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5蛙的生態觀察-陳王時老師

Filed Under (eci初階班) by eco on 15-05-2010

文/邱鴻麟

水陸兩棲的蛙,水生生物轉換生活空間的大演化中適應陸地生活的佼佼者。如要追溯兩棲類的演化歷史,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大部分兩棲類的化石並不容易保存下來,就算有化石也大都是殘缺不全的,所能提供的資料就變的比較侷限。真要找到蛙類的演化線索,可從中國現存最早的蛙類化石-三燕麗蟾觀察,地質年代約在白堊紀,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從完整的骨架發現三燕麗蟾已經跟現存的親緣較近的種類十分類似,經過幾千萬年沒什麼太大的改變,也可能指出一樣線索:白堊紀的蛙類在地球環境變遷下演化適應能力已經極佳,所以在歷經千萬年變遷中,物種的外形演化改變不大,這正是有趣之處。

透過今天陳王時老師的蛙學問與蛙圖鑑,你可以觸及蛙類辨識與生態習性的基本概念,請你將學習到多樣的蛙知識分享給世界吧!

金面山校外教學之照片尚未繳交的同學請email給邱老信箱 urtica@gmail.com

我在總部又接到新的任務了!

總部說發現了一種怪物要我去查詢,並且給了我一些資料當線索,線索中提到這種怪物有六種自保方法。
1.保護色
2.毒液
3.逃跑
4.裝死
5.虛張聲勢
6.以量取勝

兩棲類,有三十二種,皮膚具有透水性,為了保持身體水分,所以大部分都是利用夜間或是雨後出來活動,白天則是躲在石縫、草叢中休息,以避免日照造成身體水分的流失,主要是以鳴叫的方式來求偶。生長過程包含:
1. 卵
2. 幼體
3. 成體

大部分的種類都分佈在中低海拔山區以及平地等,溫差低、濕度高且離水不遠的環境中。主要生活棲息環境包括:農田、果園等農墾地的蓄水池、水溝、池塘,山區樹林底層、灌叢、山澗、溪流等;少數種類分佈可達3000公尺高海拔山區。

根據以上的資料,你猜這是什麼呢?蟲?魚?鳥?青蛙?哺乳動物?青蛙?……對!就是青蛙!

趕到現場後,又發現了又利的線索,嫌犯小時,就是蝌蚪,用鰓呼吸,必須生活在有水的環境中,不論是池塘、水溝、溪流,甚至是短暫積水的樹洞或小水窪都可以成為蝌蚪成長的小搖籃。蝌蚪的食物主要以濾食水中懸浮的微生物或刮食水下植物、岩石等表面的藻類為主。身體發育到中期時後肢會先長出來,到了蝌蚪期末期前肢才會慢慢長出,然後尾巴慢慢縮短萎縮,而變態成為小蛙。
嫌犯長大時也就是成蛙,身體內部會發生大改造,呼吸方式由鰓改變為肺,以適應未來的陸上生活。成蛙以補食小昆蟲為主,在繁殖季節雄蛙會以鳴叫方式吸引雌蛙,來完成抱接配對,然後行體外受精產卵,產生下一代。

當我們要去抓嫌犯時,有人突然大叫,長官!近看才發現,有蛇的蹤跡,才想起,青蛙的天敵有從卵期的真菌、寄生昆蟲、螺類、魚類,蝌蚪期的水蠆、紅娘華等水中昆蟲,到成蛙期的蛇、鳥、蟹等。

案子破了!總部說的大怪物是青蛙!

資料來源: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Aj8HYwFh

今天已經是第六次上課了,老師是陳王時老師,他介紹的是青蛙。

台灣的蛙類共有6科32種:
一.蟾蜍科:台灣有兩種
1.盤古蟾蜍
2.黑眶蟾蜍
二.樹蟾科:台灣有一種
1.中國樹蟾
三.狹口蛙科:台灣共五種
1.花狹口蛙
2.巴氏小雨蛙
3.小雨蛙
4.黑蒙西氏小雨蛙
5.史丹吉氏小雨蛙
四.樹蛙科:台灣共十種
1.日本樹蛙
2.褐樹蛙
3.艾氏樹蛙
4.面天樹蛙
5.白頷樹蛙
6.諸羅樹蛙
7.橙腹樹蛙
8.莫氏樹蛙
9.翡翠樹蛙
10.台北樹蛙
五.叉舌蛙科:台灣有四種
1.海蛙
2.澤蛙
3.虎皮蛙
4.古氏赤蛙
六.赤蛙科:台灣共十種
1.腹斑蛙
2.豎琴蛙
3.牛蛙
4.貢德氏赤蛙
5.拉都希氏赤蛙
6.台北赤蛙
7.斯文豪氏赤蛙
8.金線蛙
9.長腳赤蛙
10.梭德氏赤蛙

【心得】
上完了今天這堂課,我終於了解到,原來台灣的青蛙有32種,
90%的青蛙是不吃蚊子的,只有澤蛙會吃蚊子;成年牛蛙甚至會吃小蛇。看似不起眼的青蛙,其實有那麼多值得我們去探索的秘密,我覺得青蛙真的很有趣,觀察青蛙已經成為我的興趣了呢!!

我希望接下來能夠參加進階班,我非常喜歡生物。我覺得生態營好有趣,老師也很專業,每個禮拜都在期待禮拜六的到來,希望老師能給我機會,讓我繼續參加生態營。

老師:因為我5/15沒有去上課,但是我們資優班有趣校外教學,也跟生態有關,所以想請您看一下:
今天一早,我們資優班就在日新國小校門口集合,準備去我們今天校外教學的目的地:油點草生態公園。聽名字就知道,那裡一定充滿許多令人驚聲尖叫的蟲、碧草如茵的森林和一片綠油油的草原。這是事實喔!那裡的生態真是美不勝收阿!
首先,我們是第一個園區尋寶的,由以前交過我們的恐龍叔叔解說的,所以我們比較不會感到陌生。我們在途中遇到了許多昆蟲和植物,像令人驚悚的大斑鳳蝶幼蟲、青帶鳳蝶…….還有一隻鳳蝶的幼蟲,超大隻的,保證讓你的下巴掉下來!接著我們沿著溼漉漉的山坡地往前走,路上鋪著許多黃黃的東西,媽媽說那是稻穀殼,老師還拿了「章魚哥」給我們看呢!那是蕈類,很臭,味道就像腐爛的屍體,所以會引來埋葬蟲和蒼蠅,好噁呀!在繞著整個園區時,我們發現了好多蟲、植物,都各有各的覓食行為和築巢行為,真神奇!
終於繞完了,我們就回到小木屋,準備下一個活動:植物染。我們資優班以前就有用咖哩做過植物染手帕,但我做的好醜。今天要再做一個,我真高興啊!首先大家每人發一個白布,把它用對折、打結和夾住的方式做出花紋,之後再放到浸泡過洋蔥的水泡一下,下午就會看到你的成果了!
到了下午,我們先將園區尋寶所發現的動植物畫在5×5的方格上,猜猜我們要幹麻?沒錯!我們就是要玩Bingo!我是第一個Bingo的耶!好開心喔!接著我們又回到小木屋,看看我們的植物染作品了!我找出我的作品(我們有在上面做記號,所以認的出來),迫不及待的打開每個難纏的結…哇!我的作品露面了!中間有兩條魚的圖案,剛好印證了我雙魚座的樣子,真巧啊!上下面的花紋都糊掉了,所以我覺得好醜啊!
參觀完油點草生態公園,我們就要去北埔老街逛,順便參觀一些古蹟,由我們自己報告解說。首先來到的是慈天宮,裡面供俸的神明有:三山國王、觀世音菩薩…是一棟金碧輝煌的房子。接著我們又陸陸續續到了北埔洋樓:蔣阿新古宅、天水堂和金廣福公館,同學介紹的滿詳細的,所以我們並不難懂。解說完後,我們就到老街逛了,吃的喝的應有盡有,商品多的令人目不暇給。終於要回去了,我們懷著疲憊的步伐網遊覽出走去。
今天去油點草生態公園,不僅看到許多奇奇怪怪的生態,也做了有趣的植物染。下午去北埔老街,我們認識了一些古蹟,收穫真不少!

呱呱呱!咦?教室裡怎麼會有青蛙的叫聲?原來是老師帶青蛙的活體來教室啦!今天一上課,老師就從袋子中抓來一隻腹部白白紫紫、體型巨大的青蛙,沒錯!他就是牛蛙,我們看到他的幾項特徵:
1.眼皮是由下往上合起來
2.眼睛可以縮進身體
3.擁有朝天鼻
4.有弱視,不動的東西看不到

青蛙的生活史主要分三個階段:
1.卵
2.蝌蚪
3.成蛙
老師說,如果有雄性青蛙抱到同樣是雄性的青蛙,下面的那隻青蛙就會鳴叫,告訴上面的青蛙:「你抱錯蛙了!我是公的!」我認為這是非常有趣的生物現象。
台灣總共有32種青蛙,又分了六科,分別是:
1.蟾蜍科
2.狹口蛙科
3.樹蛙科
4.叉舌蛙科
5.赤蛙科
6.樹蟾科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台灣五種綠色型樹蛙:
台北樹蛙
特徵:
1.虹膜是金黃色的
2.身體兩側沒有白線
3.雄蛙有挖洞行為
4.繁殖期在冬天
諸羅樹蛙
特徵:
1.腹部是白紅色的
2.繁殖期是春到秋(5個月)
橙腹樹蛙
特徵:
1.腹部是橙色的
2.綠色的背部有細小的斑點
翡翠樹蛙
特徵:
1.吻尖端有磨損的花紋
2.全年繁殖
3.虹膜是金黃色
莫氏樹蛙
特徵:
1.虹膜是紅色的
2.腹部有黑斑
3.全年繁殖

今天的課程不但親眼目賭青蛙,還親手觸摸到青蛙冰涼涼的身體,也學習到關於青蛙身體構造的相關知識,原來青蛙家族也是很奧妙的一群,而且從蛙類的化石可以知道,青蛙的進化史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真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次介紹蛙類的課程,真是讓我獲益匪淺啊!

老師:我因為5/15日日新國小有校外教學因此沒有去上課,可是,我們這一次去上課的主題,也跟生態有關,所以想請老師看一下:

雖然我沒有上生態營,不過,我們今天來到了,「油點草」那裏是個環山環繞的地方,油點草那兒的生態豐富,四處可見蝴蝶幼蟲的蹤跡,不時還會有青蛙的郭郭聲,好像是在歡迎我們呢!還有,五色鳥和竹雞也加入我們的行列了呢!這兒的生態還真的是「有點吵」呢!

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園區尋寶,之前有教過我們的恐龍老師帶領著我們,準備去挖寶了!我們沿途看見了大斑鳳蝶的幼蟲、青帶鳳蝶、姬蜂、長腳蜂、蛇雕…等等,恐龍老師說要帶領我們到埋葬蟲的世界了。
地面上,四處鋪滿了稻穀殼,裡頭,住著一群章魚哥,事實上,他們是一群可愛的蕈類,長了十二隻腳,感覺就像章魚哥。

這一次的園區尋寶,就像是我們在金面山的校外教學一樣,都觀察到了他們如何覓食(包括植物)、和他們如何築巢,繁衍下一代,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們收或許多。

我們將在園區裡尋寶的動、植物,都記錄在一張5×5的紀錄表上,準備下午來玩賓果遊戲。

園區尋寶之後,我們便開始練習如何做植物染。回憶之前在日新國小也同樣有做過。唯一不同的是:之前我們是用咖哩,可是這一次是用洋蔥製作,所以顏色會比較深一點。這一次,我決定不要是用圈圈造型,我先將布折成三角形狀,再運用冰棒棍將他狠狠的壓住,希望下午見到的成果能夠很好看。

油點草的食物真得很好吃!我們飽餐一頓後,就開始了最好玩的賓果遊戲了!老師一開始,先帶領我們複習今天所看到的,答對了就可以送獎品。在這個階段,我就得了六個果實!接著,老師故作神秘的慢慢的揭開答案,得獎者慢慢出爐了,我也是其中之一呢!因此,我又得到了一個青剛櫟的果實,好大一個唷!

接著,我們就要揭開今天早上植物染的結果了!我迫不及待的打開那難纏的橡皮筋,準備看看我的結果,結果…嗯!很滿意!中間有一個正方形和似圓不圓的圓圈,旁邊還有小花點綴的。還蠻可愛的!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馬上就要告別油點草了。我們繼續往我們的行程:北埔老街逛,還去了北埔的許許多多的古蹟,有姜阿新古宅,還有慈天宮、金廣福…等,逛完了北埔著名的古宅,肚子也餓了,於是,我們便道北埔老街逛逛,買了許多紀念品,開開心心的回家去!

生態資訊營(六)蛙的生態觀察
在生態世界裡,蝴蝶就是公主,想必青蛙就是王子了。在大家的心目中,想到青蛙就會想到王子,牠是多麼的善良可愛呀!今天我就要介紹「蛙類」

台灣蛙類一共分六科三十二種,其中最大的蛙就是牛蛙,他屬於外來種,至於它是怎麼來台灣的呢?牠的卵附著在候鳥的腳上,而帶到了台灣。如果把它放在一個密室裡,那裡放其他的蛙類,所以的青蛙都會被牛蛙吃掉!真是令人目瞪口呆耶!另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蛙科應該就是蟾蜍科了,牠們體型肥胖,皮膚粗糙。牠是演化成乾燥皮膚的,所以競爭力比其他蛙類強!此科有兩種蟾蜍,一種是黑框蟾蜍,一種是盤古蟾蜍。

樹蛙科:在台北聽障奧運時,吉祥物就是台北樹蛙啦,樹蛙科的吸盤很明顯,因為了攀爬樹幹,也可攀於滑溜的溪石,不過我認為牠是蛙類中的王子。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特別拿了牛蛙來給我們看,真是大隻啊!牠的眼皮是由下面到上面的,老史也有特別拿給我們摸,只不過好乾呀!老師還有給我們看其他的蛙類,只不過有時候跑來跑去,讓大家都笑得合不聾嘴呢!突然,聽到袋子裡呱呱呱的叫聲老師說:「公的青蛙如果抱到或壓到公的青蛙身上,下面的青蛙就會叫彷彿在說「你報錯蛙了,我不是母的!」。」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這次的「蛙的生態觀察」是我上過最生動、好玩的一堂課,壤我們不用到野外就能看到野外的東西,今天能上到這堂課我真是太有福氣了!

蛙的生態觀察
大家好我是斯文豪氏赤蛙!有些人也叫我「鳥蛙」,因為我的叫聲像鳥叫。

我和我的朋友們都是「弱視」,而且我們的眼皮是由下而上喔!雖然我們是「弱視」,但你可別小看我們,我們的聽力可是很好的,而且我們有一對朝天鼻。
大家常說我們吃蚊子,大錯特錯!蚊子那麼小,根本吃不夠,蒼蠅才是最佳的選擇,又肥又大,讚啦!

我們青蛙共分成6科32種:

一、蟾蜍科:
盤古蟾蜍、黑框蟾蜍。

二、樹蟾科:
中國樹蟾。

三、狹口蛙科:
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花狹口蛙(外來種)、史丹吉氏小雨蛙。

四、樹蛙科:
日本樹蛙、諸羅樹蛙、褐樹蛙、橙腹樹蛙、艾氏樹蛙、莫氏樹蛙、面天樹蛙、翡翠樹蛙、白含樹蛙、台北樹蛙。

五、叉舌蛙科:
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六、赤蛙科:
腹斑蛙、豎琴蛙、牛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梭德氏赤蛙、長腳赤蛙。

我們青蛙還有一個有趣的行為,就是雄蛙跟雌蛙交配時,雄蛙會緊緊的抱著雌蛙,但如果雄蛙抱到雄蛙,例如,另外一隻斯文豪氏赤蛙壓在我身上,我就會發出叫聲,告訴他:「你抱錯了,我是雄蛙不是雌蛙!!!」。
你說是不是很有趣啊!

人:「太有趣了!」。

蛙的生態觀察
大家好我是斯文豪氏赤蛙!有些人也叫我「鳥蛙」,因為我的叫聲像鳥叫。

我和我的朋友們都是「弱視」,而且我們的眼皮是由下而上喔!雖然我們是「弱視」,但你可別小看我們,我們的聽力可是一流的,我們還有一對朝天鼻。
大家常說我們吃蚊子,大錯特錯!蚊子那麼小,根本吃不夠,蒼蠅才是最佳的選擇,又肥又大,讚啦!

我們青蛙共分成6科32種:

一、蟾蜍科:
盤古蟾蜍、黑框蟾蜍。

二、樹蟾科:
中國樹蟾。

三、狹口蛙科:
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花狹口蛙(外來種)、史丹吉氏小雨蛙。

四、樹蛙科:
日本樹蛙、諸羅樹蛙、褐樹蛙、橙腹樹蛙、艾氏樹蛙、莫氏樹蛙、面天樹蛙、翡翠樹蛙、白含樹蛙、台北樹蛙。

五、叉舌蛙科:
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六、赤蛙科:
腹斑蛙、豎琴蛙、牛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梭德氏赤蛙、長腳赤蛙。

我們青蛙還有一個有趣的行為,就是雄蛙跟雌蛙交配時,雄蛙會緊緊的抱著雌蛙,但如果雄蛙抱到雄蛙,例如,另外一隻斯文豪氏赤蛙壓在我身上,我就會發出叫聲,告訴他:「你抱錯了,我是雄蛙不是雌蛙!!!」。
你說是不是很有趣啊!

人:「太有趣了!」。

蛙的生態觀察
今天是西湖國小自然生態初階班的第六堂課,是陳王時老師教的蛙的生態觀察。
台灣蛙類共分六科三十二種
一、 蟾蜍科
體型肥胖,皮膚粗糙,背部佈滿纍立,耳後腺 及背部的纍利會分泌白色的有毒之液,可適應乾燥的環境,於陸路的競爭力較其他蛙類強。目前台灣有兩種。
二、 樹蟾科
樹棲性,習性與樹蛙類類似,但因胸骨和脊椎的類似,故名樹蟾科。台灣僅中國樹蟾一種。
三:狹口蛙科
台灣共分三屬十三種。
1. 姬蛙科屬:巴氏小雨蛙科、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
2. 小姬蛙屬:史丹吉氏小雨蛙。
3. 狹口蛙屬:花狹口蛙。是狹口蛙中的大塊頭,最大超過9公分被激怒時會分泌毒液。外來種,研判可能是進口東南亞原木或貨櫃時意外偷渡來台定居,目前在鳳山水庫附近有大量繁殖族群。
姬蛙屬和小姬蛙屬為台灣原生種蛙類,是台灣地區體型小的蛙類,一般最大不超過3公分,口小,身體呈三角形,除史丹吉氏小雨蛙外,其餘三種都是名副其實的大聲公,是標準的蛙小、聲音大。
四、樹蛙科
顧名思義為樹上生活的蛙類,四隻指端膨大成吸盤可攀附於樹葉上、或滑溜的溪石上,在台灣共有5種褐色形、5種綠色行的樹蛙,共計10種。
五、赤蛙科
赤蛙科的成員體表平滑,體形較為流線,後肢長而且強健,跳躍能力強,有蹼、善泳,繁殖能力強,族群量大,生性機警不易親近,為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族,台灣目前共有六屬十種。
六、叉舌蛙科
體較粗壯,體表不平滑,帶有棒狀或顆粒突起。鼻骨較大,舌骨較大,舌股的前腳具前突,據環狀或長形向前。台灣有三屬四種。
我認為上這堂課,對我有益處,因為讓我看到許多活生生的青蛙,好像來到一處野外,陳老師說:[我們吃的牛蛙,是外來種,也會讓許多青蛙絕種。]我們一定要控制這些外來種,不要隨意引進,或隨處棄養,讓牠們破壞本土蛙類生態環境及排擠本土蛙類生存空間的悲劇發生。此外我認為政府要好好嚴把海關,不要讓更多外來種進入境內,造成更多台灣的生物絕種,政府還要教育我們國人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不要隨意引進外來種,比如說福壽螺引起的生態浩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今天是ㄧ個美麗的早晨—-陳王時老師代我們進入青蛙的秘密世界,台灣的蛙類分成六種有:
一、蟾蜍類(1)盤古蟾蜍
特徵:耳後腺緣下有粗黑線、會分泌有毒的白色汁液。
習性:如果雄蟾抱在一起時,被抱的雄蟾會發出「夠!夠!夠!」的叫聲。
(2)黑眶蟾蜍
特徵:鼓膜明顯、吻部和眼睛周圍是黑色的。
習性:繁殖期,雄蟾會發出「咯拉—咯拉—咯拉」的聲音。
二、樹蟾類:中國樹蟾
特徵:吻部連接眼睛到鼓膜後方有一條褐色的過眼帶。
習性:繁殖期時都能聽到「ㄎ哩—ㄎ哩—ㄎ哩」的叫聲。
三、狹口蛙類:小雨蛙
特徵:從吻端到體側有一條黑寬帶。
習性:每年2月到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山區、平原都能聽到
「ㄉㄌ啦—ㄉㄌ啦—ㄉㄌ啦」的叫聲。
四、樹蛙類:翡翠樹蛙
特徵:會隨著環境變色。
習性:雄蛙的鳴聲為「呱啊—呱啊」。
五、赤蛙類:台北赤蛙
特徵:背側上方有一條深色線,下方有一條寬縱帶,從吻部
延伸到後肢、背部。
習性:雄蛙的叫聲有如小雞「嘰—嘰」。
六、叉舌蛙:海蛙
特徵:上下唇有8條深褐色縱紋,鼓膜大。
習性:大雨過後的夜晚常能聽到「妹ㄟㄟㄟㄟ」、,但若近
聽則是「達達達」的機關槍聲。

心得:陳王時老師是一位作者,也是一位老師,今天我從老師
身上學到許多厲害的絕招及尋找青蛙的技巧,讓我在下
次尋找青蛙時能快速找出青蛙的所在地,進而觀察、了
解其一切。

【前言】
今天我們上的課是陳王時老師的蛙的生態觀察,老師幽默的解說讓我印象深刻,同時也讓我學到了許多關於蛙的知識,是很棒的學習經驗喔!

【台灣的蛙類】

台灣蛙類共分六科三十二種

(一)蟾蜍科

體型肥胖,皮膚粗糙,背部佈滿纍粒,耳後腺和背部的纍粒會分泌白色的有毒汁液,可適應乾燥的環境,於陸域的競爭力比其他蛙類強。目前台灣有兩種。

(二)樹蟾科

樹棲性,習性與樹蛙類似,但因胸骨與脊椎的結構和蟾蜍科類似,故名樹蟾科。台灣僅中國樹蟾一種。

(三)狹口蛙科

台灣共分三屬五種

1.姬蛙屬: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
蛙。

2.小姬蛙屬:史丹吉氏小雨蛙

3.狹口蛙屬:花狹口蛙。是狹口蛙中的大塊頭,最大超過九公分,被激怒時會分泌毒液。外來種,研判可能是進口東南亞原木或貨櫃時意外偷渡來台定居,目前在鳳山水庫附近有大量繁殖族群。

姬蛙屬和小姬蛙屬維台灣原生種蛙類,是台灣地區最小的蛙類,一般最大不超過三公分,口小,身體呈三角形,除史丹吉氏小雨蛙外,其餘三種都是名副其實的大聲公,是標準的蛙小、聲音大。

(四)樹蛙科

顧名思義為樹上生活的蛙類,四肢趾端皆膨大成吸盤可攀附於樹葉上、或滑溜的溪石上,在台灣共有五種褐色型、五種綠色型的樹蛙,共計十種。

(五)赤蛙科

赤蛙科的成員體表平滑,體型較為流線,後肢長而且強健,跳躍能力強,有蹼,善泳,繁殖能力強,族群量大,生性機警不易親近,為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群,台灣目前有六屬十種。

(六)叉舌蛙科
體較粗壯,體表不平滑,帶有棒狀或顆粒突起。鼻骨較大,舌骨較大,舌骨的前角具前突,具環狀或長形向內彎。台灣有三屬四種。
原來台灣的蛙類有六科三十二種,這真是太讓我驚訝了,真厲害。

【台灣蛙類名錄】

(1)蟾蜍科
盤古蟾蜍、黑眶蟾蜍

(2)樹蟾科
中國樹蟾

(3)狹口蛙科
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
花狹口蛙、史丹吉氏小雨蛙

(4)樹蛙科
日本樹蛙、諸羅樹蛙、褐樹蛙、橙腹樹蛙、
艾氏樹蛙、莫氏樹蛙、面天樹蛙、翡翠樹蛙、
白頷樹蛙、台北樹蛙

(5)叉舌蛙科
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6)赤蛙科
腹班蛙、豎琴蛙、牛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
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
梭德氏赤蛙、長腳赤蛙

哇!原來台灣的蛙類那麼多、那麼豐富,我都沒有仔細觀察過呢!我真佩服老師,他一定花了很多時間在觀察蛙類吧,我希望我也有和老師一樣的毅力。

.小蛙大學問
今天介紹的陳老師是由活體蛙類來為我們介紹兩生類無尾目的蟾蜍、樹蟾、樹蛙、赤蛙及狹口蛙這五顆的兩生類。
(以下資料來源: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http://archive.zo.ntu.edu.tw/index.asp)
蟾蜍科:黑框蟾蜍
體長範圍:六到十公分
指尖無吸盤
棲地類型:城鎮、農地、林地
微棲地類型:公園、水田、低海拔闊葉林
卵成念珠狀,每次產卵約一千粒,在靜水及流水中都會產卵
盤古蟾蜍
體長範圍:五到十三公分
指尖無吸盤
棲地類型:林地
微棲地類型:中、低海拔闊葉林
卵成念珠狀,每次產卵約一千粒,在靜水及流水中都會產卵
樹蟾科:中國樹蟾
體長範圍:二點五到三公分
指尖有吸盤
棲地類型:林地
微棲地類型:低海拔闊葉林
樹蛙科:
莫氏樹蛙
為保育類
體長範圍:四到五公分
指尖有吸盤
棲地類型:林地
微棲地類型:中、低海拔闊葉林
卵為泡沫狀,在陸地產卵
白頜樹蛙
體長範圍:五到七公分
指尖有吸盤
棲地類型:林地、溼地
微棲地類型:低海拔闊葉林、森林內溼地
卵為泡沫狀,在流水中產卵
台北樹蛙
特有種,是保育類
體長範圍:公三點五到四點五公分 母四點五到五點五公分
指尖有吸盤
棲地類型:林地、溼地
微棲地類型:低海拔闊葉林、森林內溼地
卵為泡沫狀,每次產三百到四百科卵,產卵在植物上
翡翠樹蛙
特有種,是保育類
體重範圍:五點八到三八點七公分
體長範圍:四點五到四點七公分
指尖有吸盤
棲地類型:林地、水域
微棲地類型:低海拔闊葉林、水池
卵為泡沫狀,每次產約三百五到四百五十顆,在流水中產卵
日本樹蛙
體長範圍:二點五到三點五公分
指尖有吸盤
棲地類型:水域
微棲地類型:溪流
艾氏樹蛙
體長範圍:公三到四公分母四到五公分
指尖有吸盤
棲地類型:林地
微棲地類型:低海拔闊葉林、竹林
卵包膠膜,個個分離黏附,每次產八十到一百個卵,在陸地產卵
(其他21種蛙類,因資料太多,寫完會起笑,所以請自行上網觀看)
啊,今天的課程真是讓我對蛙類的功力大增啊,以後我也要多多上網觀看有趣的生態資訊。

老師:由於5/15當天我們學校資優班舉辦校外教學,所以無法前來上課,但是我們去的油點草生態農場也很有趣!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以下是我的文章,請您過目:
今天早上我們就搭著遊覽車,去北埔的一家用植物命名的油點草生態農場。到底「油點草」還是「有點吵」呢?等會兒再告訴你。因為前天有下過大雨,所以地上都是濕濕黏黏的爛泥巴,所以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走路,深怕鞋子陷入泥沼。

到了油點草生態農場,當然別忘了介紹主人飛鼠叔叔、還有以前曾帶我們導覽的恐龍叔叔、恐龍叔叔的老婆琥珀阿姨、他們的朋友晴天阿姨,有他們的幫忙我們今天才能順利的完成這麼多有趣的活動。
一開始的活動,就是由恐龍叔叔帶我們去認識這裏的動植物,每見到一個動植物,就把寫在賓果格子裡,在那兒我們認識了很多動植物。有叫聲像狗叫貢德氏赤蛙,喜歡很臭蕈類的埋葬蟲,喜歡吃蛇的蛇雕,愛放臭屁的椿象,專門把卵產在樹皮裡的姬峰,引誘蟲再用黏液溶解的豬籠草,叫著雞狗乖的竹雞,住在爬森藤上的大白斑蝶毛毛蟲,還有許許多多的動植物:燈蛾幼蟲、黃領蛺蝶、青帶鳳蝶、單帶蛺蝶、當然別忘了葉片上有像被油滴到的小黑點-「油點草」,就是由它來命名這個生態農場的,它可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呀!

第二個活動是由琥珀阿姨帶領的植物染,一開始我們還不知是用什麼植物來染布的,後來一進去染布的地方,聞到一股令人想哭的味道,我們馬上就瞭了,原來是洋蔥啊!難怪令人那麼想哭。琥珀阿姨就先教我們如何用一些簡單的花樣。接下來就換我們操作了,因為我很討厭整齊的圖案,我喜歡隨便不整齊、有亮暗的圖案,所以我就隨便揉一揉、隨便綁一綁、有緊有鬆的,然後用清水洗一洗擠出裡面的水分,就準備下鍋了,等待染布煮好的同時,我們就先去吃午餐了。午餐實在是太豐盛,我們一下就吃完了。

下午,我們就先玩賓果,連成兩條線換一顆種子,而我得到了兩顆種子:分別是紅紅的相思豆和扁扁黑黑的血藤子,真是開心。玩完了賓果,我們的布也染好了,所以我們就去拆我們的染布上面綁的橡皮筋、繩子,拆掉之後,我看看我的染布,還蠻符合我原先說的樣子,隨便不整齊、有亮暗的圖案,雖然我們都很想馬上帶走我們染布,但因她們要幫我們的染布加工變成一個袋子,所以我們只好痛心的跟他們說再見離去。

離開了油點草,接著前往北埔老街,到了那裡,這次我們自己當小小解說員,一個接著一個報告事先準備好的古蹟資料,有巴洛式風格的姜阿新洋樓、有一級古蹟的天水堂、金廣福公館和北埔信仰中心的慈天宮。報告完之後,還有十分鐘的時間就要回台北了,我們就趕快利用這十分鐘的時間,去買一些吃的來飽足自己,之後就快快樂樂的搭車回學校。

今天玩的真開心啊!希望下次還能再來北埔,但是不要是下雨天!

大家好!我是可愛的澤蛙,今天要由我來介紹台灣的青蛙給大家認識認識。

台灣的蛙類有32種:

一.蟾蜍科:

1.盤古蟾蜍

2.黑眶蟾蜍

二.樹蟾科:

1.中國樹蟾

三.狹口蛙科:

1.花狹口蛙

2.巴氏小雨蛙

3.小雨蛙

4.黑蒙西氏小雨蛙

5.史丹吉氏小雨蛙

四.樹蛙科:

1.日本樹蛙

2.褐樹蛙

3.艾氏樹蛙

4.面天樹蛙

5.白頷樹蛙

6.諸羅樹蛙

7.橙腹樹蛙

8.莫氏樹蛙

9.翡翠樹蛙

10.台北樹蛙

五.叉舌蛙科:

1.海蛙

2.澤蛙

3.虎皮蛙

4.古氏赤蛙

六.赤蛙科:

1.腹斑蛙

2.豎琴蛙

3.牛蛙

4.貢德氏赤蛙

5.拉都希氏赤蛙

6.台北赤蛙

7.斯文豪氏赤蛙

8.金線蛙

9.長腳赤蛙

10.梭德氏赤蛙

偷偷告訴你們三個秘密,第一,我的眼睛可以跑進眼窩裡面。第二,我的眼皮是由下往上蓋的,這樣跳水的時候才不會來不及閉眼。第三,有弱視,不動的東西看不到。

在告訴你我趕走敵人的絕招,一共有六個:

1.毒液

2.偽裝

3.逃跑

4.變得很大

5.裝死

6.作伏力挺身

如果想要觀察我們青蛙的話,只要有或潮濕的地方,都可以發現我們喔!

大家好!我是可愛的澤蛙,今天要由我來介紹台灣的青蛙給大家認識認識。

台灣的蛙類有32種:

一.蟾蜍科:

1.盤古蟾蜍

2.黑眶蟾蜍

二.樹蟾科:

1.中國樹蟾

三.狹口蛙科:

1.花狹口蛙

2.巴氏小雨蛙

3.小雨蛙

4.黑蒙西氏小雨蛙

5.史丹吉氏小雨蛙

四.樹蛙科:

1.日本樹蛙

2.褐樹蛙

3.艾氏樹蛙

4.面天樹蛙

5.白頷樹蛙

6.諸羅樹蛙

7.橙腹樹蛙

8.莫氏樹蛙

9.翡翠樹蛙

10.台北樹蛙

五.叉舌蛙科:

1.海蛙

2.澤蛙

3.虎皮蛙

4.古氏赤蛙

六.赤蛙科:

1.腹斑蛙

2.豎琴蛙

3.牛蛙

4.貢德氏赤蛙

5.拉都希氏赤蛙

6.台北赤蛙

7.斯文豪氏赤蛙

8.金線蛙

9.長腳赤蛙

10.梭德氏赤蛙

偷偷告訴你們四個小秘密,第一,我的眼睛可以跑進眼窩裡面。第二,我的眼皮是由下往上蓋的,這樣跳水的時候才不會來不及閉眼。第三,有弱視,不動的東西看不到。第四,所有的青蛙只有我吃蚊子喔!

在告訴你我趕走敵人的絕招,一共有六個:

1.毒液

2.偽裝

3.逃跑

4.變得很大

5.裝死

6.做伏力挺身

如果想要觀察我們青蛙的話,只要有水或潮濕的地方,都可以發現我們喔!

(這篇是修改過的)

台灣的蛙類有六科:一.蟾蜍科、二.樹蟾科、三.狹口蛙科、四.樹蛙科、五..赤蛙科、六叉舌蛙科。
老師一開始介紹牛蛙,他是赤蛙科的一種。一開始他不會動,我以為他是假的,後來等到老師講解青蛙的眼睛時他才開始動,老師說:只要手上沒有傷口就可以摸青蛙,但是摸完要去洗手。
老師問我們青蛙是什麼視,我回答弱視,於是我答對了,所以拿到一張圖片。
老師還教我們如何分辨盤古蟾蜍和黑眶蟾蜍的不同,就是黑框蟾蜍的腳趾前有一點黑黑的。不過他們都有共同的特色,是耳後腺會分泌白色的毒汁,而且他們的卵會形成兩條長條的平行線。
我最鍾情的青蛙是台北樹蛙,他的腹部是黃色的,腳上有吸盤,身體的顏色會隨著環境而變化,真是有趣極了。
補充資料,以下是 上網搜尋蛙類的保育課程:
蛙類是從事保育教育的良好題材之一,因為它們數量多、容易接觸,不論在都市、鄉野、小溪或山林都可以見到他們的蹤影。蛙類以一般人認為的有害蟲類為食,是生物防治的重要例證,容易引起大眾認同。成蛙用皮膚呼吸、蝌蚪在水中生活,都直接與自然環境接觸,也迅速反應各種環境變化,是環境監測的利器。

  但最近二十年來,全世界蛙類族群卻不斷大量減少中,並引起學術界及保育界的注意。其減少的可能原因,包括:

臭氧層破洞
  紫外線照射量增加,影響DNA修復能力,使得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的卵塊發育不正常,無法孵化;而成體可能因此對疾病的抵抗力比較差。

棲地破壞
  尤其砍伐熱帶雨林及溼地填土造成的影響最大,讓蛙類無法繁衍下一代。

環境污染
  例如農藥、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等,都直接影響蛙類的卵、蝌蚪及成蛙的存活;而工業排出的二氧化硫及汽機車排放的氧化氮所造成的酸雨,也讓蝌蚪發育不正常,甚至死亡。

濫捕及食用
  雖然已經有許多種馴養的食用蛙類,但在許多地方仍依傳統捕捉野生蛙類做為食用或藥用。

外來種的危害
  例如牛蛙不是台灣本地種,體型大而且貪吃,曾見過吃下體長10公分的貢德氏赤蛙,蝌蚪也會吃其他本土蛙類的蝌蚪,只要牛蛙存在的地方,原生蛙類數量就會減少。但牛蛙卻是最常被任意放生到野外的蛙類,這種放生等於放死。
另外有些人也喜歡在野外放生魚類,有些魚類會吃蝌蚪,也造成危害。

  而以上造成蛙類大量減少的可能原因,事實上也是地球上許多動物面臨的問題,包括我們人類。今日的蛙類,明日的人類,該如何做,就看我們的選擇了。
電視上有報導,當生物親臨絕種時,青蛙首當其衝。

蛙的生態觀察
大家好,我是青蛙博士,今天,我來介紹我們的種族-青蛙,我們有6科32種,大家都說我們愛吃蚊子,那可是大錯特錯,小小的,要吃幾千兆隻啊!還是肥肥胖胖的蒼蠅好吃。我現在就介紹幾種同族給大家認識。
中文名 盤古蟾蜍
英文名 undefined
學名 Bufo bakorensis
科名 蟾蜍科 (英)Bufonidae
目名 無尾目 (英)ANURA
特有種/特有亞種 台灣特有種
個體之間的體型差異很大,從5公分到20公分都有,雌蟾明顯地比雄蟾大很多。雄蟾不會主動發出叫聲,只有在被其它雄蟾誤抱的時候,才會發出「勾、勾、勾」釋放叫聲。卵串成長條型,長約八十公分,約四千多顆卵粒。蝌蚪黑色有毒,常聚集成黑壓壓一片。
盤古蟾蜍廣泛地分佈於台灣全島各地,從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牠們的蹤跡。
中文名 黑眶蟾蜍
英文名 Spectacled toad
學名 Bufo melanostictus
科名 蟾蜍科(英)Bufonidae
目名 無尾目(英) ANURA
為大型蛙類,可達100㎜。白天往往躲在洞穴裏面,晚上出來覓食。行動笨拙遲緩。繁殖期約在春、夏兩季,卵產於深水坑。以昆蟲、穀粒、軟體動物為主。
主要分佈 在台灣普遍分佈0到500公尺的平地及山區。墾地、闊葉林為其主要的棲息地。
參考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30307320
我印象中的惡魔是─牛蛙
大家別看牛蛙外表笨笨呆呆的,就以為牠很溫馴。其實完全不然!曾經看過水族業者在飼養牛蛙,為了滿足牛蛙的胃口,於是將活生生的小白鼠丟下去,趴一聲!小白鼠還沒站穩就已經被牛蛙一口包住,接著眼睛一眨、脖子一伸(想像一下),小白鼠已經乖乖的到了肚子裡面。各位想想看:面對小白鼠都可以一口解決,那其他蛙類不是更容易嗎?所以我一看到牛蛙就趕快落跑囉!
我們有6招來保護自己
1.毒液
2.偽裝
3.逃跑
4.變得很大
5.裝死
6.做伏地挺身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1607880
我希望人類不要隨便進口動物,又隨便棄養,才不會讓生態不平衡。啊~~~~~牛蛙來了!我要逃了,再會了,快逃吧!

【蛙的生態觀察】
今天,陳王時老師向我們介紹蛙的生態,首先,當然要從認識青蛙開始啦!
青蛙總共有分6科32種:
1.蟾蜍科
盤古蟾蜍 黑眶蟾蜍
2.樹蟾科
中國樹蟾
3.狹口蛙科
巴氏小雨蛙 黑蒙希氏小雨蛙 史丹吉氏小雨蛙 花狹口蛙
4.赤蛙科
腹斑蛙 豎琴蛙 牛蛙 貢德氏赤蛙 古氏赤蛙 拉都希氏赤蛙 澤蛙 長腳赤蛙 金線 虎皮蛙 梭德氏赤蛙 斯文豪氏赤蛙 台北赤蛙
5.叉舌蛙科
海蛙澤蛙 虎皮蛙 古氏赤蛙
6.樹蛙科
日本樹蛙 褐樹蛙 艾氏樹蛙 面天樹蛙 諸羅樹蛙 橙腹樹蛙 莫氏樹蛙 翡翠樹蛙 台北樹蛙

哇!沒想到青蛙的世界這麼的有趣!
在那些青蛙中,最大的蛙就是牛蛙,牠是外來種,牛蛙媽媽一次就可以生下「10000~30000」個卵呢!真是多子多孫!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特別拿了小牛﹝牛蛙﹞來給我們看,真是大隻啊!牠的眼皮是由下面眨到上面的,跟人類相反。
這次的「蛙的生態觀察」是我上過最生動、好玩的一堂課,真是讓我受益良多啊!

呱呱呱,鄉野間經常出現這一種聲音,這就是陳王時老師要教我們的台灣兩棲類─青蛙。

在美麗的寶島台灣蛙類共有6科32種:
一.蟾蜍科:
1.盤古蟾蜍
2.黑眶蟾蜍
二.樹蟾科:
1.中國樹蟾
三.狹口蛙科:
1.花狹口蛙
2.巴氏小雨蛙
3.小雨蛙
4.黑蒙西氏小雨蛙
5.史丹吉氏小雨蛙
四.樹蛙科:
1.日本樹蛙
2.褐樹蛙
3.艾氏樹蛙
4.面天樹蛙
5.白頷樹蛙
6.諸羅樹蛙
7.橙腹樹蛙
8.莫氏樹蛙
9.翡翠樹蛙
10.台北樹蛙
五.叉舌蛙科:
1.海蛙
2.澤蛙
3.虎皮蛙
4.古氏赤蛙
六.赤蛙科:
1.腹斑蛙
2.豎琴蛙
3.牛蛙
4.貢德氏赤蛙
5.拉都希氏赤蛙
6.台北赤蛙
7.斯文豪氏赤蛙
8.金線蛙
9.長腳赤蛙
10.梭德氏赤蛙

青蛙的生長過程從卵~幼體~成體,青蛙的卵有一些會黑的在上白的在下,因威若敵人上往下看會因黑色和湖底搭在一起而看不見,則魚兒從下面往上看的話會因為陽光而看不清楚。
青蛙的幼體就是蝌蚪,但是每一種的青蛙的蚵蚪都長的不一樣,都需要看一些特點才能認出來。
上完了這一堂課之後,我絕得青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生物,所以我想下一次去富陽公園看看,是否能找到青蛙,並帶回家養養看,但如果找
不到只好學老師到家樂福買囉

這次為我們上課的是陳王時老師,他是研究蛙類的專家,更特別的是他今天帶來了牛蛙、盤谷蟾蜍,當牛蛙壓到盤谷蟾蜍時,盤谷蟾蜍還大聲的叫了起來,大家也笑了出來,老師還用幻燈片為大家上課講解,真是又新鮮又有趣。
下面是這次上課的重點:
一、 台灣蛙類共分6科有32種。
1、蟾蜍科:它比較肥胖、皮膚粗糙,背部有很多纍粒,會分泌白色的有毒汁液,它比其他蛙類適應乾燥的環境,目前台灣有2種。
蟾蜍的毒腺特別發達,在兩眼的的後方集中成兩個大的毒腺,稱為耳後腺(或稱為腮腺),它所分泌的毒液,可加工成為名貴的中醫藥材—蟾酥。其實摸到蟾蜍並不會中毒,只要特別注意手上不要有傷口、摸完不要用手接觸眼睛或嘴巴,並且要將手洗乾淨就可以了。但是當吃下一隻帶皮的蟾蜍時,可能就會中毒致死了。

2、樹蟾科:樹棲性,習性跟樹蛙類似,台灣僅中國樹蟾1種。

3、狹口蛙科:台灣有姬蛙屬、小姬蛙屬、狹口蛙屬。
姬蛙屬、小姬蛙屬是台灣原生種蛙類,是台灣地區體型最小的蛙類,一般最大不超過3公分,除了史丹吉氏小雨蛙的聲音比較小聲,,其餘都是蛙小、聲音大,名副其實的大聲公。

4、樹蛙科:在樹上生活的蛙類,可以攀附在樹葉上或滑溜的溪石上,在台灣有
5種褐色型、5種綠色型的樹蛙。
樹蛙是屬於夜行性動物,所以它們在白天的時候,多半是把身體平貼著葉片或地面,閉著眼睛,躲得好好的睡覺。晚上是它們活動的時間,由於它們的眼睛只看得見會動的東西,因此凡是飛過或爬過它們眼前、長得比它們小的甲蟲、蚯蚓、毛毛蟲等都是美味的食物;但不會動的東西,例如死蚯蚓,它們則是視若無睹、毫不理會。
在台灣,許多種樹蛙都選在春天繁殖,而且常常不約而同的來到同一個水域,但由於每一種樹蛙的叫聲及鳴叫位置都不太一樣,所以不同種之間倒也相安無事,不會發生雜交的情況。樹蛙大多在水邊陸地或植物體上產白色棉花糖一般的泡沫性卵塊,但也有將卵一粒粒散布在地上或黏在竹筒壁:有些種類則在水裡產卵,此時多半將卵粒聚成一團黏在樹葉或石頭上。

5、赤蛙:它的外表平滑,後肢長而且強健,有蹼很會游泳,是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群,台灣目前有6屬10種。
台北赤蛙可不是台北樹蛙的親戚,小赤蛙的行動能力比較弱,在陸地上活動,很容易被天敵捕捉,因此大部分時間會躲在水中的水草叢或睡蓮蔭當保護篷,躲避天敵。

6、叉舌蛙科:身體比較粗壯,外表比較不平滑,帶有棒狀或顆粒突起,台灣有3屬4種。

二、 台灣蛙類名錄:
1、 蟾蜍科:盤谷蟾蜍、黑框蟾蜍
2、 樹蟾科:中國樹蟾
3、 狹口蛙科: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花狹口蛙、史丹吉氏小雨蛙
4、 樹蛙科:日本樹蛙、諸羅樹蛙、褐樹蛙、橙腹樹蛙、艾氏樹蛙、莫氏樹蛙、面天樹蛙、翡翠樹蛙、白頜樹蛙、台北樹蛙
5、 叉舌蛙科: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6、 赤蛙科:腹斑蛙、豎琴蛙、牛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梭德氏赤蛙、長腳赤蛙

蛙的生態觀察
大家好我是小蛙蛙,有很多人會覺得我們很可怕,但請大家明白,你只要仔細觀察我們,你我覺得我們很可愛的。
我們這一家族總共有三十二種,有人說是癩蛤蟆的蟾蜍科、習性與樹蛙相似的樹蟾科、嘴巴很小的狹口蛙科、在樹上生活的樹蛙科、繁殖力強的赤蛙科和有棒狀或顆粒突起的叉舌蛙科。
接下來我來一一介紹客科有哪些我的親戚小蛙蛙吧!
蟾蜍科
盤古蟾蜍、黑眶蟾蜍

樹蟾科
中國樹蟾

狹口蛙科
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花狹口蛙、史丹吉氏小雨蛙

樹蛙科
日本樹蛙、諸羅樹蛙、褐樹蛙、橙腹樹蛙、艾氏樹蛙、莫氏樹蛙、面天樹蛙、翡翠樹蛙、白頷樹蛙、臺北樹蛙

叉舌蛙科
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赤蛙科
腹斑蛙、豎琴蛙、牛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臺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梭德氏赤蛙、長腳赤蛙
這些全都是我的親戚。
另外還有個發生在某位叫劉彥廷小朋友身上的故事,我好像是貢德氏赤蛙,某天劉彥廷嚇到了我,我本來在享受日光浴,他就突然的震地板,把我嚇得半死,我趕緊跳往他的媽媽那邊,他的媽媽的尖叫聲,比震地板還恐怖,我衝到草叢裡,希望以後別再遇見他們了。

我和他相反,我希望以後還能遇見它,如果發生了,我一定要拿照相機猛拍它,因為我想確定它到底是不是貢德氏赤蛙,然後把照片拿給大家看。

第一段應是你會覺得,不是你我覺得,抱歉

今天的課程是有關蛙類的課程,由陳王時老師來為我們上課。首先,老師拿出了一隻牛蛙,讓我們認識蛙類的身體的幾項特徵。
1.眼皮是由下往上
2.有朝天鼻
3.眼睛可以縮到身體裡
4.視力不好
接著,老師又拿出好多隻青蛙,我看得眼花撩亂,心中想著原來青蛙的種類真多。台灣的蛙類種共有6科32種,分別是蟾蜍科、狹口蛙科、樹蛙科、
樹蟾科、叉舌蛙科、赤蛙科。
〈1〉蟾蜍科:
體型肥胖,皮膚粗糙,背部佈滿纍粒,耳後腺和背部的纍粒會分泌白色的有毒汁液,可適應乾燥的環境,於陸域的競爭力比其他蛙類強。目前台灣有兩種。
1.盤古蟾蜍
2.黑眶蟾蜍
〈2〉樹蟾科:
樹棲性,習性與樹蛙類似,但因胸骨與脊椎的結構和蟾蜍科類似,故名樹蟾科。台灣僅中國樹蟾一種。
1.中國樹蟾
〈3〉狹口蛙科:
花狹口蛙。是狹口蛙中的大塊頭,最大超過九公分,被激怒時會分泌毒液。外來種,研判可能是進口東南亞原木或貨櫃時意外偷渡來台定居,目前在鳳山水庫附近有大量繁殖族群。
姬蛙屬和小姬蛙屬維台灣原生種蛙類,是台灣地區最小的蛙類,一般最大不超過三公分,口小,身體呈三角形,除史丹吉氏小雨蛙外,其餘三種都是名副其實的大聲公,是標準的蛙小、聲音大。
1.花狹口蛙
2.巴氏小雨蛙
3.小雨蛙
4.黑蒙西氏小雨蛙
5.史丹吉氏小雨蛙
〈4〉樹蛙科:
顧名思義為樹上生活的蛙類,四肢趾端皆膨大成吸盤可攀附於樹葉上、或滑溜的溪石上,在台灣共有五種褐色型、五種綠色型的樹蛙,共計十種。
1.日本樹蛙
2.褐樹蛙
3.艾氏樹蛙
4.面天樹蛙
5.白頷樹蛙
6.諸羅樹蛙
7.橙腹樹蛙
8.莫氏樹蛙
9.翡翠樹蛙
10.台北樹蛙
〈5〉叉舌蛙科:
體較粗壯,體表不平滑,帶有棒狀或顆粒突起。鼻骨較大,舌骨較大,舌骨的前角具前突,具環狀或長形向內彎。台灣有三屬四種。
1.海蛙
2.澤蛙
3.虎皮蛙
4.古氏赤蛙
〈6〉赤蛙科:
赤蛙科的成員體表平滑,體型較為流線,後肢長而且強健,跳躍能力強,有蹼,善泳,繁殖能力強,族群量大,生性機警不易親近,為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群,台灣目前有六屬十種。
1.腹斑蛙
2.豎琴蛙
3.牛蛙
4.貢德氏赤蛙
5.拉都希氏赤蛙
6.台北赤蛙
7.斯文豪氏赤蛙
8.金線蛙
9.長腳赤蛙
10.梭德氏赤蛙
蛙類的避敵方法有6種,很特別。
1.逃跑
2.裝死
3.偽裝
4.毒液
5.膨脹身體
6.做伏力挺身
【心得】
我覺得蛙類很特別。老師說,如果雄蛙交配時,不小心抱到雌蛙,下面的雄蛙就會呱呱叫,像是說:「你抱錯人了!」。老師還說,他曾經聽人家說牛蛙的胃很強,便拿黑眶蟾蜍來餵食牛蛙,結果吃到第三隻時就死了。而他用花狹口蛙來餵蟾蜍時,吃完一隻就死了,真有趣。這次的課程不但學到有關蛙類的知識,還親眼目睹蛙類的丰采,更觸摸到青蛙,這真是最好玩的課程。希望我以後對於蛙類的了解可以更深,因為青蛙實在是太好玩了!

我期待已久的青蛙課終於到了,不知道陳老師會帶給我們什麼驚喜,因為我很少看到青蛙,所以我對青蛙可以很感興趣的呢!

課剛開始,老師就拿出他的小牛(牛蛙),牠是台灣三十二種蛙類裡面體型最大的,因為牠是外來種,它不能隨便亂放生,會造成生態不平衡,牛蛙是強勢蛙類,幾乎體型比牠小的所有蛙類牠都吃。接下來老師要介紹牠怎麼呼吸,牠是用鼻孔呼吸嗎?答案是;錯!牠是用牠的皮膚呼吸的,所以一直抓著牠的話,它可能很快的就會上西天了。接下來介紹牠眼睛的部分,因為牠的視力不好,牠只要看到比牠大的東西,牠就會逃走,與牠一樣大的東西,與牠戰鬥,比牠小的東西,把牠吃掉,在蛙的世界就是這樣的。老師說;圖鑑上蛙類的顏色只供參考,因為蛙類會隨著環境變色。

老師一一為我們介紹各種蛙類的特徵。
《蟾蜍科》
台灣有二種繁殖。
【盤古蟾蜍】(特有種)
有耳後腺。身長6.5~12cm。屬於大型蛙類。繁殖期在九月至隔年二月。棲息分部在全島海拔0~3000公尺的區域。
【黑眶蟾蜍】
有黑眼圈、黑指甲、黑口紅。身長5.2~10cm。屬於中大型蛙類。繁殖期在每年二月至九月。棲息分部在台灣全島海拔1000公尺以下都有分布。
《樹蟾科》
台灣有一種繁殖。
【中國樹蟾】
背部綠色,腹部黃色。身長2.5~ 4cm。屬於小型蛙類。繁殖期在每年二月到十月。海拔分布在台灣全島1000公尺以下的平地為主。
《狹口蛙科》
台灣有五種繁殖
【花狹口蛙】(外來種)
體型肥胖。體長約6~9cm。屬於中大型蛙類。繁殖期在每年三月至九月。在高雄鳳山水庫附近。
【巴氏小雨蛙】(保育類)
背部粗糙。體長約2.5~2.8cm。屬於小型蛙類。繁殖期在每年三月到八月。分布在中南部的低海拔山區。
【黑蒙西氏小雨蛙】(保育類)
有明顯的背中線。體長2.3~2.8cm。屬於小型蛙類。繁殖期在每年三月到九月。分布於中南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區域。
【小雨蛙】
背部有像塔狀的花紋。體長2~2.8cm。屬於小型蛙類。繁殖期在每年二到九月,。海拔分布在全島1000公尺以下的山區。
【史丹吉氏小雨蛙】
背部有黑色不規則斑紋。體長2.2~2.8cm。屬於小型蛙類。繁殖期在每年夏天,現在就可以看到他一生中要開始做最重要的任務了。海拔分布在全島1000公尺以下的山區。
《赤蛙科》
台灣有十種繁殖。
【腹斑蛙】
腹部有斑點。體長4.9~5.6cm。雄蛙有「給~~給~~給~~」的叫聲,這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屬於中型蛙類。繁殖期在三月到九月,現在可以看到牠交配繁殖喔!
【牛蛙】(外來種)
腹部為白色。體長12cm~20cm。這就是老師拿的「小牛」,記得喔!養他的話不要亂放生喔!屬於巨型蛙類。繁殖期在3~10月。
【貢德氏赤蛙】(保育類)
為大型蛙類,現在可以看到牠們在繁殖喔!
【拉都希氏赤蛙】
為中型蛙類,體背有大小不一的黑斑。
【長腳赤蛙】
為中型蛙類,腳很長。
【金線蛙】
為中大型蛙類,體側綠色。
【豎琴蛙】
小型蛙類,有背中線。
【梭德氏赤蛙】
為中型蛙類,體態修長。
【斯文豪氏赤蛙】
為中大型蛙類,背步膚色變化極大。
【台北赤蛙】
小型蛙類,體型修長。
《叉舌蛙科》
台灣有四種繁殖
【古氏赤蛙】
中型蛙類,嘴巴裡有像牙齒的凸狀物。
【澤蛙】
中型蛙類,體色及背中線差異大。
【虎皮蛙】(保育類)
大型蛙類,體色有虎紋狀的斑紋。
【海蛙】
外型和澤蛙很像,但體型比澤蛙大,背部有黑色斑紋。
《樹蛙科》
【日本樹蛙】
小型蛙類,體色變異大。
【褐樹蛙】(保育類、特有種)
中大型蛙類,雄雌大小變異大。
【艾氏樹蛙】
中小型蛙類,全年都有繁殖。
【面天樹蛙】(特有種)
小型蛙類,繁殖期已夏天為主。
【白頷樹蛙】
中、大型蛙類,繁殖期以春、夏天為主。
【諸羅樹蛙】(特有種)
中型蛙類,背部黃綠色。
【澄腹樹蛙】(特有種)
中大型蛙類,腹部為橘色。
【莫氏樹蛙】(保育類、特有種)
中小型樹蛙,腹部為白色或黃色。
【翡翠樹蛙】(保育類、特有種)
中大型蛙類,四肢趾端有吸盤。
【台北樹蛙】(保育類、特有種)
中小型蛙類,背部綠色。

這次的青蛙課,讓我終於了解青蛙的生態循環,有的青蛙的卵是一顆一顆的,有的青蛙的卵是像泡泡一樣的,有的青蛙的卵是一串一串的,有的青蛙的卵是一團一團的。有的蝌蚪是全黑的,有的蝌蚪是半透明的,有蝌蚪尾巴全透明的。有的青蛙是綠色的,有的青蛙是褐色的,有的青蛙是黃色的。青蛙的長相,不是只有我們一般想的綠色而已,是多麼多樣化,所以蛙的生態是如此的奇妙、有趣,希望這些蛙類能夠有更多的奇妙告訴我們!

你知道嗎?這世上有一種神奇的動物,那就是我,我的防禦力超強!有六種防禦方式

1 尿遁
2 伏地挺身嚇敵人
3 保護色
4 裝死
5 放毒
6 逃跑

這高明的六種防禦方式使我們可以以量取勝,在大自然裡稱王!

我們的養身麥片便是一些小昆蟲,不過小蚊子可不合我的胃口,因為我只能乖乖的被他吸血,我也吃不到他,反而是愛跳舞的蒼蠅,肥滋滋的,超好吃的。

你猜到了嗎?我們是什麼武士?什麼!猜不到!
好吧,最後給你一個提示,我們是兩棲類!

趕快聯絡你的總部,查一查資料,倒數五秒,5,4,3,2,1.5等一下,有人說話了,沒錯,我們就是蛙類!!!

蛙的生態調查
今天陳王時老師來幫我們上清蛙的課,課成中點:

蛙類的眼皮是由下往上。
視力:弱
食物大部份吃:小蛇、同類(青蛙)
蛙類各部位的功能『
呼吸器官:挖類因肺部構造不發達,無法只靠肺部呼吸,還得依靠一夫進行企以交換,所以要保持濕潤。而蝌蚪主要靠鰓來呼吸。

眼睛:台灣的蛙類是夜行性動物,但卻是弱視,看不清楚物體細部,只看的見會動的東西,可辨別顏色。

鼻子:可分辨氣味、嗅覺很好。

耳朵(鼓膜):可清楚的糾收聲音,尤其是同類的名聲。

嘴(吻部):若捕食小一點的的食物,則用舌頭迅速外翻黏取食物。

皮膚:濕滑。

腹部:蛙類會利用腹部平貼地面來感受物體的震動。

吸盤:某些蛙類爲了攀爬滑溜的食頭或是硬樹上生活,指端演化出吸盤的構造,藉此增加生存的競爭力。』

今天是由陳王時老師來為我們上蛙的生態觀察,老師一開始講到青蛙是弱視,牠只能看到會動的東西,看到體型比牠大的東西,牠就會逃跑;看到體型比牠小的東西,牠就會把牠吃掉;看到跟牠一樣大的,牠就會跳上去鉤住牠,因為牠會以為是一隻母的青蛙在那裡,但是如果下方的是公的青蛙,那下方的青蛙就會叫說:你這個笨蛋,抱錯了你還不知道。青蛙是夜行性的,牠用皮膚呼吸,因此牠的皮膚必須保持濕濕的,才不會乾死。青蛙的世界裡,是母的追公的,母的青蛙是依照哪隻公的叫得最大聲,牠就決定要交配,母的青蛙大部分都比公的青蛙大。台灣中有百分之九十的青蛙不吃蚊子,都吃蒼蠅,因為蚊子牠都很謹慎,久久才動一次,導致青蛙們看不到,不過蒼蠅卻一直亂飛亂飛的,當然比較容易被青蛙捕食。

青蛙保護自己不被天敵吃掉的方式有六種,分別如下:
1.保護色
2.毒液
3.逃跑
4.裝死
5.虛張聲勢
6.以尿液嚇跑天敵

老師也有說到許多有趣的青蛙,例如:

蟾蜍科:
1.盤古蟾蜍:有黑色的後眼線、居住在山區、在秋、冬季產卵、喜歡在溪流下蛋。
2.黑框蟾蜍:有黑指甲、黑眼眶、居住在平地、在春、夏季產卵、喜歡在池塘下蛋。

樹蟾科:
1.中國樹蟾:腹部是淡黃色、從吻端連接眼睛到鼓膜後方有一條深褐色過眼帶。

狹口蛙科:
1.花狹口蛙:頭寬大於頭長、四肢指端有近似長方形的吸盤。
2.巴氏小雨蛙:身體呈等腰三角形、指端有微小的吸盤。
3.小雨蛙:從吻端沿著體側有一條黑色寬帶、成熟雄蛙鳴囊為黑色。
4.黑蒙西氏小雨蛙:沿背中線兩側有對稱的波浪狀花紋、嘴巴小、小型蛙類。
5.史丹吉氏小雨蛙:體型瘦長、前肢上臂成橘色。

樹蛙科:
1.日本樹蛙:鳴聲吵雜不規律,有如蟲鳴、背部中央有一個「)(」型的凸起,為最主要的特徵。
2.褐樹蛙:眼睛虹膜有淺色T型斑、四肢趾端有明顯膨大吸盤。
3.艾氏樹蛙:背部體色底部隱約帶有綠色、是台灣五種褐色型樹蛙唯一會變綠的蛙類。
4.面天樹蛙:四肢腳外側有白色細顆粒、有暗褐色X或H型的斑蚊。
5.白頷樹蛙:大腿內側有網狀花紋、上唇是白色的。
6.諸羅樹蛙:腹部是白色或略帶粉紅色,無班點、雄蛙有單一外鳴囊。
7.橙腹樹蛙:腹部橙紅色,無班點,像切的一半的紅心芭樂、眼睛虹膜金黃色。
8.莫氏樹蛙:眼睛虹膜為橘紅色、體側及四肢內側有黑班。
9.翡翠樹蛙:由鼻孔連接上眼臉至耳後顳褶,有一條過眼金線、下方腹面有不規則的黑色雲狀班。
10.台北樹蛙:眼睛虹膜為金黃色、腹部為鵝黃色或米白色。
(以上資料來源:青蛙圖鑑)

此外我還知道青蛙的眼皮是由下往上的,這樣才可以幫助牠們在跳入水中時,不會被水潑到,青蛙的眼睛可以輕輕的觸摸都不會受傷,,因為青蛙的眼睛一壓就可以縮到眼窩裡,可是人類的眼睛一摸就會受傷,所以大家不要以為自己是青蛙,用手去摸自己的眼睛,到時候害自己的眼睛受傷了,可就糟糕了。青蛙這麼不起眼的動物,竟然也有這麼多令人驚訝的秘密,真是神奇。

我們這次上課的主題是”台灣的蛙類”。一開始上課,老師就拿

出了一隻”大牛蛙”來嚇我們;讓我們每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台灣的蛙共分成六科32種。 分別是 1-蟾蜍科

2-樹蜍科

3-叉舌蛙科

4-赤蛙科

5-狹口蛙科

6-樹蛙科

生長型態 – 卵 – 蝌蚪 – 成蛙

自我保護方法: 1-保護色

2-伏地挺身嚇跑敵人

3-逃跑

4-尿液嚇跑敵人

5-毒液

6-裝死

老師這堂依照不同的上課內容來更換不同的蛙類。其中最讓我

感到興趣的是長腿赤蛙。之所以叫長腿…想當然牠的腿就比一

般的蛙類來的修長。而且牠的體色有非常的多種。牠的雌蛙體

色偏紅。

牠們在蝌蚪時期時的背部上有V形斑,而且牠們的叫聲「啾。

啾。啾多」,這是跟一般蛙類比較明顯不同的地方。不過牠們

的叫聲不大聲…比較不容易聽到。

今天(5/15)生態課請了對蛙類知識非常專業的陳王時老師來上課,陳老師說台灣有32種蛙,分為六大科:1.2. 3.4.5.6.。我將上課中最有趣的內容寫成自己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蛙類的外觀】
《眼》
老師先介紹蛙類的眼睛,老師先用手輕輕的碰青蛙的眼睛,結果眼睛就縮到眼窩裡面去了,我們都還以為眼珠子怎麼不見了,而且老師還說,青蛙的眼皮是從下往上闔的,它的功能就好像人類使用的蛙鏡,避免牠跳下水的時後,被水的衝力讓眼睛受傷。
《耳》
接著,陳老師介紹牠的耳朵是長在眼睛的後方,牠不像人類有外耳,牠只有內耳,是為了避免進水。
《皮膚》
再來,陳老師說青蛙的皮膚光滑,而蟾蜍的皮膚則凹凸不平。但都有保護作用,而且還可以呼吸,皮膚能直接從水中或空氣中吸收空氣,所以青蛙的皮膚看起來始終都是濕濕黏黏的。
《四肢》
當蝌蚪快要變成幼蛙時,會先慢慢長出後腳,而牠們的前腳一直藏在胸前的透明袋中,等到接近變態的時候就會馬上彈出來。牠們利用伸出的前肢擋住身體左側用鰓呼吸時的出水孔,小蛙自然而然地放棄鰓呼吸,完全改用肺及皮膚呼吸。
【影響台灣蛙類生態的魔鬼~~牛蛙】
陳老師一上課後就把他養的牛蛙拿出來當我們上課的模特兒,牠的名字叫小牛,牠的祖先是從北美的區被引入台灣養殖,所以是屬於外來種,個性非常的兇猛,體型(最大可達20公分)也比一般蛙還大上許多,所以無論是成蛙或蝌蚪都會補食台灣本土蛙類與蝌蚪,嚴重影響台灣蛙類的生態。
【蟾蜍科的哥倆好】
其中蟾蜍科有有兩種,牠們的耳後線都會分泌白色毒汁,可提成中藥,其功用可當止痛劑,有麻醉的功能。
一種是,陳老師說牠們的最明顯的特徵是有些個體有深色縱紋,從眼後沿耳後腺斜伸到腰部。
一種是,牠們最明顯的特徵有”黑色趾甲”、”黑色吻部”和”黑色眼眶”,雄性在發情期會長黑色婚墊、咽喉的地方是橘紅色一、二指基部內側有黑色婚墊。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陳老師說有一隻雄的黑眶蟾蜍發情時抱著雌黑眶蟾蜍,結果雌黑眶蟾蜍已經交配了所以使出黑眶蟾蜍過肩摔,因為雄黑眶蟾蜍抱的太緊了結果雌黑眶蟾蜍怎麼樣甩都甩不掉,後來被老師分開,如果這隻雌黑眶蟾蜍沒被老師分開,那隻雌黑眶蟾蜍就別想睡這一晚了。
【青蛙世界-大欺小】
陳老師說,因為青蛙沒有讀過書,不知道要照顧弱小,反而看到比牠自己小的生物就把牠們給吃下肚飽餐一頓,而遇到比自己大的,就會趕快用各種方式嚇跑敵人,牠的方式有1.毒液讓敵人不敢吃牠2.依照周遭環境變色3. 裝死使敵人沒興趣 4做扶地挺身威嚇敵人5. 逃之夭夭6. 把自己吹的很大。
【拯救保育類-台北赤蛙】
另外分享我在巧連智中年級版讀過一篇文章「買蓮花、救赤蛙」,文中因為楊伯伯所種植的睡蓮葉都被害蟲水螟蛾所吃,所以就噴農藥,但台北赤蛙也卻因為農藥而死亡,所幸有保育人士的溝通與指導,利用自然界的食物鏈,終於找到了水螟蛾的剋星–紅娘華,而台北赤蛙則免於農藥的威脅而順利繁殖後代。
【有研究精神的陳王時老師】
陳老師聽別的研究者說,牛蛙吃蟾蜍不會中毒死亡,老師不信邪就給牛蛙吃了一隻,結果真的沒事,老師又給了牛蛙吃了第二隻,結果還是沒事,直到老師給牛蛙吃了第三隻蟾蜍,那隻牛蛙終於上天堂當小天使了,老師說結論其實是只是之前的毒量不夠多,所以牛蛙才能狡倖活下來,並不是真的不怕蟾蜍的毒,所以做實驗的人,一定要親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發現答案,才是真正的研究家。

※老師好! 因為前篇有錯誤,所以請老師以此篇為主!!!※
今天(5/15)生態課請了對蛙類知識非常專業的陳王時老師來上課,陳老師說台灣有32種蛙,分為六大科:1《蟾蜍科》2. 《樹蟾科》3.《狹口蛙科》4.《樹蛙科》5《叉舌蛙科》6《赤蛙科》。我將上課中最有趣的內容寫成自己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蛙類的外觀】
《眼》
老師先介紹蛙類的眼睛,老師先用手輕輕的碰青蛙的眼睛,結果眼睛就縮到眼窩裡面去了,我們都還以為眼珠子怎麼不見了,而且老師還說,青蛙的眼皮是從下往上闔的,它的功能就好像人類使用的蛙鏡,避免牠跳下水的時後,被水的衝力讓眼睛受傷。
《耳》
接著,陳老師介紹牠的耳朵是長在眼睛的後方,牠不像人類有外耳,牠只有內耳,是為了避免進水。
《皮膚》
再來,陳老師說青蛙的皮膚光滑,而蟾蜍的皮膚則凹凸不平。但都有保護作用,而且還可以呼吸,皮膚能直接從水中或空氣中吸收空氣,所以青蛙的皮膚看起來始終都是濕濕黏黏的。
《四肢》
當蝌蚪快要變成幼蛙時,會先慢慢長出後腳,而牠們的前腳一直藏在胸前的透明袋中,等到接近變態的時候就會馬上彈出來。牠們利用伸出的前肢擋住身體左側用鰓呼吸時的出水孔,小蛙自然而然地放棄鰓呼吸,完全改用肺及皮膚呼吸。
【影響台灣蛙類生態的魔鬼~~牛蛙】
陳老師一上課後就把他養的牛蛙拿出來當我們上課的模特兒,牠的名字叫小牛,牠的祖先是從北美的區被引入台灣養殖,所以是屬於外來種,個性非常的兇猛,體型(最大可達20公分)也比一般蛙還大上許多,所以無論是成蛙或蝌蚪都會補食台灣本土蛙類與蝌蚪,嚴重影響台灣蛙類的生態。
【蟾蜍科的哥倆好】
其中蟾蜍科有有兩種,牠們的耳後線都會分泌白色毒汁,可提成中藥,其功用可當止痛劑,有麻醉的功能。
一種是《盤古蟾蜍》,陳老師說牠們的最明顯的特徵是有些個體有深色縱紋,從眼後沿耳後腺斜伸到腰部。
一種是《黑眶蟾蜍》,牠們最明顯的特徵有”黑色趾甲”、”黑色吻部”和”黑色眼眶”,雄性在發情期會長黑色婚墊、咽喉的地方是橘紅色一、二指基部內側有黑色婚墊。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陳老師說有一隻雄的黑眶蟾蜍發情時抱著雌黑眶蟾蜍,結果雌黑眶蟾蜍已經交配了所以使出黑眶蟾蜍過肩摔,因為雄黑眶蟾蜍抱的太緊了結果雌黑眶蟾蜍怎麼樣甩都甩不掉,後來被老師分開,如果這隻雌黑眶蟾蜍沒被老師分開,那隻雌黑眶蟾蜍就別想睡這一晚了。
【青蛙世界-大欺小】
陳老師說,因為青蛙沒有讀過書,不知道要照顧弱小,反而看到比牠自己小的生物就把牠們給吃下肚飽餐一頓,而遇到比自己大的,就會趕快用各種方式嚇跑敵人,牠的方式有1.毒液讓敵人不敢吃牠2.依照周遭環境變色3. 裝死使敵人沒興趣 4做扶地挺身威嚇敵人5. 逃之夭夭6. 把自己吹的很大。
【拯救保育類-台北赤蛙】
此外分享我在巧連智中年級版讀過一篇文章「買蓮花、救赤蛙」,文中因為楊伯伯所種植的睡蓮葉都被害蟲水螟蛾所吃,所以就噴農藥,但台北赤蛙也卻因為農藥而死亡,所幸有保育人士的溝通與指導,利用自然界的食物鏈,終於找到了水螟蛾的剋星–紅娘華,而台北赤蛙則免於農藥的威脅而順利繁殖後代。
【有研究精神的陳王時老師】
陳老師聽別的研究者說,牛蛙吃蟾蜍不會中毒死亡,老師不信邪就給牛蛙吃了一隻,結果真的沒事,老師又給了牛蛙吃了第二隻,結果還是沒事,直到老師給牛蛙吃了第三隻蟾蜍,那隻牛蛙終於上天堂當小天使了,老師說結論其實是只是之前的毒量不夠多,所以牛蛙才能狡倖活下來,並不是真的不怕蟾蜍的毒,所以做實驗的人,一定要親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發現答案,才是真正的研究家。

今天的陳王時老師說的課可以說是我覺得好的了,雖然我之前覺得青蛙既噁心又可怕,只要看到「青蛙」兩個字,我就不自覺的一陣噁心,但是這次經過陳老師的解說,我突然覺得它們蠻可愛的,但是還是有一點噁心的觸感。

陳老師說青蛙的視力不好,是弱視,只看的到物體的輪廓,所以只要不動,青蛙就以為沒有東西在那裡,因此我們輕而易舉的就能夠抓到它們了!但是我們如果沒有特殊用意,最好不要去抓,免的破壞了它們的生態喔!

陳老師還說青蛙的卵一次能夠產10000-30000顆卵,以量取勝。還有,其實90%得青蛙都不吃蚊子,吃蒼蠅。

這次的課改變了我對青蛙的看法,我再也不怕青蛙了!

今天生態課請了對蛙類知識非常厲害的陳王時老師來上精彩的課,陳老師說:「台灣有32種蛙,分為六大科」
1.蟾蜍科:
如:盤古蟾蜍
2.樹蛙科:
如:台北樹蛙
3.狹口蛙科:
如:花狹口蛙
4.樹蟾科:
如:中國樹蟾
5.赤蛙科:
如:貢德氏赤蛙
6.叉舌蛙科
如:虎皮蛙
青蛙能生存是因為上天給了牠噴尿 、能把身體變的很大 、做伏地挺身 、逃之夭夭 、釋放毒液 、裝死、融入環境等活絕
牠們的眼睛也很有趣,老師用手輕輕碰牠們的眼睛,結果眼睛就縮到眼窩裡面,青蛙的眼皮是從下往上闔。
我覺得這堂課生動有趣,老師也很幽默逗趣,並且我知道認識動物不能依靠圖鑑必須掌握特徵以及牠們的生活型態並且我知道%90的青蛙不吃蚊子,這些知識我以前根本不知道,上了這堂課讓我收穫滿滿,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堂課

【臺北樹蛙小檔案 】
「隔─隔─隔─。」「我是生活在樹上的兩棲類,我的背部是綠色的,眼睛虹膜為金黃色,腹部呈鵝黃色或米白色。猜猜我是誰?」「答對了,我就是人見人愛的臺北樹蛙!」「先讓我自我介紹一下吧!我們公的臺北樹蛙有3.5到4.5cm長、母的則有4.5到5.5cm長。母的臺北樹蛙一次會生300到400粒卵,厲害吧!我們臺北樹蛙的蝌蚪是褐色或綠褐色的。」「再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們可是特有種和保育類的青蛙喔!」

【臺北樹蛙的親戚】
自我介紹完後,我也要讓大家認識一下我的親戚。我們樹蛙大都生活在樹上,四肢趾端有吸盤,可攀附於樹葉或滑溜的溪石,台灣共有十種樹蛙,又分褐色和綠色各五種。
《褐色型》:
〈1〉褐樹蛙 :吸盤很大,當雄蛙交配或興奮時,體色會變成鮮黃色。
〈2〉白頷樹蛙:後肢內側有黑白相間的網壯花紋,有「達、達、達、達」的響亮叫音。
〈3〉艾氏樹蛙:是台灣五種褐色樹蛙中唯一會變綠的。牠的皮膚上有許多細小的白色顆粒,叫聲為「嗶」…「嗶」…。
〈4〉面天樹蛙:背部有暗褐色的X型或H型的斑紋,有著「嗶嗶嗶」的叫音。
〈5〉日本樹蛙:喜歡泡溫泉,所以又叫溫泉蛙,而且牠是臺灣樹蛙科中唯一不生活在樹上的。

《綠色型》:
〈1〉翡翠樹蛙:體色會因環境而變化,有過眼金線,雄蛙鳴聲為「呱-啊,呱-啊」。
〈2〉橙腹樹蛙:腹部是橙紅色,會發出「ㄉㄌ…..ㄉㄌ…..」的聲音。
〈3〉諸羅樹蛙:背部呈黃綠色,是台灣5種綠色樹蛙中體色較淺的一種,雄蛙有單一外鳴囊。
〈4〉莫氏樹蛙:腹部白色或黃色,體側及四肢內側有黑斑,眼睛虹膜為橘紅色。雄蛙叫聲很特別,類似火雞叫聲,低沉而宏亮。
猜猜看,我是褐色型的樹蛙還是綠色型的呢?沒錯,我是綠色型的樹蛙!

【臺北樹蛙的朋友】
《蟾蜍科》:體型肥胖,皮膚粗糙,會分泌白色毒液。
〈1〉黑框蟾蜍:又叫癩蛤蟆,眼框是黑色,像戴了黑框眼鏡,四肢趾端是黑色,像擦了黑色指甲油,叫聲為喀拉-喀拉。

《樹蟾科》:
〈1〉中國樹蟾:又叫中國雨蛙,背部翠綠色,腹部為淡黃色,像戴了一付黑眼罩的蒙面俠。

《狹口蛙科》:最大的狹口蛙科青蛙體型能超過9cm!
〈1〉史丹吉士小雨蛙 :嘴巴小,體型瘦長,雄蛙會發出「吉吉吉……」的叫聲。
〈2〉巴氏小雨蛙:嘴巴小,身體呈等腰三角形,會有「嘎!嘎!嘎!」的叫聲。
〈3〉小雨蛙:嘴巴小,身體呈等腰三角形,「ㄉㄌ…..ㄉㄌ…..」的叫聲。

《叉舌蛙科》:體表不平滑,有棒狀或顆粒突起
〈1〉澤蛙:又叫田雞,腹部白色,雄蛙聲音多變化,有「嘓ㄍ一!嘓ㄍ一!」和「嘎嘎嘎」叫聲 。
〈2〉海蛙:背部有許多大而粗的斑點,叫聲遠聽像「妹ㄟㄟㄟ」,近聽像則有如機關槍「達達達達」的聲音。海蛙
的食性兇猛,只要是會動的生物都會吃!

《赤蛙科》:體表平滑,後腿長且強健,是臺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群。
〈1〉梭德氏赤蛙:四肢細長,趾端有吸盤,是特有種的青蛙。
〈2〉拉都希氏赤蛙:又名闊摺蛙。雄蛙鳴聲為「嗯-給ㄟ」。
〈3〉豎琴蛙:背部呈黃褐色。豎琴蛙的叫聲有點像「ㄉㄡ、ㄉㄡ、ㄉㄡ、ㄉㄡ—」又有點像「嘓嘍-嘓嘍—」,是稀有種和保育類的青蛙。
〈4〉貢德氏赤蛙:因為叫聲如狗吠,所以又被稱為狗蛙。
〈5〉腹斑蛙:體色黃褐色,有一條淡色背中線。雄蛙叫聲為「給!給!給!」,有領域性。

【心得】
兩棲類有兩種特性:
〈1〉小時候生活在水裡,長大後可以在陸地上生活
〈2〉小時候利用鰓呼吸,長大後用肺呼吸
青蛙的一生是:卵→蝌蚪→幼蛙→成蛙
*卵:
有黑白色的、白色的和黑色的。
不同種的青蛙媽媽產卵的形式有六種:
〈1〉卵團型
〈2〉卵粒沉底分散型
〈3〉卵群成片狀漂浮於水面
〈4〉卵串型
〈5〉卵泡型
〈6〉顆粒狀
*蝌蚪:
〈1〉用鰓呼吸,出水口通常在左側
〈2〉以素食為主(吃藻類)
〈3〉一旦長出四肢(後肢先長),鰓的功能即將失去
〈4〉蝌蚪在適合環境下,約15-40天就可以變成幼蛙
青蛙幾項有趣的事:
1.青蛙吃蒼蠅不吃蚊子,因為蚊子會停在牠的背上或其他部位吸血,正是青蛙吃不到的地方。
2.青蛙會有假交配的現象,公蛙求偶時,抱到交配過的母蛙或是抱到公蛙。
3.青蛙有六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1〉保護色
〈2〉毒液
〈3〉逃跑
〈4〉裝死
〈5〉虛張聲勢
〈6〉以量取勝
上完這堂課後,我突然對青蛙有了更多的好奇心和喜愛,想要更了解牠們,由其是樹蛙科,牠們水汪汪的大眼睛和在樹上攀爬的情形,更令我覺得可愛!
﹝參考資料:臺灣32種蛙類圖鑑﹞

蛙的生態觀察-陳王時老師

大家好我是牛蛙,是外來種,若你要養我可不能隨便棄養喔!今天我要來介紹我和我的家族
。我們青蛙家族在台灣有六科36種,有:

一、 蟾蜍科
體型肥胖,皮膚粗糙,背部佈滿纍立,耳後腺 及背部的纍利會分泌白色的有毒之液,可適應乾燥的環境,於陸路的競爭力較其他蛙類強。目前台灣有兩種。 盤古蟾蜍、黑框蟾蜍

二、 樹蟾科
樹棲性,習性與樹蛙類類似,但因胸骨和脊椎的類似,故名樹蟾科。台灣僅中國樹蟾一種。 中國樹蟾

三:狹口蛙科
巴氏小雨蛙科、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花狹口蛙。是狹口蛙中的大塊頭,最大超過9公分被激怒時會分泌毒液。外來種,研判可能是進口東南亞原木或貨櫃時意外偷渡來台定居,目前在鳳山水庫附近有大量繁殖族群。姬蛙屬和小姬蛙屬為台灣原生種蛙類,是台灣地區體型小的蛙類,一般最大不超過3公分,口小,身體呈三角形,除史丹吉氏小雨蛙外,其餘三種都是名副其實的大聲公,是標準的蛙小、聲音大。

四、樹蛙科
顧名思義為樹上生活的蛙類,四隻指端膨大成吸盤可攀附於樹葉上、或滑溜的溪石上,在台灣共有5種褐色形、5種綠色行的樹蛙,共計10種。日本樹蛙、諸羅樹蛙、褐樹蛙、橙腹樹蛙、艾氏樹蛙、莫氏樹蛙、面天樹蛙、翡翠樹蛙、白含樹蛙、台北樹蛙。

五、赤蛙科
赤蛙科的成員體表平滑,體形較為流線,後肢長而且強健,跳躍能力強,有蹼、善泳,繁殖能力強,族群量大,生性機警不易親近,為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族,台灣目前共有六屬十種。腹斑蛙、豎琴蛙、牛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梭德氏赤蛙、長腳赤蛙。

六、叉舌蛙科
體較粗壯,體表不平滑,帶有棒狀或顆粒突起。鼻骨較大,舌骨較大,舌股的前腳具前突,據環狀或長形向前。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我們青蛙家族都是弱勢,鼻子是朝天鼻。眼皮是由下往上,共有十八根腳趾頭,但很多人以為我們是吃蚊子的,在這裡我要澄清一下,我們只有百分之十吃蚊子,其他都不吃,有時我們也會搞烏龍,記得有一次看到有一隻公青蛙以為另一隻公青蛙是母的,便緊「抱」不放,最後僵持了好久公青蛙才離開,可見我們青蛙世界也很好玩。

今天是陳老率領著牛蛙大將以及中國樹蟾副將,來告訴我們蛙的一生,台灣的蛙有分為六科三十二種:
一、蟾蜍科:兩屬兩種
體型肥胖,皮膚粗糙會分泌白色有毒汁液。
盤古蟾蜍、黑框蟾蜍。
二、樹蟾科:一屬一種
結構跟蟾蜍科類似,習性跟樹蛙相同,台灣僅有中國樹蟾一種。
中國樹蟾。
三、狹口蛙科:台灣有三屬五種
最大超過九公分,被激怒時會分泌毒液。
花狹口蛙、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
四、樹蛙科:台玩有四屬十種
四隻趾端皆膨大成吸盤可攀附於樹葉上。
日本樹蛙、褐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白函樹蛙、諸羅樹蛙、橙腹樹蛙、莫氏樹蛙、翡翠樹蛙、台北樹蛙。
五、叉舌蛙科:台灣有三屬四種
體型粗壯,表面不平滑。
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六、赤蛙科:台灣有六屬十種
生性機警不易親近,數量很多的一群。
腹班蛙、賢樹蛙、美洲大牛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長腳赤蛙、梭德氏赤蛙。
今天我認識好多蛙類和青蛙,這是我來上生態營最快樂的一天,希望我永遠記住這一天也希望陳王時老師能永遠記住我們!

青蛙交”享”樂
台北的冬夜顯得特別濕冷,大部分的蟲鳴鳥叫也悄悄的消失無影無蹤,台北近郊的陽明山區二子坪步道附近,一場冬雨過後的音樂會這才剛要豋場「嗝!嗝!嗝!……嗝!」。

「蛙的身體構造」
晚安,大家好!我是鼎鼎大名、家喻戶曉的冬季俠客---台北樹蛙,台灣種32蛙裡最有知名度的一種(至少我這麼認為)今天我們要先介紹蛙的身體構造,第一我們要認識蛙的眼睛,蛙的眼睛有三個特點:
1.眼球可以縮進去,當然是為了保護眼睛不受外界傷害。
2.眼皮由下往上蓋,這樣跳水時避免衝力傷害眼睛,也較不會眼睛浸水。
3.蛙的視力很差,是天生大弱視,因為台灣的32種蛙類大堆都是夜行性,所以我們對會動的東西感覺特別敏銳清楚,我們有一些蛙對吃的方面還挺有心機的喔!!看到比自己大又會動的東西就逃開,而比自己小又會動的東西就會將它給吃掉,”大小眼”生物法則,經常是有它的道理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蛙的呼吸器官吧!「蛙」基本上是用肺呼吸,但因演化的不很完整所以要透過皮膚的幫忙,才能生存,因此為了換氣方便必須終年保持濕潤。蛙的寶寶(蝌蚪)是用腮呼吸的,腮長在左前方,但長大時,左前方長出腳後會影響呼吸,因此成蛙改用肺呼吸,另外,皮膚除有附帶呼吸的功能外,對環境敏感度極高,很容易受環境(日照→臭氧層→紫外線)改變影響,這樣的特性反而成為人類對環境觀察的重要參考指標。
(參考:蛙的變異http://www.helsinki.fi/biosci/egru/merila/e/frog.html)

再來了解一下蛙的口(吻)部和鼻子吧!他們都是我們蛙類的重要感覺器官,尤其是我們的鼻子,是標準的朝天鼻;眼後中間凸起的鼓膜則是我的耳朵,非常有趣喔!

「蛙的成長過程」
我們蛙的成年和幼年大為不同,所以我們的生長過程應該是為:
一、卵粒---卵泡、卵粒、卵串(長鏈)。
二、蝌蚪---靜止水域渾圓,流動則體型瘦長(有吸盤)。
三、幼蛙---大多不會離水太遠,只吃小紋蠅,三四個月即可成熟。
四、成蛙---可從體型判斷,母大公小、雄多雌少。
五、交配---雄蛙手掌有隆起”婚墊”幫助抱緊雌蛙。
此五階段,我們就以我台北樹蛙為例好了。卵有卵泡,我的(寶寶)蝌蚪在冬天孵化,成蛙體型非常小,屬中小型蛙類。變態完成的小樹蛙,身體呈現黃色略微透明,模樣可是相當可愛。雄蛙會挖洞,鼓動喉嚨鳴囊以叫聲吸引雌蛙靠近,和莫氏樹蛙外型非常相近經常讓人分不清楚呢!但我可是特有保育類哦!
「蛙的種類」
台灣蛙有6科32種,分別是蟾蜍科、狹口蛙科、樹蛙科、叉舌蛙科、赤蛙科、樹蟾科……。每一種蛙都有屬於自己的習性和特點,當然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想要把自己族群變的更強盛。

「蛙的習性」
蛙有許多有趣的習性,尤其以交配時最為特別,青蛙是雄蛙叫,雌蛙找。但是雌蛙較少,所以許多雄蛙們常常抱錯對象,只要大小差不多的都有可能被誤認如:手臂、浮木、公蛙,甚至其他種類的母蛙……搞的大家很尷尬。當一隻公蛙抱到公蛙時,下面那隻公蛙會大叫:「唉!不好意思!我是公的。」很有趣哦!

「蛙的防敵措施」
我們有六種防敵措施,分別是:
1.走為上策--逃跑
2.表達憤怒--將肚子鼓起來
3.逃課--尿遁
4.欺敵--裝死
5.以毒攻毒--放毒液
6.虛張聲勢--伏地挺身
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棲地環境改變、族群互有消長」
今年三月底我曾經參加過陽明山國家公園年度保育計劃成果發表,其中一部分是跟蛙類相關的知識,非常有趣在這兒跟大家分享:
最近二子坪降雨較少,每個族群各有消長。這對面天樹蛙最有利了,因為面天樹蛙很喜歡有一點濕,又不太濕的環境(當然蟾蜍也是啦)。但澤蛙和拉都希氏赤蛙(簡稱小拉)可不這們想。因為他們喜歡很潮濕的環境。這種改變對生態系是有些微影響的,直接關係到的可能是食草和天敵,間接關係到的是整個生態係。

「會動的新光三越」
有些人很害怕青蛙,也很討厭青蛙,一看見一隻醜布拉基、黏答
答的噁心賴蛤蟆跳來跳去時,總會引起一連串的尖叫甚至雞皮疙瘩。但是以一隻蛙的角度來看,人類簡直就是一座新光三越,而且還是會走動的新光三越呢!請問,到底是會動的新光三越該尖叫…還是小青蛙該尖叫呢?

「外來種殺手」
台灣的青蛙許多因為外來種的出現造成許多的傷害,尤其是牛
蛙的出現,它那巨大的嘴巴足以一口吞下一支小型的青蛙,不幸的是,台灣的青蛙大都是中小型蛙類,所以在引進外來種之前,是不是要思考一下對本土種的影響,千萬別任意野放,以免影響物種滅絕。

生態資訊營(六)蛙的生態觀察:
故事:蛙蛙王國
時間 :一個夏天的晚上
地點:牛蛙的家
角色:牛蛙、台北赤蛙
布景:池塘
在一個下過雨的夜晚,雄壯的牛蛙爸爸和牠的牛蛙 小孩正慵懶的等候在池塘邊,當蜘蛛經過眼前時只見牛蛙爸爸快速的吐出黏稠的舌頭把牠吞下去,在一旁偷看的小台北赤蛙問媽媽說:[那我們要吃什麼呢?]媽媽說:[我們不是牛蛙的對手,我們去其他地方找東西吃吧!]在路上小台北赤蛙問媽媽說:[媽媽為什麼牛蛙和我們差那麼多?] 媽媽說: [在台灣的蛙類有32種:
有蟾蜍科:
牠們的體型肥胖,皮膚粗糙,背部佈滿纍粒,耳後腺和背部的纍粒會分泌白色的有毒汁液,可適應乾燥的環境,於陸域的競爭力比其他蛙類強。目前台灣有兩種。
〈1〉盤古蟾蜍
〈2〉黑眶蟾蜍
有樹蟾科:
樹棲性,習性與樹蛙類似,但因胸骨與脊椎的結構和蟾蜍科類似,故名樹蟾科。台灣僅中國樹蟾一種。
〈1〉中國樹蟾
還有狹口蛙科:
是狹口蛙中的大塊頭,最大超過九公分,被激怒時會分泌毒液。外來種,研判可能是進口東南亞原木或貨櫃時意外偷渡來台定居,目前在鳳山水庫附近有大量繁殖族群。
〈1〉花狹口蛙
〈2〉巴氏小雨蛙
〈3〉小雨蛙
〈4〉黑蒙西氏小雨蛙
〈5〉史丹吉氏小雨蛙
然後還有樹蛙科:
樹上生活的蛙類,四肢趾端皆膨大成吸盤可攀附於樹葉上、或滑溜的溪石上,在台灣共有五種褐色型、五種綠色型的樹蛙,共計十種。
〈1〉日本樹蛙
〈2〉褐樹蛙
〈3〉艾氏樹蛙
〈4〉面天樹蛙
〈5〉白頷樹蛙
〈6〉諸羅樹蛙
〈7〉橙腹樹蛙
〈8〉莫氏樹蛙
〈9〉翡翠樹蛙
〈10〉台北樹蛙
再來是叉舌蛙科:
體較粗壯,體表不平滑,帶有棒狀或顆粒突起。鼻骨較大,舌骨較大,舌骨的前角具前突,具環狀或長形向內彎。台灣有三屬四種。
〈1〉海蛙
〈2〉澤蛙
〈3〉虎皮蛙
〈4〉古氏赤蛙
我們是屬於赤蛙科:
赤蛙科的成員體表平滑,體型較為流線,後肢長而且強健,跳躍能力強,有蹼,善泳,繁殖能力強,族群量大,生性機警不易親近,為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群,台灣目前有六屬十種。
〈1〉腹斑蛙
〈2〉豎琴蛙
〈3〉牛蛙
〈4〉貢德氏赤蛙
〈5〉拉都希氏赤蛙
〈6〉台北赤蛙
〈7〉斯文豪氏赤蛙
〈8〉金線蛙
〈9〉長腳赤蛙
〈10〉梭德氏赤蛙]
哇!媽媽好厲害呀!知道這麼多。媽媽說: [雖然牛蛙和我們同屬赤蛙科‚但是牠體積龐大可以吃掉比自己還小的青蛙呢!]
心得: 老師今天帶了很多青蛙,有牛蛙ˋ盤古蟾蜍ˋ黑眶蟾蜍,還有黑蒙西氏小雨蛙。青蛙的眼睛閉起來時是下眼皮往上閉的,而且老師還親自示範過把青蛙的眼睛壓下去,老師說因為牠的眼睛跑到眼窩裡了。這次的課讓我更了解青蛙是那麼特別又可愛的小動物。

今天是初階課程第六堂,授課老師是:陳王時老師。他和吳文德老師都是臺灣蝴蝶保育學會的會員,今天的主題是:蛙的生態觀察。

臺灣蛙總共分為六科,分別是:
1. 蟾蜍科
2. 樹蟾科
3. 樹蛙科
4. 叉舌蛙科
5. 赤蛙科
6. 狹口蛙科

這六科又細分為三十二種,分別如下:
一、蟾蜍科:
1.盤古蟾蜍
2.黑眶蟾蜍

二、樹蟾科
1.中國樹蟾

三、樹蛙科:
1.日本樹蛙
2.褐樹蛙
3.艾氏樹蛙
4.面天樹蛙
5.白頷樹蛙
6.諸羅樹蛙
7.橙腹樹蛙
8.莫氏樹蛙
9.翡翠樹蛙
10.台北樹蛙

四、叉舌蛙科:
1.海蛙
2.澤蛙
3.虎皮蛙
4.古氏赤蛙

五、赤蛙科:
1.腹斑蛙
2.豎琴蛙
3.牛蛙
4.貢德氏赤蛙
5.拉都希氏赤蛙
6.台北赤蛙
7.斯文豪氏赤蛙
8.金線蛙
9.長腳赤蛙
10.梭德氏赤蛙

六、狹口蛙科:
1.花狹口蛙
2.巴氏小雨蛙
3.小雨蛙
4.黑蒙西氏小雨蛙
5.史丹吉氏小雨蛙

  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我和妹妹養過盤古蟾蜍的蝌蚪,我們都餵蝌蚪吃麵包屑、和很小塊的麵包,有一天突然發現很多蝌蚪都翻白肚,眼睛一瞄,我就知道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了,原來是妹妹把海綿碎屑當成麵包屑餵蝌蚪,所以蝌蚪會「雙腳朝天」,當然可憐的小蝌蚪也來不及變青蛙了,我們心裏也都很難過,所以在這件事之後,媽媽就嚴格禁止我們帶野外的生物回家飼養,我們自己也不想再殘害生命了。
  截至目前為止,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堂課,因為我們看到數種蛙類,例如:花狹口蛙、牛蛙、盤古蟾蜍……等,老師還告訴我們90%的青蛙是不吃蚊子的,因為蚊子吸血時都不動,青蛙又是弱視,所以看不到蚊子。而且一般人都認為是蛇吃青蛙,其實成年牛蛙也會吃小蛇,真是令人意想不到!看來,這個有趣的〝蛙蛙世界〞還有很多奧妙值得我們去探索呢!

20100515蛙的生態觀察
青蛙的生態真是奇妙呀!跟我想像中的完完全全不一樣吔!以前都以為青蛙潛進水裡,都會像鱷魚一樣把眼睛用角膜(不確定)擋住,可是現在我終於知道青蛙的眼睛潛水時會跑到眼窩去,真好玩!
@青蛙特色:
弱視;前腳4根後腳5根總共18根;膚色會變色。
以守株待兔方式覓食。
90%的青蛙都不吃蚊子,都被蚊子吸血。
在外大部分是母的,女生追男生。
公的會叫母的不會叫母的體型較大公的較小。
@青蛙的生活史主要分三個階段:卵→蝌蚪→成蛙
@台灣的蛙類共有6科32種:
一.蟾蜍科:台灣有兩種1.盤古蟾蜍2.黑眶蟾蜍
二.樹蟾科:台灣有一種1.中國樹蟾
三.狹口蛙科:台灣共五種1.花狹口蛙2.巴氏小雨蛙3.小雨蛙4.黑蒙西氏小雨蛙5.史丹吉氏小雨蛙
四.樹蛙科:台灣共十種1.日本樹蛙2.褐樹蛙3.艾氏樹蛙4.面天樹蛙5.白頷樹蛙6.諸羅樹蛙7.橙腹樹蛙8.莫氏樹蛙9.翡翠樹蛙10.台北樹蛙
五.叉舌蛙科:台灣有四種1.海蛙2.澤蛙3.虎皮蛙4.古氏赤蛙
六.赤蛙科:台灣共十種1.腹斑蛙2.豎琴蛙3.牛蛙4.貢德氏赤蛙5.拉都希氏赤蛙6.台北赤蛙7.斯文豪氏赤蛙8.金線蛙9.長腳赤蛙10.梭德氏赤蛙
@蛙類的防禦6大方法:偽裝、噴毒、跳走、尿遁、鼓起鳴囊、裝死
@有耳後線的都是蟾蜍。
這次介紹蛙類的課程,真是讓我獲益匪淺,陳老師上課既有趣又搞笑,又看到外來種牛蛙(牛蛙的卵一次產一萬到三萬個)、花狹口蛙,讓人想要再次聽老師講課!

蛙的生態觀察
大家好,我是蛙類小精靈,我今天要向你們介紹台灣的蛙類。
大致上台灣的蛙類分為五科三十二種,就讓我來介紹我很印象深刻的吧!
【蟾蜍科】
1. 黑眶蟾蜍:戴著黑框眼鏡,塗黑色指甲油,還擦黑色口紅,我想她如果是人,一定沒人會愛她。
【樹蟾科】
1. 中國樹蟾:戴著黑色眼罩,依我猜,牠根本就是忍者蛙。
【狹口蛙科】
1. 花狹口蛙:身體長得像麻糬,生氣時像肉包,還批著黃色圍巾,我覺得他長得好好吃。
【赤蛙科】
1. 澤蛙:她很愛唱歌,很貪吃,還穿不同一幅,真是沒有紀律,而且還用我的名字。
【樹蛙科】
﹝褐色型﹞
面天樹蛙:背部有x花紋,唱歌老是要比別人快,還長了疙瘩,真是人見人厭。
﹝綠色型﹞
翡翠樹蛙:都穿不規則黑色雲狀斑夾克,還把金項鍊扯斷放在眼睛旁。
【金蛙獎頒獎典禮】
﹝最會跳獎﹞日本樹蛙:能夠跳自己身長的30倍遠。
﹝產最多卵獎﹞牛蛙:一次產10000到30000顆卵。
﹝最佳便秘獎﹞拉都希氏赤蛙:叫聲像便秘。
﹝身價最貴獎﹞中國樹蟾:幼蛙全身金色。
【青蛙小故事】
有一天,一隻大牛蛙遇到了一大群小澤蛙,於是就說,我要吃掉你們,但是沒想到他卻被小澤蛙打敗了。
﹝小小啟示﹞
團結力量大,所以只要團結,再大的困難都能解決,爾且我們不應該只看眼前的困境,應該要看困境後面的希望與理想。
【結論】
我們應該要學習陳王時老師的精神,good better and best,好還要更好,就是要不斷精益求精,才能突破自我,找出自己的天賦。

蛙的生態觀察
咦?這是什麼聲音啊?原來是一隻台北樹蛙啊!蛙是屬於兩棲類的動物,包括青蛙和蟾蜍,蛙類就可分為樹蛙和狹口蛙科等等。

蛙是兩棲類最早登陸的脊椎動物,因此保有許多水棲動物的特性,從蛙類的生活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牠們的水陸兩棲性。牠們通常將卵產在水裡或水邊,蝌蚪在水中發育並用鰓呼吸,長大後則用肺呼吸並可以在陸地活動。

蛙是夜行性動物,但是在繁殖季節的時候,尤其是下雨天,白天也可以看到他們出來嗚叫求偶。

台灣蛙類共有32種,其中7種在2008年農委會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等級中列為保育類,包括台北樹蛙、翡翠樹蛙、諸羅樹蛙、橙腹樹蛙、台北赤蛙、金線蛙和豎琴蛙,明文規定不得騷擾、虐待、獵捕、買賣、交換、非法持有、宰殺或加工,違反者處以刑責。最近十年,國內蛙類研究風氣相當鼎盛,大部分種類都有詳細的生態資料及調查報告,但野外蛙類族群數量仍不斷的減少,可見光是立法及學術研究無法的解決台灣蛙類目前面臨的困境,喚起民眾的注意,讓民眾從接觸、喜愛、了解,進而主動參與蛙類保育,或許是未來的希望。
蛙類的繁殖力很強,適應力也不錯,只要有水域和適當的遮蔽,就有可能吸引他們來和您做鄰居。要當青蛙的好鄰居,有幾個守則:
1.多認識牠們,找找看住家周圍有哪些蛙類
2.聆聽蛙鳴,感覺牠們的喜怒哀樂
3.告訴朋友你喜歡蛙類,並鼓勵他們一起幫助蛙類
4.保存住家周圍的濕地
5.多種樹,保存綠地與森林
6.師法自然,減少水泥化
7.不捕捉或戲弄蛙類
8.不購買任何蛙類
9.不吃野生蛙肉
10.不濫用農藥或殺蟲劑

青蛙是一種可愛的生命,我們要多保護牠們,以免牠們瀕臨絕種,世界上就少了這一種奇特的動物了!

【蛙的生態觀察】
照往常一樣,我來到了西湖國小,這次為我們講解「蛙的生態觀察」的老師是—-陳王時老師!
首先,老師先從老師自己養的牛蛙—-小牛開始介紹起:蛙類的眼睛有弱視的現象,包括牛蛙也是弱視的一族呢!牛
蛙的長相不像牛,牠們因叫聲如牛而得名。牠們的體形壯碩,可已長到15公分以上,而且牠有很強的領域性,不過,牠們
並不是台灣的固有種,而是從美國引進台灣的。雖然我們稱之為牛蛙,但牠們不吃草,只吃肉,經常捕食比牠小的青蛙,
是青蛙家族裡面的暴龍。現零散分佈在全省郊區的靜水池,是台灣本土蛙類的一大威脅。
另外,老師還與大家分享了許多蛙類的趣事,例如:蛙類是屬於「守株待兔」型的獵捕方式、有90%的青蛙不吃蚊子
、有的青蛙會以做伏地挺身來嚇跑敵人,還有還有,蛙的眼皮是由下往上,是因為青蛙在跳水時,水會由下往上的濺上來
,為了順其自然,就發展出了這套功能囉!
【心得】
雖然人們不斷的想要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而引進大量的外來種青蛙,迫使本土的原生種不是被吃掉,就是自己逃到
一個更偏遠的地方去,看來「拒絕外來種入侵,如何加強養殖場的管理,教導一般民眾不飼養、不放生」等問題,是一件
刻不容緩的事情。

今天是第六次上課,內容是講蛙的生態觀(察,是由陳王時陳老師授課的,而這堂課是我最喜歡的一堂課,因為我最喜歡青蛙。
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這是大家小時候常唱的兒歌,而我今天有一個任務,這個任務跟這首兒歌有關,就是讓大家了解青蛙。

【青蛙的特性】

1.青蛙不用眼睛時會把眼睛伸進眼窩裡。(超強的,可以自由
選擇愛看或不看)
2.青蛙的眼皮是從下往上張開。
3.百分八十的青蛙不吃蚊子,吃蒼蠅。
(因為青蛙視力不好,只看得見會動的東西,所以一直亂
飛的蒼蠅就容易成為它的主食)。
4.青蛙有朝天鼻。(依命理學來看,青蛙很容易漏財喔!)
5.青蛙是女追男。(當男青蛙真輕鬆)
6.青蛙聽力不錯。(不能隨便罵它們喔!)
7.青蛙有記憶能力。
8.青蛙會因為各種原因而變色。

【青蛙的種類】
目前台灣有三十二種青蛙,分成五科。

蟾蜍科:體型肥胖,皮膚粗糙,背部佈滿纍粒,耳後腺和背部
的纍粒會分泌白色的有毒汁液,可適應乾燥的環境,於陸域
的競爭力比其他蛙類強。目前台灣有兩種,分別是黑框蟾蜍
和盤古蟾蜍。

樹蟾科:樹蟾科:樹棲性,習性與樹蛙類似,但因胸骨與脊椎
的結構和蟾蜍科類似,故名樹蟾科。台灣僅剩下中國樹蟾一種。

狹口蛙科:

台灣分成三屬五種

姬蛙屬:.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

小姬蛙屬:史丹吉氏小雨蛙

狹口蛙屬:花狹口蛙。是狹口蛙中的大塊頭,最大超過九公分,被激怒時會分泌毒液。外來種,研判可能是進口東南亞原木
或貨櫃時意外偷渡來台定居,目前在鳳山水庫附近有大量
繁殖族群。

姬蛙屬和小姬蛙屬維台灣原生種蛙類,是台灣地區最小的
蛙類,一般最大不超過三公分,口小,身體呈三角形,
除史丹吉氏小雨蛙外,其餘三種都是名副其實的大聲公,
是標準的蛙小、聲音大。

樹蛙科:顧名思義為樹上生活的蛙類,四肢趾端皆膨大
成吸盤可攀附於樹葉上、或滑溜的溪石上,在台灣共有
五種褐色型、五種綠色型的樹蛙,共計十種,有日本樹蛙、
諸羅樹蛙、褐樹蛙、橙腹樹蛙、艾氏樹蛙、莫氏樹蛙、
面天樹蛙、翡翠樹蛙、白頷樹蛙、台北樹蛙。

赤蛙科:
赤蛙科的成員體表平滑,體型較為流線,後肢長而且強健,
跳躍能力強,有蹼,善泳,繁殖能力強,族群量大,生性
機警不易親近,為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群,台灣
目前有十種。腹斑蛙、豎琴蛙、牛蛙、貢德氏赤蛙、金線蛙、
拉都希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長腳赤蛙、梭德氏赤蛙。

叉舌蛙科:體較粗壯,體表不平滑,帶有棒狀或顆粒突起。
鼻骨較大,舌骨較大,舌骨的前角具前突,具環狀或長形
向內彎。台灣有三屬四種。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青蛙的自我防備】

逃跑
裝死
偽裝
毒液
膨脹身體,裝的自己很大
做伏地挺身
有時大青蛙遇上小青蛙會把小青蛙吃了。

【心得】
了解了青蛙的生活,我非常快樂,因為我終於知道了我喜歡的青蛙的大小事,也知道了一些青蛙的不
便之處,希望大家好好的保護牠們,也告訴提醒大家不要傷害牠們,因為青蛙跟我們一樣住在這個地球,牠們也有生活的
權利。

這次上課以青蛙為主題,老師帶來珍藏十年的幻燈片,以及他飼養的牛蛙,讓我們大飽眼福。最近在炎熱的戶外常聽到蛙鳴蟬叫,能在冷氣房好好觀察青蛙,真感謝西湖國小生態營所有的老師及工作人員。
台灣一共有32種青蛙,可以分成六大科,真是一蛙一世界:
【一】 蟾蜍科,體型肥胖,皮膚粗造背部布滿纍粒,耳後腺及背部的纍粒會分泌白色的有毒汁液。
【二】 樹蟾科,樹棲性,習性與樹蛙類似,但因胸骨和脊椎的結構和蟾蜍顆類似,台灣僅中國樹蟾一種。
【三】 陜口蛙科,台灣共分三屬五種:(1)姬蛙屬(2)小姬蛙屬(3)狹口蛙屬。
【四】 樹蛙科,顧名思義為數上生活的類型,四肢趾端接膨大成吸盤可攀附於樹葉上、或滑溜的溪石上
【五】 叉舌蛙科,體較粗壯,體表不平滑,帶有棒狀或顆粒突起。鼻骨較大,舌骨較大,舌骨的前角具前突,具環狀或長形向內彎。台灣有三屬四種。
【六】 赤蛙科,牠的體表平滑,體型較為流線,後之長而強健,跳躍能力強,有蹼,善泳,繁殖能力強,群族量大,生性機警不易親近,為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群,台灣目前 共有六屬十種。
這次上課印象最深的就是,蛙的眼皮是由下往上闔眼的,蛙沒有外耳只有內耳,都是為了配合蛙的水中生活,前者避免蛙跳水時眼睛受到過大的衝力,後者可避免耳朵浸水。
最後,和各位分享一個以青蛙為主角的笑話:一對青蛙結婚後,生了小孩,卻發現小孩是隻癩蛤蟆,青蛙爸爸以為他戴綠帽子了,沒想到青蛙媽媽哭著說:「對不起,我來不及告訴你,我婚前去美容診所拉過皮啦!」

這次上青蛙的課程是由陳王時陳老師來替我們講解,每種青蛙的各種活動情形,和如何分辨盤古蟾蜍和黑框蟾除,線再就讓大家來看一下青蛙的簡介吧!
台灣青蛙的簡介:
台灣共有三十二種青蛙,六科,分為:
1.蟾蜍科
2.樹蟾科
3.狹口蛙科
4.樹蛙科
5.叉舌蛙科
6.赤蛙科

1. 蟾蜍科:
體型肥胖,有粗操的皮膚,背上會分泌出白色的毒液,能適應乾燥的環境。
蟾蜍科的青蛙:盤古蟾蜍和黑框蟾除。

2. 樹蟾科:
習性與蛙類相似。
樹蟾科的青蛙:中國樹蟾。

3.狹口蛙科:
狹口蛙科中的花狹口蛙是從國外意外被帶到臺灣的蛙種。
狹口蛙科的青蛙:
巴氏小雨蛙、小雨蛙、花狹口蛙、黑蒙氏小雨蛙和史丹吉氏小雨蛙。

4.樹蛙科:
就是指喜歡樹上生活的蛙類,腳上有吸盤,可在葉片和滑溜的石頭上攀爬。
樹蛙科的青蛙:
日本樹蛙、諸羅樹蛙、褐樹蛙、橙腹樹蛙、艾氏樹蛙、莫氏樹蛙、
面天樹蛙、翡翠樹蛙、白函數蛙和台北樹蛙。

5.叉舌蛙科:
體型粗壯、不平滑。舌骨、鼻骨較大。
叉舌蛙科的青蛙:海蛙、虎皮蛙、古氏赤蛙、澤蛙。

6.赤蛙科:
體表平滑,有流線型,腳有蹼,善於游泳。強壯的後肢,跳躍力強。
赤蛙科的青蛙:腹斑蛙、豎琴挖、牛蛙、貢徳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長腳赤蛙、梭德氏赤蛙、金線蛙。

蛙的生態觀察(修改)
大家好,我是蛙類小精靈,我今天要向你們介紹台灣的蛙類。
大致上台灣的蛙類分為五科三十二種,就讓我來介紹我印象最深刻的吧!
【蟾蜍科】
黑眶蟾蜍:戴著黑框眼鏡,塗黑色指甲油,還擦黑色口紅,我想她如果是人,一定沒人會愛她。
【樹蟾科】
中國樹蟾:戴著黑色眼罩,依我猜,牠根本就是忍者蛙。
【狹口蛙科】
花狹口蛙:身體長得像麻糬,生氣時像肉包,還批著黃色圍巾,我覺得他長得好好吃。
【赤蛙科】
澤蛙:她很愛唱歌,很貪吃,還穿不同一幅,真是沒有紀律,而且還用我的名字。
【樹蛙科】
1.﹝褐色型﹞
面天樹蛙:背部有x花紋,唱歌老是要比別人快,還長了疙瘩,真是人見人厭。
2.﹝綠色型﹞
翡翠樹蛙:都穿不規則黑色雲狀斑夾克,還把金項鍊扯斷放在眼睛旁。
接著,蛙類小精靈請來了許多評審,來評比金蛙獎。
【金蛙獎頒獎典禮】
﹝最會跳獎﹞日本樹蛙:能夠跳自己身長的30倍遠。
﹝產最多卵獎﹞牛蛙:一次產10000到30000顆卵。
﹝最佳便秘獎﹞拉都希氏赤蛙:叫聲像便秘。
﹝身價最貴獎﹞中國樹蟾:幼蛙全身金色。
現在,就讓蛙類小精靈來告訴大家一個小小故事吧!
【青蛙小故事】
有一天,一隻大牛蛙遇到了一大群小澤蛙,於是就說,我要吃掉你們,但是沒想到他卻被小澤蛙打敗了。
聽完故事後,蛙類小精靈要來和大家分享她的小小啟示喔!
【小小啟示】
團結力量大,所以只要團結,再大的困難都能解決,爾且我們不應該只看眼前的困境,應該要看困境後面的希望與理想。
最後,小精靈要和大家講一講他的收穫。
【收穫】
我們應該要學習陳王時老師的精神,good better and best,好還要更好,就是要不斷精益求精,才能突破自我,找出自己的天賦。
下次再見喔!拜拜!

這次的課是介紹蛙類,由陳王時老師解說。

老師說蛙的特色有:
1朝天鼻〈鼻孔朝上〉
2眼皮是由下往上閉起來
3眼睛可以縮到身體裡去
4眼睛有弱視〈可惜沒眼鏡給他戴〉
5青蛙是守株待兔型的〈意志超堅定〉

蛙分為六科三十二種分別為
蟾蜍科:
1盤古蟾蜍
2黑框蟾蜍

樹蟾科:
1中國樹蟾

狹口蛙科:
1巴氏小雨蛙
2黑蒙西氏小雨蛙
3小雨蛙
4花狹口蛙
5史丹吉氏小雨蛙

樹蛙科:
1日本樹蛙
2諸羅樹蛙
3褐樹蛙
4橙腹樹蛙
5艾氏樹蛙
6莫氏樹蛙
7面天樹蛙
8翡翠樹蛙
9白颔樹蛙
10台北樹蛙

叉舌蛙科:
1海蛙
2澤蛙
3虎皮蛙
4古氏赤蛙

赤蛙科:
1腹斑蛙
2豎琴蛙
3牛蛙
4貢德氏赤蛙
5拉都希氏赤蛙
6台北赤蛙
7斯文豪氏赤蛙
8金線蛙
9梭德氏赤蛙
10長腳赤蛙

老師上課時還問他的「小牛」是男的還女的,結果大家都不敢相信老師竟然聽的懂青蛙的語言,結果驗證了一件事──雄的蛙抱到雄的蛙下面的那隻雄蛙會叫。

今天的課是我最喜歡的課,陳老師帶了許多蛙類來讓我們增廣見聞,
而且我們學校有小池塘,常常會看到兩三隻蟾蜍在校園裡跳來跳去。

【蛙的特性】
1.有記憶功能 2.以量取勝 3.夜行性 4.覓食採用「守株待兔」
5.會變色 6.有朝天鼻 7.女生追男生(公的叫母的找)
8.只有男生會叫 9.聽力好 10.皮膚又滑又黏 11.用皮膚、肺呼吸
12.弱視 13.有上下眼皮 14.共有十八根腳趾頭
15.所有蛙類有90%吃蒼蠅,10%吃蚊子 16.先長前腳,在長後腳
17.蝌蚪的入水口在嘴巴,出水口在左前方

【蛙的分類】
※共六科,三十二種※
1.蟾蜍科:○1卵和蝌蚪有毒○2蝌蚪群聚○3有耳後腺
2.樹蟾科
3.狹口蛙科:
4.樹蛙科
5.赤蛙科
6.叉舌蛙科:○1從赤蛙科分類出來

※蟾蜍-盤古蟾蜍:○1耳後腺有黑色的線延長○2在山上發情,季節是秋冬
※蟾蜍-黑眶蟾蜍:○1有黑指甲、眼鏡、口紅○2在平地發情,季節是春夏
○3發情期間會變橘色
※狹口蛙科-花狹口蛙:○1軟趴趴的○2有毒○3會爬樹
※赤蛙科-貢德氏赤蛙:○1吃蚯蚓○2又稱「狗蛙」

【蛙的禦敵方式】
○1噴毒液○2保護色○3裝死○4威嚇○5尿遁○6跳走○7偽裝

這次的課內容很多,非常豐富,也謝謝陳王時老師特地帶「阿牛」來當模特兒,
下次就是最後一堂課了,相信這堂課所學到的所有知識,都已經是我的了,
在下次的考試中,能對答如流!

【溪邊小霸王】
從小到大都具備游泳能力的動物,又稱溪邊的蚱蜢的動物,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說是青蛙吧!今天老師們請來了一位非常愛好青蛙的陳老師來位我們講解蛙的生態世界,不但親眼目睹了牛蛙和黑框蟾蜍更和青蛙王子們來了一場美麗的約會!

【神秘的32種】
在台灣只有32種青蛙,有蟾蜍科、樹蟾科、狹口蛙科、赤蛙科和叉舌蛙科。蟾蜍科體型肥胖,皮膚粗糙可適應乾燥的環境,於陸域的競爭力比其他蛙類強,目前台灣有兩種,分別是黑框蟾蜍和盤古蟾蜍。樹蟾科在台灣只有一種,中國樹蟾體長3公分以下的小型兩棲類。體背光滑,顏色綠色或藍綠色。有褐色寬帶自吻端通過眼部,到達前肢上方,趾有發達吸盤,常出現於平地或近山區的池邊 樹叢,竹林中。狹口蛙科又稱為姬蛙科,體型一般都比較小。廣泛分佈在各洲的溫帶及熱帶地區。共計有61屬280餘種,台灣有一屬五種。狹口蛙科的蝌蚪出水孔單一位於腹部下方中央,沒有喙也沒有角質齒,和其他蛙類不同,是一種特化的型式,台灣有巴氏小雨蛙、黑蒙西式小雨蛙、小雨蛙、花狹口蛙和史丹吉氏小雨蛙。赤蛙科除了澳洲及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全世界各地都有赤蛙科的蹤跡。約有47屬677種,台灣十四種,其中赤蛙科的牛蛙是老師在家樂福搶救的,我還不知道他的身體竟然這麼大,有著一些斑紋,令我覺得這東西長得還真醜,不但有弱視還很懶動也不動的任由老師戳他的眼睛,不過也因為這樣大家才看的清楚青蛙的眼皮是由下往上的合起來。雖然老師沒有講完叉舌蛙科,但我在這裡提供一些資料。叉舌蛙科在台灣有海蛙、澤蛙、虎皮蛙和古氏赤蛙。澤蛙中小型蛙類,吻肛長約只有5公分,左右眼間具有V字形的花紋。古氏赤蛙雄蛙的體型較雌蛙大,暗紅色的菱形瞳孔W型隆起的體背為其特徵。虎皮蛙則是體型巨大,後肢趾間的蹼膜明顯,可在水中迅速游動海蛙海蛙體長約5至9公分,外型和澤蛙很像,但體型比澤蛙大,乍看很像大型的澤蛙。海蛙體長約5至9公分,外型和澤蛙很像,但體型比澤蛙大,乍看很像大型的澤蛙。背部花紋和澤蛙類似,有些個體有背中線。吻端鈍尖,眼鼻線黑色明顯,鼓膜也比澤蛙明顯。背部膚褶排列較整齊,兩側各有一條縱行不連續的膚褶。頭頂靠近兩眼中間有一個小白點。後肢趾間近全蹼,無外蹠突;澤蛙是半蹼,有外蹠突。海蛙雄蛙有一對咽側下外鳴囊,澤蛙是單一咽下外鳴囊。就因為各種青蛙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才能在大自然界中生存下來。

【蛙類生活史】
一般人通稱的蛙類包括青蛙和蟾蜍,在分類上屬於兩棲類的無尾目,全界大約有3500種。兩棲類除了無尾目之外,還包括無足目和有尾目。無足目全世界僅有150種,例如蚯蚓,有尾目不超400種,因此蛙類在兩棲網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青蛙防衛自己】
青蛙在野外一定也會有天敵的,所以他們他們的自我防衛方法是毒液、保護色、虛張聲勢、裝死、逃跑和以量取勝。保護色的例子,像台北樹蛙會躲在葉片上,逃跑的例子,每隻青蛙只要受到驚嚇就會跳走,以量取勝的例子是,只要那一種青蛙的數量愈來愈多時,在生存競爭上面比較容易勝利。
【賞蛙注意事項】
提到賞鳥,大家一定會拿起望遠鏡;但賞蛙呢?夜訪青蛙當然要帶手電筒才看的到他們;但也別忘了穿上雨鞋帶根棍子。因為牠們大多都棲息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在找牠們的時候,可能會踩在水裡或爛泥巴裡,所以需要雨鞋。棍子除了可以撥出躲在葉子裡的青蛙,還可以打草驚蛇。別忘了青蛙是蛇的食物,青蛙多的地方蛇也會很多。也因為這種危險性存在,我建議最好結伴夜遊賞青蛙,而且在每走一步路時就要用手電筒照一照地上是否有蛇,這樣才可以安心的走下一步。

每種青蛙繁殖的季節都不一樣,偏愛的水域也不盡相同。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感受到的賞蛙樂趣也不相同。聽完老師的演講後,我發覺到以後抓到青蛙時,我們應當要尊重他們的生命權。對人類來講,他們是一群毫無反抗力的弱小動物,雖然如此,我們也沒有資格去踩牠或拿石頭丟牠。我們可以輕輕的抓起牠,放在手上仔細觀察,但最後還是要把牠們放回原來的地方。如果想飼養牠,必須佈置一個模擬在野外牠們的棲息地。而且牠們只吃活的動物,所以還要飼養蚯蚓、麵包蟲等等,比起養魚或養鳥麻煩多了,所以不要輕易嘗試。若照顧不了,只會殘害生命。

雖然我沒有參加這次的課程,但是我自己是一隻台北樹蛙,我是屬於樹蛙科的蛙。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以及外來種的侵入使我們的生存受到很大的威脅,真希望大家一起來幫我們想想辦法。
目前台灣的蛙類共分六科:
一、 蟾蜍科
二、 樹蟾科
三、 狹口蛙科
四、 樹蛙科
五、 赤蛙科
六、 叉舌蛙科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狹口蛙科,這一科的蛙類大多是大聲公,體型小、聲音大。主要分為三屬五種:
1. 姬蛙屬: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
2. 小姬蛙屬:史丹吉氏小雨蛙
3. 狹口蛙屬:花狹口蛙(狹口蛙中的大塊頭)
姬蛙屬和小雞蛙屬是屬於台灣原生種,是台灣地區體型最小的蛙類;而狹口蛙屬據研判可能是進口東南亞原木或貨櫃時意外偷渡來台定居。

好了!我的介紹就到這裡。

【小精靈】
分布於本土低中海拔的蛙是最熟為人知的物種,因氣候溫度和環境適宜,蛙在台的數量多達六科三十二種,分蟾蜍科、樹蟾科、挾口蛙科、樹蛙科、叉蛇蛙科和赤蛙科。

【蛙的「結構」】
眼皮:由下往上合閉因順著跳水時往上濺的水流。
耳朵:因生活在水中退化成薄薄的鼓膜暴露在外。
腳趾:前腳各四根後腳各五根。
肺:呈紅色左右各一片。因演化不完全而無法正常進行氣體交
換。
皮膚:代替肺進行空氣交換。
心臟:有二個心房和一個心室,外有圍心膜。
脾臟:紅色呈豆形,能製造白血球。
腎臟:扁平暗紅色。
腎上腺:淺黃色線狀。
輸尿管:在腎臟下方與膀胱相通,尿液無色無味。
膀胱:呈元寶形透明無色。
脂肪體:黃色脂狀。

【四眼田雞–大近視眼】
青蛙的眼為令人嘆為觀止處;蛙是弱視只看的見物體輪廓,卻對移動物體敏感,體型較它大時它會逃跑,體形較它小時它會吃掉,體型和它相同時它會撲上去械鬥一番,或是緊緊勾住,深怕同種的母蛙被嚇跑而無法交配。卻總會有出差錯的時候:
1.抱著已交配的母蛙。
2.抱著不同種的母蛙。
3.抱著公蛙。
4.抱著和母蛙體形適當大小的木頭或石頭。

【蛙的「三十六計」】
1.毒液:蛙的毒液都儲存在耳後側白色塊狀部分,飽受天敵驚
嚇時會釋放。
2.鼓脹:飽受驚嚇時為顯示自己的勢力強大時身體會如球體般
充氣。
3.保護色:在何處被攻擊身體顏色變色或尋找顏色相同的藏身
處。
4.逃跑:利用先天腳長的優勢跳遠。
5.尿遁:撒假尿嚇天敵並趁機逃跑。
6.伏地挺身:蟾蜍會擺出人類伏地挺身的姿勢裝腔作勢。

【青蛙vs.蟾蜍】
雖說青蛙和蟾蜍同為蛙,但仔細瞧瞧卻有些許不同,蟾蜍
有明顯的黑色耳後線,蟾蜍為了適應陸地生活因此皮膚粗躁體型壯碩,青蛙身型較苗條多善於游泳皮膚較水嫩細緻。

※青蛙vs.蟾蜍比較

青蛙 蟾蜍
1.無 1.黑色耳後線
2.皮膚水嫩 2.皮膚粗躁
3.體型苗條 3.體型壯碩
4.善於游泳 4.無
※80%青蛙都吃蒼蠅

【心得】
蛙矯捷的身手令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仔細觀察,本課程陳老師不僅擁有許多蛙的照片讓我更加瞭解蛙的棲息地、生命循環和作息,甚至在我們面前展示牛蛙活體讓我仔細觸摸蛙的皮膚和嗅聞蛙的尿液,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便是我當時的心得。

蛙的生態觀察

《青蛙檔案夾》

【青蛙的種類】
台灣總共有32種青蛙,又分了六科,分別是:
1.蟾蜍科 例:盤古蟾蜍、黑框蟾蜍。
2.樹蟾科 例:中國樹蟾。
3.狹口蛙科 例:小雨蛙、花狹口蛙等。
4.樹蛙科 例:日本樹蛙、橙腹樹蛙、翡翠樹蛙、白含樹蛙、台北樹蛙等。
5.叉舌蛙科 例:澤蛙、虎皮蛙等。
6.赤蛙科 例:牛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等。

【小秘密】
1.青蛙的眼睛可以跑進眼窩裡面。
2.青蛙的眼皮是由下往上蓋的,這樣跳水的時候才不會來不及閉眼。
3.青蛙有弱視,不動的東西看不到。
4.擁有朝天鼻。

【趕走敵人的絕招】
1.毒液
2.虛張聲勢-做伏地挺身
3.吸氣,將肚子鼓起來
4.走為上策-逃跑
5.欺敵-裝死

【青蛙的保育-外來種篇】
台灣的青蛙許多因為外來種的出現造成許多的傷害,尤其是牛蛙的出現,它那巨大的嘴巴足以一口吞下一隻小型的青蛙,不幸的是,台灣的青蛙大都是中小型蛙類,所以在引進外來種之前,要思考一下對本土種的影響,且千萬別任意野放,以免影響物種滅絕。

【心得】
上完這堂課後,我突然對青蛙有了更多的好奇心和喜愛,想要更了解牠們,由其是樹蛙科,牠們水汪汪的大眼睛和在樹上攀爬的情形,更令我覺得可愛!所以,我們也一定要重視青蛙的保育,不虐待青蛙,才不會造成物種滅絕。

這是生態營第六次上課,由陳王時老師帶領我們學習蛙類。這次老師做了幾件其他老師沒有做的事,陳老師帶了幾隻青蛙來:牛蛙、黑框蟾蜍、花狹口蛙等蛙類;老師還利用幻燈片教學呢,老師每播一張投影片就講一個有關那張圖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青蛙是牛蛙,因為牠非常大隻,老師還說他養那牛蛙三年了。
一、青蛙不為人知的一面
青蛙的眼睛可以縮進眼窩裡,眼皮由下往上蓋,這樣水就不會進入眼睛,牠是弱視。
90%的青蛙都不吃蚊子,而是吃蒼蠅。只有10%吃蚊子。
青蛙中只有公蛙會叫,而且是女被男生的聲音吸引才會交配,所以青蛙聽力不錯。
二、青蛙的特色與種類
台灣只有六科的青蛙,共32種
1.蟾蜍科:蟾蜍科體型肥胖、皮膚粗糙、會分泌毒液,比起其他蛙類更能適應乾燥的環境。種類有盤谷蟾蜍、黑框蟾蜍
2.樹蟾科:樹蟾科與樹蛙科的習性相同,但是胸骨和脊椎骨與蟾蜍科相似,因此叫樹蟾科。種類有中國樹蟾
3.狹口蛙科:狹口蛙科因嘴巴較窄而叫狹口蛙。種類有花狹口蛙、巴氏小雨蛙、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
4.樹蛙科:樹蛙科生活在樹上,有吸盤可攀附植物,台灣有五種褐色型,五種綠色型。種類有日本樹蛙、褐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白頷樹蛙、諸羅樹蛙、橙腹樹蛙、莫氏樹蛙、翡翠樹蛙、台北樹蛙
5.叉舌蛙科:叉舌蛙科體形壯碩、皮表不平滑、鼻骨、舌骨較大。種類有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6.赤蛙科:赤蛙科體表平滑、後肢強壯、擅長跳躍、游泳、和生一大堆卵,生性機警、是台灣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群。種類有腹斑蛙、豎琴蛙、牛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長腳赤蛙、梭德氏赤蛙
二、青蛙拯救自己的方式
1.逃跑
2.裝死
3.保護色
4.威嚇敵人
5.放毒
6.尿盾
三、心得
這是第一次有老師帶動物來,也是第一次有老師使用幻燈片,這老師很親切。我在這堂課學到了不少蛙類的知識,也認識了不少種的蛙類,還親眼目睹蛙類的各種動作!在所有的青蛙中我最喜歡橙腹樹蛙,因為這青蛙的腹部是橙色的,整隻青蛙看起來像一顆紅心芭樂,好像很好吃,可惜橙腹樹蛙是保育類,不能抓。青蛙在幾千萬年前的樣子與現在很像,可見牠們適應力很強。我很懷疑為什麼青蛙會長這個樣子?為什麼牠要先變蝌蚪、再變青蛙,直接是青蛙不是比較方便?有可能是當時的環境在水裡比較安全,但有因為食物缺乏,上岸覓食而長出肺。青蛙還有很多事情是我們能夠研究的!這堂課的收穫非常多,我認為這是最有趣的一堂課。

蛙的生態觀察

從小我就喜歡水塘邊蝌蚪可愛的模樣,對於具有圓圓頭尖尖尾巴的它,為什麼會變成「青蛙」感到十分好奇,生命的變化為何如此巨大?兩年前青蛙公主-楊懿如老師領著我初探青蛙的世界,而今天隨著陳老師的寵物-牛蛙的引吭高歌,開始了今天蛙蛙世界的探索,也讓我更深入了解童話的青蛙王子了。
很多動物的命名都是依據外形而來的,而蛙-兩棲類也是如此,台灣蛙類共分六科三十二種。原為五種,叉舌蛙科和赤蛙科混在一起,但後來發現叉舌蛙科和赤蛙科有些不同,於是將虎皮蛙、澤蛙等蛙類分出來。

一、蟾蜍科:體型肥胖,皮膚粗糙,耳後腺和纍粒會分泌白色毒液。目前台灣有盤古蟾蜍與黑框蟾蜍兩種。

二、樹蟾科:習性與樹蛙類似,但因胸骨與脊椎的結構和蟾蜍類似,故名為[樹蟾]。目前台灣僅有中國樹蛙一種。

三、狹口蛙科:台灣共分三屬:
1 姬蛙屬:巴氏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小雨蛙
2 小姬蛙屬:史丹吉氏小雨蛙
3 狹口蛙屬:花狹口蛙
姬蛙屬和小姬蛙屬為台灣原生種,最大不超過三公分,是台灣最小的蛙類。除史丹吉氏小雨蛙外,其餘都是名副其實的大聲公。

四、樹蛙科:就如名字,棲息在樹上,四肢趾端膨大成吸盤,可攀附在葉子或滑溜的石頭上。目前台灣有十種樹蛙,五種綠色,五種褐色。

五、赤蛙科:體表平滑,體型接近流線型,後肢長且強健,不但善躍也善泳。

六、叉舌蛙科:體表不平滑,帶有棒狀或顆粒凸起。原為赤蛙科。

蛙的一生分成三階段

一、卵期:每個卵都有卵泡,卵有三種:
1 動物性、植物性:一般來說,黑色的是動物性,白色則是植物性。黑的總是在上方,白的總是在下方。
2 動物性:整顆卵呈黑色。
3 植物性:整顆卵呈白色。

二、幼體:使用鰓呼吸,頭後面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大部分的蝌蚪在成熟後,會慢慢長出後腳,但是前腳是迅速的長出來,這時蝌蚪必須改用肺呼吸,並離開水面,不然會溺斃。

三、成體:當幼蛙從水中爬出來時,就會尋找他的伴侶(雄),牠會用力的呱呱叫,盡可能吸引母蛙注意,然後勾住母蛙的肚子,進行交配。不過因為蛙類是近視,難免會有抱錯對象的糗事。

蛙的防禦方法
1 虛張聲勢
2 逃跑
3 裝死
4 尿遁
5 保護色
6 釋放毒液

  陳老師拍的一張張圖片加上老師深入淺出的解說,讓我對蛙的興趣又加深了些,經過這六次的生態課讓我體會到,愛惜地球,尊重所有生物的生存權,也是愛人類自己的極致表現,今年正好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年,提醒人們能夠保護地球上現有的許多不同種的動物或植物,生物的多樣性正是維持生態平衡的方法之一。

參考資料:
1.生態資訊營隊-初階發現手冊。
2.楊懿如青蛙學堂。
3.國語日報8版-張東君老師(99.04.19)

台灣的蛙類有六科三十二種,其中蟾蜍佔了二種,青蛙則佔了三十種,讓我來說明一下吧!

【被誤會很久的蟾蜍】
蟾蜍就是癩蛤蟆 ? 喔~不!!
上了陳王時老師的課之後,我才了解~蟾蜍長的很可愛,一點都不像癩蛤蟆,在蟾蜍的眼光中,也許我們人類才是癩蛤蟆呢! 所以老師告訴我們,以後在也外看到蟾蜍,千萬不要大叫說牠是癩蛤蟆了。

【花花世界的蛙類】
(一)蟾蜍科
台灣有兩種蟾蜍,分別是:
(1)黑眶蟾蜍:牠的皮膚粗造,耳後腺會分泌白色毒液,而且
擦著黑色的指甲油和黑色的口紅,然後有明顯的黑眼圈。
(2)盤古蟾蜍:牠不擦指甲油也不擦口紅,更沒有黑眼圈,所
以沒有特色就是牠最大的特色。

(二)狹口蛙科
(1)姬蛙屬
(2)小姬蛙屬
(3)狹口蛙屬:花狹口蛙,體形肥胖圓渾、四支短小,最大特
徵是體背外圍有八字型,黃褐色的寬帶嗯但是有時會變成
橘色或是灰褐色,花狹口蛙遇上敵人的時候,會先把身體
膨大,用來威嚇敵人,如果這招不管用,牠就會從背部的
皮膚裏放出毒液。雄蛙叫聲是「嗯-嗯-嗯」。

(三)樹蛙科
橙腹樹蛙,牠最大的特徵在腹部是橙紅色的,橙腹樹蛙腳上
的吸盤非常明顯,而且牠的眼睛虹膜是金黃色,產卵量一次
可產20顆左右。雄蛙的叫聲是「ㄉㄌ……ㄉㄌ……」。

(四)樹蟾科
有樹棲性,習性與樹蛙相似,但是因牠的胸骨與脊椎的結構
和蟾蜍科類似,故名樹蟾科。台灣只有中國樹蟾一種。

(五)赤蛙科
豎琴蛙和腹斑蛙相似,但是豎琴蛙比腹斑蛙的體型小,叫聲
和腹斑蛙不同,腹斑蛙的叫聲是「給!給!給」, 豎琴蛙的叫
聲是「嘓咯-嘓咯」。豎琴蛙是保育類二級的蛙類,不可以任
意捕捉。

(六)叉舌蛙科
虎皮蛙它是台灣第二大的蛙類,其次於外來種的牛蛙,胸腹
部的斑紋每隻都不同,虎皮蛙只要看到比他嘴巴小的昆蟲或
是動物,都會把牠吃掉,很恐怖對不對? 雄蛙的叫聲是「嘿-
嘿-嘿」。

【心得感想】
青蛙的一生中有很多天敵,當青蛙還是蝌蚪的時候,常會被紅娘華、水蠆、龍蝨捕食;當牠變成青蛙的時候,會被水鳥和更大的青蛙吃掉。
但是青蛙也有保護自己的方法 ,那就是 1.保護色 2.逃跑 3.毒液 4.裝死 5.虛張聲勢 6.以量取勝。所以我覺得再微小的生物,都有牠的生存之道, 這造物主真是奇妙可畏啊!

這次是由陳王時老師為我們上課,我們這次要上蛙類的生態,等你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知道我們上了什麼,就讓我來介紹吧!
【蛙的種類】
蛙類總共有6科、32種,分別是:
1. 蟾蜍科 2種:
盤古蟾蜍
黑框蟾蜍
2. 樹蟾科 1種:
中國樹蟾
3. 狹口蛙科 5種:
巴氏小雨蛙
黑蒙西氏小雨蛙
小雨蛙
花狹口蛙
史丹吉氏小雨蛙
4. 樹蛙科 10種:
日本樹蛙
諸羅樹蛙
褐樹蛙
橙腹樹蛙
艾氏樹蛙
莫氏樹蛙
面天樹蛙
翡翠樹蛙
白頷樹蛙
台北樹蛙
5. 叉舌蛙科 4種:
海蛙
澤蛙
虎皮蛙
古氏赤蛙
6. 赤蛙科 10種:
腹斑蛙
豎琴蛙
牛蛙
貢德氏赤蛙
拉都西氏赤蛙
台北赤蛙
斯文豪氏赤蛙
金線蛙
梭德氏赤蛙
長腳赤蛙

【保護自己】
青蛙有6種方法來保護自己喔!青蛙保護自己的6種方法如下:

1. 毒液
2. 逃走
3. 偽裝
4. 裝死
5. 做伏地挺身
6. 深呼吸

【青蛙的五官】

青蛙的鼻子:青蛙牠有鼻子嗎?有啊!而且牠的鼻子還是「朝天鼻」呢!但牠可不是用鼻子呼吸,牠是用皮膚和肺呼吸的,不能把青蛙緊緊的抓住,會把牠的呼吸器遮住,這樣牠就不能呼吸了。

青蛙的耳朵:青蛙的耳朵呢?牠的耳朵就是眼睛後面的鼓膜,很特別吧!

青蛙的眼睛:青蛙的眼睛可以縮進身體裡面,而且不會受傷喔!青蛙的眼皮是由下往上蓋,所以游泳時不會進水,對了,青蛙是弱視,所以不動的東西看不清楚,會動的東西看的比較清楚。

【青蛙的十八禁】

青蛙是女朋友去找男朋友,男朋友會躲在洞裡鳴叫;母青蛙體型比公青蛙大,交配時公青蛙會抱住母青蛙,但青蛙視力不好,有時候會抱錯,抱成公的,被抱的就會發出聲音讓上面的知道。

【青蛙欣賞】

這次,陳王時老師帶了幾隻青蛙來,有:外來種的 牛蛙、狹口蛙科的巨無霸 花狹口蛙、黑口紅、指甲、鏡框的 黑框蟾蜍…等幾隻青蛙,當老師拿出第一之青蛙時大家哇-了一聲,我心裡想:這是什麼青蛙,怎麼這麼大隻?居然比我兩隻手掌加起來還大,老師開始介紹牛蛙:牠是外來種,牠有朝天鼻…;後來老師又拿出一隻灰棕色青蛙,背部呈現一片黃色,感覺像青蛙的背部安裝了拉鍊,拉開拉鍊,裏面是黃色的,我心裡想:這隻青蛙怎麼長的這麼怪?老師開始介紹花狹口蛙:牠是狹口蛙科的巨無霸…,但牠雖然號稱狹口蛙科的巨無霸,但體型卻比牛蛙小了好幾倍。老師還介紹了許多各式各樣的青蛙,這樣近距離接觸青蛙,反而讓我發現青蛙的可愛,觀賞時間結束,還捨不得跟那些可愛的青蛙說:Bye – bye呢!

【尋求正確的知識】

以前看卡通及影片時,會看到青蛙伸出舌頭快速捕捉蚊子的情景,蝦米?青蛙很少吃蚊子,大多吃蒼蠅,況且蚊子還會吸青蛙的血呢!青蛙大哥,你可不要蚊子、蒼蠅,傻傻分不清楚喔!
經過實驗和實際的接觸,可以讓我們獲得更正確的知識,未經查證或聽說的,都有可能是錯誤的,懂得如何尋求正確的知識,就可以讓頭腦裡的知識更充實。

蛙蛙報告
【猜猜看】
我是台北赤蛙,請問一下,是蚊子吸我的血,還是我吃蚊子,no!no!no!可不要以為我吃蚊子喔,其實90%的青蛙不吃蚊子,因為蚊子太小了,根本吃不飽,所以我們的青蛙家族都會選擇比較肥的蒼蠅。再請問一下,母的會叫,還是公的會叫,賓果! 是公的會叫,因為公的叫,母的來找牠,跟他交配,所以是母的追公的喔!!!

【特徵】
強壯的蟾蜍說,他們的皮膚粗糙,背不都是一粒一粒的,會分泌白色有毒汁液,很適應乾燥的地方。
蒙面俠樹蟾說,在台灣目前只發現我這一種中國樹蟾,我的習性跟樹蛙相同,但脊椎的結構像蟾蜍,所以叫我樹蟾。
胖胖的狹口蛙說,我在台灣分成3屬5種, 1.姬蛙屬 2.小姬蛙屬 3. 狹口蛙屬。
可愛的赤蛙說,我的家族後肢長而且強健,跳躍力很強,有大大的蹼,擅長游泳,繁殖能力很強,為台灣分布最廣。
綠寶石的樹蛙說,我稱之為樹上的蛙類,有5種褐色型、有5種綠色型的樹蛙,總共有10種。我們有最厲害的保護色,可以像忍者一樣隱身在自然裡喔!

【心得】
我覺得哇!!!!!!蛙蛙好可愛喔!
平常,在野外若不是眼力要很好,有時還真的很難發現他們。走在台北陽明山的步道裡,我總是常常被叫聲好聽的”鳥蛙”欺騙,而且還找不到他們得身影,真讓人生氣。
上了陳老師的課,讓我對青蛙又有了更多的認識,真是很棒,下次我一定在野外時,也可以發現可愛的蛙蛙了。

read

蛙類的生態調查

這個禮拜六又是生態資訊營上課的日子,今天為我們演講的老師是陳王時老師,他是一個蛙類觀察家,講解的主題是蛙類的生態。

台灣的青蛙總共有三十二種,屬於兩棲綱,無尾目動物,全世界大約有三千種,其他的兩棲類約有七、八百種,所以青蛙在兩棲動物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老師說:「在台灣,蛙類可以分為六科:

①蟾蜍科,可以分為兩屬兩種,分別是盤古蟾蜍和黑眶蟾蜍。盤古蟾蜍耳後腺上有一條長長的黑線;黑眶蟾蜍則帶著黑眼鏡,塗黑口紅,塗黑色指甲油,耳後腺上卻沒有黑斑。蟾蜍在全台都有分布,尋找牠們的工作非常簡單,潮濕、陰暗、低海拔的地區就是他們棲息的地方。要辨認蟾蜍非常簡單,皮膚粗糙,眼睛後方有耳後腺,就是蟾蜍,這是辨認蟾蜍的兩大特徵ㄛ。皮膚粗糙,就是為了能夠保持水分不被蒸發。這就是為什麼蟾蜍能夠比青蛙留在乾燥環境中更久時間的原因了。

②樹蟾科,在台灣,樹蟾科的青蛙只有一種,那就是:中國樹蟾。中國樹蟾別稱中國雨蛙、雨怪,從吻端到眼睛,經過鼓膜到肩膀上方,有一條深棕色的眼罩。樹蟾的習性與樹蛙大致相同,但是骨骼卻與蟾蜍較相似,故為樹蟾。

③狹口蛙科,它最大的特徵就是,此種青蛙的吻部呈現三角形,所以被稱為『狹口』。台灣總共有五種狹口蛙,最大的就是花狹口蛙,長九公分,是外來種,據研究是因為跟這貨輪從東南亞渡海來台的;第二種則是巴式小雨蛙,屬於春夏繁殖的蛙類,雄蛙求偶時會發出鴨子似的叫聲;第三種是小雨蛙,因為體型小,又喜歡躲在石縫、土堆、落葉和水塘中,會發出『ㄉㄌ啦-ㄉㄌ啦-』的聲音,清脆卻不大聲,所以只能聽其聲而不能察其形,黑蒙西式小雨蛙與小雨蛙的生活習性幾乎相同,但聲音較其低沉宏亮;當然還有史丹吉式小雨蛙啦,性喜棲息於落葉、草叢覆蓋的低海拔山林,雄蛙叫聲為『吉吉吉-』。

④赤蛙科,體型最大的是外來種的牛蛙,也是台灣最大的蛙類,原產於美國洛杉磯山脈,後因為人們的引入養殖,又不當放生,使的台灣蛙類受到極大的影響,成蛙、蝌蚪均會對其他蛙種造成威脅,另外還有常見的腹斑蛙、豎琴蛙,牠們分布於台灣全島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區;台灣特有的貢德氏赤蛙也是赤蛙的一員喔!貢德氏赤蛙又稱狗蛙,因為發出的聲音像是在講『狗、狗、狗』;還有拉督希氏赤蛙,成蛙背上有十分明顯的背側褶,雄蛙的所發出鳴聲為『嗯-給ㄟ 嗯-給ㄟ』就像是上大號上不出來的聲音一樣,讓人覺得十分好笑;最後當然就是台灣的國寶之一,台北赤蛙囉!台北赤蛙不但是保育類動物,也是台灣特有種蛙類喔,雄蛙在求偶時會發出尖細的『嘰-嘰-』聲,最近只分布於台北縣三芝、石門及屏東的牛角灣溪,台南官田,苗栗,楊梅等地才有發現的例子。

⑤樹蛙科,台灣總共有十種蛙類,是族群最多的台灣蛙科。樹蛙、樹蛙,顧名思義就是在樹上生活的蛙,四隻腳的腳趾上皆有吸盤,可在樹葉上,或是滑溜的溪石上跳躍自如。有五種褐色蛙,五種綠色蛙,共是:日本樹蛙、褐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白頷樹蛙、諸羅樹蛙、橙腹樹蛙、莫式樹蛙、翡翠樹蛙、台北樹蛙。

⑥叉舌蛙科,身體粗壯,皮膚粗糙,鼻骨較大,舌頭呈環狀或分岔,故為叉舌蛙,共有四種,為海蛙、澤蛙、虎皮蛙和古式樹蛙,是近年來由赤蛙科進階出來的。以前常在菜市場上看到的青蛙變是虎皮蛙,人類用這種青蛙來大量養殖,以滿足人類對食物的需求。」

老師說完隨即從他的袋子裡拿得一隻碩大的牛蛙出來,我們原本還以為那是模型呢,所以當老師逗著青蛙叫出聲來時,我們都嚇的一跳,原來它是活的呀!以前的人都說「蟾蜍會吹風」,但是經過老師詳細的講解之後,我才知道:「原來,蟾蜍不是會吹風,而是因為蟾蜍為了阻嚇敵人才會將自己的身體膨脹,來嚇阻敵人。」

這堂課精彩萬分,老師也講得十分有趣,讓我印象深刻,並對蛙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努力的想記憶住每種蛙類的生活習性,我想,我一定可以變成和老師一樣厲害的蛙類觀察家。

參考資料:http://www.froghome.com.tw/
     財團法人野鳥協會/台灣三十二種蛙類圖鑑/陳王時著

綠綠的、滑滑黏黏的、嘓嘓叫、吃蚊子、小時腮呼吸,長大用肺呼吸,這是我對青蛙初步的認識,其實青蛙可不是單純的只有這樣,這次陳王時老師要來帶我們了解青蛙!
老師特地帶來牛蛙,牛蛙是外來種,長的較大隻,所以老師藉由牠來介紹青蛙的特色:
1..眼皮是由下往上長
2.朝天鼻
3.眼睛會縮到眼瞼裡
4..天生的弱視
夠特殊了!若有人和青蛙一樣眼皮由下往上、眼睛還會縮到眼瞼,那簡直是怪物了嘛!但是青蛙會有如此特殊的身體構造,是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台灣青蛙種類有32種,有6大科,分為:
1.蟾蜍科:盤古蟾蜍、黑眶蟾蜍
2.樹蟾科:中國樹蟾
3.狹口蛙科:花狹口蛙、巴氏小雨蛙、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
4.樹蛙科:日本樹蛙、褐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白頷樹蛙、諸羅樹蛙、橙腹樹蛙、莫氏樹蛙、翡翠樹蛙、台北樹蛙
5.叉舌蛙科: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6.赤蛙科:腹斑蛙、豎琴蛙、牛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梭德氏赤蛙、長腳赤蛙
誰說青蛙一定愛吃蚊子,唉呀!這麼小隻要吃幾萬隻都不飽吧!當然是蒼蠅比較好吃呀!而且台灣90%的青蛙都不吃蚊子,別再說青蛙愛吃蚊子啦!
有些青蛙不易分別,例如盤古蟾蜍及黑眶蟾蜍,這兩者要分出方法就是:黑眶蟾蜍比較愛漂亮,但老睡眠不足,因此有黑眼圈、黑指甲等,而盤古蟾蜍沒有,這就是最基本的方法!
青蛙要避敵,牠有以下6種方法:
1.逃跑
2.裝死
3.偽裝
4.毒液
5.嚇唬敵人
6.做伏力挺身
上完了課,我對青蛙有了更一步的認識,他們是多麼的有趣,多麼的值得探索,小時後對青蛙不懂,相信對青蛙的刻板印象,現在,我解開對青蛙的誤解,真是對不起青蛙!

蛙的生態觀察
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青蛙王子」這篇故事吧!而主角就是那隻醜陋的青蛙!你或許會覺得青蛙醜又黏,但上完了青蛙生態學家-「陳王時」老師的課程後,對青蛙的看法可能會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喔!

【青蛙是什麼】
我們說的蛙類中就包括了青蛙和蟾蜍,而他們在動物學分類上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全世界的青蛙目前有大約4800種,而台灣有32種,台灣的蛙分為六科,是蟾蜍科、樹蟾科、狹口蛙科、樹蛙科、叉舌蛙科及赤蛙科。蛙的生活使包括:卵、蝌蚪、幼蛙、成蛙。小的時候,幼體稱為「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鰓和入水孔及出水孔呼吸,運動方式是以尾部左右擺動前進。蝌蚪在成長過程中會先長出後腿,但前肢會一直藏在胸前的皮下,等到發育完時才會伸出來,而從水中生活改變為陸地生活時,小蛙會爬上岸,但尾部不會消失,等一段時間後才會完全消失不見。當蝌蚪變態成成蛙時,呼吸系統也會跟著改變,從腮和出入水孔轉化為肺及皮膚。成蛙的腳趾是前肢四趾後肢五趾,後腿長而有力,助於跳躍

【台灣的青蛙】
台灣的青蛙分為六大科,為:蟾蜍科、樹蟾科、狹口蛙科、樹蛙科、叉舌蛙科、赤蛙科,這六科青蛙的介紹如下:
1.蟾蜍科:
身體肥胖且皮膚粗糙,背部佈滿纍粒,眼後方有耳後腺,會分泌白色的有毒汁液,可適應乾燥的環境,目前台灣有兩種,為:盤古蟾蜍、黑眶蟾蜍。
2.樹蟾科:
是樹棲性,習性與樹蛙相似,但因胸骨與脊椎的結構和蟾蜍相似,故名為樹蟾科。台灣只有中國樹蟾一種。
3.狹口蛙科:
台灣共分三屬五種。
姬蛙屬:巴氏小雨蛙、黑蒙西式小雨蛙、小雨蛙。
小姬蛙屬:史丹吉氏小雨蛙。
狹口蛙屬:花狹口蛙。最大超過九公分,被激怒時會分泌毒液。
4.樹蛙科:
為在樹上生活的蛙類,趾端有吸盤可攀附於樹葉、溪石上,在台灣有5種褐色型、5種綠色型的樹蛙。種類為:日本樹蛙、諸羅樹蛙、褐樹蛙、莫氏樹蛙、白頷樹蛙、面天樹蛙、橙腹樹蛙、翡翠樹蛙、台北樹蛙、艾氏樹蛙。
5.叉舌蛙科:
體型較為粗壯,體表不平滑,帶有突起。鼻骨及舌骨較大,舌骨的前角具有前突,具環狀或長形向內彎。種類為:海蛙、澤蛙、虎皮蛙、古氏赤蛙。
6.赤蛙科:
體表光滑,體型較流線,跳躍能力強,有蹼,善泳,繁殖能力強,生性機警不易接近。種類為:腹斑蛙、豎琴蛙、牛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台北赤蛙、斯文豪氏赤蛙、金線蛙、梭德氏赤蛙、長腳赤蛙。

【青蛙的自我防衛】
當青蛙遇上天敵:猛禽、蛇、水鳥、肉食性魚類和人類時怎麼辦?別擔心!青蛙們可是有自己的防衛方法喔!
1.尿遁:排出自己身體裡的水分(不是尿液啦),讓敵人嚇一跳。
2.裝死:假裝死亡,讓敵人不想抓他。
3.偽裝:模仿成其他物體,讓敵人找不到。
4.保護色:將身體的顏色融入環境之中,不被敵人發現。
5.逃跑:趕快跳走,讓敵人抓不到。
6.躲藏:躲在水裡或草叢中,讓敵人找不到。
有了這些防身術,當敵人來時就可以大派用場喔!這些防身術讓青蛙有一個安全的環境可以生存!

【青蛙的食學問】
猜猜青蛙吃甚麼?答案是螞蟻、蚊子、果蠅、小甲蟲、蚯蚓、魚苗、小蛙!但是青蛙之中的99.5%是不吃蚊子的!而且青蛙有動視,對會動的東西很敏感,只要有一隻果蠅或蒼蠅從青蛙面前飛過,青蛙就會把他們吃掉!還有,蛙類白天通常躲在草叢、樹洞、石縫或泥洞中休息,晚上才會出去覓食喔。蛙類找尋食物方式有坐等型(守株待兔)及出擊型兩種。蟾蜍科的蟾蜍是坐等型的,牠們會整晚守在同一個地點,耐心的等待食物送上門來,有一點像守株待兔的行為。但是赤蛙科的蛙可不一樣!他們會變換地點,主動的搜尋食物,是屬於出擊型喔!

【愛他就不要抓他】
以前的鄉下小孩會抓青蛙,甚至抓到甚麼青蛙都不曉得,就隨便飼養。其實那是不對的!有一些青蛙是保育類,絕對不可以飼養!像是樹蛙科的樹蛙都是屬於保育類,是大自然的寶貝,我們不可以捕捉飼養,因為每隻青蛙都是大自然的寶物,每個人都抓一隻,那青蛙多可憐!所以,不論你喜歡不喜歡青蛙,都不要抓他喔!

青蛙,就像大自然的一塊寶石,要我們好好的愛護,才可以快樂的活下去。不管你喜不喜歡他,都不要去傷害,停下來好好的觀察青蛙,因為,你會發現,這一塊大自然的寶石中藏著那麼多的奧妙,等著你去探索。

附:翡翠樹蛙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就是像美麗翡翠的翡翠樹蛙喔!我是屬於樹蛙科的,和莫氏樹蛙以及其他樹蛙科的蛙是兄弟,但別把我們搞混了,我的體側有一條白線,但莫氏樹蛙體側卻沒有白線,而且我們翡翠樹蛙虹膜顏色是金黃色,莫氏樹蛙虹膜顏色是橘紅色的喔!

我們翡翠樹蛙都是雄蛙的體型比較大,體長為5-6cm,但是我們雌蛙的體型可就比較大了,體長為6-8cm。偷偷告訴你喔……我們雌蛙的體型比較大,是因為雌蛙和雄蛙在交配時,雄蛙都會在雌蛙的上面,如果雌蛙體型太小,就會被雄蛙「壓扁」,所以體型當然比較大囉!

我們翡翠樹蛙的吻端是鈍圓,嘴唇白色,鼓膜很明顯,眼線金黃色。而且啊,我們身體是翠綠色的,整個看起來像不像一塊美麗的翡翠呢?我的身體側有一條白色的線,白線下面還有黑色斑塊喔!我的前肢背面綠色,外側有白色皮瓣,趾端吸盤黃色,指間還有微蹼。還有還有,我的後肢的背面也是綠色,蹼及吸盤可是很發達的喔!

除了這些,我們翡翠樹蛙也要繁殖後代啊!我們除了冬天以外,幾乎整年都會繁殖,但以4月及9、10月最為活躍。到了繁殖期,雄蛙會在水邊的植物上鳴叫,雌蛙如果被雄蛙叫聲吸引,就會主動接近雄蛙並爬到樹上交配及產卵。而且有時候雌蛙產卵太乾燥了,產到一半的時候會帶著同隻雄蛙跳進水中補充水分,然後再回到樹上繼續產卵,才不會使卵過於乾燥。呵呵,很有趣吧!翡翠樹蛙每次可以產300-400白色卵粒,埋在淡粉紅色泡沫卵塊中,但是有時候卵塊經常會有「不速之客」蒼蠅來產卵,卵孵化就會長蛆,使的我們的卵無法孵化,所以,蒼蠅也是翡翠樹蛙的天敵喔!

呵呵!介紹了這麼多,你有沒有更了解我們呢?希望我的介紹對你有幫助!還有,下次看到我們,你可不要抓喔!我們是保育類兼台灣特有種蛙類,為了我們的生存,請不要抓我們呦!希望大家可以好好愛護我們!謝謝大家!

今天老師帶來了牛蛙~好有趣喔!前不久爸爸媽媽才帶我去桃米生態村看青蛙,那天老闆特別帶我們去夜間觀察,因為青蛙大多在水邊且光線太強青蛙就不會出現,所以那天我們的配備有長筒雨鞋(因為要溯溪還有要防蛇)還有手電筒(不過只能照地上免得嚇跑青蛙)
老師在課堂中介紹台灣的蛙類分六科三十二種:
一.蟾蜍科 二.樹蟾科 三.狹口蛙科 四.樹蛙科 五.赤蛙科

在桃米生態村觀察那次我看親眼看到蟾蜍.樹蛙.赤蛙老闆是延路拿實體跟我介紹,加上這次老師課堂上的介紹我有更進一步了解,下次我要再回到溪邊學著自己觀察和分類….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