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Finder
西湖國小校園發現者
Tag Archives:
動物
未分類
3 月 2
蛙類簡介
Posted by 簡老師
蛙類包含青蛙和蟾蜍。青蛙的皮膚佈滿圓形的小肉疣,濕滑富彈性,蟾蜍則是粗糙的角質皮膚,許多凸起的纍粒和耳後腺。 蛙類的皮膚可幫助呼吸外,還可以感應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 蛙類的視覺角度很寬廣,無論是近距離的小蟲或遠距離的景物都能看得見,且能四處轉動。有上下眼瞼,上眼瞼不會動,下眼瞼會往上閉合。 蛙類利用在眼睛後面的鼓膜聽到聲音。鼻子的鼻囊可感受外界的氣味。 蛙類發聲時,先脹大鳴囊,將空氣來回往聲帶推擠造成共鳴現象。有的蛙類只有一個鳴囊,有的則有一對。
動物
,
未分類
,
爬蟲類
3 月 2
爬蟲類簡...
Posted by 簡老師
爬蟲類出現在三億年前的石炭紀,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爬蟲類是由兩生類動物演化而來。牠門的外表通常覆蓋著鱗片,以避免水分的散失,指、趾有爪,有些在掌面還有瓣膜以便吸附或攀爬,成長過程中不需經過「變態」過程。 爬蟲類動物包含恐龍、鱷魚、龜鱉、蛇和蜥蜴等。恐龍已於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只剩下體型較小型的爬蟲類動物。在西湖校園中,小朋友可見到蜥蜴和烏龜,就校園的環境中可推知,烏龜應是人為放養並非原本就在此地生存,而蜥蜴、壁虎、草蜥,則是西湖校園的原住民喔! 根據2007年台北市野鳥協會出版的台灣爬行動物圖鑑一書的介紹,台灣有紀錄的蜥蜴有34種,龜鱉類有11種,蛇類55種。但此紀錄有可能因為外來種動物的入侵而有所更動。 蛇類和蜥蜴的外觀比一比: 尾部和身體的比例,蛇比較短而蜥蜴比較長。 蜥蜴在頭部有耳孔蛇沒有,那麼蛇聽得到聲音嗎? 眼睛部分,蛇類沒有眼瞼只有一層膜,因此不會閉眼睛,蜥蜴則有眼瞼能夠閉眼睛。 腹部的鱗片,蛇類只有一排有助於爬行,蜥蜴有許多排。 上顎牙齒,蛇左右各兩排,蜥蜴左右各一排。
動物
,
爬蟲類
,
西湖國小全區
2 月 26
攀木蜥蜴
Posted by 簡老師
攀木蜥蜴是一種變溫的爬蟲類,因此曬太陽對牠來說可是讓自己能夠活動自如的重要活動。全身的顏色和樹幹的顏色頗為相似,不仔細看,可是找不到牠喔! 雖然體型小小的,可是別惹火牠,當牠擴張喉部,並且做出像伏地挺身的一上一下動作時,表示我們已經威脅到牠了,牠以此動作來宣示牠的領域性。
兩生類
,
動物
,
生態園
2 月 26
黑眶蟾蜍
Posted by 簡老師
黑眶蟾蜍是校園中兩生類的一種動物,三、四月的春天,在生態園區很容易就能聽見牠門求偶時所發出的聲音,不久後,便能發現長長的卵串,裡面可有數百棵的卵,再經過幾天後,便會孵化成一隻隻的小蝌蚪。 影片來源:黑框蟾蜍鳴叫,蕭慧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