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2甲蟲的生態研究-李惠永老師

Filed Under (eci進階班) by eco on 25-09-2012

文/邱鴻麟


聽到李老師豐富的國內外的甲蟲經歷,你是不是也想嘗試吃一口昆蟲蛋白質大餐呢?從研究器材到田野調查,你可以從中吸收到許多豐富的經驗,也許有機會李老師會帶著你到田野實地進行踏查與探索,這次就請你將習得的甲蟲的關鍵知識分享給大家。

王上維簽到

甲蟲生態觀察
今天為我們講課的老師是在台大昆蟲保育研究所的李惠永老師。我非常的期待這一堂課,因為我養過一大堆的甲蟲(大概六七隻吧!),但我想知道怎麼捕捉真正「野生」的甲蟲。
正好老師如我所願的在第一節就講出了我心中的疑問,捕捉甲蟲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1. 受網:注意!寬一定是高的2分之1!一定要用「8字掃網法」確保蟲子在網底,再把網子反過來,蟲子大概跑也跑不掉。(這個方法是拿來抓「陸地」的甲蟲的喔)
2. 吸除管:一個小瓶子裡面有一個網子和兩個管子。用嘴吸長的管子,再用短的對準蟲子,用力的一吸,就可以了。不用怕吃掉蟲子,因為已有網子擋住了。(這個方法是拿來抓「陸地」的小型甲蟲的)
3. 白布+棍子:先用兩根棍子架住一塊白布,用一根棍子打樹叢,蟲子裝死掉下來,白布接住即可。(這個方法是拿來抓「陸地」的甲蟲的)
4. 噴霧法:先用兩根棍子架住一塊白布,用霧噴樹叢,蟲子裝死掉下來,白布接住即可。(這個方法是拿來抓「陸地」的甲蟲的)
5. 博時漏斗法:葉子底的蟲子含葉子放進去,開裡面的燈,蟲子怕光和熱,一往下,掉進了一杯酒精裡。(這個方法是拿來抓「陸地」的甲蟲的)
6. 小撈網:用手把蟲弄出來,再用小撈網撈起來。(這個方法是拿來抓「水生」的甲蟲的)
 象鼻蟲是鞘翅目中種類最多的一種,全世界已知種類達六萬多種,生長過程屬於完全變態。此種昆蟲的口吻很長,有如動物園的大象之象鼻一般,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鼻子,他可是象鼻蟲們用來覓食的口器。
感想:
  本來以為自己很厲害得我,驚訝的發現自己要學的還有一堆,我一定要努力的學習,突破自我。

生態營隊

今天的講師是專門研究不同甲蟲的李惠永老師,他在中研院擔任研究助理的工作。

這次老師告訴我們很多捕捉甲蟲的方法,其中有四種方特別吸引了我的注意。

1.有些學者尋找小型甲蟲時會用吸的方式,老師說不用擔心會吸到小蟲子,因為有沙網隔著,但是當你想到那個畫面時你還是會覺得很噁心,何況當你在吸的時候呢!

2.有一種燈光誘集的方法,是利用動物的趨光性,來捕獲他們,我覺得這種方法實在很酷。

3.掉落式陷阱用切了一半的寶特瓶做的,只要把切了一半的寶特瓶埋到跟地表貼平就完成了,是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方法,老師說昆蟲不會繞路,所以就會直接掉進瓶子裡。

4.八字型捕法是用網子在天空中繞八,不過繞完八字之後還要記得反摺,這樣昆蟲才不會偷偷溜走,老師有示範給我們看,但是看起來很難做,應該要是專家才有辦法達成吧!

我不但學到各種昆蟲的捕法,還學到一些關於昆蟲的知識。

1.糞金龜之所以會叫聖甲蟲是因為埃及人崇拜太陽神,就如同太陽神會推太陽,糞金龜也會推糞球。糞金龜會待在地底下孕育小寶寶,銷聲匿跡幾個月後,又突然出現一大群糞金龜,埃及人還以為糞金龜會死而復活。

2.大王花金龜的大小居然跟成人的手掌一樣大,真是大到不可思議。

3.虎甲蟲會跟人類保持一段安全距離,人類前近幾公分,牠就會後退幾公分,永遠抓不到牠。

4.做標本昆蟲針有分很多種,最細的是零點零零一號針,最粗的是八號針,五號針是用來插大型甲蟲的,已經很少用到,我真的想不到昆蟲針有那麼多種。球背象皮蟲一隻才一公分,居然硬到連五號針都插不下去,讓我十分驚訝。

5.叩頭蟲的幼蟲很靈活,打架居然可以打贏鍬型蟲成蟲,我覺得不可思議,後來老師說叩頭蟲幼蟲就像拳擊手,鍬形蟲成蟲就像是一個小朋友,原來如此。

我對這次的課程非常感興趣,因為我本來就喜歡甲蟲,經過老師的指導,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各式各樣的甲蟲。

甲蟲的生態研究
對於這次上課,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我養過的甲蟲不計其數,但大多都是迷路,飛到我家門口被我撿到的,要不然就是四年級時,規定一定要養昆蟲作觀察,根本沒有自己去野外採集所找到的甲蟲,所以我想藉由這次上課來知道要如何自己從野外採集甲蟲。
如果要從野外採集甲蟲的話,一定要準備受網,受網是由兩片木片支撐所撐起的一個接會裝死的甲蟲的用具,如果沒有的話用雨傘也可以代替喔!最重要的是捕蟲網,捕蟲網可以用八字掃網法,這樣可以大面積的找蟲喔!
我也很喜歡天牛,但天牛的口器很可怕,因為一被他咬到一定會流血,全世界最大的天牛是泰坦天牛,體長大約16公分~18公分呢!象鼻蟲是我認為最可愛的昆蟲,因為它有長長的口器像大象的鼻子,而且它的觸角是長在口器上的,很特別,現在布袋蓮幾乎全世界都有,而他的剋星就是象鼻蟲的一員,叫做布袋蓮象鼻蟲,現在布袋蓮象鼻蟲也有從外國進口到台灣喔!
現在,在非洲那些土著,很多都喜歡吃當地的特殊植物或當地的甲蟲,真是噁心,但老師說,只要捏著鼻子吃一次,你就會愛上它的味道,但我非常懷疑,老師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不過我是絕不吃甲蟲肉的!

「這是八字掃網,」李老師揮了揮捕蟲網說「用來捕捉飛蟲。」說罷,老師立起蟲網,仔細的介紹說:「為了能夠方便折網,以封住網口不讓蟲飛走,網子的長一定會比網框直徑大個1.5倍左右。」接著李老師流利、沒有一絲拖泥帶水的在空中揮了一個倒八字後,轉了一圈網框將網口封住。我在心中驚呼道:「好專業!」打從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這堂課絕對不會打瞌睡。
李惠永老師打破一般的授課公式,不直接向我們介紹各種甲蟲,而是先細細的介紹各種捕蟲網的用途和用法,也讓我們知道哪些蟲會在哪裡出沒,進而瞭解他們的習性和食物。一般來說八字掃網是用來捕捉蝴蝶、蜻蜓、蜜蜂等飛蟲。藉由倒八字向下畫時套住昆蟲,向上繞弧線時將被套住的蟲引到網子最末端,接著在藉向另一邊向下八字時讓蟲子卡在末端出不來,最後在180度翻轉網框,封住網口,這樣蟲子就飛不出網子,也就只能任李老師觀察了。由於捕飛蟲的捕蟲網為了要避免傷害其翅膀,多以絹質為網,密度較高,而密度高在水中的阻力大、移動慢,不容易在水中抓昆蟲,所以用來捕抓水中昆蟲的水網就以密度較低的紗網或塑膠網居多。如果遇上了難纏的小蟲子,網子太大很難撈,抓到了也很難找,所以就要拿迷你型的吸塵器把他吸起來。這種吸蟲器是由一個塑膠罐兩頭各接一根吸管,一個吸管含在嘴裡吸,另一端瞄準目標蟲。不過在瞄準蟲的那一端底部有一個小網子裝住被吸進來的蟲,這樣才不會將小蟲子吸進肚子裡去。另外,也可以用陷阱來捕捉在地面上行走的昆蟲。這種陷阱的製作很簡易,只要將寶特瓶切去瓶口,埋在土裡,就會有小笨蟲跌進去了。燈光誘集法也可以吸引很多昆蟲前來。只要拿著一塊白布,在拿一盞很亮的白燈打光上去,不出幾分鐘,各種甲蟲都飛過來了!
在經過頗長一段時間的網子、捕蟲網介紹後,老師先向我們定義何謂「鞘翅目」。鞘翅目是昆蟲綱中最大的目,包括各種甲蟲。目前全世界的甲蟲,約182科,約有35萬種,超過全動物界其他所有目的總合。除了在海洋和極地之外,任何環境都可以發現甲蟲。甲蟲一般都有外骨骼,前翅為硬殼,通常可以覆蓋身體的一部分以及保護後翅;前翅不能拿來飛行。一些種類已經喪失飛行能力,如步行蟲和象鼻蟲。在簡單定義了「鞘翅目」後,老師開始介紹各種甲蟲的「超能力」和有趣的小知識。
1. 步行蟲科的虎甲蟲
虎甲蟲是鞘翅目步行蟲科虎甲亞科昆蟲的統稱。這種昆蟲生性好鬥,速度快。最快的品種速度可達時速9公里,相對於身體的長度,等於人類時速770公里,是前奧林匹克短跑選手麥可‧詹森的22倍!至2005年,約有2,600品種被發現,印度和馬來西亞地區分布最廣泛。由於他警界心高,總是和你保持一個距離,你往前一步,他就跟著往前一步,所以俗稱引路蟲。
2. 象鼻蟲科的球背象鼻蟲
蘭嶼有三種球背象鼻蟲,分別是條紋球背象鼻蟲、大圓斑球背象鼻蟲和小圓斑球背象鼻蟲。球背象鼻蟲的殼很硬,據說一個成人也無法徒手捏扁他呢!
3. 埋葬蟲科的尼泊爾四紋埋葬蟲
當埋葬蟲發現適合繁殖的屍體時,會引發競爭,雄蟲與雄蟲互咬,雌蟲與雌蟲戰鬥,最後留下雌雄一對,會共組家庭、獨占屍體。失敗的雌蟲亦可以選擇將卵產於附近,採寄生策略,讓獲勝的雌雄埋葬蟲養育牠的後代。尼泊爾埋葬蟲會對屍體進行加工,在將屍體埋入地下墓穴之前,先咬破屍體的肚子,將腸子拖出。然後用前胸背板頂著土,一邊去毛,一邊向下挖掘,將屍體滾成一個肉球,埋葬於地下墓穴之中,並於肉球表面塗上口部與尾部的分泌物,有效的對屍體進行防腐。幼蟲發育期間,埋葬蟲也會依據屍體的大小,來調整幼蟲的數量,當幼蟲過多時,則會被雙親咬死,藉以保障時物一定夠吃。

甲蟲,是一種特別的昆蟲。甲蟲的屬於鞘翅目的昆蟲,佔昆蟲總數的百分之40。甲蟲的特徵便是特化變硬的前翅,這項器官不但有飛行功能(甚至可以轉彎),還有保護身體的功能。甲蟲是完全變態昆蟲,因此他的生活是有四個階段。
李老師分享了許多捉甲蟲的方式,其中有幾種令人為之驚嘆!!
1.用甲蟲專用的捕蟲網抓蟲(網袋長度是網框的5倍)
2.若在叢林中便使用受網(網子分布大)
3.若要抓小型的甲蟲,就使用吸蟲管
4.如果要抓地棲性的甲蟲(且負趨光性),必須使用伯氏漏斗
5.想要捉趨光性的甲蟲,可以使用燈光誘集
6.水棲性的甲蟲,通常要用水撈網來抓(在順流處下方擺置,上方攪動泥沙)
7.在東南亞國家,由於樹太高,當地人使用噴霧法(利用甲蟲裝死之特性)
8.這種方式十分耐人尋味。在地上挖一個15公分深的洞,正好放入一個寶特瓶,等甲蟲在地上行走時,自己掉下去!(只能感慨甲蟲真是有眼無珠)
接下來老師一一為我們介紹甲蟲家族的成員。
第一個登場的是象鼻蟲科。象鼻蟲的種類繁多,光台灣就有2000種以上!其中有幾種是特有種的象鼻蟲:第一種是布袋蓮象鼻蟲。在台灣引進布袋蓮後,大肆繁衍成災,堵塞河口造成運輸困難。唯有布袋蓮象鼻蟲可以治的了布袋蓮。
第二種是俗稱搖籃蟲的捲葉象鼻蟲。這種象鼻蟲最大的特徵就是:會將小孩產在食草中,讓小孩一生出來就免於受飢。第三種是蘭嶼特有種的球背象鼻蟲。傳說當地原住民有一個習俗,就是誰能將球背象鼻蟲捏爆的就是英雄。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殼實在太硬了,硬到製作標本時甚至要請鐵鎚出場!
第二個上場的是埋葬蟲與叩頭蟲。叩頭蟲的幼蟲的大顎十分強壯,甚至可以吃下一隻鍬形蟲!且他的移動速度快,簡直就是叢林殺手!叩頭蟲的特色就是會叩頭,其主要原理為腹部肌肉快速收縮所造成;其功效為躲避天敵。埋葬蟲是吃動物屍體的昆蟲。老師還分享了埋葬蟲的食屍過程給我們聽。首先他會先觀察適合的環境,然後將要吃的屍體除毛,再將動物屍體壓成肉球,加上他自己體內的特殊防腐劑(放三個禮拜,不臭,無蒼蠅),就萬事俱備,可以在肉球上組織家庭了。埋葬蟲是有社會階級的喔!在一個家庭的大老婆是最大的,有權利驅逐老公的「小三」。(不過有時也是爭一隻眼,閉一隻眼)當食物(肉球)消耗速度過快時,大老婆會選擇讓自己的小孩留下,殺掉「小三」的小孩,讓自己的兒女能長得大。
第三個登台的是金龜子。金龜子的含蓋範圍很廣,有獨角仙,糞金龜等等。台灣最大的金龜是台灣長臂金龜,但和世界最大的大王花金龜比較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糞金龜的主要食物為「糞」。他的力量十分強大,舉一個老師親身經歷的例子:李老師兒時看見糞金龜,就拿牙籤戳進他的糞球,一直戳到三根時,糞球無法滾動了。但只見糞金龜朝著糞球端倪了許久,竟然把牙籤直接拔出來!此外,有些糞金龜「不學無術」,只會在其他糞金龜辛苦工作時搶他的糞球。當「安善良民」的金龜推動糞球時,「土匪」金龜就會衝出來大喝:「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由此過,留下買路財!」,之後雙方大打一架,輸的就讓自動讓到一邊去。
第四種是天牛科的甲蟲。天牛雄雌的分辨通常為:若是雄的,他的觸角會是身體的1.5~2倍長;若是雌的,觸角長與身長差不多。台灣特有種的天牛為霧社血斑天牛,專門以山櫻花樹幹為食,在三四月的時候可以看見它的蹤跡;世界上最大的天牛是泰坦大天牛,體長約為16~18公分,堪稱天牛界的鐵達尼號!
第五種是俗稱「放屁蟲」的步行蟲。步行蟲在遇到天敵時,會放出具有腐蝕性的屁,反擊天敵。老師說這個「屁」其實是過氧化氫加上氧化酶所產生的臭氣,那個屁聲其實是化學反應產生的爆炸聲,所以這種屁才能這麼致命。
接下來是前陣子轟動的—鍬形蟲。鍬形蟲約在5~7月時挑選伴侶,且出沒繁衍下一帶。老師還分享了一個關於鍬形蟲的故事:有一隻及溫馴的鍬形蟲,在樹上吸取樹汁。突然跑出了超兇猛的鍬形蟲,來和他爭地盤。溫馴的鍬形蟲一退再退,直到他實在忍無可忍了,突然翻過身來,給他迎頭痛擊。結果喀擦一聲,兇猛的鍬形蟲竟被夾成兩半!
最後一個是沒什麼人研究的吉丁蟲。為什麼沒人研究呢﹖因為吉丁蟲根本沒有固定的採集方式,老師在前頭講的8種採集方式都可以抓到吉丁蟲,因此你若想研究單一種類的吉丁蟲,必須把五花八門的採集方式都用上,才能採集到一定的量。
甲蟲對我而言是神祕的昆蟲,因為我從小沒有養獨角仙、鍬形蟲,因此我對它是很陌生的。這堂課把幾乎所有的甲蟲都放了進來,才知道甲蟲世界是這樣的有趣、奧妙。

甲蟲的生態研究
小時候經常在爬山時抓到甲蟲,總是會帶回家養個幾天,欣賞牠迷人閃亮的外表後,再放牠回牠原本的家—大自然。
筆記:
螢火蟲科:螢火蟲因需要乾淨的溪流才能生存,經常被當成環境指標生物,大部分的都會發光,發出的光並沒有灼熱感,稱為冷光。抓螢火蟲的時候,常會因不小心而傷到牠們,我在這提供一個意見:螢火蟲的光不強,在黑暗處較能使自己的光明顯,所以通常會停在葉子下發光,只要將手指併攏彎曲成碗狀,開口朝下,一會兒螢火蟲就飛來停在你手上了。

步行蟲:顧名思義,步行蟲聽起來就是擅長步行、跑步的昆蟲,有些種類具有飛行能力,有趨光性,在夜晚的燈下不難發現,但有些飛行能力不佳,甚至已退化到不會飛了。步行蟲是屬於肉食性昆蟲,只要是肉類幾乎來者不拒,通通吃掉,如果幾隻都養在一起,沒有餵食牠們,就會產生大吃小、你吃他、我吃你等的自相殘殺情形。

象鼻蟲:模樣十分像縮小版的大象,有著長長的鼻子,其實那並不是牠的鼻子,而是牠的口器,管狀的口器上還長著觸鬚,這是在其他昆蟲相當少見的狀況。
許多象鼻蟲都會裝死,但是時間有長有短,像淡褐象鼻蟲裝死的時間約一到二分鐘,在家中裝米的容器中會發現的米象就只有裝死幾秒就翻身逃跑了。

金花蟲:是一種小巧玲瓏的甲蟲,可在植物的花上、葉子上輕易的發現牠們,外型長得像瓢蟲,但瓢蟲的足部附節只有3節,金花蟲有4節。要徒手捉金花蟲並不難,只要手心在蟲下方,另一隻手輕輕搖一下植物,金花蟲就會落在你手中了。

隱翅蟲:因身體較嬌小,常被當成一般蚊蟲而打下去,但是牠的體液會造成皮膚紅腫、痛癢甚至水泡,是一種危險的騷擾性害蟲。

鍬形蟲:牠們是我最常養的甲蟲,也是我最熟悉的甲蟲,牠帥氣的外型和牠黑得發亮的鞘翅真是配,我覺得大自然把大部分的美麗都注入到昆蟲身上了。一般最常抓到的通常都是扁鍬形蟲,接近初冬了,紅圓翅鍬形蟲應該要出來了。

金龜子:金龜子的家族十分龐大,都是素食者,某些種類取食糞便,不同的糞金龜吃不同的糞便,有的還會推糞球,真有趣。

李老師還教了許多捕捉甲蟲的各種方法,例如八字形網法和地面陷阱,應該是我比較會用的到的。謝謝李老師,我會繼續探索甲蟲美麗的世界的!!

甲蟲
甲蟲最大的特徵是特化變硬的前翅,可以保護後翅與身體的作用我們稱為翅鞘翅鞘不具飛行能力甲蟲要飛行的時候會張開翅鞘並將收於身體的後翅伸出所以所有甲蟲都靠後翅飛行但是有一些甲蟲的後翅退化所以無法飛行只能在地面上走甲蟲在昆蟲分類上屬於鞘翅目的昆蟲目前全世界約四十萬種甲蟲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生活史歷經卵幼蟲蛹成蟲

螢火蟲科
在夜晚的時候螢火蟲會發出閃閃螢光全世界約有兩千多種螢火蟲該如何辨別螢火蟲
的雌雄呢可以根據腹部末端發光器的數目來區別有兩截發光器的為雄一截為雌

步行蟲科
全世界約有三萬多種步行蟲台灣約有一千種步行蟲是肉食性昆蟲它的布行速度非常
快許多步行蟲遇到危險時會釋放具有化學藥品味道的氣體以躲避天敵攻擊故採集步
行蟲時需十分小心台灣有兩種步行蟲被政府保育

象鼻蟲科
象鼻蟲頭部有一條長長的鼻子很像大象所以叫象鼻蟲當象鼻蟲遇到危險時常常會裝
死模樣非常可愛象鼻蟲具有夜間趨光的習性所以在燈光下容易見到它

鍬形蟲科
我最喜歡基深山鍬形蟲因為他們都不會夾人他們分布在兩百到兩千一百公尺山區鍬形蟲的體型非常扁平壯碩,外殼堅硬,加上頭上那對大顎,這個大顎是鍬形蟲最明顯的特徵。

感想
還記得之前養過獨角仙幼蟲共有兩隻一公一母,後來媽媽還帶我去參加獨角仙標本製作, 那個標本現在還放在我家書房,我還記得我將它翅鞘小心打開將翅膀張開做成要飛行的樣子老師還誇獎我做得很好,
之後因為覺得很有成就感,所以又養了一隻大都蟲的幼蟲,可是到現在都還沒孵出來

上篇錯
甲蟲
甲蟲最大的特徵是特化變硬的前翅,可以保護後翅與身體的作用我們稱為翅鞘,翅鞘不具飛行能力甲蟲要飛行的時候會張開翅鞘並將收於身體的後翅伸出,所以所有甲蟲都靠後翅飛行,但是有一些甲蟲的後翅退化所以無法飛行只能在地面上走甲蟲,在昆蟲分類上屬於鞘翅目的昆蟲目前全世界約四十萬種甲蟲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生活史歷經卵幼蟲蛹成蟲。

螢火蟲科
在夜晚的時候螢火蟲會發出閃閃螢光,全世界約有兩千多種螢火蟲,該如何辨別螢火蟲的雌雄呢?可以根據腹部末端發光器的數目來區別,有兩截發光器的為雄,一截為雌。

步行蟲科
全世界約有三萬多種步行蟲,台灣約有一千種,步行蟲是肉食性昆蟲,它的布行速
度非常快,許多步行蟲遇到危險時會釋放具有化學藥品味道的氣體以躲避天敵攻
擊,故採集步行蟲時需十分小心,台灣有兩種步行蟲被政府保育。

象鼻蟲科
象鼻蟲頭部有一條長長的鼻子很像大象,所以叫象鼻蟲,當象鼻蟲遇到危險時常常會裝死,模樣非常可愛,象鼻蟲具有夜間趨光的習性,所以在燈光下容易見到它。

鍬形蟲科
我最喜歡基深山鍬形蟲,因為他們都不會夾人,他們分布在兩百到兩千一百公尺山
區,鍬形蟲的體型非常扁平壯碩,外殼堅硬,加上頭上那對大顎,這個大顎是鍬形
蟲最明顯的特徵。

感想
還記得之前養過獨角仙幼蟲共有兩隻一公一母,後來媽媽還帶我去參加獨角仙標本製作, 那個標本現在還放在我家書房,我還記得我將它翅鞘小心打開將翅膀張開做成要飛行的樣子老師還誇獎我做得很好,之後因為覺得很有成就感,所以又養了一隻大都蟲的幼蟲,可是到現在都還沒孵出來

甲蟲的生態觀察:
9/22的生態課我們邀請到李惠永老師來跟我們講解許多與甲蟲相關的經驗,現在我們再一起回顧一次吧!
1.甲蟲的定義:鞘翅目的昆蟲。
2.他們的翅膀有兩層:一層是在外面的,叫做「翅鞘」,另一層是在裡面的翅膀,叫做「後翅」,裡面的翅膀是主要用來飛行的,但是外面的鞘翅也是有用處的,它的用途除了保護牠以外,也是幫助牠在飛行時可以控制平衡,因此,你不要以為甲蟲會傻傻的飛進你的網子,牠快進入網子時會轉彎。
3.象鼻蟲、吉丁蟲、叩頭蟲、兜蟲、金花蟲、天牛、鍬形蟲、金龜子、獨角仙通通都是屬於甲蟲。
4.如果想要抓一隻甲蟲也不是太難:
(1)如果在水裡,我們就會用「水撈網」。
(2)在陸地上的昆蟲呢?我們就會使用「捕蟲網」,但網袋的長度必須要是網框直徑的2倍-2.5倍,且必須配合「八字形掃網」使用,八字形掃網:橫的八字形揮法,看到網內有蟲時,迅速的將網子反折過來。
(3)如果在森林樹上或茂密的植物中爬行的話,我們就會用「受網」,如果是在森林裡的話,會鋪一大片的白布,白布下裝著許多酒精瓶,當蟲子從樹上掉下來時,就會順著白布滑到酒精瓶內,一個月他會去收一次,然後再把這些捕捉到的昆蟲送到實驗室中用顯微鏡觀察,但如果是在茂密的植物中的話,我們就會把受網放到植物底下,然後再拿一根棍子輕輕敲打那茂密的植物讓昆蟲掉進受網裡,最後再把捕捉到的昆蟲帶回實驗室觀察。
(4)如果是體型比較小的昆蟲,像是閻魔蟲、出尾蟲、還有一些金花蟲等等,我們就會用「吸蟲管」來捕捉這類的小型昆蟲。
(5)如果是在枯枝和土的表層,就會用「伯氏漏斗」,它主要是觀察一些地棲性的甲蟲,我們會先將枯枝和土撥一快起來,裝進伯氏漏斗裡,伯氏漏斗的上方有一個大燈炮,這是因為地棲性甲蟲有副趨光性,所以牠感覺到有光再照牠時,牠會往反方向跑,最後就會掉進承接伯氏漏斗的底部的酒精瓶。
(6)如果是在熱帶雨林中,我們常常會用「噴霧法」,在台灣我們通常不會用噴霧法,因為熱帶雨林中的樹都很高,所以用捕蟲網捕捉不到高樹上的昆蟲,用噴霧法的話,效果會比較好,用噴霧的方式,讓昆蟲被煙噴到,變成裝死形態時,自己從樹上掉下來,再從白布上找尋甲蟲。
5.象鼻蟲是所有鞘翅目昆蟲中數量最多的,牠的鼻子顧名思義就是長得像大象鼻子的昆蟲,但是象鼻蟲的「象鼻」其實是牠的口器,而且象鼻蟲的觸角非常的特別,竟然長在牠的口器上。
6.搖籃蟲其實就是捲葉象鼻蟲,牠為什麼叫做「搖籃蟲」呢?因為牠要產卵誕生下一代時,會把朴樹的葉子捲成像搖籃一樣,因此我們稱牠搖籃蟲,但是牠也是屬於象鼻蟲的其中一個種類。
7.球背象鼻蟲是隻翅鞘超級堅固的昆蟲,做標本的標本針有00號針-5號針,球背象鼻蟲一隻才一公分,用1號針就行了,但是因為牠的殼非常的硬,所以用5號針都差點插不下去呢!(5號針是專門對付大型甲蟲的)
8.以前的人,看到布袋蓮時,都覺得它很漂亮,但是在台灣沒有布袋蓮,所以就從國外進口,可是養了一段時間,人們覺得布袋蓮會把水弄得很髒,覺得它很醜,因此紛紛把布袋蓮倒進河裡,久而久之,布袋蓮便把整個河口給塞住了呢!因此人們又從國外進口「布袋蓮象鼻蟲」,來處理這些堵在河口的布袋蓮,因為布袋蓮象鼻蟲會吃布袋蓮,因此,用了比堆積布袋蓮還要短的時間,就把布袋蓮清除完了。
9.叩頭蟲幼蟲的大顎非常的靈活,非常的兇啊!而且它的速度非常的快,如果他跟一隻成蟲的鍬形蟲打架,成蟲的鍬形蟲還打不贏一隻叩頭蟲的幼蟲呢!因為牠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快速的剪斷鍬形蟲的六隻腳,最後再去攻擊牠的重要部位,讓鍬形蟲被一擊斃命。
10.糞金龜在古埃及之所以會有「聖甲蟲」的稱號,因為古埃及的人非常崇拜太陽神,所以當他們看到糞金龜再推糞球時,會以為太陽神在推太陽,而當他們要繁殖時,會鑽到土裡,而當他們羽化成成蟲時,會鑽出地面,因此埃及人覺得太陽神會死而復活,並覺得糞金龜根本就是太陽神的化身嘛!
11.埋葬蟲吃動物的屍體,牠們會先將屍體的毛剔除乾淨,再將屍體的肉做成一顆肉球,在牠們的家庭中,以大老婆為最大,她有權利驅逐她老公的「小三」。但是有時小三也會不甘示弱的回擊,最後兩隻蟲便開始打鬥了起來,打輸的小三就會偷偷的在肉球旁先下牠的蛋。當食物(肉球)不夠吃時,大老婆便會先殺死小三的小孩,好幫助她自己的孩子長大。
12.當我們被天牛咬到時,天牛就會一直咬著不放,而且還會把我們咬到流血,即使你硬是想把牠拉開,也沒辦法,所以我在此提醒各位,最好不要去惹天牛生氣。
13.瓢蟲其實是有分肉食性及植食性的喔!肉食性的瓢蟲,牠們是吃蚜蟲的,而植食性的呢?牠們是吃植物的(但是牠們吃的是哪一種植物,我就不知道了)。
14.赫克力士其實也是屬於獨角仙的種類,只不過因為是國外的品種,所以牠上面的角比較長,而且只有下面的角可以動,因此打架打起來就真的遜掉了喔!
心得:
透過這堂課,我首先要謝謝李惠永老師來跟我們分享他的經驗,不僅讓我認識了捕蟲六大法(其實還有一個是「定面積水網」,不過老師沒有跟我們講的很深),還讓我低估甲蟲的觀念180°大改變,還讓我知道甲蟲不只是平常的那些獨角仙啊!鍬形蟲啊!,而是所有的鞘翅目昆蟲都叫做「甲蟲」。

今天,是李惠永老師來向大家介紹有關甲蟲的生態觀察。可是很不幸運的是,我要去醫院看醫生,所以就沒辦法上到最精采的甲蟲課了,但是我有跟嘉嘉借筆記來抄,就算喔趴筆記吧!
雖然沒辦法上課,但是我還是看了嘉嘉的筆記和手冊裡的資訊來寫功課。光看筆記就知道,老師上課講了好多有趣的東西喔,例如
1.甲蟲升上具有保護後翅與身體的作用,我們稱之為翅鞘,翅鞘不具有飛行能力
2.甲蟲屬於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屬於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3.甲蟲屬於咀嚼是的口器,不管是肉食性、植食性、腐食性的都有
4.甲蟲分成很多科,有螢火蟲科、步行蟲科、鍬形蟲科……等
5.全世界的螢火蟲有2000多種,在臺灣有58種
6.螢火蟲復部末端具有發光器
7.具有兩節發光器的為雄蟲,一節發光器的維雌蟲
8.步行蟲數量眾多體型、體色各異,多數為黑色或褐色
9.全世界約有30000多種,臺灣預估約有1000左右
10.步行蟲是屬於肉食性的昆蟲
11.鍬形蟲會利用大顎來爭奪食物或雌蟲
12.鍬形蟲在全世界約有1200多種,在臺灣有54種
13.大多的鍬形蟲屬於夜行性的昆蟲
雖然沒去上課,但是我是孩是在筆記中學到了許多有關甲蟲的的生態知識喔,也讓我更期待下禮拜的夜關喔。希望下次的夜關我可以去喔。

上星期六是李惠永老師上的「甲蟲」課程。什麼是「甲蟲」?簡單來說就是鞘翅目昆蟲,它的種類極多,是完全變態昆蟲。牠們多半具有咀嚼式口器,例如最受小孩子喜愛的獨角仙、鍬形蟲和提著小燈籠的螢火蟲等都是。

最近台灣受到一種甲蟲的騷擾-隱翅蟲。在山區,較多隱翅蟲的翅鞘比一般甲蟲還來的短,牠有趨光性,在夜晚時容易飛到屋內,有時候還會停在人的身上,如果當作蚊子來打死牠,流出來的液體會造成皮膚傷害!以後如果隱翅蟲停到身上時只要敢他走就好了。

金龜科的糞金龜是受到埃及人尊敬的昆蟲。埃及人看到糞金龜推著糞球就像太陽神推著太陽,形成太陽東生西落的現象;所以覺得牠很偉大,把糞金龜充當為「聖甲蟲」。別看糞金龜推糞球很噁心,其實糞便就是牠的三餐。糞金龜會把大便推成圓形,讓糞球一邊滾一邊推,就這樣推回家。

你看過布袋蓮嗎?布袋蓮是一種外來種植物,因為被別人隨意丟到河川導致大量繁殖而且又沒有天敵,所以已累積到很可觀的數量,常常堆積在河流下游,破壞了生態,連船也開不過去;堆積如山的布袋蓮就像水壩堵住河川,為了防止情況惡化,只好引進牠的天敵「布袋蓮象鼻蟲」來吃布袋蓮。現在情況已經有所改善可是到了未來,不知道布袋蓮象鼻蟲會不會對環境造成威脅?這得要好好研究一番。
這次我學到了許多有關甲蟲的知識,我應該要多多利用時間到野外觀察甲蟲,才
能留下更生動的印象。

甲蟲的生態研究
星期六早上,我帶著一顆很愉快心情來上課,因為這次的課是有關甲蟲的課。
甲蟲是鞘翅目的昆蟲,全世界約有四十萬種。
甲蟲有二十到二十二個總科,其中有十一個總科較常見,分別是:螢火蟲科、步行蟲科、象鼻蟲科、金花蟲科、隱翅蟲科、鍬形蟲科、金龜子科、吉丁蟲科、瓢蟲科、天牛科和龍蝨科這十一科,其中我最喜歡鍬形蟲科,因為鍬形蟲的大顎很發達,長得又很帥,所以我才會喜歡鍬形蟲,我最喜歡的鍬形蟲是長頸鹿鉅鍬形蟲,牠是世界上最大的鍬形蟲,鍬形蟲屬於夜行性,牠們具有趨光性,如果想要抓鍬形蟲的人,可以趁晚上到有光的山裡,那時可能抓到鍬形蟲的機率會比較高一點。
至於金龜子科的代表當然就是獨角仙了,他們約在每年的五月到八月的中低海拔的山區,牠們會聚集在光蠟樹上吸取樹汁。
這次的課真是好玩呀!不僅讓我學到了如何飼養昆蟲,更讓我學到要尊重生命,不可以隨便放生,這樣原本我們養牠,突然我們不養牠了,牠因為我們養牠時有食物,現在沒食物,牠就會死掉了。

這次上的是甲蟲的課,由李惠永老師來上課,老師一開始從甲蟲的構造講起,甲蟲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咦,不是跟昆蟲一樣嗎?那有什麼差別呢?有的,差別在於甲蟲的外翅特化成鞘翅,所以被分為鞘翅目(真有創意的命名呀!),一般昆蟲則沒有。甲蟲檔案:
名稱:甲蟲
分類: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
種類:步行蟲、龍蝨、隱翅蟲、象鼻蟲、金花蟲、 天牛、瓢蟲 、螢火蟲、 叩頭蟲、鍬形蟲、金龜子
就讓我們來好好認識他們吧!
步行蟲
分成兩種:步行蟲和虎甲蟲,步行蟲種類眾多,多為黑色或褐色。具有金屬光澤及條紋之翅鞘。全球約三萬多種,台灣預估約有一千種左右。肉食性,吃地面的甲蟲及甲蟲屍體。虎甲蟲是移動最快速的甲蟲,將牠放大的和人類一樣大時,時速變成770公里/小時,真是甲蟲之最呀!
龍蝨
龍蝨是生活在水裡的昆蟲,大家一定會問,牠怎麼呼吸?牠又沒有氧氣瓶…錯!牠有內建氧氣瓶,而且夠牠吃一頓大餐的時間。之後再游上來換氣。牠像潛水艇般的堅硬,但游起來卻像潛水夫靈活。或許該稱呼他「潛水夫艇」才對。老師有介紹該如何飼養龍蝨。就跟養魚是差不多的。
隱翅蟲
體型細長,翅鞘短於體長,露出腹部為其特徵。在台灣南部位重要的騷擾性害蟲,若將當作一般蚊蟲拍打,流出的體液(腐蝕性)容易造成皮膚損傷。
象鼻蟲
象鼻蟲因頭部延伸的長管像大象的鼻子而得名。在蘭嶼,棲息著球背象鼻蟲,硬度非常硬。作標本的針最細的是零點零零一號針,最粗的是八號針,五號針是用來插大型甲蟲的,已經很少用到。球背象皮蟲一隻才一公分,居然硬到連五號針都插不下去,讓我十分驚訝。
金花蟲
金花蟲,顧名思義,長的像青蛙…啊不不,是像金花一樣漂亮的蟲啦!跟瓢蟲很像,但金花蟲全都吃素,不像有些瓢蟲愛殺生。金花蟲十分常見,把雨傘放在植物下,再輕輕一敲,就有很多金花蟲掉下來了。
天牛
體型長筒圓形,一般翅鞘以褐色、黑褐色為主,斑型單純。除鋸天牛類外,中胸背板常具發音器,觸角11節呈鞭狀細長,跗節5節,複眼發達幾乎包圍觸角基部,具堅銳的大顎,喜愛啃食木頭,幼蟲寄主於樹幹中,並在裡面化蛹。台灣已知天牛科有732種 。另外,天牛的公母分辨是看觸角,公的觸角長1.5~兩倍,母的觸角大多和身長差不多。
瓢蟲
瓢蟲是一種常見甲蟲,體色大多鮮豔,與金花蟲相似,大多食肉,但也有吃素的。我們可以由成蟲來判斷食性,食肉的體色鮮艷,無毛。吃素的體色較暗淡,有細毛。
螢火蟲
常見的甲蟲,藉由發光來求偶,只要有自然、乾淨的溪流,就會有螢火蟲。那為什麼螢火蟲發的光不會熱?因為螢火蟲是藉由體內的化學反應來發光,發的是冷光,所以不會熱。日本有一個地方,以前螢火蟲很多,常吸引大量觀光客前來。後來當地政府一夜之間將天然溪流改成人工水泥,使得螢火蟲的幼蟲沒東西可以吃,螢火蟲自然消失了。後來,因為少了觀光效益,當地政府又將當地的水泥打掉,過了幾年螢火蟲才重新出現。這告訴我們:破壞生態很快,但恢復生態要好幾十倍的時間才能恢復。我應該好好保護環境才是。
叩頭蟲
一種兇悍的甲蟲,連幼蟲也很兇狠。據說,叩頭蟲的幼蟲可以打贏鍬形蟲的成蟲呢!叩頭蟲被命名為叩頭蟲是因為遇到危險時會向叩頭一樣彈起來(還真有創意呀!)叩頭蟲能叩頭是因為頭部與腹部之間有強力的肌肉,在遇到危險時會收縮,之後再彈起來,進而達到驚嚇的效果。被夾到可是很痛呀!
鍬形蟲
大家應該都養過鍬形蟲吧!就算沒養過應該也看過吧,是一種十分熱門的寵物。大顎十分的發達,善於打鬥,以吃樹液維生。老師跟我們說過一個鍬形蟲的故事,有一隻鍬形蟲在樹上覓食,結果另外一隻來搶,搶到了還得寸進尺,想把原來那隻趕走!結果原本那隻原本的鍬形蟲反過來將要趕他走的那隻鍬形蟲夾成兩半!太可怕了!
金龜子
金龜子十分常見,不過裡面最有名氣的是兜蟲,像是獨角仙、赫克力士大兜蟲、南洋大兜蟲等,台灣最大的兜蟲是獨角仙,但是其他國家的金龜子可就大多了!像是赫克力士大兜蟲的體長就是獨角仙的兩倍大!兜蟲不一定比較強,像是赫克力士大兜蟲不能動的那隻犄角比可以動的犄角長,所以打架時還礙手礙腳的呢!說道金龜子,還有一種金龜子很特別,那就是糞金龜。糞金龜可以推動很重的東西,而且十分的聰明,如果糞球上有異物,牠還會把它移除掉呢
心得
這次李老師第一次來上我們的課,內容十分的特別,而且十分的專業,令我十分的敬佩他。

甲蟲的生態研究:
一開始,李惠永老師先問:什麼是甲蟲?甲蟲就是鞘翅目昆蟲,甲蟲的特徵便是特化變硬的前翅,前翅可以在飛行時轉彎,還有保護身體的功能,甲蟲,台灣就有5000多種,小小的台灣,佔的比例算很高了!
接下來,老師介紹捕捉甲蟲的採集工具,有:
1捕蟲網:通常網袋是網框的1.5倍,八字掃網是用來捕捉蝴蝶、蜻蜓、蜜蜂等飛蟲。藉由倒八字向下畫時套住昆蟲,向上繞弧線時將被套住的蟲引到網子最末端,接著在藉向另一邊向下八字時讓蟲子卡在末端出不來,最後在180度翻轉網框,封住網口,這樣蟲子就飛不出網子,由於捕蟲網為了避免傷害昆蟲的翅膀,多以絹質為網,密度較高,就不容易傷害蟲子。
2水撈網:水棲性的甲蟲,通常要用水撈網來抓,在順流處下方擺置,上方攪動泥沙,讓躲在流進石頭下,沙子裡的水棲甲蟲順著水流流進網袋中。
3受網:先用兩根棍子架住一塊白布,用一根棍子打樹叢,蟲子裝死掉下來,白布接住,但是通常都會有很小的蟲掉下來,這時,就要拿吸蟲管吸起來。這種吸蟲器是由一個塑膠罐兩頭各接一根吸管,一個吸管含在嘴裡吸,另一端瞄準蟲子,不過在瞄準蟲的那一端底部有一個小網子裝住被吸進來的蟲,這樣才不會將小蟲吸進肚子裡去。
4陷阱:捕捉在地棲性的甲蟲。這種陷阱的製作很簡易,只要將寶特瓶切去瓶口,埋在土裡,就會有甲蟲跌進去了。
燈光誘集法:可以吸引很多有趨光性的昆蟲前來。只要拿著一塊白布,在拿一盞很亮的白燈打光上去,不出幾分鐘,各種甲蟲都飛過來了!
5在熱帶雨林,由於樹太高,當地人使用噴霧法,利用甲蟲裝死的特性。
再來介紹甲蟲家族的成員:
1象鼻蟲科。象鼻蟲的種類繁多,光台灣就有2000種以上!蘭嶼有三種球背象鼻蟲,分別是條紋球背象鼻蟲、大圓斑球背象鼻蟲和小圓斑球背象鼻蟲。球背象鼻蟲的殼很硬,當地原住民有一個習俗,就是誰能將球背象鼻蟲捏爆的就是英雄。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殼實在太硬了,硬到製作標本時,要用5號針加鐵鎚呢!
2俗稱搖籃蟲的捲葉象鼻蟲。這種象鼻蟲最大的特徵就是:會將小孩產在食草中,把食草包起來,讓小孩一生出來就免於受飢。
3虎甲蟲是鞘翅目步行蟲科虎甲亞科昆蟲的統稱。這種昆蟲生性好鬥,速度快。最快的品種速度可達時速9公里,由於他警界心高,總是和你保持一個距離,你往前一步,他就跟著往前一步,所以俗稱引路蟲。
4當埋葬蟲發現適合繁殖的屍體時,會引發競爭,雄蟲與雄蟲互咬,雌蟲與雌蟲戰鬥,最後留下雌雄一對,會共組家庭、獨占屍體。失敗的雌蟲亦可以選擇將卵產於附近,,讓獲勝的雌埋葬蟲養育牠的後代。埋葬蟲會對屍體進行加工,在將屍體埋入地下墓穴之前,用前胸背板頂著土,一邊去毛,一邊向下挖掘,將屍體滾成一個肉球,埋葬於地下墓穴之中,並於肉球表面塗上口部與尾部的分泌物,這種液體可以對屍體進行防腐。幼蟲發育期間,埋葬蟲也會依據屍體的大小,來調整幼蟲的數量,當幼蟲過多時,則會被咬死,藉以保障時物一定夠吃。
5金龜子科。金龜子的含蓋範圍很廣,有獨角仙,糞金龜等等。台灣最大的金龜是台灣長臂金龜,外國還有土著吃它的腹部,用烤的,吃起來像烤羊肉,糞金龜,主要食物為「糞」。他的力量十分強大,可以推動比他還重的糞球,而且他很聰明,舉一個老師親身經歷的例子:李老師小時候看見糞金龜,就拿牙籤戳進他的糞球,一直戳到左右和前都有牙籤,糞球無法滾動了。但只見糞金龜朝著糞球端倪了許久,竟然把前面那根牙籤直接拔出來!要把糞球推進洞裡時,他又把輛邊的牙籤拔掉,推進去,此外,有些糞金龜很好吃懶做,只會在其他糞金龜辛苦工作時搶他的糞球。當金龜推動糞球時,土匪糞金龜就會半路攔截,之後雙方大打一架,輸的就讓自動讓到一邊去。
6叩頭蟲。叩頭蟲的幼蟲的大顎十分強壯,甚至可以吃下一隻鍬形蟲!且他的移動速度快,簡直就是叢林殺手!叩頭蟲的特色就是會叩頭,其主要原理為胸部和腹部連接的腳鏈狀肌肉快速收縮所造成,其功效為躲避天敵。
7天牛。天牛雄雌的分辨為:若是雄的,他的觸角會是身體的1.5~2倍長;若是雌的,觸角長與身長差不多。台灣特有種的天牛為霧社血斑天牛,專門以山櫻花樹幹為食,在三四月的時候可以看見它的蹤跡;世界上最大的天牛是泰坦大天牛,體長約為16~18公分,非常的大!
8鍬形蟲。鍬形蟲約在5~7月時挑選伴侶,且繁衍下一帶。老師還分享了一個關於鍬形蟲的故事:有一隻極為溫馴的平頭大鍬,在樹上吸取樹汁。突然跑出了兇猛的扁鍬,來和他爭樹液。溫馴的平頭大鍬已經把樹液讓給他,但扁鍬一直追他,直到他實在忍無可忍了,突然翻過身來,給他迎頭痛擊。結果喀擦一聲,兇猛的扁鍬竟被夾成兩半!
9螢火蟲:螢火蟲因需要乾淨的溪流才能生存,經常被當成環境指標生物,大部分的都會發光,發出的光並沒有灼熱感,稱為冷光。抓螢火蟲的時候,常會因不小心而傷到牠們,施老師曾經教過:螢火蟲的光不強,在黑暗處較能使自己的光明顯,所以通常會停在葉子下發光,只要將手指併攏彎曲成碗狀,開口朝下,一會兒螢火蟲就飛來停在你手上了。
瓢蟲是一種常見甲蟲,體色大多鮮豔,與金花蟲相似,大多食肉,但也有吃素的。我們可以由成蟲來判斷食性,食肉的體色鮮艷,無毛。吃素的體色較暗淡,有細毛。
最後還有教我們養育鍬形蟲的方法,這堂課真是讓我受益良多

甲蟲的生態觀察(筆記)
◎鞘翅目分為:螢火蟲科、步行蟲科、象鼻蟲科、金花蟲科、隱翅蟲科、金龜子
科、吉丁蟲科、瓢蟲科、天牛科、龍蝨科
◎象鼻蟲科是鞘翅木坤蟲中最大的一科,有60000多種
◎獨角仙屬於金龜科
◎食蝸步行蟲、擬食蝸步行蟲、台灣長臂金龜、妖豔吉丁蟲和霧社血斑天牛都是
保育類昆蟲
◎螢火蟲有分陸生型螢火蟲、水生型螢火蟲和半水生型螢火蟲

甲蟲的生態觀察(心得)
這些甲蟲在國外,有得被尊敬有得被拿來吃,有的卻連人都不敢碰,例如步行蟲,牠只要感覺到有天敵碰牠,牠就會釋放一種化學液,讓人的皮膚感到灼熱、刺痛。還有叩頭蟲,牠覺得有危險時,只要把頭點一下,就可以彈起來離地面一公尺高
、如果把牠放到跟我們一樣大,那就不得了了,所以不要以為我們很大很厲害,我們只是體型大,占了一點優勢而已,所以我不會去傷害那些看起比我弱小卻比我厲害的可愛小蟲蟲們。
李老師幫我們上了這堂課後,讓我更了解甲蟲的習性和地位,我變得更喜歡牠們了,對牠們更有興趣了。我曾經把雞母蟲養成獨角仙,但最後牠卻逃跑了,
只要仔細觀察,在住家附近的公園裡可以看到甲蟲。

甲蟲
  今天的講師是李惠永老師,他今天要講的課題是甲蟲。老師先介紹甲蟲的身體構造,甲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這三個部份,甲蟲跟其它昆蟲最大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牠們的翅膀有分為前翅和後翅,甲蟲在飛行的時候會用後翅來拍動以助飛行,前翅則用來控制方向,但是有些甲蟲的後翅退化,所以無法飛行,只能在地面行走,例如南美洲無翅鍬形蟲。
  甲蟲在昆蟲的分類上是鞘翅目的昆蟲,經過專家的統計,目前全世界的鞘翅目的昆蟲有四十萬種,占了昆蟲綱物種的40%,是昆蟲最大的一目。甲蟲屬於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經歷有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甲蟲有大多數昆蟲具有的咀嚼式的口器,食性廣泛,甲蟲的食性有腐食性、肉食性和草食性都有,因為甲蟲的族群數量龐大,所以每一個地方幾乎都有甲蟲的蹤跡。
  甲蟲在台灣有超過6000多種,甲蟲在台灣的科目有2種,其中我最喜歡的種類是埋葬蟲科,因為牠奇妙的地方很多,例如牠們的雌蟲發現屍體之後會開始打架,打贏的雌蟲會先跟其它的雌蟲把屍體埋起來,贏的雌蟲會先讓輸的雌蟲先下蛋,牠最後才下蛋,幼蟲孵化後,贏的雌蟲會先估算這個屍體能讓幾隻幼蟲吃,然後贏的雌蟲會把多出來幼蟲咬死,但如果這個環境變的更惡劣的話,會再咬死幾隻幼蟲,讓剩下的幼蟲可以長的很強壯,埋葬蟲的大顎咬合力非常大,甚至可以把飼養箱給咬破。

感想:甲蟲跟人類關係非常密切,因為有些甲蟲可以把害蟲吃掉,但是人類卻把自然環境破壞,造成甲蟲的棲地減少,還有些甲蟲因為長的太漂亮了,所以被大量的捕捉製成標本,像台灣特有種的妖艷吉丁蟲,所以在野外看到甲蟲的時候,我們不要把牠捉回家養喔!、

甲蟲生態觀察

今天邱老請來了中研院的李惠永老師為我們講解甲蟲的生態,我本來對甲蟲所知很少,所以很想進一步了解甲蟲的習性,早上一睡醒,就興致勃勃地等待生態課的到來。
李老師先說了分辨甲蟲最好的方法:甲蟲的翅膀上有翅鞘,牠如果飛起來,翅鞘就會打開,藉助牠飛行。李老師還一再地強調,如果昆蟲是半翅目,就不屬於甲蟲。翅鞘還有轉彎的功能,甲蟲如果朝你的捕蟲網飛過來,別待在那裡等牠飛進來,牠是會利用翅鞘轉彎喔!說到捕蟲網,李老師有教我們怎麼使用,他說如果亂揮,是可以抓到蟲,但蟲子很快就會跑掉了。所以要繞著8字型飛,然後反轉,這樣蟲子就不會跑出去了,而且捕蟲網的網袋要比網框直徑大兩倍,才可以做出揮網的動作。老師還講了很多補蟲法,像是獸網,老師會在野外放白布,白布下面有酒精瓶,甲蟲會掉進去,如果要自己製作,只要用兩根木頭固定住白布就好了。通常老師都會配合吸蟲管,有一端的管子是要給我們用的,那端的管子底部有網子,防止蟲吸到嘴巴去。
李老師介紹的甲蟲中,我對象鼻蟲最有興趣,因為牠的觸角長在嘴巴上,而且牠裝死的模樣很可愛。老師介紹的幾種象鼻蟲──捲葉象鼻蟲、球背象鼻蟲、和布袋蓮象鼻蟲,都各有特色。老師說,提不要任意翻開捲葉象鼻蟲捲起來的葉子,因為有可能看到卵、幼蟲、或蛹的任何一種,而三種都很噁心──卵看起來像BB彈、幼蟲是黃白色軟軟的、蛹則像是一陀黃色大便。而球背象鼻蟲很罕見,只能在蘭嶼找到四種、在綠島找到四種。蘭嶼的族長都會告訴年輕人,如果你能把球背象鼻蟲放在手中,捏扁牠,那你就是大力士。因為製作標本時,會在昆蟲身上插一根昆蟲針,昆蟲針按大小分為圍由00號到5號(10公分,很堅硬),球背象鼻蟲雖然只有2─3公分,卻無法用5號昆蟲針容易地穿越,而必須使用鐵鎚敲打才能成功。有一種蜘蛛和天牛與球背象鼻蟲長得很類似,牠們的天敵看到牠們時,會以為是又堅硬又難吃的球背象鼻蟲,於是就不會吃牠們了。而當球背象鼻蟲的天敵體型比較小,當看到球背象鼻蟲時,也會以為是那一類又凶猛又大的蜘蛛,所以也不會去吃牠們。布袋蓮象鼻蟲的引進主要是因為布袋蓮。以前有人覺得布袋蓮很漂亮,於是大量引進,卻發現布袋蓮象鼻蟲的繁殖又迅速、量又多,堆疊而塞住河流的縫隙,造成堵塞,於是又從國外引進布袋蓮象鼻蟲,晚上放入布袋蓮中,隔天早上布袋蓮象鼻蟲就會把河流中的布袋蓮清個精光,因為布袋蓮象鼻蟲會鑽住布袋蓮最澎大的地方,那是布袋蓮最重要的組織,養分輸送處,所以這個地方被布袋蓮象鼻蟲破壞後,布袋蓮就會死亡,而無法繼續繁殖了。
李老師教我們如何分辨植食性瓢蟲或肉食性瓢蟲。肉食性瓢蟲的翅鞘非常光滑,植食性瓢蟲的翅鞘上有毛,很粗糙。叩頭蟲為什麼需要叩頭呢?因為甲蟲類行走時左右搖晃,一翻身後要是沒有物體可供攀附,就只能待在那裡等死,而叩頭蟲想到一個好辦法,就是把頭舉起在往後用力撞,利用反彈的力道往上飛起,如果能成功在空中翻轉回來,落地時就可能回復為正的。牠們成功的機會大概是1/2。吉丁蟲看起來與叩頭蟲很類似,但是叩頭蟲的胸腹部分稍微分離,且有繳練般的構造,吉丁蟲卻沒有,所以無法進行叩頭動作,我們要是刻意強迫吉丁蟲叩頭的話,可能會害死牠哦!
如果有機會飼養埋葬蟲的話,可在飼養箱中放置一些土壤,把埋葬蟲放進去,再放一隻死掉的白老鼠。林老師曾經在他的飼養箱中設置監視器,觀察裡面一隻受精的埋葬蟲,發現牠首先會在白老鼠的身上走來走去,再鑽進泥土裡,在各處試探泥土的養份是否足夠,決定適不適合下蛋,若不可以,牠會待在泥土上等死,如果泥土的營養條件合適,牠會爬到白老鼠身上幫牠剃毛,剃光後,就會把粉紅色光滑的白老鼠做成一個肉球,放置在一旁,再去挖一個很深的洞,把肉球推入洞內,開始在肉球上或肉球附近產卵,用泥土埋好後,待在旁邊,有時去泥土中把肉球較不營養的部分吃掉,並探視所產的卵,等待埋葬蟲寶寶出生後,牠就會以肉球營養部分餵食小寶寶,直到牠們化蛹為止。如果蟲寶寶們化蛹後,肉球還有剩下的話,埋葬蟲媽媽會把它吃光,最後死亡。野外的埋葬蟲,如果兩隻母埋葬蟲同時爬上一個肉球的話,就會打架,以大顎互相咬對方,分出勝負後,輸的埋葬蟲就會乖乖離去,也有些會趁勝利的埋葬蟲外出尋找營養的土壤時,趁機把肉球偷走。一般糞金龜做出來的糞便大小,類似樂樂棒球,大象糞金龜的體型雖然小,但做出來的糞球卻如同躲避球一般大。
李老師所描述的甲蟲世界多采多姿,讓我大開眼界,也對於這個我本來不很熟悉的生物,覺得親切許多,希望夜間觀察時我也能實際看到更多有趣的甲蟲。

什麼是甲蟲?除了獨角仙和鍬形蟲以外,還有其他甲蟲嗎?相信這些問題困擾了很多人,也包括我在內,很多人對甲蟲的認知,仍只停留在獨角仙與鍬形蟲,彷彿甲蟲就只有獨角仙與鍬形蟲這兩類而已,其實甲蟲的家族非常龐大,獨角仙與鍬形蟲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而在看完李惠永老師的課程簡報之後,我對甲蟲的認知完全改觀。

李惠永老師果然是甲蟲專家,不只教我們如何採集,連小細節他都一一點了出來,抓昆蟲的方法有多種,如果要抓正在飛行的甲蟲時,要拿較密度較高的網子抓,並以八字型繞法,蟲子才不會飛出來,如果要捉取水性型甲蟲的話,要拿比較空心的網子,才不會因為密度太高而讓水流壅塞無法順暢移動,並且網口要跟水流相反。在抓取較小的蟲子時,可以使用吸蟲器,由嘴巴把蟲子吸入瓶內,但是放心吧!因為瓶內有一個小網子,可以把小蟲隔離並確保不會吸到嘴巴內(但我認為還是有點噁心)。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輕鬆捕到昆蟲,就是利用燈光引誘法,只要拿著一塊白布,在拿一盞很亮的白燈打光上一轉眼,就有許多據有趨光性的昆蟲和甲蟲都飛過來,是不是很簡單。而在捕捉在花朵上的金花蟲呢,小小一隻又難看見,真傷腦經,所以聰明的人類,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好像在說故事),把一個白布放在花下,再拿樹枝陡落花兒,拿雨傘也是可以的,其實不會很
難耶!

我本來不曾對甲蟲類有興趣,也不知道甲蟲原來有這麼多,但因為有李老師的這堂課,此刻此秒的我已經對甲蟲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對昆蟲的世界前進了一大部。

甲蟲的生態研究
所謂的甲蟲是鞘翅目的昆蟲,他們都是完全變態,不過有一種昆蟲叫椿象,牠常常被認為是甲蟲,但是椿象是半翅目,所以牠不是甲蟲。
甲蟲家族中有一隻大象-象鼻蟲,牠的部位像大象的鼻子,因此叫象鼻蟲,牠遇到危險時會裝死,有種象鼻蟲是布袋蓮的天敵-布袋蓮象鼻蟲,因為在台灣沒有布袋蓮象鼻蟲,所以布袋蓮由國外引進台灣之後,它們就可以大量繁殖。
叩頭蟲牠的中胸和前胸之間有肌肉,所以從地面上會跳來跳去的。和叩頭蟲很相近的吉丁蟲,很容易被人誤認為叩頭蟲,就拿給其他人看,說這是會跳來跳去的叩頭蟲,但是牠不會跳,這是因為吉丁蟲牠不會像一樣會跳。
是球背象鼻蟲和一種蜘蛛是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球背象鼻蟲長得像蜘蛛,其他昆蟲不敢靠近牠,還有蜘蛛長得像球背象鼻蟲,因為球背象鼻蟲的殼很硬,所以其他動物不敢和他做對,但是第三者是一隻螞蟻,牠共享牠們兩個的好處。說到螞蟻就會想到紅火蟻,紅火蟻是從外國過來的螞蟻,紅火蟻的巢溫度是很溫暖的,所以我們用液態氮把牠們凍成冰塊回去做研究,但過沒多久牠們活過來了,不管用任何殺昆蟲的方法都打不死,可以說是小強二號了。
接下來介紹金龜子家族,金龜子家族有糞金龜、埋葬蟲,糞金龜被埃及人說是聖甲蟲,因為埃及人看到糞金龜在推大便,看起來像在推太陽,然後糞金龜又跑到地底下去孕育子女,幾個月後再回來地面上,埃及人認為他死而復生,所以叫牠聖甲蟲。埋葬蟲顧名思義就是把已經死掉的動物屍體埋進土裡,給子女吃,有人曾經把一隻公的和兩隻母的埋葬蟲,還有一隻死掉的白老鼠放在一起,牠們會先將死掉的白老鼠除毛,再把牠放到土裡,然後兩隻母埋葬蟲的會打架,打贏的和打輸的埋葬蟲都要生蛋。
還有天牛,天牛有大顎,被咬到的話,會很痛。
最後是獨角仙和鍬形蟲牠的大顎會攻擊對手,所以會有鬥甲蟲。

甲蟲生態觀察
甲蟲(鞘翅目)
(一)完全變態:卵、幼蟲、蛹、成蟲。
(二)特點:本來是前翅的地方變鞘翅。

捕蟲方法、工具
(一)方法:噴霧法、敲擊法、燈光誘集法、掉落式陷阱。
(二)工具:捕蟲網、受網、吸蟲管、伯氏漏斗、水澇網。

各種甲蟲特點
(一)球背象鼻蟲生長在熱帶,殼很硬。
(二)瓢蟲有肉食的(蚜蟲等)和植食的。
(三)埋葬蟲,一夫多妻,大老婆會殺了小孩(人口過多時)。
(四)步行(放屁)蟲屁聲是屁股後的小爆炸。
(五)虎甲蟲大顎發達。
(六)龍蝨生活在水裡,所以前足退化成划水足。
(七)龍蝨是用腹甲呼吸的。
(八)象鼻蟲口器是長在觸角上。

心得
這次的講師是李惠永老師,他介紹了甲蟲,也分享了他的經驗,老師在介紹時都會講他去玩的事,而且每次都是吃昆蟲的,我心想甲蟲都可以吃啊?

甲蟲生態觀察
因為這禮拜六剛好有事,所以我只有把手冊中的重點記下來:
1.甲蟲多半是鞘翅目的昆蟲,是昆蟲世界中最大的一目
2.我們常見的甲蟲大約分成11科:
螢火蟲科
步行蟲科
象鼻蟲科
金花蟲科
隱翅蟲科
鍬形蟲科
金龜科
吉丁蟲科
瓢蟲科
天牛科
龍蝨科
3.捕蟲時如果用捕蟲網,要使用8字掃網法,才能確保蟲不會跑掉
4.甲蟲最常用的脫逃法是「裝死」
5.龍蝨科的龍蝨是水生昆蟲
6.所有的鞘翅目甲蟲都是完全變態
7.獨角仙是鞘翅目、金龜科、兜蟲亞科,在臺灣算是最大種的兜蟲
8.甲蟲最大的特徵是特化變硬的前翅,也就是我們說的「翅鞘」
在看過李老師上課的大概內容後,我發現我也對甲蟲領悟了不少,剛好弟弟也養了一隻甲蟲,所以我也更了解甲蟲的習性,不過,我也萬萬沒有想到這些看起來不大的甲蟲,能夠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積極的分享有關於甲蟲的知識,原來,在大自然裡的動植物都有著特別的吸引力,但是,我也希望他們能好好的生活在地球上,不被人類獵捕。

今天 ,幫我上課的老師是 李惠永 老師。
他告訴了大家甲蟲的生態習性。和甲蟲可以怎麼抓,如果要抓的是屬於比較小的甲蟲就要用吸蟲管,如果是要抓飛行的昆蟲則是要用網袋是網寬直徑的2倍長,而且要用「8字掃網法」讓蟲子在網底,再把網子反過來;還有用白布綁在2根棍子上,棍子拍打草叢,等昆蟲掉到白布上便可抓到;原來有這麼多的方法,我都直接用手或捕蟲網抓。

老師還告訴了我們許多甲蟲的特徵,例如:象鼻蟲的觸角事長在口器上面。和螢火蟲的公母怎麼分,公的發光時會有兩條光芒,母的只有一條光芒;瓢蟲分為兩種:植食性與肉食性,瓢蟲成蟲植食性的外表摸起來毛毛的,肉食性較光滑顏色鮮艷;在蘭嶼有球背象鼻蟲,牠的甲殼很硬,硬到用手指頭壓不扁,達悟族老一輩的人都會拿球背象鼻蟲給年輕的達悟族勇士並告訴他們,只要把球背象鼻蟲給捏扁就算是真正的勇士,球背象鼻蟲擬態成蜘蛛讓肉食昆蟲不敢靠近,蜘蛛擬態成象鼻蟲,讓蜘蛛的天敵以為是象鼻蟲,而不敢吃牠。還有一種螽斯擬態成球背象鼻蟲,佔用了兩者的優點,真是奇妙呢!

我好喜歡老師說有關糞金龜的故事: 老師在觀察糞金龜的時候,突然想到糞金龜把糞便做成圓球方便推行,插一根牙籤在糞金龜推的糞球上看糞金龜會怎樣? 插一根牙籤在糞球的中心,糞金龜不受影響繼續推行,老師看了不服氣,再另外一端再插一根牙籤<插二根牙籤在糞金龜推的糞球上>,糞金龜推的東倒西歪, 但是糞金龜依然繼續推行;老師實在不服氣,再插一根牙籤成”T”<插三根牙籤在糞金龜推的糞球上>,這下子糞金龜往前推不行往後推也不行,糞金龜覺得不對勁,在糞球上繞了幾圈發現了問題,慢慢的拔掉第三根牙籤,然後繼續前進,到了牠挖的洞把糞球推進去時發現卡住了,牠再慢慢的把第一、二根牙籤拔掉,終於把糞球推進洞裡。 所以老師說別以為吃大便的昆蟲不聰明,看糞金龜的小腦袋 ,可以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別再小看吃糞的了!好有趣的糞金龜。

甲蟲生態觀察
今天是台灣昆蟲保育研究所的李惠永老師來幫我們講課,這次上課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叩頭蟲和吉丁蟲的差別,叩頭蟲前胸會快速彈跳,牠是利用前胸到下腹之間的鉸鏈狀結構來跳躍,如果你在樹上發現叩頭蟲,牠就會裝死並從樹上掉下來,但從地上跳高翻身成功的機會只有2分之1,如果沒翻身成功的話牠可能就會死在那邊了!吉丁蟲沒有鉸鏈狀結構,外殼顏色鮮豔,日本人稱吉丁蟲叫作「玉蟲」,叩頭蟲和吉丁蟲長的很像,還有人會把吉丁蟲誤認為叩頭蟲被抓去玩,吉丁蟲可能會被那個人戳死呢!可憐的吉丁蟲呀~

接著是眾所皆知的糞金龜,在東南亞會有人把糞金龜的糞便作成給客人吃的美味料理,老師說他去吃過,他們是把糞金龜的糞便拿去當火鍋的湯底,看起來很像咖哩,真的好噁心呀!老師說他曾經做過一件有趣的實驗,先把一根牙籤插在糞金龜的糞球上,牠還是可以繼續滾,在第一根的對面插上第二根,還是可以滾,只是卡卡的,接著再把第三根與第一、二根垂直,就無法再滾了,於是糞金龜就把其中的第三根拔掉繼續滾,等到牠滾到洞口時結果進不去,於是牠又把剩下的那兩根給拔掉,真是個有趣的行為呀!糞金龜在埃及也稱「聖甲蟲」,因為埃及人信奉太陽神,糞金龜在推糞球時就像在推太陽,糞金龜會待在地底下產卵,幾個月後,又突然出現一群糞金龜,埃及人還以為糞金龜會死而復活,埃及人認為死而復活的糞金龜是他們的太陽神。

在蘭嶼有一種象鼻蟲叫球背象鼻蟲,雖然牠只有一公分長卻相當的硬,做標本的針最細的是零點零零一號針,最粗的是八號針,五號針是用來插大型甲蟲的,竟然穿不進去牠身體裡,好誇張呀!

在日本有一種水系螢火蟲,在日本的某一個地區大量繁殖,引來許多的觀光客來觀賞,於是日本政府把那裡用水泥做成整齊美觀的溝渠,結果水系螢火蟲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了,接著花了十一年的時間重新改善環境後,才把水系螢火蟲找回來,這個結果證明了我們可以用一天的時間把這個地方破壞掉,卻要用10倍的時間來還原。地球的生態要靠大家來維護,就算是隨手丟個塑膠袋,都是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因此保護環境的整潔也是保護生態的一種方式。
重點整理
** 甲蟲的定義:有六隻腳2對翅膀,其中變硬的前翅稱為翅鞘,是保護身體和後翅及控制飛行方向用,膜質後翅飛行用。
** 甲蟲是昆蟲綱鞘翅目的完全變態昆蟲。
** 椿象只有半翅鞘所以是半翅目。
** 捕蟲的工具有:捕蟲網(網袋的長度為往框直徑的2倍),受網(白布用十字木條撐開,可用在調查森林昆蟲多樣性上),吸蟲管(抓微小的昆蟲),伯氏漏斗,水撈網(密度大,捕捉水系甲蟲用),噴霧法(熱帶雨林用),敲擊法(高處花朵,捕捉訪花形甲蟲),燈光誘集(捕捉夜間趨光性昆蟲)。
** 象鼻蟲頭部的長管是口器,與其他昆蟲不同的是觸角長在口器上,會裝死有趨光性。要找象鼻蟲的幼蟲可以去找棕梠科植物。
** 捲葉象鼻蟲又稱搖籃蟲,東南亞人把牠當食物吃。
** 球背象鼻蟲是生活在熱帶地區為保育類,很堅硬。
** 布袋蓮象鼻蟲是防治布袋蓮氾濫的功臣。(布袋蓮是外來種會阻塞河道,弄髒河水)
** 肉食性瓢蟲吃蚜蟲,翅鞘很油亮。植食性瓢蟲翅鞘有短毛。
** 金花蟲又稱葉甲,植食性,外表鮮艷易被誤認成瓢蟲。分辨方式是金花蟲各腳的附節有四節,瓢蟲只有三節。
** 叩頭蟲:遇到危險會裝死,在前胸與下腹中有一鉸鏈狀結構,讓前胸會快速彈跳起來。幼蟲住在木頭內會吃別種昆蟲的幼蟲。
** 吉丁蟲:外表鮮豔有金屬光澤,在日本稱為玉蟲。日間活動植食性,在樹冠層間飛行,速度快,訪花時才觀察的到,幼蟲吃木頭。常被誤認為叩頭蟲。
** 妖豔吉丁蟲為被保育的台灣特有種。
** 埋葬蟲:有紅點的是公的,會分泌防腐劑,大顎會咬人。
** 步行蟲(放屁蟲)分步甲蟲與虎甲蟲(帶路蟲)。肉食性,速度快。遇危險時會釋放忌避惡質(有腐蝕性)。台灣保育類有食蝸步行蟲與擬食蝸步行蟲。
** 保育類的昆蟲禁止捕捉及飼養。
** 天牛:母的觸角短,公的觸角約身體的1.5~2倍長。觸角一節一節的,末端較細。幼蟲以枯木或活樹的木質部為食,會害植株死亡,是園藝及林業的害蟲。成蟲為植食性,食葉片、樹汁或花粉花蜜。中南美洲吃天牛的幼蟲,其蛋白質優於牛肉、牛奶。
** 松斑天牛是傳播松材線蟲的媒介,松材線蟲繁殖快,會阻塞松樹的疏導組織,造成松樹死亡。
** 霧社血斑天牛以山櫻花樹幹為食,所以樹下會有木屑,是台灣保育類昆蟲。
** 芫菁是有毒的甲蟲。原住民利用毒液丟入水中毒魚,人誤食會死掉。
** 龍蝨是生活在水中的鞘翅目甲蟲,後腳特化成游泳足,公的前足特化成吸盤狀,才能在交配時將雌蟲抱住。將空氣藏在翅鞘與腹部中間。肉食性吃魚蝦的屍體,產卵在水生植物的莖中,幼蟲會捕食水中小昆蟲,在岸上潮濕土中化蛹。
** 螢火蟲的翅鞘是軟的,公的發光器有2節會四處飛行,母的只有1節發光器多停留在草地上。陸生型幼蟲捕食蝸牛或蚯蚓等軟體動物。水生型幼蟲以螺類為食,化蛹時是在陸上。螢火蟲可做為環境優劣的指標性昆蟲。
** 金龜子幼蟲又稱雞母蟲,食腐植土中的腐殖質或朽木。日行性成蟲吃花粉花蜜和樹汁,夜行性成蟲以葉片為食有趨光性。
** 金龜子中的台灣長臂金龜是台灣保育類,生活在中高海拔,公的前腳長。
** 埃及的糞金龜又稱聖甲蟲。
** 鍬形蟲的觸角是L型,糞金龜的觸角是鰓型。鍬形蟲雄的大顎發達是搶食物或雌蟲用,雌的大顎短是鑽木頭產卵用。夜行性昆蟲有趨光性。要分開飼養以免種間互鬥。
** 獨角仙是鞘翅目金龜子科、兜蟲亞科。台灣兜蟲有9種,獨角仙是最大型。雄的頭部有可活動的頭角,胸部有固定的的胸角。成蟲吸食木犀科的光臘樹樹汁。
** 雌的糞金龜會在糞球上產卵,幼蟲以糞球為食。

甲蟲,是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無論是在熱鬧的都市,還是在平靜的鄉村,都可看見牠的縱影,從小我就和甲蟲常有親密的接觸,因此對於今天的課程感到十分的興奮。今天邱老請來了中研院的李惠永老師為我們講解甲蟲的生態,李老師先說了分辨甲蟲最好的方法:它們最大的特徵是前翅變成堅硬的翅鞘,這類昆蟲就被歸類為「鞘翅目」,也就是俗稱的甲蟲家族,牠如果飛起來,翅鞘就會打開。甲蟲是鞘翅目昆蟲的統稱,身體外部有硬殼,前翅是角質,厚而硬,後翅是膜質,如金龜子、天牛、象鼻。甲蟲一般都有外骨骼,前翅為硬殼,通常可以覆蓋身體的一部分以及保護後翅;前翅不能拿來飛行。一些種類已經有部分的種類喪失飛行能力,如步行蟲和象鼻蟲。甲蟲和其它的昆蟲一樣,身體分頭、胸、腹三部,有六隻腳,甲蟲的頭部有一對觸角,觸角的形狀,長短不一,大都分為十到十一節。有棍棒狀,鋸齒狀,念珠狀,絲狀,腮葉狀,膝狀等。雄的觸角比雌的發達。口器的構造適合咀嚼,也有的適合吸食汁液。腹部通常有十節,但有的節退化或變形,所以只能看到八或九節。甲蟲為完全變態的生物(卵、幼蟲、蛹、成蟲)。李老師還一再地強調,如果昆蟲是半翅目,就不屬於甲蟲,像椿象就屬是半翅目,所以不是甲蟲。
現來介紹甲蟲家族的成員:
1. 象鼻蟲:種類繁多,光台灣就有2000種以上!目前球背象鼻蟲可以台灣最硬的象鼻蟲。因為它的殼實在太硬了,所以製作標本時,都要用鐵鎚呢!
2. 埋葬蟲:發現適合繁殖的屍體時,會引發競爭,雄蟲與雄蟲互咬,雌蟲與雌蟲戰鬥,最後留下雌雄一對,會共組家庭、獨占屍體。失敗的雌蟲亦可以選擇將卵產於附近,讓獲勝的雌埋葬蟲養育牠的後代。
3. 叩頭蟲:叩頭蟲的幼蟲的大顎十分強壯,甚至可以吃下一隻鍬形蟲!且他的移動速度快,簡直就是叢林殺手!叩頭蟲的特色就是會叩頭,其主要原理為胸部和腹部連接的腳鏈狀肌肉快速收縮所造成,其功效為躲避天敵。通常叩頭的成功
率為二分之一。
4.吉丁蟲:吉丁蟲看起來與叩頭蟲很類似,吉丁蟲卻沒有胸腹部分稍微分離,且沒有繳練般的構造,所以無法進行叩頭動作,要是強迫吉丁蟲叩頭的話,可能會害死牠哦!
5.天牛:體型長筒圓形,一般翅鞘以褐色、黑褐色為主,斑型單純。除了鋸天牛類外,中胸背板常具發音器,複眼發達,具堅銳的大顎,喜愛啃食木頭,幼蟲寄主於樹幹中,並在裡面化蛹。台灣已知天牛科有732種 。
6.鍬形蟲:鍬形蟲的分辨是看牠的觸角,而不是大顎。是一種十分熱門的寵物。大顎十分的發達,善於打鬥,以吃樹液維生。老師跟我們說過一個鍬形蟲的故事,有一隻平頭鍬形蟲在樹上覓食,突然跑出了兇猛的扁鍬,來和他爭樹液。溫馴的平頭大鍬已經把樹液讓給他,但扁鍬一直追牠,直到牠實在忍無可忍了,突然翻過身來,喀擦一聲,兇猛的扁鍬竟被夾成兩半!
7. 金龜子:金龜子的含蓋範圍很廣,有獨角仙,糞金龜等等。台灣最大的金龜是台灣長臂金龜。
8. 螢火蟲:螢火蟲因需要乾淨的溪流才能生存,經常被當成環境指標生物,大部分都會發光,發出來的光並沒有灼熱感,稱為冷光。
9. 瓢蟲:是一種常見甲蟲,體色大多鮮豔,大多食肉,但也有吃素的。我們可以由成蟲來判斷食性,食肉的體色鮮艷,無毛。吃素的體色較暗淡,有細毛。
大約在我5歲時,有一位叔叔參加員工旅遊,在石門水庫管理局附近,無意間發現一隻公獨角仙,便抓來送給我,當下我真是又驚又喜地且被牠那孔武有力的形體給深深吸引住,從此便開啟我和獨角仙之間的情緣。當時全家人為了牠,還全副武裝來到石管局幫牠找尋另一伴,我們可真是待牠不薄呢!幫牠物設了7隻母獨角仙,讓牠享盡了齊人之福,每到晚上時,公獨角仙像是喝了「蠻牛」似的體力充沛、精力旺盛。為了公獨角仙的龍體設想,我每星期輪流給一隻母獨角仙,並為母獨角仙準備好孕育箱待產,每生完產後再放進另一個坐月子的箱子調養身體,牠們得到完善的滋養和照料,理所當然牠們順利的延續了下一代、下下一代…。不忍心丟棄牠們的屍體,我一隻隻的做成標本,每當我要從獨角仙背上插固定針時,我總會口唸「南無阿彌陀佛」法號,希望牠們一路好走。我的標本箱裡有獨角仙祖孫三代同堂的組合畫面,我也曾以獨角仙為主題,完成一本手工書,這本書至今仍成為我的最愛。陸續我還飼養鍬形蟲、金龜子、吉丁蟲、天牛等,不過没有像飼養獨角仙這麼的成功。最受大小朋友喜愛的甲蟲,尤其是體型碩大、身軀油亮的鍬形蟲與獨角仙,幾乎成為甲蟲的代表,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大型的鍬形蟲與獨角仙,可別忘了台灣還有許多有趣的甲蟲,等待我們去發掘與認識。只有親身的體驗和接觸,才能有至深的悸動。這堂課我相當的喜歡,經過老師的指導,又讓我更進一步的了解各式各樣的甲蟲,真是受益良多。

甲蟲的生態王國
李惠永老師擁有對甲蟲全面的了解,以及豐富的知識,他就像樹脂不斷的供應甲蟲養分,有如夜晚提供休息或捕獵,讓每一隻都能吸收到豐富的營養,直到飽滿的肥蟲化蛹,長久的培養,終於破蛹而出,那是多麼欣喜萬分的事啊!他這堂課將會灌輸我們專業的知識,直到我們有一天也跟那些亮麗的甲蟲一樣。
鞘翅目昆蟲在台灣有五千多種,鞘翅目昆蟲的定義就是前翅是覆蓋整個後翅,保護後翅不受攻擊,飛行時才見得到他的後翅,甲蟲的鞘翅在飛行時不是沒有用的喔,在飛行時他是控制方向的重要工具。椿象常常被認為是甲蟲、鞘翅目,不過他並不是,他的前翅沒有完全覆蓋後翅,前翅的尾端是革質狀,他的前翅是半翅鞘,不知道的人常常會誤會。
野外研究甲蟲時需要很多的工具輔助,一般的蟲網網長是網框的兩倍多,因為捕蟲時會用到八字形掃網,八字形掃網會把昆蟲用到網子底部,再反折昆蟲就不易跑出去,如果網長小於網框就無法使用反折,昆蟲就會跑出去,所以使用工具時必須三思而後行。受網是把網子架了許多白布,樹上的昆蟲掉下來時就會滑進凹處的酒精瓶裡,幾個月後再來把酒精瓶帶回去觀察裡面的昆蟲,這樣就不必每天跑去山上抓昆蟲了,發明這個的人,應該吃過每天都要上山的苦。小型的昆蟲可以使用吸蟲管把他吸來,人吸的那面有網,所以不用怕吸進去,如果忘了裝,會被其他人誤會成你在吃蟲,補蛋白質,吸蟲管還會配合扣網一起使用。伯式漏斗是使用在躲在落葉和土壤表面的甲蟲,在上面打燈泡,讓甲蟲感覺到熱,他們有負趨光性,所以往下方跑,直到他跑進酒精瓶裡,然後把酒精瓶內小蟲子倒出來,在拿到顯微鏡下觀察。在水裡的甲蟲並不會用路上的補蟲網,網子是圈網類的,阻力很高,只會用水撈網來抓水棲甲蟲,還有一種定面積水網,把他放入水裡,照下去是一公尺見方,不然會有數據誤差,從旁邊攪拌土石,讓攀附的甲蟲隨子水流入網中,回去再倒入酒精瓶中觀察。在熱帶雨林中會使用噴霧法,在樹下架承接網,再噴煙霧,讓他裝死掉入承接網裡被收集起來。有些甲蟲等花開了會去訪花,我們可以使用他們這種習性,用敲擊法去撈花,他們就會掉入捕蟲網內,之後再慢慢的看看有沒有你要觀察的蟲。夜晚有許多昆蟲都具有趨光性的特性,可以用驅光誘集的方法讓他們聚集在一個點,使我們容易觀察他們。掉落式陷阱可以使爬行於地面上的昆蟲掉入容器中,較容易觀察這類的昆蟲,不過他們真的有點笨笨的,竟然連看得到的陷阱都會掉進去。
現在老師要介紹的是每位同學都期待的捕蟲工具,雖然剛剛老師說等一下下課自己來看,不過我猜老師也等不及想讓我們見見他的法寶。矮灌樹叢林可以使用受網,但這種受網跟剛剛介紹的受網是不同的,這類的受網是成風箏狀、正菱形,用兩枝木頭以十字型架起來,先將獸網放置於灌木叢下,再以手去搖動灌木枝條或以木棒敲擊它,讓小型昆蟲掉入網中,再以吸蟲管把蟲吸進瓶內觀察。當老師拿出它的捕蟲網時,同學們都非常的震驚,連我也不例外,因為老師突然伸長了那個蟲網,竟然將近四五公尺,我從恍惚中回神,老師正介紹著這個蟲網有多大的功用,這種捕蟲網的密度很高,跟一般超市賣的不一樣,它蓮很小蟲子都可以捕捉得到,它的網長比網寬大二點五倍多,捕蟲時更甚於其他補蟲網。像鼻蟲的觸角中央的是它的口器,只有象鼻蟲的觸角沒有連接上頭部,卻長在口器上,所以人說就是鼻子長在嘴巴上(怪物),用受網很容易找到他們,它們都待在樹上,它們顏色都不鮮豔,鮮豔的也很少,裝死時像鳥大便。象鼻蟲有一種搖籃蟲科的,捲葉象鼻會把樹葉捲成它幼蟲的小巢,老師到東南亞的時候,那邊的人請老師吃捲葉象鼻蟲的巢,但是老師知道那是什麼,所以他不敢吃,老師給我們看了象鼻蟲在它巢裡的樣子,老師說他們請吃的可能就是這些的其中一種。台灣有五種球背象鼻蟲,在蘭嶼有四種綠島有一種,這幾年被列為保育類昆蟲,因為本島看不到,球背象鼻蟲跟達悟族的傳說有關,長老們都會拿給年輕力壯的勇士跟他們說如果你捏得爆它們的話就是一個真正的戰士,我們一直懷疑老師說的球背象鼻蟲有多麼硬,老師描述說,一般的昆蟲可以用一二號針來做標本,五號針是對付赫克力士及長戢大兜蟲,可是大的昆蟲針仍然無法對付球背象鼻蟲,老師曾經看過一隻攀木蜥蜴正在吃一隻球背象鼻蟲但是吃幾秒後就吐掉了,我想它的牙齒還能用嗎?有一種蜘蛛和一種天牛長得很像球背象鼻蟲,那一種蜘蛛可以提供球背象鼻蟲躲避其它蟲的攻擊,球背象鼻蟲提供蜘蛛不被其他鳥類的攻擊,不過那種像球背象鼻蟲的天牛卻沒有提供任何的益處,卻把兩個益處都吸收到自己身上來了,這三種昆蟲的互相利用,是昆蟲界極少數的現象。
螢火蟲的光芒雖然不會熱,但那小小光芒依然照亮這個世界,不熱的光芒但卻溫暖了許多人的心,每次我看見螢火蟲的光芒,都覺得它在天上飛、發光的生命時十分短暫,不過它的確是在土裡時和水裡時的發光時間比在路上飛的時間長久,相對的我們見的到它們的耀眼奪目的時刻也少了許多,台灣五十八種的螢火蟲裡是水棲的也只有黃緣螢、黃胸黑翅螢和條背瑩這三種。露生螢火蟲主要的食物為蝸牛、蚯蚓等軟體動物。水棲螢火蟲主食為螺類。螢火蟲發光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發光器,具有充滿著磷的發光質和發光酵素,發光酵素是催化發光質的媒人婆,經過結合和分解發光質才能變成我們所看見的螢火蟲冷光,這些經過發光酵素產生的能量,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十是轉為熱能。雌雄的分別是看發光器的節數,一節是雌性,兩節則為雄性,有些雌雄形態不同,通常雌性翅膀會退化不會飛行呈現幼蟲時期的樣子。螢火蟲的存在可證明那邊的光害和汙染沒有那麼嚴重,上次日本的有個地方為了方便而破壞了它的棲地,後來花了十幾年的功夫才把螢火蟲引回來,愚昧的求方便只會帶來許多困惱、破壞一瞬間,復原好幾年,如果把一個天然的棲地破壞,就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鍬形蟲是許多人喜愛的昆蟲,台灣已知有五十四種,不同種類的鍬形蟲生活習性與出現的季節也有所不同,大們大部分屬於夜行性,也具有趨光的習性,不過也有些種類在白天出沒。鍬形蟲亮眼的大顎明顯且發達,也是它生活中不可缺乏的工具,它們能為了搶樹汁用大顎把敵人摔得你死我活,它們擅長打架,所以日本武士就以鍬形蟲的大顎做為頭盔上的標誌,老師上次親眼目睹一場血腥的風雨,在十分寂靜的森林裡,一隻扁鍬和深山大鍬找到了同一棵蜜源的樹木,深山大鍬首次讓出它找到蜜源的位置,不過扁鍬的領域性很強,野心勃勃的扁鍬把深山大鍬往樹上逼,直到深山大鍬忍耐的極限,就那一刻中,鮮血濺滿了樹木,有如樹汁不斷地流出,等到老師看到斷為兩節的屍首,已經無法幫扁鍬做標本了。雌性鍬形蟲的大顎較短小,較容易挖掘木頭產卵。
吉丁蟲跟叩頭蟲是兩種相像的物種,只是叩頭蟲一般顏色比較樸實,而吉丁蟲大部分色彩繽紛、鮮艷奪目,不過這不是正確分辨它們的方法,叩頭蟲的胸部與腹部連結之處非常分開,吉丁蟲則胸腹接近相連,而且叩頭蟲胸部的尖端幾乎都會微微凸出,吉丁蟲則沒有。吉丁蟲科因為鮮彩奪目的面貌,在日本被稱為玉蟲,台灣的種類約有六十種,幾乎全為日行性,常在樹林飛行,飛行速度很快不一觀察,它們會取食花粉、花蜜及樹液,只有它們在訪花時較容易見到。有一種吉丁蟲數量稀少被列為保育類,種類名稱為妖豔吉丁蟲,這也是台灣的特有種,到目前為止發現的人也不多。
埋葬蟲是不會攻擊活物的,它們是森林清道夫,有它們的存在才不會看見什麼叫做腐肉,它扮演著森林裡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師它們觀察埋葬蟲都用二十四小時監視器裝在飼養箱上面窺探埋葬蟲的隱私,它們會將屍體的毛除完,再打包老鼠,將老鼠肉球狀,把分泌的液體塗在肉球,也因為不會腐壞的特性,許多的科學家在研究它的液體成分,它們爸媽還會把肉分屍,類液體狀結構,再給它們的幼蟲吃,埋葬蟲是母系社會,母的埋葬蟲會打架,而且會合作生殖,打贏的母蟲進入土裡時,輸的會產卵,贏的後生,贏的會決定幼蟲的生死,會先把自己覺得多出來的幼蟲先殺掉,它會將別人的先咬死,贏的輸的都要來餵,不過打輸的一開始包裹肉是它的麻煩工作,環境不好時贏的埋葬蟲媽媽還會再殺到自己的孩子,因為之後體型較大的雞乎多是它們贏,會爭取到更好的食物與配偶,它們生存智略是無人能比,只是有些殘忍。
步行蟲是爆破專家,它利用它的兩個儲藏,儲藏氧化氫合氧化酶的,當遇到危險時回會將兩種化學物質同時排出產生爆炸,步行蟲也稱為放屁蟲,在台灣約有一千種,是肉食性,捕食小昆蟲和剛死動物,步行蟲移動速度飛快,但飛行能力就不敢說,有些連飛行能力都沒有。步行蟲有些親氣關係的虎甲蟲,再生物運動會這部電影,跑步說是全世界最快的獵豹,但虎甲蟲如果放大成和它一樣,卻是它的速度好幾倍。
昆蟲是人類常常學的知識,它們的生體機能發長的很好,有些專門飛行,有些適合在水中移動,它們進化的非常完整,在這堂課的學習,我越來越了解它們,它們也頭腦也非常的聰明,如:糞金龜你卡住它,它會想其他的辦法。它們的能力是很能想像的,只有當你見到它們,你才會開是認同昆蟲的能力,並更想盡一步的去了解它們。這次老師的故事精采、種類繁多,加上它那些法寶的幫忙,讓我們進一步的了解它們,精彩的內容也讓同學們讚不絕口!

301 周子涵 甲蟲的生態觀察 心得報告

「有著強壯的角,把頭往前一伸,喝!喝!終於成功把對方擊倒了!」這是甲蟲。甲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所以生活史會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全世界的甲蟲約有5000種。全世界約有1200種,會在台灣出現的有54種,其中27種為台灣特有種。至於全世界最大的天牛是泰坦天牛,只要4公分以上就算較大型的天牛,它們的幼蟲都吃植物。

甲蟲是具趨光性的昆蟲,我們可以善用這個特性來抓甲蟲。抓甲蟲方法有四種,分別為:噴霧法、敲擊法、燈光誘集和掉落式陷阱。噴霧法是在樹下舖網子,再用煙往樹上噴,使甲蟲裝死掉在網子上,但如果在台灣就不需要這樣,因為台灣的樹沒有熱帶雨林高。而敲擊法是用竿子輕揮花草,並將受網至於下方,讓甲蟲掉在上面。燈光誘集則是在晚上開燈,等甲蟲飛來再抓住。最後的掉落式陷阱就是在地上挖一個可以放裝甲蟲容器的洞,挖好後就將要裝甲蟲的容器放下去,再來只要等甲蟲掉下去就好了。

抓甲蟲要有方法也要有工具。抓甲蟲的工具有:捕蟲網、吸蟲管、受網(通常與吸蟲管一起用)、伯氏漏斗以及水撈網。捕蟲網有點像漁網,不同的地方是網袋密度大,它的握柄可伸長,且網袋長為網框的2至2.5倍,專門用於抓飛行中或在高處的甲蟲,使用方法是先將要抓的甲蟲弄到網子裡,再進行「八字型掃網法」,把網袋折在一起,讓甲蟲逃不出去。吸蟲管看起來像是一長一短的管子接在一個小瓶子上,使用方法是將較長的管子對準要抓的蟲,再從較短的管子吸氣,把蟲吸到瓶子裡,而且不會吸到蟲。受網就像沒有線的風箏,只有骨架和布,使用方法是先將受網放在較矮小的植物下方,並用竿子揮打植物使甲蟲掉在受網上,接著就可以用吸蟲管將甲蟲吸起來。接下來的伯氏漏斗是專門將水棲甲蟲與水分離的工具,只要將水棲甲蟲與水倒進裡面,並把蓋子蓋上,水與甲蟲就會自動分離,它利用水棲甲蟲的負趨光性,使甲蟲自行離開水。最後是水撈網,它的握柄較短,專門抓離水面較進的蟲。

甲蟲身體的構造非常特別。雖然甲蟲是昆蟲且昆蟲須有兩對翅膀,但其實甲蟲一對翅膀是它堅硬的翅鞘。翅鞘雖然變硬了,但它還是有用處,用來調整飛行方向。只有一個例子好像無法突顯甲蟲身體的特別,以下還有6個例子:

1.昆蟲是屬於昆蟲綱,昆蟲鋼又分為32個目,其中一個就是鞘翅目,鞘翅目中的昆蟲總稱甲蟲。鞘翅目的定義是只要昆蟲的其中一對翅膀特化成翅鞘,就是鞘翅目。所以螢火蟲也算甲蟲,螢火蟲可分為水生型、陸生型及半水生型,水生型螢火蟲在化蛹前(幼蟲時期)會在水中生活,要化蛹時才會到陸地化蛹、羽化。在台灣,只有三種水生型螢火蟲,分別為黃緣螢、條背螢及黃胸黑翅螢。每一種動物都必須呼吸,螢火蟲當然也不例外。氣管鰓是黃緣螢及黃胸黑翅螢的呼吸器官,是腹部兩側的8對y字形,它能讓幼蟲不必離開水面就能換氣。而條背螢的呼吸器官則在腹部倒數第二節的氣孔,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由到水面上換氣。
陸生型螢火蟲白天躲藏於樹葉或石缝中,直到晚上才爬出來,專門吃蝸牛、蚯蚓、蛞蝓等軟體動物。最後的半水生型螢火蟲只有鹿野氏黑脈螢一種,它的幼蟲會躲在山澗旁的岩缝中,晚上才會潛下水捕捉螺貝類,由於鹿野氏黑脈螢是用氣孔呼吸,所以無法長時間待在水中,因此它會將食物拉到岸上食用。

2.動物身體的顏色是否鮮豔不一定取決於它的毒性。肉食性瓢蟲身體顏色鮮豔、油亮有光澤,植食性瓢蟲身體顏色則黯淡,且有細毛。

3.觸角是昆蟲很特別的器官。象鼻蟲的觸角長在它的口器上,另外,象鼻蟲也很懂的自保,它的外表是咖啡色的,不但會被以為是樹枝,還可能被誤認為是鳥大便。昆蟲觸角長的位置很特別,外型也一樣當然也很特別。金龜子的觸角是扇形,而鍬形蟲的觸角則是L形。(鍬形蟲的幼蟲不會怕冷,只會怕熱,25℃以上就不行)。觸角除了有形狀之分,當然也有長短之分,雄天牛觸角的長度是身體的2至2.5倍,而雌天牛觸角的長度約等於體長。

4.龍蝨對我來說是一種生活型態及外形都非常神秘的昆蟲。龍蝨的後腳特化成游泳足,雄龍蝨的前腳特化成吸盤狀。因為龍蝨需要換氣(它會把空氣藏在翅鞘和腹部中間),所以生活在淺水中。肉食性的龍蝨會吃魚飼料,而在東南亞的龍蝨則會吃蚜蟲。龍蝨會在陸地靠水的地方產卵。

5. 叩頭蟲會叫叩頭蟲是因為它會叩頭。受到驚嚇時會裝死,六隻腳縮起來後會掉到地上,可能正面著地,也可能背面著地,若背面著地,它會用彈器,彈起來翻面。有一種昆蟲與叩頭蟲長的很像——吉丁蟲,現在很少人在研究吉丁蟲了,因為它會在很多地方出現(樹上、花叢中…),所以研究會很麻煩。

6. 卵的顏色變黑就是快孵化。甲蟲不只身體很特別,它的卵也很特別,如果你在養甲蟲,又非常想知道卵何時會孵化,只要觀察卵的顏色有沒有變黑,只要有變黑,就代表卵快孵化了。

甲蟲的食物其實也跟牠的身體一樣奇特,就在他們吃的甲蟲果凍中,含有動植物性蛋白質,可延長壽命。甲蟲除了吃甲蟲果凍,還會吃食物,所以人類會以食物為甲蟲命名:布袋蓮象鼻蟲吃布袋蓮。昆蟲命名方法就像英文文法一樣有規矩也已例外:星天牛會吃水果的莖,但星天牛並沒有以水果命名。

甲蟲是種會互助的蟲,像天牛、蜘蛛及球背象鼻蟲會相互擬態為天牛,其它天敵會因為球背象鼻蟲很硬很難吃或蜘蛛會結網很恐怖,而不敢攻擊牠們。除了天牛、蜘蛛及球背象鼻蟲會相互擬態,松斑天牛及松材線蟲也會,松斑天牛會傳播松材線蟲,而松材線蟲會阻塞松樹的疏導組織,使松樹死亡。甲蟲也不只會互助,也會害羞:虎甲蟲也稱帶路蟲,只要你往前走一步,它就走一步,永遠都追不上,另外,虎甲蟲也跑的很快, 100公尺只需0.1秒。

以下為我所查的資料(但無法用表格方式上傳)
中文名字-英文學名-產地-成蟲大小-成蟲壽命-幼蟲時期:
海克力斯長戟大兜-Dynastes hercules Hercules-南美洲-男90-170mm女50-70mm-10-14個月

美東白兜-Dynastes tityus-北美洲東部地區-男50-70mm女40-60mm-8-10個月-8-10個月

高卡索斯-南洋大兜-Chalcosoma caucasus-印尼-男60-120mm女50-65mm-3-6個月-10-13個月

獨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us-日本,臺灣,中國-男50-85mm女40-65mm-6-10個月-8-10個月

毛象大兜蟲-Megasoma elephas elephas-中南美大陸-男90-130mm女55-85mm-8-12個月-18-28個月

墨西哥白兜-Dynastes hyllus-中美洲-男43-94mm 女40-64mm-8-10個月-8-10個月

瑞德氏長 大兜- Dynastes hercules reidi-加勒比海中的聖路西亞群島及馬丁尼克島-男54-103mm 女40-64mm-10-14個月-11-15個月

日本大鍬-Dorcus hopei binodulosus-日本列島,本州,四國,九州-男 21-82mm 女 21-52mm-24-60個月-6-20個月

巴拉望巨扁-Dorcus titanus palawanicus Lacroix-菲律賓巴拉望群島-男32-108mm女10-50mm-15-25個月-8-12個月

巨顎叉角鍬型蟲-Hexarthrius Mandubularis-印尼婆羅洲及蘇門答臘島-男48-115mm女41-52mm-3-8個月-8-14個月

牛頭扁鍬形蟲-Dorcus bucephalus-印尼西卡島-男45-91mm女38-50mm-12-24個月-8-14個月

安達佑實大鍬形蟲-Dorcus antaeus-印度,泰國,寮國,緬甸-男33-87mm女33-48mm-12-36個月-6-16個月

台灣雞冠細身赤鍬形蟲-Cyclommatus-mniszrchi-台灣-男30-56mm女30-40mm-3-5個月-4-6個月

兩點赤鋸鍬形蟲-Porsopocoilus astacoides-中國,台灣,馬來西亞,印尼-男30-75mm女33-48mm-6-8個月-6-8個月

日本鋸鍬形蟲-Porsopocoilus inclinatus-日本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男26-78mm女33-48mm-6-10個月-8-12個月

紅邊鬼豔鍬形蟲-Odontolabis cuvera-中國,越南,泰國,寮國,緬甸,印度,尼泊爾-男45-90mm女40-58mm-5-7個月-8-12個月

黃金鬼鍬形蟲-Allotopus rosenbergi-印尼爪哇群島-男47-82mm女38-55mm-6-9個月-6-9個月

【我的心得】
甲蟲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愛養的昆蟲,能如此受到大家喜愛,是因為甲蟲有堅硬而光滑的翅鞘,以及能打架、拉重物的角。我自己有養過鍬形蟲的經驗,那是爸爸在路上發現的,帶回家後,我將它放在飼養箱,佈置它的生活環境並給它冬瓜、果凍,讓它可以爬,也有東西吃,最後,鍬形蟲還是壽終正寢。上完這堂課,我發現甲蟲不只能用來觀賞或比賽,更讓我了解大自然的奇特,但也使我不想再飼養小昆蟲了,因為剝奪它的自由,帶它到飼養箱,是殘酷的,所以我以後要用觀察代替飼養,觀察完後放它回大自然,不要禁錮它。

【甲蟲的生態觀察】
所有鞘翅目中,我最喜歡叩頭蟲。當叩頭蟲受到驚嚇時,會從樹上掉下來,如果是反面,就會「叩頭」,這就是我喜歡這種蟲的原因。叩頭蟲是利用前胸和中胸之間的絞鏈部分來叩頭,但是有時候叩太多次就會死掉。想必,當牠叩頭時一定正努力祈求自己是正的落在地面上呢!
老師一上課就切入主題,開始介紹甲蟲。當每個人一想到甲蟲,一定想到常看見的鍬形蟲,獨角仙……,但甲蟲卻不只這些!甲蟲的前翅特化成翅鞘來保護身體,飛行時就用後翅來飛。翅鞘可是個很好用的構造,不僅可以保護身體,飛行時也可以用來幫助轉彎,是個不容小卻的東西呢!
老師介紹了幾種甲蟲,每個都有自己的特色,使我聽得入迷。
步行蟲
步行蟲的最大特色,就是牠們的翅膀有點退化了(不能說完全啦,有些會飛,只是不好),所以為了逃生,步行速度十分得快。還有一種「虎甲蟲」這就更可怕了!當你把牠放大到人類這麼大,牠跑的速度會比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動物——獵豹,還要快!
象鼻蟲
象鼻蟲顧名思義,牠們有著像象鼻一樣的長管,很特別。象鼻蟲中有一種叫「捲葉象鼻蟲」又名搖籃蟲,牠們會把樹葉捲起來,把卵產在裡頭。還有一種叫球背象鼻蟲,也很厲害。原住民成年禮時,長老會較年輕人用兩隻手指頭捏死球背象鼻蟲。一隻小小的蟲,學問可大了,牠的殼堅硬無比,做標本時連5號昆蟲針都穿不過他那堅硬的殼。所以,當然你用兩隻手指頭是捏不死它的。
埋葬蟲
埋葬蟲是一種有點噁心的甲蟲,牠們會將動物屍體「埋葬」。首先牠們會先拔毛;第二把以除過毛的動物屍體製做成肉球;再來就是最酷的,在肉球上包覆「超級」防腐劑,為什麼是「超級」呢?這種埋葬蟲分泌出來的汁液,只要食物一裹上,在室溫下放個幾個月都不會壞!!!最後,將肉塊拖到地底下。
【心得】
我曾想要養甲蟲,最後卻失敗了,經過這堂課後,以打消了這念頭,因為聽完這堂課才發現,其實不管怎麼樣的昆蟲都是寶貴的生物,要養就養好,不要養一養就丟了。這次教課的李惠永老師,說話很風趣,加上我也喜歡甲蟲。可是這次課因為要比賽的關係,讓我只上到2/3堂課,覺得有點可惜。我很期待下一次的天溪園夜間觀察,希望可以看到很多的蛙類。

甲蟲的生態研究—李惠永老師
甲蟲,定義上就是昆蟲綱鞘翅目的昆蟲。鞘翅目的昆蟲大多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一定會經歷卵、幼蟲、蛹、成蟲這四個階段。臺灣大約有五千多種鞘翅目昆蟲,如鍬形蟲、兜蟲、叩頭蟲、步行蟲等等。但絕對不要把「椿象」當作鞘翅目昆蟲。椿象屬於半翅目昆蟲,而半翅目之所以會稱為「半翅」,是因為這些昆蟲都有一個共同點—牠們的鞘翅都只有生長到一半至三分之二,因此,下面的模質翅膀都會露出來。
屬於鞘翅目的甲蟲,翅膀除了上面一層堅固的革質鞘翅以外,下面還有一層膜質翅膀。在飛行上,膜質翅膀用於使甲蟲「飛行」這部份,而革質鞘翅則用於轉彎、迴旋,調整飛行的角度。
不論作研究、飼養觀察甲蟲(記得別在國家公園抓或去抓保育類的,這樣會要交錢給政府的)等進行各項針對「甲蟲」的活動前,大多數都需要先捕捉到甲蟲,除非你自己花錢買。在捕捉時,可能會利用這些捕蟲用具:
1.蟲網
蟲網是最常見的一種捕蟲工具,有些喜歡昆蟲的業餘昆蟲人,也會購買蟲網。蟲網的密度極高,很適合捕捉昆蟲。然而,捕捉昆蟲時需要特別注意,盡量要使用「八字型掃網法」來進行捕捉。八字型掃網法,是一種能不讓落網的昆蟲有任何逃脫機會的一種捕蟲方法。它在動作結束後,能夠將網帶反折回來。
蟲網的長度,通常是蟲網網框直徑的二到二點五倍長。
2.受網
受網是一種用於森林研究時需大量採集昆蟲時所使用的方法。受網法是由大量白色布幕罩在森林下方,而下面有一個接昆蟲的酒精瓶。因此,只要掉下來的昆蟲都會被接在酒精瓶中。用受網這種方法捕昆蟲時,大概會一個月固定去檢查一次。
另外,受網也能以棍子敲打樹木,讓受驚嚇的甲蟲因為本能裝死,而掉落下來。這種受網就不會像森林研究式的受網那樣「壯觀」。他是以一塊中型白布用兩條木棍撐起,有點像一個風箏。
3.吸蟲管
專門用在小甲蟲上的必殺技。小甲蟲,如金花蟲。
吸蟲管是由一個小瓶子,長管子和短管子一起使用。
長管子是用來讓人們吸蟲,的短館子則是用來將蟲子吸入管內。吸蟲管藉由人吸空氣作為動力,將蟲子吸入瓶中。瓶子裡沒有裝酒精,因此昆蟲可以拿來作研究,而不是作標本。
4.伯氏漏斗(Brelase’s Funnel)
伯氏漏斗屬於一種捕捉地棲性昆蟲的用具。先將落葉及腐殖土放在底部有紗網的漏斗內,再以具有一個40~60瓦燈泡的燈罩覆蓋在漏斗上方。利用燈泡產生的熱量將落葉與腐殖土烘乾,並將所有動物向下驅趕。能將他們向下驅趕,是因為地棲性昆蟲具有負趨光性。直到所有小型節肢動物鑽過紗網,掉入漏斗下方含有酒精或水的廣口瓶中為止。整個捕捉過程約需要花上兩天二天。
5.水撈網
看過水撈網嗎?或許看到後你會想說:我有捕蟲網了,為什麼要買水撈網?把捕蟲網伸到水中,攪一攪,不就抓的到了嗎?嗯,水撈網大概是商人拿來削錢
的吧。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水撈網會被設計出來,一定有它的原因。水撈網和捕蟲網的差別就在阻力、密度這兩點。水撈網的密度低,因而造成它的阻力較小;相對的,捕蟲網的密度高製造出比較大的阻力。水棲性甲蟲游泳的速度很快,假若用捕蟲網在那邊慢慢撈,撈到的機率應該很低吧。
用水撈網捕捉昆蟲時,必須順著水流撈,因為逆著水流去移動物體,造成的阻力也很大。
˙蘇伯氏定面積水撈網
蘇伯氏定面積水撈網,同樣和手動的水撈網一樣,是順著水流而佈置的。這種採集法,在前方必須有一個不鏽鋼的方形鐵框。這個鐵框的框長在世界各國大多一般為 30公分,但在臺灣則將它加長為 50公分。
接著,在前面的鐵框後方也立起一個50公分長的框架。和前方的鐵框不同的是後方的框架連接著一個一公尺的網袋,網袋和框假的交界處有時會以帆布作補強 。開始捕捉時,會用棒子或木棍攪動兩個框架之間的區域,來把棲息在樹枝、落葉、石頭等物體的昆蟲攪起來。順著水流,甲蟲們也就會跑進網子中。 除了一個人就能操作的優點以外,蘇伯氏定面積水撈網還可以利用前方中空之方框進行底面積定量採樣,以估算一塊地區內大約有幾種不同的水棲性昆蟲。
6.噴霧法
噴霧法是一種屬於熱帶雨林才較常使用的捕蟲方法,在臺灣很少使用。和小型受網一樣,會先將布鋪在地上,在向很高很高的熱帶樹種噴煙(別誤會成抽煙時對別人「噴煙」啊)。這會使受驚嚇得甲蟲本能式的假死、往下掉。這時研究人員就能把他們一網打盡啦。
這樣對熱帶雨林昆蟲的研究者來說最方便,因為捕蟲網就算怎麼長,抓起來就是手很痠啊,也不可能自己爬上樹抓吧。
7.燈光誘集
這就是最有名的方法。這是以昆蟲的趨光性來捕捉。只要在兩個支撐點上掛一塊白布,並將一個光線很強的燈掛在白布上面,過一會兒,就會有各種甲蟲、蛾類等趨光性昆蟲大量聚集了!
8.掉落式陷阱
這種捕捕式很令人吃驚。聽了以後,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認為這是瞎掰的。捕捉方式式這樣:在地上挖一個15公分深的小坑,放入一個切半的寶特瓶。完全不用佈置任何偽裝設計。等甲蟲在地上行走經過時,他們就會自己掉下去了。而且,看到的其它甲蟲還是會中計似的掉下去。別以為甲蟲會繞過去啊。這是一種在野外最不需要花大錢的採集法。

1)象鼻蟲科
1.球背硬象鼻蟲
保育類昆蟲中有6種球背硬象鼻蟲,其中小圓斑硬象鼻蟲、大圓斑硬象鼻蟲、條紋硬象鼻蟲、斷紋硬象鼻蟲產於綠島和蘭嶼,白點硬象鼻蟲則只見於蘭嶼;碎斑硬象鼻蟲則只產於綠島。具堅硬的外骨骼,鳥類啄食後也無法消化,因此鳥類亦不食用。有好幾種都因後翅退化、前翅與腹部接合處癒合無法飛行而不能飛行。
在蘭嶼,有一個傳說:達悟族人的成年禮中,長老會發一隻球背硬象鼻蟲給每一位即將成為成人的年輕人。接著,長老會向他們宣佈,凡是能將手上這隻蟲捏扁的人,就能成為成人,捍衛家園。
我在找資料時,發現「昆蟲臉書」的作者黃仕傑先生在它的部落格上寫說從蘭嶼當地的達悟族長老空中得知,這跟本是某位不知名導遊編出來的無稽之談。而且,這其實不太可能,因為球背象鼻蟲在製做標本時,外殼硬到連對付海王、赫克力士等巨型甲蟲的五號蟲針都穿不過去。我們的手有比五號蟲針強嗎?
˙小圓斑球背硬象鼻蟲 (圓斑球背硬象鼻蟲)
在落尾麻上可以看到食葉片的牠,物種有分佈在綠島和蘭嶼,是比較常見的球背硬象鼻蟲。 全身佈滿橢圓或圓形的水藍色斑點,前胸背板有4個圓斑,各腳腿節也有斑點,與大圓斑硬象鼻蟲近似。小圓斑球背硬象鼻蟲的特徵為翅背有12個圓斑,於翅縫上不相連接。常出現於海邊樹林之葉背下棲息。不能飛行。
˙大圓斑球背硬象鼻蟲
會在菲律賓火筒樹出線的牠,在臺灣只分佈在蘭嶼,而且不太常見。外觀和小圓斑球背象鼻蟲十分相似,但大圓斑球背硬象鼻蟲前胸背板只有3個圓斑,下緣中央附近則有一個圓斑。翅面上還有16個圓斑。大圓斑球背硬象鼻蟲其中有2個原班置於翅縫上;而小圓斑硬象鼻蟲的在翅鞘上的圓斑沒有相互連接的。 成蟲於春、夏季出現,棲息於海岸邊的樹林葉下。
˙白點球背硬象鼻蟲
白點球背硬象鼻蟲是一種臺灣特有種,常棲息於茄苳樹上。僅分佈於蘭嶼,數量極為稀少。
˙條紋球背硬象鼻蟲
這種球背硬象鼻蟲也是一種比較常見於蘭嶼和綠島的球背硬象鼻蟲,出現於海岸邊的樹林裡,多種棲息植物,如大葉山欖上。條紋球背硬象鼻蟲通常躲在葉背,如果不去翻葉子或由下往上看,看到牠的機率很低。這類的象鼻蟲在當地算是普遍種。
條紋球背硬象鼻蟲前胸背板有3條橫向的淺藍色紋路,以及一條縱向的。翅鞘也有縱向與橫向條紋,與斷紋硬象鼻蟲十分相似。但是這種條紋球背硬象鼻蟲翅鞘橫向的條紋左右相連。
˙霉斑球背硬象鼻蟲
綠島特有種,和其它球背硬象鼻蟲一樣,它的全身底色也是黑色,密布細小藍綠色斑點;體表、腿節則有著淡藍色不規則雲狀紋路。常棲息於避風處樹林旁灌叢,特別是蕁麻科、火筒樹科的植物上。
˙斷紋球背硬象鼻蟲
僅分佈於蘭嶼,較不常見,與條紋球背象鼻蟲有別。成蟲會出現在棋盤腳樹的葉子上。體色以黑色為底色,前胸背板有水青色邊線,與上方側邊的紋路戶不相連。而翅鞘左右各也有一條十字的斑紋。跟前胸背板的紋路一樣,這些橫向的斑紋在翅縫上便斷開了。因此,這種象鼻蟲稱之為「斷紋」球背硬象鼻蟲。
˙大自然中的騙子
偽硬象天牛(擬硬象天牛)
這種天牛利用和球背硬象鼻蟲相似的紋路、外觀來欺騙天敵。這種天牛和象鼻蟲雖然相近,但是腿節膨大,和球背象鼻蟲亦有差別。在臺灣,只有蘭嶼有分佈這種偽硬象天牛。
另外也有一種蜘蛛偽裝成球背硬象鼻蟲的樣子。這種蜘蛛也順便受益給偽硬象天牛,因為獵捕偽硬象天牛的獵食者也可能會誤認牠是一種蜘蛛而放棄吃牠的念頭。
2.捲葉象鼻蟲
黑點捲葉象鼻蟲(瘤卷象鼻蟲、圓斑卷象鼻蟲)
橙色的身體上明顯特徵為具有六個黑色瘤狀的圓形斑點。 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寄主植物有朴樹、石柃舅、樹杞、長尾尖葉櫧、長梗紫苧麻等等。雌蟲取朴樹新葉捲葉築巢,形狀如搖籃般,因此捲葉象鼻蟲也被稱作搖籃蟲。雌築巢時雄蟲常會爬到雌蟲背上,形成雌蟲背著雄蟲築巢的有趣畫面。成蟲出現於4~9月會大量的出現。大多數的黑點捲葉象鼻蟲都會以成蟲的形態來越冬,和大多以蛹的形態越冬的蝴蝶極為不同。牠們會躲藏在殘舊的葉苞內或苧麻、榕樹等植物的葉背集體越冬,數量可以達到上百隻。東南亞人會食用他們葉子搖籃,而裡面都含有卵、幼蟲或蛹。
3.布袋蓮象鼻蟲、普吉象鼻蟲
布袋蓮久久以來,一直是全世界十分頭痛的問題。布袋蓮生長速度快,繁殖能力強,因此只要有一個布袋蓮被沖到河口地帶,能在短暫期間,便能將整個出海口密密的賭塞住。他們甚至能在空間不夠時,互相疊羅漢,堆疊到一兩公尺高。就在大家非常煩惱這個問題時,有幾個救星出現了。這些救星分別是「布袋蓮象鼻蟲」、「普吉象鼻蟲」和「布袋蓮病原菌」。其中布袋蓮象鼻蟲和普吉象鼻蟲都會寄生布袋蓮莖部末端的球狀部位。布袋蓮的組織一旦被破壞,就會造成牠的死亡。目前學者們發現,用這種方式來去除布袋蓮,發現很有效呢。
2)瓢蟲科
瓢蟲吃什麼?通常大家會回答:「蚜蟲。」但其實也有瓢蟲是植食性的,如害蟲「馬鈴薯瓢蟲」,以及特別的菌食性瓢蟲「柯氏素菌瓢蟲」,即黃瓢蟲。最常見的七星瓢蟲,則是肉食性的瓢蟲 。肉食性的瓢蟲可能會吃蚜蟲、介殼蟲或葉蟎,而七星瓢蟲便是吃蚜蟲和葉蟎的。由於肉食性瓢蟲會吃掉農葉害蟲—蚜蟲,造成肉食性的瓢蟲很受農夫們喜愛。但是植食性的瓢蟲就受農夫們厭惡了。馬鈴薯瓢蟲和茄二十八星瓢蟲就是屬於吃農作物—馬鈴薯和茄子的葉片的害蟲了。
肉食性瓢蟲的翅鞘通常都油油亮亮的,而植食性瓢蟲的翅鞘則黯淡無光,且有細細絨毛。這是區分瓢蟲植食性、肉食性的最佳方法。
3)金花蟲科
金花蟲和瓢蟲長得極為相似,若不知道它的品種,又想分辨兩種昆蟲,唯一能分辨的方式就是前腳的跗節節數。瓢蟲有四節跗節,而金花蟲只有三節。金花蟲外貌鮮豔,常被誤認成瓢蟲,而也有金花蟲就利用這一點,擬態成瓢蟲。例如十星金花蟲。
4)叩頭蟲科
叩頭蟲,有的鮮豔,有的黯淡。彩虹叩頭蟲、大青叩頭蟲就是屬於有金屬色澤的叩頭蟲。叩頭蟲之所以會叩頭,是因為牠有一種稱之為「彈器」的特殊構造。彈器大約在前胸和中胸之間,有一個棒狀的鉸鏈狀肌肉。著個肌肉能頻率高的快速彈跳,幫助翻身。再叩頭時,牠會先將肌肉緊繃至最高點,這個動作能將力氣發揮到最大。接著,牠利用反作用力,將生體向上彈出去。叩頭蟲在翻身時,也會用彈器輔助翻身。但是翻過來的機率只有50%。
叩頭蟲的幼蟲極為兇猛,大顎發達的牠,會在木頭中生活。形似小蜈蚣,它的攻擊性很強。屬於肉食性的牠,不但吃其它昆蟲的幼蟲,連成蟲也吃。以鍬形蟲雄性成蟲作為範例,叩頭蟲幼蟲在攻擊實會先攻擊腳部,接著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擊鍬形蟲的重要部位。兇狠的叩頭蟲幼蟲,造成母鍬形蟲、獨角仙在產卵時,若聞到叩頭蟲幼蟲的氣息,便會離開著個木頭,另外尋找其它目標。
5)吉丁蟲科
在日本,也稱「玉蟲」的吉丁蟲,大多數顏色都很鮮艷耀眼,擁有閃亮的金屬色。吉丁蟲和叩頭蟲極為不同,吉丁蟲生性溫馴而且屬於植食性昆蟲,而且也沒有彈器。因此,在野外不要把吉丁蟲誤認成叩頭蟲,硬給吉丁蟲「叩頭」。
(等一下牠就死翹翹了啦。)
和叩頭蟲互相區別兩者時,已幼蟲來分辨比較準確。因為吉丁蟲的幼蟲貌似雞母蟲,和蜈蚣般的叩頭蟲幼蟲,有著天壤之別。
在臺灣,研究吉丁蟲的人幾乎沒有,少的可憐。這是因為吉丁蟲不易採集。會飛會爬的牠,可能正「金屋藏嬌」的躲在花朵中,或在地面上慢慢爬行、在枯木中棲息著。通常在花中出沒的機率最高。
臺灣亦有一種吉丁蟲,讓全世界的昆蟲學家都矚目著,牠便是「妖豔吉丁蟲」。
妖豔吉丁蟲一身青翠的綠色,前胸背板和鞘翅上也有桃紅色、亮麗的斑塊。他是臺灣特有種,同時也是保育類。油黑澤良彥伯氏所發現的牠,是「世界吉丁蟲大圖鑑」一書封面的吉丁蟲。作者是秋山黃洋、大桃定洋先生,而秋山黃洋先生也是一位非常喜愛臺灣吉丁蟲的吉丁蟲研究者。
有多人都拿鞘翅目昆蟲來作拼貼藝術品,或是裝飾在其它東西上。如日本的知名珍貴古董「玉蟲廚子」,正是一個用彩虹吉丁蟲裝飾點綴的佛龕,耗費了數萬隻昆蟲。現在許多人已經不鼓勵這種行為了,因為這樣不環保又會殺害許多生命。
6)芫菁科
芫菁身含一種稱作「氰化鉀」的劇毒,可以用來毒魚。(另外也能用魚藤毒魚,只是不知道被毒的魚,人吃了,會不會中毒?)人吃到這種毒素,也會造成拉肚子,器官受到永久傷害,甚至死亡等反應。因此,再觀察完芫菁後,務必要洗手,保障到自己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7)天牛科
一提到天牛,果農們大概都很嫌惡吧。星天牛啃食柑橘類住的莖,造成了極大的農業損失。另外,還有各種天牛,也會啃食樹皮,寄生樹種。例如松斑天牛。
˙松斑天牛
松斑天牛,造成了極大的松樹損失。但倘若只有松斑天牛,事情沒那麼恐怖。問題是松材線蟲。松材線蟲最早在台灣新北市石門鄉發現,並陸續在臺灣其它地方蔓延。他們會藏在松斑天牛的氣管中,平均每隻松斑天牛可以帶15000~20000隻松材線蟲,甚至到一百萬隻。松材線蟲會使松樹停止分泌松脂,造成松樹的葉子變成紅褐色。為什麼停止分泌松脂,有助於松斑天牛的繁衍?原因是因為松斑天牛的卵本來很怕松脂,但松脂一旦消失,它的卵就不會遭受到威脅了。簡單來說,松材線蟲是松樹死亡的元兇,松斑天牛只是幫忙運輸的幫兇。
現在唯一防治松材線蟲散撥方法,除了砍掉受感染的松樹,並加以燒毀以外,還可以請樹醫生幫松樹看病,並且幫牠吊點滴。
但除了啃樹皮以外,天牛也吃花粉。在某些地區,天牛是很神聖的,不能殺害、侵犯的。例如中南美洲土人盾牌上的花紋,就是照某些當地的天牛鞘翅上的紋路繪成。另外,中南美洲還產全世界最大的天牛— 泰坦天牛。全生漆黑,長16~18 公分。還有些天牛貌似鍬形蟲,如鬼天牛和大牙天牛。
天牛的大顎也十分發達,因此,在野外,不要隨便去惹牠們啊。
˙臺灣霧社血斑天牛
臺灣的霧社血斑天牛,屬於深山天牛,也是臺灣唯一的保育類天牛。數量稀少而美麗,閃亮的黑色鞘翅尚有著深紅色的不規則斑紋。在烏來和霧社都有分佈,霧社血斑天牛的寄主是山櫻花,於3、4月羽化成蟲,是一種大型天牛。
˙臺灣天牛體型分三種:小型,1~3公分,中型4~5公分;大型則是 6~7公分。
8)龍虱科
龍虱是一種水棲性的甲蟲,其特色是龍虱雄蟲前腳有小吸盤。這個小吸盤又有什麼用處呢?由於龍虱的鞘翅十分光滑,因此再交配時,為了不要從鞘翅上滑下來,龍虱雄蟲演化出了自己的防滑工具—小吸盤,交配時也就無憂無慮啦。
任何生物都需要空氣來呼吸,因此龍虱便將空氣藏在腹甲中(鞘翅與身體之間的空隙),空氣不夠時再向上游來換氣。
龍虱都在淺水域生活,產卵時會先挖好洞,在產入細長、白色,形似米粒的卵。牠的卵大多產在莖部較粗的植物上。結蛹時,龍虱則會爬到潮濕的土中化蛹。龍虱的腳由於需要游泳,因而退化成「游泳足」。其它昆蟲的腳也各有不同處,如蜜蜂是「攜粉足」;螻蛄是「開掘足」等等。龍虱還會分泌一種「忌避性物質」,在兩隻碰在一起時,可能就會有一隻分泌其物質,來宣誓牠的地盤。當太多隻一起分泌忌避性物質時,水裡擁有太濃的含量,亦可能會毒死龍虱們。因此,在攜帶龍虱時,要小心不要用水裝,或將太多隻放在一起。因此,在攜帶龍虱時,只要帶很多個小杯子,裡面各放一張噴過水的衛生紙,就可以安置這些水棲性甲蟲了。
9)螢火蟲科
螢火蟲,不論雌雄都會發光,但雌蟲的發光器只有一節,而雄蟲則有兩節。螢火蟲分成兩種:陸生和水生。陸生螢火蟲吃軟體動物,軟體動物吃腐食,如枯葉。而枯葉又來自樹。因此,人砍伐樹木,也會影響螢火蟲的生存。假若人類大量在野外設路燈,母螢火蟲會看不見公螢火蟲的光,造成躲在草裡的母螢火蟲找不道在空中飛舞的雄蟲,無法與雄蟲交配。
螢火蟲對生長環境極為挑剃,由於螢火蟲幼蟲需要河畔的濕泥土化蛹,因此被水泥鋪過的溝渠,也不會有螢火蟲。日本就曾經破壞螢火蟲的生長環境,幾乎使得當地的兩種螢火蟲—源氏螢和平家螢滅絕。在十一年的復育過程後,當地螢火蟲的數量才重回以往壯觀。臺灣的水棲性螢火蟲有臺灣螢、黃緣螢等,主食螺類。
螢火蟲的卵在即將孵化時,會變得黑黑的。而幼蟲在平常吃東西時,會先麻醉獵物,在吐出消化液,再將消化的獵物吞回去。這種現象稱作「體外消化」。
10)金龜科
世界上最大的金龜子,就是非洲的大王花金龜了。但在非洲的埃及,有種甲蟲比大王花金龜更有名氣。而那就是糞金龜!糞金龜在埃及稱作「聖甲蟲」,英文Scarab beetle。在古埃及,當時的人們認為,太陽是太陽神「拉」推動的,而拉是萬物之主。因此,當他們看到糞金龜推糞球,便覺得那就世太陽神的化生。在埃及古文物中,也常能看到聖甲蟲的飾物。
糞金龜中也有強盜,通常都是看道別人有限成的糞球時,會跑過去,很無恥的搶糞球。辛苦做的糞球怎能隨便讓出來?因此,兩方就會以打架來分勝負。打架時,會以後腳站立,用前腳互相揮打。看起來很像人互相給對方吃饅頭。(而且還用大便手。)糞金龜具有百葉狀的觸角,與兩個小扇子十分相似呢。

居住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糞金龜,只吃長鬃山羊和水鹿的糞便。由於活動範圍小,翅膀也因而退化。平地、低海拔山區、中海拔山區的糞金龜,會吃牛大便,也會吃人的大便,又些專吃雜食便。
泰國象糞金龜,蟲如其名,吃大象的大便。大象很大,蟲自然也很大。糞球如一顆躲避球一樣大。體型極大的牠,屬於世界大型糞金龜。
臺灣有一種金龜子,稱作臺灣長臂金龜,是臺灣唯一的保育類金龜子。生活在中高海拔,約在7~10 月出現。臺灣長臂金龜,只有雄蟲才有長臂,而母蟲的前腳則呈中等或普通的長度。
臺灣的鍬形蟲約有五十四種,而且一半以上皆是特有種。世界上大約有1200種。通常鍬形蟲在打架時,不會把別人夾成一半。除非有一隻鍬形蟲很火大,不然幾乎見不到這種情況。鍬形蟲、獨角仙雌蟲的大顎由於要挖木頭,因此會比雄蟲的更有力。而在被鍬形蟲用大顎咬時,也不要硬扯,只要牠抓住一個東西,給與安全感就可以了。臺灣大鍬形蟲、長腳大鍬形蟲是兩種臺灣的保育類鍬形蟲之一。
分辨獨角仙和鍬形蟲的幼蟲,只要看肛門是怎麼裂的。橫的裂,是獨角仙;直的裂,則是鍬形蟲。
11)埋葬蟲科
埋葬蟲也是一種大自然的清道夫。但牠和糞金龜不一樣,不是處理大便,而是處理屍體。法布爾的《昆蟲記》中,曾用過鼴鼠、青蛙和老鼠來作實驗。以不同的方式,試著讓埋葬蟲得不到那個屍體。以鋼絲、麻繩綁在木棒上,甚至放置在小灌木上,只有無法以大顎截斷的鋼絲能讓埋葬蟲放棄它的目標。可見埋葬蟲的大顎也不容小覷,極為發達。
埋葬蟲除了會咬人,還會分泌出像死老鼠般的惡臭。他們在埋葬屍體前,會先察看土質,接著牠會用大顎為屍體剃毛。處理屍體時,通常只會留有一對埋葬蟲。
到時候屍體也歸牠們的。而這對埋葬蟲也會一起組織出一個家庭。完成剃毛,接下來就會進行「打包」這個動作。他們會將屍體壓成球狀,變成一個無毛肉球。而尼泊爾埋葬蟲更會將屍體的腸子脫出,避免內細菌孳生。
然後,很重要的一步來了。埋葬蟲之所以能讓屍體保存那麼久,就是因為他們在這肉球上塗上了一層能防腐的液體。這個液體會保持它的新鮮度,不讓他腐敗,提供幼蟲足夠的營養。接下來,埋葬蟲會進行埋葬的步驟。完成了埋葬,就是產卵的時刻。雌蟲在產卵時,不會將卵產再肉球中,而是產在土中。
破殼的幼蟲,會在雌蟲的導領下,鑽入他們再屍體上挖好的洞口中。有些成蟲甚至會分泌液體,或咬一咬、嚼一嚼屍體,再進行餵食。
大自然界中,唯有強勢者才能生存。自破殼以後,埋葬蟲幼蟲必須面臨極大的挑戰。雖然牠的雙親呵護齊全,但是他們也會淘汰弱者。只要覓食速度太慢、體型太小,都會被雙親以大顎咬死。為了留下最好的生存者,競爭力最強的埋葬蟲,繁衍出最強的後代,他們會毫不留戀的淘汰其它競爭力弱的幼蟲。
假若有兩隻埋葬蟲雌蟲共用同一個屍體,他們會以打架來分等級。打贏的雌蟲能有淘汰輸的雌蟲。假設一個肉球只能提供五十隻幼蟲的食物,而兩隻母蟲都生了四十隻,勝立者便會殺死輸的人的三十隻幼蟲,留下十隻幼蟲。隨著食物量的減少,被淘汰的範圍會逐漸擴大,勝立者的小孩也會被親生母親殺害。但對牠們來說,這是很平淡的事,是一種弱肉強食的規則。
12)隱翅蟲科
隱翅蟲翅鞘比其它的鞘翅目昆蟲短,體液有強烈腐蝕性,因若皮膚處碰到,會引起潰爛、紅腫、痛癢、起水泡等。在宜蘭、南部地區亦有分佈。
13)步甲科
虎甲蟲是一種肉食性、兇猛的小型昆蟲。六隻腿細細長長的,常在河灘沙地出現。由於不行速度極快,再獵食方面,就算是會飛行的蟲類有也難逃魔爪。大顎明顯而發達的牠,還有一種鑽洞的習性,十分特殊。
臺灣很常見的虎甲蟲,如一身金屬藍綠、具有八個白色斑點的八星虎甲蟲,廣泛分佈於中低海拔。
14)步行蟲科
若要找昆蟲界爆炸專家,步行蟲是一個選擇。步行蟲身藏兩種化學元素,過氧化氫和氧化酶。當兩種元素和空氣接觸時,會起某種化學反應,導致爆炸發生。這種爆炸,不是火藥的爆炸,會滿天紅。但牠仍會造成灼傷、皮膚潰爛等傷害。由於牠在發射化學元素時,牠會造成爆裂聲,和放屁聲很像,氣味又難聞,因此步行蟲也稱「放屁蟲」。
放屁蟲和球背硬象鼻蟲一樣,有許多種類都不能飛行,不然就是飛的很爛。可是牠們的步行能力就和虎甲蟲一樣,迅速敏捷,也是昆蟲界的跑步健將。
步行蟲大多是腐食性或肉食性。但是腐食性的步行蟲只吃剛死不久的屍體,比較挑一點。肉食性的步行蟲如臺灣擬食蝸步行蟲和臺灣食蝸步行蟲。臺灣擬食蝸步行蟲的前胸背板呈金屬紫褐色,十分漂亮,不但是保育類,還是特有種。主要食用軟體動物。臺灣食蝸步行蟲則全身都黑黑的,不太起眼。
【心得感想】
這次的課程飽含著大量知識,也聽到了許多關於推薦為「好吃蟲類」的資料情報。昆蟲含有大量的吉丁質,含在外骨骼中。而人類平常難以吸收到吉利質,也不可能會去吃含有吉丁質的蝦蟹外殼。另外,蟲類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但不管怎麼樣,現代人都不太肯吃昆蟲,因為大家會覺得那很噁心。但在東南亞、南美洲、澳洲土著居住的地方,以及中國大陸的市場,螞蟻、桂花蟬、天牛幼蟲,甚至是蟑螂,都可能上桌。我不得不敬佩敢吃又愛吃蟲子的人。因為他們完全不會覺得昆蟲吃起來心裡會覺得毛毛的!

          甲蟲的生態觀察            這星期六的題目是甲蟲的生態觀察,老師是李惠永老師,而今天李惠永老師當然也會給大家介紹許多小朋都喜歡的鍬形蟲和獨角仙。                 
  老師一開始跟我們說甲蟲有非常多種,老師先說象鼻蟲,象鼻蟲因為嘴巴長長的很像大的鼻子,所以才被叫作象鼻蟲。其中老師特別介紹球背象鼻蟲,因為球背象鼻蟲非常硬,聽說做標本時要用鐵鎚才能把針插去。接著老師還講了會放屁的步行蟲、很像瓢蟲的金花蟲、被稱為黑暗中的小燈籠的螢火蟲等等……
 我覺得家蟲的種類非常多樣性,很值得研究。

甲蟲的生態研究:
一般人聽到甲蟲,最容易聯想到的應該就是獨角仙和鍬形蟲,但是,那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罷了,而甲蟲只是個統稱。上了李惠永老師的課之後,我了解到甲蟲不只是獨角仙和鍬形蟲,金龜子、天牛、象鼻蟲等,都是甲蟲喔!
甲蟲屬於鞘翅目的昆蟲,大約佔了昆蟲的百分之四十,甲蟲的特徵就是變硬的前翅,變硬的前翅不但可以保護身體,甚至還可以轉彎呢!甲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所以牠的生命有四種型態,分別是卵、幼蟲、蛹和成蟲。
老師也介紹了許多抓蟲的用具和採集的方法:
1吸蟲管:用來抓小蟲
2捕蟲網:網袋要比網框長1.5倍,用來捕飛蟲
3受網:網面分布大,適合在樹林裡使用
4伯式漏斗:抓地棲性甲蟲(具趨光性)
5水撈網:捉水棲性甲蟲
5噴霧法:東南亞因樹木較高,利用昆蟲裝死的特性捕捉昆蟲
6在地上挖洞:挖一個15cm的洞,放入寶特瓶,甲蟲會自己掉入寶特瓶
糞金龜(雖然還有其他甲蟲,但是先舉例一個):
糞金龜為甚麼被稱為聖甲蟲?
「甲蟲」,在埃及是神聖的,它象徵的是太陽神。 埃及歷史可推溯到西元前4500年,而埃及除了法老王、木乃伊以外, 最著名的應該是他們膜拜的「太陽神」。埃及人為什麼膜拜太陽神呢? 因為太陽能趕走黑暗,帶來光明。
「聖甲蟲」其實就是一般鄉下都可以看到的「糞金龜」。 它們很努力收集草食動物排洩出來的糞便,搓成圓球,大老遠把糞球推到巢穴裡, 然後在糞球裡下蛋,目的是讓幼蟲孵化成蟲後,以糞球為食,可以順利長大。 堆糞甲蟲推的糞球跟太陽一樣是圓形的,加上要推行很長一段路,很像太陽早上昇起, 走了一天,然後在西方落下,於是他們用這種甲蟲象徵太陽,古埃及人極度膜拜太陽, 所以這種甲蟲便神聖起來了。
以下是我上網查的資料:
如果到牧場附近,在牛或馬的糞便裡翻找,經常能看見許許多多的甬道,沿著甬道挖掘就能發現牠們的蹤影。在科學研究上,糞金龜的存在被視為對畜牧業有利的益蟲,因為牠們能加速糞便分解,避免糞便腐敗時大量雙翅目所帶來的病害。
糞金龜的繁殖行為相當特別,牠們會為自己的後代準備食物。以牠們對糞便處理的行為模式,可以區分為兩類,一類是在糞便底下直接挖掘甬道,將糞便堆入甬道末端的巢室中,若要發現牠們,得先搬開糞便,在糞便底下土表尋找甬道,另一類則是將糞便鏟出一塊做成圓球,再將糞球推到比較遠的巢室中,如果注意觀察,可以在林底山徑上,看見台灣側裸蜣螂以倒立的姿勢,用後腳推著猴子糞便做成的糞球。在埃及,巨大的暘谷蜣因為推著糞球,被視為日出日落的象徵,進而被當作避邪與吉祥的圖騰。
一般來說,會推糞球的糞金龜體型比較大,而直接在糞便下挖甬道的糞金龜體型比較小,但這不是絕對的,也有相當小的糞金龜,一樣可以推糞球,只是所取的糞便不是大型草食性動物的排遺,而是老鼠的糞便;在糞便下挖甬道的糞金龜,也一樣有比較大型的種類,例如另成一科、稱為糞金龜科的雪隱金龜。因此糞金龜這個名稱是一個生態功能與角色性的總稱,至少橫跨了金龜子科與糞金龜科兩科。
糞金龜將糞便推或堆到預先挖好的巢室中,不同種類的糞金龜的巢室構造,也大不相同。當糞金龜將糞便在巢室中堆好或推好之後,便會產卵在糞便中間,一個堆糞的巢室或一個糞球只產一個卵,幼蟲孵化後,可直接取食,糞便的量足夠讓牠們成長發育到化蛹。
但是糞金龜只吃糞便嗎?其實不是的,牠們也會取食腐敗的屍體,在台灣的研究中,糞金龜在動物性分解者的角色中,亦顯得相當重要。在台灣,主要的糞金龜大多不是體型較大的物種,而是體型小、習於在糞便下挖掘甬道的種類,推糞球的糞金龜數量反而比較少,其原因在於,若以屍體當作後代的食物資源,屍體並不如糞便一樣鬆散,無法將之一塊塊鏟下滾成圓球。而挖掘甬道的小型糞金龜,卻可以將屍體腐敗分離的組織和著泥土,直接推到屍體底下挖掘的巢室之中。
所以在屍體的利用上,金龜子科的糞金龜也能成為動物屍體分解者的成員。挖掘甬道的糞金龜可以利用屍體,也是屍體分解者重要的成員,牠們不但直接將曝屍於野外的屍肉堆進甬道中,有時也會在埋葬蟲所埋葬的屍體附近挖掘通到墓室的甬道,偷取埋葬蟲佔有的屍肉。並不像金龜子科的糞金龜在低海拔山區那麼廣佈,牠們主要生存於海拔較高的區域,但在屍體微棲地上,牠們是甲蟲中的絕對優勢種,例如在玉山楠梓仙溪的蓬萊雪隱金龜 。
食屍性糞金龜在北台灣除了冬季看不到之外,其他各季節都能看到牠們的影子,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林氏螉蜣螂,佔食屍性糞金龜數量近三成左右,秋天9月份是牠們最為活躍的時刻,牠們身上滿佈凹點,前胸背板與頭部為深棕色,微微帶有綠色的金屬反光,頭部有兩條橫脊,雄蟲頭部沒有像其他螉蜣螂那般具有明顯特化出來的角,身上長滿了細毛,翅鞘顏色是最容易辨識牠們的特徵,翅鞘靠近前胸背板有三分之一的面積呈帶狀橘黃色,後三分之二則為黑色,在翅鞘肩部有兩塊黑斑、邊緣連接處亦有兩塊黑斑,有時在翅鞘尾部黑色帶、靠近翅鞘接縫處也會出現兩塊橘黃斑紋。
糞金龜是分解者裡相當重要的成員之一,牠們分解糞便與屍體,能在短短幾小時內,將一堆大象糞便分解完畢,可以說是大自然的清道夫,我們在野外不會像在市區那麼容易誤觸糞便地雷,能自在呼吸新鮮空氣,便是牠們的功勞。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就是讓每一個功能性角色的成員,保有牠們一席之地。

甲蟲的生態觀察
甲蟲的定義是:牠是一種鞘翅目的昆蟲,牠的一對翅膀(前翅)特化成翅鞘,飛行時翅鞘會張開,幫助飛行角度的變化。有一種椿象常被誤認為甲蟲,叫作盾背椿象,原因是它有很像甲蟲的翅鞘,但只有一半,所以是半翅目。一般人覺得甲蟲就是指鍬形蟲和獨角仙,其實甲蟲不只這些,只要有翅鞘的都算是甲蟲。
老師告訴我們很多捕捉昆蟲的方式,要看情況選用適合的器材,才比較容易捕捉到昆蟲。
一、 用蟲網來抓,網袋的長度是要網框的兩倍,老師教我們「八字型掃網法」,
對準昆蟲畫一個八字,再返折回來,昆蟲就不會輕易逃走。
二、 受網:在森林底層架白布,再去撥動樹梢,就會有一些小型昆蟲掉落。
三、 吸蟲管:針對小型的甲蟲設計的,在一端的吸管吸昆蟲,昆蟲會從另一端的
吸管跑進去,並掉到樣本瓶裡,在網子的隔絕下,昆蟲就不會跑出來。
四、 伯氏漏斗:針對地棲性昆蟲,採集樹下的落葉,看是否有昆蟲在上面,放到漏斗內,再打開燈光,因為地棲性昆蟲會有趨光性,所以會往下跑,就掉到樣本瓶裡。
五、 噴霧法:再樹林裡底下鋪布,再噴煙,讓在樹上的昆蟲以為自己受到危險,而裝死掉落,這樣就抓到啦!
六、 燈光誘集:在夜晚的時候架白布,用燈光去照,讓有趨光性的昆蟲跑來。
七、 掉落氏陷阱:拿一個寶特瓶,把上面切掉,在地上挖洞,要剛好挖到寶特瓶的深度,把它放進去,用樹葉覆蓋,不知道的昆蟲就會掉進去。

李老師講了很多東西 :
**象鼻蟲的兩根觸角長在口器上。搖籃蟲,也就是捲葉象鼻蟲會做一個家給它的小寶寶,看起來很像搖籃,所以叫做搖籃蟲。球背象鼻蟲的殼很硬,要把它做成標本的話,用最大的5號針也搓不下去,要用鐵鎚才能打碎。達悟人覺得誰能把它捏碎,就是勇士。
**老師給我們看一些照片,裡面有長得很像的天牛、蜘蛛和象鼻蟲,他們互相擬態,對對方都有好處。
**瓢蟲是肉食性昆蟲,它的翅膀很亮上面有短毛,但有些是植食性。
**我們常常會把叩頭蟲和吉丁蟲搞混,有些人看到吉丁蟲就會把它捉起來,讓他一直叩頭,最後甚至把它用死。叩頭蟲會叩頭得原因是,因為他的前胸和中胸有肌肉可以快速縮收,而吉丁蟲沒有腳鍊狀結構,前胸和中胸完全密合,顏色比較鮮豔,採集比較麻煩。它們的幼蟲也有差別,吉丁蟲的幼蟲是植食性;叩頭蟲的大顎很發達,幼蟲是肉食性。
**埋葬蟲會把腐爛的動物做埋葬,再把卵產在上面,然後牠的幼蟲可以有食物吃,比較好採集埋葬蟲的方法是在樹上掛一個陷阱,在那個盤子裡放雞肉,就可以輕易捕捉牠了。
**虎甲蟲的腳很細,所以跑得很快,假如把它放到和人類一樣的比例,他一百公尺只要0.1秒即可跑到。
**天牛:母天牛的觸角比較短,和身體差不多長,公的觸角比身體長,它們的食物是花粉,有時候還會啃樹皮,或順便吸一點汁液,但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要磨大顎,幼蟲是植食性。
**芫菁是一種有毒的昆蟲,體內有氫化鉀,抓完後要洗手。
**龍蝨他的後腳特化成游泳足,公的特化成吸盤,為了要交配時能吸住母龍蝨。
**螢火蟲有分成陸生和水棲,它們都會吃蝸牛,螢火蟲的翅鞘很軟,人類建築的房子和路燈,影響他們的生存。
**金龜子:台灣長臂金龜身長9-10公分,生活在中低海拔地區,雄的手很長。
**鍬形蟲和獨角仙的差別是,鍬形蟲的觸角是L狀且前端膨大。兜蟲也就是獨角仙,它的觸角和鍬形蟲不大一樣。

心得 :
甲蟲世界真奇妙,竟然有如此多種類的甲蟲,讓我大開眼界。原本只知道鍬形蟲和獨角仙是甲蟲,但是透過李老師的演講,我對甲蟲的印象完全改觀了,原來他們還有其他種,像天牛、虎甲蟲、、、等。我對甲蟲越來越有興趣了,希望能再更進一步的了解。

今天,來講課的老師是李惠永老師,他要來講「甲蟲的生態觀察」,今天我學到的東西如下:
 甲蟲的最大特徵是有特化變硬的前翅,具有保護後翅與身體的作用,我們稱之為「翅鞘」。
螢火蟲科
 螢火蟲被稱為黑暗中的燈籠。
 全世界的螢火蟲約有2000多種,台灣約有58種。
步行蟲科。
 全世界約有30000多種。台灣約有1000種左右。
 步行蟲數量眾多體型、體色各異,多數為黑色或褐色,具有金屬光澤及條紋之「翅鞘」。
象鼻蟲科
 象鼻蟲的頭部有一個向前延伸的長管,很像大象的鼻子,所以被稱為「象鼻蟲」。
 全世界約有60000多種。台灣約有2000~3000種。
金花蟲科
 金花蟲是小型的甲蟲。
 全世界約有35000多種。台灣約有600多種。
隱翅蟲科
 隱翅蟲科的昆蟲體行細長。
 隱翅蟲的體液具有強烈的腐蝕性。
鍬形蟲科
 全世界約有1200多種。台灣約有54多種。
 鍬形蟲雄蟲之大顎發達明顯,會利用大顎來爭奪食物或是雌蟲,也因為鍬形蟲擅於打架,所以在日本武士的頭盔上都有鍬形蟲大顎的標誌。
金龜科
 全世界約有20000多種。台灣約有600多種。
 金龜科昆蟲習性隨種類不同而有不同,成蟲有日行性及夜行性,日行性的金龜子大多訪花取食花蜜與花粉,或是取食樹皮傷口流出的樹液,殼斗科植物或台灣巒樹等植物上,常可以發現取食樹液的金龜子。
吉丁蟲科
 全世界約有15000多種。台灣約有60多種。
 吉丁蟲科的昆蟲體表通常有如珠寶般鮮豔的色彩或金屬光澤,在日本稱為玉蟲。
瓢蟲科
 瓢蟲又叫淑女蟲。
 瓢蟲的身體呈圓形,顏色十分鮮豔。
天牛科
 全世界約有20000多種。
 天牛幼蟲以枯木或活樹的木質不為食。
龍蝨科
 龍蝨不是在陸地上走,是在水中游泳。
 龍蝨一般生活在比較淺水的地方,因為每隔一段時間龍蝨就必須浮到水面上來呼吸,龍蝨會把空氣藏在翅鞘和腹部中間的空間,像潛水夫戲帶氧氣瓶一樣潛入水中,等到氧氣快要消耗完了就會再回到水面來交換新鮮的空氣。

邱老,重新整理成表格上傳,若格式混亂,就用前一次資料當報告。
今天,來講課的老師是李惠永老師,他要來講「甲蟲的生態觀察」,今天我學到的東西如下:
 甲蟲的最大特徵是有特化變硬的前翅,具有保護後翅與身體的作用,我們稱之為「翅鞘」。
 甲蟲的種類與特徵整理如下:
種類 數量 特徵
全世界 台灣(比例)
螢火蟲科 2000多 約58
(1/35) 稱為黑暗中的燈籠
步行蟲科 30000多 約1000
(1/30) 步行蟲數量眾多體型、體色各異,多數為黑色或褐色,具有金屬光澤及條紋之「翅鞘」。
象鼻蟲科
60000多 約2000~3000
(1/4) 象鼻蟲的頭部有一個向前延伸的長管,很像大象的鼻子,所以被稱為「象鼻蟲」
金花蟲科
35000多 約有600
(1/60) 金花蟲是小型的甲蟲。

隱翅蟲科
隱翅蟲科的昆蟲體行細長。
隱翅蟲的體液具有強烈的腐蝕性。
鍬形蟲科
1200多 約有54
(1/23) 鍬形蟲雄蟲之大顎發達明顯,會利用大顎來爭奪食物或是雌蟲,也因為鍬形蟲擅於打架,所以在日本武士的頭盔上都有鍬形蟲大顎的標誌。
金龜科
約20000多 約有600多
(1/34) 金龜科昆蟲習性隨種類不同而有不同,成蟲有日行性及夜行性,日行性的金龜子大多訪花取食花蜜與花粉,或是取食樹皮傷口流出的樹液,殼斗科植物或台灣巒樹等植物上,常可以發現取食樹液的金龜子。
吉丁蟲科
約15000多 約有60多
(1/250) 吉丁蟲科的昆蟲體表通常有如珠寶般鮮豔的色彩或金屬光澤,在日本稱為玉蟲。
瓢蟲科
瓢蟲又叫淑女蟲。
瓢蟲的身體呈圓形,顏色十分鮮豔。
天牛科
約20000多 天牛幼蟲以枯木或活樹的木質不為食。
龍蝨科
龍蝨不是在陸地上走,是在水中游泳。
龍蝨一般生活在比較淺水的地方,因為每隔一段時間龍蝨就必須浮到水面上來呼吸,龍蝨會把空氣藏在翅鞘和腹部中間的空間,像潛水夫戲帶氧氣瓶一樣潛入水中,等到氧氣快要消耗完了就會再回到水面來交換新鮮的空氣。

「甲蟲」是這次上課的主題,而這次的老師,李惠永老師,帶著滿心期待的我們進入了甲蟲的世界來認識甲蟲。

抓甲蟲時,會用到受網、捕蟲網、水撈網、伯氏漏斗、吸蟲管、扣綱⋯⋯等,這些器材都有自己的用途;抓甲蟲時,也有特別的方法,例如噴霧法、點燈、掉落式陷阱⋯⋯等方法。

甲蟲是屬於鞘趐目的昆蟲,有吉丁蟲、象鼻蟲、天牛、瓢蟲⋯⋯等,這些都是鞘趐目的昆蟲。老師詳細的介紹了這些昆蟲:

瓢蟲是植食性,也是肉食性的動物,如果是植食性的話,牠們就吃葉子;如果是肉食性的話,牠們就吃蚜蟲。蚜蟲通常會與螞蟻共生,所以當瓢蟲要吃牠們時,螞蟻會保護蚜蟲而和瓢蟲打架,若螞蟻打贏了,蚜蟲就會分泌蜜露給螞蟻吸。
補充:
瓢蟲是鞘翅目瓢蟲科(学名:Coccinellidae)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     稱,是體色鮮豔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別稱為胖小、              
紅娘、花大姐、金龜、金龜子(但金龜子實際上是指另一種甲蟲),
甚至因為某些種其分泌物帶有臭味而俗稱為臭龜子(但這也是混稱)。

象鼻蟲有很多種,有捲葉象鼻蟲、球背象鼻蟲、布袋蓮象鼻蟲⋯⋯等。捲葉象鼻蟲會把葉子捲起來,當作牠的「育嬰室」,所以又被稱為「搖籃象鼻蟲」;球背象鼻蟲的甲殻堅硬,人是捏不爆的,以前人不知道,所以達悟族人會說:「如果你可以捏爆它,你就是真正的勇士。」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布袋蓮象鼻蟲故名思意喜歡吃布袋蓮,以前因為河口長滿了一層層的布袋蓮,所以他們就將布袋蓮象鼻蟲放在河口,結果布袋蓮一下子就被牠們吃完了。
補充:
象鼻蟲,是鞘翅目中種類最多的一種,更是昆蟲中種類最多的一群,                   全世界已知種類達六萬多種,生長過程屬於完全變態。此種昆蟲的口吻很.長,有如動物園的大象之象鼻一般,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鼻子,他可是象鼻蟲們用來覓食的口器。

埋葬蟲喜歡吃死屍和肉類,以前科學家曾經將白老鼠放在牠們面前,觀察牠們的反應。結果發現,牠們會:
 1、在老鼠上跑來跑去
 2、剔毛
 3、做肉球
 4、「包」肉球
 5、挖隧道
 6、將肉球托進隧道
包肉球是為了讓肉能長時間放置,原本只能放兩、三天,現在可以保存個一、兩個月了。
補充:
埋葬蟲科的翅鞘與隱翅蟲類似,是屬於翅鞘縮短、腹部露出的型態,但最多3至4個腹節未有翅鞘覆蓋,不像隱翅蟲至少有4個腹節露出來。埋葬蟲的觸角也是分類的特徵之一,觸角呈棒槌狀,末端4節分離膨大成鈕狀,基節拉長成槍托形,許多種類觸角的末3節則為黃紅色。

天牛的公母主要是由觸角來分,公的觸角比較長,母的觸角比較短。天牛會危害松樹,使松樹死掉,所以我們只好把死掉的松樹燒掉。牠們會吸花粉、啃樹皮,吸樹汁。全球最大的天牛是泰坦大天牛,有16公分大呢!
補充:
天牛是鞘翅目天牛科昆蟲的總稱,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分佈於南美洲東北部的泰坦大天牛(Titanus giganteus)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牛(但不是最重的),體長長達9英吋。體軀修長;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雄蟲的又比雌蟲長。有些種類擬態成螞蟻或黃蜂的樣子,以逃避敵害。

這次的課程真精彩,期待下次的課程!

甲蟲
說到甲蟲,你會想到什麼? 是雄壯威武的獨角仙,還是在夏天夜晚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呢?昆蟲,大多都有兩對翅膀,而所謂的「甲蟲」,指的就是「鞘翅目」的昆蟲,顧名思義,牠們其中的一對翅膀已演化為革質,堅硬的牠,可以保護下面飛行用的膜狀翅膀。

你有採集過甲蟲嗎?其實,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喔!先確定好你想採集的甲蟲大小、種類吧!事前準備再配合正確的方法,會使你事半功倍的!

現在,讓我們來看甲蟲家族吧!
1. 象鼻蟲:有著特別口器形狀的牠,觸角位置也很特殊喔!不同於其他的昆蟲,牠的觸角可是長在頭頂上的呢!酷吧?其實,在野外,並不難發現牠們,注意看看周遭被捲起來的葉子吧!或許會發現牠們的芳蹤呢!另外,牠們的殼非常的硬,要將牠們製成標本,或許還要動用到鐵鎚呢!
2. 瓢蟲:lady bug!優雅的小蟲!牠們的家族中,有專門吃蚜蟲的肉食性七星瓢蟲;當然也有「吃素」的十一星瓢蟲喔!瓢蟲,就生活在我們四周,下次去校園找找看吧。
3. 金花蟲:身軀嬌小的牠,也是一種漂亮的小蟲。牠常常都會被誤認為瓢蟲呢!下次,注意牠們頭上的觸角吧,兩者還是有不同的!
4. 叩頭蟲:叩叩叩!你好不好奇?牠的頭敲得那麼大力,怎麼都沒事?原來,牠們身上有著鏈狀構造,才能讓牠敲得那麼有力喔!
5. 吉丁蟲:五彩繽紛的吉丁蟲,構造與叩頭蟲十分類似,一樣強壯,一樣漂亮,真要說有那裡不同,只有一點:他並不會叩頭!
6. 埋葬蟲:小小的,不起眼的牠,可是森林中的清道夫呢!沒有牠們,大自然中可能早已佈滿動物們的腐屍了!牠們會分泌出一種防腐的液體,滴在牠處理過的肉球上,肉球放起幾個月都不會壞掉。此外,牠們的每一隻蟲,都有社會地位,是否能繁衍後代,就取決於蟲媽媽的地位。
7. 天牛:天牛公母要怎麼分辨?其實並不困難,觸角較長的就是公天牛,而相較之下,觸角短的就是母天牛啦!
8.步行蟲:要抓到動作敏捷的牠,可是很困難的!小小的牠,就足以讓你追的氣喘吁吁,若是他的大小與雲豹一樣,速度可就是世界第一了!

9.螢火蟲:一閃一閃亮晶晶,夏天的夜晚,閃閃星光,點點綠螢,它其實也是一種鞘翅目的昆蟲。想要再看到牠們美麗的模樣,我們可還要好好加油!
現在,我們對鞘翅目昆蟲,鼎鼎大名的甲蟲,了解又更深了一層。牠們,其實離我們不遠,下次,去到近郊遊玩時,別忘了找找牠們美麗的身影。

以上閱讀完畢

我還深深記得,在我小時候,有許多同學在養甲蟲,那時膽小的我,就和一般女生一樣,不敢養。我上完李惠永

老師上的甲蟲生態研究課後,非常的後悔,因為我沒想到甲蟲世界是那麼的令我好奇,令我想要了解的。
甲蟲中有好多好多科,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叩頭蟲,因為叩頭蟲一受到驚嚇就會像叩頭似的跳了起來,其實那

是叩頭蟲牠中胸那裏有絞鏈狀的肌肉,當肌肉運動,可以讓叩頭蟲從地面彈起。還有我覺得最酷炫的是天牛,因為牠

有長長的觸角,而且牠在國外是被視為一種很神聖的昆蟲。全世界最大的天牛是泰坦大天牛,生活在中南美洲,可惜

在台灣沒有牠的蹤跡。最後,我覺得最噁心又搞笑的是糞金龜,雖然他在埃及是聖甲蟲(狂笑),但是牠在台灣不怎麼

受歡迎,老師這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關於原住民小朋友和糞金龜的故事:就是在有一次老師去一個部落的時候,有小朋

友在草地上上廁所,可是他們一直跑來跑去,老師覺得很奇怪,所以就問了他們怎麼回事,他們說是有黑色的重重一

直跟著他們…便便,原來那就是___糞金龜……
上完這堂有趣的甲蟲課後,我發現甲蟲世界真的好好玩,我小時候真的錯過了一個大好機會,現在想起來真是感

嘆!現在我不再畏懼甲蟲,而是有一點把他們當成長輩看待,因為甲蟲們有許多有趣的習性,令我大開眼界,所以我

們要保護他們,讓甲蟲們繼續和我們介紹他們有趣的習性!

上一篇格式錯誤:
我還深深記得,在我小時候,有許多同學在養甲蟲,那時膽小的我,就和一般女生一樣,不敢養。我上完李惠永老師上的甲蟲生態研究課後,非常的後悔,因為我沒想到甲蟲世界是那麼的令我好奇,令我想要了解的。
甲蟲中有好多好多科,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叩頭蟲,因為叩頭蟲一受到驚嚇就會像叩頭似的跳了起來,其實那是叩頭蟲牠中胸那裏有絞鏈狀的肌肉,當肌肉運動,可以讓叩頭蟲從地面彈起。還有我覺得最酷炫的是天牛,因為牠有長長的觸角,而且牠在國外是被視為一種很神聖的昆蟲。全世界最大的天牛是泰坦大天牛,生活在中南美洲,可惜在台灣沒有牠的蹤跡。最後,我覺得最噁心又搞笑的是糞金龜,雖然他在埃及是聖甲蟲(狂笑),但是牠在台灣不怎麼受歡迎,老師這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關於原住民小朋友和糞金龜的故事:就是在有一次老師去一個部落的時候,有小朋友在草地上上廁所,可是他們一直跑來跑去,老師覺得很奇怪,所以就問了他們怎麼回事,他們說是有黑色的重重一直跟著他們…便便,原來那就是___糞金龜……
上完這堂有趣的甲蟲課後,我發現甲蟲世界真的好好玩,我小時候真的錯過了一個大好機會,現在想起來真是感嘆!現在我不再畏懼甲蟲,而是有一點把他們當成長輩看待,因為甲蟲們有許多有趣的習性,令我大開眼界,所以我們要保護他們,讓甲蟲們繼續和我們介紹他們有趣的習性!

欣賞完畢~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