於現代。那麼,是不是當時的高氧
大氣造就了古代的巨型昆蟲?
3億年前石炭紀地球上生活著巨型昆蟲,蜻蜓翼展接
近一米。
科學家們透過化石記錄發現,在恐龍之前,地球上
有巨大的物種存在,它們就是3億年前石炭紀的巨
型節肢動物,包括超大的蜉蝣昆蟲、蝎子;吊蘭大
小的蜘蛛;還有5英尺長的千足蟲,等等。其中最
神奇的應是巨型蜻蜓,它們的翼展可以達到2英尺
半(接近1米),有老鷹那麼大,是地球上有史以來
最大的昆蟲。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0041206905
現在最大的蜻蜓是在南美洲有一種非常大的蜻蜓,有人測得它其翅展距離有19.1公分,體長有12公分,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蜻蜓之王。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9022308737
現在大家是不是對我們蜻蜓家族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呢?我要跟大家說再見了。
夏季的雨後,蜻蜓簇擁而出,如彩帶般畫過天際。揭開蜻蜓如面紗般的羽翅,在蜻蜓的奇幻世界中翱翔,因為平常看似一模一樣的蜻蜓,其實每一種都有很特別的地方,只是我沒有去仔細、認真的觀察而已。

蜻蜓的世界

蜻蜓常在我們四周飛翔,但很少人真正停下腳步來欣賞他的美。

【你知道嗎】
歡迎收看第10000台,節目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我們一般都認為蜻蜓是優雅的,但是公的蜻蜓會停在湖邊守候,等到有母的過來,馬上用上肛附器夾住母的強暴她。拎拎拎,原來是電話call out,請說:我要抗議,因為如果母的不想交配,就不要到湖邊就好了,而且他也一定知道公的會等在湖邊,而且他被夾住其實一甩就開了,只是他不想甩。

你知道嗎?我們一般都認為蜻蜓是細心的,但是有的蜻蜓卻把卵產在車子的窗戶上,真是冒失。拎拎拎,又是電話call out,請說:我還要抗議,這件事情不能怪蜻蜓冒失,因為蜻蜓產卵要選在有水的地方,而他是用光照到水面後的反光來確定是水,但車窗也會反光,所以他才會產錯地方。

你知道嗎?我們一般都認為蜻蜓的稚蟲是跟成蟲一樣,有著美麗的外型,姣好的身材,但是大部分蜻蜓的稚蟲都是非常的肥且沒尾塞。

【蜻蜓簡介】

蜻蜓的眼睛如果是春蜓科,眼睛就會分開很多〈不超過一複眼〉,如果是勾蜓科,就會進來一點,如果是蜻蜓科,就會在近來一點,而弓蜓科兩隻眼睛就會碰到了,最後,如果是晏蜓科的,就會擠出一條線。

羽化方式
1. 直立式
2. 倒垂式

產卵方式
1. 打針式:就是不斷的點水
2. 潑水式:就是用尾部把水潑起來,而在那一霎那,就會卵產出
3. 摸魚式:就是把尾部放進水裡,經過一段時間才產卵
4. 挖土式:顧名思義就是產在小溪旁的土上
5. 插秧式:就是把尾部放進水裡,若找到植物,就會把卵產在植物裡面
6. 自殺式:就是產在車窗上

【蜻蜓小故事】
從前從前,有一隻蜻蜓的稚蟲,他看到了一隻蝌蚪,他覺得那隻蝌蚪很可愛,所以沒吃他,結果等他變成了蜻蜓,那隻蝌蚪變成的青蛙卻把它吃了。
【小小啟示】
在自然中,不可以心軟,因為今日你不吃他,他明日不一定不吃你。

今天雖然無法繼續聽沈老師的解說,但我們一定會繼續學習,讓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自然不受到破壞。

蜻蜓的一生
蜻蜓分類上屬於: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有翅亞鋼〉
蜻蛉目
蜻蜓為不具有蛹期的昆蟲綱,我們稱它為不完全變態,蜻蜓的稚蟲期是在水域度過,昆蟲學家又稱蜻蜓為半形變態的昆蟲。
蜻蜓有多少科呢?告訴你村姑慶功宴,變成春勾蜻弓晏,蜻蜓就有5科。
春蜓科:
1. 兩眼分開距離最大,通常相距半個複眼的直徑。
2. 本科包含大、中、小型的種類。
3. 下唇不具裂痕。
4. 本科稚蟲在台灣的種類除少數種類外,主要棲息於溪流水域。
勾蜓科:
1. 比春蜓科的複眼稍微靠近一些,但通常不相連。
2. 本科蜻蜓是屬於大型種類。
3. 體呈黑色具有螢黃色斑紋參雜於其中。
4. 複眼並沒有相連,但跟春蜓相比之下又稍微靠近。
5. 下唇具有裂痕。
6. 本科蜻蜓通常會把卵產在森林中溪流流速緩慢的小瀑布下方的水池中,產卵時雌蟲會將整個身子筆直插入水中有如農夫種插秧一般。
蜻蜓科:
1. 它們的兩複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擠得有點變形。
2. 蜻蜓科是蜻蜓類中對多解變異最多的一群。
3. 本科體型為中小型,體色也千變萬化。
4. 前翅與後翅三角形的形狀與位置不同。
5. 腹部第二節不具側面突起。
6. 本科絕大部分種類雌蟲產卵方式皆以蜻蜓點水方式將卵產在水中。
7. 本大部分種類棲息於靜水環境,只有少部分棲息於溪流中,有些適應力強的種類可生存於各式各樣沒有高度汙染的環境。
弓蜓科:
1. 本科蜻蜓屬於中大型的種類。
2. 胸部與頭部具有明顯藍色和綠色的金屬光澤。
3. 複眼剛好貼在一起。
4. 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方向不同。
5. 雄蟲腹部第二節具有短小的側片突起。
6. 除岷蛾外,其他四種弓蜓體呈黑色,具有黃斑參雜其中,而身體上黃斑的位置大小相似。
7. 本科除慧眼弓蜓外,皆棲息在流水域。
晏蜓科:
1. 蜻蜓的複眼當成饅頭的話,複眼由弧形變成直線,就是晏蜓科。
2. 體型僅次於勾蜓科,屬於中大型的種類。
3. 腹部一到三節前1/4會膨大稱豐腰區。
4. 前翅與後翅三角式方向不同。
5. 本科雌蟲因種類不同分別棲息於靜水區和流水區。
6. 雌蟲產卵會將卵產在植物組織上會泥土。
7. 通常以快速飛行,很難發現其停棲。
蜻蜓屬於肉食性昆蟲,由於牠的複眼碩大發達,視力超凡,再加上身手敏捷,因此小自蚊、蠅等飛蟲,大至蜜蜂、蝴蝶,蜻蜓都可以在空中順利追擊攔截。體型小的獵物,蜻蜓在空中一下子便能啃食下肚,對付體型大的獵物則必須停下來慢慢享用。有機會也可能在野外看見蜻蜓捕食豆娘,或大蜻蜓捕食小蜻蜓的情形。 蜻蜓小時候(水蠆) 吃 : 浮塵子, 蝌蚪,水蠆(不要懷疑, 它會吃同胞) , 水生貧毛蟲,水蚤
蜻蜓長大後(成蟲) 吃 ; 蜂,蚊,蟬,蝶蛾,蠅,孑孓。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01302362
蜻蜓和豆娘都是屬於蜻蛉目的昆蟲,二者的 成蟲及幼蟲皆為肉食性,豆娘和蜻蜓算是近親,在生態習性上大同小異。雖然豆娘的體型比起蜻蜓較為纖弱、飛行速度也較蜻蜓慢,但是牠們同樣擅長捕食空中的小飛蟲為食。二者之間最大的差異莫過於:豆娘的頭、胸、腹都是鮮艷的顏色,而且具有金屬的光澤,生活於清澈的溪流環境,而蜻蜓顏色比較黯淡。最重要的是豆娘的翅膀上有白色的〝翅痣〞而蜻蜓沒有,而翅痣則是用來最為許多昆蟲的重要分類的特徵之一。
參考資料 昆蟲外部型態分類
我覺得這些蜻蜓很有趣,因為牠們吃東西的方式很高明,在空中就能捕捉到獵物了,何況現在是蜻蜓大發生的時候,我們一起去野外觀察蜻蜓吧!看看我們能不能清楚的分辨蜻蜓及豆娘。

蜻蜓報告
沈錦豐
今天由野鳥協會的沈錦豐老師《老鷹11隻》,
來為我們介紹可愛蜻玲目的生態習性和怎麼辨識他們吧!
蜻蜓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的蜻玲目,
【蜻蜓和豆娘】
﹝不同的地方﹞
1.蜻蜓停下來的時候翅膀通常是打開的,豆娘通常是合起來的。
2.蜻蜓的腹部通常是粗短的,豆娘通常是細長的。
3.蜻蜓的複眼離的比較近,豆娘的複眼是離超過1個複眼的距離。
4.蜻蜓是不均翅亞目,豆娘是均翅亞目。
5. 蜻蜓的英文是Dragonfly;豆娘的英文是Damselfly。
6.蜻蜓的蟲水蠆沒有尾腮,豆娘有尾腮。

﹝相同的地方﹞
1.都有頭、胸、腹,胸部有腳和翅膀。
2.「頭部」:都有一對複眼,上半部是屬於遠視,下半部是屬於近
視,所以我們通常抓蜻蜓是從後面由下往上撈,才抓的到。
3.「胸部」:有前胸、中胸、後胸,他們的中胸和後胸已經連在
一起了,所以稱為合胸。
4.「腹部」:腹部都有10節,但是第1節和第10節通常都很短,
常會被我們忽略。
5. 都有肛附器,最後9、10節的肛附器是為了夾住母蜻蜓或豆娘
的脖子。
6.稚蟲是用腮呼吸,成蟲是用氣孔呼吸。
﹝最大最長也最快﹞
最大:蜻蜓是最大的昆蟲。
最長:最長可達40公分。
最快:每秒鐘飛20公尺,每小時飛70公里。
﹝蜻蜓有最曲折的愛情﹞
公的蜻蜓彎曲身體移精,公的蜻蜓在第9腹節的生殖孔移精到第 2腹節的交配器中,等到移精完他們會到水邊找母的交配,繁殖下一代。
蜻蜓的羽化方式有:
1.直立式
2.倒垂式
產卵方式有:
1.潑水式
2.摸魚式
3.挖土式
4.打針式
5.插秧式
6.自殺式
蜻蜓有5科:
1. 春蜓科:是蜻蜓科中,複眼分得最開,但不超過半個複眼的直徑。
2. 勾蜓科:複眼間的距離比春蜓科的還要再近了。
3. 蜻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黏在一起。
4. 弓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黏在一起,但他的胸部有金屬光澤。
5. 宴蜓科:兩個複眼全部黏在一起,兩眼擠再一起,連接面由胡行變為直線
老師交我們一個很好的口訣,那就是『春、姑、慶、功、宴』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蜻玲目豆娘有:
1. 洵蟌科(豆娘中最大的)2. 幽蟌科(翅膀和腹部差不多一樣長)3.樸蟌科
4.細蟌科5.蹣蟌科6. 琵璁科7.絲蟌科8. 珈蟌科

今天聽完沈老師的有趣課程後,讓我對蜻玲目的認識更上一層樓,讓我知道了觀察蜻蜓的最佳時刻是夏天,因為蜻蜓是外溫動物,溫度要夠,他們才能出來活動,讓我知道怎麼分辨蜻蜓和豆娘,老師謝謝你,您真是我的蜻蜓啟蒙老師啊!老師謝謝您~~

老師 抱歉打錯編號了
現在重發

蜻蜓的生態研究
大家好,我是剛從水蠆變成的蜻蜓,我的名字是小飛,現在,你一定很想知道我們蜻蜓的秘密吧,那就讓我來介紹我們空中獵食者──蜻蜓。
壹、蜻蛉目昆蟲的統稱就是蜻蜓,又可以分為「蜻蜓」和「豆娘」。
貳、牠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
參、均翅亞目-豆娘,老師說的有:
1.鼓蟌科:是小型豆娘,而且還比翅膀比腹部長。 2.琵蟌科:是中型豆娘,腳有很長又很密的剛毛,有些雄蟲的下肛附器比上肛附器長。
3.幽璁科:翅膀是中型豆娘,成熟的個體有白粉。
4.細蟌科:是小型豆娘,腳的剛毛和肛附器都較短。
5.蹣蟌科:牠是中小型豆娘,很特別的,牠停棲時翅膀並不會合攏,雄蟲的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6.珈蟌科:是大型豆娘,牠的胸那裡有非常獨特的金屬光澤,而雌蟲則有白色的翅痣。
7.洵蟌科:是最最最大型的豆娘,和蹣蟌科一樣,停棲翅膀不合攏。
8.絲聰科:是中型豆娘,除了青紋絲蟌外,其他的停棲時翅膀也不合攏。
不均翅亞目-也就是蜻蜓
1.春蜓科:是台灣的蜻蜓中,複眼分得最開,但不超過半個複眼的直徑。雉蟲棲息在溪流水域。
2.勾蜓科:複眼間的距離已經比春蜓科的近了!。
3.蜻蜓科:兩個複眼剛剛好黏在一起,不會擠的歪七扭八的。
4.弓蜓科:和蜻蜓科一樣,兩個複眼剛剛好黏在一起。
5.晏蜓科:晏蜓科的蜻蜓兩個複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變成直線。
以上蜻蜓的五種是不是很難背呢?我教你一個辦法,春蜓的春,勾蜓的勾,蜻蜓的蜻,弓蜓的弓,晏蜓的晏,合起來就是春勾蜻弓宴=春姑慶功宴,春姑慶功宴的由來是從前有一個春姑,她學蜻蜓的分法,學成就請大家吃饅頭,因為饅頭沒蒸熟是春蜓的眼睛最開,接下來是勾蜓,再來是蜻蜓和弓蜓,最後才是晏蜓。
肆、蜻蜓的身體構造
(一)頭部
1.複眼:上面是遠視下面則是近視。
2.觸角:短短的。
(二)腹部
1.有10節,第1節和第10節比較短。
2.尾端有上肛附器和尾扇(豆娘有2對)。
(三)胸部
1.前胸-前足
2.中胸-中足
3.後胸-後足
4.中胸+後胸=合胸
伍、1.打針式2.撥水式(約300次,每次約2顆卵)3.
摸魚式4.挖土式5.自殺式6.水上芭蕾式自殺式的原
因是他把尾巴身到水哩,可是這樣就很可能被魚吃
調。
陸、長老告訴我們祖先古蜻蜓的資料,我來介紹我
    的祖先-古蜻蜓
古蜻蜓體型大小與老鷹相當,翼展接近一米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
標準,而古生物學家透過化石標本得知遠古時代的
昆蟲體積普遍大於現代。那麼,是不是當時的高氧
大氣造就了古代的巨型昆蟲?
3億年前石炭紀地球上生活著巨型昆蟲,蜻蜓翼展接
近一米。
科學家們透過化石記錄發現,在恐龍之前,地球上
有巨大的物種存在,它們就是3億年前石炭紀的巨
型節肢動物,包括超大的蜉蝣昆蟲、蝎子;吊蘭大
小的蜘蛛;還有5英尺長的千足蟲,等等。其中最
神奇的應是巨型蜻蜓,它們的翼展可以達到2英尺
半(接近1米),有老鷹那麼大,是地球上有史以來
最大的昆蟲。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0041206905
現在最大的蜻蜓是在南美洲有一種非常大的蜻蜓,有人測得它其翅展距離有19.1公分,體長有12公分,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蜻蜓之王。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9022308737
現在大家是不是對我們蜻蜓家族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呢?我要跟大家說再見了。
夏季的雨後,蜻蜓簇擁而出,如彩帶般畫過天際。揭開蜻蜓如面紗般的羽翅,在蜻蜓的奇幻世界中翱翔,因為平常看似一模一樣的蜻蜓,其實每一種都有很特別的地方,只是我沒有去仔細、認真的觀察而已。

老師:請以此篇主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413號報馬仔,今天要為大家介紹「蜻蜓」,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蜻蜓。
一、今天為我們上課的老師是沈錦豐老師,他是基隆鳥會理事主席,不過他今天 教大家有關蜻蜓的知識喔。

二、介紹蜻蜓
1、蜻蜓是蜻蛉目昆蟲的通稱,有蜻蜓和豆娘。
2、全世界目前有29科將近5000種,是屬於
(1)動物界
(2)節肢動物門
(3)昆蟲綱:有翅亞綱
(4)蜻蛉目:均翅亞目、不均翅亞目、間均翅亞目
3、均翅亞目:這類蜻蛉我們通稱為豆娘。
4、不均翅亞目:這類蜻蛉我們通稱為蜻蜓。
5、蜻蛉目成員的稚蟲是典型的水棲性昆蟲,因此成蟲的棲息環境和水域關係密切。
6、生活史:蜻蜓為不具蛹期的昆蟲,為不完全變態,分為卵期→稚蟲期→成蟲期。
(1)卵期:蜻蜓的卵因不同種類外型就會有不同,如圓形、橢圓形,剛產下的卵有淡黃色、米黃色、淡褐色及淡藍色,通常經過24小時卵顏色會變深變黑。
(2)稚蟲期:蜻蜓的稚蟲稱為水蠆,台灣的蜻蜓稚蟲都是水棲昆蟲,尚無發現陸棲性種類,蜻蜓的稚蟲靠腹部內的直腸鰓呼吸水中溶氧,而豆娘的稚蟲是靠尾鰓呼吸。
(3)成蟲期:水蠆經過多次蛻皮成長到終齡稚蟲,在羽化前幾個小時爬出水面附近的地方,大多數蜻蛉於夜晚羽化,少部份蜻蛉在清晨羽化。
大多數蜻蛉的雌、雄蟲在外觀上也不一樣,同一種蜻蛉成蟲不論雌、雄或不同的生長時期會有很多不同型態的外觀,這就是「多態型」。
7、蜻蛉目成員的稚蟲或成蟲,在口器構造上都屬於咀嚼式口器,都是以動物性固體食物為食,都是以獵捕體型較小的動物當食物,只是稚蟲和成蟲捕時的方法及食物類別不同。
8、蜻蛉的天敵:稚蟲可能遭受其他體型較大的魚類、水棲性肉食昆蟲的捕食。成蟲活躍在野外環境中,鳥類、蜥蜴、蛙類、螳螂等都有可能補食它們成為它們的天敵。

三、蜻蜓和豆娘的辨識
1、蜻蜓:(1)體型較大、腹部較粗寬
(2)複眼之間的距離較近,有些種類會互相連接。
(3)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及大。
(4)蜻蜓停棲時,翅膀向身體兩側平展攤開,不互相重疊,也不覆蓋腹部。
2、豆娘:(1)體型較小、腹部較細長。
(2)兩個複眼之間的距離超過複眼的直徑,外觀頗像一個啞鈴。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般大小。
(4)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豎在背面。

四、蜻蜓雌雄的辨識
1、雄蟲通常都盤據在水域,但是雌蟲只有在想產卵時才會來水域交配及產卵,在水域看到的雌、雄比例大約為1:9。
2、雌、雄蟲的生殖器都在第九腹節,但雄蟲在第2腹節腹面另外有一個開口。裡面有陰莖及儲經囊等生殖器官。

五、蜻蛉的科別的辨識
1、不均翅亞目(俗稱蜻蜓):
(1)晏蜓科
(2)春蜓科
(3)勾蜓科
(4)弓蜓科
(5)蜻蜓科
2、均翅亞目:(俗稱豆娘):
(1)珈蟌科
(2)幽蟌科
(3)鼓蟌科
(4)絲蟌科
(5)洵蟌科
(6)蹣蟌科
(7)琵蟌科
(8)樸蟌科
(9)細蟌科

要保護蜻蛉最重要的就是保護蜻蛉稚蟲賴以生存的水域環境,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關心生態環境,那麼蜻蛉的數目就一定會愈來愈多。

號外!號外!由老鷹十一隻(主持人)所舉辦的一年一度~~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蜻蛉目的分組對抗賽即將舉行,我們現在分成蜻蜓與豆娘兩組進行對抗積分賽,贏的那組可繼續昇級參加我愛紅娘未婚聯誼的資格喔,請各組人馬將自己最特別、最不一樣的表現出來喔!!
3~~2~~1~~比賽開始:

【不均翅亞目~蜻蜓 & 均翅亞目~豆娘的分組對抗賽】

第一題:翅膀

蜻蜓隊:「我們的後翅通常比前翅大,停棲時向身體兩側展開,不重疊,翅脈的紋理結構差異也很大所以我們被人類分類為“不均翅亞目”。」

豆娘隊:「我們的翅膀的大小一樣,停棲時合攏豎在背後,翅脈的紋理也大致相同,所以我們被人類分類為“均翅亞目”。」

第二題:複眼

蜻蜓隊:「我們的兩個複眼之間的距離較接近,有些種類會互相連接,但是也有種類會分開半個複眼的距離。」

豆娘隊:「我們的兩個腹眼之間的距離超過一個腹眼的直徑,整個頭部的形狀像啞鈴。夠帥吧!」

第三題:雉蟲期的呼吸方式

蜻蜓隊:「我們的小寶寶(雉蟲)身體比較粗短,是靠直腸鰓吸、排水的方式來呼吸,遇到危險時可以排水,以噴射放式前進,速度較快。」

豆娘隊:「我們的小寶寶(雉蟲) 身體比較細長,是利用三片尾鰓來呼吸。危急時可用來划水游泳,避開敵害。」

第四題:誰是世界上最大、飛行速度最快的昆蟲??

蜻蜓隊:「ㄚ…選我,選我,選我…,我們蜻蜓呀~~早在2億年前的遠古時代的祖先化石中發現有身長40公分,展翅可達70公分的蜻蜓祖先化石呢。」
「還有,還有,我們每秒可以飛20公尺,也就是時速72公里。」

豆娘隊:「哇嗚…好厲害喔!!我們認輸了。」

【我愛紅娘未婚聯誼會】 

蜻蜓隊贏得了未婚聯誼的資格,為了讓活動進行順利,不讓女扮男裝、男扮女裝的蜻蜓也混入參加活動,此時,老鷹十一隻(主持人)宣佈遊戲規則:

★雄性蜻蜓必須具備下列特徵才能到【水域中飛翔】,表演特殊才藝吸引雌蜻蜓。

1.在尾端(第10節)有肛附器(或稱攫握器),是交配時負責夾住雌蜻蜓的前胸。
2. 第9腹節有生殖器。
3.在第2腹節面會有突起儲精囊,那是製造精子的地方(副生殖器)。

★雌性蜻蜓必須具備下列特徵才能到【草叢中飛翔】,觀看雄蜻蜓的才藝表演。

1.在尾端(第10節)有尾毛。
2.第9腹節有生殖器(產卵管)。

【才藝表演~電眼比賽】

老鷹十一隻(主持人)準備了一個「村姑慶功宴」才藝表演的題目,此時,雄蜻蜓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的電眼功力,就是為了要奪得雌蜻蜓的芳心,而依照眼睛分開程度的寬窄決定出場表演的順序如下:

(村)春蜓科:「我的兩個複眼分的最開,間距約一個複眼半徑。」

(姑)勾蜓科:「我的兩個複眼通常有點間距,但距離比春蜓的距離還近一點。」

(慶)蜻蜓科:「我的兩個複眼剛好的貼在一起。」

(功)弓蜓科:「我的兩個複眼剛好的貼在一起,不會擠得有點變形,而且我的頭 部與胸部具明顯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宴)晏蜓科:「我的兩個複眼緊緊靠在一起,連接面呈一條直線。」

【心心相印~互許終身】

當雄蜻蜓在【水域中】表演完才藝後,躲在【草叢中】的雌蜻蜓各個芳心大動的飛到水域中尋找她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老鷹十一隻(主持人)這時放大麥克風的聲音提醒每個情竇初開的蜻蜓說:
「記得
1.一定要找同種類的情人,不然會沒有辦法生育下一代喔。
 2.就算幸運生出下一代,但下一代會沒有生殖能力喔。」

此時,在水域中,一對對有情人終成眷屬,雄蜻蜓利用在第十腹節末端的肛附器,牢牢夾住雌蜻蜓的前胸,而雌蜻蜓的生殖器在第九節下方,所以會將腹部向上彎曲,將尾部插入雄蜻蜓第2腹節(儲精囊),所以就形成一個個心形的浪漫圖案填滿整個湖面。

【養兒方知父母恩】

其中有一對新婚蜻蜓夫婦剛產完卵,回到雌蜻蜓的娘家,和媽媽聊天。

蜻蜓女兒:「媽咪,當媽媽好辛苦喔。」

蜻蜓媽媽:「是呀,妳們成長過程中的每個時期都有我不同擔心的事情。」

「當妳們還是【卵】的時後,我擔心妳們無法咬破蛋殼出來。」

「當妳們還是【稚蟲】時,須經過大約8~16次的蛻皮,期間大約會在一個月至三年左右,這期間,我擔心妳們被鳥類、魚類、紅娘華、龍蝨..等,毫不留情吃下肚。」

「當妳們要【羽化】前,也就是在終齡稚蟲時,妳們的呼吸器官會從【腮】轉換成【氣管】的急劇改變,所以妳們必須爬到枯枝、樹葉、石塊、圍牆或橋墩等地方進行羽化,我擔心妳們在這個關鍵時刻,只要稍微沒有抓緊,就會掉進水中淹死。

「當妳們變成【成蟲】時,我又要擔心妳們被螳螂、青蛙、蜘蛛、鳥類當做美味佳餚。」

蜻蜓女兒:「謝謝媽媽含莘如苦的照顧我長大。我會好好孝順妳的。」

蜻蜓和豆娘是屬於動物界截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的昆蟲,全世界有29個科近5800種,成長時不具有蛹期,幼蟲生於水中,所以稱為半形變態類昆蟲。
蜻蜓屬於肉食性動物,複眼大而發達,飛行速度飛快,吃蚊子等飛蟲,最大的食物有蝴蝶等,也吃較小的蜻蛉。
可分為均翅亞目、不均翅亞目和間翅亞目
1.均翅亞目:豆娘,台灣共有九科。
2.不均翅亞目:蜻蜓,台灣共有五科。
3.間翅亞目:昔蜻蛉,台灣沒有。
蜻蜓的生長是由卵到幼蟲然後是成蟲
卵:不同種類有不同的卵,夏天通常需要6~10天孵化,少數乙卵過冬。
幼蟲:剛孵化不太活動,時期那段稱為[前稚蟲期]種類不同,齡期不同8~16齡期都有,靠直腸鰓呼吸,豆娘智蟲靠尾鰓呼吸,以蜉蝣稚蟲、蝌蚪等小動物為食。
成蟲:水蠆經過多次蛻皮,長到終齡稚蟲,會在羽化前爬出水面,剛羽化時,體色很淡,翅膀較薄,有金屬光澤,大約一週左右完全成熟,從未成熟到老熟這段時間,有不同外觀,是多態型,第九腹節有生殖器;吃小蚊子等飛蟲,也吃較小蜻蛉目昆蟲,最大可吃到蝴蝶等等,只要在空中,都可以順利補食。
要怎麼分辨蜻蜓與豆娘呢?
蜻蜓:通常體型比較大,腹部較寬,複眼距離較近,有些會互相連接,最寬不到1個複眼,後翅比前翅寬大許多,且停棲時翅膀張開,部互相重疊。
豆娘:通常體型較小,腹部細而長,複眼距離較遠,超過一個複眼大小,後翅與前翅一樣大,停棲時翅膀會合起來。
以上都是非常很好的分辨豆娘與蜻蜓的之方法,只要多加學習,相信你一定可以分得又好又快速喔!
分辨雌雄的方法
通常為於水邊大多屬於雄蟲,雄蟲第2腹節有開口,尾端有肛附器。
科別認識:
不均翅亞目分成五科,分別是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和晏蜓科,均翅亞目分成9科,如:珈蟌科、幽蟌科等等。
要如何分辨牠們呢?
不均翅亞目
晏蜓科:特徵為兩顆眼睛擠在一起。
春蜓科:特徵為複眼中間超過複眼的半個直徑。
勾蜓科:特徵為複眼為相連,不過比春蜓科更加靠近一些。
弓蜓科:複眼貼在一起,頭胸不具有金屬光澤。
蜻蜓科:複眼貼在一起。

均翅亞目
珈蟌科:溪流型,和胸,有金屬光澤。
幽蟌科:溪流型,成熟有白粉。
鼓蟌科:溪流型,有長鼻,翅膀比腹部長。
絲蟌科:中型豆娘,停棲時翅膀大多不合起來。
洵蟌科:最大豆娘,停棲翅膀不合起來,和胸有金屬光澤。
蹣蟌科:中小型豆娘,停棲翅膀不合起來,雄蟲第九腹節有脊狀突起。
琵蟌科:中型豆娘,部分雄蟲鐘後腳直徑膨大。
樸蟌科:小型豆娘,和胸為橘色。
細蟌科:小型豆娘,腳剛毛短,在靜水水域生長。
蜻蜓是一種可愛的小生命,我們要好好珍惜、保育,讓每一隻蜻蜓與所有的昆蟲快樂的活在地球上。

《前言》
以前我對蜻蜓和豆娘的認知就是蜻蜓休息時會張開翅膀,而豆娘的翅膀卻是合起來的。聽完沈錦豐老師的講解後,讓我對青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分辨豆娘與蜻蜓的方法
1.蜻蜓的腹部較粗短,豆娘的腹部則為細長。
2.豆娘兩眼的距離有一個複眼大,蜻蜓兩眼的距離不及一個複眼大。
3.豆娘有兩對上肛附器,蜻蜓卻只有一個上肛附器。
4.蜻蜓幼蟲沒有尾鰓,豆娘幼蟲則有尾鰓。
5.豆娘的前翅和後翅幾乎一樣大,蜻蜓的後翅通常比前翅大。

二、蜻蛉目的特徵
1.腹部均有十節。
2.羽化的時候(有直立式和倒垂式),頭胸先出來,過程需要1-2小時。

三、蜻蜓的一生
幾個月
成蟲───→卵
1個月or3~9年↑ │6~10天
│ │
│ ↓
水蠆←── 前稚蟲
幾分鐘

四、蜻蜓的分類
春蜓:眼睛較分開,但是不會超過一個眼睛的距離。
勾蜓:眼睛的距離稍微近一點了。
蜻蜓:比弓蜓科的眼睛的距離遠一點。
弓蜓:比蜻蜓科的眼睛的距離近一點。
晏蜓:眼睛可以說是完全黏在一起。

五、蜻蜓產卵的方式
1.撥水式(一邊撥水前進一邊產卵)
2.打針式(把卵產在植物的莖裡)
3.摸魚式(就是蜻蜓點水)
4.挖土式(把蛋產在靠近水邊的土裡,等下雨時把蛋沖到水裡)
5.插秧式(停在某一個地方停很久)
6.自殺式(把蛋產在會反光的東西上,例如:玻璃)

六、雌雄的分辨
1.雄的第二腹節有一個開口。
2.雄蟲的第十腹節有上肛附器。

《心得》
這次上完蜻蜓的課讓我學會分辨蜻蜓與豆娘,也學會分辨雌雄。

《前言》
以前我對蜻蜓和豆娘的認知就是蜻蜓休息時會張開翅膀,而豆娘的翅膀卻是合起來的。聽完沈錦豐老師的講解後,讓我對青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分辨豆娘與蜻蜓的方法
1.蜻蜓的腹部較粗短,豆娘的腹部則為細長。
2.豆娘兩眼的距離有一個複眼大,蜻蜓兩眼的距離不及一個複眼大。
3.豆娘有兩對上肛附器,蜻蜓卻只有一個上肛附器。
4.蜻蜓幼蟲沒有尾鰓,豆娘幼蟲則有尾鰓。
5.豆娘的前翅和後翅幾乎一樣大,蜻蜓的後翅通常比前翅大。

二、蜻蛉目的特徵
1.腹部均有十節。
2.羽化的時候(有直立式和倒垂式),頭胸先出來,過程需要1-2小時。

三、蜻蜓的一生
幾個月
成蟲───→卵
1個月or3~9年↑ │6~10天
│ │
│ ↓
水蠆←── 前稚蟲
幾分鐘

四、蜻蜓的分類
春蜓:眼睛較分開,但是不會超過一個眼睛的距離。
勾蜓:眼睛的距離稍微近一點了。
蜻蜓:比弓蜓科的眼睛的距離遠一點。
弓蜓:比蜻蜓科的眼睛的距離近一點。
晏蜓:眼睛可以說是完全黏在一起。

五、蜻蜓產卵的方式
1.撥水式(一邊撥水前進一邊產卵)
2.打針式(把卵產在植物的莖裡)
3.摸魚式(就是蜻蜓點水)
4.挖土式(把蛋產在靠近水邊的土裡,等下雨時把蛋沖到水裡)
5.插秧式(停在某一個地方停很久)
6.自殺式(把蛋產在會反光的東西上,例如:玻璃)

六、雌雄的分辨
1.雄的第二腹節有一個開口。
2.雄蟲的第十腹節有上肛附器。

《心得》
這次上完蜻蜓的課讓我學會分辨蜻蜓與豆娘,也學會分辨雌雄。

很努力調了格式,還是沒辦法。

【前言】
媽媽說他們小時候常在水溝邊抓蜻蜓,特別是夏日大雨過後,蜻蜓很好抓,無需技巧,但媽媽不知道蜻蜓和豆娘的區分。可惜,我很少在生活中看見蜻蜓,謝謝沈錦豐老師為我們所做的詳盡介紹。
【蜻蜓的定義】:蜻蜓是我們對蜻蛉目昆蟲的統稱,可分為「豆娘」和「蜻蜓」。
一、 蜻蜓的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目-蜻蛉目
【科別】<口訣:村姑慶功宴>
1.春蜓科:
牠是蜻蜓中兩個腹眼分的最開的科,有半個腹眼大。
2.勾蜓科
這科的蜻蜓是大型種類。
比春蜓科的兩個腹眼稍微靠近些,但是不會連起來的。
3.蜻蜓科:
這科的體型為中小型,體色也比較多樣化。
是蜻蛉種類中最多的一種。
4.弓蜓科:
頭部和胸部中間有明顯類似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腹眼剛好貼在一起。
5.晏蜓科:
晏蜓科的蜻蜓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變成直線。
二、 【蜻蜓的身體構造】
《一》頭部
1.觸角:長度不長
2.複眼:上面遠視下面近視
《二》胸部
1.前胸:前足
2.中胸:中足
3.後胸:後足
《三》腹部
1.有10節
2.第10節有上肛附器
3.第2節有陰莖和儲精囊
三、 【蜻蜓點水為哪樁?】
母蟲把產卵管碰到水面點一下、點一下,我們俗稱「蜻蜓點水」。成蟲在水面上,然後將產卵管插入水中一直產卵,直到產完卵才飛離水面。此為1. 打針式,其他產卵方式
還有:
2.撥水式:每撥一次水,就將2~4顆卵
產到水中,雙白蜻蜓產一次卵大約撥水300次。
3.摸魚式:將產卵管伸進水中,有時會被魚吃掉。
4.挖土式:產卵在河川或池塘旁的泥土上,再藉由雨水將卵沖進水中。
5.插秧式(水上芭蕾式):像農夫插秧一樣將產卵管伸進水中。
6.自殺式:由於蜻蜓產卵是看物體的表面有没有反光,因此有些蜻蜓就會產卵在可以反光的汽車擋風玻璃上。

四、 【雌、雄要如何辨識】
雌的生殖器在第九節,雄蟲在第二腹節的腹面有另一個口有陰莖和儲經囊

【蜻蜓的生活史】
蜻蜓是一種半行變態的昆蟲。
牠的一生有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是﹕
(一) 卵
蜻蜓交配後,母蜻蜓會大多會將卵產在水中或水邊,蜻蜓的卵在夏天通常6~10天孵化,少數的蜻蜓種類會以卵來渡冬。
(二) 前稚蟲
為期6~10天的卵期後,從卵中孵化出來的是前稚蟲,前稚蟲時期通常只有幾秒鐘到幾分鐘,之後便會爬出水蠆。
(三) 稚蟲-水蠆
水蠆是蜻蜓的稚蟲,時間從一個月到三、四年都有,水蠆與前稚蟲最大的不同是前稚蟲的每一隻腳黏在一,不能隨意活動,而水蠆的腳是分開的,當水蠆的時間越短,此蜻蜓種類的數量就越多;當水蠆的時間越長,此蜻蜓種類數量就越少。而水蠆的天敵有:鷺科鳥類、魚類、紅娘華等。
(四) 成蟲
當水蠆經過多次脫皮,成長到終齡稚蟲,會在羽化前爬出水面,於樹枝、樹物葉片等地方羽化,春蜓科及豆娘大多使用直立式羽化,而其他種類大多使用倒垂式羽化,成蟲的天敵有:燕子、灰鶺鴒、螳螂、青蛙等。
【後記】對媽媽而言,似乎童年的記憶,特別是夏天,就是蜻蜓、蝴蝶、金龜子、蟬聲與蛙鳴,雖然屬於生物的知識沒學得像生態營這麼仔細豐富,但卻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蜻蜓的生態觀察】
「歡迎收聽蜻蜓電台之『蜻蜓‧蜻蜓』春節廣播特選節目,本次要為您講解—-蜻蜓的生活歷程、交配,以及眼睛的秘密」
「首先介紹蜻蜓的生活歷程」
「蜻蜓是半形變態的昆蟲,牠的一生經過了 卵、前稚蟲、稚蟲(水蠆)、成蟲(蜻蜓),卵期長6~10天;卵孵化後便成為前稚蟲,主要工作是咬破卵殼

,大約數分鐘便會成為稚蟲;稚蟲的主要工作便是吃,主要以水裡了昆蟲或小節肢動物為食,例如:水蚤、孓孒、小魚、蝌蚪…(建議可用麵包蟲代

替);觀察水蠆伸出下唇把獵物拉向嘴巴的動作,是不是非常有趣呢?而稚蟲時期的天敵有小白鷺、紅娘華‥‥等。」
「稚蟲期最少有一個月、長則有六年。我們可以由『觀察水蠆背部像葉芽一樣的翅芽是不是膨大了』判斷水蠆是不是已經到達終齡的方法:如果已經

膨大了,大概近幾天內就會羽化;成蟲階段就要交配和產卵,天敵為鳥類和蛙類。而成蟲(蜻蜓)靠著超強的眼力加上超強的飛行能力捕食,牠吃所有

飛的蟲子,包括蚊子、蒼蠅、農業害蟲浮塵子等,可以說是為人除害的益蟲。」
「再來是提蜻蜓的交配秘訣。」
「雄蜻蜓腹部第10節肛毛較硬,而且第二節有個儲精囊;雌蜻蜓的肛毛又軟又短,有些有產卵管。而在池邊出現的大多是公的,因為母的大都在草叢

樹林裡,當母的想交配時,才會飛至水邊;雄蜻蜓若發現了她便會用肛毛夾住「她」的胸,如果雌蟲願意交配,便會彎曲腹部與他交配,假如不願意

便會逃離。交配完後,為了不讓其他公的來搶女朋友,所以公的會在一旁保護母的產卵;蜻蜓科、春蜓科和勾蜓科會先將軟排至尾端,然後點水讓它

們(卵)沉入水中,有的蜻蜓是將整團卵直接空投,連點水的步驟都省了。野外觀察時,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捕捉、避免捉到剛羽化的成蟲及雌蟲(尤其是

在下蛋的),如何辨別雌雄、判斷成蟲成熟與否?很重要。雌蟲複眼顏色較不鮮豔明亮,身上如果有一些鮮艷的斑塊也會比較暗淡,未成熟的雄蟲顏色

也會有如雌蟲一般狀況,應盡量避免撈捕或改用照相紀錄;揮網時應採由下往上比較容易成功。」
蜻蜓的眼睛外型其實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東西,假如兩個眼睛分開超過一個複眼的距離,那就是豆娘;如果沒有便是蜻蜓。蜻蜓的眼睛還能分辨出,牠

是哪一科的,春蜓的眼睛會兩眼間會分開(但不超過一個複眼距離) ;勾停的眼睛會更近,但沒有碰在一起;蜻蜓科的眼睛剛剛好碰在一起,弓蜓和蜻

蜓一樣,不過他們的背上有金屬光澤;而晏蜓的眼睛則擠在一起。
假如兩個眼睛分開超過一個複眼的距離,那就是豆娘;如果沒有便是蜻蜓。蜻蜓的眼睛還能分辨出,牠是哪一科的,春蜓的眼睛會兩眼間會分開(但不

超過一個複眼距離) ;勾停的眼睛會更近,但沒有碰在一起;蜻蜓科的眼睛剛剛好碰在一起,弓蜓和蜻蜓一樣,不過他們的背上有金屬光澤;而晏蜓

的眼睛則擠在一起。」
「最後講到『眼睛的秘密』」
「蜻蜓的眼睛外型其實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東西,假如兩個眼睛分開超過一個複眼的距離,那就是豆娘;如果沒有便是蜻蜓。蜻蜓的眼睛還能分辨出,

牠是哪一科的,春蜓的眼睛會兩眼間會分開(但不超過一個複眼距離) ;勾停的眼睛會更近,但沒有碰在一起;蜻蜓科的眼睛剛剛好碰在一起,弓蜓和

蜻蜓一樣,不過他們的背上有金屬光澤;而晏蜓的眼睛則擠在一起。」
「今天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主持人說。

20100619蜻蜓的生態觀察
蜻蜓的愛情真的是曲折的嗎?我覺得應該是會痛吧!雄蟲肛附器在雌蟲的身上夾得那麼緊,難道牠們不會痛嗎?要是我,我就痛死了!就像六年級的大姊姊把我的臉捏來捏去差不多,超級痛的!(現在連比我小的人也在捏)唉--我真慘!抱歉抱歉!我說的是蜻蜓啦!不過,我也很慘啦!每種生物的習性不同,我們應該要尊重牠,不該奇視牠!祝每個物種都能平平安安!
筆記:
蜻蜓的生活史:蜻蜓是一種半行變態的昆蟲。
蜻蜓的一生有四個階段:卵→前稚蟲→稚蟲→成蟲。
蜻蜓在分類學上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鋼→蜻蛉目;不均翅亞目的蜻蜓,和與蜻蜓同目的豆娘則屬於均翅亞目。
蜻蜓分為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以及晏蜓科。
春蜓科複眼間的距離為
1.不均翅亞目(俗稱蜻蜓)共有五科:
(1)晏蜓科:屬於中大型的蜻蜓;兩個腹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由弧形變成直線;這一科的稚蟲會生活在靜水域或是流水域。
(2)春蜓科:有分大、中、小型種類的蜻蜓;兩個腹眼分的最開,通常相距半個腹眼的直徑,下唇前方不具裂痕。
(3)勾蜓科:屬於大型的蜻蜓;比春蜓科的兩個腹眼稍微靠近一些,但通常不相連,下唇前方具有裂痕。
(4)弓蜓科:屬於中大型的蜻蜓;胸部和頭部具有明顯類似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腹眼剛好貼在一起,但又不會幾得有點變形。
(5)蜻蜓科:屬於中小型種類;體色也比較多樣化,腹部第二節不具測片突起,顏色千變萬化是蜻蜓種類中最多的一種。
老師還教我們一個方便記憶這五科的口訣,讓我們輕鬆的記起來:
“村姑慶功宴→春勾蜻弓晏”
@最大的蜻蜓:無霸勾蜓(身長12公分展翅約70公分)
@蜻蜓最快的速度:時速可達72公里;秒速為20公尺。
@雌、雄要如何辨識呢?
雌的生殖器在第九節,雄蟲在第二腹節的腹面有一個口裡面有陰莖和儲精囊等生殖器官。
2.均翅亞目(俗稱豆娘)共有九科:
(1)珈蟌科:大型豆娘;溪流型,身體有金屬光澤,雄蟲無翅痣,而雌蟲有白色翅痣。
(2)幽蟌科:中型豆娘;溪流型,身體以黑色為底色,成熟個體有白粉,翅痣黑褐色。
(3)鼓蟌科:小型豆娘;溪流型,有長鼻翅膀比腹還要長腹部最粗,雄蟲無翅痣,而雌蟲則有白色翅痣,顏色鮮豔。
(4)絲蟌科:中型豆娘;除青紋絲蟌外,停棲時翅並不合攏,腳的剛毛稍短,上肛附氣甚長,和胸較細長。
(5)洵蟌科:最大型豆娘;停棲時翅並不合攏,身體有金屬光澤。
(6)蹣蟌科:中小型豆娘;停棲時翅膀並不合攏,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脊狀突起。
(7)琵蟌科:中型豆娘;腳的剛毛長且密,部分種類雄蟲中後腳脛節膨大,部分種類雄蟲下肛附氣比上肛附氣長。
(8)樸蟌科:小型豆娘;台灣目前只有一種,唯一的合胸為橘色,腳的剛毛短。
(9)細蟌科:小型豆娘;腳的剛毛短,大多為靜水水域型,肛附氣較短。

蜻蜓和豆娘的如何分辨:
蜻蜓:
1.通常體型大,腹部較粗寬。
2.腹眼之間距離較進,有些種類會互相連接。
3.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及大。
4.蜻蜓停棲時,翅膀會張開。
豆娘:
1.通常體型較小,腹部較細而顯的長。
2.兩個腹眼之間的距離超過腹眼的直徑,外觀像一個啞玲。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般大小。
4.大部份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數在背面。

蜻蜓的交配(繁殖下一代):
1.雄蜻蜓第9腹節的生殖孔有精子,牠決定交配前會將精子移到第2腹節的交配器,這個動作稱為「移精」。
2.移精完畢後,雄蜻蜓就會到水邊等決定交配的母蜻蜓。
3.找到母蜻蜓,雄蜻蜓先用腳抓住雌蜻蜓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蟲前胸。如果母的願意就會彎曲腹部進行交配動作。
蜻蜓和豆娘的產卵的方式:
1.打針式:就是我們常說的蜻蜓點水。
2.撥水式:尾部往水裡撥。
3.摸魚式:母蟲把尾部往水裡戳,看哪裡有水草,但是也常常會戳到大魚,而被吃掉。
4.挖土式:在水邊的土上挖洞產卵。
5.水上芭蕾式:公蟲把母蟲壓到水裡產卵,過了一會兒,再把母蟲放出來透透氣,再繼續產卵,像無霸弓蜓,就是用這種方式產卵的。
6.自殺式:因為蜻蜓和豆娘是看倒影而誤判,把車子擋風玻璃當作水面,所以有些迷糊的蜻蜓和豆娘會把卵產在擋風玻璃上。
食物與天敵:
蜻蜓的成蟲食物:蚊子、蟬、蜜蜂、蝴蝶……等。
蜻蜓的稚蟲食物:蚯蚓、蝌蚪、小魚……等。
成蟲的天敵:燕子、青蛙、螳螂……等。
稚蟲的天敵:大魚、白鷺鷥、紅娘華……等。
每每在池塘邊或溪流玩耍時常常看到蜻蜓,但並沒有仔細去觀察牠們;上完這堂課後,我才發現,牠們其實挺可愛的也挺有趣的,以後我得要安靜仔細的觀察牠們,不打擾牠們的生活,而且上完這堂課我想我更能清楚的分辨出牠是蜻蜓還是豆娘,是雄還是雌的了。

今天,由沈老師來為我們介紹蜻蜓……等一下,沈老師不是專門研究鳥的嗎,怎麼會介紹蜻蜓呢?原來,沈老師不但對鳥很清楚,連蜻蜓也有鑽研喔。
有些人會把豆娘誤認成為蜻蜓,但事實上他們不一樣歐,蜻蜓是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中的不均翅亞目,而豆娘則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中的均

翅亞目。牠們兩種最好分辨的地方就是:
蜻蜓:有些種類複眼會分開,複眼分開的距離「不會超過一個複眼」、停棲時「翅膀攤開」、腹部「較為粗短」、幼蟲階段身體「較胖」尾毛「幾乎看不到」。
豆娘:每一種複眼都會分開,複眼在「頭部的左右兩端」、停棲時「四片翅膀會合起來」、腹部「較為細長」、幼蟲階段身體「較細長」尾毛「非常明顯」。
身體部分有:
頭:單眼、複眼、觸角、額、上唇
身體:前胸(前足在正下方)、合胸(中胸(中足在正下方)、後胸(後足在正下方))
尾巴:共分十節(第一和第十節較短),第十節有肛附器(上、下)
牠有四大之最:
最大:無霸勾蜓史前的化石中發現可到40公分,展翅70公分(雖然現在身長只有12公分)
最快:廣腹蜻蜓飛形時速可高達72公里。(我在書上看過,有人測量過雄果蠅追雌果蠅的速度可高達143公里,幾乎是兩倍的速度)
最曲折的愛:首先公蟲要進行移精(把第9腹節的生殖孔精子移到2腹節的交配器上)的工作,才能跟母的交配。為什麼說最曲折的呢,因為移精公蟲自己的腹節就已經要轉很大的

幅度了,而且交配時又成一個心型,怪不得最曲折。牠們的產卵方式有分好幾種:打針式(刺入水草莖部,在水草莖部產卵)、撥水式(母蟲不停的用尾部撥水,撥一次水下3~5顆

卵)、摸魚式(一直待在水裡產卵,不過有時候會被吃掉)、挖土式(刺入土中產卵)、水上芭蕾式(點水)、自殺式(由於蜻蜓是看物體有沒有反光來分辨是不是水,而這種方式是因為

蜻蜓誤以為車窗是水,所以直接產在車窗上。不過我覺得如果天氣太熱的話,會變成蜻蜓「烤」蛋吧)
最變態:卵-前雉蟲(撐開卵皮後沒多久會變成水蠆)-水蠆-蜻蜓。
牠們的羽化方式分為直立式跟倒垂式,幼蟲的食物有蚯蚓、浮游生物、蝌蚪等……成蟲的食物有蛾類、蜜蜂、蟬、蚊子、蒼蠅等……
啊!原來蜻蜓的世界這麼奇妙啊,以前我都沒有好好去注意,下次我看到蜻蜓,我一定會「研究」的!!

生態營—-蜻蜓
平日,看到外表像似蜻蜓的生物,近看卻又像是豆娘。這些問題一直在我心中打轉,不知道該怎麼辨識。而今天綽號「老鷹十一隻」的沈老師為我們帶來蜻蜓的演講,終於將我平常百思不解的問題解決了。現在,我們一起踏入蜻蜓的世界吧!
【蜻蜓的簡介】
蜻蜓在分類學上屬於: 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的不均翅亞目。蜻蜓是不具有蛹期的昆蟲,我們稱牠為不完全變態昆蟲,但蜻蜓的雉蟲期是在水中度過,所以又可稱半形變態。蜻蜓的生活史為: 卵期→雉蟲期→成蟲期。
【卵期】
蜻蜓的卵因不同種類而在外型上也有所不同,圓形、橢圓形都有。剛產下的卵有淡黃色、米黃色、淡褐色及淡藍色。經過一天的時間,卵的顏色會從深色變為黑色。
【雉蟲期】
蜻蜓的雉蟲稱為水蠆,剛孵化的卵有一種特殊型態,不太會活動,牠的任務是戳破卵殼,這是前雉蟲期,這一階段大概只有三秒到兩分鐘,接著,前雉蟲的背部會裂開,一齡雉蟲才蛻皮而出。雉蟲主要以蝌蚪、蝦子及小魚為食,而天敵則是大型雜食性魚類及紅娘華。
【成蟲期】
水蠆經過多次的蛻皮後,最後,成為終齡幼蟲。終齡幼蟲會爬出水面,靜靜等待羽化。蜻蜓是肉食性昆蟲,為了方便尋找食物,牠們的複眼非常發達,且視力非凡,再加上身手十分敏捷,因此,小白蚊、蝴蝶、蜜蜂,甚至其他體型較小的蜻蛉目昆蟲,都能在空中順利捕食。
【蜻蜓和豆娘的辨識】
蜻蜓和豆娘到底要怎麼辨識呢?他們不同的特徵共有四項,現在讓我為您一一說明吧!
1.蜻蜓的體型通常較大,而且腹部比較粗短,相反地,豆娘則體型小、腹部細而長。
2.蜻蜓複眼之間的距離很近,最多不會超過半個複眼,有的複眼還連接在一起呢!而豆娘複眼之間的距離則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3.蜻蜓的後翅通常會比前翅還寬、還大,豆娘的後翅和前翅大小卻幾乎一樣。
4.蜻蜓停棲時,翅膀向身體兩側攤開,既不會互相重疊,也不會覆蓋背部,而大部分豆娘停棲時,翅膀會合攏並且豎在背面。
【雌雄的辨識】
辨識完豆娘及蜻蜓,接著,我們要學如何辨別蜻蜓的雌雄。
1.通常雄蟲會盤據在水域,而雌蟲只在想產卵時,才會來到水域邊。因此,在水邊看到的蜻蜓大多是雄的。
2.雌、雄蟲的生殖器都在第九腹節,但雄蜻蜓的第二腹節上有交配器,交配前,雄蟲會將精子從第九腹節移到第二腹節;雄蜻蜓的第十腹節上,還有肛附器。
【蜻蜓的種類】
課堂中,老師教我們一個簡單又有趣的辨識蜻蜓種類方法。今天的故事時間到囉!故事的重點是「村姑慶功宴」(春勾蜻弓晏),有一位村姑終於學會辨認蜻蜓的種類了,於是,她開了一個慶功宴,而這個慶功宴的主食卻是「饅頭」。為什麼要選饅頭呢?因為剛放下去蒸的饅頭,就像春蜓科兩顆分得開開的複眼;接著,饅頭會膨脹,像勾蜓科的複眼一樣;最後,兩顆饅頭膨脹並貼在一起,好像宴蜓科的複眼,互相連接。這就是簡單又扼要的辨識方法。
【心得】
今天的課程讓我收穫滿滿,我學會要如何辨識蜻蜓及豆娘,也了解蜻蜓是外溫動物,冷的時候,活動率較低;熱的時候,活動率則較高,更知道了蜻蜓是速度最快和最大的昆蟲,牠們最快時速每小時可達72公里,而在2億年前的蜻蜓體長40公分。我覺得蜻蜓真是一個有趣的生物,希望下次能目睹蜻蜓點水的樣子。

【水面舞者】
一大早小崴和阿豐老師來到校園,「老師,今天要來賞鳥嗎?」。
老師回答:「不!今天我們要來找一找水面的舞者。」
小崴馬上猜是蜻蜓!老師回答:「你答對了一半,不只是蜻蜓還有豆娘!」
於是兩人在變身術的咒語下,化身為台灣蜻蜓中最大型,而且是唯一的一種保育類-無霸勾蜓,徜徉在蜻蜓和豆娘的世界裡。

【身分證明】
小崴以72公里/小時的超快速度追上老師,很迷惑的問老師說:「我們和豆娘在分類上到底有甚麼不一樣呢?」
老師笑笑的說:「我們和豆娘在分類學上都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蜻蛉目,豆娘屬於均翅亞目,我們是不均翅亞目。還有全世界只有日本和喜馬拉雅山區才有的昔蜻蛉是屬於間翅亞目。一生中不具蛹期,都屬不完全變態中的半型變態。」

【身體構造大不同】
今天剛好是個艷陽高照的好天氣,一群蜻蜓群起而飛,頓時小崴驚叫:「老師,老師,你在哪裡?」
老師停在一朵蓮花上回答說:「看清楚了嗎?蜻蜓除了體型比較大之外,腹部比較寬粗,休息時翅膀會向身體兩側平坦的攤開,還有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大,兩個複眼的距離較近。這些特徵要看清楚哦!你才不會找不到我!」
這時飛來了一群長得和蜻蜓很像的豆娘。
小崴一眼就認出他們長得和自己大不同。
老師稱讚他,並說:「換你說說看他們有甚麼不一樣?」
小崴很細心的觀察後回答說:「嗯!我發現豆娘的複眼分得很開,休息時會把翅膀合起來或半開,體型較小。」

【太陽劇團~蜻蜓篇】
老師很高興的說:「很好!有進步。讓我再告訴你,當雄蟲和雌蟲交配後,雌蟲會用很多方法產卵,就像精彩的馬戲團特技表演。打針式是把腹部插到水中,甚至用撥水式隨意的將卵產入水中,也會用挖土式把卵產在土上,摸魚式是把卵產在水中,還有一種叫自殺式會把卵產在反光的東西上,如:玻璃。」
老師接著說:「大約經過6~10天卵會破掉便孵化為前稚蟲,幾分鐘後蛻變為水蠆,靠腹部內直腸鰓來呼吸。水蠆經過多次脫皮成長到終齡稚蟲,可以看到胸部會有明顯的翅芽,這是與其他齡期稚蟲的一個區別的方式。接著就爬出水面,改用氣孔呼吸,然後在夜晚用直立式或倒立式的方式在水面附近的枯枝、葉子及石塊等地方羽化成蟲,過了約1週左右成蟲就會完全成熟,準備尋找女朋友來交配。」

【眼力大考驗】
小崴好奇的問:「怎麼每隻蜻蜓都長得一模一樣呢?」
老師回答說:「成熟的蜻蜓,外部型態上都會有所差異,不管是雄的或雌的都會有很多不同型態的外觀,這就是所謂的多態型。」
老師接著說:「另外呢,蜻蜓還可以分為「村姑慶功宴」就是「春勾蜻弓晏」5種。這是藉由蒸饅頭產生的變化來區別5種蜻蜓的科別。剛開始饅頭放在蒸籠裡,兩顆要分得很開,春蜓科是蜻蜓中兩個複眼分的最開的蜻蜓,有半個複眼大;
蒸到最後饅頭擠得有一點變形,這就是像「晏蜓」的眼睛擠成一團。」
老師問:「另外幾種蜻蜓的科別你知道嗎?」
小崴回答:「不知道!」
老師說:「好,那我來告訴你好了,還有蜻蜓、弓蜓和勾蜓科,蜻蜓科的眼睛剛好貼在一起,是蜻蜓類中種類最多的一種;勾蜓科就像我們現在一樣,是最大型的種類;弓蜓科跟蜻蜓科一樣複眼剛好貼在一起,不會太擠。所以你只要背「村姑慶功宴」好不好記呢?」
小崴說:「這個方法還真是簡單又好記!這樣一來就可以輕鬆背起來了!」

【豐收的一天】
突然一群肥美的蚊子迎面而來,阿豐老師和我飛起來吃掉那群蚊子後,感覺就像吃了一頓美味可口的大餐一樣,精神抖擻的將咒語解除回到校園,眼尖的小崴在
校園邊看到一隻鼎脈蜻蜓,想起剛才在蜻蜓世界裡的種種情形,心中更對阿豐老師充滿感謝,並希望美麗的蜻蜓能永遠的飛翔在蔚藍的天空中,當然更需要清澈的水源來培育牠的下一代,這是大家共同的責任。

每次到溪邊玩水,總會看到蜻蜓和豆娘。但是我常常分不清那是蜻蜓,還是豆娘?我十分期待今天的蜻蜓課,希望藉由這次的課程,讓我能夠清楚知道蜻蜓的與豆娘的不同,以辨認出那是蜻蜓,還是豆娘。
蜻蜓和豆娘的不同:

蜻蜓 體型較大、腹部較粗寬 複眼距離較近
後翅比前翅寬及大 停棲時翅膀向兩側平展攤開

豆娘 體型較小、腹部較細長 複眼距離超過1個複眼直徑
後翅和前翅幾乎一樣大 停棲時翅膀合攏在在背面

透過老師清晰明瞭的投影片,讓我一目瞭然,原來他們都是蜻蛉目的昆蟲才會那麼像。接著老師告訴我們一個關於蜻蜓科種的口訣,就是:「村 姑 慶 功 宴」
春蜓科¬(村)-複眼分的最開,相距半個複眼的
勾蜓科(姑)-複眼稍微靠近一些,通常並不相連直徑
蜻蜓科(慶)-1.胸部與腹部頭部有明顯的藍色或綠色光澤
2.複眼剛好貼在一起,卻不會擠得變形
弓蜓科(功)-複眼剛好貼在一起,卻不會擠得變形
晏蜓科(宴)-複眼緊緊擠在一起
這真是有趣的口訣,讓我能輕鬆把一個難記的東西,變成簡單易懂,是個非常好的方法!
老師還告訴我們是不具蛹期的半形變態昆蟲,牠的一生分為卵期稚蟲期成蟲期。

卵期-經24小時候會變深變黑
稚蟲期-簡稱為水蠆,卵剛孵化有特殊的型態,任務是戳破卵殼,我們稱它為「前稚蟲期」。台灣蜻蜓稚蟲都是水棲昆蟲,蜻蜓稚蟲靠腹部內的直腸鰓呼吸水中溶氧,而豆娘稚蟲靠尾鰓呼吸
成蟲期-到終齡幼蟲時,會看到胸部有明顯的翅芽,是與其它齡的幼蟲簡單的區分方式。蜻蛉的終齡幼蟲會在羽化前幾小時爬出水面附近的地方,進行羽化。
我們曾到關渡自然公園裡看過水蠆,現在更進一步了解水蠆與蜻蜓的關係,小時候在水裡的水蠆,長大後變成在空中飛的蜻蜓!真是有趣的變化,謝謝老師讓我增加對蜻蜓的認識。

在水池邊,看到好多蜻蜓「男女朋友」在產卵,雄上雌下,體色都很艷麗 ……。這真是難得一見的景觀,對於喜歡蜻蜓的人來說,真是一大收穫!我雖然沒有經歷過,但沈老師給我們的照片就足以讓我看上好幾分鐘。幾乎全世界的昆蟲我都怕,唯獨蜻蜓和螢火蟲我最喜歡。
蜻蜓的分類 ……
蜻蜓在分類學裡屬於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鋼
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
學名Dragonfly
台語 ㄘㄢˊ ㄋㄟ
其分為春蜓、勾蜓、蜻蜓、弓蜓、晏蜓五科,恩 … 好像很難記ㄝ,不過有一個
很不錯的記法喔!!你只要記得:春姑慶功宴->春勾蜻弓晏,雖然有點冷,但說真的,很好記喔!!蜻蜓的科別不同如下:
晏蜓科-兩個複眼緊緊的幾在一起
勾蜓科-兩個複眼稍微靠近一些
弓蜓科-兩個複眼剛好黏在一起且胸部和頭部有藍綠色金屬光澤
蜻蜓科-兩個複眼剛好黏在一起
春蜓科-兩個複眼分的最開,但沒超過一個複眼的寬
還有,蜻蜓的雄、雌蟲再第九腹節都有生殖器,不過雄蟲在第二腹節另有一個交配器。
蜻蜓的翻版 ……
你知道嗎?蜻蜓有「冒牌貨」喔!那就是「豆娘」。
豆娘在分類屬裡屬於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鋼
蜻蛉目
均翅亞目
學名Damselfly
台語 親ㄚ
其分為珈蟌、幽蟌、鼓蟌、絲蟌、洵蟌、蹣蟌、琵蟌、樸蟌及細蟌九科,吪…這我就沒耴了! 既然蜻蜓和豆娘長的很像,要怎麼分呢?很簡單,1.蜻蜓體型較大,腹部粗又寬;豆娘體型較小,腹部細又長2.蜻蜓的兩個腹眼距離比較近,有些種類複眼甚至會連在一起;豆娘的兩個複眼距離較遠,而且超過一個複眼的距離。3.蜻蜓休息時翅膀平展張開,不重疊;豆娘休息時翅膀重疊在背後。特別吧!!
一輩子生活史 ……
蜻蜓的生活史分為卵期->稚蟲期->成蟲期
卵期
蜻蜓的卵有圓形的,也有橢圓形的;有淡黃色、米黃色、淡褐色,也有淡藍色的;但不管是甚麼顏色,經過24小時後通常都會變成黑色,在夏天只要6 ~ 10天就可以孵化,但有些蜻蜓還是會在卵裡「冬眠」。
稚蟲期
蜻蜓的稚蟲又稱水蠆,不太活動,主要戳破卵殼,稱為「前稚 蟲期」,本階段只有3 ~ 5秒或1 . 2分鐘,時間很簡短,不 久,前稚蟲的背會裂開]蛻皮。稚蟲的主要食物是蜉蝣稚蟲、石蠅稚蟲、搖蚊和小魚;而稚蟲的天敵有鳥類、大型雜食性魚類、紅娘華、負子蟲和龍蝨等。
成蟲期
水蠆到達終齡稚蟲時,可看到翅芽;最後羽化變成成蟲。剛羽化的成蟲翅膀會反光,體色也很淡,等過了一天成蟲的體色變深了,翅膀也變的不透明,前後大約要一個禮拜左右才能完成。 蜻蜓在不階段有不同的體色,因此很難分辨,所以常常誤導別人。大家都知道,既然是成蟲就有繁衍後代的責任,不過雌雄蜻蜓有個「最曲折的愛」,你一定會想,愛就是愛嘛! 甚麼最曲折的愛,不過蜻蜓交誰真的蠻暴力的!!首先雌蜻蜓想交配時就會飛到池塘附近和雄蜻蜓約會,這時雄蜻蜓就會飛上去用肛附器夾住雌蜻蜓的「脖子」,雌蜻蜓如果愛上這隻雄蜓,就會把生殖器伸到雄蜻蜓的交配器和牠交配,假如雌蜻蜓不喜歡這隻雄蜻蜓,就不會讓雄蜻蜓夾「脖子」或不把生殖器伸上去;交配完畢後,雄蜻蜓會夾著雌蜻蜓飛到他們要產卵的地方,雌蜻蜓產卵,雄蜻蜓則在旁邊守著。不同種類的雌蜻蜓有不同的產卵方式:
◎ 打針式-蜻蜓會在水裡點來點去,像打針一樣
◎ 撥水式-就是尾部一直撥水。
◎ 摸魚式-母蜻蜓會把尾部往水裡戳來找水草,但是也常常會戳到大魚,就犧牲了
◎ 挖土式-在水邊的土上挖洞產卵,等下雨了,卵自然會被雨水衝進水池裡
◎ 水上芭蕾式-雄蜻蜓把雌蜻蜓壓到水裡產卵,過了一會兒,再把母蟲放出來換氣,再繼續產卵(無霸弓蜓,就是用這種水上芭蕾式產卵的)
◎ 自殺式-蜻蜓和豆娘是用倒影來判斷這裡是否是水,可是車子擋風玻璃也會有倒影,在他們眼裡就是水,所以有些蜻蜓和豆娘會把卵產在車子的擋風玻璃上。
我的心得秘密 ……
蜻蜓雖然是我最討厭的昆蟲,但牠艷麗的體色吸引了我,當牠繞再我身邊時,我實在不忍心把牠驅走,看!牠那可愛的身影,多自在啊,看著看著,我心裡有說不出的興奮,還是希望能看到大群蜻蜓在水池裡交配的壯觀情景!

認 識 青 蜓
上完這一堂蜻蜓的課程壤我聽到了許多多采多姿的知識,也讓我了解了蜻蜓的奧妙,就讓我們一起探索蜻蜓吧!
蜻蜓和豆娘的分類學:
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剛→蜻蛉目
蜻蜓和豆娘的辨識:
豆娘:
Damselfly、親ㄚˋ 均翅亞目
由外型像一種秤子
複眼和複眼之間的距離超過一個複眼
蜻蜓:
Dragonfly、不均翅亞目、ㄘㄢˊㄋㄟ
複眼和複眼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一個複眼
它最快速度:20m/sec、72km/hou
腹部也比較粗大,像倒三角形;小時候的特色就是腮縮在體內,靠近腹部,叫做「直腸腮」。
牠翅膀看起來前面比後面大
蜻蜓和豆娘可直稱蜻蛉
如果雌蟲願意會把腹部彎曲進行交配
公的會把第九節的生殖孔移精到第二節的交配器

頭:
觸角:額:在單、複眼及觸角之下。
複眼:是由很多個小眼睛所組成,很多個小眼睛所看到的有兩
種可能,一種是看到許多相同畫面,另一種是看到許多
小畫面組成大畫面,科學家認為是看到許多小畫面組成
大畫面。但科學家又是如何知道蜻蛉們看到什麼。蜻蛉
的複眼上面遠視下面近視,所以要抓蜻蜓時,要從下往
上撈,讓牠較慢發覺而來不及逃走。
單眼:單眼在頭上方,複眼之間,雖看起來比較小,但是還是
對蜻蛉有很大的幫助。
胸:分成三段
前胸:頭及後面兩段有界限,下面長著一對前足。
中胸:和後胸沒有明顯界線,中胸下有一對中足。
後胸:最後一段,下面長著一對後足。
腹:
分成十節,但第一節和第十節都非常短,上面也沒什麼特殊的器官或辨識特徵,因此大多會沒注意到。
第九節有生殖器官,第八腹節下有尾扇, 但雄蟲第二腹節腹面另有一開口,內有陰莖及儲精囊等生殖器,且第十腹節後面有上肛附器,外型比雌蟲第十節末端的尾毛尖且長。

它的生長週期:
卵~6到10天~前稚蟲~幾秒鐘到幾分鐘~水蠆~1個月到3、4年~成蟲~1個月到數個月
↖←←←←←←←←←←←←←←←←←←←←←←←←←←←←←←←←←←←←←↙
羽化分為:直立式、倒垂式
水蠆是用腮呼吸,羽化後就用氣孔呼吸,若羽化後若掉入水中會淹死。

雄的蜻蜓要先展彎曲腹部,將精子從第九腹節的生殖孔「移精」到第二腹節的交配器。
接下來,雄蜻蜓就要找到雌蜻蜓,並跟牠交配,要交配時,雄蟲會用腳抓住雌蟲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蟲前胸,就像是「空中加油」,如果雌蟲願意,就會彎曲腹部進行交配,形成心形。如果雌蟲在準備要交配時反悔,或是看上其他的雄蟲,就會設法掙脫,想掙脫的有很高的比例會成功。
接著,雌蟲就要去產卵了,通常雄蟲會跟著一起去,監督雌蟲。

*產卵的方法有好幾種:
產卵有潑水式、摸魚式、挖土式、水上巴雷式(插秧式)、打針式、自殺式
1.打針式:脛蹼琵蟌就使用此種少見的產卵方式,就是將卵產到水生植物的莖
部組織內。
2.摸魚式:在水草附近產卵,這樣子卵在水草中就能減少被天敵危害的風險,但
因為水草附近會有較多的魚,有時自己反而會拖下去,產卵風險挺高
的。
3.挖土式:把卵產在土中,這也是一種讓卵不易被吃的好方法。
4.水上芭雷式(插秧式):俗稱的「蜻蜓點水」。
5.撥水式:雙白蜻蜓撥一次水就會產下3~5顆卵,約200次就有600顆卵。
6.自殺式:因為雌蟲看到會反光的地方,就會直覺得認為那是水,所以有時會將
卵產在玻璃上,那些卵因為被日曬雨淋,所以無法順利孵化,而稱為
「自殺」
所以池塘內若滿是水草,就不會有蜻蛉;因為沒有反光以為不是水。

※.最大的昆蟲
現在的蜻蛉都是小隻的,要說牠是最大的昆蟲好像很牽強,因為目前台灣最大的蜻蜓→無霸勾蜓也才12公分。但是人類曾發現蜻蛉的祖先:2億年前的蜻蛉化石,竟然身長40公分,展翅70公分,而將牠定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
*蜻蛉的食物:
成蟲:蚊子、蟬、蜜蜂、蒼蠅、蝴蝶……
水蠆:蝌蚪、小魚等水裡的小生物……
*蜻蛉的天敵:
成蟲:鳥類、螳螂、青蛙等(有點矛盾,蜻蛉一個月前忘了吃的食物,一個月後反而會吃了
牠?)。雖看牠們吃來吃去有些殘忍,但老師說為了大自然的平衡,這應該是一種常
態。
水蠆:會被較大的魚吃(這種「大吃小」的掠食情況好像許多動物都會)、紅娘華、白鷺鷥
等。

我已經成為半個專業人員了!以下Q & A:
Q:何時最適合?
A:夏天早上、颱風過後的晴天,因為食物多而且它是外溫動物。
Q:要到哪裡找?
A:池塘但種類不多,人工容器,溪流水域附近有草地樹林的地方。
Q:蜻蜓都停在哪?
A:很少停幾乎都在飛,水池中的植物、倒木,水域中的地上或石頭、植物的突出枝條。

* 蜻蜓:科別的辨識:
1.春蜓:兩個複眼分的最開。
2.勾蜓:複眼靠的較近。
3.蜻蜓:兩複眼貼在一起,中小型。
4.弓蜓:中大型種類,複眼貼得更近,。頭、胸部有藍,或綠色金屬光澤。
5.晏蜓:複眼擠在一起,連接面為直線是中大型種類。

* 口訣:村姑(這兩字為台語)慶功宴
【春勾蜻弓晏】十分容易記得的口訣!
心得感想:
聽完了這次的課程我才知道原來蜻蜓是值得我們去努力探討的,而且蜻蜓是多變化性的,
因此我也學到了許多多變化性且五花八門的知識,希望如果我能再度接觸蜻蜓,我也想要找出一種新品種。老師也給我們許多未來的課題,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找出真正的答案。

認識蜻蜓
夏日裡,出現了一架架的小直升機,身手矯健又輕盈。哦~原來是蜻蜓啊!嘿!那裡也有一隻蜻蜓。不!是豆娘。蜻蜓,是現代大多大人小時候的夏日回憶。而有些人還會選擇在陰天蜻蜓低飛時捕捉。讓我們一起飛入蜻蜓的天空吧!

【蜻蜓蜻蜓來分類】
其實蜻蜓和豆娘都是屬於同一目的喔!他們是屬於蜻蛉目的,分類學上屬於: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蜻蛉目
均翅亞目(豆娘,在台灣有九科)
不均翅亞目(蜻蜓,在台灣有五科)

【蜻蜓蜻蜓生活史】
蜻蜓有蛹期嗎?No!No!No!蜻蜓是沒有蛹期的,所以蜻蜓是屬於甚麼變態種類呢?是半形變態!半形變態指的是一種昆蟲的幼蟲生活在水中,而那種昆蟲的幼蟲就叫作稚蟲。蜻蛉目的生活史如下:
卵、稚蟲、成蟲
卵:
1.形狀:橢圓形、圓形
2.剛產下的卵:淡黃色、米黃色、淡褐色、淡藍色
3.夏季只需6-10天即可孵化
4.有些卵會越冬
稚蟲:
1.又稱水蠆或水乞丐
2.剛孵化的幼蟲叫作前稚蟲
3.齡期:8~10個月
4.稚蟲期:一個月到四年
5.呼吸器官:直腸鰓(體內)
6.食性:(溪流蜻蜓稚蟲)蜉蝣稚蟲、石蠅稚蟲、雙翅目幼蟲
(靜水域蜻蜓稚蟲)蝌蚪、小蝦、小魚、水蚤、較小蜻蛉幼蟲、仰泳椿、孑孓、雙翅目幼蟲。
7.天敵:鳥類、大型魚、紅娘華、負子蟲、龍蝨。
成蟲期:
1.食性:多數昆蟲
2.羽化方法:直立、倒垂
3.大多數翅膀有翅痣
4.可停留在空中
5.腹部有十節

【蜻蜓?豆娘?傻傻分不清楚】
啊!那裡有好多隻蜻蜓喔!但是又好像是豆娘。怎麼辦?別擔心!蜻蜓和豆娘的分辨方法在這裡:
腹部:
蜻蜓較粗寬
豆娘較細長
複眼:
蜻蜓分得較近
豆娘分得較開(超過一個複眼距離)
翅膀:
停棲時,蜻蜓翅膀張開
停棲時,豆娘翅膀合起

【雌雄知多少】
蜻蜓看起來都差不多,該怎麼分辨雌雄呢?
雄蜻蜓:
腹部第十節末端有肛腹器,第二節有一個開口。
雌蜻蜓:
無肛腹器,腹部第二節無開口。
還有,在水域的大多是雄蜻蜓,雌蜻蜓只有想交配時才會來水域區。

【台灣蜻蜓知多少】
台灣有五科蜻蜓如下:
晏蜓科:
1.兩個腹眼擠在一起,連結面為直線。
2.中大型的蜻蜓。
3.稚蟲生活在靜水域或是流水域。
春蜓科:
1.兩個腹眼分開有半個腹眼的距離。
2.包含大、中、小型蜻蜓。
勾蜓科:
1.大型蜻蜓。
2.複眼不相連,但比春蜓科蜻蜓複眼分開的距離近。
3.體色黑色,螢黃斑點夾雜其中。
4.產卵時雌蟲將身體筆直插入水中產卵。
弓蜓科:
1.中大型蜻蜓。
2.胸部和頭部有金屬光澤。
3.腹眼剛好貼在一起。
蜻蜓科:
1.中小型蜻蜓。
2.體色多樣化。
3.產卵方式為點水式。

【蜻蜓說唐詩】
曲江對酒 唐朝˙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
暫時相賞莫相違。

【蜻蜓快報】
有聽過秋紅蜻蜓嗎?關於他的命名,可是有一段令人膾炙人口的故事呢!
驚見秋紅蜻蜓 深信是亡女化身
古時候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化作蝴蝶比翼雙飛的故事,而現實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情節發生,基隆市有一位愛好攝影、長期紀錄鳥類與蜻蜓的一生的秋寒煙先生,在他發現台灣新物種秋紅蜻蜓之餘,卻發生女兒跳樓的意外,而這蜻蜓的名字剛好與他女兒一模一樣,秋先生的女兒就叫作秋艷紅。秋寒煙先生感覺就好像女兒化身為蜻蜓,飛來這裡看他最後一眼。
資料來源:http://nature.edu.tw/rnews/searchresult/%E7%A7%8B%E7%B4%85%E8%9C%BB%E8%9C%93

夏日正午的天空,在小溪旁,飛來了一大群蜻蜓。小孩忙著抓蜻蜓,那是多麼美好的回憶。現在蜻蜓也多見,但是沒有以前那麼多。人為開發,賠上了很多蜻蜓的命。希望人類可以把大地讓給蜻蜓,讓蜻蜓繼續在田野間穿梭飛翔。

【前言】
蜻蜓是昆蟲中歷史悠久的一目,億萬年以前,當恐龍和鳥類還沒有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蜻蜓曾是天空飛行動物的主宰者。(台灣蜻蜓彩色圖鑑)
哇!真是太神奇了,讓我們趕緊一探究竟這昆蟲界的空中霸王——–蜻蜓。

【「昆蟲之最」獎項】
大家好,我是台灣最大型蜻蜓,身長可達15公分的無霸勾蜓,曾經代表蜻蛉目領取許多『昆蟲之最』獎項,包括:飛行最快速獎,最曲折的愛,最變態生活史……等。不服氣的人可以跟我一較高下,我的飛行速度可達一小時72公里呢!

我們無霸勾蜓是台灣18種被列為保育類的昆蟲中,唯一上榜的蜻蛉目成員,可別小看我們了。接下來,我會帶大家好好認識我的家族(不均翅亞目的蜻蜓及均翅亞目的豆娘)。

【最變態生活史獎項】
蜻蛉目是不完全變態的,也就是我們的一生會歷經卵、稚蟲、成蟲。有趣的是我們小的時候生活在水裡,長大則飛來飛去當空中霸王;所以也被稱為半形變態。

卵(6-10天): 
蜻蜓的卵因不同種類而在外型有所不同,從圓形、橢圓形都有,剛產下的卵較淡色,通常經過24小時卵顏色會變深變黑,在夏季通常只需6-10 天即可孵化,少數蜻蜓會以卵來越冬。

前稚蟲(幾分鐘):
蜻蜓的卵在剛孵化時有一特殊的型態,六隻腳、頭部都跟身體縮在一起,像隻沒腳小蝦米一樣,不怎麼活動,稱這階段為「前稚蟲期」。

稚蟲 (1個月至三、四年):
水蠆是蜻蛉目的稚蟲,我們蜻蜓的水蠆用直腸鰓呼吸,而豆娘的水蠆則利用三片尾鰓呼吸。蜻蜓的水蠆外形比豆娘的水蠆大多了。

成蟲(1個月至數個月):
和其它昆蟲一樣,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

『頭部』
複眼:複眼是由數千個到數萬個小眼所組成,非常敏銳,上面遠視下面近視,超厲害的吧!很少有獵物能逃出我的視線!

單眼:頭頂有三個排列成三角形的單眼,用來分辨光線明暗。

口器:發達的大顎來咬食獵物,屬「咀嚼式」的。

觸角:觸角很短。

『胸部』
前胸:前足一對
中胸:中足一對
後胸:後足一對;中胸及後胸又稱合胸
除了稚蟲期會用腳行走外,羽化為蜻蜓後就不再用腳行走。腳上有剛毛,在飛行時成籃狀,可捕捉空中飛行的小昆蟲並防止獵物飛走。

『腹部』
腹部分十節,具尾扇及上肛附器。雄蟲生殖器在第9節腹板下方,但在第2節腹面有開孔,內有雄性生殖器,在第10節末端有上「肛附器」,是在交尾或連結產卵時夾住雌蟲前胸用的。

『羽化』
─直立式
─倒垂式
蜻蜓化時會爬出水面,找個開闊不妨礙其羽化展翅的地方,羽化時先從背部裂開,頭、胸即從裂開處伸出,然後伸出腹部,等腹部完全脫殼而出後,便開始伸展翅膀、腹部,
待其翅膀變乾變硬,即成為可展翅高飛的蜻蜓了。

【蟲以食為天】
不管是稚蟲或成蟲的活動階段,我們全是純肉食族。

棲息於溪流蜻蜓幼蟲主要以蜉蝣稚蟲、石蠅稚蟲、搖蚊等雙翅目幼蟲以及一些小魚為食,棲息於靜水域的種類則主要以蝌蚪、小型蝦類、小魚、水蚤、體型較小的蜻蛉稚蟲、仰泳樁、孑孓、搖蚊等雙翅目幼蟲為主食。由於只存在無污染的溪水,所以也是環境的指標。

成蟲蜻蜓同樣靠超強的眼力捕食,吃所有飛的蟲子,包括蚊子、蒼蠅、農業害蟲浮塵子等,所以我們也可算是為人除害的益蟲。

【天敵:蜻蛉目的剋星】
雖然在昆蟲界我們有個不雅的外號﹝空中惡霸﹞,但是一物剋一物,我們的天敵也不少。

鳥類、蛙類、螳螂會偷襲蜻蜓成蟲;水中生活的水蠆就得小心提防較大型魚類、水鳥、紅華娘、負子蟲、龍蝨等等。

【蜻蜓vs豆娘:趕快學會下面的分辨方式,可別再對著我無霸勾蜓叫豆娘了!!!】

停棲的方式:蜻蜓在停棲時,會將翅膀平展在身體的兩側;一般豆娘在停棲時,會將翅膀合起來直立於背上,但有部分種類仍會將翅膀展開置於身體兩側,如同蜻蜓一樣。

眼睛的距離:蜻蜓的兩個複眼大部分是彼此相連或只有小距離的分開;豆娘的兩個複眼分開的距離則大於一個複眼的直徑,形狀如同啞鈴一般。

腹部的形狀:蜻蜓腹部形狀較為扁平,也較粗;豆娘的腹部形
狀較為細瘦,呈圓棍棒狀。

翅膀的形狀:蜻蜓屬不均翅亞目,前後翅形狀大小不同,差異甚大。屬均翅亞目的豆娘,其前後翅形狀大小近似,差異甚小。

【不均翅亞目:台灣蜻蜓的種類,村姑慶功宴五種】

春蜓科:
複眼相分離約半個複眼的直徑,本科稚蟲在台灣主要棲息於溪流水域。

勾蜓科:
屬於大型的種類,主要辨識特徵:
(1)體成黑色具有螢黃色斑紋參雜於其中。
(2)複眼跟春蜓相比之下又稍微靠的近,但尚未相連。
(3)通常會把卵產在森林中溪流流速極緩慢的地方或小瀑布下方的水池中,產卵時雌蟲會將整個身子筆直插入水中有如農夫插秧般。

蜻蜓科:
是蜻蜓類中種類最多且變異最大的一群。體型為中小型,體色也千變萬化
主要特徵為:
(1)複眼剛好貼在一起,
(2)腹部第二節不具側片突起
(3)雌蟲產卵方式皆以蜻蜓點水方式將卵產在水中,
(4)稚蟲的棲息環境,大部分的種類都棲息於靜水環境,少部分棲息於溪流中,有些適應力強的種類可生存於各式各樣沒有高度污染的水域。

弓蜓科:
屬於中大型的種類:主要辨識特徵:
(1)胸部與頭部具有明顯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
(2)複眼緊密相連。

晏蜓科
台灣產晏蜓的主要辨識特徵:
(1)在腹部第一節到第三節前1/4 處會膨大成一橄欖球型,在此稱之為「豐腰區」。
(2)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位置不同。
(3)複眼緊密相連,連接面由弧形變為直線。
(4)許多種類的腹部第二節有明顯的側偏突起。
(5)稚蟲因種類不同而分別棲息在靜水域與流水域,雌蟲產卵都會攀爬在植物上或泥土上將卵產入植物組織上或泥土中。

【均翅亞目:台灣豆娘分九科】

(1)珈蟌科:雄蟲無翅痣,雌蟲為白色翅痣

(2)幽蟌科

(3)鼓蟌科:雄蟲無翅痣,雌蟲為白色翅痣

(4)絲蟌科:除青紋絲蟌外,其他絲蟌科停棲時不合翅

(5)洵蟌科:最大型豆娘,停棲時不合翅

(6)蹣蟌科

(7)琵蟌科

(8)樸蟌科:台灣只有一種,合胸為橘色

(9)細蟌科

【感言】
蜻蜓知識非常多,有空帶著昆蟲圖鑑,多到野外實地看看我們在空中稱霸的樣子,也許還可以拍到我們空中加油的酷樣呢!還有我要請你們人類高抬貴手,別再汙染水域或濫開發,
還給我們適合生存的環境!

蜻蜓的生態觀察
【老鷹十一隻】

今天是沈錦豐老師(老鷹十一隻)上的課,沈老師上的課題是「認識蜻蜓」。

【蜻蜓的名字】

蜻蜓:
英文:Dragonfly
台語:ㄘㄢˊ ㄋㄟ
豆娘:
英文:Damselfly
台語:ㄑ一ㄣ ㄋㄚˋ

【蜻蜓、豆娘,傻傻分不清楚】

蜻蜓:眼睛不分開,就算分開,也不超過一個複眼,身體較粗,屬不均翅亞目

豆娘:眼睛分開,超過一個複眼,身體較細長,屬均翅亞目

【蜻蜓的身體構造】

頭部:複眼、單眼、觸角、額頭、上唇

胸部:前胸、中胸、後胸、前足、中足、後足、合胸(中胸+後胸)

腹部:共10節、肛附氣

【產卵的方式】

1.打針式
2.潑水式:約300次,一次兩顆卵
3.摸魚式
4.挖土式
5.水上芭蕾式(插秧式)
6.自殺式:把卵產在引擎蓋、玻璃上…

【賞蜓的最佳…】

賞蜓的最佳時間:
夏天、晴天、颱風(下雨)過後的晴天

賞蜓的最佳地點:
池塘、溪流、人工容器

【小蜻蜓VS大蜻蜓】

小蜻蜓:小紅蜻蜓是所有蜻蜓中最小的,大小跟一元硬幣的直徑一樣

大蜻蜓:無霸勾蜓是最大的昆蟲,現在12cm,化石40cm,展翅70cm

【蜻蜓、豆娘的科別】

蜻蜓:

1.春蜓科:複眼是所有蜻蜓裡分的最開的,但是不超過一個複眼寬
2.勾蜓科:複眼分開,比春蜓科窄
3.蜻蜓科:複眼靠近
4.弓蜓科:複眼靠近,前胸有金屬光澤
5.晏蜓科:複眼擠在一起

有一個簡單的口訣:村姑慶功宴(春勾蜻弓晏)

豆娘:

1.鼓蟌科
2.琵蟌科
3.幽蟌科
4.樸蟌科
5.細蟌科
6.珈蟌科
7.蹣蟌科
8.洵蟌科
9.絲蟌科

我們的豆娘有9科,但我們的蜻蜓只有5科,很明顯的是豆娘獲勝!

【雌雄怎麼分?】

1.雄的通常都在水面上,雌的如果想要交配才會出來
2.雄的有肛附氣,雌的沒有肛附氣,雌的只有尾毛,尾毛長且細

【翱翔天際的戰鬥機】

沈老師之前是教鳥類,這次教的是蜻蜓,一開始有點不太習慣,但是從老師那裡挖到了許多寶,讓不認識蜻蜓的我知道牠的科別、觀賞時機、雌雄怎麼分辨及產卵的方式…等等其它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識,收穫良多。
蜻蜓身材細細長長,合胸二對大翅膀不停的擺動,二顆像防護罩的大眼睛,再加上六支彎曲具彈性的腳,在空中高高低低翱翔覓食及兜風,活動靈活快速,可說是昆蟲世界的戰鬥機。

大家好,我是一隻住在水裡小水蠆,我長大以後會變成一隻美麗的蜻蜓,這是我的鄰居-豆娘。它的生活史和我一模一樣,只是水蠆和成蟲的模樣有點不同。
現在就讓我帶你進入蜻蛉目的世界吧!
【分析】
一、分類學
1.動物界
2.節肢動物門
3. 昆蟲綱(有翅亞目)
4.蜻蛉目
(1)豆娘;臺灣一共有九科
(2)蜻蜓;臺灣一共有五科
(3)昔蜻蛉;臺灣沒有

二、蜻蛉目的生活史
1.卵期:卵會因為不同種而有不同的卵,在夏天,卵大約只須要6~10天就可以孵化。
2.稚蟲期:又稱水蠆,蜻蜓的水蠆是以腹部裡的直腸鰓呼吸,豆娘的水蠆則是以尾鰓呼吸。
3.成蟲期:蜻蛉屬於肉食性,它的食物小則蚊蠅等,大則蝴蝶、蜜蜂等,甚至更小的同類。
三、蜻蜓和豆娘的辨別
1.蜻蜓
(1)體型較大,腹部較粗
(2)後翅比前翅大
(3)蜻蜓不飛時,翅膀是開的
2.豆娘
(1)體型較小,腹部較細
(2) 前後翅差不多大
(3)大部分豆娘不飛時翅膀是豎立的

四、雌雄的辨別
1.雄蟲幾乎都在水邊,若雌蟲想交配就會到水邊交配,雄蟲幾乎都在水邊。
2.雌雄的生殖器都在第9腹節,但是雄蟲的第2腹節有個開口,裡面有生殖器官。

五、科別的辨別
1.蜻蜓
(1)晏蜓科:複眼緊緊的擠在一起
(2)春蜓科:複眼的間隔大約半個複眼
(3)勾蜓科:複眼比春蜓科更近,但不連接
(4)弓蜓科:複眼貼在一起,但不變形
(5)蜻蜓科:複眼和弓蜓科一樣,但是屬於中小型的
2.豆娘
(1)珈蟌科:雄蟲無翅誌,但雌蟲有翅誌
(2)幽蟌科:身體以黑色為底,成熟後會有白粉
(3)鼓蟌科:腹部較粗,翅膀比腹部長
(4)絲蟌科:合胸較細長,腳剛毛比較短
(5)洵蟌科:合胸有金屬光澤,最大型豆娘
(6)螨蟌科:停棲時翅膀不豎立
(7)琵蟌科:有些雄蟲的下肛附器比上肛附器長
(8)樸蟌科:臺灣只有一種,合胸為橘色
(9)細蟌科: 大多是靜水域的,肛附器較短

【結語】
謝謝各位,我的介紹到此為止,有空時大家可以邀請一些朋友來蜻蛉目的世界玩玩喔!

今天我們進階班的課程非常有趣,「鳥學權威」沈錦豐老師要為我們介紹「蜻蜓的生態觀察」,專門介紹蜻蜓耶!真是超級特別,一定很有趣、很好玩!太好了,我又可以學到特別的新知識了,真棒!
首先,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蜻蜓的分類背景:蜻蜓是屬於蜻蛉目,而目前全世界共有二十九個科,將近五千八百種。在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外生翅群中的一目;而目前蜻蛉目一共被分為三個亞目:均翅亞目(豆娘)、間翅亞目(昔蜻蛉:目前全世界只有一科一屬兩種記錄,而且僅分怖於日本以及喜馬拉雅山的山區附近)、以及不均翅亞目(蜻蜓)。
再來談談蜻蜓的生活史:一般而言,蜻蜓的生活史是從卵期→稚蟲期→成蟲期(羽化)等三個時期;因為蜻蜓是沒有蛹期的昆蟲,所以牠是屬於不完全半態,又因為蜻蜓的稚蟲期是在水域中度過,因此昆蟲學家又稱蜻蜓為「半形變態」的昆蟲。
我們先說說蜻蜓的卵期:蜻蜓的卵因為種類的不同而在外型上也會有所不同,從橢圓形到圓形都有,剛產下的卵有淡黃色、米黃色、淡褐色或是天藍色等,通常經過了二十四小時後,卵的顏色就會開始變深,夏季時,通常只需六到十天就可孵化,但也有少數的蜻蜓會以卵來越冬。舉例來說,蜻蜓科的蜻蜓常用點水的方式產卵,有的會連續點水,一次產下三至五顆或二、三十顆的卵;但也有的是先將卵堆積在尾端,然後再透過點水的方式把一、二百顆的卵全部排出,讓這些卵沉入水中。
再來談談蜻蜓的稚蟲期:我們先說幼蟲,蜻蜓的幼蟲又稱為水蠆(水乞丐),水蠆在水中是如何活動的呢?水蠆通常會靠著腹部內的直腸鰓呼吸水中的溶氧,因此可以藉著從尾端緩慢的吸水、排水而呼吸,平常除了藉著六隻腳供爬行之外,在緊急的時刻還會將腹部所吸的水向後噴出,藉著產生的作用力帶動牠們快速向前移動,以達到避敵或捕食的作用,幼蟲耶!怎麼會這麼聰明,哈哈哈!蜻蜓的卵在剛孵化時會有一種特殊的型態,牠的六隻腳以及頭部都跟身體縮在一起,不怎麼活動,這個階段稱為「前稚蟲期」,「前稚蟲期」所佔的時間非常的短,少則三、五秒,多則兩、三分鐘,此時前稚蟲的背部就會裂開來,第一齡稚蟲此時就會蛻皮而出,不久就會慢慢的將頭及六隻腳伸展開來自由活動,蜻蜓稚蟲隨著種類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齡期,從八至十六個齡期都有,整個稚蟲期所需的時間依照不同的種類或是季節而有所不同,從一個月到三或四年都有。直到目前為止,我們台灣的蜻蜓稚蟲都是水棲昆蟲,還沒有發現陸棲性的種類。通常水蠆為了躲避天敵或是為了捕食獵物,體色跟環境都會很接近,也就是會形成一種保護色。棲息於溪流的蜻蜓幼蟲主要以蜉蝣稚蟲、石蠅稚蟲、搖蚊等雙翅目幼蟲以及一些小魚為食;棲息於靜水域的種類則主要是以蝌蚪、小型蝦類、小魚、水蚤、體型較小的蜻蛉稚蟲、仰泳樁、孑孓、搖蚊等雙翅目幼蟲為主食。稚蟲也有天敵,包括了鳥類、大型雜食性魚類、紅華娘、負子蟲、龍蝨等。
接下來再談談成蟲期(羽化):水蠆經過多次的蛻皮,終於成長到了終齡稚蟲,這時可以看到期胸部會有明顯的翅芽,這是與其他齡期稚蟲有所區別的。通常蜻蜓的終齡稚蟲會在羽化前幾個小時爬到水面附近的地方,此外像是枯枝、植物葉子、石塊、圍牆、橋墩等物體都可提供蜻蜓穩定攀爬以利牠們進行羽化,據目前所知道的是,大多數蜻蜓於夜間羽化,少部分是在清晨羽化。剛剛羽化的成蟲通常體色都很淡、翅膀很薄,經過一天之後,成蟲體色就會加深,翅膀也會變硬,未成熟的成蟲要經過一些時日才會變成熟,少則十天,多則一、兩個月以上,從未成熟到成熟的過程中,外部與型態都會有所差異,而且絕大多數蜻蜓的雌、雄蟲在外觀上也不一樣,所以同一種蜻蜓成蟲不論雌、雄或不同的生長時期都會有許多不同的外貌,這就是所謂的「多態型」。關於蜻蜓的體溫,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發現,蜻蜓中有些是恆溫動物,又稱『內溫動物』,而有些則是變溫動物,又稱『外溫動物』,因為牠們的體溫會隨著外界溫度的改變而改變,舉例來說,像是大部分的蜻蜓科及春蜓科多屬於外溫動物。蜻蜓屬於肉食性昆蟲,由於牠的複眼碩大發達,視力超級好,再加上身手敏捷矯健,因此小自蚊、蠅等飛蟲,大到蝴蝶和蜜蜂,都可以在空中順利被追擊攔截而成為牠們飽餐一頓的對象。
最後來介紹一下蜻蜓的種類:
一、勾蜓科:(鬼蜓科)
本科蜻蜓屬於大型的種類,我們台灣特有的勾蜓科主要的辨識特徵為:(1)體色是黑色且具有像是螢光黃的斑紋參雜其中。(2)複眼並沒有緊密的相連,但跟春蜓科相比又稍微靠近些。(3)下唇前方具有裂縫。目前台灣的蜻蜓相關記錄共有二屬六種,本科蜻蜓通常會把卵產在森林中溪流流速極緩慢的地方或是小瀑布下方的水池中,產卵時雌蟲會將整個身體筆直的插入水中,就像是農夫插秧一樣。
二、春蜓科:(箭蜓科)
本科蜻蜓包含大、中、小型等種類,台灣特有的春蜓科主要的辨識特徵為:(1)複眼相分離。(2)下唇前方不具裂痕。目前台灣的蜻蜓相關記錄共有十五屬二十二種,本科稚蟲在台灣的種類主要是棲息於溪流水域。
三、晏蜓科:(蜓科)
 本科蜻蜓屬於中大型的種類,台灣特有的晏蜓科主要辨識特徵為:(1)在腹部第一節到第三節前四分之一處會膨大成一橄欖球型,稱之為「豐腰區」。(2)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位置不同。(3)複眼緊密相連。(4)許多種類的腹部第二節有明顯的側偏突起。目前台灣的蜻蜓相關記錄共有九屬二十二種,本科稚蟲因種類的不同而分別棲息於靜水域與流水域,靜水域如湖泊、池塘、沼澤等,而流水域則是在乾淨溪流的緩流區。雌蟲產卵一般都會攀爬在植物上或泥土上,再將卵產入植物的組織上或泥土中。
四、弓蜓科:
 本科蜻蜓屬於中大型的種類,台灣特有的弓蜓科主要辨識徵為:(1)胸部與頭部具有明顯的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2)複眼緊密相連。(3)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方向不同。(4)雄蟲腹部第二節具有短小的側片突起。(5)除岷峨弓蜓外,其他四種弓蜓都是體成黑色,具有黃斑參雜於其中,而身體上黃斑的位置大小也都相似。目前台灣的蜻蜓相關記錄共有三屬五種,本科稚蟲棲息在流水域也有的棲息在靜水域。
  五、蜻蜓科(蜻科):
   蜻蜓科是蜻蜓中種類最多且變化最大的一群,根據台灣目前蜻蜓的相關記錄已有二十八屬五十種(包含亞種)。本科蜻蜓的體型為中小型,體色也千變萬化,主要的特徵為:(1)複眼緊密相連。(2)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位置不同。(3)腹部第二節不具側片突起。本科絕大部分種類的雌蟲產卵方式皆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將卵產在水中;而稚蟲的棲息環境,大部分的種類都是棲息於靜水環境,少部分則是棲息於溪流中,有些適應力強的種類甚至可以生存於各式各樣沒有高度污染的水域中。
 今天的蜻蜓生態觀察課真的是讓我大開眼見,對於認識蜻蜓的功力又大大的加深了一些,但我更佩服沈老師的博學多聞,不但是鳥類專家而且還是蜻蜓專家,我希望經過我的努力,可以有青勝於藍的一天,像沈老師一樣成為一位有學問的研究型科學家。

這是進階班第三次上課,由沈錦豐老師為我們介紹蜻蜓和豆娘。

一、蜻蜓的分類
1.蜻蜓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中的一員
2.蜻蛉目中,主要有兩個亞目,第一個是均翅亞目,第二個是不均翅亞目。均翅亞目就是豆娘,不均翅亞目就是蜻蜓。

二、生活史
蜻蜓的一生中只會經歷三個時期:卵→稚蟲→成蟲。但因為稚蟲在水中生活,所以昆蟲學家將蜻蜓與豆娘列入半形變態的昆蟲。
卵:蜻蜓的卵的色彩可是很豐富的!有淡黃、有米黃、也有淡褐、還有淡藍色的!通常卵都在夏天花6~10天孵化,少數品種才會卵期渡過寒冷的冬天。
稚蟲:蜻蜓和豆娘的幼蟲都叫水蠆,可以看他們的尾部來分辨蜻蜓豆娘,蜻蜓的會分兩岔,豆娘的只有一條。剛出生的水蠆會不動,這叫前稚蟲期,這一期最久只會到兩三分鐘,很快吧。水蠆隨著種類不同,會蛻8~16次皮,時間有一個月的也有三四年的。台灣目前還沒發現陸棲性稚蟲。
成蟲:終齡稚蟲會有翅芽,並再羽化前數小時離開水域,在夜晚羽化。剛羽化的成蟲要一周才會完全成熟,所以同種蜻蜓在不同生長期會有不同樣子。蜻蜓不但是肉食性,而且身手矯健,視力超好,不管是小飛蚊、蝴蝶、蜜蜂、甚至是同類,都可以在空中成功捕食。

三、辨識蜻蜓
蜻蜓與豆娘的辨識:蜻蜓通常比較大隻,腹部也比較寬扁。豆娘眼睛分得很開,很像啞鈴呢!蜻蜓的後翅比前翅巨大。最後一點,蜻蜓休息食翅膀是打開的,不重疊,也不蓋腹部;豆娘則在休息時,翅膀併攏。
雌雄的辨識:雌蟲除了繁殖後代外不會來水域,所以十隻在水域上的蜻蜓,只有一隻是母的。雄蟲在第二腹節有個開口,裡面都是牠的生殖器官,第十節末端還有肛附器,雄蟲的腹部有很多附加品呢。

四、蜻蜓豆娘科別的差異

1.蜻蜓目中有晏蜓、勾蜓、弓蜓、蜻蜓、和春蜓。
晏蜓科的蜻蜓腹部1~3節的四分之一處有腫大,稱豐腰區。飛行快速,很少休息
勾蜓科的蜻蜓下唇有裂縫,體成黑色參黃斑。它是最大型的蜻蜓。
蜻蜓科的蜻蜓種類最多,體色千變萬化,有藍、紅、黃、綠等色。複眼剛好貼在一起。
弓蜓科的蜻蜓在頭或胸部具有藍或綠色金屬光澤。
春蜓科的蜻蜓複眼分得最開,下唇沒有裂痕。

2.豆娘目中有珈蟌、幽蟌、鼓蟌、絲蟌、洵蟌、蹣蟌、琵蟌、樸蟌、和細蟌。
珈蟌科的豆娘身體有金屬光澤,雄蟲沒有翅痣。
幽蟌科的豆娘翅痣是黑褐色的,身體是黑底。
鼓蟌科的豆娘有長長的鼻子,翅膀甚至比腹部更長。
絲蟌科的豆娘腿的剛毛稍短,上肛附器很長。
洵蟌科的豆娘最大隻,休息時翅不合起來。
蹣蟌科的豆娘的雄蟲的九節有脊狀突起。
琵蟌科的豆娘腳剛毛又長又密。
樸蟌科的豆娘在目前台灣只有一種,腳的剛毛短。
細蟌科的豆娘肛附器較短。

五、心得
這次課程我實在太不認真了,剛上課就去倒下去了。在老師介紹紅蜻蜓時和藍蜻蜓時倒是醒著,但我只記得灰藍蜻蜓、黑藍蜻蜓、三角蜻蜓、彩裳蜻蜓、薄翅蜻蜓等等,到了蜻蜓中能繼續研究的部分又睡著了,連老師最後講什麼笑話都不知道。6/18白天畢業典禮,緊接著傍晚到星期六早上是我們學校的畢業宿營活動,全六年級幾乎沒人睡,我曾經想睡過,但外面太吵了,只好利用生態營上課時補眠。看樣子老師可以盡情扣我的分數了。我以前曾經對蜻蜓很有興趣,因為牠們看起來很酷又很炫,但時間久了漸漸就忘了這種感覺。以後要好好重新補充有關蜻蜓的知識,或去野外尋找蜻蜓的蹤影,彌補這次的損失。蜻蜓這堂課雖然幾乎沒收穫,但下一堂課我一定要好好吸收老師帶來的知識!

認識蜻蜓
蜻蜓的生態:
如果你看到很像蜻蜓昆蟲,牠有長長的觸角,代表牠絕對不是蜻蜓,因為蜻蜓和豆娘的觸角都很短一樣,所以你看到可能是–長角蛉。
◎蜻蜓的顏色大多是”鮮豔飽滿的紅色”和”神祕的藍色”。
◎蜻蜓牠是不均翅亞目,所以他的翅膀看起來不一樣大。
◎蜻蜓的體型肥胖,較為大,但也有像蚊子一樣小的蜻蜓。
◎蜻蜓分成五科,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晏蜓科。

豆娘的生態:
◎豆娘有細細長長的腹部和細細長長的腳。牠的水蠆有尾鰓,成長週期為卵→前稚蟲→水蠆→成蟲。
◎豆娘的眼睛分得很開,像一個啞鈴一樣。腹部有10節,第1和第10很短。豆娘是均翅亞目。
◎停棲時,翅膀是合起來的,體型較為小。

你知道我是誰嗎?
<蜻蜓篇>
※春蜓科
兩個複眼分的最開,距離有半個複眼的直徑,棲息於溪流水域。
※勾蜓科
屬於大型種類,複眼沒有相連,但比春蜓靠近。
※蜻蜓科
兩個複眼貼在一起,棲息於靜水環境,少部分棲息於溪流中…等
※弓蜓科
屬於中大型種類,胸部與頭部間有金屬光澤。
複眼貼在一起,棲息在流水域。
※晏蜓科
複眼緊緊擠在一起,跟勾蜓的大小差不多大。
棲息在靜水域和流水域…等那附近。

心得;
這次的課,讓我學到很多關於蜻蜓的知識,讓我知道怎麼分辨蜻蜓和豆娘,讓我知道蜻蜓的五大類怎麼分,也讓我知道怎麼分雌和雄蟲,只要從尾部辨識,尾部較尖是雄蟲,比較不尖的是雌蟲。
蜻蜓和豆娘經過老師的介紹後,讓我發現許多的蜻蜓有著讓人驚豔的色彩,而豆娘迷人的雙眼更是讓我著迷,我想沒有老師精采的介紹,大多數人可能也不會發現牠們的美麗,這真是一堂收穫豐盛的演講。

認識蜻蜓

今天請到的沈錦豐老師是基隆鳥會的理事主席,雖然是鳥會主席,但是,他也很喜歡蜻蜓呢!今天,沈老師要為我們解說的就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的蜻蜓了!
蜻蛉目昆蟲總共分為兩大類,一是均翅亞目,即是豆娘;另一是不均翅亞目,即為蜻蜓。另外還有一類是台灣所沒有的,就是間翅亞目的昔蜻蛉啦!

1.蜻蜓小記

據目前所發現的,台灣約有14科85屬146種蜻蛉目的昆蟲。我們常見的蜻蜓為五科,分別是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和晏蜓科,怎麼樣?厲害吧!你知道我是怎麼背起來的嗎?偷偷跟你講一下我師門下流傳的一個秘訣,這項祕訣得先由一個小故事說起:

從前,在一個小村莊裡,住著一位村姑,他對蜻蜓十分有興趣。有一天,他功行圓滿,已經將蜻蜓五科的特徵和名字都記起來了,村姑決定要辦一個慶功宴,他想要蒸饅頭給大家吃,這時,村姑發現了一件事:「咦?蒸饅頭的過程好像是蜻蜓的複眼喲!」原來是因為蒸饅頭的麵糰放在蒸籠裡得時候兩團麵糰分的很開,但是,越蒸兩團麵糰的距離就越近……。

我現在就把故事中所隱藏的秘訣說出來吧!這則故事的名稱叫「村姑慶功宴」。村姑的村就是代表春蜓科,也就是在將饅頭放進蒸籠時,兩團麵糰分的很開,就像春蜓科的蜻蜓一樣,兩眼分開約四分之三個複眼的距離,但是,卻沒像豆娘的複眼一樣,分的那麼開;村姑的「姑」要用台語發音「ㄍㄛ」,代表著勾蜓科的蜻蜓,複眼就像是饅頭剛開始蒸的時候一樣,兩個複眼分開約半個複眼的距離;慶功宴的「慶」代表著蜻蜓科的蜻蜓,兩個複眼就像當饅頭蒸到約五分熟時,只分開約五分之一個複眼的距離;慶功宴的「功」代表著弓蜓科的蜻蜓,當饅頭蒸到七分熟時,兩團麵糰微微碰觸,與弓蜓科蜻蜓的複眼十分相近;最後,慶功宴的「宴」,代表著晏蜓科的蜻蜓,晏蜓科蜻蜓的複眼與蒸好的饅頭一樣,兩團麵糰緊緊得靠在一起,晏蜓的複眼也是僅僅得靠在一起喲!

你看,我很厲害吧!沒有啦!那其實是今天老師上課所跟我們講得獨門祕技,你可不行隨便傳出去呀!

2.豆娘與蜻蜓的差異

蜻蜓屬於不均翅亞目的昆蟲,而豆娘卻是屬於均翅亞目,從文字方面你應該就可以發現兩者不同的關係了吧!答對了,蜻蜓(不均翅亞目)的翅膀上下翅大小不一,而豆娘卻是上下翅總共四片翅膀長的一模一樣。

另外,蜻蜓的兩對複眼占了頭部約三分之二的空間,在兩對巨大的複眼之間,絕對不會超過一個複眼的距離;但是豆娘就不一樣,他們的複眼分的很開,分別長在頭的兩側,而且眼睛較蜻蜓小,只占了頭部約三分之一而已。

蜻蜓的腹部又粗又寬,豆娘的腹部卻細得不像話;蜻蜓的翅膀在休息時是張開來的,而豆娘是合起來的,雖然有時候會例外,但是,只要比對腹部的大小,就可以分辨了;他們的幼蟲-水蠆也可以分辨蜻蜓與豆娘喲,蜻蜓的水蠆體型圓胖,而豆娘的水蠆卻是體型瘦長,尾巴上的尾腮十分明顯。

3.水蠆趣聞

當蜻蜓媽媽將卵產下,卵會附著在石頭上,約是八到十二天會孵化,剛開始還只是一隻乳白色的前稚蟲,約三十秒到幾分鐘後,前稚蟲的外皮變會裂開,跑出一隻隻的水蠆來,前稚蟲的功能完全只有幫助水蠆破卵而出,兩者的差異在於,前稚蟲的腳黏在一起,而水蠆的腳卻可以幫助牠自由行走。你知道水蠆是用什麼在捕食獵物的嗎?水蠆是裡用頭部下方的大顎捕食獵物的,他們的大顎就像是一隻剪刀一樣,可以緊緊的夾住獵物,但是卻不會給它夾斷喔。

經過了漫長的幼蟲期,到了一定的時候,水蠆會爬出水面,當水蠆爬出水面的哪一刻,水蠆的身體變會起了很大的變化,在水裡時還是用腮的水蠆,為什麼再爬出水面的時候,卻可以繼續呼吸和存活呢?照也是動物學家們所無法理解的事,水蠆爬出水面後,就直接使用肺呼吸了,這真是巨大的變態呀!

4.最佳飛行員~蜻蜓是也

蜻蜓的速度是全昆蟲綱裡最快的,速度快到可以與市區裡的汽車們「尬車」,你知道有多快了嗎?他們每秒可以前進二十公尺,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七十二公里呢!

5.最完美的眼睛

蜻蜓的眼睛十分的獨特,上半部的複眼是遠視,下半部卻是近視,但是這卻幫助他在飛行時可以隨心所欲的觀察四周的動靜,因為,當蜻蜓飛行時,高度並不是很高,他的近是眼就能夠讓他清楚的看到地面上獵物的蹤跡;相對的,他的上半部複眼是遠視,能夠讓他清楚得望見在空中飛翔的蝴蝶、蛾或是其他獵物。老師說,蜻蜓在飛翔的時候,他的複眼能夠看得更清楚呢!

參考資料:http://gaga.jes.mlc.edu.tw/new23/cp021.htm

好肥的蚊子,吃早餐嚕!咦?總覺得有人在偷窺我耶……「啊!是一隻豆娘!」「哈!也錯的太離譜了吧!這隻明明就是一隻蜻蜓嘛!」別管那些野蠻的人類男孩了。我叫小蜓,是一隻賽琳蜻蜓。既然你們都看到我了,就給你們好好上一堂課吧!
身分證: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鋼(有翅亞鋼)
蜻蛉目(不均翅亞目)
蜻蜓科

剛剛那些男孩的情況你們也看見了,我相信如果我沒有先自我介紹,我保證你們也分不出我是蜻蜓還是豆娘。
◎分類方法◎
稚蟲:
★尾鰓:我們蜻蜓稚蟲靠體內的直腸腮呼吸;豆娘稚蟲則是靠尾鰓。成蟲:
★翅膀:蜻蜓休息時翅膀張開的;豆娘則是合起來的;但我們有時候翅膀半開半合的也看不出來。由於不均翅亞目和均翅亞目的差別,蜻蜓的前翅與後翅的大小不一樣;豆娘的前翅與後翅一樣大小。
★複眼:這就是最準的一招啦!兩個複眼連在一起,就算分開距離也小於一個複眼直徑的是蜻蜓;兩個複眼距離大於一個複眼的直徑是豆娘。
★腹部:胖一點的是蜻蜓;豆娘比較苗條。真羨慕豆娘,不但先天身材就比較苗條,連名字都女性化的多。唉!算了,我已經是蜻蜓中的佼佼者了呢。
◎身體構造◎
★頭部
#複眼:上面是遠視,下面近視。真搞不懂我
們的老祖先是不是看太多電腦和電視了?
#觸角:短到會讓人以為沒有觸角。
★胸部
#前胸(前足)
#中胸(中足)+後胸(後足)=合胸
★腹部
#有10節,第1節和第10節很短。
#第十節尾端有上肛附器和尾扇,豆娘有2對。
★翅膀:幾乎都有翅痣。後翅比前翅寬大。什麼?你都知道了?但你一定不知道我的童年。嗯,讓我來介紹介紹吧!

◎卵◎
因不同種而異,樣貌多采多姿:形狀有圓形、橢圓形等;顏色也有米黃色和淡褐色等不同,經過大約一天卵就會漸漸轉黑,在夏天只需6到10天便可孵化,但少數蜻蜓會以卵的狀態過冬。
◎稚蟲◎
人稱水蠆,卵剛孵化時稱為前稚蟲,腳蜷縮無法活動,主要任務是戳破卵殼。短至三秒長至長至三分鐘後,前稚蟲蛻皮才是真正的水蠆。齡期8~16齡期不等,稚蟲時期也因種和季節而由一個月至三、四年不等,終齡稚蟲可見明顯的翅芽。
※兒童套餐※
1.蚯蚓
2.浮游生物
3.蝌蚪
4.小魚
5.豆娘的水蠆
6.比較小的蜻蜓水蠆
※可怕的敵人※
1.小白鷺
2.大魚(你小時候吃我的兄弟,我長大吃你的兒子!)
3.紅娘華
◎成蟲◎
是一個驚險的狀態,不但要不斷的找尋沒有污染的棲地,還要小心那些野蠻的小孩。真是累死人了!
羽化前幾個小時水蠆會爬離水面至可以進行羽化的地方,爬出水面後蜻蜓便改用氣孔呼吸,因此發生許多羽化中跌落水裡而溺死的狀況。大部分蜻蜓羽化的時間位於夜晚以躲避天敵,少數則在清晨羽化。成蟲需一週才完全成熟。
#商業午餐#
1.蚊子
2.蟬
3.蝴蝶
4.蛾
5.蜂
6.蜘蛛
#小心危險#
1.鳥
2.螳螂
3.青蛙(哇哈哈!我來報仇啦!)
過了幾個月,我開始想要有下一代,於是我到了湖邊。一隻嬌小的帥哥飛過來,
他說:嫁給我吧!
我仔細看了看他,說:呃…可是你是三角蜻蜓,我是賽琳蜻蜓誒…….。
他聽了說:又搞錯了!這是今天第八十八次弄錯了…..。交配前雄性先將第9腹節生殖孔的精子「移精」至第2腹節的交配器儲存。當他看見雌性會急忙用腳抓住雌蜻蜓的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性的前胸。因為交配時雄性的交配器必須瞄準雌性的生殖孔,這時他們的姿勢就像愛心一樣。

在交配前,我為了要了解產卵方式,特別去和一些前輩請教,歸納出這些方法:
1.打針式
2.撥水式
3.摸魚式(有時真的摸到大魚,就被魚吃掉了)
4.挖土式
5.水上芭蕾式
因為蜻蜓是近視+遠視,會選擇表面反光的地方產卵,所以有時會不小心將卵產到玻璃上。稚蟲孵化後沒有水無法生存,稱為自殺式。

最後我順利的生下下一代,完成我的使命。

◎分類◎
不均翅亞目:蜻蜓
1.春蜓科:
牠是蜻蛉中複眼分的最開的科,有半個複眼這麼開。
2.勾蜓科:
這科的蜻比較大。比春蜓科的複眼稍微靠近一點,但是還沒黏在一起。
3.蜻蜓科:
這科的體型稍微小了一點,複眼剛好貼在一起。體色比較五彩繽紛,是蜻蛉目中最多的一種。
4.弓蜓科:
和蜻蜓相似,頭部和胸部中間有明顯類似藍、綠色的金屬光澤。

5.晏蜓科:
兩個複眼緊緊擠在一起,連結處被擠成直線。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記「村姑慶功宴」(「春勾蜻弓晏」)啦!
豆娘可就多啦!
均翅亞目:豆娘
1.幽蟌科:
是一種中型豆娘,翅痣是黑褐色。
2.鼓蟌科:
體型較小,頭前面有一個有長長的像鼻子得東西(厚~說謊)。翅膀快要跟腹部一樣長。
3.絲蟌科:
是一種中型豆娘。
4.珈蟌科:
是一種比較大的豆娘,公的沒有翅痣
5.洵蟌科:
是最大的豆娘。停下來休息時,翅膀不會合攏。身體有金屬光澤。
6.蹣蟌科:
是一種偏小型的豆娘。停下來休息時,翅膀也不會合攏。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突起。
7.琵蟌科:
部分種類雄蟲下肛附器比上肛附器長。
8.樸蟌科:
是一種小型豆娘。臺灣目前只有一種,也是臺灣唯一的橘色豆娘。
9.細蟌科:
是一種小型豆娘,腳的剛毛也很短,肛附器也較短。

◎蜻蜓奇觀◎
★遠古時代的話時證實我們的老祖宗長40cm,展翅可達70cm,是空中的巨無霸。
★我們的飛行速度最快約可達時速七十二公里,大約是汽車在高架橋上的行駛速度。
★小紅蜻蜓是全世界最小的蜻蛉,不比一枚一元硬幣大!

好了!我的介紹就到這告一個段落……「喂!我拿捕蟲網來了!」「把它抓起來去問自然老師!」啊!是剛剛的小孩,我先閃囉!

蜻蜓的生態觀察

蜻蜓?這個字眼實在是很陌生,在生活中,我幾乎都沒有再注意它,也不會在意它,頂多只是好完看看它而已,但是只要一聽完了「老鷹十一隻」-沈錦豐老師的介紹之後,我真的是對它完全改觀,原來,生活中還有這麼一隻可愛的昆蟲啊!

壹.分類學上的地位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會被分類,了解一樣昆蟲最基礎的,就是要先了解它的分類地位:
一.界-動物界
二.門-節肢動物門
三.綱-昆蟲網(有翅亞綱)
四.目-蜻蛉目

貳.生活史
因為蜻蜓的生活史是「卵期→稚蟲期→成蟲期」,所以屬於「半形變態」的昆蟲:
一.卵期
蜻蜓有很多種類,所以它們的卵當然也有很多種類啦!1.形狀:圓形、橢圓形等2.顏色:淡黃色、米黃色、淡褐色、淡藍色(通常經過一天的卵顏色會變深黑色)。在夏天,通常六到十天卵就會孵化了,而少數的種類則會以卵來「越冬」。
二.稚蟲期
從卵出來時,有一種特殊的型態,它的主要任務是戳破卵殼,叫做「前稚蟲期」,這個階段的時間大概只有三、五秒到兩三分鐘,接著就會變成一齡稚蟲,也就是水蠆隨著種類的不同,稚蟲的齡期也都不同,從八到十六個齡期都有。
三.成蟲期
水蠆經過多次的蛻皮,成長到終齡稚蟲,終齡稚蟲跟其他稚蟲最大的差別就是,終齡稚蟲會長「翅芽」。終齡稚蟲會在羽化前的幾個小時爬到水面附近的地方,大多數的蜻蜓是在夜晚羽化,剛羽化的成蟲翅膀很淡很薄,經過一天後,翅膀的顏色就會慢慢加深且慢慢變硬,一周左右成蟲才會完全的成熟。成蟲的部位包刮:複眼、單眼(單眼、觸角、額、上唇、前胸、中胸、後胸、腹部(共十節,但第一節和第十節很短,常會被忽略)等。

參.蜻蛉目中的混淆
蜻蛉並非等於蜻蜓喔!其實它是一個大家族,而在它裡面卻有兩種容易混淆的種類,也就是-豆娘與蜻蜓,那這兩個種類如何分辨呢?
一.蜻蜓
1.體型較大,且腹部較粗寬。
2.複眼之間的距離較近,有些種類甚至會互相連接。
3.後翅比前翅寬大。
4.因為第三項的原因,所以蜻蜓屬於「不均翅亞目」。
5.蜻蜓停棲時,翅膀既不重疊,也不覆蓋腹部。
二.豆娘
1.體型較大,且腹部較粗寬。
2.複眼之間的距離較遠,兩眼的距離通常都會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樣大。
4.因為第三項的原因,所以豆娘屬於「均翅亞目」。
5.豆娘停棲時,翅膀重疊的豎在背面。

肆.蜻蜓最最最(包含交配過程)
蜻蜓有三最,雖然你看完後會大吃一驚,但是,那都是千真萬確的喔!
1.最大的昆蟲-怪了,隨便一隻昆蟲都有可能比蜻蜓大啊!那它怎麼會是最大的昆蟲呢?其實啊~蜻蜓化石見證了一切,在兩億年前,蜻蜓最大身長竟然達到了四十公分,展翅七十公分,你現在還敢說蜻蜓不大嗎?p.s:現在世界上最小的蜻蜓只有一塊錢的直徑那麼大喔!它就是-「小紅蜻蜓」,而像五塊錢直徑那麼大的「侏儒蜻蜓」排在第二名喔!
2.最快的速度(昆蟲中)-嗯~雖然不常看到飛很快的蜻蜓,但是也不能說它飛的不快呀!你知道嗎?蜻蜓的時速高達「七十二公里」喔!不敢相信吧~
3.最曲折的愛(交配過程)-為什麼說是最曲折的愛呢!看完「交配過程」你就一定懂了:第一步-雄蜻蜓彎曲腹部,將精子從第「九」腹節的生殖孔「移精」到第「二」腹節的交配器。第二步-到水邊去等母蜻蜓飛過,若飛過了,那就用第「十」節的「肛附器」夾住雌蟲的前胸(雖然有人說這樣是不對的,但是母蜻蜓是不會亂飛到水邊的,除非自己想要交配,而且老師說,就算母的不願意,也是可以掙脫掉的)。第三步-雌蜻蜓彎曲腹部,成愛心型,準備交配產卵。
蜻蜓的產卵方式包刮下列六項:
1.撥水式-一邊撥水前進一邊產卵。
2.打針式-把卵產在植物裡。
3.摸魚式-常常摸著摸著,就摸到了一條大魚把它吃掉。
4.挖土式-把卵產在靠近水邊的土裡,等到下雨的時候再把它的卵沖到水裡。
5.插秧式-停在某一個地方產卵。
6.自殺式-把卵產在會反光的東西上(誤以為是水),因為死亡的機率極高,所以稱為自殺式。

伍.雌雄大比較
不只是蜻蜓和豆娘分不清楚,就連自己蜻蜓家族中的「雌雄」都會搞不清楚,所以,我們現在就要來介紹一下分辨雌雄的方式:
1.因為雄蟲都會在水邊等母蜻蜓,或是再那兒停棲,但是母蜻蜓可是不能亂去的,除非要交配產卵,所以在水邊看到雄蜻蜓和雌蜻蜓的比率是「九比一」(參照第肆-3)。
2.雄蟲的第二腹節有一個開口,裡面有陰莖和儲經囊等生殖器官,而且在第十腹節也有肛附器,外型比雌蜻蜓腹部最末端的尾毛長且尖。

陸.屬於蜻蛉目的「科」
一.蜻蜓
其實這一點都不難,只要聽完這個故事你們就知道該怎麼背了:在「村姑慶功宴」的會場上,大家都吃著饅頭,為的就是慶祝村姑發現新種的「蜻蜓」,而它們吃的饅頭是這樣做的-「第一步:饅頭是完全分開的。第二步:稍微靠近了一些。第三步:剛好貼在一起。第四步:饅頭擠到變形了」。或許你們還不太清楚,讓我來解釋一下吧!其實「饅頭」就是蜻蜓的「複眼」,所以-
1.(村)春蜓科:製作饅頭的第一步。
2.(姑)勾蜓科:製作饅頭的第二步。
3.(慶)蜻蜓科:製作饅頭的第三步。
4.(功)弓蜓科:製作饅頭的第三步(胸部與頭部還具有藍、綠色的光澤)。
5.(宴)晏蜓科:製作饅頭的第四步。
二.豆娘
1.珈蟌科。
2.幽蟌科。
3.鼓蟌科。
4.絲蟌科-停棲時翅膀並不合攏(除了青紋絲蟌)
5.洵蟌科-停棲時翅膀並不合攏。
6.蹣蟌科-停棲時翅膀並不合攏。
7.琵蟌科。
8.樸蟌科。
9.細蟌科。

柒.心得
嗯~蜻蜓的生活真有趣啊!原來,蜻蜓也是大自然中重要的昆蟲之一,我覺得最特別的就是蜻蜓的「三最」,超級酷的,這堂課我要特別感謝沈錦豐老師,他為了讓我們記清楚蜻蜓的「科」,竟然編出了不可思議的謎語,真是了不起啊!以後在野外調查時,我以後一定多加注意蜻蜓。

蜻蜓的生態觀察
雖然這次的老師位我們介紹的是大眼小精靈-蜻蛉。但老師最在行也最熱愛是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鳥兒呢!「蜻蛉」是蜻蛉目昆蟲的通稱。在分類上牠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外生翅群中的蜻蛉目;再蜻蛉目以下又可分為均翅亞目不均翅亞目和間翅亞目。目前在台灣並沒有發現間翅亞目的蜻蛉,均翅亞目就是我們俗稱的「豆娘」,目前台灣有珈蟌、幽蟌、絲蟌、細蟌、琵蟌、樸蟌、洵蟌、蹣蟌和鼓蟌等九科;不均翅亞目則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蜻蜓」,台灣目前有春蜓、勾蜓、蜻蜓、晏蜓及弓蜓。讓我們一起進入蜻蛉的神秘世界吧!
一蟲有三名:
豆娘:
1.國語名:豆娘
2.台語名:親ㄚ
3.英語名:pamselfly
蜻蜓:
1.國語名:蜻蜓
2.台語名:殘ㄋㄟ
3.英語名:dragonfly
身體構造:
蜻蛉跟其他昆蟲一樣,身體都可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份。
頭部:有2個複眼、3個單眼、1個口器和2根觸角。頭部主要是由一對數千個小眼所組成的複眼所覆蓋。
胸部:可以分為前胸、中胸和後胸,因為中胸和後胸已經癒合了,所以我們就稱它為合胸。至於腳嘛……就可分為前足、中足和後足,分別位在前、中、後胸。牠們那透明的薄翅也長在胸部上。
腹部:這個細細長長的身體部位,可以分為10節。蜻蛉們最重要的任務:傳宗接代,沒有腹部可不能完成呢!
蜻蛉的一生:
蜻蛉是半行變態的昆蟲,因此牠的一生會經過卵>前稚蟲>稚蟲>成蟲。蜻蜓的卵期有大約6~10天,再來就會孵化出前稚蟲。大家應該不太清楚什麼是前稚蟲吧!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還不是稚蟲喔!這個階段叫作前稚蟲,但過了幾分鐘後,前稚蟲就會脫皮,從裡面鑽出來的才是正牌的稚蟲喔!幼蟲期從一個月~3、4年的都有,要依品種而定。而蜻蜓的幼蟲稱為水蠆,牠每脫一次皮便增加一齡,但每一種蜻蜓的幼蟲齡期不同,齡期從8~16齡都有。當牠變成終齡幼蟲後,就會長出翅芽。羽化後,就會變成眼睛大大的蜻蜓啦!
羽化:終齡幼蟲會在羽化前爬出水面,有些種類不會爬太遠,但有些種類會爬的非常遠。而大部分的幼蟲都在夜晚羽化。蜻蜓成蟲會把殼頂破後出來,會有幾條白線連接氣孔。依專家、學者的推測,應該是蜻蜓從幼蟲用腮呼吸,變成用氣孔呼吸的一個轉換吧!
蜻蜓?豆娘?傻傻分不清楚?
「是蜻蜓耶!」,「才不是咧!是豆娘!」。在野溪邊可能常常會聽到不是很了解蜻蛉的人在爭論眼前的這隻蜻蛉到底是蜻蛉還是豆娘。讓我來教教大家吧!首先呢!先來看看這位紹德春蜓先生!「大家好!我是人人羨慕的大帥哥:紹德蜻蜓!小時候我是用直腸腮呼吸的,再偷偷告訴你,我小時後有點胖。好!嗯嗯!先看看我英俊的臉龐,是不是有兩個大眼睛呢?我是在台灣五科蜻蜓中眼睛分的最開的一科!但無論我的再怎麼開,都不會超過一個複眼的巨離,所以比不上豆娘那小子!大帥哥我呢!就只有這個小小的缺點,大家可以不用太在意!當我停下來休息時,翅膀是完全張開的,在台灣所有蜻蜓都是如此!」再來讓我們來看看這位朱背樸蟌先生!「大家好!我是朱背樸蟌!全台灣只有一種樸蟌科的豆娘,就是我朱背樸蟌啦!我還小的時候是用尾腮呼吸的。從小到大都很瘦,是我最豪的一點。我的兩個複眼的距離超過一個複眼,分的很開呦!我們豆娘家族的所有成員,在停棲時,翅膀都是合起來的,所以會重疊數在背後。但像絲蟌科、蹣蟌科和洵蟌科那些不合群的科別的豆娘!除了青紋絲蟌以外,在停棲時,翅膀都是半開的,看了真不習慣!」讓我再順便補充一下: 「蜻蜓的腹部比較寬而大,豆娘比較細小。而蜻蜓屬於不均翅亞目,牠的後翅比前翅寬大。豆娘則是均翅亞目,前翅和後翅一樣大。」
蜻蜓之最:
巨人獎:無霸勾蜓。在所有的蜻蜓中,就屬無霸勾蜓的體型最大,可達11.5公分。我們也說牠是所有昆蟲中最大的,為什麼呢?隨便舉一種昆蟲不是都比牠大嗎?那你應該換個角度想想,不要看現在的蜻蜓,我們可以想想古代的蜻蜓。目前挖到最大的蜻蜓化石身長達40公分,展翅後可達70公分。想說牠不大也難吧!
小小矮人獎:小紅蜻蜓。在所有的蜻蜓中,小紅蜻蜓的體型是最小的。只有一塊錢銅板的大小。
小矮人獎:侏儒蜻蜓。在所有的蜻蜓中,侏儒蜻蜓的體型是第二小的,只有五愧錢那麼大而已。
噴射機獎:蜻蜓是一種飛行速度非常快的昆蟲。最高時速可達每秒20公尺,換算成公里的話就是時速72公里。有時候你還可以看到蜻蜓在跟高速公路上的汽車拼速度呢!
男女辨辨辨
1.在水邊的蜻蜓大部分都是雄蟲,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雄蜻蜓可以現在水邊等,如果成功和母蜻蜓交配後,就比較方便產卵。而茄母蜻蜓知道如果去水邊肯定會被雄蜻蜓騷擾。所以除非是要交配,否則雌蜻蜓通常不會去水邊。在水邊雌、雄蜻蜓的比例大約是9:1。
2.在雄蜻蜓的第二腹節有陰莖、儲精囊和副生殖孔。所以第二腹節較明顯凸起的都是雄蟲。
3.雄蜻蜓第十腹節的肛附器也是分辨雌雄的重要依據之一。而雌蜻蜓第十腹節那兩根尖尖的則稱為尾毛。
曲折的愛情:
交配三部曲
雄蜻蜓的副生殖孔、儲精囊和陰莖都在第二腹節,生殖器在第九腹節,第十節則有肛附器。而雌蜻的生殖器也在第九腹節。
1.移精:在交配前,雄蜻蜓會先把第九腹節的精子射到第二腹節的儲精囊內,等待交配對象出現。
2.空中加油:當雄蜻蜓找到交配對象時,會先用腳抓住雌蜻蜓的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蟲的前胸。這個動作就好像飛機在空中加油。
3.「愛」的交尾:如果母蜻蜓願意交配,便會彎曲腹部,與雄蜻蜓交尾。這時候雌蜻蜓和雄蜻蜓的腹部便會形成一個愛心的形狀。
真是好眼力
蜻蜓的複眼是由數千個小眼所組成的,上下方不但光澤、顏色不同,視力也不一樣。蜻蜓複眼的上方是遠視,下方是近視,因此要抓蜻蜓得由下往上抓,才不易被蜻蜓察覺。
我產!我產!我產產產!
雌蜻蜓產卵的方式可分為好幾種:
1.打針式:把產卵管插到水生植物的莖內產卵。
2.摸魚式:在水草多的地方產卵,卵在水草中就能減少被天敵危害的風險,但是
因為水草附近會有較多的魚,有時反而自己被魚吃了,產卵的風險極高。
3.挖土式:把卵產在離水很近的土中,讓雨水把卵沖進水中。
4.插秧式(水上芭雷式):把產卵管一次又一次放入水中產卵。就是我們俗稱的「蜻蜓點水」。
5.撥水式:一邊撥水一邊產卵。
6.自殺式:因為蜻蜓的複眼下面的部份是近視,當雌蟲看到會反光的地方,就會認為那是水,所以有時會將卵產在玻璃或汽車的引擎蓋上,那些卵因為被曝露在外,所以無法順利孵化,因此稱為自殺式。
如果池塘的水面滿是水草,就不會有蜻蜓,因為蜻蜓沒有看到反光就會以為那不是水。
蜻蜓分類妙字訣
「村姑慶功宴」、「村姑慶功宴」、「村姑慶功宴」……。到底是什麼呢?不用在猜了!讓我告訴你吧!這是一個蒸饅頭的故事。
村:春蜓-兩顆饅頭分得很開。兩個複眼也分得很開。
姑:勾蜓(體形最大)-兩顆饅頭的距離變近了。兩個複眼的距離也變近了。
慶:蜻蜓(種類最多)-兩顆饅頭貼在一起了。兩個複眼也貼在一起了。
功:弓蜓-兩顆饅頭的距離又近了一點,但沒有擠到變形。兩個複眼也變近了一點,但也沒有擠在一起。
宴:晏蜓-兩顆饅頭擠在一起了。兩個複眼也擠在一起了。
這就是蒸饅頭的故事。
保育類蜻蜓:
無霸勾蜓:也是台灣最大的蜻蜓。
心得感想:
老師生動的講解懹大家更容易記住上課內容,也讓人開懷一笑。我還拿到了老師編著的蜻蜓小圖鑑,以後出去野外也就能更容易辨識出這是哪種蜻蛉。蜻蛉的世界真是奇妙,有機會一定要好好探訪!

老師,對不起,由於考試的關係,我所打的心得並不是很完整,所以再補上一篇完整心得!
補:認識蜻蜓

今天請到的沈錦豐老師是基隆鳥會的理事主席,雖然是鳥會主席,但是,他也很喜歡蜻蜓呢!這次,沈老師要為我們解說的就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的蜻蜓了!
蜻蛉目昆蟲總共分為兩大類,一是均翅亞目,即是豆娘;另一是不均翅亞目,即為蜻蜓。另外還有一類是台灣所沒有的,就是間翅亞目的昔蜻蛉啦!

1.蜻蜓小記

據目前所發現的,台灣約有14科85屬146種蜻蛉目的昆蟲。我們常見的蜻蜓為五科,分別是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和晏蜓科,怎麼樣?厲害吧!你知道我是怎麼背起來的嗎?偷偷跟你講一下我師門下流傳的一個秘訣,這項祕訣得先由一個小故事說起:

從前,在一個小村莊裡,住著一位村姑,他對蜻蜓十分有興趣。有一天,他功行圓滿,已經將蜻蜓五科的特徵和名字都記起來了,村姑決定要辦一個慶功宴,他想要蒸饅頭給大家吃,這時,村姑發現了一件事:「咦?蒸饅頭的過程好像是蜻蜓的複眼喲!」原來是因為蒸饅頭的麵糰放在蒸籠裡得時候兩團麵糰分的很開,但是,越蒸兩團麵糰的距離就越近……。

現在我就把故事中所隱藏的秘訣說出來吧!這則故事的名稱叫「村姑慶功宴」。村姑的村就是代表春蜓科,也就是在將饅頭放進蒸籠時,兩團麵糰分的很開,就像春蜓科的蜻蜓一樣,兩眼分開約四分之三個複眼的距離,但是,卻沒像豆娘的複眼一樣,分的那麼開;村姑的「姑」要用台語發音「ㄍㄛ」,代表著勾蜓科的蜻蜓,複眼就像是饅頭剛開始蒸的時候一樣,兩個複眼分開約半個複眼的距離;慶功宴的「慶」代表著蜻蜓科的蜻蜓,兩個複眼就像當饅頭蒸到約五分熟時,只分開約五分之一個複眼的距離;慶功宴的「功」代表著弓蜓科的蜻蜓,當饅頭蒸到七分熟時,兩團麵糰微微碰觸,與弓蜓科蜻蜓的複眼十分相近;最後,慶功宴的「宴」,代表著晏蜓科的蜻蜓,晏蜓科蜻蜓的複眼與蒸好的饅頭一樣,兩團麵糰緊緊得靠在一起,晏蜓的複眼也是僅僅得靠在一起喲!

你看,我很厲害吧!沒有啦!那其實是今天老師上課所跟我們講得獨門祕技,你可不行隨便傳出去呀!

2.豆娘與蜻蜓的差異

蜻蜓屬於不均翅亞目的昆蟲,而豆娘卻是屬於均翅亞目,從文字方面你應該就可以發現兩者不同的關係了吧!答對了,蜻蜓(不均翅亞目)的翅膀上下翅大小不一,而豆娘卻是上下翅總共四片翅膀長的一模一樣。

另外,蜻蜓的兩對複眼占了頭部約三分之二的空間,在兩對巨大的複眼之間,絕對不會超過一個複眼的距離;但是豆娘就不一樣,他們的複眼分的很開,分別長在頭的兩側,而且眼睛較蜻蜓小,只占了頭部約三分之一而已。

蜻蜓的腹部又粗又寬,豆娘的腹部卻細得像根針;蜻蜓的翅膀在休息時是張開來的,而豆娘是合起來的,雖然有時候會例外,但是,只要看眼睛有沒有分開超過一個複眼的距離,就可以分辨了;他們的幼蟲-水蠆也可以分辨蜻蜓與豆娘喲,蜻蜓的水蠆體型圓胖,而豆娘的水蠆卻是體型瘦長,尾巴上的尾腮十分明顯。

3.水蠆趣聞

當蜻蜓媽媽將卵產下,卵會附著在石頭上,約是八到十二天會孵化,剛開始還只是一隻乳白色的前稚蟲,約三十秒到幾分鐘後,前稚蟲的外皮變會裂開,跑出一隻隻的水蠆來,前稚蟲的功能完全只有幫助水蠆破卵而出,兩者的差異在於,前稚蟲的腳黏在一起,而水蠆的腳卻可以幫助牠自由行走。你知道水蠆是用什麼在捕食獵物的嗎?水蠆是裡用頭部下方的大顎捕食獵物的,他們的大顎就像是一隻剪刀一樣,可以緊緊的夾住獵物,但是卻不會給它夾斷喔。

經過了漫長的幼蟲期,到了一定的時候,水蠆會爬出水面,當水蠆爬出水面的哪一刻,水蠆的身體變會起了很大的變化,在水裡時還是用腮的水蠆,為什麼再爬出水面的時候,卻可以繼續呼吸和存活呢?照也是動物學家們所無法理解的事,水蠆爬出水面後,就直接使用肺呼吸了,這真是巨大的變態呀!

4.最曲折的愛情

羽化完的蜻蜓,還不具有交尾的能力,不管雌雄,他們都會先飛進森林裡享用一段蟲子大餐,當雄蟲覺得時候到了,他們便會飛到水邊。雄蟲的尾部第九節有一個生殖孔,可以生產精子,但是,生殖孔並不具有交配的功能,所以,雄蜻蜓必須先將尾部第九節生殖孔上的精子移到尾部第二節的交配器上,才能和雌蟲交配。之後,雄蜻蜓會停在水邊,一處適合幼蟲水蠆生長的地方,等待雌蟲。雌蜻蜓在羽化後會躲在森林的深處,直到他們想交配的時候,他們便會來到水邊,雄蜻蜓一看到雌蜻蜓,便會馬上的衝過去,用尾巴上的肛附器夾住母蜻蜓的前胸,雌蜻蜓便會將尾部的交配器伸往雄蜻蜓尾部第二節的交配器,變成一個愛心的形狀。完成受精後,雄蜻蜓依然會繼續夾著母蜻蜓,而母蜻蜓便會開始產卵,有些蜻蜓會將卵產在河岸的土地上;有些會像跳水上芭蕾一般,產在水裡;有一些還會產在荷葉上,千奇百怪的產卵方式,蜻蜓樣樣俱備喲!

5.最完美的眼睛

蜻蜓的眼睛十分的獨特,上半部的複眼是遠視,下半部卻是近視,但是這卻幫助他在飛行時可以隨心所欲的觀察四周的動靜,因為,當蜻蜓飛行時,高度並不是很高,他的近是眼就能夠讓他清楚的看到地面上獵物的蹤跡;相對的,他的上半部複眼是遠視,能夠讓他清楚得望見在空中飛翔的蝴蝶、蛾或是其他獵物。老師說,蜻蜓在飛翔的時候,他的複眼能夠看得更清楚呢!

6.蜻蜓中的巨無霸-無霸勾蜓

大家都知道蜻蜓有分成五科,也就是春蜓科、勾蜓科、蜻蜓科、弓蜓科和晏蜓科,在這許多科別當中,以勾蜓科的無霸勾蜓最大了!光是身長就超過了十二公分,無霸勾蜓的雄蟲與雌蟲交配完之後,不像一般的蜻蜓還會繼續用肛腹器夾住雌蟲,而是會在一旁巡邏、守候,確保雌蟲不會被其它雄蟲搶走,是領域性極強的蜻蜓。

另外,在三億年前的石炭紀,就有翅展七十公分的巨型蜻蜓-巨古蜻蜓,他的幼蟲水蠆身長也有三公尺多,是一種已滅絕的遠古蜻蜓。

7. 最佳飛行員~蜻蜓是也

蜻蜓的速度是全昆蟲綱裡最快的,速度快到可以與市區裡的汽車們「尬車」,你知道有多快了嗎?他們每秒可以前進二十公尺,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七十二公里呢!

上完課後,我與媽媽、妹妹去天母運動,經過了一個水池,發現上面停留了很多的蜻蜓與豆娘,還目睹了短腹幽蟌的交配情形,真的,雄蜻蜓與雌蜻蜓捲成一個愛心的形狀;也看到了霜白蜻蜓的點水活動,讓我興奮不已:「哇!原來蜻蜓交配的時候真的會變成一個愛心形的形狀呀!」

參考資料:http://gaga.jes.mlc.edu.tw/new23/cp021.htm

到那靜謐的湖畔,微風徐徐的吹、樹枝輕輕的擺、陽光煦煦的照,當然還有那波光粼粼的湖。在這風和日麗的下午生活在這湖邊的各種小動物們,各自在這個環境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而我們的主角-蜻蜓正進入了繁殖期,每個人都忙著找尋能和自己的繁衍下一代的伴侶……
坐在一旁榕樹下的大石頭上,觀察著這些飛來飛去找伴侶的蜻蜓們,他們那震動翅膀的沙沙聲和他們那徘徊的樣子其實感覺起來還挺惹人憐愛的,ㄟˊ不知道這些在這邊飛來飛去的蜻蜓是公是母?
想起老師跟我們說過,一般到了繁殖期在水邊活動的有九成都是公的,因為在水邊的蜻蜓全部都是在求偶,而如果母的想要來與他們交配的話就會飛來水邊,自然就會有公蜻蜓來對他們發出「愛的攻勢」啦!
那我又好奇了,既然水邊只有一成是母的,那母的都住在哪兒呢?喔~原來它們都住在山上啊!所以如果以後爬山踏青時看到的應該大多是母的囉!
突然有隻公蜻蜓飛向一支母蜻蜓用腳抓住他的胸,要和他交配,那個動作,真的很像被強迫的,但是老師告訴我們,其實他們是兩情相願的,因為如果母的蜻蜓是不願意的話,那他大可以輕鬆的掙脫,所以它其實不是被硬逼得,而是真的願意。況且,如果母蜻蜓不願意的話,那它根本可以不要來水邊,他就留在山上就好了啊,所以證明他是出於自己的意願和公蜻蜓交配的。
接著他們就去旁邊找到一根適合的樹枝掛在上面,形成一個愛心的形狀,真的是怪可愛的,雖然它們掛在那邊隨著風搖搖晃晃的蠻可笑……呵呵。
再過不久,就看到他們飛到了湖面上去準備產卵,母的蜻蜓在那一點一點的產下了好多的卵,而公的蜻蜓也在旁邊監督呢!這就是所謂的蜻蜓點水喔!然而蜻蜓的繁殖方式也很多喔!
第一種是撥水式,他們會不停的潑水,有時候潑個好幾百次也不嫌累。第二種是打針式的,他們會把卵像針筒裡面的液體一樣注射到植物裡面。第三種是摸魚式,但是這種方式的很容易就會被水中埋伏已久的大魚一口氣吃掉。第四種是挖土式的,他們將卵產在水邊的土壤裡,利用下雨時的雨水把它們沖刷進水裡。第五種是插秧式的,他們會像蜻蜓點水一樣一點一點得將卵產在水中。第六種稱為自殺式,因為他們並沒有把卵產在對的地方,而產在反光的物品上,例如像窗戶,他們把這樣東西誤以為是水,所以應該都會死掉,因而叫做自殺式。
看著看著,旁便又有一支豆娘飛來停在湖中間的突起石頭上,蜻蜓和豆娘真的很不一樣呢!像是大部分蜻蜓停著的時候翅膀都是攤開的,而豆娘就是合起來的。還有蜻蜓的眼睛是比較靠近的,而豆娘的眼睛相對的距離就比較遠,而且一個要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才算喔!還有還有,就像他們的「綱」名一樣,不均翅就是蜻蜓嘛所以他的上下翅是不一樣大的,而豆娘的均翅就是上下翅一樣大囉!而且蜻蜓的腹部大多比較粗寬,豆娘比較細。
其實這些小差異,只要經過觀察,就能夠發現這些大自然中的小祕密,相信以後累積更多的觀察經驗之後,我一定也可以發現更多蜻蜓、豆娘之間的差異!!

老師!我要更正一下豆娘的英文名字及排版。

蜻蜓的生態觀察
雖然這次的老師位我們介紹的是大眼小精靈-蜻蛉。但老師最在行也最熱愛是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鳥兒呢!「蜻蛉」是蜻蛉目昆蟲的通稱。在分類上牠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外生翅群中的蜻蛉目;再蜻蛉目以下又可分為均翅亞目不均翅亞目和間翅亞目。目前在台灣並沒有發現間翅亞目的蜻蛉,均翅亞目就是我們俗稱的「豆娘」,目前台灣有珈蟌、幽蟌、絲蟌、細蟌、琵蟌、樸蟌、洵蟌、蹣蟌和鼓蟌等九科;不均翅亞目則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蜻蜓」,台灣目前有春蜓、勾蜓、蜻蜓、晏蜓及弓蜓。讓我們一起進入蜻蛉的神秘世界吧!
※一蟲有三名:
豆娘:
1.國語名:豆娘
2.台語名:親ㄚ
3.英語名:damselfly
蜻蜓:
1.國語名:蜻蜓
2.台語名:殘ㄋㄟ
3.英語名:dragonfly
※身體構造:蜻蛉跟其他昆蟲一樣,身體都可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份。
◎頭部:有2個複眼、3個單眼、1個口器和2根觸角。頭部主要是由一對數千個小眼所組成的複眼所覆蓋。
◎胸部:可以分為前胸、中胸和後胸,因為中胸和後胸已經癒合了,所以我們就稱它為合胸。至於腳嘛……就可分為前足、中足和後足,分別位在前、中、後胸。牠們那透明的薄翅也長在合胸後段的背面上。
◎腹部:這個細細長長的身體部位,可以分為10節。蜻蛉們最重要的任務:傳宗接代,沒有腹部可不能完成呢!
※蜻蛉的一生:
蜻蛉是半行變態的昆蟲,因此牠的一生會經過卵>前稚蟲>稚蟲>成蟲。蜻蜓的卵期有大約6~10天,再來就會孵化出前稚蟲。大家應該不太清楚什麼是前稚蟲吧!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還不是稚蟲喔!這個階段叫作前稚蟲,但過了幾分鐘後,前稚蟲就會脫皮,從裡面鑽出來的才是正牌的稚蟲喔!幼蟲期從一個月至3、4年的都有,要依品種而定。而蜻蜓的幼蟲稱為水蠆,牠每脫一次皮便增加一齡,但每一種蜻蜓的幼蟲齡期不同,齡期從8~16齡都有。當牠變成終齡幼蟲後,就會長出翅芽。羽化後,就會變成眼睛大大的蜻蜓啦!
※羽化:終齡幼蟲會在羽化前爬出水面,有些種類不會爬太遠,但有些種類會爬的非常遠。而大部分的幼蟲都在夜晚羽化。蜻蜓成蟲會把殼頂破後出來,會有幾條白線連接氣孔。依專家、學者的推測,應該是蜻蜓從幼蟲用腮呼吸,變成用氣孔呼吸的一個轉換吧!
※蜻蜓? 豆娘? 傻傻分不清楚?
「是蜻蜓耶!」,「才不是咧!是豆娘!」。在野溪邊可能常常會聽到不是很了解蜻蛉的人在爭論眼前的這隻蜻蛉到底是蜻蛉還是豆娘。讓我來教教大家吧!首先呢!先來看看這位紹德春蜓先生!「大家好!我是人人羨慕的大帥哥:紹德蜻蜓!小時候我是用直腸腮呼吸的,再偷偷告訴你,我小時後有點胖。好!嗯-嗯!先看看我英俊的臉龐,是不是有兩個大眼睛呢?我是在台灣五科蜻蜓中眼睛分的最開的一科!但無論我的再怎麼開,都不會超過一個複眼的巨離,所以比不上豆娘那小子!大帥哥我呢!就只有這個小小的缺點,大家可以不用太在意!當我停下來休息時,翅膀是完全張開的,在台灣所有蜻蜓都是如此!」再來讓我們來看看這位朱背樸蟌先生!「大家好!我是朱背樸蟌!全台灣只有一種樸蟌科的豆娘,就是我朱背樸蟌啦!我還小的時候是用尾腮呼吸的。從小到大都很瘦,是我最豪的一點。我的兩個複眼的距離超過一個複眼,分的很開呦!我們豆娘家族的所有成員,在停棲時,翅膀都是合起來的,所以會重疊數在背後。但像絲蟌科、蹣蟌科和洵蟌科那些不合群的科別的豆娘!除了青紋絲蟌以外,在停棲時,翅膀都是半開的,看了真不習慣!」讓我再順便補充一下:「蜻蜓的腹部比較寬而大,豆娘比較細小。而蜻蜓屬於不均翅亞目,牠的後翅比前翅寬大。豆娘則是均翅亞目,前翅和後翅一樣大。」
※蜻蜓之最:巨人獎:無霸勾蜓。在所有的蜻蜓中,就屬無霸勾蜓的體型最大,可達11.5公分。我們也說牠是所有昆蟲中最大的,為什麼呢?隨便舉一種昆蟲不是都比牠大嗎?那你應該換個角度想想,不要看現在的蜻蜓,我們可以想想古代的蜻蜓。目前挖到最大的蜻蜓化石身長達40公分,展翅後可達70公分。想說牠不大也難吧!
小小矮人獎:小紅蜻蜓。在所有的蜻蜓中,小紅蜻蜓的體型是最小的。只有一塊錢銅板的大小。
小矮人獎:侏儒蜻蜓。在所有的蜻蜓中,侏儒蜻蜓的體型是第二小的,只有五愧錢那麼大而已。
噴射機獎:蜻蜓是一種飛行速度非常快的昆蟲。最高時速可達每秒20公尺,換算成公里的話就是時速72公里。有時候你還可以看到蜻蜓在跟高速公路上的汽車拼速度呢!
※男女 辨!辨!辨!
1.在水邊的蜻蜓大部分都是雄蟲,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雄蜻蜓可以現在水邊等,如果成功和母蜻蜓交配後,就比較方便產卵。而茄母蜻蜓知道如果去水邊肯定會被雄蜻蜓騷擾。所以除非是要交配,否則雌蜻蜓通常不會去水邊。在水邊雌、雄蜻蜓的比例大約是1:9。
2.在雄蜻蜓的第二腹節有陰莖、儲精囊和副生殖孔。所以第二腹節較明顯凸起的都是雄蟲。
3.雄蜻蜓第十腹節的肛附器也是分辨雌雄的重要依據之一。而雌蜻蜓第十腹節那兩根尖尖的則稱為尾毛。
※曲折的愛情:(交配三部曲)
雄蜻蜓的副生殖孔、儲精囊和陰莖都在第二腹節,生殖器在第九腹節,第十節則有肛附器。而雌蜻的生殖器也在第九腹節。
1.移精:在交配前,雄蜻蜓會先把第九腹節的精子射到第二腹節的儲精囊內,等待交配對象出現。
2.空中加油:當雄蜻蜓找到交配對象時,會先用腳抓住雌蜻蜓的頭部,再用肛附器夾住雌蟲的前胸。這個動作就好像飛機在空中加油。
3.「愛」的交尾:如果母蜻蜓願意交配,便會彎曲腹部,與雄蜻蜓交尾。這時候雌蜻蜓和雄蜻蜓的腹部便會形成一個愛心的形狀。
※真是好眼力
蜻蜓的複眼是由數千個小眼所組成的,上下方不但光澤、顏色不同,視力也不一樣。蜻蜓複眼的上方是遠視,下方是近視,因此要抓蜻蜓得由下往上抓,才不易被蜻蜓察覺。
※我產!我產!我產產產!(雌蜻蜓產卵的方式可分為好幾種)
1.打針式:把產卵管插到水生植物的莖內產卵。
2.摸魚式:在水草多的地方產卵,卵在水草中就能減少被天敵危害的風險,但是
因為水草附近會有較多的魚,有時反而自己被魚吃了,產卵的風險極高。
3.挖土式:把卵產在離水很近的土中,讓雨水把卵沖進水中。
4.插秧式(水上芭雷式):把產卵管一次又一次放入水中產卵。就是我們俗稱的「蜻蜓點水」。
5.撥水式:一邊撥水一邊產卵。
6.自殺式:因為蜻蜓的複眼下面的部份是近視,當雌蟲看到會反光的地方,就會認為那是水,所以有時會將卵產在玻璃或汽車的引擎蓋上,那些卵因為被曝露在外,所以無法順利孵化,因此稱為自殺式。
如果池塘的水面滿是水草,就不會有蜻蜓,因為蜻蜓沒有看到反光就會以為那不是水。
※蜻蜓分類妙字訣
「村姑慶功宴」、「村姑慶功宴」、「村姑慶功宴」……。到底是什麼呢?不用再猜了!讓我告訴你吧,這是一個蒸饅頭的故事。村姑想宴客,準備蒸饅頭宴請大家,饅頭發酵的情形如蜻蜓科別雙眼分配情形……
村:春蜓-兩顆饅頭分得很開。兩個複眼也分得很開。
姑:勾蜓(體形最大)-兩顆饅頭的距離變近了。兩個複眼的距離也變近了。
慶:蜻蜓(種類最多)-兩顆饅頭貼在一起了。兩個複眼也貼在一起了。
功:弓蜓-兩顆饅頭的距離又近了一點,但沒有擠到變形。兩個複眼也變近了一 點,但也沒有擠在一起。
宴:晏蜓-兩顆饅頭擠在一起了。兩個複眼也擠在一起了。
這就是老師村姑蒸饅頭的故事啦!
※保育類蜻蜓:
無霸勾蜓:也是台灣最大的蜻蜓。
※心得感想:老師生動的講解讓大家更容易記住上課內容,也讓人開懷一笑。我還拿到了老師編著的蜻蜓小圖鑑,以後出去野外也就能更容易辨識出這是哪種蜻蛉。蜻蛉的世界真是奇妙,有機會一定要好好探訪!

戶外教學時,身邊總會飛來幾隻蜻蜓,但有人會說:「小蘭姐姐身上有蜻蜓ㄟ!」「是豆娘吧?」「我覺得應該是蜻蜓。」
大家總會為這些事情在爭吵,就在這時!神聖的老師就會站出來說出正確的答案,太神奇了這怎麼辦到的。不過時代改變了,看完我這篇報導就不稀奇

了!

【卵 一集】

哎呀!破的一聲,一隻蜻蜓的前稚蟲從卵裡爬出來了。

【前稚蟲 二集】

ㄟ?我的腳怎麼黏在一起,不過再過幾分鐘我就會變成水蠆了!

【水蠆 三集】

變成水蠆後,我的肚子有點餓,所以我去了水蠆天堂新增的十樓「美食之區」,但要進去必須先填身分才能進去。

經過確認後我是: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目:蜻蛉目,不均翅亞目〈豆娘則是均翅亞目〉

台語唸法:ㄘㄢˊㄋㄟ〈豆娘則是親ㄚˋ〉

我才能進去,進去美食之區後,服務生給我一份菜單,上面有「清蒸小蝌蚪」和「小魚哇沙米」還有「蝦米三吃」跟「紅燒螺肉」,四個都非常好吃。
回家的途中,我不小心喵道路上的海報,上面寫道:

水蠆族的快點看!快點看!「小魚的大大朋友大魚」、「嘴很長的鶴」正在瘋狂捕食水蠆,同胞請小心啊!
看完海報後,我整個人從腳涼到頭上,原來我是踩到人類掉下來的冰塊了。XD:D

【蜻蜓 四集】

回家後,我感覺全身不對勁,馬上爬出水面,羽化了!等翅膀硬後就變成在天空翱翔的蜻蜓了!
飛著飛著,我來到一個叫西湖國小的地方,那裡有好多巨人,其中最前面的人喊到:「蜻蜓跟豆娘的差別是腹部,蜻蜓較大較寬和複眼,眼睛距離超過

一個複眼的寬度是豆娘,小於的是蜻蜓,停下來時翅膀向身體兩側攤平的是蜻蜓,合起來的是豆娘。」

終於到結婚的時候了,我努力的把我的精子移到生殖器,結婚時我會將我的肛附器夾住新娘,當他願意嫁給我時,她會彎曲她的腹部,進行交尾。

故事說完了,我跟朋友還有約,掰掰!

ㄟㄟㄟ!等等!我還沒說完呢。

交尾完後,我就監督老婆,有沒有在產卵,說到產卵又分成很多種了:

打針式:把產卵管插到水生植物的莖產卵。
摸魚式:在水草多的地方產卵,卵在水草中就能減少被天敵危害的風險,但是因為水草附近會有較多的魚,有時反而自己被魚吃了。
挖土式:把卵產在離水很近的土中,讓雨水把卵沖進水中。
插秧式:把產卵管一次又一次放入水中產卵。
撥水式:一邊撥水一邊產卵。
自殺式:蜻蜓的複眼下面的部份是近視,當雌蟲看到會反光的地方,就會認為那是水,所以有時會將卵產在玻璃或汽車的引擎蓋上,那些卵因為被曝露

在外,無法順利孵化。

葵花寶典:

如何分辨蜻蜓的科目,蜻蜓的科目分成村〈春蜓〉姑〈勾蜓〉慶〈蜻蜓〉功〈弓蜓〉宴〈晏蜓〉,我們再用饅頭當眼睛的距離。

春蜓:兩顆饅頭分得很開。
勾蜓:兩顆饅頭的距離變近了。
蜻蜓:兩顆饅頭貼在一起了。
弓蜓:兩顆饅頭的距離又近了一點,但沒有擠到變形。
晏蜓:兩顆饅頭擠在一起了。

哎呀!遲到了!掰掰!

【起因】
蜻蜓是一個很古老的家族,從三億年前就存在了,所以蜻蜓家族有很多知識,並且很聰明。可是,最近的蜻蜓越來越墮落,只知道吃和耍酷,一天到晚閒混摸魚。蜻蜓家族中,有一名大長老,牠負責傳授蜻蜓古老的智慧。長老是一隻無霸勾蜓,牠身長超過十公分,是台灣最巨大的蜻蜓,當牠看到大家都那麼呆,決定好好調教這些後輩。首先,無霸勾蜓長老把所有蜻蜓召集起來,並說:「你們實在是太墮落了!老祖宗累積的知識你們一樣都不懂!今天我要把知識傳給你們。」這時各種蜻蜓七嘴八舌地抗議:「我們明明就懂!」長老問:「蜻蜓在動物界中屬於哪一門,哪一綱,哪一目?」所有蜻蜓立即鴉雀無聲。長老說:「連這種基本題都不會,還敢說懂,我現在就來教教你們蜻蜓家族的資料。」
【蜻蜓的地位】
長老說:「蜻蜓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蜻蛉目中的一員,懂了嗎?」「蜻蛉目中,主要有兩個亞目,第一個是均翅亞目,第二個是不均翅亞目。均翅亞目就是豆娘,不均翅亞目就是蜻蜓。你們對自己的家族有稍微了解了吧!」
【蜻蜓的一生】
長老帶了他的子孫來,介紹給大家。
首先長老拿一顆蛋來,說:「這是我的曾孫,也是一顆蜻蜓卵。蜻蜓的卵的色彩可是很豐富的!有淡黃、有米黃、也有淡褐、還有淡藍色的!通常卵都在夏天花6~10天孵化,少數品種的蜻蜓才會有卵期渡過寒冷的冬天的現象。」
長老的孫子這時走出來說:「爺爺不介紹我,那我就來自我介紹吧!我是一隻水蠆,蜻蜓和豆娘的幼蟲都叫水蠆,可以看水蠆的尾部來分辨是蜻蜓還是豆娘的幼蟲。蜻蜓幼蟲的腮會分兩岔,豆娘的只有一條。剛出生的水蠆不愛活動,這叫前稚蟲期,這一期大約只會維持兩三分鐘,時間相當短。水蠆隨著種類不同,會蛻8~16次皮,這段稚蟲期時間有一個月的,也有長達三四年的。台灣目前還沒發現陸棲性稚蟲。」
長老的兒子這時走出來罵著自己的小孩不該到處亂跑。他順便向大家介紹說:「我是成熟的蜻蜓,我在終齡稚蟲會長出翅芽,並再羽化前數小時離開水域,通常在夜晚羽化。剛羽化的成蟲要一周才會完全成熟,所以同種蜻蜓在不同生長期會有不同樣子。我們蜻蜓不但是肉食性,而且身手矯健,時速可達五六十公里,有大大的副眼,占頭部一半以上,所以視力極佳,不管是小飛蚊、蝴蝶、蜜蜂、甚至是同類,都可以在空中成功捕食。」
【辨識蜻蜓】
長老說:「我知道你們常常蜻蜓與豆娘分不清楚,我現在來教你們如何分辨。」
「蜻蜓通常比較大隻,腹部也比較寬扁。豆娘眼睛分得很開,很像啞鈴呢!蜻蜓的後翅比前翅巨大。最後一點,蜻蜓休息食翅膀是打開的,不重疊,也不蓋腹部;豆娘則在休息時,翅膀併攏。」
「順便教你們分辨雌雄!雌蟲除了繁殖後代外不會來水域,所以十隻在水域上的蜻蜓,只有一隻是母的。雄蟲在第二腹節有個開口,裡面都是牠的生殖器官,第十節末端還有肛附器,雄蟲的腹部有很多附加品呢。」
【蜻蜓與豆娘科別的差異】
長老說:「最後教你們比較難的,也就是蜻蜓和豆娘的科別以及牠們的差異。」
「我們蜻蜓目中有晏蜓、勾蜓、蜻蜓、弓蜓、和春蜓。
晏蜓科的蜻蜓腹部1~3節的四分之一處有腫大,稱豐腰區。飛行快速,很少休息
勾蜓科的蜻蜓下唇有裂縫,體成黑色參黃斑。它是最大型的蜻蜓。
蜻蜓科的蜻蜓種類最多,體色千變萬化,有藍、紅、黃、綠等色。複眼剛好貼在一起。
弓蜓科的蜻蜓在頭或胸部具有藍或綠色金屬光澤。
春蜓科的蜻蜓複眼分得最開,下唇沒有裂痕。」

「豆娘目中有珈蟌、幽蟌、鼓蟌、絲蟌、洵蟌、蹣蟌、琵蟌、樸蟌、和細蟌。
珈蟌科的豆娘身體有金屬光澤,雄蟲沒有翅痣。
幽蟌科的豆娘翅痣是黑褐色的,身體是黑底。
鼓蟌科的豆娘有長長的鼻子,翅膀甚至比腹部更長。
絲蟌科的豆娘腿的剛毛稍短,上肛附器很長。
洵蟌科的豆娘最大隻,休息時翅不合起來。
蹣蟌科的豆娘的雄蟲的九節有脊狀突起。
琵蟌科的豆娘腳剛毛又長又密。
樸蟌科的豆娘在目前台灣只有一種,腳的剛毛短。
細蟌科的豆娘肛附器較短。」

蜻蜓們聽的頭都暈了,長老趁機幫他們洗腦,讓他們更勤奮。
【結局】
這堂教學後,所有蜻蜓都變的好學、且熱愛工作。成蟲努力找家,做好傳宗接待的任務;水蠆更努力活下去,小心躲著天敵不再輕易死亡,蜻蜓家族回復了古時努力的樣子。長老看了看,開心的呵呵笑呢!

認識蜻蜓

今天風和日麗,老鷹十一隻的沈錦豐老師,是鳥會的,今天特地從基隆遠道而來,為我們介紹蜻蜓,現在就寢我們的小小解說員─『阿蜓』,來為我們簡單說明一下這堂有趣的課程吧!

來來來!快來聽我阿蜓的解說喔!我先來和你介紹我的基本資料!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鋼(有翅亞鋼)
蜻蛉目(不均翅亞目)
蜻蜓科…等

蜻蛉目(統稱為蜻蛉)目前在全世界有29個科近5800種。在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外生翅群中的一目,目前蜻蛉目被分為三個亞目:均翅亞目(豆娘)、間翅亞目(昔蜻蛉:目前全世界只有一科一屬兩種記錄,僅分別分布於日本及喜馬拉雅山區附近)、及不均翅亞目(蜻蜓)。

一、我的成長紀錄
我的一生可分為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我媽把我產在水裡(卵期),我在水裡孵化,也生長在水裡(幼蟲期)。我幼蟲名叫”水蠆 “,我還沒有翅膀,只能在水裡用下唇去補食一些蜉蝣或孑孓(蚊子的幼蟲)。等到水蠆長成了成蟲,我就會從水中爬出來,蛻掉皮,成為真的蜻蜓。

二、我的超級好麻吉─豆娘
大家常常都在大街上誤認我,說我是豆娘,每次只要聽到這種話,都讓我差點昏過去,今天,我就來向你們介紹,我和豆娘的不同!
我:
1. 體型較大,且腹部較粗寬。
2.複眼之間的距離較近,有些種類甚至會互相連接。
3.後翅比前翅寬大。
4.因為第三項的原因,所以蜻蜓屬於「不均翅亞目」。
5.蜻蜓停棲時,翅膀既不重疊,也不覆蓋腹部。
豆娘:
1. 體型較大,且腹部較粗寬。
2.複眼之間的距離較遠,兩眼的距離通常都會超過一個複眼的直徑。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樣大。
4.因為第三項的原因,所以豆娘屬於「均翅亞目」。
5.豆娘停棲時,翅膀重疊的豎在背面。

三、我是卵寶寶
我是很追求完美的,因此我在卵期也一定要是完美。
1.形狀:圓形、橢圓形等2.顏色:淡黃色、米黃色、淡褐色、淡藍色(經過一天的卵顏色會變深色)。在夏天,通常六到十天卵就會孵化了。

四、我是稚蟲小孩
當我從卵出來時,我要戳破卵殼,叫做「前稚蟲期」,這個階段大概只有三、五秒到兩三分鐘,接著就會變成一齡稚蟲,也就是水蠆,當然隨著種類的不同,稚蟲的齡期也都不同,最少八最多十六個齡期都有。

五、我是漂亮蜻蜓
我經過多次的蛻皮,終於成長到終齡稚蟲,終齡稚蟲會長「翅芽」。我會在羽化前的幾個小時爬到水面附近,大多數的蜻蜓是在夜晚羽化,剛羽化的成蟲翅膀很淡很薄,經過一天後,翅膀的顏色就會慢慢加深且慢慢變硬,一周左右成蟲才會完全的成熟。成蟲的部位包刮:複眼、單眼、觸角、額、上唇、前胸、中胸、後胸、腹部(共十節,但第一節和第十節很短,常會被忽略,當然,每一節都有各的功能,因此一節都不能少)。還有,全世界最小的蜻蜓只有一塊錢的直徑那麼大喔!它就是-「小紅蜻蜓」,而像五塊錢直徑那麼大的「侏儒蜻蜓」排在第二名喔!

六、我是第一名
我有三個第一名,讓我來與你分享這些地1名吧!
1. 最大的昆蟲
這你一定沒聽過,你一定覺得隨便抓隻蝴蝶都比我大,那怎麼會是我勒?其實,我祖先的祖先祖先的祖先祖先的祖先,也就是『化石蜓』(他來自2億年前)!他最大身長長達40公分,展翅70公分,呵呵呵!怕了吧!
2.最快的昆蟲
這你也不知道吧!是因為你不常看,你知道嗎?我時速高達「七十二公里」喔!不敢相信吧~
3.最曲折的愛
其實是我的交配過程很曲折,首先公蜻蜓會先彎區自己的腹部把精子從第九節腹部的生殖孔移到第二節的交配器,到水邊等母蜻蜓來,兩人都中意後,公蜻蜓會用第十節的肛附器夾住母蜻蜓的前胸,最後母蜻蜓會彎曲腹部,成為浪漫的心型,準備開始交配產卵囉!(還有,這絕對不會算對母蜻蜓太暴力,因為母的只有有意願想交配的才會到水邊!)
那我再介紹母蜻蜓的『產卵六之秘』吧!
1.打針式-把卵產在植物裡。
2.撥水式-一邊撥水前進一邊產卵。
3.摸魚式-常常摸著摸著,就摸到了一條大魚把它吃掉。
4.挖土式-把卵產在靠近水邊的土裡,等到下雨的時候再把它的卵沖到水裡。
5.插秧式-停在某一個地方產卵。
6.自殺式-把卵產在會反光的東西上(誤以為是水),因為死亡的機率極高,所以稱為自殺式。

七、蜻蜓有哪些種類?
不均翅亞目:蜻蜓
一、勾蜓科:
本科蜻蜓是屬於大型的種類,台灣產勾蜓科的主要辨識特徵:(1)體成黑色具有螢黃色斑紋參雜於其中。(2)複眼並沒有緊密相連,但跟春蜓相比之下又稍微靠的近。(3)下唇前方具有裂縫。台灣記錄有2屬6種,本科蜻蜓通常會把卵產在森林中溪流流速極緩慢的地方或小瀑布下方的水池中,產卵時雌蟲會將整個身子筆直插入水中有如農夫種插秧一般。

二、春蜓科
本科包含大、中、小型種類的蜻蜓;台灣產春蜓科的主要辨識特徵:(1)複眼相分離。(2)下唇前方不具裂痕。台灣記錄有15屬22種,本科稚蟲在台灣的種類主要棲息於溪流水域。

三、晏蜓科:
本科蜻蜓屬於中大型的種類:台灣產晏蜓的主要辨識特徵:(1)在腹部第一節到第三節前1/4處會膨大成一橄欖球型,在此稱之為「豐腰區」。(2)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位置不同。(3)複眼緊密相連。(4)許多種類的腹部第二節有明顯的側偏突起。台灣的記錄有9屬22種,本科稚蟲因種類不同而分別棲息在靜水域與流水域,靜水域如湖泊、池塘、沼澤等,而流水域則在乾淨溪流的緩流區。雌蟲產卵都會攀爬在植物上或泥土上將卵產入植物組織上或泥土中。

四、弓蜓科:
本科蜻蜓屬於中大型的種類:台灣產弓蜓科的主要辨識徵:(1)胸部與頭部具有明顯藍色或綠色的金屬光澤。(2)複眼緊密相連。(3)前翅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方向不同。(4)雄蟲腹部第二節具短小的側片突起。(5)除岷峨弓蜓外,其中其他四種弓蜓體成黑色,具有黃斑參雜於其中,而身體上黃斑的位置大小相似。台灣記錄有3屬5種,本科稚蟲棲息在流水域也有棲息在靜水域。

五、蜻蜓科:
蜻蜓科是蜻蜓類中種類最多且變異最大的一群,台灣目前已隻有28屬50種(含亞種)。本科體型為中小型,體色也千變萬化主要特徵為:複眼緊密相連,前翅與後翅三角室的形狀與位置不同;腹部第二節不具側片突起。本科絕大部分種類雌蟲產卵方式皆以蜻蜓點水方式將卵產在水中,稚蟲的棲息環境,大部分的種類都棲息於靜水環境,少部分棲息於溪流中,有些適應力強的種類可生存於各式各樣沒有高度污染的水域。

均翅亞目:豆娘
1. 幽蟌科:
是一種中型豆娘,翅痣是黑褐色。
2.鼓蟌科:
體型較小,頭前面有一個有長長的像鼻子得東西(厚~說謊)。翅膀快要跟腹部一樣長。
3.絲蟌科:
是一種中型豆娘。
4.珈蟌科:
是一種比較大的豆娘,公的沒有翅痣
5.洵蟌科:
是最大的豆娘。停下來休息時,翅膀不會合攏。身體有金屬光澤。
6.蹣蟌科:
是一種偏小型的豆娘。停下來休息時,翅膀也不會合攏。雄蟲第九腹節背面有突起。
7.琵蟌科:
部分種類雄蟲下肛附器比上肛附器長。
8.樸蟌科:
是一種小型豆娘。臺灣目前只有一種,也是臺灣唯一的橘色豆娘。
9.細蟌科:
是一種小型豆娘,腳的剛毛也很短,肛附器也較短。

八、心得
老師生動的講解讓大家更容易記住上課內容,從來都不太與蜻蜓接觸的我,在這堂課中深入的了解了他們,那些擁有細長身體,在湖邊又很常見的昆蟲─蜻蜓!

蜻蜓蜻蜓蜻蜓…哼!說到蜻蜓我就氣!抱歉,我是豆娘。我會這麼生氣,是因為生態營沈錦豐老師上課簡報的題目,竟然是─蜻蜓的生態觀察!明明我和蜻蜓都是蜻蛉目的,為甚麼不說蜻蛉目的生態觀察…好吧,算我心胸寬大,我來講些有關「蜻蛉」的知識好啦!

【蜻蜓?豆娘?】
咳咳!我和蜻蜓到底有甚麼差別呢?剛才我說過了,我們倆都在「蜻蛉目」,但我是均翅亞目,而蜻蜓是不均翅亞目。「均翅」顧名思義,就是前翅和後翅長度相同;「不均翅」就是前翅和後翅長度不同,蜻蜓是後翅比前翅長。在眼睛方面,蜻蜓兩眼「通常」不分開,若有分開分開時兩眼間隔不超過一個複眼;豆娘兩眼分開,分開時兩眼間隔超過一個複眼。在臺語方面,蜻蜓叫ㄘㄢˊㄋㄟ(ㄋ一),我叫親ㄚˋ。
◎知識補充站◎
1.我來講如何分辨不均翅亞目不同科的口訣:一個找到了如何從不均翅亞目眼睛的分開程度,來辨別牠的科的村姑,她辦了慶功宴。春蜓科:眼睛分很開;勾蜓科:眼睛分一點點開;蜻蜓科:眼睛剛好碰在一起;弓蜓科:眼睛剛好碰在一起,前胸有金屬光澤;晏蜓科:眼睛黏緊。取各科第一個字:春勾蜻弓晏,用諧音:村姑慶功宴。是不是很簡單呀?
2.蜻蜓複眼上半部分遠視,下半部分近視。
3.豆娘家族~鼓蟌科:翅膀和腹部差不多長。樸蟌科:目前台灣只有一種。細蟌科:台灣數量最多。蹣蟌科:目前台灣只有一隻。絲蟌科:因為不明原因數量越來越少。

【蜻蛉秘密大公開】
(秘密1)飛行快冠軍
飛的最快,一秒飛20公尺(20m/sec),換個方式來說,一小飛72公里(72km/hr)。
(秘密2)結婚進行曲
第1小節:雄蟲第九腹節生殖孔會移到第二腹節交配器,稱為移精。
第2小節:在水邊找到雌蟲,用腹部最尾端「肛附器」夾住她的前胸,雌蟲若願意,會彎曲腹部,將腹部的尾端伸到雄蟲的第二腹節交配器。
第3小節:產卵的方式有6種,分別是:1.撥水式2.挖土式3.打針式4.摸魚式5.水上芭蕾(插秧)式6.自殺式。第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蜻蜓點水;第二種會倒掛在樹枝上;第三種會將卵打進植物;第四種是在水中產卵時會不小心被魚吃掉;第五種顧名思義;第六種是只要會反光的東西都會被誤認為水。
(秘密3)雌蟲雄蟲配
雌雄怎麼分辨咧?1.雄蟲第二腹節有凸出2.雄蟲的腹節尾端有肛附器,長而尖;雌蟲腹節尾端有尾毛,短而鈍。
(秘密4)變態生活史
卵(顏色深,快孵化)→前稚蟲(腳黏在一起)→經過幾分鐘或幾秒鐘→水蠆→經過一個月~三、四年→成蟲。先來講水蠆,牠們用腮呼吸;終齡稚蟲時有翅芽;牠們的食物有蝌蚪、蚯蚓等水生生物。咦?為甚麼不是叫「幼蟲」而是叫「稚蟲」?因為蜻蛉目是半形變態啊!再來講成蟲,牠們和水蠆呼吸方式不同,是用氣孔呼吸;天敵有鳥、蛙;食物有蛾、蟬、蚊子、蜂、蠅、蝶等。嗯~真是讓我想到口水流一堆,甚至可以將池塘的水高上升1公分啦!對了,池塘、小溪很常見到蜻蛉目家族哦!還有啊,在夏天的上午,要是晴天(最好颱風剛過),這個時間最容易看到我們的身影喔!因為夏天美食(蚊蠅)多,且氣候溫暖,如果太冷的話活動力可是會降低呢!

【“走”秀time】
雖然我心不甘情不願,但還是得請蜻蜓家族的一些成員到現場來「走」秀。
◎ 紅蜻蜓家族
1. 霜白蜻蜓:我的胸部很特別,是藍黑色的喔!
2. 猩紅蜻蜓:我的全身紅通通的,只要看到紅色的腳就是我唷!
3. 善變蜻蜓:成熟度不同翅膀的顏色也就不同呢!
4. 廣腹蜻蜓:嘻嘻~我有一張「小白臉」!
5. 焰紅蜻蜓:我是家族中肛附器唯一往上翹的噢!
6. 秋紅蜻蜓:腹部最後面為黑色。
◎ 藍蜻蜓家族
1. 灰黑蜻蜓:我的翅膀末端是黑色
2. 三角蜻蜓:雄蟲翅膀藍色,雌蟲翅膀黑色,看起來很可愛呢!
3. 鼎脈蜻蜓:胸部是黑色的。
4. 賽琳蜻蜓:翅膀末端是藍色,像是三角蜻蜓。
◎ 其他
1. 侏儒蜻蜓:我的身長不到2公分喔!
2. 漆黑蜻蜓:身長約5元,複眼有藍綠,分部地區少。
3. 小紅蜻蜓:唉呀~侏儒蜻蜓不算甚麼,我是台灣最小的蜻蜓,身長約1元。

【尾聲】
講了那麼多,我覺得其實不管是蜻蜓還是我們豆娘,都很特別,所以我還是不要再生蜻蜓的氣好了,我要去找牠玩囉!也希望大家都更認識蜻「蛉」哦!Bye─Bye─

nice ! read

『認識蜻蜓』-沈錦豐

蜻蜓或者是豆娘是一種在池塘邊常見的昆蟲,但是一般人都是蜻蜓和豆娘傻傻分不清楚,所以我想自己藉著這堂課可以分清楚吧~以下是牠們的特色……
蜻蜓:

1.通常體型大,腹部較粗寬。

2.腹眼之間距離較進,有些種類會互相連接。

3.後翅通常比前翅寬及大。

4.蜻蜓停棲時,翅膀會張開。

豆娘:

1.通常體型較小,腹部較細而顯的長。

2.兩個腹眼之間的距離超過腹眼的直徑,外觀像一個啞玲。

3.後翅和前翅幾乎一般大小。

4.大部份豆娘停棲時,翅膀合攏數在背面。

由此可見這兩種昆蟲可真是不一樣阿,下次看到時可需要好好的分辨一下,在來說是蜻蜓還是豆娘囉~~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