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階班]ecoi20200307生態攝影的基本概念-邱鴻麟老師[作業繳交區]

Filed Under (未分類) by 邱鴻麟 on 07-03-2020

因應疫情,我們經歷了特別的營隊開學,第一次的線上直播,老師面對鏡頭可能比你上台說故事還緊張,本次分為兩部份:第一部分是生態資訊營隊的介紹;第二部分就是生態攝影的基本美學概念。

也許你也也遇到會偷你眼鏡的印度鞭藤!也許你也看過天上無窮無盡的星系,也許你也將要創造屬於你自己的冒險故事~

如何從生態攝影的基本概念中去思考一張有故事有美學概念的攝影作品,這就是第一堂入門的課程!

本集的作業/作品:

  • 請在留言中敘說自己第一次攝影的過程與想望的故事,或是拿到相機的經驗。也可討論自己創作的作品中印象最深刻的做品。請用說故事的方式,好好跟同學分享。
  • 下個月需繳交金面山的一張生物照片或生態照片(金面山記得帶手機與相機)。如沒上金面山請自行繳交一張生態照片。
  • 等4月份金面山校外教學後,寄email給邱老師的信箱urtica@gmail.com,信件主旨寫金面山照片-姓名,用附件的方式(一個像迴紋針的符號)寄信給老師,記得照片檔案名稱要改為”編號-姓名-作品名稱”,副檔名儘量使用JPG檔。

我第一次拿照相機攝影的時候是,兩年前,在沖繩的水族館,當時我們在看海豚秀。
那時的我完全不懂攝影的技巧,所以只好亂拍,常常有糊掉的,也常有手指擋到的,但是偶爾也能從裡面找到一些滿好看的照片。
也因為這樣子,讓我覺得攝影是一件有趣的事。
所以想藉由這次生態營,把我的攝影技術訓練得更厲害。
攝影的八大技巧中我最喜歡、最想了解的是:趣,希望老師能分享更多關於「趣」的攝影技巧、方法和作品。

九年前我爸爸在台北車站看到了一台一千兩百萬像素的相機,看到它誘人身體,又想到家裡的我和哥哥拍照時需要一台相機拍照,在看了看價錢兩萬多塊錢,就狠下心買了下來。
回家後,我爸趕緊給我媽看,只可惜,我跟哥哥碰那台相機會很少,因為我們年紀實在三歲不到,不過六年後,也就是我七歲的時候,我爸又買了一台相機,當時他買回家時我都沒碰,但我爸用了兩年後就很少碰,所以就讓我和哥哥拿去照相,至於那台一千兩百萬像素的相機就只能當一個還免免強強還可以用的古董了。
我們一能拿相機時就被我哥搶去亂拍照,等我哥幾乎忘了還有這台相機時我就經常偷偷拿去照相,第一次拿時我很多都不懂就常常去問爸爸,當然我哥就想起了這個相機的存在,每次我拿了之後我哥就會跑過來跟我搶,害我不能好好地拍照,唉!我就是怎樣也不能好好地拍照嗎!

老師我po錯了

是這個

九年前,我爸爸在台北車站看到了一台一千兩百萬像素的相機,看到它誘人身體,又想到家裡的我拍照時需要一台相機拍照,在看了看價錢,就狠下心買了下來。
回家後,我爸趕緊給我媽看,只可惜,我碰那台相機會很少,因為我年紀實在兩歲不到,不過六年後,也就是我七歲的時候,我爸又買了一台相機,當時他買回家時我都沒碰,但我爸用了兩年後就很少碰,所以就讓我拿去照相,至於那台一千兩百萬像素的相機就只能當一個還免免強強還可以用的古董了。
我一能拿相機時很多都不懂就常常去問爸爸,第一次拍照時我是在跟資優班爬合歡山時,我拿起了相機,拍下了一片雲山雲海,尤其是那顆大大的太陽,光線有分支的感覺,我將溫暖的心情及讚嘆的感覺,用相機抓了起來。還有一張是我看到了印在岩石上的影子,有感而發拍下來的。我認為拍照除了可以留下美好的回憶和感動的時刻即場景,讓人不斷的回味。
今天上課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何調焦距,因為我看到了幾張拍到蜘蛛網的精細結構,要拍這種照片的話,可以先在手上調焦距,再將鏡頭移到蜘蛛網上,就可以清楚的拍到蜘蛛網的結構了。

四年前第一次到日本名古屋港水族館,那時候一看到虎鯨就拿起相機狂拍,狂拍嗷,聽說是媽媽和兩個女兒,海豚也是一樣,因為海豚只能在小小的長方形水族箱游動,牠游的方向是順時針,當時我還不會拍動態生物,所以拍得很模糊,但有幾張還是很好看.
今天上課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如何調焦距,因為我看見蜘蛛網上的露珠像夜明珠一樣的燦爛,讓我也想拍出一樣的照片.

我第一次攝影是在去年暑假,當時是在船上,看到了一群海鳥主動來向
我們要食物,於是就用了媽媽的手機拍下來,剛好我抓到一個非常好的角度,畫面不但清楚,海鳥的姿態也很美,經過手機的功能自行處理過後,照片就更完美了。
也因為這樣,讓我喜歡上攝影。
所以想藉由此營隊來加強我的攝影。
攝影的八大技巧中我最喜歡、最想了解的是:趣,希望老師能分享更多關於「趣」的攝影技巧、方法和作品。

我第一次拍照是用我剛拿到的手機,它是我的聖誕節禮物,拍照的內容是我種的植物,當時我興致勃勃的拍了好幾張,現在回頭去看以前拍的照片,發現植物都長大了!以下是我的植物照片網址
空心菜小時候剛發芽的樣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doXcVHTD8sgTh0tiM6cvGo6WBcjWg3ql/view?usp=sharing
空心菜長大的樣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5TvwAe5rFbpntLlWisY0seasjGbyR1r6/view?usp=sharing
我覺得拍照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這樣子可以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很有趣,後來我進一步的開了youtube頻道(植物小記錄)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kGmLNbm08yaRwpcH2Sp9A/videos 歡迎訂閱
老師今天花了很多時間在講拍照要怎麼拍,技巧是快、握、穩、瞄、準、換、高、趣,我覺得我在拍植物的時候,很重要的技巧是要穩,不穩會一直晃就拍得不太好,還有要注意對焦,因為有時候就沒有對好,拍出來的植物就很模糊,所以我要好好學習這些技巧。
老師,請問可以用手機當作我的相機嗎?

剛走出相機專賣店,看著手中尚未開箱的盒子,我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往上揚,終於我擁有了人生中第一台屬於自己的相機。從小,每次只要出門,媽媽總是會戴上相機,她是一個熱愛拍攝的人,不管是花草、路旁不起眼的角落,或是景色優美的觀光勝地,她總是要拿出相機猛拍。除了照些風景,她也十分喜歡被拍的感覺,只要是被她看中的地點,她不免俗地總是要照幾張人物趙才過癮,由於我和弟弟的年紀還很小,所以幫她拍照的責任就落在爸爸的頭上,但我爸爸拍照技術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每次幫她拍照,十有八九次都被處以退貨結案。由於指望不上爸爸,所以她以教我們拍照為由,但實際上是想要培養兩個隨摳隨到的攝影師的心態開始教我們拍照,我的攝影之路也從那時展開。
從最簡單的風景照,到後來因為我就讀的國小廣推天文,常常在課後請國內知名的天文學家來舉辨課程,所以我愛上了天文,老師在課堂中最喜歡發的獎品就是他們自己照的星空圖、或是一些星雲圖,從那刻起我決定以後一定要來研究如何拍出神秘的星空。由於我相機光圈最大只能開到4且iso沒法撐太高,所以拍出來的沒辦法很清楚。雖然在拍攝中遭遇了一些困難,但我不會放棄,我多會運用今天上課所學來增加攝影實力。

我第一次拍的時候是拍社區的花,一開始所有花都拍的糊糊的,但我不放棄依然繼續拍,拍了五十幾張之後,終於看到一張是我滿意的,於是對拍攝越來越有興趣,那一陣子出去玩的時候也都一直拍各種的美景,之前還看到了一個完美的蜘蛛網,有非常多的水珠像是珍珠一樣漂亮,真的如老師說的要剛好那個角度才拍得到,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探險攝影師,希望長大後真的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探險攝影師。

◎拍攝時間:2019 5/9

◎拍攝地點:我家的廁所

◎拍攝對象:我、妹妹和媽媽

◎拍攝工具:媽媽的手機

◎拍攝技巧:將鏡頭對準鏡子,使用自拍模式拍照,就會發生這樣的
畫面。要記得朝著鏡子擺出姿勢哦!

這張照片是我一時的靈感,我當時是想拍出裡面有很多個我,具有層次感的照片。如果用手機看,效果會更好。
這個禮拜的課我覺得很新奇也很有趣,用直播上課的方式讓我很驚艷。我從來沒有用過專業相機拍照,只有用過手機拍照而已。但是這堂讓我對拍攝有初步的瞭解,我一定要學會如何好好拍照,當一位真正的觀察家。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K_o1qPL82_cytODmBozTsEb-IVr9z4jd/view?usp=drivesdk

第一次拍照時,我是用平板照相,因為那時是在拍影片,我就連續拍了好幾張,那時大家都說我拍得很好,所以後來我就擔任攝影的工作,所以我就對攝影有興趣了。

我第一次拿到相機的時候是1年前,當時的我連怎麼拿相機拍攝都不知道。
在我九歲時,有一次學校有一個戶外教學,功課不是學習單,而是20張特寫照片,我很著急,因為爸媽根本沒教我要怎麼拍,所以我就用電腦查資料,但我看到有很多方法,不知道是哪一個,最後只好去問爸媽,他們都說只要手穩、角度條好就行了,這時我才發現,原來這麼簡單。
為了避免校外教學時出錯,被笑,我就請爸媽擺一些東西讓我拍,順便練習如何拍攝,拍好之後,我看了看我拍的照片,發現每拍十張,就有五張拍不好,所以我就繼續練習。
校外教學時,我發現我拍得很不錯,當別人要看時,我就很有自信地給別人看,別人都說我拍得很好,心裡就覺得很驕傲。
今天上課讓我更了解相機,也學到了很多拍攝的技巧,看到那些美不勝收的照片,讓我看得目不轉睛,我希望我也能拍得更好,成為大名鼎鼎的攝影高手。

我印象最深刻的攝影經驗就是在日本的海生館拍動物,我拍了很多鯨鯊的照片,但是因為海生館很暗,我又不會調亮度,所以拍出來的照片很多都不清楚。而且拍的時候鯨鯊還會游來游去,有時候只拍到頭,有時候只拍到尾巴,手有時候還會晃來晃去,所以我那時候拍的照片很多都沒拍好。
我現在還沒有相機,所以也沒有什麼機會照相,但有時候媽媽會借我她的手機讓我照幾張相,我也體驗到照相的樂趣。
我對照相的八大技巧:快、握、穩、瞄、準、換、高、趣,最有興趣的是換,因為我很想了解怎麼換焦距和換時間,我也覺得老師用不同的焦距,拍出來的照片也有不一樣的美感。

我第一次拍照的時候,可能是三歲的時候吧!小時候看媽媽把相機對著我和哥哥,然後就會在相機螢幕上看到自己,覺得很新鮮,就吵著要玩玩看。不過以前都是一直亂按快門,不會注意構圖,都把主角放在正中間(像是昆蟲、人、花、鳥類……等),也常常不小心把手指頭擋在鏡頭前,不然就是手震導致照片糊掉。

這次的課程,邱老教了八大基本攝影技巧:快、握、穩、瞄、準、換、高、趣。

快:
1. 動作要快、對焦要快、做好隨時拍攝的準備。
2. 抓準時機:抓準各種生物的觀察期及出現的地點,例如:櫻花的開花期、螢火蟲的爆發期、蝴蝶幼蟲的食草…,在對的時間及地點去觀察才能拍攝到最棒的畫面。

握:
1. 拿相機的動作要正確。
2. 不要遮到鏡頭和閃光燈。(這點超重要,我以前常常拍完照片發現拍到自己的手指頭)

穩:
1. 相機要拿穩,不要晃動,才能拍出清楚的照片。
2. 可以找矮牆或石頭之類的支撐物,讓自己更穩定。

瞄:
1. 練習對焦的方法,例如拍攝蜘蛛可以利用手指頭對焦後鎖焦,再移回蜘蛛進行拍攝。
2. 可利用九宮格輔助對水平線及垂直線。
3. 構圖要注意視線的延伸點要空出來。

準:
快門時機準、測光準、色溫準、色彩準、閃光準、景深景淺控制準。

換:
換視角、換拍攝模式、換地點、換直橫幅、換ISO、換採光角度、換遠近、換時間、換工具(望遠鏡、相機、鏡頭、慢速、全景)

高:
畫質、質感、細節、細部發現要高。盡量用最高的畫質來做影像紀錄,日後不管做什麼用途都比較好應用。

趣:
1. 環境觀的說明。
2. 故事性與趣味性:讓照片有故事性,可以想像與聯想,增加趣味性。
3. 人的角色紀錄
4. 生態性
5. 動態性

原來拍照要注意這麼多事情,以後我要多留意,也要再多練習,才能拍出更棒的照片!

我第一次用相機攝影時是幼兒園大班,當時還不太知道相機要怎麼用,經過爸爸的解釋後才知道可以按下去的按鍵是用來拍攝你從螢幕上看到的景象。直到這次上完課才知道以前與現在的相機的差別、相機的基本構造及功能、快門拍攝的速度與照片呈現樣子有關係、……等。
我最想知道的攝影技巧是「快、握、穩、描、準、換、高、趣」裡面的「趣」,因為我想拍出特別、酷炫的生態照,希望能夠藉由是這門課學習「趣」這個攝影技巧,並呈現我拍的生態照與一般照片不一樣的感覺和特別之處。
去年初,我開始養了一對獨角仙,所以利用媽媽的手機紀錄獨角仙的一生。一年就是獨角仙的一生,時間相當短,非常方便觀察。每年六月是獨角仙的交配季,我們還特別跑到八里的桃樂絲森林去看獨角仙,那裡的光臘樹上有成群的獨角仙,我在那拍了很多獨角仙的照片和錄了獨角仙飛行的影片。今年,家裡除了有兩對獨角仙外,還有三隻台灣扁鍬,希望接下來我也可以幫扁鍬拍出更漂亮的照片。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o_l0gi8k26LX453w_b0OU2D5DDVvfSQ1

大概在我三 四年級的時候,我突然接收到媽媽淘汰的相機,那也是我人生第一台相機。就在那個暑假,媽媽安排了美國旅行,再出門的前一天晚上,我把相機放在包包裡,到了美國,因為過度乾燥而產生火災,燒的道路兩側的花草都黑漆漆。美國有豐富的自然生態,連走在路上都能看到梅花鹿,其中最令我懷念的是美國的海洋,因為在海邊隨時都可以觀察寄居蟹,雖然我的拍照技術不是一流的,有時會模糊不清,有時候甚至會拍到自己的手指頭,但是有了這台相機,更讓我愛上了拍攝。

我第一次拿相機攝影的時候是五歲的時候,當時只是看大人拿相機,在幫家人拍照,看起來很好玩所以想要試一試。
當我還沒拿相機拍照時,我覺得只要按一個按鈕就可以拍照了,根本沒難度,但真正拿起相機拍照時才發現有好多細節要注意,不是一下就可以拍好,有好多好多技巧等著我學習。
我想要把攝影學好,以後換我幫家人拍照,世界非常的遼闊,除了幫家人拍照外,我也想要用相機來紀錄大自然的景色。

我第一次拍照是在升五年級的暑假,當時我才剛擁有手機。我參加了海洋生物營隊,去海洋大學內參觀,看到水裡面的生物,拿出手機拍照時,卻拍出一大堆模糊的照片。在上完課之後,才知道雙手要夾緊腋下。希望老師再多教ㄧ點攝影或拍照的技巧。期待將來可以拍出富有趣味且讓大家驚豔的照片!

我第一次攝影的時候是去動物園,那個時候去校外教學(不信可以問我同學),我在拍一種鳥,叫灰頸冠鶴,結果我不小心靠太近,牠可能以為我要餵牠吃東西,牠就咬了我的手指,我當時還有點害怕得到禽流感,而且我還在牠咬我的一瞬間按下拍照鍵,可惜那台手機太舊,沒辦法傳上來,那不然那張照片很酷。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觀察周遭的事物,像是路邊的植物、校園內的昆蟲。但是常常都沒辦法把這些畫面紀錄下來,所以上國小後,我就一直央求媽媽可以給我一台相機,在我四年級時,媽媽給了我一台相機,於是我就開始我的拍照之路。

剛開始拿到相機時,我很興奮,一下子拍了許多照片,但是我在看照片時,覺得奇怪,怎麼每張照片都是模糊不清、被遮住,後來媽媽告訴我,拍照有許多技巧,要把一張照片拍好有許多要素,包括構圖、背景、姿勢等等都要注意,所以我覺得我真的還要再多精進自己的拍照技巧。

這次直播的線上課程,邱老教了許多的攝影技巧,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瞄』,對焦在拍照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當你沒對好焦時,不管照片拍得多好,拿出來看還是一團模糊,所以大家一定要學好拍照的技巧喔!

媽媽說我第一次拿相機拍照時,是在小時候我的阿姨把他的相機借我拍照,那時我還沒上幼稚園,只知道玩,但之後我參加別的活動時,當我看到有趣的情景,我就拿起手機拍下來,像上次我看到台北101跟媽媽一樣高,我就把它拍下來了。

我第一次拍照是在5歳時,使用媽媽的I-pad,用了Photo Booth拍很好笑的照片,像拉長、萬花筒、旋轉等9種特效。讓我覺得拍照很有趣。
我覺得拍照最重要的就是「瞄」,對焦在拍照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沒對好焦時,不管照片拍得多好,看起來看還是會很模糊,所以我才覺得「瞄」最重要。

我第一次拿到自己的相機的時候是在四年級寒假的時候,因為我要出去外宿需要拍照所以爸爸就買給我一台相機拍照,收到相機時心情我既興奮又高興,我當時就決定要用那台相機拍出許多漂亮且有趣的照片跟家人分享,希望下次去金面山能夠運用上課所學到的技巧拍出許多讓大家驚豔的作品。

  我第一次拿到相機的時候是5年前,當時我完全不知道怎麼拍攝,只知道開機、按快門、關機,然後就拍了一堆我覺得很棒的照片,這就是我的第一次攝影經驗。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爸爸媽媽帶我和哥哥去台中看戶外恐龍展,我在那裡拍到了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照片,但是我發現我拍照一半以上都是模糊不清楚的,於是我去請教爸爸,他說:「只要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把相機對焦好,然後在拿穩相機拍照,就可以拍出很棒的照片。」於是我又拍了幾張,發現依照爸爸教我的技巧真的越拍越好了;後來在學校同樂會的時候,我將恐龍展所拍的照片跟同學分享,他們都對我拍的照片刮目相看呢!

  這次課程內容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邱老師提到生態攝影的八大要領,我抓重點記住的概要是:
1. 快:快速
2. 握:握法要正確
3. 穩:穩定,才不容易模糊
4. 瞄:對焦
5. 準:快門要準
6. 換:換地點、換視角
7. 高:畫質要高
8. 趣:要有趣味性

  今天上課讓我更了解相機、比較懂得拍攝,也對未來的課程充滿期待,希望以後能更加進步,成為一位出色的生態攝影師。

我第一次拍照的時候是二年級暑假出去玩,幫爸爸媽媽拍合照,當時我連手機都還沒拿過,媽媽就莫名其妙給我一台手機,請我幫忙拍照,我一口就答應要幫忙,一開始想說按圓形按鈕應該就可以了,按了三次後,媽媽接過手機想看看我的攝影技巧,沒料到我按的圓形按鈕是「錄影」,她笑翻天趕緊糾正我,後來才勉強拍出一張模模糊糊歪七扭八的合照。從那時候開始家人就常常請我幫忙拍照,訓練我拍照技巧,我拍的照片已經有越來越好,再加上老師這次教我們的快、握、穩、瞄、準、換、高、趣八大技巧,希望慢慢練習這八大技巧能讓我的攝影能力更上一層樓。

說到拍照(相機),我就想起很小的時候爸爸常會拿著攝影機拍照,當時我只知道相機可以擷取眼前的畫面。

我拿到第一台相機的當天,我很興奮,所以我就不停地在家裡拍照。我當時對拍照技巧一竅不通,我只記得爸爸不斷地提醒我:「不要開閃光燈」,當時我對拍照技巧就只知道這一點。

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對相機的認識也有所進步,只不過非常緩慢,直到我第一次生態資訊營隊的課為止。這次的課讓我對相機的認識有非常大的進步。

想當年第一次拍照的時候,什麼都不懂,連快門在哪都不知道,直到長大了才漸漸學會一些拍照的技巧。現在來說說我第一張所拍攝的照片吧!我的第一張照片,就是拿著相機亂拍,拍到了媽媽的大頭,因為我不會對焦,所以很模糊,每次拍完之後我跟哥哥都會捧腹大笑。現在要拍照的話我都會運用八大重點快、握、穩、瞄、準、換、高、趣(筆記於後)我學完之後,每到假日我都會搶著幫媽媽拍照,但是每次拍完之後媽媽總是說怎麼把我拍的這麼胖!因該要蹲低站後面一點,媽媽每次都很要求拍照的細節,所以我希望上完這次的課程能讓我拍出美麗的自然界,當然也包含媽媽最美麗的樣子。
拍照要點筆記區
快:主題或標題1(特殊保育物種、當季物種、棲地物種)的選則要快2突發狀況:拿相機的動作要快、對焦的速度要快、隨時準備好3多拍幾張的速度也要快4遇到動態的鏡頭考慮用錄影的,追蹤生物,使用追蹤拍攝連續法
握:1拿相機的動作要正確,不要去遮蔽到鏡頭與閃光燈2千記得萬記得的繫帶一定要扣在手腕上3橫拍與直拍的握法要注意
穩:1拍攝時讓自己的全身保持穩定狀態2不作危險姿勢或是使相機重心不穩3利用地形地物作穩定重心的支柱(樹、石頭、電線杆)4手部拍攝時盡量夾緊,不要往外擴
瞄:1找出野外的對焦方法2(相機)記得使用兩段式的快門法3(手機)可使用生態攝影軟體olloclip構圖的幾何技巧5井自行運用
準:1快門行機準2測光準3色溫準4色彩準5閃光準6景深景淺控制準
換:1換視角2換拍攝模式3換地點4換直橫幅5換lSO6換採光角度7換遠近8換時間(物候調查)9換工具(望遠鏡、相機、鏡頭、慢速、全景)
高:1畫質要高2質感要高3細部要高4細節發現要高
趣:1環境觀的說明2故事性與趣味性3人的角色紀錄4生態性5動態性

我記得我第一次攝影是在幾年前,媽媽買了一台相機,之後就在日本拿那台給我拍照,我一拿到相機,就開始一直瘋狂拍一堆照片,當時還覺得很滿意,最近拿出來看,才發現那根本就是黑歷史!

導致我當時拍得很爛的原因就是我當時對焦沒對好,手也一直抖,所以整張照片都糊掉,完全看不清楚。

我現在依然有只要拿著相機,手就會抖的毛病(這不是甚麼病,只是我手癢),所以,我對邱老教的「攝影的八大技巧」中的「瞄」和「穩」最有興趣,也希望之後有更多攝影的機會,也趁機磨練磨練我的技術!

第一次拿照相機,是我在三歲半的時候,那時在花博公園裡,看著媽媽拿著一個方形的東西,而我就神奇地出現在那上面,小時候也不知到這其實就是所謂的照相機,只覺得好神奇,感覺就像魔法一樣,既然有這麼神奇的東西,當然就會想拿來玩啊,結果媽媽又有讓我試著拍拍看。

我人生第一張拍的照片把媽媽的頭砍了一半,但後面就拍得不錯了(個人的虛榮心),在過程中,媽媽也不斷提醒我不要蓋到鏡頭,其實看到我這麼小就幫媽媽拍照,很多人都停下來看,還有人拍我呢,現在在講也一樣很有成就感。(附上證據,我媽媽的部落格https://ljikaren.pixnet.net/blog/post/33789982)

那天過後,我爸媽開始會請我拍照,因為我們家只有三個人,所以一前我爸媽都不能拍合照,但知道我會後就可以請我幫忙了。

後來我們開始使用手機拍照,而照相機也因為意外進水而壞掉,後來雖然有再買一台,但其實手機的畫素已經更高了,就選用了手機,後來買的哪一台則成了老古董。

但的一次我獨立攝影,是在資優班去小琉球的時候,現在也是使用手機,利用我以前的經驗,也成功捕捉到很多不錯的畫面,也給我很大的成就感。

老師教的「快、握、穩、描、準、換、高、趣」中,我最需要快和穩,也許是因為我每次都會瞄準得很慢,要不然要快就會不穩,所以我想把這兩個學起來。我最喜歡的則是趣,有趣的東西,誰會不喜歡?我想嘗試在裡面加艮,這樣可以讓自己回味無窮,我會繼續練習攝影,席望有朝一日能和老師一樣厲害。

我第一次拿到相機的時候是2歲,是我的生日禮物,那時在美麗信慶生(我還有拆禮物)。4、5歲時我只會在家裡面拍娃娃和玩具,直到5歲才慢慢開始真正學拍照。剛開始我不太會拍,常常都會拍的糢糢糊糊的,所以我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刪照片,然後媽媽最常說的就是:「不要刪啦!」,但是我還是會忍不住覺得拍的太不好看,就會把照片刪掉。現在只要一有機會我就會把相機帶出門拍照,例如:爬山、去動物園、出國、去水族館……。

我第一次攝影是在三歲時,當時我在淡水拍紫藤,當時的我應該已經懂得攝影的基本技巧,會拍人物了,因為阿嬤在家裡已經有教過我,只是還沒有實際經驗,但在紫藤園練習拍了很多張後,就不太會糊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照片是今年過年時在杉林溪拍的,是在拍小剪尾和鉛色水鶇,我們站在溪邊的步道上,那隻小剪尾站在河中央的攔砂壩上覓食,我們用相機放大80到100倍才能很清楚的拍到牠。拍的時候我有遇到困難,就是在好不容易對準牠,並放大後,牠就跳走了,又要重新再來一次;或是手一抖,牠就不見了。小剪尾棲息在300-3000的山裡的溪流中,但溪流要沒有污染,生態好,水生昆蟲多,才比較容易出現,是溪流的指標物種,我們可以看到,運氣應該不錯。

這次上課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想了解的是「趣」,希望老師可以多分享一些有關「趣」的知識。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AbIzPsqkiFWikgFyz0zph9qyd-1QWKxM

老師,超連結是圖片

我印象最深刻的照片是今年2月11日在雪霸農場拍的一隻咖啡色的鳥的照片, 當時牠停在觀景台的柱子上面, 我拍完時他剛好飛走了,P_20200211_130045.jpg
老師這次教我們的快、握、穩、瞄、準、換、高、趣八大技巧,希望慢慢練習這八大技巧能讓我的攝影能力更上一層樓。

我印象最深刻的拍攝經驗,是拍水青蛾的照片 。第一次是拍自己養的台灣長尾水青蛾,不過,不過因為當時因為不知道快、握、穩、瞄、準、換、高、趣的技巧,所以無法捕捉「她們」的美。
第二次是去碧綠神木時拍的姬長尾水青蛾,不過也發生和之前一樣的事,因此我參加這生態營是希望避免樣這種事發生,以後有機會可拍出更美的昆蟲照片。

我的第一台相機是我媽媽送給我的,是Kidizoom的兒童數位相機,它沒有一般相機有的觀景窗,卻有一個電子螢幕和可以180度前後旋轉的鏡頭,它可以架在很多地方,還有一個防水套。
我最愛用它來拍我最喜歡的娃娃,名叫:皮皮。有時候,我會把全部的娃娃排好,拍一張”全家福”

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相機的時候,是一二年級時在象山用單眼相機去拍象山的頭的樣貌,但是我已經記的不是很清楚了,但我記得在某個石頭上面我有看到一個爸爸和一個小孩在煮科學麵。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4升5暑假去侯桐我用一個Sony rx 100系列的相機去拍大約20到30隻貓咪,我真的很開心因為竟然可以拍到那麼多的貓咪,還拍了一些風景照!我很開心看到很多貓咪,可以用照片分享我當時的心情也很開心!但是我沒有因為這樣而更喜歡或不喜歡拍照。
老師提的八個中我最想學的其實就是「握」因為我在幫爸爸媽媽用手機拍照時或者是射箭、握筆的時候手都會晃,所以我想了解「握」的技巧!當我把握「握」這個技巧後拍爸爸媽媽的照片就不會因為晃而要拍很多張了!

我平常就喜歡自拍,因為沒有手機,所以都是借用媽媽的手機拍照。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終於學會了如何拍出鏡子裡的倒影。我平常看明星都會拍那種照片,後來終於問了同學如何拍攝,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媽媽的手機拍照,成功地拍出來那種效果。後來我就喜歡對著窗戶啊,鏡子啊亂拍再發到line的貼文串,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高美濕地,夕陽很美,所以我就自告奮勇幫爸媽拍數浪漫唯美又令人想吐的照片,還做了影片,很有成就感。

我第一次拿相機正是攝影的時候是七歲,我爸媽要我幫他拍照及模式調整,幫我們全家拍照那時已經會對焦,還用了對相機[揮手]就會自拍的功能。
我媽媽最喜歡的是我幫媽媽拍她吃蒙布朗的那張照片,受到眾人的喜愛和稱讚。
我最想學的是穩,常常手抖,相機拿不穩,希望透過生態資訊營學會拍照技巧。

我第一次拍照時,我是用平板拍食物的照片,我平長都不太會拍照,也不喜歡拍照,除非突然想記念一下,才會想攝影。
我還小的時侯,對於我還一知半解,聽完邱老師的課後,我才對於攝影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老師教的快、握、穩、瞄、準、換、高、趣的技巧我比較需要的是快和穩,有人問說為什麼要快?我的回答是:你如果不快你的「獵物」可能已經不見了!

我第一次拿到相機是在3、4歲時拿到的,那時我正在日本,一拿到這個寶藍色的相機我就開始到處亂拍,到了現在才發現我拍了很多沒意義的照片。我第一個跟生態有關的影片是在拍螞蟻搬家的影片,但是上完課後才發現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也讓我重拾攝影的樂趣。希望我以後可以拍出一鳴驚人的照片。

我的第一台相機是我媽媽送給我的,是Kidizoom的兒童數位相機,它沒有一般相機有的觀景窗,卻有一個電子螢幕和可以180度前後旋轉的鏡頭,它可以架在很多地方,還有一個防水套。
我最愛用它來拍我最喜歡的娃娃,名叫:皮皮。有時候,我會把全部的娃娃排好,拍一張”全家福”
攝影的八大技巧中我最想知道的是:趣,我想知道如何把照片拍得比較有趣?

奇妙的第一次
在我幼兒園時,自然老師從家中帶了一條無毒且不會咬人的蛇,輕輕的圍繞在脖子上,那冰涼潮濕的身軀,那鮮明的蛇皮紋路,那絲絲的聲音,好似在一個無人的山林中,身上、樹上、腳邊圍繞的全是蛇,令人忍不住毛骨悚然,但當你真正與他接觸時,卻只感到無比的新奇,毫無恐懼,這種心情是我完全無法預料到的,那奇特的觸感,使人不禁充滿好奇,想要了解、調查他其中的秘密首次的接觸為我開啟了對生態的好奇。而第一次的真正細心去了解相機,就是這次的課程,原來每台相機所拍出的質感都不同,不論是畫質、顏色、風格都不一樣,有些新的相機不一定比較老舊的相機好,相機的種類多樣,而,我最喜歡用的還是手機的相機,既可以拍出的真正顏色,還可以使用濾鏡,讓顏色更鮮明,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相機,進行拍攝。

奇妙的第一次
在我幼兒園時,自然老師從家中帶了一條無毒且不會咬人的蛇,輕輕的圍繞在脖子上,那冰涼潮濕的身軀,那鮮明的蛇皮紋路,那絲絲的聲音,好似在一個無人的山林中,身上、樹上、腳邊圍繞的全是蛇,令人忍不住毛骨悚然,但當你真正與他接觸時,卻只感到無比的新奇,毫無恐懼,這種心情是我完全無法預料到的,那奇特的觸感,使人不禁充滿好奇,想要了解、調查他其中的秘密首次的接觸為我開啟了對生態的好奇。而第一次的真正細心去了解相機,就是這次的課程,原來每台相機所拍出的質感都不同,不論是畫質、顏色、風格都不一樣,有些新的相機不一定比較老舊的相機好,相機的種類多樣,而,我最喜歡用的還是手機的相機,既可以拍出的真正顏色,還可以使用濾鏡,讓顏色更鮮明,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相機,進行拍攝。

期待已久的生態資訊營終於開課了!今天一開始,老師介紹了環境素養和一些奇異的植物,例如:全株無葉,卻能長得跟人一樣高的腐生植物-庫氏山珊瑚、帶著眼鏡,隨風起舞的印度鞭藤,並且介紹新舊相機結構差別。
接著,老師簡介了一些攝影的技巧,如:攝影口訣:快、握、穩、瞄、準、換、高、趣(快:主題選擇要快、突發狀況要把握、連拍速度快、動態事物可考慮錄影;握、穩:拿攝影機的方式要對(不要遮蔽鏡頭&閃光燈)、要避免攝影器材飛出手中或墜落、在拿的時候使用右手食指扣住快門,左手輔助穩定相機,並找尋支點以免晃動(石塊、樹幹…等)並且手臂不能張太開;瞄:相機可使用兩段式快門法拍照、手機可使用olloclip、focos、maxcurve、nightcap camera輔助拍攝,(小秘訣:在拍蜘蛛網時,可把手放在蜘蛛網後,待定焦完成再移開手,就可以順利拍下蜘蛛網),可開啟手機&相機內建井字、三等份的輔助線,生物的頭朝向的方向必須留較多空間;準:曝光率、亮度、冷暖色差、色彩鮮豔度和背景畫質準;換:換不同角度、拍攝模式、曝光程度、直橫幅、遠近、時間;高:質感、畫質要高、細節要明顯;趣:故事性、趣味性和環境說明)
我最想要學的攝影方法是「瞄」,因為我覺得要控制色彩度、色溫度,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希望這次武漢肺炎的疫情對生態沒太大衝擊,並且可以盡早被控制,使大家都平安無事,能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

我第一次拿到照相機的時候是大班,我們全家人一起去大湖公園,我看到什麼就拍什麼,那時候不管拍得怎樣都覺得好看,星期六聽到老師的講解我才對『相機』這有所瞭解,老師說的『快、握、穩、瞄、準、換、高、趣』這八個部驟我會記得和運用,以前我沒有機會拍攝出什麼好的作品,希望參加生態營隊可以嘗試更多生態攝影。

我第一次拍照是在我小學二年級,我用媽媽的手機幫我們家貓咪拍照,當時的我只想著要拍到它,卻是一直被它逃開,無法捉到它的身影,也是拍了好多張才有一張成功的。後來多多的練習才有些好的作品出現。星期六聽到邱老師的講解我才知道,原來拍照還有這八個步驟『快、握、穩、瞄、準、換、高、趣』這八個部驟我會記得和運用,以前我沒有機會拍攝出什麼好的作品,希望參加生態營隊可以嘗試更多生態攝影。

抱歉!上一篇文章是還沒寫完就發出去了,這一篇才是,謝謝老師

我第一次拍照是在我小學二年級,我用媽媽的手機幫我們家貓咪拍照,當時的我只想著要拍到它,卻是一直被它逃開,無法捉到它的身影,也是拍了好多張才有一張成功的。後來多多的練習才有些好的作品出現。星期六聽到邱老師的講解我才知道,原來拍照還有這八個步驟『快、握、穩、瞄、準、換、高、趣』我認為這八個裡最難的是[趣],因為要想把照片拍的有趣真的還滿難的,我要努力地和老師學習如何把照片拍的更好更有趣。

我雖然不太記得我第一次用相機是什麼時候,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的時候我有幫家人拍照,當時我才2年級,我使用媽媽的手機拍照,我希望老師可以介紹更多更有趣的相機功能,讓我變成拍照高手,這樣就可以幫我的家人拍很多好看的照片, 老師教了八大基本攝影技巧:快、握、穩、瞄、準、換、高、趣,我最喜歡抓準時機(快),因為這樣能拍到非常好看的照片,拍完的時候會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

我第一次用相機拍照或許是三歲時,到新加坡參加爸爸碩士班的畢業典禮!當時我還小,不自覺的搖頭晃腦、三步併作兩步地衝到臺前,快門喀擦喀擦地響著,自己興奮地亂拍。令攝影師目瞪口呆,卻拿我沒轍!長大後才發現,
當時技術不怎麼好,多半的照片都有著朦朧美。現在我少有攝影的機會,但去年在陽明山的福音園拍到了野生的紅圓翅鍬形蟲(Neolucanus swinhoei)雄蟲,這麼難得的畫面當然要捕捉下來!我實在幸運,清晰完整且亮度剛好,看到那得來不易的成果,不禁咧嘴一笑,心裡的成就感湧了上來!
「快、握、穩、瞄、準、換、高、趣」八大攝影技巧中,對我這個經驗短淺的人來說,最感興趣的是「快」與「換」!因為看到拍攝的機會時,常常沒能把握住,帶著失望離開。而我還不曾了解自己的相機規格、模式或是各項數據過,說明書甚至不知去處!所以覺得這兩項是我較為需要的,而剩下的六項技巧希望能在營隊中鍛鍊、精進。

老師好!星期六的上課,我學到了很多攝影的技巧,我看到了老師拍攝的作品,覺得很有趣,所以我也想拍攝,譬如瓢蟲、甲蟲、紅腹松鼠。我拿到相機的時候很高興,是我爸爸給我的,我拿到的相機是小型數位相機。我拍的是七里香,七里香的花瓣是白色的,和油桐花的顏色很像,有紅色的果實,但是枯萎了,枯萎的後幾天,我澆了些水,之後又在枯枝中長出小芽了。我覺得大自然很有生命力可以從枯枝中長出小芽了。

我第一次拿相機幫家人拍照是兩年前,其實在我小時候就已經知道「相機」的存在,只是因為相機過於貴重而且又太重,畢竟小時候力氣不大。兩年前我們全家人出國旅遊,舅舅帶了一台相機,我就問舅舅:「我可以拿你的相機幫全家人拍照嗎?」舅舅很快地就答應了。那一次的照片至今都放在我的相簿裡…….。

第一次拿相機的我表示對相機充滿好奇心,雖然第一張用相機拍的照片有點模糊(因為手很抖),但是對於我這種「相機」新生兒是一個很好的糾正點呢!

星期六聽到邱老說的八個步驟『快、握、穩、瞄、準、換、高、趣。』其中我覺得「趣」是最難的,因為我只知道怎麼拍的「美」而不知道怎麼把照片拍得有趣,真想知道關於更多有關「趣」的事情呢!其中偏於技巧型且較困難的就是「快」和「描」,要快速並描準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且小孩子的力氣有限,能拿的物品重量也有限,所以拍照的時候還是會有點抖。

以前並沒有太多拍照的經驗,頂多就是拿爸媽的手機拍拍風景之類的。3年級時在資優班做了一個停格動畫,就是把一張一張的照片拼湊起來連續播放,就可以達到動畫效果,所以有時候會看到這種停格動畫會有短暫定格,這也是停格動畫的一大特色。跟我的夥伴拍了一個影片,附上說明,做起來還滿有成就感的,我使用的是平板拍攝,第一次體驗到這種感覺,彷彿自己是導演,正在拍攝電影。拍攝時,一定要拿得很穩,邱老說的這個基本攝影技巧很重要,因為拿的不穩,稍微抖動一下,就會模糊不清,而影響到停格動畫播放清晰度。
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拍照經驗。

我並沒有自己的相機,以前我就很喜歡拿著媽媽的手機東拍西拍的,尤其喜歡用手機裡的特效拍出一些搞怪有趣的照片。之前瀏覽網頁時看到很多明星會拍鏡子裡的自己,讓我覺得很有趣,也很想拍出這種手法,試了幾次不成功就去請教同學,終於拍出和明星一樣的感覺了,很有成就感。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去高美濕地,那裏的夕陽很美,美得像一幅畫,我不斷地想捕捉那美麗的畫面,也幫爸媽拍出唯美浪漫的合照,用小影做成影片,放在家族裡的line群,深受好評。一年一度的花蓮家庭旅遊,也用手機拍出許多美好的回憶。也發現到拍風景與拍人手法不太一樣,這一次因為去考私中沒有趕上直播課程,但是回來時可以反覆聽老師上課的內容我覺得很棒,更學到了基本攝影技巧:快、握、穩、瞄、準、換、高、趣,希望能藉由這次營隊有更多的收穫。

還記得第一次攝影是幫我所飼養的甲蟲作成長記錄,剛開始是使用手機作局部特寫拍攝,各種角度各種畫面我都很專心的拍下照片。我也喜歡看牠們在我鏡頭下的樣子,直到現在我所飼養的種類也愈來愈多了,要補捉角蛙丶守宮與烏龜遠比甲蟲來的困難。
我印像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去動物園拍攝動物的照片,有一隻小鳥停在我面前,我就馬上近距離的補捉到牠美麗的身影,一旁遊客看狀,也馬上想要拍照,結果他們靠近要拍照時,小鳥就飛走了,當時我感覺到非常的有成就感。
現在父母也幫我添購了一台簡單操作的入門相機,它可以近距離拍攝到細微的畫面。希望有昭一日我也能真正到野外作動植物生態的攝影,可以邊作研究邊拍出動植物之美,為生態環境留下美麗的足跡。

我第一次觸碰相機是我幼兒園去北海道的時候,那時候我雖然著涼發燒,但是看到冬天美麗的雪景,我就不自覺地拿起相機,可是那時我還不懂得隨便亂按,因此拍出許多根本沒對焦到、無意義的照片。
但經過週六邱老師的教導,想拍出好看的相片,就必須掌握8大基本的攝影技巧「快、握、穩、瞄、準、換、高、趣」的訣竅。
希望能藉由生態資訊營獲得更多實用的收穫。

我5歲那年,是流行螢幕觸控手機的年代,至於照相機呢?我連碰都沒碰過,頂多是在繪本裡看到。沒有照相機的日子持續著,直到有一天……
我媽媽從堆放陳年老物的櫃子裡,拿出一個箱子,箱子裡“躺”了著一台沉睡已久的相機,我們看到相機時,眼睛都亮了!我小心翼翼的拿起相機,端詳一陣子,發現它比手機重了些,比手機螢幕小了些,上頭還有一顆大按鈕(快門)。
當時我還小,大人們在家裡忙進忙出,沒有人有空當我的模特兒,但自從有了“它們”,我的生活再也不無聊!“它們“也就是我從小到大的玩伴,是一大堆布偶企鵝!我幫它們擺pose 和照相,但是只會按快門有什麼用?因此,5歲的我作了一個決定…………
** 過了5年**
現在我10歲,學了許多關於攝影的事,在這次的的線上學習中,讓我對攝影的印象更深刻了,除了教我如何拍出專業的照片,還和我們分享了好多出國的心得,我實在是等不及下次上課!

記得我第一次拿著爸爸的單眼相機在,試著家裡到處亂拍,拍了很多東西如植物、家人,最後我聚焦在家裡養的兩隻貓。貓咪動來動去地,很難找到最佳的時機,所以我連續拍了很多張,企圖從中尋找合適的照片,但是理想的照片真得很少,不是主題模糊,就是沒有取得想要的姿態。
我還記得今年寒假爸爸帶我去滿月圓爬山,我們在溪邊看到了鉛色水鶇,爸爸用相機的長鏡頭,將畫面拉近,讓我看得更清楚,但是仍然沒有拍到很理想的照片。因此我覺得要拍出好的生態影真不容易。

我忘記我第一次拿相機是什麼時候了,我最近拿相機是去士林官邸,那時我才知道小小的相機竟然有一堆令人驚訝的功能,例如:有放慢的,變暗的還有一大堆神奇的功能.
爸爸教我拍噴水池的水柱和正在飛的鳥這時要用放慢的功能,才能看清楚牠們的動作和噴水池的水珠.如果鏡頭和水呈一直線照出來的效果會跟湖很像,我不知道只有三鏡頭的可以那樣,還是照相機和手機也可以。
我對相機的了解很少,因為相機都被我姐拿走了,我只能拿手機除非我姐不要用, 我才能使用。
我現在進生態營就能使用相機了,我可以自己研究,但是要怎樣拍得比較漂亮須要花點久一的時間才能抓到訣竅。

對於拍照,我幾乎不會去做,更別說我連相機都沒用過,只用過手機。上過課以後,我對「相機」才更了解了一步,我會把手機不好看的影像刪除,我喜歡用鮮豔的顏色去拍照,因為我認為鮮豔的顏色會比較好看,或許能拍出不一樣的風格。
以下是資料夾!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YqzxW178CeKZ82YEPspb3oxGkeVTZtou?usp=sharing

我在學校資優班的人文課裡的其中一堂是拍照,我帶了我的小卡比獸去拍,我拍了兩張照片,名稱叫失敗和被困住,我覺得我拍得很好,因為老師交的構圖技巧我都有做到。
我未來有相機的話、一定要把我看到的動植物拍下來!像我在學校裡有抓到很多昆蟲,有:跳蛛、細腰蜂、蝗蟲、螳螂、土蜈蚣、麗蠅、蚊子、大蚊、綠蒼蠅、埋葬蟲幼蟲、土蟑螂、蛾、蟋蟀、蝸牛、金花蟲、蛞蝓……等昆蟲。
關於老師講的拍照技巧:快、握、穩、瞄、準、換、高、趣,我都有稍微了解了。
如果我有自己的相機,我要拍一些昆蟲、動物、植物、風景、環境等事物。
我覺得拍照要拍得好一定需要這八大攝影技巧,所以我想要多拍一些生態的照片,多運用這些技巧來拍出好照片!

我還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拿到了我的第一台相機,因為了要去小琉球校外教學,獲得了一台相機和一台手機。
剛拿到時非常興奮,開始測試它的各種模式和狂拍家裡的東西,隔天開開心心的帶它出去玩。在小琉球那裏拍了很多我個人覺得「滿意」的作品, 我還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拿到了我的第一台相機,因為了要去小琉球校外教學,獲得了一台相機和一台手機。
剛拿到時非常興奮,開始測試它的各種模式和狂拍家裡的東西,隔天開開心心的帶它出去玩。在小琉球那裏拍了很多我個人覺得「滿意」的作品,像是我們住的民宿或小琉球的景色,讓我對攝影產生了興趣。之後我跟著媽媽學如何拍出好的照片,然而現在有第二台相機的我,更想學習拍出好照片的技巧。拍了一陣子後,覺得照片沒辦法拍出我們眼睛看的東西,總有一些誤差,或是顏色有意點不太一樣,所以我其實還是喜歡看完之後再拍照記錄,不然就看不到景象真正的樣子了。在上一堂課中學到了8大基本技巧,那就是「快、握、穩、瞄、準、換、高、趣」,希望之後可以拍出更有味道的照片,也想學習拍出移動物體的照片。

我的第一次攝影經驗是參加了一個相機發表會體驗,到大安森林公園拍攝大自然和鳥類的照片。
首先,老師講解了相機的功能,如:攝影模式的用法、如何放大縮小、開啟閃光燈的按鍵…等,接著介紹拍攝的技巧與相機特殊的功能。
講解結束,我們就去拍攝大自然與鳥類的照片, 途中拍了大冠鷲、戴勝、紅冠水雞、夜鷺…等,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鳥類就是戴勝,因為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親眼看到這一種鳥類,可惜,我的相機快門不夠「快」,所以還來不及拍,他就溜之大吉了。
雖然這一次沒拍到戴勝,但是我已經拍的非常過癮又滿足了。

媽媽說我第一次拿相機時是我三歲的時候,我在幫爸爸媽媽拍吃飯的照片。而我有記憶以來,我記得我第一次拿相機拍攝是我們全家去新加坡的濱海灣花園,我拍攝的是新加坡的國花,要拍到既清晰又漂亮的圖片ㄧ點也不容易,要在夜晚時投射出適當的光線不能太能太亮或太暗,要找到適合的拍攝角度,還要把花的特徵拍出來,照片不能不清
楚很模糊……,我覺得要把一個東西拍得好,是需要時間練習的,就算是一個很平凡的東西,經過好的角度、好的拍攝方法,也會變得很特別!
在老師的課程中我學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技巧,「快、握、穩、瞄、準、換、高、趣」快:拍攝動作快速,握:拿握相機的方法正確,
穩:拍攝時手要穩定,瞄:對準,準:按快門要準,換:換角度、換高度、換位置,高:照片的畫質要高,趣:照片主題要有趣味性,聽完講解,我希望在金面山上,拍攝時,我都能記得且運用這些方法拍照!感謝老師的教導。

我第一次攝影是在四歲的那一年,我和爸爸一起去富陽生態公園夜觀,我用了長焦相機拍攝「台北樹蛙」,因為我喜歡觀察青蛙。
在爸爸的教導下,我學到了很多攝影技巧:「握、穩、瞄、準、換」。
握:拿握相機的方法要正確
穩:拍攝時雙手要穩定
瞄:對準要拍攝的物體
準:按快門要準
換:換角度、換高度、換位置
我還學會了拍出移動物體的照片。
我希望在每次的拍攝時,我都能靈活運用這些方法拍照!
我跟隨著爸爸到處夜觀,所以我拍過台灣稀有的蛙類,我覺得拍照好有趣、好有成就感唷!
看了這一堂影片介紹,我對於老師講的拍照技巧:「快、握、穩、瞄、準、換、高、趣」,我因此認識了「快、高、趣」,這幾個拍照的概念。謝謝老師的詳細介紹!

我今天才拿到相機,是 CONON的相機 ,爸爸有教我怎麼使用,比如閃光燈,電池,信卡…讓我覺得很有趣 我開始喜歡上攝影了 剛剛開始拍的不好 但我相信越拍越多張的話那就會好了 謝謝

我今天才拿到相機,是 Canon的相機 ,爸爸有教我怎麼使用,比如閃光燈,電池,信卡…讓我覺得很有趣.
第一件事情就是拍照。我拿著相機在家裡亂拍 拍了吊燈、花盆、玩具等。發現相機真是好玩,除了拍照之外,還有更多的功能,像錄影、閃光等。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弟弟去碧湖公園附近的象園餐廳吃飯,那邊有好多小朋友和一個螺旋大溜滑梯。我交到一位新朋友,是一個大約5歲的男生。他對我說:“哥哥,我們一起玩好不好?”我說:“好呀”。他馬上就拉我一起去溜滑梯。差不多溜了5次之後我有點累,就坐在一邊休息。我突然想到了我的新相機,就提出幫他錄影的想法,他很開心地答應了。我錄下了他敏捷的身影和哈哈大笑的樣子並給他看,他覺得很有趣,還想要我幫他錄更多。
我開始喜歡上攝影了 剛剛開始拍的不好 但我相信越拍越多張的話那就會好一點了。

我的第一台相機是五歲拿到的Canon相機,我都叫它小黑,這是爸爸以前的相機,他教我怎麼使用小黑,比如閃光燈、電池、sin卡……讓我覺得很有趣,二年級時,我去參加閔其慰老師的攝影課,他教了非常多東西,讓我迫不及待的拿起我心愛的小黑照相機拍照,果然拍出了讓家人讚嘆的照片。
拍照可以回憶當時的場景,是一種不錯的保留方式,不但不用錢,還可以影印,如果拍得非常好,有可能還可以拿拍照來賺錢呢!小黑陪伴了我三年,因為是很久以前的,所以性能不太好,而且網路上也買不到電池,所以只好把它拿來收藏了。

還記得在我大班6歲的時候,我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機,是Sony-T5,500萬畫素,爸爸將她交到我的手中,她立刻捕捉了我的視線,相機機身的顏色是香檳金,握起來非常輕巧,雖然現在已經很老舊了,可是在數位相機剛出來的年代,可是很高級的呢!因此我非常的珍惜她。
我一拿到新相機,就拍了我的第一個攝影專輯「我的玩具」 我把我的玩具全部都拍了一遍,當時我還很小,攝影技巧還不好,所以拍得不怎麼樣,不過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學校作業通常沒有讓數位相機派上用場的機會,她也被我冷落了一陣子,直到寒暑假作業可以自己規劃,她開始派上用場了,我的簡報照片,有些就是用這一台拍的;當然,她的鏡頭已經不夠威了,所以,我現在的攝影,最常用的是爸媽的手機。
今天上了老師的課程,攝影技巧是『快、握、穩、瞄、準、換、高、趣』,我覺得對於我的攝影很有幫助,未來我會多多練習,然後我也想要更了解如何讓照片可以有【趣】,希望老師有機會的話,也能分享更多關於【趣】的攝影技法和作品。謝謝老師!

上完這堂課,我學會很多拍照的技巧,就是快、握、穩、瞄、準、換、高、趣,快表示選擇快、對焦快;握表示動作正確、繫帶要扣好;穩表示穩定;瞄表示對焦;準表示測光準、色溫準、色彩準、閃光準、影身準、影淺準;換表示換視角、換模式、換地點、換直橫、換採光、換遠近、換時間、換工具;高表示畫質要高、質感要高;趣表示說明、趣味;這些都是我學會的

在這次的課程中,我學到了許多昆蟲的奧秘,並且讓我體會昆蟲的辛苦,因為體型十分嬌小的原故,讓它們成為自然界的《弱勢族群》,常常都只有被其他生物吃的份,有時甚至出去透透氣,就被吃掉了,所以有些昆蟲不是跑到土裡,就是躲到葉子底下。昆蟲一生必須做的2件事,第一個就是《吃》,第二個是《傳宗接代》,他們的生命很短暫,有些甚至只有僅僅幾個月呢!你說,昆蟲是不是很偉大!
千萬不要小看昆蟲,他們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呢!他們和我們人一樣有口器,也就是嘴巴,也有眼睛,有觸角(人的鼻子)和一大堆與人相似的地方 。原來昆蟲是的有趣,有那麼多特殊的習性,我覺定要更加了解昆蟲!

老師,這次的課程我因為沒有攝影的經驗,且電腦音量不夠大,其實大部分有聽沒有懂,謝謝老師。

我第一次拿到相機的時候,我拍了一張馬陸的照片,那隻馬陸正捲曲在陰暗的角落裡睡午覺,我不小心用到閃光燈,所以馬陸被吵醒了。後來,我又拍了很多關於馬陸的照片,當我拍完,正在看照片時,我驚訝的發現相機拍出來的照片跟我想像的不一樣,相機可以讓原來拍出的馬陸換不同的顏色,還可以改變光線的亮暗,我覺得我的相機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我的第一次生態攝影是在一間有著很多昆蟲和動物的餐廳,那時我拿著相機,朝著昆蟲動物的家前進,我左看看右瞧瞧,就是找不到想要拍的對象,就在快放棄時,發現在一個小小角落裡,有一隻好可愛的花栗鼠,我就決定要拍牠了.
花栗鼠不動時我拍了好多張,但是牠一動起來,就好難拍到比較好看的照片.吃東西時我也拍了好多張,看著牠快速咬東西的樣子,就覺得很有趣,所以更想一直拍.
回家後還會想著牠可愛的樣子,就覺得有照照片可以讓我想念時拿出來看,好棒啊!

拿到相機的感想

我和妹妹第一次拿到相機時,我二年級,妹妹一年級。暑假時,我們全家人要一起去旅遊,所以媽媽買了一台粉紅色的小相機給我和妹妹。我那時候開心又興奮,我終於有一台相機了。

為什麼需要

我們全家人用那台粉紅色的小相機拍旅遊時一些各式各樣到的風景,拍東西價錢和一些我和妹妹隨便拍的東西。每一張照片都是我們全家人的回憶。

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有了新的相機經驗。我學到了很多關於相機的知識。
我比以前更了解相機了。

最後的感想
這台粉紅色的小相機是我最喜歡的一台相機,它還曾經被別人弄壞過,所以我要好好愛護它。

拍照的經驗你有嗎?你滿意嗎?
我有一台自己的數位相機,是媽媽以前的,外表是淡淡的赫色,我十分喜歡。
我一拿到相機媽媽就教我如何拍照、錄影、調閃光燈、看照片和哪裡要注意、小心等……我學會以後,我就開始幫我弟我妹拍照做練習,剛開始我拍得有點模糊,後來越來越好,最後終於成功了!
雖然出門要一直帶著相機很不方便而且壓力也很大,但當你事後回頭來看這些照片時,你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業登記完畢
還沒交作業的編號如下,請利用假日趕快回應喔~
101 104 110
309 311
611
505

依稀記得,大約在我大班的時候,看到爸爸拿著相機拍照,感到非常的好奇,趁著空檔,我便將相機把玩了一下。拿著相機,我對著四周掃拍,看到照片中的景象、人物不是扭曲變形就是模糊不清,仿彿靈異現象,有些恐怖、也有些好笑。
後來,爸爸耐心的告訴我,拍照的時候,要確切的對準欲拍照的物體或人物,才按下快門按拍照。我照著爸爸的話,依樣畫葫蘆,瞄準眼前的爸爸,終於完成了我的第一張照片《我的爸爸》!
經由這堂課,我學到了更多的拍攝技巧 『快、握、穩、描、準、換、高、趣』 ,我要掌握這些技巧,期許自己拍出更多、更好的照片。

我有一台數位相機,那是我大概大班時的聖誕節禮物,我第一次拍攝時在我家的客廳,那時的我跟本不知道拍攝的技巧,就開始拍我的孔雀魚,結果一看,蛤!這隻魚怎麼沒有頭?蛤!這隻魚怎麼那麼模糊?不過我上完這堂課就有比較認識相機的功能和拍攝的技巧。

作業登記完畢
還沒交作業的編號如下,請利用假日趕快回應喔~
101 104
309 311
611

當一個人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時間就被暫停在了相機,直到我小一十,我才習得這一個技能,這也讓我在爸媽不再的時候可以把我的眼睛借他們使用,讓我的耳朵借他們使用,第一次借的時候,他們看到的是一隻蜘蛛,但是我在現實中近視,但我借他們使用時,不知為何還是一樣的模糊。隨著時間的流動,模糊的世界漸漸有了改善,模糊沒有那麼明顯了,到了最近發現,原來拍攝工具也有很大的關係,我一直用的手機原來就沒有很清楚,難怪我用我爸的眼睛時,是一副清晰的眼光,拿時我拍了一隻鳥,果然比我的清晰。
在這次的重點裡,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清晰,如果沒有清晰的話,拍攝角度好又有甚麼樣的幫助呢?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