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天空』影片欣賞感想

19

Posted on : 25-09-2009 | By : jlr | In : 作品分享

雖然暑假中已經閱讀過這本書籍。但是看完影後,對劇中許許多多的情節,相信你們還是激盪不已。

火箭小子們在拿到大獎前,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是如何克服的。

為什麼主角對著大家說這個獎盃屬於梅林鎮?

對主角而言,為什麼數學的學習變得重要了?

主角心中的英雄究竟是誰?為什麼不是博學多聞的博士呢?

看完這部影片,大家一定有很多話要說,就把它完完整整分享給大家知道吧! 

Comments (19)

我覺得他們成功的關鍵是在他爸爸,沒有他的協助,他們不可能成功。另外,也有很多人對他們有很大的協助,例如:來麗老師、他媽媽、翟(ㄓㄞˊ )克和全鎮的人。

同意(餅乾),但是其時我們都好像忽略到幾個人了,就是他的同伴啊!他的同伴!他們也給予桑尼很多點子、想法以及鼓勵…等,我覺得在桑尼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人(但我們卻忽略掉了),譬如:支持他科展作品的人!

以上是我的一部份心得~

卓老問題之回答:
1.很多很多的困難,他們利用朋友及家人的力量或自己查尋資料,以及以前看書讀到的知識。
2.因為他是靠著梅林鎮的百姓們的支持下,才能走出這條艱苦的道路!
3.因為他必須測量火箭的高度、發射的角度、火箭飛的距離…等,有關火箭的事物!
4.爸爸,因為他會有那麼堅持、不放棄的個性是來自他爸爸,而那個他崇拜的博士,只是因為他覺得他對人類貢獻很大,他爸爸卻是對他貢獻很大!

1.用團結克服
2.大家都很支持
3.要運用在火箭
4.他爸.幫助良多

1.火箭遭竊,請全鎮的人幫他再做一個
2.因為要不是整個煤林鎮的幫助,他們不可能拿到大獎,甚至根本不能做火箭
3.要測火箭的高度
4.博士的智慧是真的很厲害,但要是不像他爸拜那樣執著、勇敢的個性,那早就躲在桌子底下拿草稿紙遮住自己了!(ㄏㄏ ㄏ….)(意思是不可能成功)

餅乾,你確定博士真的沒有很執著、勇敢嗎?

十月的天空影片欣賞

這週四,我們欣賞了『十月的天空』這部影片,它是由小說改編而成的,而且是真人真事,雖然,這部影片有些地方,被剪掉了許多的內容,有些人物的名字也不一樣,但是,內容還是沒變多少,還是非常的有趣和感人。
這部影片是在講一位名叫『侯默』的少年,因為看過蘇聯成功發射出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因此,對火箭產生了興趣,但是,在那個城鎮上,只有當礦工或是踢足球,才能夠轉到錢,可是侯默的足球不比他哥哥來的好,因此也只能當個礦工,但他還是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就算他的父親一直不願意他製作火箭,但他還是努力的去實現它,並和他的三個好友「昆庭」、「洛伊」和「奧德爾」組成了『火箭男兒幫』,一起研究火箭,也受到了梅林鎮中許多人的幫助,經歷的許多的阻止和困難,他們也終於在科展中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侯默也不用去當個礦工,他也在NASA太空總署裡工作!
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的有趣,影片中的主角曾被誤以為森林大火是他們引起的,但是,他卻可以用「數學」,來證明大火不是他們引起的,而且,也是這個原因讓他了解到「數學」在科學的世界中,佔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還有,當他參加科展時,他的作品還被偷了,幸好,他的家人和朋友及時幫他重新做了一個,才不會因為這樣而無法參賽,而且當他獲得第一名的榮譽時,它還說這個獎盃是屬於梅林鎮的,我想一定是因為鎮上的人都有幫助他,所以他認為這個獎盃是屬於梅林鎮的。故事中的主角雖然很崇拜那位博士,但他卻不是他心中真正的英雄,因為,它認為爸爸才是他生命中的英雄,它覺得他那執著、勇敢和不放棄的個性是遺傳到他爸爸,那也是他爸爸對他最大的貢獻!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認為,我們應該多多學習主角「侯默」的精神,他為了完成火箭,尋求大家的幫助,努力的完成每一個火箭,並記錄下他的改變,每一個細微的地方,他都有注意,所以,我們也應該像他們這樣,努力求證,還有,丘老說,這部電影的英文名『October Sky』其實,是一個密碼,所以只要把順序改一改就會成為『Rocket Boys』很有趣吧(我也是頭一次發現)!

1.火箭被偷、沒有材料…請球鎮民的幫助
2.他們在做火箭是受到很多煤林鎮人民的幫助
3.算出火箭發射的距離常需用到微積分等數學
4.爸 他爸給他幫助良多,也教他執著的精神

第二週心得─十月的天空影片
火箭衝破天際,在天空中畫了一條完美的成功曲線。全鎮的人們,都期待著桑尼從科展拿著金牌回來,他的確做到了。最後一枚火箭也在天空中邊閃爍、邊大喊:「爸,你發射了我們最偉大的火箭。」─這些都是我們孰悉的《十月的天空》。今天,我們要來看《十月的天空》電影版,會不會比書還感動呢?
把光碟放進去,看電影囉!電影裡的內容和書裡的內容意思大同小異,但最讓我吃驚的就是少了雪曼。故事大意:桑尼看到俄國發射同路一號人造衛星時,對火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和他的朋友組成一群火箭小組,其中有洛伊、歐戴(奧德爾)、和後來加入的昆廷。他們不停的實驗如何讓火箭飛高、飛遠,和控制方向、防止爆炸…等。有很多人協助他們,例如:白考夫斯基先生、萊利老師、他媽媽…等。他們也經過許多挫折,但從不就此被擊垮;他們總會克服困難,不管是甚麼事。他們最後去參加了科展,結果火箭居然被偷了。在只剩一天的情況下,全鎮的人和他爸爸決定要助他一臂之力。最後終於拿下冠軍。回到煤林鎮之後,火箭男孩們要再度發射最後一枚火箭,桑尼希望父親發射,最後在眾人的盼望下,他爸爸為火箭男孩們以及煤林鎮的人們,發射出跨越十月天空的最後一枚火箭。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他爸爸發射火箭的那一幕。最後一枚火箭在眾目睽睽之下飛越天空,全鎮的所有人都盯著它看。這是他爸爸第一次發射火箭,也是最後一次。我覺得最精采的是在他們一直實驗火箭的時候,不管火箭是直接爆炸、飛上天後才爆炸、或是在地上轉幾圈後就爆炸,他們都還是繼續實驗(當然還是會改進啦)。直到最後,用了最堅硬鋼和有最大衝擊力的燃料,製造出「海鴉二十三號」,在有發射台和觀察台的煤林角準備發射。發射成功啦,火箭小子們和觀眾,甚至連記者都大聲歡呼。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又叫做「飛一般夢想」,是一部199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改編真人真事以及小說《火箭男孩》。故事內容記述住在煤林的侯默.海堪真實童年生活,而電影編劇路易斯.柯利克則將故事內容稍加改編。大意是侯默.海堪與他的朋友們,一起製造並且試射火箭,為的是要完成自己的夢想,但是迫於現實環境,曾經一度放棄後,再度在老師的鼓勵下,重新完成夢想。
我覺得十月的天空真的是很好看,而且它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桑尼雖然是個煤礦坑中誕生的小孩,但他卻做起了火箭,有贏得科展。最後終於當上NASA太空署總工程師。我們應該要多多學習他的精神。希望下次還有更好看的影片。
(附矚:十月天空之命名是因為英名October Sky和火箭男孩Rockets boy)

十月的天空-第四週心得報告
  星期二我發燒,媽媽已經幫我向學校請了病假,所以只能躺在床上休息。真是無聊的一天!我在心裡暗自祈禱:希望明天我的病就好了。果然不出我所願,我的病就好了!我可以和同學一起看「十月的天空」影片啦!

  十月的天空原本是一本書,這本書我們全班都有在暑假看過,後來它被拍成了電影,卓老就讓我們來欣賞這部電影。我們大家都聚精會神的欣賞影片,有時候抱怨說這裡跳了好大一段,有時候說這裡加了一些無意義的東西,總之,我們大家一致認為:書比電影好看。後來在主角桑尼準備參加全國科展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邱老也在旁邊當觀眾,而卓老告訴我們一個消息:先看到這邊,我們明天繼續看。我們大家大聲的抗議,但是卓老還是將影片的視窗切掉,我們大家只好摸摸鼻子,回教室上課了。

  隔天,大家都很準時的坐在位子上,即使影片還沒開始,大家都兩眼發直的盯著漆黑的螢幕。後來主角桑尼得到了全國科展的第一名,他代表西維尼亞州大溪高中的火箭小組接下了金牌,也遇到了生命裡的偶像:馮布朗博士。看完影片,大家都大聲的發表心得,我非常慶幸電影裡並沒有書裡描述的限制級畫面,但是我不喜歡火箭小組被誤會不小心用火箭燒了大衛山後,並沒有在那個時候由昆庭證實那不是他們的火箭那一段,因為桑尼被迫不能再發射火箭,而電影裡他們只好燒掉了觀察室。

  除了跟我一樣慶幸沒有限制級畫面以外,陳庭儀還覺得桑尼坐去參加全國科展的那一部車很畸形,因為完全沒有公車的模樣,是一輛大台的汽車,就連老溫也是這麼說的。後來影片最後有提到桑尼的爸爸死於黑肺病,我覺得礦場的人需要買一種面罩,那種面罩需要一種不讓煤灰吸進肺裡的特殊構造,不然就是改用手工挖煤,這樣挖煤的機器就不會把煤磨成細粉,散發在空中了。最後,大家覺得最扯的是雪曼竟然不見了!而且好多對桑尼來說很重要的工人也「消失」的無影無蹤,看來我媽說得對:「如果電影有書的話,那就看書吧,因為書是最原始的電影大綱。」

  後來邱老對我們分享了一個小秘密:「你們知道為什麼這本書叫做十月的天空嗎?因為十月的天空英文是October Sky,重新組裝後,就變成了Rocket Boys-火箭男孩。」哇!邱老也太厲害了吧!居然能知道這麼難的東西!而且這還是一個小學生發現的呢!看來桑尼也是一個解碼大師喔!我覺得這本書裡,桑尼和他哥哥吉姆就像是我和我妹的翻版,我們兩人常常為了一件小事而吵架,但是我們並沒有把鍋子打壞、把椅子的腳拆了、拆了紗門、扭斷肋骨、……,不過最後的下場卻比他們慘:紅著眼睛跪在黑漆漆的客廳裡。另外,我覺得桑尼能夠有這麼多同好實在是一個莫大的福氣,因為我在學校雖然有一群好友,但是我們有時候會為了一點小事炒翻了天,更何況假如我們在學校裡發射火箭,下場不是被趕出校門,就是頭上頂著水桶,跪在廣大的操場上。最後,我覺得我要將書本裡桑尼兄弟兩人打架的描述唸給我妹聽,讓她好好「感受」打架的威力。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

十月的天空電影欣賞
這星期三及星期四,我們在觀賞「十月的天空」這部電影,它的英文是October sky,老師跟我們講:把它重組以後就會變成「Rocket boys」,和這部電影敘述的內容一樣,真是有趣!
1957年的十月,蘇聯成功發射出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同路一號,那時還是高中生的侯默,看到一道光點畫過天空,從那時起,便開啟了他製造火箭的生涯。煤林鎮裡所有的男孩只有兩種命運:一種是當礦工,另一種則是靠著踢足球拿到獎學金上大學。侯默沒有運動細胞,再加上他的父親是煤礦公司級主管,他的人生彷彿被規畫好要繼承父業,沒有選擇的餘地。直到那年十月天空中閃耀的光點,啟動了他能逃脫宿命的夢想-造火箭!
 侯默與三位好友(洛依、奧德爾與昆庭)組成了一個火箭小組,大膽地試射自製的小火箭,中途還炸掉籬笆,還差點把人射死。一次次的家庭風暴、學校當局的嚴重關切、白考夫斯基先生的死亡、小鎮居民的嘲弄,警方甚至還質疑他們把森林燒了,使他們不得不中斷實驗,休學去挖煤礦,火箭小組於是宣告解散…,但是有了萊莉小姐的鼓勵與支持,以及侯默母親的善解人意,幾乎解散的火箭小組又再度燃起了活力與希望。最後,侯默與火箭小組的其他成員們得到了科展冠軍、侯默的爸爸發射了他們的最後一顆火箭、侯默與昆庭還當上NASA太空總署的工程師。
我覺得我們要多多學習他們的鍥而不捨、永不放棄,而且勇於追逐自己的夢想的精神。希望下次還有更好看的影片和大家一起觀賞和討論。

餅乾的密碼應該是:
嗯嗯……
我不知 道

太長了啦

這這………………………啥鬼
見鬼
駭客
再來一次
媽媽咪呀

書畫該不會是酸梅糖

啥東東啊

酸梅糖?
餅乾你在說啥?

對了小林你知道還要不要調客嗎(505)?
雖然這跟這裡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