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班]20160618螢火蟲的生態- 陳燦榮老師

Filed Under (eci進階班) by 邱鴻麟 on 19-06-2016

本次請到台灣螢火蟲田野研究的專家:陳燦榮老師,透過本次的演講跟各位同學談談一個螢火蟲研究者的甘苦與發現,你會發現田野經驗豐富的老師信手拈來都是有趣宇深刻的故事,隱藏在故事中的都是老師親身的分析與發現,常常一個人在黑暗中陪著這些發亮的小蟲子,沒有熱情與天賦,是不可能做到的!也許你不能立刻變成專家,不過陳老師也告訴你/妳許多的方法,讓你第一次看螢火蟲就上手的秘技,相信你有很大的收穫。

這一堂螢火蟲的課是由之前上過我們蝴蝶的課的陳燦榮老師上課。
想到螢火蟲就會想到黑暗中一點一點的光,但其實會發光的不一定是螢火蟲。螢火蟲是指鞘翅目螢科的昆蟲,台灣曾紀錄58種螢火蟲但最後剩下54種,是因為有一種鑑定錯誤,三種是雌光螢科的。雌光螢科的昆蟲也會發光,但跟螢科不同的是,牠們是雌蟲發光吸引雄蟲,牠的雌蟲長得像幼蟲一樣。還有另一種跟螢火蟲很像的蟲,就是紅螢,但是牠有網狀橫紋,螢火蟲沒有,牠的幼蟲吃得很高級,吃香菇、金針菇、靈芝等。
螢火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幼蟲分為水生、陸生,水生的會利用他的氣管鰓呼吸,而且很軟,可以變形,吃水中的螺,在台灣發現的有三種:黃緣螢、黃胸黑翅螢、條背螢,陸生的則是用身體側邊的氣孔呼吸,另外還有一種半水生的—鹿野氏黑脈螢,但牠其實是像龍蝨一樣,是帶著空氣下水的,所以不能在水裡待太久,還是算陸生。螢火蟲化蛹有一種方式,是做土繭,用土做出一個空間,再做出口,然後再出口塞幾顆土球,躲在土繭裡化蛹。而螢火蟲的成蟲則分為日行性、夜行性、日夜行性,日行性大部分不發光,日夜行性指的是白天、夜晚都會出現的,但大部分都是晚上在休息,但有一種是白天、夜晚都會活動的,就是大端黑螢。
有一種代表性的陸生螢火蟲—黑翅螢,分布很廣,有這麼多的原因是:有的螢火蟲幼蟲吃蝸牛,有的吃蚯蚓,牠甚麼都吃,不挑食當然比較多。但也有很多黑色翅膀的螢火蟲,所以其他黑色翅膀的螢火蟲就跟牠比較,例如黑翅螢的胸部是橘色的,胸部是黃色的就叫黃胸黑翅螢,此外,還有紅胸黑翅螢、紋胸黑翅螢(紋螢)等。
還有一種代表性的水生螢火蟲—黃緣螢,成蟲跟黑翅螢長得很像,一次可生70到100顆卵,也是什麼都吃,但不像黑翅螢會互相攻擊。
螢火蟲成蟲的生命只有一個禮拜。牠之所以被說為環境指標是因為大部分螢火蟲母的不會飛,環境被破壞後不能離開,被破壞的環境恢復後也無法回去,所以我們應該要愛護環境,不噴灑農藥、不要把溝渠邊坡水泥化,才能保護螢火蟲,讓牠們繼續生存下去。

第一次參夜間觀察,是四年前在三峽鳶山步道賞螢火蟲,當時還沒有參加過生態課程,只是聽說四、五月時晚上到水源乾淨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螢火蟲;跟著媽媽住在三峽的友人,沒有解說老師的陪同,傻傻的帶著一隻手電筒,當做飯後幫助消化的散步。三三兩兩的人群發出驚訝聲:「這裡有螢火蟲!」,「這裡也有螢火蟲ㄟ!」,然後就是小朋友在陰暗的林子裡用手電筒彼此照來照去,還不曉得台灣有七十多種的螢火蟲,而全世界竟然有兩千三百多種。

前年,班上同學臨時在群組邀請參加貓空的夜間觀察,就是很不同的經驗了,因為我也陸續參加在南投梅峰農場的夜間昆蟲觀測查(蛾類為主)及桃米村的蛙類觀察。在貓空的夜觀雖然前來參加的人數有四五十人,由於大家都是對生態觀察野興趣,有志一同的在相約的地點集合,也都盡量保持安靜,多數人都準備了紅色玻璃紙包手電筒,除非有照路的必要,都會主動把手電筒熄滅,我看到了為數不多的螢火蟲、蛙類和蛇,也嚐了野外求生時可以拿來補充水分的腎蕨滋味!

陳老師這堂課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如何從照片去計算螢火蟲的數量以及區分同一區域內,同一時間出現的不同螢火蟲種類(飛行路徑及軌跡),所以當我上網搜尋有觀螢火蟲的圖片時,觀看的心情有更不同了,覺得自己化身為柯南,不由自主會去追蹤圖面上螢火蟲的飛行軌跡,判斷牠們的數量,路徑,有多少種類,而不是傻傻的屬著光點數。

我是喜歡自己動手畫圖,畫圖前要好好詳細的觀察,這堂課陳老師用三個橢圓形當作昆蟲的頭、胸、腹,在用斜線將胸區分為前、中、後三部分,然後分別將足部與對翅標示出,簡單易懂;對於昆蟲以外觀、顏色的命名方式,更讓我學到知識的活用,不要死背。

另外,公、母螢火蟲的外觀判斷,雄蟲有兩節發光器,雌蟲僅一節;在台灣雄蟲有大眼睛,母蟲則因前胸背板像前突起而遮蔽部分眼睛而讓看起來眼睛較小;雄蟲可以飛行,雌蟲不能飛行,所以捕捉到在飛行都是雄蟲,但觀察時要留意不要踏到草叢中的母蟲。

今年暑假我報名了兩個有觀生態觀察的營隊,一個是在關渡自然公園的「濕地觀察家」以及高雄科工館在南投內湖國小舉辦的「小小森林觀察家活動」,我將會學以致用,將生態課所學的知識、正確的觀察態度與行為,在活動中充分運用。

下次課程需請假

螢火蟲是鞘翅目螢科,該科在全世界有2000多種,臺灣約有70種。螢火蟲的幼蟲是肉食性,大多以蝸牛、蚯蚓為食。幼蟲可依其棲息環境,分為陸棲、水棲及半水棲三大類。
一般來說螢火蟲的雄蟲有兩節發光器,雌蟲有一節。牠們的發光器裡面有螢光劑和某種化學物質,在接觸到氧氣之後,會氧化然後發光。光出現的頻率有些不一樣。有些是一條直線,有些是一點一點的,還有些是一點加一條線。光的顏色因為種類差異也有所不同。有的是橙色,有的是紅色,還有的是黃綠色。
所以我們要愛護環境,保護螢火蟲。

這次上課,老師教螢火蟲,螢火蟲是鞘翅目的昆蟲,全世界有兩千多種,而我們台灣就以七十種,螢火蟲的公母很好區分,只要看牠的發光器,公的發光器有兩節,母的只有一節,老師說,發光器裡有白色的化學物,只要經過氧化,就能發光,不同品種也會有不同的顏色,有黃的有紅的還有橙的,多采多姿,螢火蟲還有分日夜行性、日行性和夜行性,日行性是只有白天出來,所以很容易跟別的昆蟲搞混,就要看前胸背板,螢火蟲的有突出,其它的沒有,夜行性是在晚上出來,日夜行性則是白天晚上都出來,不果主要是白天出來,晚上休息。
這堂課我收穫良益,謝謝陳老師!

螢火蟲的生態研究

螢火蟲一般是指鞘翅目螢科的昆蟲,全世界有大約2000多種的螢火蟲,台灣約有58種,螢火蟲的幼蟲呈蠕蟲狀,身體側扁或稍呈筒形;攝食時會分泌唾液把螺類、蝸牛或其他獵物麻痺,再分泌消化液把獵物肉質溶化,吸食肉汁為生。成蟲通常只吃露水,也有些種類會吃花粉、花蜜;少數種類會捕食其他小蟲;在野外壽命一般為3-7天,但也有長達10-20天者。多數種類由卵至成蟲,各期都會發光。 由於牠們是夜行性昆蟲,因此只在夜間發光;攝食活動也是以入夜以後為主。所以在白天時,牠們大多靜靜地憩息在隱蔽的地方,很少活動,也不發光;但是如果受到騷擾,仍會發光。光是雌雄間求偶的訊號;交尾時,雌雄都會同時發光;交尾時間可長達數十分鐘或數小時。交尾之後雄蟲在1、2天內死亡,而雌蟲則在產完卵後香消玉殞。
1. 幼蟲特徵: 陸棲螢火蟲幼蟲身體側扁或略呈筒形,體節分節明顯;頭部可完全縮入前胸背板下方;腹部第九節的兩側各有一個發光器,尾節有一叢帶黏膜的絲狀物可用來吸附在穩定的物體上以固定幼蟲本身。活動時會以尾節先向前移動,固定後,再以腳爬向前,所以身體時而彎曲,時而伸直。如受干擾會把頭縮進前胸背板下,甚至呈假死狀態。 螢火蟲的幼蟲與部份種類的雌蟲形狀相似;但陸棲螢火蟲幼蟲的觸角只有三節,而雌蟲觸角節數在10節以上;幼蟲只有簡單的複眼,並具有尾節的固定器,所以可藉這些特徵來區分幼蟲與部分無翅型或短翅型種類的雌蟲。
2. 幼蟲食物: 陸棲幼蟲的獵物有:蝸牛、蛞蝓、蚯蚓及彈尾目昆蟲等。幼蟲尋獲獵物後,首先透過中空之鐮刀狀的大顎,將麻醉物質注入獵物體內,待獵物被麻醉後,注入消化液,使獵物的組織形成肉糜狀,再吸入口中;幼蟲平均一至二日的時間才會離開獵物。此時,若獵物為蝸牛,則只剩下一個空殼;若為蛞蝓或蚯蚓,則只剩下殘骸。 3. 幼蟲棲息地: 陸棲螢火蟲幼蟲之棲地,多位於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對濕度高之林間小徑。因為遮蔽度高小徑不受陽光直射,可保持棲地溫度的穩定,並可涵養森林中的水分使其不易散失,而幼蟲便棲息其間;而且這種環境也是牠們獵物喜歡棲息的場所。 二、 水棲螢火蟲 1. 幼蟲的習性: 水棲螢火蟲的幼蟲通常是以水域中的螺貝類或小型水棲昆蟲為食物。捕食獵物的模式與陸棲螢火蟲相似。根據牠們所棲息環境可分為靜水域及流水域兩種。靜水域的種類就如大家常看到的,如黃緣螢 (Luciola fica);牠們生活於水田中,捕食螺類為食,老熟的幼蟲會攀到田埂上化蛹;化蛹時會築一至二公分深的蛹室;約40日後成蟲羽化;再經一至二日後便可進行交尾,交尾後一至二日便會產卵。流水型種類,例如黃胸黑翅螢,棲息在河流緩流的地方。
3. 幼蟲棲息地: 陸棲螢火蟲幼蟲之棲地,多位於遮蔽度高,草本植被茂盛,相對濕度高之林間小徑。因為遮蔽度高小徑不受陽光直射,可保持棲地溫度的穩定,並可涵養森林中的水分使其不易散失,而幼蟲便棲息其間;而且這種環境也是牠們獵物喜歡棲息的場所。
二、 水棲螢火蟲
1. 幼蟲的習性: 水棲螢火蟲的幼蟲通常是以水域中的螺貝類或小型水棲昆蟲為食物。捕食獵物的模式與陸棲螢火蟲相似。根據牠們所棲息環境可分為靜水域及流水域兩種。靜水域的種類就如大家常看到的,如黃緣螢 (Luciola fica);牠們生活於水田中,捕食螺類為食,老熟的幼蟲會攀到田埂上化蛹;化蛹時會築一至二公分深的蛹室;約40日後成蟲羽化;再經一至二日後便可進行交尾,交尾後一至二日便會產卵。流水型種類,例如黃胸黑翅螢,棲息在河流緩流的地方。

2. 棲息場所: 水棲的螢火蟲每一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生態棲位;蛹期在水邊岸上渡過;成蟲則依雄蟲及雌蟲分為水上方開闊水域及水邊的植物上。卵期則在岸邊。由此可知,水棲螢火蟲的棲地需要包括田埂、水域、水域上方的開闊空間及水域旁的植物等。目前許多農村由於現代化,將田埂及田間的溝渠水泥化,這種建設方式容易導致螢火蟲蛹及卵的環境遭到破壞,幼蟲無法尋覓化蛹地點,成蟲也找不到適合的地方下蛋!
3. 成蟲活動時間: 螢火蟲成蟲依種類不同,活動的時間也有差異;白天和夜晚各有日行性及夜行性的種類。夜間活動的種類出現的時間,由傍晚六點至清晨三、四點都有。一般而言,多數種類是在日落後開始活動,而且大多在晚上八、九點休息;以黃緣螢來說,通常活動高峰在晚上七點半左右,到八、九點就很少飛翔了。 其實,除了水棲種類和陸棲種類,螢火蟲也有所謂半水棲的種類;這類螢火蟲幼蟲是棲息水邊,但覓食時則進入水中,以捕捉螺類為主食。

種名:Luciola cerata E. Olivier
發生地區:山區
出現月份:4~6月間,夜行性
光色:黃綠色
壹、形態描述: 一、 ♂雄蟲:體長約7.6~8.8mm,前胸背板寬約2.5~2.7mm ,體壁布滿細毛與細小點刻。頭部黑色;觸角黑色,絲狀,11節。前胸背板橙黃色,前緣部略向後緣漸漸隆起,側緣有許多黃色細毛,後緣兩端略圓鈍突出,中央背線略凹陷;足橙黃色;前翅黑色,有許多小圓形點刻與淡黃色細毛。腹部黑色,第5、6節腹板有2枚乳白色長橢圓形發光器,第6腹節向後延伸蓋住第7腹節。 二、 ♀雌蟲:體長約10.1~11.0mm,前胸背板寬約3.3~3.8 mm,體型略較雄蟲大,複眼較雄蟲不發達,外型與顏色與雄蟲相似。第5節腹板有乳白色長橢圓形發光器,第6節腹板之發光器退化縮小,不明顯。 貳、 基本生態: 在台灣的分布廣泛,從南到北皆有分布,常見於低平的山地或丘陵地,在海拔約1400公尺的山區仍可發現其縱影。發黃綠色的光,亮而明顯,是各地區觀賞螢火蟲的主要種類。近年來由於低緩山區的開發,減少了螢火蟲生存的空間,在野外的數量仍多。幼蟲陸生,常出現於竹林中。本種為山地區域螢火蟲的代表種類,如能善加經營棲地環境,有利於黑翅螢的繁衍與生長。 參、 發光器與發光反應 一、 螢火蟲因為會發光,因此在昆蟲中顯得相當特別而引人注目,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其發光目的為何呢?發光器早在卵胚胎的末期就已出現,大部分的種類在幼蟲、蛹與成蟲腹部末端具有明顯的發光器。19 世紀法國人開始研究生物的發光,經由調查發現中南美洲產有一類會發光的叩頭蟲(Pyrophorus spp. ),在其前胸背板側緣各有一枚發光點,經研究發現發光的反應是一種螢光素和一種螢光酵素的氧化還原反應,螢光酵素在常溫、常壓下使發光反應進行非常有效率;三燐酸作用產生複雜的氧化還原反應,這種反應是連續性的進行著。螢火蟲的光沒有伴隨熱,能量和效率非常高。約2~10%的能量轉為熱量,而其餘能量完全用來發光,因此螢火蟲的光並不像電燈泡般燙人,故稱為「冷光」。 二、 螢火蟲的發光器是由發光細胞、反射層、氣管、神經表皮組合而成。神經是用來傳達訊號,可控制發光及一些物質的經過。發光是由氣管、酵素、發光細胞複雜的發光反應後開始運作。光是由反射層向外側反射,經由透明幾丁質的表皮透射。幼蟲、蛹和成蟲的發光器是隨著生活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幼蟲期時發光器在第八腹節的兩側;蛹和成蟲的發光器是在腹板末端二節。發光器若未分化完成時,如給予外來刺激,會持續的發光。雌雄性別在發光器的形態有明顯的差異,是配偶識別的重要特徵,此外發光器形態的不同,亦可能產生不同的光譜,以傳達不同的語言訊息。不同種類螢火蟲發光顏色也有所不同,如黃緣螢的光較偏黃色,紅胸黑翅螢的光為橙色。每種螢火蟲發光時間和頻率也不同,閃光都有特定節奏,只有同種的螢火蟲才能相互辨認對方所發出光的訊號,而這種訊號對成蟲而言,往往就是求偶的信號,以達辨認對方,互相會合,進行交尾。 三、 通常螢火蟲的發光行為具有誘集(prey attract-ion)、警戒(warnning)、對捕食者的恫嚇(intimitation of predators)、照明(illumination)、偽裝(camouflage)及族群調節 (population regulation) 等目的。 四、 同時明滅的現象 在新幾內亞到印度等東南亞一帶的河口沼澤地,分布著Luciola屬與Pyeropty屬的螢火蟲,大發生時雄蟲數量相當多,成千上萬的數量,會一起聚集在特定的樹上,集體同時明滅,一般稱為「發光樹」,但在行為學與演化上的意義為何呢?尚不明暸,值得深入探討。根據大場信義博士(1984)的研究發現,日本產源氏螢(Luciola cruciata Motschulsky)在日沒後的30~40分鐘間會有同時明滅現象,經過光譜分析結果發現,同時明滅的發光間隔有二型,第一型為短週期型,發光間隔約2 秒;而第二型為長週期型,發光間隔約4 秒;更進一步以同功異構酉每(allozyme) 分析,結果以不同的生態小種加以定義說明(Suzuki et al, 1996)。在九州熊本縣旭志村源氏螢的棲息地,範圍長600m ,寬10m,最盛期時有數萬隻個體,且有集體發光現象,週期非常規則;但發生後期,發光週期會逐漸變亂。而台灣的螢火蟲中尚未發現此大量聚集現象。 肆、 成蟲的生活 一、 發生、活動與食物 (一) 不同種類的螢火蟲,其成蟲發生的時期也不同;黑翅螢的發生在4~6月中旬;台灣窗螢的發生在3~10月;台灣山窗螢在10~12月間。羽化後的成蟲翅很軟且乳白色, 2~3天漸硬化後,才從地面上爬出來,通常發生初期數目較少,爾後數量才漸漸增加,而早期出現以雄蟲居多,雌蟲較晚出來,其雌雄性比例與發生有相當的關係。在日本西部與東部源氏螢的雄蟲的發生時間上,在發生初期、最盛期和後期就有所差異。夜行性的成蟲發光開始後的一個小時,為其活動最盛的時段;雄蟲的複眼相當發達。另外日夜活動性的成蟲發光較弱,發光器較小,其觸角特化為許多不同的形狀,且具有許多濃密的細毛分布;複眼較小,占頭部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下;在白晝裡夜行性的成蟲通常會躲於葉片背面休息。成蟲有些種類會訪花,取食花粉或花蜜,如大端黑螢,有些種類的成蟲取食露水等。當螢火蟲受到驚嚇或天敵欲捕食時,通常會假死似的掉落於地面,或利用胸部兩側的排攘腺分泌化學物質,類似人蔘味,乳白色的液體,會從前翅兩側緣流出,如台灣山窗螢的雄蟲。 (二) 探尋雌蟲 在雌雄蟲交尾前,雄蟲主要的行為在探尋雌蟲的位置,一般可分為二類行為。第一類為雄蟲通常是以「光」作為探尋雌蟲的主要溝通方法,太陽下山後,雄螢會停在葉片上,開始發光,然後漸漸飛起,且邊飛邊發光;當雄蟲活動最盛的時期,會一齊反覆的明滅,此時的數量也較多;此後雄蟲尋著光訊號找到雌蟲,便進行交尾。日本的大場信義博士與美國Florida 州立大學James E. Lloyd教授為此方面發光行為的專家。另一類是日行性或日夜行性的成蟲,主要利用性費洛蒙作為溝通的方法,因此這些成蟲的發光器較小或不具發光器,觸角相當發達且布滿細毛,如櫛角狀、鹿角狀。有些種類亦有兩種方式並行的現象,相當複雜,雌雄間的溝通方式仍有待深入探討。 (三) 交尾 當夜幕低垂,雌螢通常靜靜的停著,發著光,當雄螢發現訊號,便向雌螢飛去,慢慢的靠近,然後開始交尾。在螢科的種類中,窗螢屬的交尾姿勢如「>」字形,通常是雄蟲在上雌蟲在下;而絲螢屬交尾姿勢如「一」字形。一般雌蟲在羽化後便可交尾,因為雌蟲活動能力較弱,交尾的地點通常在原棲地附近,幼蟲水生的黃緣螢常在水域旁的植被上交尾;窗螢屬或薄翅螢屬的雌蟲則較喜於地面上爬行,因此多於地表上的落葉下或洞穴中交尾。交尾時間可長達二十四小時之久,當太陽升起時,牠們會保持著交尾的姿勢,慢慢的轉移到葉片下或洞穴旁的隱密陰涼處。台灣窗螢雌蟲的交尾,一生可達4次以上,產卵前期相當短,交尾後次日便可產卵。 (四) 攻擊性擬態 在螢火蟲的世界裡,不同種類的螢火蟲一般是不能夠「通婚」的,而有些不同種類甚至會互相殘食,原本閃光是交尾的訊號,但卻反而成了一種特殊的誘敵方法。有些聰明的雌螢學會了多種其他種類雌螢的發光訊號,將這種密碼記憶後,然後模仿,引誘被模仿者的雄螢,當滿懷熱情的雄螢接近時,本以為雌螢有反應而漸漸靠近,一不小心,被雌螢捕捉,成為雌螢的獵物,是一種大自然中的「光陷阱」。美國的螢火蟲專家Lloyd 博士研究美國南部產的螢火蟲(Photuris spp.),發現此一有趣的現象。該屬雌蟲會模仿其他種雌蟲的發光圖譜,對被引誘之雄蟲的發光會立刻開啟,發光對應,而當雄蟲漸漸接近後,而立刻加以捕食,在行為學上稱此種現象為攻擊性擬態(aggressive mimicry)。 (五) 產卵行為與卵的孵化 黃緣螢的雌蟲在水邊土堤青苔、潮溼陰暗土或是葉片上產卵,一般產約100~200枚左右;而幼蟲陸生的台灣窗螢也是喜歡在長有許多雜草、樹蔭下、或石下陰暗處產卵,台灣窗螢約產160~200粒。當雌蟲產卵時總是慢慢的移動身體,會左右擺動著腹部,弓著腹部末端,找到合適的地點,伸出產卵管,把卵一個個的產下,產在青苔的小葉間或土堤表面的縫隙間,會以一些物體作為依附。剛產下的卵十分柔軟,如軟果凍般,表面有一層黏稠透明的物質,經過2~3天後才會慢慢的固定。黃緣螢的卵剛生下呈淡黃色,半透明,隨著時間慢慢變成白色而不透明,變硬後,再轉變成灰黑色;孵化前卵殼略透明,直到會動的幼蟲爬出。螢火蟲的卵期一般約20~30天。日本產源氏螢的卵淡黃色,經過一段時間後,背板開始變成暗色,幼蟲孵化後尾端有一對很小的發光器痕跡,剛孵化的幼蟲會因反作用而落到水面下,落下的幼蟲會沉到水底,卷縮成圓形,然後慢慢浮到水面,等到有適當的生長場所落下或隨著流動的水移動。在水族箱中攪拌水,可觀察剛孵化幼蟲,有很多幼蟲因此浮上來;在水底鋪滿細砂幼蟲會分散躲藏;若不鋪砂幼蟲會群集成團。在觀察卵的形態或飼養管理上需要注意保持適當的濕度,以防止卵的乾扁化,造成死卵。 伍、 幼蟲的生活 一、 一般將螢火蟲幼蟲生長環境分為陸棲型與水棲型兩類。幼蟲水生的種類如黃緣螢、黃胸黑翅螢等,台灣目前僅發現2種。大多數的幼蟲種類為陸生。另有紅翅螢屬幼蟲生長在近水邊潮濕的地方,幼蟲能夠潛入水中捕捉蜷類,當蜷類被麻醉後,在將其拖到陸上在加以取食,在取食的行為上十分特別,因此有些學者專家稱為「半水生」型,如紅翅螢屬的種類。螢火蟲的幼蟲皆有逆光性,因此皆為夜行性,在夜間主要是取食的活動,有些種類會在地表上爬行,找尋地表上的獵物,如橙螢、雲南扁螢與櫛角螢的幼蟲;也有些幼蟲喜歡爬到樹上捕食蝸牛,如一些薄翅螢的幼蟲。因此幼蟲在生態棲位上有明顯的分化,所以對於取食的食物也產生了特化的現象,所以在研究的過程中,值得加以注意與記錄。白天幼蟲安靜的在石頭、沙堆、枝葉、洞穴或泥土中躲藏;有些地棲性的幼蟲會鑽到土中營洞躲藏,且將身體拱起,如雲南扁螢幼蟲。 二、 幼蟲食性與生活史 (一) 在整個生活史中,幼蟲期是最長的時期,幼蟲會不斷的取食,因此與被捕食者的關係相當密切,所以對於幼蟲食性的瞭解,有助於探討生態系中食物鏈的關係。幼蟲陸生的種類是以軟體動物或環形動物為食,例如蝸牛、蛞蝓或蚯蚓等,種類不同,食性也有所差別。幼蟲水生的種類則以淡水中的螺、貝類為食;在飼育的條件下,如以蝦肉或烏賊肉餵食,也可攝食發育成長。黃緣螢幼蟲在野外約有十五種螺類可食,但是卻不喜歡捕食元寶螺與福壽螺。幼蟲如果受到攻擊,腹部會突出白色囊狀的排攘腺,且分泌乳白色的液體,以禦外敵。 (二) 卵孵化後的幼蟲稱為一齡幼蟲,經第一次蛻皮後就變成二齡幼蟲,成長的過程中隨著蛻皮而漸漸長大,依此類推,大多數的幼蟲需要經過6~7次的蛻皮,換句話說需有七齡。而窗螢類的終齡幼蟲末期後會進入前蛹期,也稱為滯育期,經蛻皮後才會進入蛹期。幼蟲的蛻皮是從頭部開始,首先由側面開始裂開後,幼蟲體漸漸的蠕動,向前爬行,乳白色的幼蟲便蛻皮而出,需經過2~4小時後,黑色素沉澱後,慢慢的變為黑色。比較台灣窗螢(幼蟲陸生 )與黃緣螢(幼蟲水生 )的生長期,發現幼蟲期所需的時間最長,皆需3個月左右, 有些種類則需要10個月,一般而言,齡期愈大,時間愈長;在人工的飼育條件下,各齡的生長期不一致,且平均生長期的變方值相當大。 (三) 幼蟲的步行 幼蟲的步行是利用3對腳和尾腳,連續性的動作,也稱之為蚇蠖型的步行方式。首先幼蟲會將腹部略為拱起,且頭、胸部略低,尾腳固定,足部向前步行後,身體拉直,尾腳再往前進,如此反覆的動作,就完成步行的動作;當步行撞到障礙物時,會將頭部縮入前胸背板中,退縮後再漸漸伸出。頭部放低,向左右環視,以找尋獵物,這樣安全性較高。窗螢類的幼蟲會在步行中,點著「燈」,在野外十分容易發現。 (四) 幼蟲的捕食行為 幼蟲主要的食物為軟體動物,特別是有殼的種類。陸生幼蟲最常攻擊螺類的觸角,被攻擊到的螺類或蝸牛,觸角會縮下後再探出來,如此反覆2~4次,便可將蝸牛麻醉;水生幼蟲攻擊後,螺類把身體縮到殼內﹐並以口蓋封閉起來,不久再把身體探出來,幼蟲則會採取等待的姿態,再度攻擊,將麻醉液注入螺的身體;幼蟲如果停在螺或蝸牛體上,牠們會極力振動,希望將幼蟲振落,但漸漸地身體已經被痲痺,蓋子再也蓋不住了;此時幼蟲會分泌消化液,用強而有力的大顎夾肉,使其消化液能夠充分的將肉分解,因此可在幼蟲上唇部位發現有細漿狀的圓球,肉質部分被分解成細漿狀流質的肉糜,然後再吸入體內,屬於體外消化,以此方式完成取食過程。幼蟲可慢慢攝食,如果吃飽了,吃不完,便在蝸牛殼內休息,等餓了再食用,窗螢類幼蟲此種現象特別明顯;有些種類同種幼蟲數隻聚集在一起,有集體取食的情形,如黃緣螢或窗螢類;但也有些種類較為殘暴,對於同種間的取食競爭十分明顯,如雲南扁螢,會對同類或其牠幼蟲加以攻擊;被攻擊麻醉後的蝸牛或螺類,也有可能因幼蟲不再捕食,恢復知覺而逃離。 陸、 化蛹 水生的幼蟲在化蛹前會爬上陸地,在適當的地點造繭化蛹,稱之為「上陸行為」。日本產源氏螢的終齡幼蟲在暖和的暗夜裏會一齊發光且登陸,在爬行數公尺後,鑽到土中建造土繭,在日本此種上陸行為發生在晚間8時到次日凌晨3時,連續不斷,而晚間8時左右是上陸最旺盛的時間,之後則越來越少,上陸期決定於光週期的變化,在雨天、氣溫10 ℃以上、沒有風、達到終齡等等都是其重要的因素。幼蟲造繭的場所,要有良好保水性之土壤,且物理因素要很安定,鑽進的深度約數公分。在繭的內壁以液體加以固定,造成蛹室。幼蟲便稍微縮起,腳也不動,慢慢地等待體內組織起變化,此時便開始進入前蛹期。前蛹期的終齡幼蟲會連續發出很強的光。陸生的幼蟲會找尋隱密的場所化蛹,並無造繭的現象,進入前蛹期的幼蟲便不再取食,靜靜的躲在隱密處,準備化蛹。前蛹期的長短,隨氣溫的差異而有所改變,冬季的前蛹期較夏季的前蛹期長。前蛹經由蛻皮變成蛹期,蛹白色,為裸蛹,雌雄性別在蛹期時便可分辨,蛹期時的發光器也會持續發光,光會比前蛹期更強,經過7日左右,便可以明顯看到蛹的複眼、翅和腳等附屬器開始明顯黑化、變暗等現象,經過數日後便羽化為螢火蟲了,台灣產的黃緣螢也有此現象。幼蟲陸生的窗螢類無明顯的造繭現象,僅在隱密處或縫隙中靜靜的將身體倒置,成「U」字形,等待化蛹,先由胸側板先行開裂,慢慢向前蠕動,完成化蛹。

納博士,我昨天晚上在山上看到了一種昆蟲他的屁股竟然會發光ㄝ!
喔!那一定是螢火蟲!
那為什麼螢火蟲的屁股會發光呢?
因為在他的後半段中有發光質和氧,形成氧化反應,早期發現鞘翅目科的螢火蟲可以發光,現在也發現了雌光螢科的雌蟲也可以發光。
原來是這樣啊!那請問現在世界總共有多少種螢火蟲呢?
滿坑滿谷啊!目前台灣有70種螢火蟲,被記錄過的紙54種,有3種為水生的螢火蟲,但之後可能會不斷的增加;在全世界有2300種的螢火蟲,水生約為20種,被記錄過的只有11種。
哇!納博士你對螢火蟲的了解真是一清二楚,能再為我講解更多關於螢火蟲的知識嗎?
好的!沒問題!我們就從幼蟲開始講解。
幼蟲主要分為陸生螢和水生螢火蟲,也有一種半水生的螢火蟲棲息在水域和陸域交滙的地方,半水生在水裡時運用氣泡來呼吸,牠們沒有鰓,是保育類的一種,幼蟲基本上是吃蝸牛較多,吃蚯蚓較少。
納博士,螢火蟲出現的時段是不是有分夜行性、日行性以及日夜行性?
對!夜行性的我就不多說了;日行性有弩螢;日夜行性的螢火蟲休息時會繼續發光,例如:大晦螢(大端黑螢)及櫛角螢(櫛=梳子),不管是雄、雌螢都是屬於水生螢屬。說到了這我就來跟你說一個螢火蟲的小秘密。
是什麼啊?
如果你想要觀察螢火蟲第一個好時段就是3~5月的時候,特別是在7點左右就可以看到,但只有2小時,所以說9點的時候就沒有了;再來是10~12月,5點開始出現,在海拔1500公尺~2300公尺之間(也有可能在2800公尺);在二月的時候螢火蟲出現的極少,但在恆春半島(是熱帶地區),所以一年四季都可看到。
博士可以再跟我介紹一些螢火蟲嗎?我總感覺我的記憶體還是有點空虛。
那我們就來說說黑翅晦螢、文胸黑翅螢和梭德氏脈翅螢。只要一路往南便可以看到黑翅晦螢,但很難以想像的是在花蓮壽豐有,但在宜蘭和台東卻都沒有,而在高雄納馬夏是牠們主要的棲息地;文胸黑翅螢雌的翅膀太小以至於不能飛行,出去野外時你用一個網子抓牠們,假如裡面有20隻,那那些是雄的還是雌的?
是雄的,因為博士您剛剛說了雌的翅膀太小了不能飛所以都是雄的啦!
聰明!那你知道為什麼叫梭德氏脈翅螢?
因為牠身上有一條摺痕,台灣共有7種,如果要分辨牠的話可以把它翻過來。
博士我還是有一個疑問,就是螢火蟲有什麼特徵呢?
1.牠有6隻腳2.牠具有頭、胸、腹3.牠的中、後胸都有翅膀4.螢科的前胸背板特別大(頭部一部分或全部隱藏),有2種跟螢火蟲長得很像的是紅螢跟雌光螢,紅螢的前胸後背是隆起狀的;雌光螢的前胸背有W形的紋路,複眼發達,站頭部的4/5。
小豆今天就講到這了,你趕快回家吧!中午了要吃中餐了!
好的!謝謝納博士今天的講解,讓我受益良多,了解到了許多關於螢火蟲的知識,最主要的讓我知道了為什麼螢火蟲的屁股會發光,希望真的有時間跟朋友家人一起在3~5月的時候去山上觀察夜裡的會發光的小精靈。

螢火蟲是鞘翅目螢科,螢火蟲在全世界有2000多種,臺灣約有64種。螢火蟲的幼蟲是肉食性,大多以蝸牛、蚯蚓為食,但是他們很喜歡吃田螺,因為田螺可以爬到陸地上,所以他們吃不到美味的田螺,幼蟲可以分成陸棲,水棲和半水棲,半水棲的幼蟲其實只能在河裡憋氣兩到三小時,螢火蟲的幼蟲有些有毒,最毒可以毒死八十公分的鬣蜥,但是在螢火蟲的每一個生長期都會發光,螢火蟲的蛹期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些在土裡、有些是自己做房子,螢火蟲的蛹是不能被水滴到的,每一種螢火蟲都有獨特的發光方式,在求偶時,特別的螢火蟲會先出來大約一小時之後,就會變成另外一隻螢火蟲,在拍照時,因為長時間拍,所以那裏其實只有兩到三隻,看起來有兩、三百隻,早上螢火蟲發光器都退化了,所以早上看不到螢火蟲發光,在國外有一種螢火蟲會抓肉來吃,但是大部分螢火蟲的口器退化掉了,螢火蟲的發光器是因為他的身體裡面有一些物質,是碰到空氣才會產生作用,牠們可以控制牠們要不要發光,如果營火蟲碰到光會減少牠門的壽命,螢火蟲的幼蟲,即使是在乾枯三個月的農田也能生活,只有少數會死,因為他們會鑽到下面有水的地方生活,有些螢火蟲的幼蟲會吃自己的同類,像是黃胸黑翅螢。所以一定要保護環境,讓世世代代都看的到,螢火蟲多采多姿的樣子。

這一堂課,讓我回想起兩年前的今天發生的事情,這一天我走進了龍安國小的會議室,拿出筆記本準備上課,「今天我們邀請到的老師—陳燦榮老師。」生物營的營長道。沒想到我跟陳老師這麼的有緣。

螢火蟲是鞘翅目的螢科昆蟲,全世界有2000多種螢火蟲,台灣有12屬54種螢火蟲,分成日行性,夜行性,日夜行性,但日行性的螢火蟲一般不具有發光器;夜行性的螢火蟲通常不在白天活動;日夜行性的螢火蟲具有發光器,會在白天活動,也會在夜晚活動。螢火蟲可分為水棲,陸棲,半水棲三大種類。

螢火蟲の一生

冬季出現的螢火蟲是以卵越冬,卵期長達三個月;夏季出現的螢火蟲卵期一個星期到一個月不等。
幼蟲
分成水生和陸生,台灣只有3中水生螢火蟲,但是鹿野氏黑脈螢卻是半水生,可以短時間停留在水中,不會被淹死。
成蟲
大部分都會飛,只有一些母的營火蟲不會飛,
發光特性 發光器內充滿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發光酵素可以催化發光質,在一連串的氧化還原反應後,便產生了光,他是一種環境指標的昆蟲。
發光是為了求偶。

螢火蟲的食物
幼蟲
蝸牛及蚯蚓為主要食物。
成蟲吸露水和花蜜維持壽命。

今天,兔兔姐弟來到位於平溪的外婆家-鳥不生蛋村,這個村莊雖然偏僻,但是因為有豐富的螢火蟲生態,所以有個別稱叫做「賞螢聖地」。一下車,已經下午了,兔兔弟弟迫不及待地跑出車外,大叫「螢火蟲們,快出來!別躲了!」,兔兔姐姐拿起大拳頭,蹦!好大的聲音,一拳往兔兔弟弟的頭上揮去,說:下午天這麼亮,而且大部分的螢火蟲都是夜行性的,這時候當然看不到呀,笨蛋……
每年的4月下旬到5月中旬,總會有大批喜愛生態及攝影的民眾來到位於平溪的「賞螢聖地」,因為這時候總是可以看到許多紅胸黑翅螢、大端黑營、黃緣螢。今年也不例外,特別是最近天氣總是晴朗、溫暖,螢火蟲的數量更是大爆炸。
晚餐過後,兔兔弟弟便吵著兔兔姐姐帶著他去溪邊看螢火蟲,兔兔姐姐說:別急,我得先準備一些賞螢裝備才行。看著兔兔姐姐準備了:包著紅色玻璃紙的手電筒、雨鞋、照相機及腳架,兔兔弟弟忍不住問兔兔姐姐:為何要準備這些裝備呢?兔兔姐姐舉起大拳頭再給小弟一拳,說:笨蛋,為了不干擾螢火蟲的求偶行為,要用紅色玻璃紙將燈光變成紅色光,因為螢火蟲看不到紅色光,這樣才不會干擾到牠們。至於,使用腳架拍照,是因為要長時間曝光,用手持相機會晃動呀!兔兔小弟又問:為什麼要穿雨鞋呢?兔兔姐姐白了小弟一眼,說:小溪邊的田埂上的軟泥又濕又滑,弄髒了球鞋,小心兔兔老媽揍你!
到達溪邊,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如小星星般閃爍的螢火蟲,而是一支支晃動的手電筒及大聲嚷嚷的遊客,這這這…怎麼會這樣~雖然,兔兔弟弟及姐姐還是有看到一些前胸背板是黃色、紅色、橘色的紋胸黑翅螢(紋螢)及擬紋胸黑翅螢(擬紋螢),但是因為遊客的手電筒燈光太亮,已經很難看到螢火蟲了。
第二天一早,村長用廣播說:各位村民,請在今天早上10點在村民活動中心集合,有關螢火蟲的重要事項要討論。兔兔姐弟決定陪外婆出席,會議一開始,村長說:由於我們村子外圍的小溪旁有許多螢火蟲,所以吸引了大量遊客,讓大嬸婆、九叔公、王大嬸的民宿天天客滿;讓王老頭、阿春姨的餐廳生意興隆,但是,有些遊客抗議說步道上都是泥巴,把鞋子都踩髒了,想要鋪水泥路;還有人說晚上賞螢時,都看不見,怕會滑倒、跌到水溝裡,想加裝路燈。為了滿足遊客的需求,我們會鋪水泥路面及加裝路燈,請問,有人有意見嗎?多數村民為了滿足遊客的需求、吸引遊客前來消費,都非常贊成。唯有兔兔姐弟站在椅子上高高揮舞雙手,大喊:絕對不可以!你們這樣做會讓螢火蟲死光光的!此時,兔兔奶奶緊張的拉拉兔兔姐的尾巴,說:大人在講重要的事,你們小孩子不懂,快住嘴!
兔兔姐弟不但沒有住嘴,還拿起大聲公說:我們上過陳燦榮老師的課,他教了我們許多關於螢火蟲的知識,你們必須知道的是:夜行性的雄性螢火蟲發光的目的,是為了要吸引雌性螢火蟲,也就是要求偶,裝設路燈會讓雌性螢火蟲看不到雄性螢火蟲的發光器,等於是干擾了螢火蟲的求偶行為,這樣雌性螢火蟲可能不會產卵。而且,不論是陸生或是水生的螢火蟲,在蛹期這個階段,大部分的幼蟲必須到陸地上、特別是泥土裡化蛹,所以一旦在溪邊田埂上鋪上水泥路面,螢火蟲的幼蟲就無法化蛹,第二年這裡就看不到螢火蟲了;而且,因為大部分的雌性螢火蟲是不會飛行,所以不會從別的地方飛過來產卵,一旦這裡的螢火蟲幼蟲無法化蛹、蛻變為成蟲,將來也不會再有螢火蟲了。在日本就曾發生過這樣的悲劇,那個地方的民眾就是在水溝兩旁鋪上水泥地,第二年螢火蟲就消失了,即便後來知道錯了,想辦法復育螢火蟲,也是等了11年才有第一隻螢火蟲出現,所以,你們也要像他們一樣嗎?
此時,坐在台下的村民議論紛紛,過了幾分鐘,兔兔爺爺率先開口說:各位鄉親,我覺得兔兔姐姐說得有道理,我們還是維持現狀吧!台下村民們紛紛點頭如搗蒜,一致贊成兔兔爺爺的意見,但是村長說:可是晚上遊客看不到路有可能會跌到水溝裡,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兔兔弟弟舉起手說:我知道怎麼辦,因為螢火蟲看不到紅外線,不如我們租給遊客包裹紅色玻璃紙的手電筒,這樣既可以讓遊客看清楚路面,又不會干擾到螢火蟲,我們又可以賺錢,是不是很讚呀!村民一聽,都覺得這個主意太好了,紛紛稱讚兔兔姐弟有學問又有頭腦,就這樣,兔兔姐弟拯救了鳥不生蛋村的「賞螢聖地」美譽!
回到外婆家,兔兔弟弟嘟著嘴說:出租手電筒賺的錢,應該要給我抽成才公平嘛!

這一堂螢火蟲的課是由之前為我們上過蝴蝶的課的陳燦榮老師上課。
當我們想到螢火蟲,就會聯想到黑暗中一點一點發光的小燈籠,但其實會發光的不不完全是螢火蟲。螢火蟲是指鞘翅目螢科的昆蟲,是完全變態,全世界有大約2000多種,台灣曾經紀錄58種,不過最後剩下54種,因為有一種是鑑定錯誤,三種是雌光螢科的,雌光螢科的昆蟲也會發光,所以會被跟螢火蟲混淆,但牠們其實跟螢科不同的是,因為牠們是雌蟲發光吸引雄蟲,牠的雌蟲長得像幼蟲一樣。還有另一種跟螢火蟲很像的蟲,就是紅螢,但是牠有網狀橫紋,螢火蟲沒有,紅螢的幼蟲吃得很高級,吃香菇、金針菇、靈芝等。
螢火蟲的幼蟲呈蠕蟲狀,身體側扁或稍呈筒形,分為水生、陸生,水生的會利用他的氣管鰓呼吸,而且很軟,可以變形,吃水中的螺,在台灣發現的有三種:黃緣螢、黃胸黑翅螢、條背螢,陸生的則是用身體側邊的氣孔呼吸,另外還有一種半水生的—鹿野氏黑脈螢,但牠其實是像龍蝨一樣,是帶著空氣下水的,所以不能在水裡待太久,還是算陸生。攝食時會分泌唾液把螺類、蝸牛等獵物麻痺,再分泌消化液把獵物肉質溶化,吸食肉汁。成蟲通常只喝露水,但有些會吃花粉、花蜜;少數的種類會捕食其他小蟲;在野外壽命一般為3-7天,但也有長達10-20天者。多數種類由卵至成蟲,各期都會發光。不過由於牠們是夜行性昆蟲,因此只在夜間發光;攝食活動也是以入夜以後為主。所以在白天時,牠們大多靜靜地憩息在隱蔽的地方,很少活動,也不發光;但是如果受到騷擾,仍然會發光。光是雌雄間求偶的訊號;交尾時,雌雄都會同時發光;交尾時間可長達數十分鐘或數小時。交尾之後雄蟲在1、2天內死亡,而雌蟲則在產完卵後過世。
我覺得最具有代表性的陸生螢火蟲,是黑翅螢,這種分布很廣,有這麼多的原因是:有的螢火蟲幼蟲吃蝸牛,有的吃蚯蚓,不過牠甚麼都吃,不挑食,所以當然比較多。但也有很多黑色翅膀的螢火蟲,所以其他黑色翅膀的螢火蟲就跟牠比較,例如黑翅螢的胸部是橘色的,胸部是黃色的就叫黃胸黑翅螢,此外,還有紅胸黑翅螢、紋胸黑翅螢(紋螢)等。
還有一種代表性的水生螢火蟲—黃緣螢,成蟲跟黑翅螢長得很像,一次可生70到100顆卵,也是什麼都吃,不會像黑翅螢會互相攻擊同類。
螢火蟲成蟲的生命只有一個禮拜。牠們之所以被說為環境指標是因為大部分螢火蟲母的不會飛,環境被破壞後不能離開,被破壞的環境恢復後也無法回去,所以我們應該要愛護環境,不噴灑農藥、不要為了要錢,而把溝渠邊坡水泥化,才能保護螢火蟲,讓牠們永續生存下去。

東晉時,有一位名叫車胤的少年,好學不倦。車胤的父親雖任公職,但那時政局不安定,車胤的家境變差了,無力購買燈油點燈照明,於是他利用絹布作成小布袋,在夏天的夜裡捕捉數十隻螢火蟲放入布袋中,藉著螢火蟲所發出的螢光讀書,讀完後再將這些螢火蟲放飛回去。這就是流傳後世著名的「囊螢苦讀」的故事。

今天,陳燦榮師父傳授了我許多有關珍貴有關「夜照」的知識,所以我想跟車胤分享的是

1. 我好羨慕你居住的環境,應該是低度汙染的環境,才能隨手捕捉到螢火蟲,陳師父說:「螢火蟲、青蛙、魚、蝴蝶這些生物是環境指標生物」。而螢火蟲大多棲息在無使用農藥、無光害、人為汙染少的中低海拔山區,所以才被視為是良好生態環境的指標,因為這些螢火蟲的棲息地,一旦受到人為汙染或干擾,螢火蟲數量就會大幅下降,甚至消失殆盡。先不說汙染,光是在螢火蟲棲息的鄉間小道裝盞路燈,都會讓螢火蟲無處可藏。不像我現在居住的環境,處處照明方便,亮到連星星都看不清楚了,而且不論晝夜,到處充斥不只氣質差,外貌不佳就連氣味也不好的蟑螂,陳師傅強調,有些螢火蟲雖然長得像蟑螂,但是鞘翅目的翅膀還是和蜚蠊目的翅膀有所區分。

2. 我建議你轉學到台灣就讀,你居住的湖南不像台灣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種類的螢火蟲可以觀察。陳師父特別提到在台灣,春天有螢火蟲種類是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大端黑螢 脈翅螢、黃緣螢及大陸窗螢的蹤影,夏天是端黑螢,秋天是橙螢及山窗螢。至於冬天,到中高海拔山區,就可以看到雪螢,鉅角雪螢,神木螢等,而恆春因為是熱帶氣候,一年四季都看的到螢火蟲,不用擔心晚上要K書的時候沒有”亮點”,這樣平時都能複習,考試才沒壓力

3. 偷偷告訴你,要抓螢火蟲就要抓公的,牠們的眼睛比母的螢火蟲大,發光器有兩節,發光比較亮,對你的眼睛比較好,這是陳師父在課堂商教我們的辨識方法;我想你應該已經觀察到螢火蟲活動一個小時左右就休息,沒錯,護眼護照上也是這樣交代我們每30分鐘要休息一次。至於你在讀完書後就會把袋裡的螢火蟲放回,關於這點我要對你按一個讚,觀察後就應該將牠們放回原處,讓牠們繼續完成繁殖下一代的使命,畢竟牠們只有短短一周左右的生命,十足珍貴。

4. 最後,衷心的提醒你捉完螢火蟲後要記得洗手,陳師父有交代,有些螢火蟲能自身分泌的化學物質作為攻擊或防禦用途。以防禦來說,昆蟲的化學防禦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分泌或保有對天敵具有內毒性或外毒性的物質,如植物鹼、固醇類、斑蟊素、強心類固醇等,能造成天敵產生強烈的痛苦經驗,如疼痛、灼傷起泡、心悸、或是嘔吐、中毒等症狀,迫使天敵放棄捕食或取食。(參考資料:水生之黃緣螢幼蟲的化學防禦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昆蟲學系 研究報告),陳師父說到有些毒素對於哺乳類而言有害,會造成心臟麻痺,然而對於”沒心沒肺”的昆蟲,就不會照成傷害,所以在學校老師宣導要勤洗手,聽老師的話就對了!

老師您好,
詹以勒的報告重新寫過,以此篇繳交,謝謝。

堂課上是由陳燦榮老師主講,上課非常有趣,老師講了些自己經歷過的事,有提出一些警告語,因為不希望我們去嘗試危險的事情,也講了許多有關螢火蟲好笑的事喔!

螢火蟲全世界有大約2000多種的螢火蟲,台灣約有58種,陸棲54種、水棲3種、半水棲1種,有螢火蟲的幼蟲呈蠕蟲狀,然而,由於一些近年來研究人員對於台灣部分進行全面性調查後,發現尚有一些尚待發表的種類,所以估計台灣未來實際螢科昆蟲至少可達70 種以上。

螢火蟲的成蟲可分為:日行性、夜行性、日夜行性。
日行性:大部分不發光
夜行性:夜晚會發光
日夜行性:指的是白天、夜晚都會出現的,但大部分都是晚上在休息,但有一種是白天、夜晚都會活動的,就是大端黑螢。
代表性的陸生螢火蟲是黑翅螢,分布很廣,牠甚麼都吃,不挑食當然比較多。黑翅螢的胸部是橘色的,如果胸部是黃色的就叫黃胸黑翅螢,另外還有紅胸黑翅螢、紋胸黑翅螢(紋螢)等。

螢火蟲的幼蟲為肉食性,多數以蝸牛、蚯蚓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有些也會取食動物的屍骸或同類相食,幼蟲依據棲息環境可以區分為陸棲、水棲與半水棲三大類:
1.陸棲種類在土表、土下、朽木或植被上活動
常見的有:黑翅螢、大端黑螢等另外52種
2.水棲種類生活於溪流或池沼等環境
常見的有:黃緣螢等另外2種
3.半水棲種類一般生活在水邊或挺水植物上,入水獵食或避敵
常見的有:鹿野氏黑脈螢

如何分辨公的或母的螢火蟲呢?從外觀判斷,雄蟲有兩節發光器,雌蟲只有一節。在台灣雄蟲有大眼睛,可以飛行。母蟲因為前胸背板像前突起而遮蔽部分眼睛而讓看起來眼睛較小,不能飛行。

我曾經參加過兩次台北市舊莊國小舉辦的夜間賞螢活動,是和全家人一起參與的,也因此學到些賞螢的注意事項。為了保護生態,嚴禁捕捉螢火蟲,攜帶手電筒請務必加上有色玻璃紙(紅色玻璃紙),以免對螢火蟲產生光害。賞螢時間約每年3月至5月晚上6點~8點半之間(9點以後螢火蟲大部份休息了),勿用手抓螢火蟲、勿大聲喧嘩,只要受驚嚇或手觸摸就會死亡。為了維護生態,切記不開燈、不喧嘩、不捕捉、不闖入草叢。期待能有機會再去賞螢,到時候所學到的知識就能派上用場了呢!

感謝陳老師活潑生動的講解,讓我學到更多更詳細的螢火蟲知識,也更加關愛螢火蟲了。

神遊螢火蟲世界

五月夏日小宇一家人走訪客家桐花祭,晚上當然不能錯過與「火金姑」的浪漫相遇。這是小宇第一次看「成千上萬」的螢火蟲,爸爸說其實沒有那麼多,只是因為眼前一片亮光閃閃的錯覺。小宇發現螢火蟲的翅膀和前胸背板都有些微的不同,發光器也不太一樣。他對這些會發光的小生物感到相當好奇,決定明天好好搜尋資料、仔細研究。

倦遊歸來,小宇很快進入了夢鄉……

「咦?你為什麼會在這邊啊?」 一隻巨大的螢火蟲就站在小宇眼前,對著他說話。「你好,我是小宇。我只記得睡前在夜觀螢火蟲,後來就在床上呼呼大睡了。」小宇回覆這隻巨大螢火蟲。「我是博士螢,歡迎你來到螢火蟲世界,為了讓你體驗我們的生活,你必須變成一隻螢火蟲。」結果,博士螢剛說完後,小宇馬上就變成了一隻公的黑翅螢成蟲,閃著特定的節奏,開始他的驚奇之旅。

「你好,歡迎你來到這個家族。」螢火蟲同伴們熱情的歡迎小宇的到來。不久後,博士風馳電掣趕到現場,開始跟小宇分享螢火蟲的知識:

螢火蟲是鞘翅目螢科的昆蟲。所以簡單來說,螢火蟲是甲蟲的一種。但是後來雌光螢科的昆蟲也被併入螢火蟲,因為這種昆蟲發光的行為也很明顯,只不過主要是雌蟲會發光。全球的螢火蟲中有2000多種,台灣有紀錄的螢火蟲總共有54種。但是研究人員認為可能還有新種類,所以估計可能至少有70種。

台灣的螢火蟲當中可以依照棲地分成陸生、水生和半水生的螢火蟲。這種分類是以其種類幼蟲的生長分布進行分類。台灣絕大多數的螢火蟲是陸生,少部分是水生,半水生只有鹿野氏黑脈螢而已。螢火蟲的幼蟲身體有12節,在陸地上生活的螢火蟲不論是幼蟲或是成蟲都會利用氣孔呼吸。但是水生的螢火蟲會有另外一種呼吸的器官:氣管鰓,因為這樣才能長時間待在水中。

螢火蟲的成蟲也可以進行分類,分成日行性、夜行性和日夜行性。日行性的螢火蟲幾乎不會發光,或是發出非常不明顯的點狀光。弩螢就是日行性的螢火蟲中的一種,這類螢火蟲長得像蟑螂,而且飛行和行走的速度都很慢。夜行性的螢火蟲就會發光,以吸引異性的注意並交配、繁衍後代。日夜行性的螢火蟲則會在白天或是上半夜發現,這些螢火蟲有的也會發出點狀光,但是較日行性的螢火蟲亮。

螢火蟲的發光原理過程中雖然有很多化學的反應,但是簡單說來就是:螢火蟲體內的發光質若碰觸到氧氣,就會經由發光器將光線發出來。這種光只有極少部分是傳出熱能,大部分以光能為主。所以這種光溫度低,不會灼傷。螢火蟲呼吸進入體內的氧氣可以控制是否接出發光質,進行發光。

還有,螢火蟲如何區分雄雌呢?最明顯的是用於夜行性螢火蟲,可以從發光器判斷,如果有兩節發光器、光線亮度強,並且善於飛行、運動,就是公的。如果體型較大,躲在草叢裏面、只有一節發光器、發出的光線微弱,且較不善運動,就是母的。日行性昆蟲沒有發光器,或是發光器不明顯,就要用觸角辨別。公螢火蟲會比母螢火蟲的觸角還要長,這是因為要利用化學信號找尋母螢火蟲。另外,螢火蟲的食性也很容易了解:幼蟲是肉食型,多數只吃蝸牛或蚯蚓。少數兩種都會吃,也會吃白蟻和螞蟻,甚至吃掉自己的同類。例如黑翅螢、端黑螢等。成蟲口氣退化,進會吸花蜜、喝露水等,屬於草食性。

台灣的螢火蟲中比較常見的有:黑翅螢和黃緣螢。顧名思義,黑翅螢翅膀是黑色的,另外有橘色的前胸背板。黑翅螢家族包括:黃胸黑翅螢、紅胸黑翅螢、紋胸黑翅螢(簡稱紋螢)和擬紋胸黑翅螢(簡稱擬紋螢)等。黃緣螢也是依照特性取名的螢火蟲。牠的翅膀邊緣是黃色的,居住在水田附近。具有橙黃色的前胸背板以及黑色的翅鞘,會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水田附近找到。

「鈴鈴鈴」 是鬧鐘做早操的聲音,小宇突然覺得天搖地動,耳邊彷彿聽到 「我們會想念你的,再見!」原來是螢火蟲們依依不捨的和小宇道別。

小宇在夢中神遊了螢火蟲的世界,還學到了許多螢火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到螢火蟲是環境的指標,只要環境有任何變化就會離開,尤其是光害會讓螢火蟲無法交配、生殖。所以大家要做個有禮貌的訪客,觀賞螢火蟲時,不要用手電筒也不要用閃光燈,把美好的感動留在腦海就好,讓螢火蟲可以快快樂樂的生存下去!

6/18(六)

這次的課程是由陳燦榮老師所帶來的~螢火蟲~
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呢?因為牠們為了求偶,利用屁股上含有發光質得白色方塊來發光
螢火蟲光的顏色介於黃綠色到紅色之間,不同種類的螢火蟲發光的頻率和發光的顏色也有所不同
一般說的螢火蟲是鞘翅目螢科和雌光螢科的統稱

螢火蟲的分類
依幼蟲的生活環境來分類的話,有分陸生、水生和半水生
半水生是指生活在水陸交界處,一般歸類為陸生,無腮,不能水生

依成蟲的出沒時刻來分類的話,分夜行性、日行性(弩螢,不會發光)和日夜行性(日夜活動,如大端黑螢「又名大晦螢)
螢火蟲的翅膀左右對稱

全世界有6亞科 119屬 2300多種的螢火蟲,水生有20多種(以記錄水生11種)
台灣有4亞科 13屬 70多種(已發表54種)的螢火蟲,水生3種(一種熠螢屬 兩種水生螢屬)
台灣的半水生螢火蟲為鹿野氏黑翅螢
螢火蚋不是螢火蟲,卻會發光

冬天的螢火蟲在5~6點時出沒
夏天的螢火蟲在7~9點時出沒
3~5月、10~12月時的螢火蟲最多

螢火蟲的前胸背板超~長
螢火蟲的被紋只有縱向,沒有橫向

螢火蟲公母分辨
*依發光節
公的兩節,母的一節(公的吸引母的)
*依體型
公的小,母的大(母的要產卵)
*依飛行
公的愛飛,母的不愛飛(公的要找母的)
*依眼睛
公的大,母的小(公的要找母的)
*依交配
公的在上,母的在下
*依觸角
公的長,母的短(公的要找母的)

在母的螢火蟲產卵、孵出幼蟲後,幼蟲就開始覓食,幼蟲吃蝸牛或蚯蚓,美洲有的吃馬陸

黑翅螢
分布:西部從基隆至高雄,東部從花蓮瑞豐到花東邊界
外形:胸橘黃色,翅膀黑
養殖方法:分開養,不然就算有足夠的食物,牠們還是會自相殘殺
食物:蝸牛

黃緣螢
分布:無汙染的水田中
外形:像黑翅螢,但在兩個翅膀中央有黃色的斑紋
養殖方法:可以全部集中養,就算食物不足,牠們也不會吃同類
食物:超多種,像蝸牛、肉類及蚯蚓

有的螢火蟲有劇毒

水生螢火蟲身上有尖尖的凸起,是用來呼吸的
陸生螢火蟲則是用氣孔呼吸

螢火蟲就是這樣的一種昆蟲,很複雜,但也很漂亮

螢火蟲的生態
螢火蟲檔案:螢火蟲,大家喜歡稱牠為黑暗中的小燈籠,因為螢火蟲在夜晚時會發光,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全世界的螢火蟲大約2000種,而在台灣已確定有58種。螢火蟲的幼蟲可分為陸生、水生和半水生,陸生型幼蟲以蝸牛等軟體動物或蚯蚓為食,水生型幼蟲則以螺類為食。螢火蟲對環境變化很敏感,在有光害或人多的地方就很難發現螢火蟲,所以螢火蟲可以當成「環境優劣指標昆蟲」。螢火蟲的腹部有發光器,螢火蟲的發光原理是螢火蟲的發光質氧化還原之後便產生了光,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來發光,所以並不會有灼熱感,稱為「冷光」。分辨螢火蟲雄、雌性的方法就是雄的發光器有兩節,雌性的只有一節。螢火蟲3~5月和10~12月會出現。
螢火蟲Q&A: A記者 B螢火蟲
A螢火蟲你好,請問你為什麼要發光呢?
B因為我需要發光才能求偶。
A螢火蟲你好,請問你還是卵的時候會發光嗎?
B會啊!
A螢火蟲你好,請問你為什麼不會被自己發的光燙傷呢?
B因為我發的光在氧化還原這個過程中的能量大部分都用來發光,所以幾乎沒有灼熱感,所以才不會被自己燙傷。
A螢火蟲你好,請問你為什麼可以當作是環境優劣的指標昆蟲呢?
B因為我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
A螢火蟲你好,請問你共有多少同伴?
B目前在全世界大約有2000多種,在台灣已確定有58種。
A螢火蟲你好,請問你什麼時間會出現?
B我大約在3~5月和10~12月時出現。
A螢火蟲你好,請問你是吃素的嗎?
B人家是吃肉的啦!
A螢火蟲你好,請問你是益蟲還是害蟲?
B不好意思,我幫農夫吃會危害農作物的蝸牛還算是害蟲?
A螢火蟲你好,請問成蟲有毒嗎?
B沒有。
A螢火蟲你好,請問你成蟲真的不吃東西嗎?
B我會吸露水和花蜜維持生命。
A螢火蟲你好,請問全部的螢火蟲都會飛嗎?
B有少數的雌螢火蟲不會飛。
A螢火蟲你好,請問你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嗎?
B Of course!
小故事:
小螢的媽,你過來看一下。
幹嘛?
小螢的殼是不是裂開了?
咦?真的耶!
他應該要出生了。
「啪」!
媽媽!
爸爸!
他出生了!
爸爸笨笨!
噗!他在笑你。
媽媽也是!
啊你呢?
10年後……
媽!我去上班了!
唉,小螢長得好快啊!
他是不是該找對象了!
對啊!
要先教他如何發出變化光。
嗯!
5小時後……
媽!我回來了!
小螢,你現在離開家,找到女朋友後再回家。
我已經有小孩了。
蝦米!
我第一次離開家就找到了!
好吧!
你們怎麼了!
沒事。
全文(完)

螢火蟲搬家記
「轟隆〜轟隆」一群住在南投草湳溼地的螢火蟲被施工的聲音吵醒了,經過螢火蟲警察的明察暗訪的調查後發現,原來草湳溼地的人類地主雇用挖土機,把將近4公頃的雜木林剷除,造成表土大規模流失,使得螢火蟲幼蟲棲息地遭到破壞,而且賴以唯生的蝸牛和蚯蚓大量消失,所以牠們必須搬家來維持螢火蟲的生活;焦急如焚的螢火蟲緊急召開會議來想辦法,於是決議找自願的螢火蟲去尋找新家.
第一組自願者是勇士兄弟隊, 牠們要前往新竹縣尖石鄉.第二組自願者是熱心姊妹隊, 牠們要前往彰化縣八卦山.第三組自願者是快樂家庭隊; 牠們要前往新竹縣觀霧地區.在送行儀式後,牠們將代表草湳溼地的螢火蟲踏上找尋適合居住地的旅程.
勇士兄弟隊到達新竹縣尖石鄉後,發現那裏有山有水,而且環境乾淨,非常適合螢火蟲居住;但是卻發現被人類開發成一個又一個的露營地,破壞了螢火蟲棲息的環境,非常可惜!於是勇士兄弟隊只好飛回草湳溼地,向大家報告任務失敗.
熱心姊妹隊出發去彰化縣八卦山,在尋找新家的途中,妹妹因為被人類噴灑的農藥毒死而犧牲了;至於姊姊則被觀賞螢火蟲的人類給抓回家,再也無法回到草湳溼地,所以這組的任務也失敗了.
快樂家庭隊的任務地點是新竹縣觀霧地區,這一家人發現觀霧地區水質乾淨無汙染,無光害,食物充足,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被人類大量開發,是個很適合螢火蟲居住的地方;於是快樂家庭隊趕緊飛回草湳溼地報告這個好消息,請大家準備搬家.
所以人類不要一直不斷的開發,這樣子就再也看不到這些美麗的螢火蟲了

這一次老師教的是關於螢火蟲的知識,螢火蟲是屬與鞘翅目的昆蟲,老師說有些螢火蟲長的很像蟑螂,所以老師又說了如何分辨螢火蟲,
要分辨螢火蟲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牠的翅膀中間有沒有一條線或是看牠們走路的方式,牠們走路的方式是和蟑螂不一樣的喲!
要分辨螢火蟲是蟲是公的還是母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它們發光的部位,如果是公的,它的發光部位有兩節,但是如果是母的,它的發光部位只有一節喲!
老師還特別告訴了我們會發光的昆蟲不是只有螢火蟲,其中還有一種昆蟲叫做螢火蚋 ,牠們也會發光,不過數量很少,分部地區也不廣,所以不用擔心你找到的是不是螢火蟲,今天的心得就告一個段落了,謝謝大家的聆聽,下次再見!

螢火蟲生態研究
這個禮拜的課程是由陳燦榮老師為我們所上的螢火蟲生態研究,這堂課不但交會了我許多跟螢火蟲有關的知識,而我相信這些知識也是你所不知道的,而現在就讓我透過這篇文章帶你進入有趣的螢火蟲世界吧!
首先大家對螢火蟲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一群閃閃發光的小蟲子吧,而螢火蟲發光的原理就是我們第一個要來談的主題。螢火蟲是利用牠的發光器來發光的,而發光器內含有一種稱作發光質的化學物質,當發光質碰到氧氣後就會氧化,而氧化所產生的一連串化學反應就會讓發光質開始發光,至於氧氣的來源就是來自螢火蟲的呼吸,也因為不同的螢火蟲呼吸頻率都不一樣,不同的螢火蟲發光的頻率也就變得獨一無二了,而不同的發光頻率也就有助於區別種族和方便求偶。
螢火蟲的分類:早期螢火蟲是所有螢科甲蟲的統稱,不過近年學者發現一些雌光螢科的雌蟲也會發光,所以某些學者認為應該要讓這些昆蟲也加入螢火蟲的行列。至於螢火蟲家族內又可以由螢火蟲出來的時間和幼蟲的棲地這兩種不同的方法來區別不同的螢火蟲。首先螢火蟲出來的時間可以分為日行性,夜行性和日夜行性。其中的日行性是不會發光的,因為白天發光也沒人看的到,至於日夜行性就比較複雜了,目前只有一種日夜行性的螢火蟲在夜晚時會行動其餘的日夜行性的螢火蟲晚上都在休息。最後我們來看夜行性螢火蟲,這種螢火蟲是大家最熟悉的螢火蟲,因為大家通常為了觀察到螢火蟲最明顯的特徵,也就是發光,會選擇在晚上賞螢,而這就是夜行性螢火蟲活躍的好時機啦!
再來我們來看學者是如何用幼蟲棲地來替螢火蟲做分類的,用棲地可以把螢火蟲分成陸生、水生以及半水生三種。其中的陸生故名思義就是指幼蟲生活在陸地上的螢火蟲,而水生就是至幼蟲住在水理的螢火蟲。然後半水生的螢火蟲其實就是陸生的螢火蟲,只是可以在水中待1,2個小時而已。
至於要如何用看的來分辨出螢火蟲呢,其實分辨螢火蟲的秘訣就在於前胸背板,螢火蟲的特徵就是前胸背板特別大,甚至會檔到牠的眼睛

螢火蟲品種介紹:
台灣品種最多的螢火蟲是黑翅螢,黑翅螢較常見的品種有:黃胸黑翅螢以及紅胸黑翅螢。黑翅螢由於求偶都是公追母的關係,雄蟲會飛而雌蟲不會飛。有學者做過研究,發現黑翅螢的雌蟲一生中的活動範圍大概只有15公分。
類似品種:
紐西蘭北島有一種螢火納,雖然跟螢火蟲非常相似,但非常稀有,不用擔心自己看到的不是螢火蟲。
妖婦螢火蟲:
會模仿其他品種的雌蟲引誘雄蟲並獵食。
如何分辨雌蟲與雄蟲:
雌蟲發光的部位只有1節,雄蟲有2節。

螢火蟲是鞘翅目螢科的昆蟲,會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卵的階段:除體型大小的差異外,大部份的卵均為圓形。
幼蟲的階段:可分成陸生型、水生型、半水生型
蛹的階段:成蛹的方式可分三大類,蛹室、祼蛹、土繭
成蟲的階段:大部份的螢火蟲飛行能力都不錯,但有些種類的雌蟲翅會退化,所以會受限在棲息地。依發光特性區分為日行性、夜行性,日夜行性。一般成蟲的生命期約二到四週不等。
會影響螢火蟲生長的幾個因素
1、 自然環境過度開發,使棲息地被破壞。
2、 農藥、除草劑…等藥物過度濫用,使區域內螢火蟲大量減少。
3、 照明設施設計不當,使螢火蟲無法進行求偶。
4、 不當的野放造成原有螢火蟲減少或滅絕。
其實要保護螢火蟲並不難,像是照明設備在設置時,能避開螢火蟲出沒的地方,或是在螢火蟲容易出現的地方,減少及不使用農藥、除草劑……等,這些都保護生態的方法。

老師這次教我們怎麼分辨營火蟲和其他甲蟲,也教我們營火蟲的一生是什麼過程?還有告訴我們螢火蟲的棲地,和告訴大家螢火蟲要化蛹前做土繭的過程,就是:先找個好地方做土繭,然後再土用口水把土用在一起,然後爬進去土繭裡並且將小石頭把洞擋住再來它就會在裡面化蛹。臺灣最多的螢火蟲就是黑翹螢,黑趐螢在臺灣每年都會出現,數量很多
!每一年一定都會出現,也會有很多人去觀賞黑趐螢,螢火蟲公的發光部為會發出二節的光,但是母的卻只會發光一節,螢火蟲一年四季都有出現,只是有一些季節的螢火蟲比較少、有一些則是比較多,我們家也成去看過四~五次螢火蟲,我不知道我們看的螢火蟲是什麼種類的,下不過我下次看一看是什麼種類。
螢火蟲是很酷的甲蟲,我長大以後,想要養幾隻螢火蟲。

  在這堂螢火蟲的生態課中,陳燦榮老師帶我們認識了螢火蟲的生態奧秘,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發現夜晚中,小燈泡的生態秘密吧!

  螢火蟲通常是指鞘翅目螢科的昆蟲,在世界上的數量極多,可高達六亞科,百一十九屬,二千三百種。而螢火蟲在台灣的數量也不容小覷,共有四亞科、十三屬和七十種,分成陸生螢、水生螢。

  首先介紹陸生螢,陸生螢,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陸地上的螢火蟲,不管事幼蟲還是成蟲都生活在陸地上。再來是水生螢,水生螢的幼蟲生活在水裡,可是成蟲生活在陸地上,因此在水中使用氣管鰓的水生螢幼蟲,在爬到陸地上要化蛹時,會將原有的呼吸器官—氣管鰓,退化為氣孔,讓成蟲能在陸地上呼吸,比較耳熟能詳的水生螢火蟲有:黃緣螢、黑翅螢,黑翅螢又分為黃胸黑翅螢、紅胸黑翅螢以及紋胸黑翅螢,簡稱紋螢。

螢火蟲在分類上也分為日行性以及夜行性。夜行性比較常見,他們靠著尾端的發光器來求偶。反之,日行性的螢火蟲比較不常見,他們的大小跟瓢蟲差不多,很容易被人們忽略。日行性的螢火蟲成蟲大部分都不發光,他們透過分泌化學物質來求偶繁殖。

螢火蟲不只有雄蟲會發光,雌蟲也會發光,這些品種稱為「雌光螢」。雌光螢和普通螢火蟲最大的不同是在於,雌光螢是雌蟲發光,普通螢火蟲則是雄蟲發光。再來是食物,普通螢火蟲是吃蝸牛或是蚯蚓,雌光螢則是吃馬蛭。

陳燦榮老師的精采演說不但讓我刮目相看,更讓我體會到螢火蟲的生態奧秘。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將螢火蟲的生態奧秘以及知識傳承下去。

腐草化螢
螢火蟲指的是昆蟲綱鞘翅目螢科的昆蟲,屬於,全世界有大約兩千多種的螢火蟲,台灣約有五十八種陸棲54種、水棲3種、半水棲1種,;螢火蟲的幼蟲是肉食性,以蝸牛、蚯蚓為食,獵食時會分泌唾液把蝸牛等獵物麻痺,再分泌消化液把獵物肉質溶化,吸食肉的汁;成蟲是植食性通常只吃露水或吃花粉、花蜜;少數種類會捕食其他小蟲,幼蟲各期都會發光;活動時間以日落以後為主。光是雌雄間求偶的訊號;交配時,雌雄都會同時發光;交配時間N分鐘到N小時;交配之後雄蟲在一兩天後會死亡,雌蟲則在產完卵後死亡。
螢火蟲的發光原理過程中有很多化學的反應,簡單的說就是,螢火蟲的發光質若和鎂的催化作用下,再經由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氧化螢光素,就會經由發光器將光線發出來。這種光只有少部分是熱能,大部分以光子為主,螢火蟲呼吸進入體內的氧氣,自己可以控制是否要發光。
雙『螢』放地走,安能變我是雌雄?最明顯的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判斷,如果有兩節發光器、光線亮度較強,而且會飛行,就是雄的;如果體型龐大,躲在草叢裏面、只有一節發光器、發出的光線較弱,且不會飛行,那就是母的。

螢火蟲的生態筆記心得-精靈閃閃,流光彩舞
夏日炎炎的暑假,我和家人搭車到南投惠蓀林場遊玩,惠蓀林場層峰疊嶂及溪河環抱,在海拔1500公尺的大草原旁,整齊排列著高大英挺的特有種台灣杉。夕陽餘暉散落在寂靜的森林中,傍晚時分萬物沉寂,森林出現精靈黃胸黑翅螢,點點閃光流串飛舞空中,好像夜空中流星的美麗身影。螢光閃閃的小精靈,在濕地草叢與森林間一閃一閃,好像小天燈在低空流動漂浮。一群螢火蟲更像宇宙星光,不斷閃耀並產生流光軌跡,好像星空中彗星點點。螢火蟲閃亮飛舞的影像,讓我留下難忘的仲夏之夜。
我認真整理陳燦榮老師教授螢火蟲的生態,重點說明如下:
(一)螢火蟲的種類及生活習性:
台灣有64種螢火蟲,依照生活棲息地分為陸棲(黑翅螢和大端黑螢)、水棲(黃緣螢)、水陸棲(鹿野氏黑脈螢)。幼蟲喜歡吃蝸牛和蚯蚓,成蟲喝露水或吃花粉。依照活動時間分為日行性(不發光)、夜行性(發光)、日夜行性。雌雄螢火蟲交尾後,雄蟲在1~2天內死亡。
(二)螢火蟲的生理特徵:
陸棲黑翅螢分為黃胸黑翅螢、紅胸黑翅螢、紋胸(橘胸)黑翅螢,主要以胸部顏色命名。水棲黃緣螢的兩翅中間有黃色斑線,翅膀邊緣有黃色絨毛。水陸棲鹿野氏黑脈螢前胸背板黑色、鞘翅桃紅色非常美麗,翅緣黑色。不同種類螢火蟲發出的冷光、顏色、頻率有些差異,主要用來求偶及禦敵使用。雌蟲腹部只有1節比較弱的發光器,雄蟲腹部有2節比較強的發光器。
(三)螢火蟲的生態行為:
螢火蟲是完全變態,雌蟲每次產卵大約200顆,黃色卵孵化出幼蟲,幼蟲成蛹後羽化為成蟲。成蟲築巢於濕地土壤中,壽命約2~4週。螢火蟲生長在環境品質優良的生態環境中。水棲螢火蟲幼蟲有呼吸鰓,成蟲變成氣孔呼吸。
(四)觀察螢火蟲注意事項:
水田及溪邊濕地最容易發現螢火蟲。手電筒燈源貼上紅玻璃紙(產生紅外線),可以避免干擾螢火蟲。使用曝光時間較久的照相機拍攝,但不可捕捉螢火蟲。
最後感謝陳老師精彩又豐富的教學,主要因為老師專業觀察螢火蟲的生態行為很細心讓我很驚奇。也感謝邱老師、卓老師熱心服務和指導,希望能夠深切體認甲蟲生態和環境變遷。

螢火蟲的生態筆記心得-精靈閃閃,流光彩舞
夏日炎炎的暑假,我和家人搭車到南投惠蓀林場遊玩,惠蓀林場層峰疊嶂及溪河環抱,在海拔1500公尺的大草原旁,整齊排列著高大英挺的特有種台灣杉。夕陽餘暉散落在寂靜的森林中,傍晚時分萬物沉寂,森林出現精靈黃胸黑翅螢,點點閃光流串飛舞空中,好像夜空中流星的美麗身影。螢光閃閃的小精靈,在濕地草叢與森林間一閃一閃,好像小天燈在低空流動漂浮。一群螢火蟲更像宇宙星光,不斷閃耀並產生流光軌跡,好像星空中彗星點點。螢火蟲閃亮飛舞的影像,讓我留下難忘的仲夏之夜。
我認真整理陳燦榮老師教授螢火蟲的生態,重點說明如下:
(一)螢火蟲的種類及生活習性:
台灣有64種螢火蟲,依照生活棲息地分為陸棲(黑翅螢和大端黑螢)、水棲(黃緣螢)、水陸棲(鹿野氏黑脈螢)。幼蟲喜歡吃蝸牛和蚯蚓,成蟲喝露水或吃花粉。依照活動時間分為日行性(不發光)、夜行性(發光)、日夜行性。雌雄螢火蟲交尾後,雄蟲在1~2天內死亡。
(二)螢火蟲的生理特徵:
陸棲黑翅螢分為黃胸黑翅螢、紅胸黑翅螢、紋胸(橘胸)黑翅螢,主要以胸部顏色命名。水棲黃緣螢的兩翅中間有黃色斑線,翅膀邊緣有黃色絨毛。水陸棲鹿野氏黑脈螢前胸背板黑色、鞘翅桃紅色非常美麗,翅緣黑色。不同種類螢火蟲發出的冷光、顏色、頻率有些差異,主要用來求偶及禦敵使用。雌蟲腹部只有1節比較弱的發光器,雄蟲腹部有2節比較強的發光器。
(三)螢火蟲的生態行為:
螢火蟲是完全變態,雌蟲每次產卵大約200顆,黃色卵孵化出幼蟲,幼蟲成蛹後羽化為成蟲。成蟲築巢於濕地土壤中,壽命約2~4週。螢火蟲生長在環境品質優良的生態環境中。水棲螢火蟲幼蟲有呼吸鰓,成蟲變成氣孔呼吸。
(四)觀察螢火蟲注意事項:
水田及溪邊濕地最容易發現螢火蟲。手電筒燈源貼上紅玻璃紙(產生紅外線),可以避免干擾螢火蟲。使用曝光時間較久的照相機拍攝,但不可捕捉螢火蟲。
最後感謝陳老師精彩又豐富的教學,主要因為老師專業觀察螢火蟲的生態行為很細心讓我很驚奇。也感謝邱老師、卓老師熱心服務和指導,希望能夠深切體認螢火蟲生態和環境變遷。

因為座號打錯,所以重發一次。
這一堂螢火蟲的課是由之前上過我們蝴蝶的課的陳燦榮老師上課。
想到螢火蟲就會想到黑暗中一點一點的光,但其實會發光的不一定是螢火蟲。螢火蟲是指鞘翅目螢科的昆蟲,台灣曾紀錄58種螢火蟲但最後剩下54種,是因為有一種鑑定錯誤,三種是雌光螢科的。雌光螢科的昆蟲也會發光,但跟螢科不同的是,牠們是雌蟲發光吸引雄蟲,牠的雌蟲長得像幼蟲一樣。還有另一種跟螢火蟲很像的蟲,就是紅螢,但是牠有網狀橫紋,螢火蟲沒有,牠的幼蟲吃得很高級,吃香菇、金針菇、靈芝等。
螢火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幼蟲分為水生、陸生,水生的會利用他的氣管鰓呼吸,而且很軟,可以變形,吃水中的螺,在台灣發現的有三種:黃緣螢、黃胸黑翅螢、條背螢,陸生的則是用身體側邊的氣孔呼吸,另外還有一種半水生的—鹿野氏黑脈螢,但牠其實是像龍蝨一樣,是帶著空氣下水的,所以不能在水裡待太久,還是算陸生。螢火蟲化蛹有一種方式,是做土繭,用土做出一個空間,再做出口,然後再出口塞幾顆土球,躲在土繭裡化蛹。而螢火蟲的成蟲則分為日行性、夜行性、日夜行性,日行性大部分不發光,日夜行性指的是白天、夜晚都會出現的,但大部分都是晚上在休息,但有一種是白天、夜晚都會活動的,就是大端黑螢。
有一種代表性的陸生螢火蟲—黑翅螢,分布很廣,有這麼多的原因是:有的螢火蟲幼蟲吃蝸牛,有的吃蚯蚓,牠甚麼都吃,不挑食當然比較多。但也有很多黑色翅膀的螢火蟲,所以其他黑色翅膀的螢火蟲就跟牠比較,例如黑翅螢的胸部是橘色的,胸部是黃色的就叫黃胸黑翅螢,此外,還有紅胸黑翅螢、紋胸黑翅螢(紋螢)等。
還有一種代表性的水生螢火蟲—黃緣螢,成蟲跟黑翅螢長得很像,一次可生70到100顆卵,也是什麼都吃,但不像黑翅螢會互相攻擊。
螢火蟲成蟲的生命只有一個禮拜。牠之所以被說為環境指標是因為大部分螢火蟲母的不會飛,環境被破壞後不能離開,被破壞的環境恢復後也無法回去,所以我們應該要愛護環境,不噴灑農藥、不要把溝渠邊坡水泥化,才能保護螢火蟲,讓牠們繼續生存下去。

螢火蟲是一種鞘翅目的昆蟲,分成水生和陸生。他們發光的顏色有從黃綠色~橘黃色。在台灣螢火蟲數量有4亞科13屬至少70種(以紀錄58種),水生的共有3種。

螢火蟲也可當環境指標,因為它們必需住在:
(1)沒光害
(2)水質乾淨
(3)沒污染的地方
才會有螢火蟲的出現。

你知道嗎?螢火蟲發光是為了求偶,發的光越亮代表越強壯,雌螢就會飛去和牠交配。
可是我們在賞螢時,常拿著手電筒照著他們,使得雌螢搞不清哪個是雄螢,
哪個是手電筒。所以賞螢時最好不開手電筒或在手電筒上紅色玻璃紙,這樣對牠們的干擾較少。

再來介紹螢火蟲幼蟲~成蟲的過程:
螢火蟲的幼蟲會從泥寧爬到石縫中(石縫中要有潮濕的土)結蛹再到草地上飛走。
以上是螢火蟲幼蟲~成蟲的過程。

感謝陳老教導我許多關於螢火蟲的知識,希望下次還能聽到老師精彩的上課容!
^_^~~~

105/市大附小/謝允恆

(重寄)
小時候我和爸爸在家的附近靠山邊的地方,曾經發現過很多螢火蟲,小小的亮光,一閃一閃,非常可愛。這堂課陳老師跟我們螢火蟲的種類、習性,還有發光的原理,原來螢火蟲在黑夜中的秘密是很有趣的。

一.【螢火蟲的分類】
1.按照「科學」的分類
老師說螢火蟲是鞘翅目,螢科昆蟲,生活史維完全變態,屬於甲蟲類昆蟲。按照科學的分類,現在分類和早期有不同:
(1)早期:
全世界–有6個亞科,119屬,2300多種。其中水生種類的約20種,已經有紀錄的11種。
台灣–有4個亞科,13屬, 70種以上,記錄了54種。2012年被記錄的有58種(螢科54種,雌光科3種,1種鑑定錯誤),其中水生種類的約3種。
(2)現在:
2012被記錄的58種之後不斷的增加,近年台灣又在馬祖發現了3種雌光螢,目前台灣至少有70種螢火蟲。(以上記錄是暫時的,但以後會有新發現)

2.按照「幼蟲的棲息環境」分類
(1)陸生:
陸生幼蟲在陸地上用氣孔呼吸,幼蟲和化蛹時都生活在陰涼、潮濕的陸地上。大部分螢火蟲都是陸生,例如臺灣窗螢、紅胸黑翅螢、紋螢、黑翅螢等。
(2)水生:
水生幼蟲在水中用鰓呼吸。幼蟲和化蛹時都生活在乾淨、清澈的小溪中。台灣有3種,分別是黃緣螢、黃胸黑翅螢以及條背螢,其中的黃胸黑翅螢是二級保育類動物。
(3)半水生:
是指幼蟲在水裡生活,但化蛹時會爬上陸地。台灣唯一的半水生螢火蟲,就是鹿野氏黑脈螢的幼蟲,是保育類。

3.按照「成蟲的活動時間」分類
(1)日行性:
夜間休息的螢火蟲,例如前胸背板長得像弓弩的弩螢,只有在白天出現,所以發光器都退化掉了,腹部黑黑的,樣子有點像蟑螂。
(2)夜行性:
白天休息的螢火蟲,例如櫛角螢。夜行性螢火蟲用呼吸(二氧化碳)控制發光器(發光頻率),發光器有2環的是雄蟲,1環的是雌蟲。
(3)日夜行性:
例如大端黑螢,新名字叫大彙螢,體型最大,尾端黑色。
*如何將螢火蟲正確的分類?
最終、最正確的分類方法就是用分子DNA分類最正確。
*要怎麼分辨蟑螂和螢火蟲?
(1)蟲火蟲背部翅鞘有1條縱線,蟑螂沒有。
(2)飛行的樣子,螢火蟲飛得比較慢、比較優雅,蟑螂飛的又急又快。

二.【要怎麼分辨螢火蟲的性別】
(1)體型-大小:雄螢體型比雌螢小。
(2)發光器-環數;雄螢有2環,雌螢只有1環。
(3)腹部-大小:雄蟲腹部比雌螢小,因為雌蟲腹部有卵巢,所以腹部較大。
(4)眼睛-大小:雄蟲眼睛較雌蟲大,因為要靠眼睛找到雌蟲。
(5)觸角-長短:雄螢觸角比雌螢長,因為觸角是螢火蟲的嗅覺器官,雄蟲要靠觸角搜尋費爾蒙,找到雌蟲。
*田野調查時,要怎麼估算數量?
最準確的方式,就是全部抓起來屬一屬數量,只要2公尺內有3隻螢火蟲在非, 就會被誤判有上百隻螢火蟲。

三.【螢科昆蟲的特徵】
螢科昆蟲為甲蟲的一種,他的前胸背板很大,很平滑、很突出,大到會蓋住頭部。近似種有(1)紅螢:幼蟲吃真菌,所以菇寮很多。(2)雌光螢:雌蟲幼態型(雌成蟲長得像幼蟲),因為吃有毒的馬陸,所以雌光螢也臭臭的。

四.【幼蟲的生活】
1. 幼蟲食物
幼蟲的食物80%為螺和蝸牛,其他像蛞蝓、蚯蚓、螞蟻、死蟲等都吃,或者互吃。族群量很多者,表示食物種類多;若族群數很少者,表示只吃單一種類食物。例如:
(1)黃緣螢:會集體進食,就算餓了也不會互相攻。且食性很廣,甚麼都吃。
(2)黑翅螢:會互相攻擊,時性單一,很不好養。
*為什麼幼蟲吃不到福壽螺?
因為幼蟲一咬到螺或蝸牛時,會注射麻醉劑,讓螺蝸的孔蓋鬆開。原生螺被咬到時只能在水裡逃,但是福壽螺會爬出水,螢幼蟲不能離水太久,所以吃不到。

2. 幼蟲會做土繭蛹室
螢火蟲的幼蟲化蛹的方式有3種:(1)做土繭(2)直接在洞中化蛹(3)在水底化蛹。
黑翅螢的幼蟲在化蛹的時候會在土堆裡做土繭,土繭的封口朝上,有許多小孔隙,所以我們賞螢的時候,不要在土堆或土地上活動,避免踩死幼蟲。
雌螢一次大概會生產60~70顆卵,
*步道或產業道路上會不會有土繭?
因為土繭很怕下雨時把牠門沖壞了,所以幼蟲大多會在土坡的空隙的地方做土繭

五.【螢火蟲的光】
螢火蟲的腹部有發光器,是因為螢火蟲的發光原理是牠的發光質氧化還原之後產生了光,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來發光,所以不會有灼熱感,叫為「冷光」。
*甚麼是「冷光」?
一般燈泡:97%熱能+3%光能;螢火蟲的冷光:3%熱能+97%光能。螢火蟲在連續的氧化還原的反應後產生光,氧化還原的過程會產生能量,大部分能量都用來產生光,很少部分能量轉換為熱能,所以螢火蟲發光不會有灼熱的感覺,我們稱為「冷光」。
*為什麼賞螢要包紅色玻璃紙?
因為昆蟲可以看到人類看不見的紅外光或紫外光,為了不要打擾螢火螢,所以晚上賞螢用手電筒的時候,要撥紅色的玻璃紙。

六.【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1.時間:
螢火蟲一天中出現的時間約1小時,出現的期間大約1個月。
(1)夏天: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螢火蟲多出現在3~5月之間,天剛黑的時間,約6~7點鐘。
(2)冬天;在海拔1500~2300公尺下,螢火蟲出現在11~12月間月在5~6點鐘。但是墾丁和恆春半島除外。
2.地點:
而且「河川邊坡水泥化」會讓爬出到邊坡的幼蟲,無法做土繭化蛹,故而又回到水中,但幼蟲化蛹為成蟲時,會改用氣孔呼吸,也會因此淹死。

【最後】
我覺得,因為螢火蟲對環境變化很敏感,在有光害或人多的地方就很難發現螢火蟲,所以螢火蟲可以當成「環境優劣指標昆蟲」,可以用來判斷環境好壞,只有在乾淨無汙染的環境,螢火蟲就能好好的生存、繁殖,

※螢火蟲在臺灣是螢類的總稱,也有人包括雌光螢類和少數會發光的昆蟲。
※全世界有2000多種的螢火蟲,而臺灣有58種(已發表過,發表過及沒發表的加起來約有七十多種)。
※螢火蟲可分為日行性(如鹿野式黑脈螢)、夜行性(如黑翅螢)、日夜行性(如大端黑螢)三種出現時段。
※螢火蟲依幼蟲時期生活的環境可分為水生螢火蟲(如黃緣螢)、陸生螢火蟲(如黑翅螢)、半水生螢火蟲(如鹿野式黑脈螢)。

小螢賞螢記
「 哇!好多螢火蟲喔!」小螢看著電視節目上介紹螢火蟲的影片後大聲的說。隔天晚上6點多,小螢便和媽媽一起到電視節目介紹的地方賞螢,看到了成千上萬隻螢火蟲,沒想到用二千分之一秒的照相機一照,「喀嚓」,剛剛成千上萬隻的螢火蟲順間成為了不到一百隻的螢火蟲(概估),讓小螢了解到一隻螢火蟲,在飛舞、閃爍的過程中,會使它人誤認為是很多隻螢火蟲。
第三天,小螢還對那些美麗的光點念念不忘, 於是第三天的8點多,又到了電視節目介紹的地方賞螢。不過,小螢看到的螢火蟲不是昨天的那一種了,而是另一種螢火蟲上場了。原來,那些昨天看到的早班螢火蟲已經下班了,換晚班螢火蟲上場了。
在這幾天的賞螢之旅,小螢感受到了保育螢火蟲的重要性,於是參加了保護螢火蟲的組織,和有共同心願的人一起保育螢火蟲。
故事結束

記得二年級班遊去文山農場的時候,是我第一次真正注意到螢火蟲。那時候我一直有一個疑問,那時候手電筒上包著的玻璃紙一定要紅色,不是藍色、綠色或紫光。我終於在這次的課程中找到了答案,原來是因為螢火蟲看不到紅光,但可以看到紫外線。
這次我好不容易上到正式的ㄧ堂課,陳老師教了我們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螢火蟲知識。例如 :螢火蟲大部分都會在天剛黑的時候出現。原本我一直以為螢火蟲在半夜才會出現。而且除了夜行性以外,不同種類的螢火蟲,還有日行性、夜行性和日夜行性。正當我在我懷疑日行性的螢火蟲如何求偶時,老師就說會分泌一種物質來吸引異性。
其中我覺得最誇張的事是,在老師拍的美麗螢火蟲照片中,滿山滿谷的螢火蟲,其實是螢火蟲飛來飛去螢光暫留造成的假象,事實上只有數十隻,但是不知道的人都會被照片所蒙騙,連專家也會誤判。
老師還教了:
• 在一大堆螢火蟲光點裏,有99%會是公的,剩下的的才是
母螢火蟲。
• 墾丁一年四季都有螢火蟲。(因為氣候溫暖)
• 螢火蟲幼蟲吃不到福壽螺的原因是:福壽螺會爬出水面,幼蟲不能離水太久,所以吃不到。
• 螢火蟲發出的光是冷光,不會燙。
• 雄雌螢火蟲的分辨方式是,雄的有兩節發光器,雌的只有一節。
• 食性多元的螢火蟲比較好養,因為比較不用擔心食物不足。

在上課中,陳老師也舉了很多因為環境破壞使螢火蟲消失的例子,螢火蟲是一種環境指標,所以我們要注意環境維護,不要隨意破壞自然環境,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態,才能使原有生物生存,不會以後遭到滅絕的危機。希望有機會還可以去賞螢!
螢火蟲資料參考: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90%A4%E7%A7%91

營火蟲一般是只鞘翅目螢科(Lampyride)的昆蟲,全世界有二千多種的螢火蟲,台灣曾記錄過的螢科昆蟲至少有58種,但有一部份是同物一螢火蟲有三種是水生的4亞科13屬至少70種以(記錄54)共有三種水生種類 一種為折翅螢幼蟲為陸生型種類,雌蟲會在土堆裡產卵在土縫裡產卵生種類, 一種為折翅螢幼蟲為陸生型種類,雌蟲會在土堆裡產卵在土縫裡產卵,台灣已命名的螢火蟲應為12數54種。估計未來實際螢科昆蟲至少可達70種以上。

螢火蟲受到長時間照射的話壽命會縮短,這個實驗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賞螢的時候不可長時間照射他們。台灣窗螢現在被修正為大陸窗螢台灣有十三數在台北都看得到,水生的有三種,可是以後不一定所有的螢火蟲都會發光像是日行性種類,螢火蟲的界是昆蟲界;木是鞘翅目;科是螢科。

日夜行性的只有大端黑螢,弩螢的外觀很像蟑螂,可是努螢他的背是有一條線,可是蟑螂是重疊在一起的,所以很容易區分。

現在台灣有58種,但有一部份是同物一螢火蟲有三種是水生的4亞科13屬至少70種以(記錄54)共有三種水生種類, 一種為折翅螢幼蟲為陸生型種類,鞘翅目雌光螢科的昆蟲其雌蟲也有明顯發光行為(雄蟲發光行為及不明顯) 雌光螢目前已被記錄到3種日行性與夜行性,日行性種類一般不具有發光器或者有較不明顯的發光器,日(晝)葉兩行性(ohba,1983,1997)絕大多數夜行性種類較少於日間活動,但有些種類能在天色昏黃時便開始發光,被稱為昏行種類(twilight specirs)(Lall et al.,1980),還發現有夜間利用發光訊號、日間利用化學訊號求偶的全天活動種類(鄭等,2005)。

螢火蟲的幼蟲為肉食性,多數已蝸牛、蚯蚓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有些也會取食動物的屍骸或同類相食(cannibalism),幼蟲棲息地可分為陸棲、水棲、半水棲,陸棲種類在土表、土下、朽木或植物上活動,水棲種類生活於溪流或池沼等環境,半水棲種類生活在水邊或挺水植物上,入水獵食或避敵。

螢火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完全變態一生出現的個體分為四種卵 幼蟲 蛹 成蟲。

第一階段卵: 雌蟲會在土堆裡產卵在土縫裡產卵,螢火蟲的卵的階段會發光,所以很容易被其他天敵吃掉。

第二階段幼蟲:螢火蟲的幼蟲可分為七齡最後一階段叫做終齡幼蟲。

第三階段蛹:在這個階段水生的螢火蟲會爬到陸地上化蛹

第四階段成蟲:這個階段他會有一些比較重要的一些行為像是交配或是産卵
*拍照時的注意事項!
我們在拍照的是「喀嚓」可是我們再拍螢火蟲的時候功能非常特殊功能要調到長時間曝光所以「喀……嚓」

土繭的製作過遲是1.他會先找一個基地,覺得很安全2. 然後會做地基,
3.在做屋頂,再把後門堵住,到外面找4~5顆比較大的石頭,回來把自己堵在中間.
只有黑翅螢會做土繭.

read~

前提概要:
「Lei Silin,為甚麼你都不說話?」
「……我…都是我的錯,那個盒子……是…Poda老師給我的!」
說完, Lei Silin哭了起來,我們三個聽了這番話,都嚇了一大跳!完全沒注意到,一個黑影正慢慢逼近我們…
是鍬型蟲!!!看他的軸狀觸角就知道了!看樣子,我們是打不過他的~糟糕了~
鍬型蟲用大顎把我們撞到牆上去. 「你們快逃,我會負責這一切的!」Lei Silin哭喊著,
「不!我們不能讓你犧牲!!!」我喊著
鍬型蟲又再次用大顎把我們撞到牆上去,我們三個人便飛了出去,留下Lei Silin一個人…
「不~~~~~~~~」
我們三個人飛啊飛,飛啊飛,分散到不同的地方……
<五>遠處捎來的好消息
Cathelin~「天哪!跟大家走散了~啊!!! Lei Silin~」
Weierlite~「這是哪裡啊?……對了! Lei Silin~」
Olivia~「先和大家會合…在去救Lei Silin…等等,不對…」
Lei Silin~「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很平安,唉!我被關起來了也不能去找他們……」
這時候, Lei Silin的眼前掠過一個閃亮亮的東西…
「我是螢火蟲監獄長,要聽犯人的冤情!」 看它的尾部有2節發光器,而且會飛~它是雄的螢火蟲,如果是母的話,發光器只有1節而且不會飛!螢火蟲發出的光是冷光!所以不會燙,很神奇吧!
「我的老師交給我一個盒子,然後….」 Lei Silin把一路上發生的事告訴螢火蟲監獄長,希望可以得到出獄的許可~「原來是這樣,你是無辜的,可以出獄了!」事情發生的太突然…難到蟲子監獄的監獄長是笨蛋嗎?它完全不懷疑犯人的???算了~趁現在快點出獄吧!
「對了!可以…在我去找我的朋友嗎?」 好心的螢火蟲找來一隻年輕力壯的螢火蟲幫忙, Lei Silin一路上問了它很多事情~
「誒!我聽說你們螢火蟲是環境指標,要沒光害,水質乾淨,沒汙染的地方才會有你們的身影,蟲子監獄的環境也很棒囉!」
「嗯!因為沒有人為的破壞和噪音汙染,所有生活在這裡的昆蟲都很幸福呢!」
「那台灣有幾種螢火蟲啊?」
「台灣有58種,而全世界共有2000多種,數量很驚人喔~」
「營火蟲為甚麼要發光啊?」
「因為我們要求偶啊~如果發的光越亮,就代表它越強壯喔!」
「啊,我看到Weierlite了!」Lei Silin高興的喊著, 接著又找到了Olivia和 Cathelin!
「咦?是螢火蟲欸!螢火蟲是鞘翅目的螢科昆蟲!」 我高興的說
「哦?懂得不少麻!順便告訴你,我們在還是軟的時候就會發光囉!我送你們回學校八~」
「謝謝!對了, Lei Silin你到底發生了什麼是阿?」我憂心的問
「我來到蟲子監獄後,被關了起來,幸好,我遇到……」 Lei Silin說
就這樣,很快的就抵達了綠光school!
「你們發生什麼事了?」 校長憂心忡忡的問
「我們…應該說是被某位老師陷害了!」我故意賣關子,吊校長味口
「什麼???!!!」校長露出一附難以置信的表情
「事情是這樣的…」 我邊說邊對Lei Silin使眼色,叫她自己出來和校長說,因為她對整個事情再清楚不過了!
「我們還遇到螢火蟲!牠們在3-5和10-12月出現,現在剛好是他們出沒的季節,還有,她們吸露水和花蜜維生!我原本還一直很好奇螢火蟲到底都吃些什麼呢!」Weierlite 興奮的和校長分享他們一路上所發生的趣事
「我們現在應該去找Poda問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 校長說
Poda的辦公室~
「Poda老師,你好!」 由Lei Silin,Weierlite,Olivia,Cathelin進入他的辦公室,校長則在門外隨時支援
「咦? Olivia怎麼會在這?她不是應該在蟲子監……」Poda老師好像發現自己說溜嘴了,趕緊閉上嘴 ,「反正,快滾出我的辦公室!這裡不歡迎你!」
「看來你誠實說出真心話了呢!」校長冷笑著,從門後走出來
「校長,請聽我解釋,我…我…」 Poda老師也解釋不出個所以然,只能結結巴巴的愣在裡,既悲憤又生氣!
「我都知道了!你因為在上青蛙課程時和高23班有過節,所以想要藉機報復對不對?」校長質問 Poda老師,「但你報復的方法,有點可怕過頭了吧!」
「的確~」 Poda老師恢復原本的生氣,「反正我也不想在這間學校繼續待下去了!!!氣死我了!要消滅一個學生也失敗!」
然後, Poda老師就氣沖沖的拎起他的包包甩上門走了出去……
「謝謝校長!」我們大家像校長鞠躬致謝~
「不用客氣,遇到問題,一定要告訴我喔!」
「是!」
接下來我們又開始聊起營火蟲的事……
「雄的螢火蟲交尾後,1-2天就會死亡欸!」
「是喔~好可憐喔!」
他們不知道,蟲子監獄正發生了一件,令人不可置信的事……

<下級待續>

下集預告:蟲子監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而聽到消息的高23班,又是什麼反應呢?

read

螢火蟲生態研究

生活中我們熟悉的螢火蟲,每到夏夜,便綻放著微弱的光芒,在黑夜中飛行。

螢火蟲是鞘翅目裡的螢科昆蟲,屬甲蟲類中的昆蟲。全世界共有六個亞科119屬二千三百多種多種,水生的螢火蟲約有二十多種,但事實上有被記錄到的,只有十一種。在台灣則有四個亞科十三屬五十四種,沒被記錄的品種應該有七十多種,其中,水生的螢火蟲佔了三種。

螢科的前胸背板會突出,有些種螢火蟲還會遮住眼睛上方。螢火蟲長的與蟑螂極相似,分辨方式大致分為兩種:螢火蟲背部有一條縱線,從胸部後方至翅膀末端;螢火蟲飛行得較慢且較優雅,而蟑螂則飛得很快,橫衝直撞,停歇時翅膀還會重疊,難怪人類會依長相而稱牠為害蟲。

螢火蟲幼蟲主要分為「陸生螢火蟲」和「水生螢火蟲」,部分棲息在水域和陸域交界附近,歸為「半水生螢火蟲」。陸棲活動在土表、土裡、朽木;水棲生活在溪流、沼澤附近;半水棲生活於水池邊、水上陸上皆可生存。長成成蟲後有分類為:夜行性、日行性和日夜行性;日行性的螢火蟲普遍都不具有發光器或不明顯的發光器;夜行性則有發光器,並藉此求偶;日夜行性是部分日行性種類晚間會出來活動,且會發光。

營火蟲最具眾人揭曉的是發光,靠著發光來求偶。螢火蟲的發光器只要與氧氣接觸後,並靠著一些特殊的化學反應產生氧化螢光素,即可產生螢光,這個光是冷光,不會發出熱能,因此不會熱傷螢火蟲。各種品種的螢火蟲,有著不同的發光頻率,以及不同的發光顏色,發光的時間階段也不盡相同。螢火蟲有著特別的能力,當這種品種的螢火蟲發光時,其他品種都不會發光,而當這品種的螢火蟲累了不發光,其他品種便會開始發光,彷彿像是輪流站哨一樣,滿有趣的,也不會造成不同品種的螢火蟲雜交發生。螢火蟲交配時,雄蟲會在雌蟲上方,雌蟲較雄蟲大隻,因為雌蟲有卵巢,且要產卵繁殖後代,但雄蟲的眼睛則比雌蟲大許多,觸角也較長。

螢火蟲幼蟲常吃的食物有蝸牛和螺類,甚至也吃蚯蚓、螞蟻,任何的小昆蟲都吃。好幾十年前,臺灣引進的福壽螺,大量的繁殖,導致臺灣的生態系統被搞亂,是種相當可怕的外來入侵者,但是為什麼螢火蟲幼蟲卻都不吃呢?生活在水中的螢火蟲當抓到螺或蝸牛,會往他們的身體注射麻醉,讓背殼孔蓋鬆開,即享用鮮肉;但福壽螺遭受攻擊時,很會逃似的爬出水面,而幼蟲步行離開水太久,不然會死掉,所以無法吃到福壽螺。

螢火蟲會再化蛹前特別製作蛹室,有三種化蛹的方式:像黃緣螢和雲南扁螢的終齡幼蟲會鑽進土裡、樹根、石頭底下,用身體擠壓成蛹室;山窗螢、蓬萊短角窗螢等的終齡幼蟲會直接在石縫、樹洞、小洞裡面化蛹,這種方式為「裸蛹」;黑翅螢、端黑螢等的終齡幼蟲則會在土堆中做土繭,封口朝上預留些小孔洞,作為空氣流通,但人類常在土地上走動,常會踩死這些無辜的小動物們。

螢火蟲幾乎一年四季,全臺灣都可見到牠的蹤跡。最多出現的時機是三到五月,天剛黑的時候,約為六到七點鐘,第二多的時機是在十到十二月的傍晚,約為五到六點鐘。而恆春半島則天天可以發現牠的蹤跡,可說是天天都可以賞螢。

而螢火蟲這種昆蟲,是很容易受環境汙染而滅絕的。像是曾經有人在小溪旁的泥岸上,建設水泥步道,造成環境破壞,螢火蟲無法在堅硬的水泥上活動、生存和繁殖,以致那邊的螢火蟲集體滅亡,原本有很多的螢火蟲,突然間半隻不剩。因此我們要好好愛護這片土地,不要去破壞它,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黃緣螢:嗨! 臺灣山窗螢!
臺灣山窗螢:嗨!你在做什麼呀?
黃緣螢:我在看以前的照片。
臺灣山窗螢:這真的是你小時候的照片嗎?怎麼跟我小時候長的不一樣?
黃緣螢:我跟你當然不一樣呀!
臺灣山窗螢:為什麼!?
黃緣螢:因為呀,我我是水生的螢火蟲,而你是陸生的呀!
臺灣山窗螢:難怪。那這些凸凸的東西是什麼?
黃緣螢:喔!這是我們的「氣管腮」,就像魚一樣,用腮呼吸。
臺灣山窗螢:那為什麼又要有氣孔呢?
黃緣螢:你想想,如果我們直接在水裡挖土化蛹,那羽化完不就被淹死了?
臺灣山窗螢:所以你必須先上岸再化蛹,上岸時就用氣孔呼吸?
黃緣螢:沒錯!可是現在我們的數量一直在減少,唉~
臺灣山窗螢:是不是因為人們不斷的破壞環境,讓水變髒,所以…
黃緣螢:不僅如此,他們還把我們的家用水泥封住,害我們無法化蛹。
臺灣山窗螢:別擔心!聽說大安森林公園開始做了螢火蟲復育計畫!
黃緣螢:真的嗎?我們快去吧!
牠們一面飛,一面聊,最後在大安森林公園完成了一生的使命。

螢火蟲是黑暗中的小燈籠,螢火蟲是鞘翅目的昆蟲,全世界有兩千多種,而我們台灣就有七十多種螢火蟲,幾乎一年四季,全臺灣都可見到牠的蹤跡,螢火蟲的公母很好分,通常都是公的在飛,母的因為沒有翅膀,只會在地上發亮,不會飛,老師說,發光器裡螢光素和螢光素鋂產生發光作用,每個螢光素分子在化學反應中氧化,就放出一個光子,因此能量轉化為光的效率可說是百分之百。這種光稱為「冷光」,因為和一般的光如燈泡、燭火、火鉗等相比,螢火蟲的發光不是由於高溫分子劇烈的熱擾動所產生的,有的也會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品種,有黃有紅還有橙,螢火蟲還有分日夜行性、日行性、夜行性,日行性是只有白天出來,很容易跟別的昆蟲搞混,這時就要看前胸背板,螢火蟲的前胸背板有突出到眼睛上,有的還會把眼睛蓋住,夜行性是在晚上出來,日夜行性則是白天晚上會都出來,主要是白天出來,晚上休息。

早期的螢火蟲指的是鞘翅目螢科的統稱,近年來,則是螢科及雌光螢科的統稱,雌光螢的雄蟲雖然會發光,但是並沒有很亮,而雌螢的光卻很亮,牠們的前胸背板從背面觀察有W字型,複眼約占投部的五分之一且雌光螢的幼蟲吃馬陸,螢科的幼蟲吃蝸牛,且吃蝸牛的比吃蚯蚓的種族多,另外,有一些幼蟲亦食死蛙、螞蟻。世界上共約有119屬2300種,螢火蟲幼蟲為水生的約20種。
幼蟲部分大致分為二種,即為水生型及陸生型。陸生型的會將卵產在石縫或落葉下,水生型幼蟲有黃緣螢、黃胸黑翅螢及條背螢,牠們的雌蟲則多數產於水邊的青苔,但卵大多是圓形的。不過鹿野氏黑脈螢是特例,牠的幼蟲可以在水中生活,因而曾一度歸類為半水生型,但後來發現他只是能在水裡停留較久,因此大部分的人還是將其歸類於陸生型。另外,螢科動物不論是哪個階段都會發光。
蛹的階段約為七至三十日,分為一、在土裡築蛹室,二、在石縫或樹皮蛻皮化蛹,三、在土面選一個位置,再將土聚集並挖一個洞鑽進去,再將土填起來,但會留一個喇吧型的出口。而成蟲分為日行性、夜行性和日夜行性,我們所謂的賞螢是賞夜行性的螢。日行性的不發光,夜行性的雄蟲有兩節發光器,發出兩排光;雌蟲有一節發出一排光。發光器的原理是呼吸時將氧氣吸入發光器。日行性的大多不發光,日夜行性如大端黑螢,較常於白天出沒,且只發二點光。另外說個題外話:賞螢季是四~五月(1000m以下)及十到十二月(1000~2300m)最多,但有一些種類則是幾乎四季都有,如臺灣窗螢。

螢火蟲是一種生態環境指標,在環境較好的區域才會出現。在台灣除了墾丁之外,因為墾丁是在熱帶地區,所以全年都有螢火蟲,墾丁以北的地區除了2月,其他時間幾乎都有螢火蟲出現,螢火蟲最大的特徵是前胸背板突出,會遮住牠的頭部,甚至是眼睛,而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是牠的腹部會發光,是鞘翅目的昆蟲,因為牠腹中的發光質(一種化學物質)經過氧化反應後,就會產生光芒,螢火蟲可以經由呼吸來讓發光質發光,就可以控制要不要發光,所以可以控制發光的頻率。

螢火蟲分成陸生或水生的螢火蟲,陸生的螢火蟲是從小就生活在陸地上,陸生的螢火蟲最常見的是黑翅螢,牠的鞘翅是全黑的,胸部的部分是橘色的,而水生螢火蟲最常見的是黃緣螢火蟲,長得很像黑翅螢,他們成蟲的差別只有在兩片翅鞘中的線,黑翅螢是整片黑,而黃緣螢則是有一條黃色的線,其他地方幾乎差不多。

陸生的螢火蟲是從小就居住在陸地,最常見的是黑翅螢,黑翅螢的幼蟲是肉食性,因為食物範圍很廣,所以數量多,但就算食物充足他們還是會吃自己的同伴,所以人工養殖黑翅螢,一個籠子內有10隻,過了一些時間會剩下5隻,當他們要化蛹時,會先找一些沙子,並塗上口水,就有一些黏性,在堆疊成一個壺狀,有一個開口,最後再用一些較大的砂石顆粒擋住洞口,而且會留下一些孔洞要呼吸,螢火蟲是一生中都會發光,卵、幼蟲、成蟲,甚至是蛹也會發光,但因為他會做土繭,所以我們看不到蛹發光,變成成蟲時,再用前腳把大的砂石踢開,就可以離開土繭了,

水生的螢火蟲是小時候在水中生活,最常見的是黃緣螢,為了在水中生活所以幼蟲有氣管鰓,而陸生的是氣孔,水生的螢火蟲只有幼蟲和卵是在水中,要化蛹時才到水面上,可是他們不做土繭,而是挖地下蛹室,大概在地下10公分左右,最後變成成蟲時再爬出來。黃緣螢火蟲小時候是在水中度過的,喜歡吃蝸牛,可是吃不到福壽螺,因為福壽螺會爬牆,但黃緣螢幼蟲卻不會,所以他們很少能吃到福壽螺,而且福壽螺還有特異功能–「出水」他可以在晚上時爬出水面爬行一段距離到另一個地方,所以幼蟲幾乎吃不到福壽螺。

因為螢火蟲的公母蟲都會發光,體型只有些微差異,在夜晚中幾乎無法分辨公母,但是公的發光器有兩節,母的只有一節,而且都躲在草叢中,為了更容易找到母蟲,所以公的眼睛較大,這也是分辨的方法之一,而日行性的螢火蟲就不靠燈光,而是像蛾一樣是靠氣味來交配,所以發光器都退化掉了,不會發光,為了聞到雌蟲的氣味,所以他們的觸角都非常大,觸角較大的是公的,而觸角較小的是母的,這是日行性的螢火蟲分辨法。

  今天我在這堂課中學到了許多有關於螢火蟲的知識,讓我非常期待下一次的上課。

螢火蟲的生態觀察
在夜晚,螢火蟲的屁股在發光,有些是一閃一閃的,有些是持續不斷的發光,為什麼會這樣呢?螢火蟲身體的後半段有`發光質’跟`氧’,所以形成氧化反應。
現在全世界大概有2300種的螢火蟲,其中20種的是水生,台灣大概有70種螢火蟲,水生的有3種
螢火蟲的幼蟲有三種:陸生和水生螢火蟲。還有一種是【半水生螢火蟲】,牠們棲息在水域和陸域的交會地,因為沒有鰓,所以在水中運用`氣泡’來呼吸,而他們的主要食物是蝸牛。
出現的時段也有差別,一樣也是三種:日行性、日夜行性和夜行性。夜行性就是我們晚上在山區會看到的螢火蟲,日夜行性的有大端黑螢,牠們大部分在早上和下午的時候出現,晚上八點以後就很難找到日夜行性的螢火蟲了。如果想要觀察螢火蟲,3~5月就是最好的觀察時間,大概7~9點的時段,之後再出現的月份就是10~12月。
雌的螢火蟲因為不能飛,最多只能移動數公分,所以在野外,用網子抓螢火蟲,裡面都會是公的。除了能不能飛,雄雌還可以用外觀分辨,雄蟲能飛,有著大眼睛,和兩節的發光器;但雌蟲不能飛,而且因為前胸背板突出,擋到眼睛,所以雌蟲的眼睛看起就比較小。

星期六時,我學會了如何分辨公母,例如我們去夜觀螢火蟲的時候,看到的大多都是公的,因為母的體力不好,都會停在草原中,不會飛出去,還有母的光會比較微弱,因為公的發光的部位有二節,母的只有一節,所以光會比較暗,螢火蟲是母的選公的交配的。

閱畢

每當夜黑到伸手不見五指時,夜空中若隱若現的光芒,正是螢火蟲~
1. 螢火蟲發的是冷光,所以不會燙,覺得這是最最最最最酷的事情了!
2. 螢火蟲是自然環境的指標,每次只要到有乾淨水源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他們的蹤跡
3. 全台灣的螢火蟲有58種,全世界有2000多種,原來全世界螢火蟲有那麼多!
4. 他們都在3-5,10-12月出現!
多謝老師這次的教導

上山時容易看到的昆蟲是──螢火蟲,
1.如果你想知道他是男的還是女的就要看發光的地方,一節母的,兩節是公的
2.螢火蟲發的是冷光,所以不會燙,超酷的
3.在乾淨水源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他們的
謝謝老師的教導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