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天文學家James Bradley(1673-1762)的天文成就就在於恆星距離測量工作,在泰晤士河泛舟的時候,突然的領悟到光行差的概念,過了二十年又發現另一個章動,那究竟你能不能把這兩種發現的運動,說的清楚一點!

在〈【教學網誌020號】銀河系大定位:光行差與章動★gs18-三六組專屬任務★〉中有 6 則留言

  1. 光行差
    光行差是指運動著的觀測者觀察到光的方向與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靜止的觀測者觀察到的方向有偏差的現象。光行差現象在天文觀測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由於地球公轉、自轉等原因,地球上觀察天體的位置時總是存在光行差,其大小與觀測者的速度和天體方向與觀測者運動方向之間的夾角有關,並且在不斷變化。

    光行差可以由速度疊加的原理解釋。在沿EE’方向運動的觀察者看來,天體S好像位於S’的方向。光行差本質是由於光速有限以及光源與觀察者存在相對運動造成的,類似於運動中的雨滴:下雨的時候,站在原地不動的人感覺到雨滴是從正上方落下的,而向前走的人感覺雨滴是從前方傾斜落下的,因此需要把傘微微向前傾斜。走得越快,需要傾斜得越厲害。光行差的成因與此相似,只不過不符合經典的速度疊加法則,而是需要考慮相對論效應帶來的修正。

    地球上的觀測者與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可以分解為各種成分,分別對應下面幾種相應的光行差:

    周年光行差——地球繞太陽公轉造成的光行差,最大可以達到20.5角秒。天文學中定義周年光行差常數(簡稱光行差常數)為κ=v/c,其中c是光速,v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平均速度;
    周日光行差——地球自轉造成的光行差,比周年光行差小兩個數量級,約為零點幾角秒;
    長期光行差——太陽系在宇宙空間中的運動造成的光行差,包括:
    太陽本動造成的光行差,約為13角秒,但方向不變;
    太陽系繞銀河系自轉造成的光行差,約為100多角秒,但周期很長。
    在一般問題中,長期光行差可以不必考慮。

    地球的公轉速度約為30公里/秒,光速為30萬公里/秒,由此可以估算出光行差帶來的角度變化約為幾十角秒。這個角度對於小型的天文望遠鏡來說非常微小,因此儘管歷史上很早就有人認為存在光行差,但直到1725年才由英國天文學家詹姆斯·布拉德雷在觀測恆星視差時意外發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9%E8%A1%8C%E5%B7%AE
    章動
    章動(nutation)是在行星或陀螺儀的自轉運動中,軸在進動(歲差)中的一種輕微不規則運動,使自轉軸在方向的改變中出現如「點頭」般的搖晃現象。

    行星的章動來自於潮汐力所引起的分點歲差,並使得歲差的速度不是常數,而會隨著時間改變。這種現象是英國的天文學家詹姆斯·布拉德利在1728年發現的,但直到20年後才得到解釋。

    由於對行星的動力學已經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幾個秒弧變化的章動值已經可以計算出數十年的週期變化。但另一種會干擾自轉的極移(polar motion)仍只能估計幾個月後的變化,因為它會受到風、洋流、以及地核的運動影響,使得他的變化迅速且難以預測。

    章動的數值通常可以分為平行和垂直於黃道的兩個分量,在黃道上的分量稱為黃經章動,垂直黃道的分量稱為斜章動。由於天球座標系統是以赤道和分點為基礎,這也意味著地球赤道向外投影到天球上的大圓,和一條線在圈子上的交點,被稱為春分點的,是測量赤經的起始位置,而這個點會受到分點歲差和章動的影響而被改變,因此理論上歲差和章動的值還需要取決於座標系統所參考的日期。用更簡單的術語來說,要從地球的觀察計算出天體的視位置,章動(和歲差)的值是很重要的項目。

    地球的章動
    在地球,潮汐力主要來自太陽和月球,兩者持續的改變彼此間相對的位置,造成的地球自轉軸的章動。地球章動最大分量的週期是18.6年,與月球 軌道交點的進動周期相同,然而,在更精確的的計算中還有其他值得注意的周期項目需要被加入。在數學上的描述(方程式的建立)可以參考”章動的理論” ([1])。通常,理論就是理論,在運用物理定律和天文學上的測量結果之外,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憑感覺加入的特別方法或參數,藉以獲得最佳的數據和觀測結果密切的結合。由國際地球自轉和參考系服務(IERS)所出版的刊物可以看出,將地球看成一個簡單的剛體不能得到適切的理論結果,必須給予一些變形,才能在理論上得到較合於實際觀測的解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B%A0%E5%8B%95&variant=zh-tw

  2. 光行差:
    世界上的人多用觀察下雨來比喻光行差。站在地面上看下雨,這雨滴是垂直下落的。若要想讓雨滴穿
    過一根空心管,只需空心管垂直放置即可。如果站在行進的汽車上看下雨,因運動的合成,這雨滴是斜向
    下落的。這時想讓雨滴穿過一根空心管,空心管就必需傾斜放置。這傾斜的多少與雨滴速度汽車速度都有
    關。例如當你在汽車上觀看低速的雪花時,雪花將近乎水平迎面撲來。這雨滴可比喻星光,這空心管可比
    喻天文望遠鏡。這個空心管的傾斜就是”雨行差”。因地球的運動天文望遠鏡觀看星光時的附加傾斜就是”
    光行差”。看來,這也不難,但說清楚不容易。近三百年沒說清楚。
    由光行差引申出的看法或問題都有一些。但多是談地球卻很少談太陽。這是一個觀念注目點的基礎
    所在。有些人甚至於引申到很高深的層面。卻無意於可以說就近在眼前的太陽的作用。地球繞太陽的速度
    是~ 30Km/sec 速度圍著太陽轉,太陽又以~ 250Km/sec 的宇宙速度拉著地球跑。這是眾人皆知的事。
    他兩個就這樣在一起跑呀跑,不知多少萬年過去了。他兩個還在一起。如果真有一個“宙司”神在上天看
    著他們兩個,那就可以說渺小的他們兩個是一個速度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跑。就像一個單原子的電子圍
    著原子核在轉,且這個原子也在向前走。它們的目的— 標的,卻是在千萬KM 以外的地球那一邊。真是
    情況是既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

    章動:
    進動過程中,地球自轉軸輕微擺動的現象。這作用,是因為天體自轉軸傾斜,以及因為自轉所造成的形狀改變,還有周遭天體位置的改變所改變
    物體在自轉時 極軸(自轉軸)也是會飄動 像陀螺的中心軸會繞圈圈改變方向一樣 這個叫靜動
    那如果你在靜動中的陀螺上輕輕撥一下 你會發現中心軸不但繞圈圈 還會上下晃 這個就是章動。
    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phpBB/viewtopic.php?mode=viewtopic&topic=4235&forum=41&start=40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0401225

  3. 光行差常數 aberration, constant of

    天文學名詞,指恆星或其他天體的周年視光行差位移的最大值,這種光行差是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光行差常數值約為20.49”,取決於地球公轉速度同光速之比。英國天文學家J.布拉得雷在1728年發現恆星的光行差並估算出光行差常數值約為20”,由此算得光速為每秒295000公里,與現在採用的光速值只差每秒幾千公里。恆星的星像在一年中描繪出一個光行差橢圓,按角距計算,橢圓的長軸(角距離)為光行差常數的兩倍。

  4. 章動(nutation)是在行星或陀螺儀的自轉運動中,軸在進動(歲差)中的一種輕微不規則運動,使自轉軸在方向的改變中出現如「點頭」般的搖晃現象。

    行星的章動來自於潮汐力所引起的分點歲差,並使得歲差的速度不是常數,而會隨著時間改變。這種現象是英國的天文學家詹姆斯·布拉德利在1728年發現的,但直到20年後才得到解釋。

    由於對行星的動力學已經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幾個秒弧變化的章動值已經可以計算出數十年的週期變化。但另一種會干擾自轉的極移(polar motion)仍只能估計幾個月後的變化,因為它會受到風、洋流、以及地核的運動影響,使得他的變化迅速且難以預測。

    章動的數值通常可以分為平行和垂直於黃道的兩個分量,在黃道上的分量稱為黃經章動,垂直黃道的分量稱為斜章動。由於天球座標系統是以赤道和分點為基礎,這也意味著地球赤道向外投影到天球上的大圓,和一條線在圈子上的交點,被稱為春分點的,是測量赤經的起始位置,而這個點會受到分點歲差和章動的影響而被改變,因此理論上歲差和章動的值還需要取決於座標系統所參考的日期。用更簡單的術語來說,要從地球的觀察計算出天體的視位置,章動(和歲差)的值是很重要的項目。

  5. 光行差 light, aberration of
    由於光速有限以及觀測者和天體的橫向運動所引起的天體視方向的變化。這一現象是英國天文學家J.布拉得雷在1725~1727年間發現的。天體視方向的變化表現為天體在星空中的位移,用天體視方向和真方向之間的夾角量度,其值甚小。由太陽系在空間的本動所造成的光行差位移稱為長期光行差,是一個常量,但無法觀測到,通常也忽略不計。
    地球繞日公轉造成的光行差位移稱周年光行差,其值約20″。地球自轉造成的光行差位移稱周日光行差,約0.32″。在天體的光傳到地球期間,天體本身的運動會產生一種附加的橫向位移,稱為行星光行差。
    1762年7月13日,英國天文學家布拉得雷卒於查爾福德。布拉得雷早年在牛津大學裡奧學院求學,1717年獲碩士學位,1718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21年任牛津大學天文學教授。1742年2月繼哈雷任格林威治天文台第三任台長。
      布拉得雷1725年研究地球繞太陽運行時恆星的視差位移,發現天龍座γ在天球上的移動與視差位移不相符合,而是朝向黃道上在太陽西面90°的那個方向。1728年,他得出結論,認為這是星光速度與地球軌道速度合成的結果,並稱之為光行差。1748年,布拉得雷公布了他對1727-1747年間就若干恆星所作的觀測資料的綜合分析。包括光行差、歲差和地球自轉軸的周期擺動效應,他把這種效應稱之為章動。英國皇家學會為此授予他柯普萊獎章。光行差和章動是18世紀天文學研究的重大發現。
    YAHOO知識家
    其中一個答案有資料來源另一個沒有(第一段沒有)
    http://www.people.com.cn/BIG5/kejiao/230/8899/8900/1913577.html

  6. 英國天文學家布拉得雷曾在1748年分析了20年(1727~1747)的恆星位置的觀測資料後﹐發現了另一重要的天文現象──章動。月球軌道面(白道面)位置的變化是引起章動的主要原因。白道的昇交點沿黃道向西運動﹐約18.6年繞行一周﹐因而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也有同一週期的變化。在天球上﹐表現為天極(真天極)在繞黃極運動的同時﹐還圍繞其平均位置(平天極)作週期為18.6年的運動。同樣﹐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也具有週期性變化﹐並引起相應週期的章動。歲差和章動的共同影響﹐使得真天極繞著黃極在天球上描繪出一條波狀曲線。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50804930

    1725年,英國天文學家布萊德雷 (J.Bradley,1693-1762) 發現了恆星的”光行差”現象,以意外的方式證實了羅麥的理論。剛開始時,他無法解釋這一現象,直到1728年,他在坐船時受到風向與船航向的相對關係的啟發,認識到光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公轉共同引起了”光行差”的現象。他用地球公轉的速度與光速的比例估算出了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13秒。這個數值較羅麥法測定的要精確一些。菜德雷測定值證明了羅麥有關光速有限性的說法。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5092300755

發佈留言